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12月月考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

单选题

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表明()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 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

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 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

2.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 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

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D.依法治国趋势出现

3.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混战局面,颁布巩固统一的措施,利于国家巩固、人民生活安定和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焚书坑儒”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也钳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破坏和阻碍作用。上述材料对历史人物评价体现的史学方法是()

A.用全面的观点进行评价

B.将人物活动分成若干阶段进行评价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D.坚持历史评价优先,辅以道德评价

4.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

5.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先哲留下了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与表中引文对应正确的是()

B.程颢、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6.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

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7.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朝代是秦朝

B.纸得到了推广

C.出现的新文体是赋

D.设乐府说明市民文化兴盛

8.《中华文明史略表》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

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

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热衷于“大誓群臣”,为此一再拟疏上奏,却没有想到要从京都至各省分批召集官绅,讲习新法,以理服人,减少阻力。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维新思想的影响极其深远

B.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发生变化

C.康有为反对改革集权体制

D.社会变革需要重视思想启蒙

10.“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该评论指新文化运动()

A.起到了文化革新的作用

B.其发起者其实是胡适

C.自上而下解放思想的弊病

D.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灾难

11.“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亲俄之风”的表现有()A.五四运动的爆发

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国共第二次合作

12.邓小平曾说:“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邓小平这样说的原因不包括()

A.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并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D.毛泽东思想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13.一位学者在研究中国共产党1977年至2007年30年间中共代表大会报告的词汇变迁时发现,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中的新词语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出现率高居所有实词第一位

④报告中“邓小平理论”成为高频词语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①③④②

14.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去设计考试场景,可以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16.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这反映了雅典人()

A.民主政治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

B.不能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

C.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D.理性与原始蒙昧并存

17.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18.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19.伏尔泰曾说:“世界上曾有过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孟德斯鸠则认为中国皇帝动辄以“大逆罪”处置臣民,是典型的专制主义。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

B.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根本性影响

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两人观点相反但本质都为启蒙思想服务

20.18世纪,德国聚集起一股新的反叛力量。它反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认为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理性化规则。这一思想在当时()A.意在彻底否定启蒙运动

B.瓦解了理性主义原则

C.对启蒙运动进行人文反思

D.搌弃了人文主义思想

21.“19世纪末,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说更多地成为故事般的讲述。”材料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

B.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

C.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D.伏尔泰天赋人权学说流行

22.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A.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B.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23.1814年11月29日,《泰晤士报》社长出示了一分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对此,四位同学发表如下意见,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传入西方呢!

B.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印好报纸。

C.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D.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24.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

选择题

材料一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朱熹歿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请回答:

(1)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一种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变化,并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

26.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充满神奇,却绝无比人更神奇者。

——沙罗克里斯《古希腊悲剧家》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知道得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作品。

材料三文艺复兴……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过于偏激,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简谈西方文学史——理性与原欲》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内涵,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思想家们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的“社会规范与秩序”。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12月月考

历史答案

1.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儒家……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可知,儒家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远古传说,体现了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指出是“重新解释”,与儒家的根源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并不主张君权神授,故D项错误。

2.A

【解析】

根据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说明汉朝治国并非只是用儒家思想,也包括法家理论,形成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儒法互补,不是儒法对立,排除B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根据材料信息“霸王道杂之”来确定答案。“霸王道杂之”强调在统治思想上儒、法并用,其实质是以法制为内核而“缘饰以儒术”,即外儒内法。

3.A

【解析】

由材料可知,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既有功又有过,体现出用全面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将秦始皇的活动活动分成若干阶段进行评价,也无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材料信息也没有涉及道德评价,排除BCD。

4.A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汉朝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政府办理的地方官学;私学按其程度与学习内容也可分为经馆与书馆两类,故可知汉朝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A项正确。图示信息无法体现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排除B。图示信息无法体现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排除C。太学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和全国学校的典范,无法体现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图示信息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官学与私学”“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

5.C

【解析】

甲是王阳明的思想,乙属于黄宗羲的思想,丙属于董仲舒的思想,丁属于顾炎武的思想,故与表中引文对应正确的是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是顾炎武的思想,排除AB;“天下为主,君为客”属于黄宗羲的思想,故排除D。

6.D

【解析】

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故A错误;16、17世纪西方还没有进入民主社会时期,故B错误;材料信息也不能体现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故C错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伽利略和牛顿的学说都属于近代自然科学,这说明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故D正确。故选D。

7.C

【解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是汉朝,汉朝发明了纸,出现的新文体是赋,赋的特点是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故A项错误,C项正确;西汉时期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当时纸张尚未推广,主要的书写材料仍然是竹简等,排除B;汉朝乐府服务于宫廷,且当时市民阶层尚未形成,排除D。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联系所学汉代的科技和文艺成就分析解答。

8.B

【解析】

依据所学科举制的推行,推动了民间向学风气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学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知识的普及,中外交流的扩大对文化的下移没有影响,所以①②③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俗文学·原因

9.D

【解析】

康有为热衷于“大誓群臣”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思想启蒙改变官吏们传统保守观念的方式,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说明思想启蒙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项。

10.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负面作用,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新文化运动不是自上而下的运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可知,这些做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严重的灾难,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评价分析解答。

11.B

【解析】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由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的,而且发生在题干所述时间之前,与“亲俄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亲俄之风”的表现,故B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表明中共开始摆脱苏联“城市中心”革命道路的影响,故C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与苏联的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12.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可知,它是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武器;同时,它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分析选项,A、B、C均正确,D不合史实。此题是逆向选择题,所以应选D。

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13.B

【解析】

①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②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体现;③是1977年个人崇拜仍然束缚人们思想的体现;④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体现。故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B。

14.A

【解析】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1978年。故A项最符合。其他三项时间不符合。

考点: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掌握1977年恢复高考的背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科教兴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等。

15.D

【解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科研领域容许不同的学术争论,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不同的学派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故选D。其他各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双百方针

16.D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肯定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理性,“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体现了原始蒙昧,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民主政治”的信息,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干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相符,排除;C项表述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17.D

【解析】

19世纪西方学者领扬文艺复兴的辉煌,20世纪西方学者是批判文艺复兴的黑暗,说明时代变迁影响了评价者的角度,D正确;学者竞争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B不是历史评价标准;C中两面性是文艺复兴特点,不是评价。

18.D

【解析】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4)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因此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答案选D。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19.D

【解析】

伏尔泰推崇孔子是利用孔子主张“仁”和德治的主张来反对法国的君主专制,而孟德斯鸠则直接批判中国的专制皇权,所以两者都是为宣传启蒙思想服务的,故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与孔子

20.C

【解析】

材料中对于启蒙运动理性思想进行批判,属于是对启蒙运动思想的反思,故C正确;A中彻底否定说法绝对;B中瓦解不符合题意;D中摒弃用词绝对,排除。

21.C

【解析】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是在1687年,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故B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于1859年,且材料“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反映的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C项正确;伏尔泰“天赋人权”学说在19世纪以前已经提出并流行,故D项错误。

22.C

【解析】

A选项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是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与爱因斯坦无关,故排除;B选项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是量子力学的影响,故排除;C选项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是相对论的影响,符合题意;D选项与相对论的内容相悖,故排除。

23.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的时间来看当时英国正在开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是可能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早已经传人西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机器生产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学者的著作也不一定是真实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机器生产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直选法(即在全面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出符合题意的选项)24.A

【解析】

据图片信息可知,每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未紧密结合,排除B项;C、D两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片形式切入,考查四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历史综合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对四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综合分析。

25.(1)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任答两项成果即可)

看法一: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论证:认为理比气根本;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升华抽象思辨,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

看法二: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论证: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统治的正统学说;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任选一种看法论证即可)(2)变化:19世纪中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仍停留在器物层面;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旧的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

(3)特色:宋元时期,文明传承与自主创新;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

【解析】

(1)成就:根据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

看法一:根据“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得出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论证:结合所学宋明理学思想的对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回答。

看法二:根据“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得出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论证:结合理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脱离社会实际等分析。

(2)变化:根据“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联系所学,和“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分别从学习西方的内容和目的分析总结。

原因:根据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失败的史实,中国旧的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民主科学思想等方面分析总结。

(3)特色:结合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代获得发展完善,文明得到传承与自主创新;根据“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可知,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特色是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根据“自主研发”“改革开放”得出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是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

26.(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追求知识。(答“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亦可。)背景:商品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繁荣。

(2)特点:追求爱情,追求财富;提倡人性。

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3)构建:自由、平等、法治;三权分立、社会契约;民主共和、君主立宪。

【解析】

(1)第一小问内涵从材料一“世界充满神奇,却绝无比人更神奇者”“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等信息,结合苏格拉底的思想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背景从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进行分析,结合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雅典经济和政治状况进行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中“以热情的笔调褒扬了人的纯真的爱情”概括出追求爱情;从“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财富,而不是为了拯救灵魂”“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 概括出追求财富;从“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性”概括出提倡人性;第二小问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对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发展以、自然科学的兴起等角度分析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及历史作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