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进展现状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差不多情形

1.生产稳步进展。1978年至2000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我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他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2000年,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专门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进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进展专用小麦,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2001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固进展。

(二)要紧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我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要紧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固时刻较短,拉伸面积较小。我国小麦面团稳固时刻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治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阻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固。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2000年,我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115元上升到265元,提高了1.3倍。其中,物质费用平均由75元上升到169元,提高了1.25倍;物质费用占亩产值的比例由48%上升到60%,提高了12个百分点,阻碍了我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进展滞后。这是制约我国专用小麦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不能实现产销衔接,优质优价,农民进展专用小麦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优质品种区域布局、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等措施难以落实,阻碍了专用小麦产业化的进展。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在全球谷物生产中,小麦面积、产量和贸易量分别为34亿亩、5.7亿吨和1亿吨左右,分别占世界谷物总量的32%、30%和50%。我国小麦面积4亿亩、产量1亿吨左右,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和18%,均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经济进展和人口增加,小麦的需求呈增长趋势。近几年,世界小麦总需求达到6亿吨左右。据FAO中长期推测,到2020年、2020年和2030年,全球小麦总需求将分别达到7.48亿吨、7.75亿吨和8.58亿吨,分别比目前增加1.48亿吨、1.75亿吨和2.58亿吨。我国小麦需求也呈增长趋势,将连续保持产销大国的地位。

我国位于世界小麦产销中心。世界小麦70%左右的产量集中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阿根廷等十几个国家;小麦出口要紧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小麦进口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日本、韩国、中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小麦的要紧进口国家和地区。加快进展我国专用小麦生产,不仅能够有效替代进口优质小麦,而且能够直截了当向消费适应差不多相似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出口,将对亚洲乃至世界小麦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阻碍。

(二)竞争力分析

与小麦出口大国相比,我国小麦的单产水平较高。2001年,我国小麦亩产270公斤,分别比美国高51%,比加拿大高104%。从生产成本看,我国小麦每亩物质费用169元,占生产总成本64%,比美国高9%。但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变动趋势及价格阻碍因素看,我国专用小麦在本国市场不一定没有竞争优势。美国、加拿大小麦远离我国,运输成本较高,专门是2号及其以上高等级小麦,在离岸价的基础上,加上运输费、保险费、关税、增值税、卸船费等费用,其销售价格一样都要比我国专用小麦的价格高,综合起来看,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国产优质麦完全有取得优势的可能和潜力。

三、进展思路和目标

(一)进展思路

我国专用小麦总体进展思路是:抓“两头”(强筋和弱筋小麦)、“带中间”(中筋小麦),加快构建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专用小麦产业带,提升国产小麦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进展目标

到2007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左右,比2001年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其中3个专用小麦带进展的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面积占全国专用小麦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比2001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差不多满足国内需求,力争向东亚国家或地区出口的目标。

专用小麦优势区的进展目标是:到2007年,黄淮海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4400万亩,长江下游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弱筋小麦面积达2000万亩,大兴安岭沿麓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强筋春小麦面积达600万亩。

1.从生产看,我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进展到3200万亩仅用了五年时刻,而且积存了一定的体会,目前品种、栽培技术等条件比五年前更好,通过努力再扩大3800万亩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2.从品种看,目前黄淮海麦区的8901、济南17等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宁麦9号、豫麦50、皖麦18等品种,以及东北春麦区的龙麦26、辽春10号、小冰麦33等品种已有一定的规模,加上还有一批品质更优的品系或组合,为专用小麦进展奠定了基础。

3.从需求看,目前我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产需缺口分别达1000万吨和500万吨;从远期看,强筋小麦缺口还会增加。按目前单产水平估算,进展7000万亩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4.从进出口看,我国承诺到2004年进口小麦的关税配额为963.3万吨。为抵御进口专用小麦对我国专用小麦生产的阻碍,实现上述进展目标也是专门必要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一般小麦价格比优质小麦低32-50%,也比我国一般小麦价格低30%。我国在加快进展专用小麦的基础上,能够按照WTO承诺的协议,用较少的外汇进口一定数量的一般小麦,在满足国内小麦总量需求的基础上,有效爱护专用小麦的进展。

四、优势区域布局

依照降雨量、温度、日照、纬度、海拔,土壤类型、质地、肥力水平,消费、市场、交通、商品率,以及小麦品种优势、进展趋势等条件对小麦品质的阻碍,按照农业部《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对北方强筋、中筋冬麦区(包括华北北部强筋麦区、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和黄淮南部中筋麦区三个亚区),南方中筋、弱筋冬麦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和云贵高原麦区三个亚区),中筋、强筋春麦区(包括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四个亚区)的划分,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华北北部麦区、黄淮北部麦区、黄淮南部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东北春麦区,构成黄淮海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大兴安岭沿麓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和长江下游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前两个以强筋为主,后一个以弱筋为主。

黄淮海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蛋白质数量和质量都优于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大兴安岭沿麓是历史上优质春小麦产区,对小麦品质研究开发较早,现有品种多为美国和加拿大硬红春麦的后代。长江下游麦区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软质弱筋小麦生产,近几年一些软质弱筋小麦生产优势比较突出。这三大优势产业带中已育成并推广了一批专用小麦品种。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已对本省小麦品质区划进行了初步研究,一些地点和单位也对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有益探

究,这些都为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制造了条件。

此外,西北的甘肃、新疆、宁夏,东北的辽宁、吉林,西南的云南、四川等小麦产区,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也有一定的进展,为当地生产面包、拉面等专用粉提供了原料。

(一)黄淮海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

差不多情形:该区要紧包括河北、山东两个省和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山西中南部,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量较少,土壤肥沃,生产条件较好,专门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和面筋的形成与积存,是我国进展优质强筋小麦的最适宜地区。现有小麦面积2.2亿亩、产量6300多万吨、平均亩产288公斤,分别为全国小麦的55%、64%和115%。

进展目标:以进展优质强筋小麦为主。到2007年,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4400万亩,其中河北900万亩、山东1100万亩、河南1100万亩、江苏500万亩、安徽300万亩、陕西300万亩、山西200万亩。

重点地区:由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7省的39个地(市)82个县(市)组成。包括河北石家庄、保定等5地(市)15个县(市),山东潍坊、荷泽等10地(市)18个县(市),河南新乡、濮阳等10地(市)18个县(市),陕西宝鸡、咸阳等5地(市)10个县(市),山西运城、临汾等3地(市)8个县(市),江苏连云港、徐州等2地(市)7个县(市),安徽淮北、亳州等4地(市)6个县(市)。

(二)大兴安岭沿麓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

差不多情形:该区要紧包括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区,是重要的商品春小麦生产基地,土地肥沃,年降雨量550-650毫米,生态条件与加拿大、美国等强筋小麦生产地区相似,具有进展我国面包用硬红春小麦的生态资源

优势。现有小麦面积1000多万亩,亩产250公斤左右,商品率高达70%以上。

重点地区:要紧包括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2地(市)6个县(市)及垦区九三、北安2个治理局,内蒙古呼盟的4个旗县及垦区海拉尔农场。

(三)长江下游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

差不多情形:该区要紧包括江苏、安徽两个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区,现有小麦面积3500万亩,占全国的10%左右。该区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气候潮湿,热量条件良好,年降雨800-1400毫米。小麦灌浆期间降雨量偏多,湿害较重,不利于小麦蛋白质和面筋的积存,但专门有利于小麦低蛋白和弱面筋的形成,适宜进展弱筋小麦生产。小麦商品率较高,且紧邻沿海粮食主销区,水陆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有利于进展产业化经营。

进展目标:以进展优质弱筋小麦为主。到2007年,优质弱筋小麦面积达到2000万亩,其中江苏沿海沿江地区900万亩、鄂豫皖接壤的适宜地区1100万亩。

重点地区:以江苏中部弱筋小麦产区为重点,要紧包括江苏南通、泰州等4地(市)10个县(市),安徽合肥、六安等3地(市)5个县(市),河南南阳、信阳2地(市)3个县(市)以及湖北襄樊市的2个县(市)。

五、要紧建设项目

(一)专用小麦良种育繁推示范中心。在三大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内建设一批高标准专用小麦良种育繁推示范中心。建设范畴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黑龙江等省的18个县(市)及部分农场。

(二)专用小麦品质检测监测中试中心。目前我国小麦品质检测数据差不多上实验室结果,在正确指导产销方面存在较大误差,亟待成立全国专用小麦品质检测中试中心。美国、加拿大有四个中试中心,澳大利亚有两个中试中心,我国一直是个空白。为此,需在完善农业部谷物质检中心的基础上,将其建设成国家级

小麦质量中试中心,为我国专用小麦生产和开发服务。同时新建或完善10个品质检测监测中心,建设地点包括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的有关科研单位。

(三)专用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品种品质标准体系、肥水运筹技术体系、机械化生产体系、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科学化生产水平,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稳固性。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等10个省(区),建成一批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示范园区。

(四)专用小麦商品生产基地。在总结发挥商品粮基地建设体会的基础上,稳固完善良种繁育和农技推广体系,提高保优栽培技术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在三大优势产业带中,每省(区)选择5-15个县(市)及农场,建成高标准的优质专用商品小麦生产基地,提高优质专用商品小麦的生产能力,稳固商品小麦质量。

(五)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在总结山东等省优质小麦协会运作体会的基础上,加快筹备成立中国小麦或谷物协会,以及优势产业带内省(区)级小麦协会和县(市)级种植者协会,形成我国专用小麦中介服务体系,推进专用小麦的产业化经营。

六、要紧政策建议

(一)研究制定和实施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国际上许多国家对农业实施补贴政策,如美国农民的收入约1/3是来自政府补贴。我国种植专用小麦一样阻碍产量10-15%,若不实施补贴政策,就会阻碍农民进展专用小麦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小麦生产成本较大,间接费用过高,应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加快研究制定和实施对种植专用小麦的农民实行直截了当补贴政策,以爱护农民利益。

(二)实行种子育繁推环节补贴政策。小麦是常规品种,农民通常自留自用,

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阻碍较大。为充分发挥良种的作用,加快良种推广步伐,应对小麦原原种种性保纯、良种繁育及农民使用良种予以补贴。

(三)实行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按照国际惯例,制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在税收、贷款和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优待,提高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区专用小麦的积极性和能力。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1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基本情况 1.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至,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 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中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它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 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全 2

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当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 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中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中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管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中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 3

专用小麦粉国家标准

专用小麦粉行业标准(GB-93) 2003-11-03 14:16:04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3年3月23日发布,1993-10-01实施 [前言] 为了节省篇幅,这是10个专用面粉标准的综合,下述标准是小麦专用粉都必须达到的,所以在此一并列出。 ∴含沙量≤%0.02 ∴磁性金属≤0.003g/kg ∴气味:无异味 ∴卫生指标:符合GB2715的规定 [目录] 面包用小麦粉 饺子用小麦粉 发酵饼干用小麦粉 蛋糕用小麦粉 自发小麦粉 面条用小麦粉 馒头用小麦粉 酥性饼干小麦粉 糕点用小麦粉 小麦胚(胚片、胚粉)

[面包粉SB/T 10136—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60%≤0.75%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5.0 湿面筋≥33%≥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0≥7 降落数值250—350s [面条粉SB/T 10137—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26%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4.0≥3.0降落数值≥200s [饺子粉SB/T 10138—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32%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5 降落数值≥200s [馒头粉SB/T 10139—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全通CB36号筛 湿面筋≥25—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0 降落数值≥250s [发酵饼干粉SB/T 10140—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0%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4—30%

归纳版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方案院笔试题(卷)

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入院考试试题 (交通专业) (考试时间6小时,请仔细阅读试题和答题要求,按照答题要求回答) 一、问答题(5题选4题,20分,每题5分) 1、目前国内进行的居民出行交通调查设计中,调查表一般由哪几方面的信息构成? 2、公共交通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大型站、中型站和小型站对应的配车总数(标准车)为多少? 3、各国交通当量的定义各不相同,通常选取占交通量比例最大的车种作为标准车种。城市交通中,通常以小汽车作为标准车种,理论上根据什么确定车辆的换算系数? 4、wardrop原理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原理之一,是交通平衡分配模型的基础,请简述wardrop第一和第二原理的内容。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公共交通运营结构优化? 二、(简答题20分) 1、许多城市在交通模型的建立中,大量使用了回归分析的方法,请简述目前我国城市使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未来进行预测时,应注意什么?(8分) 2、“道路红线”用于确定规划的道路用地范围,近年来,国内城市道路规划中,都要求在距离交叉口一定范围内,必须适当加宽干路的红线,

你认为此规定的原因是什么?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红线加宽的宽度 和加宽段的长度?(6分) 3、规范规定公共交通线路的长度不宜超过12公里,那么过长的公 共交通线路会给公共交通运营带来那些问题?(6分) 三、(交通规划实务,总分30分) 下面的数据来自南京2008年交通年度报告。“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受道路拥挤的影响,主城公交出行时耗增加1.9分钟,自行车出行时耗减少1.6分钟。据统计,公交出行平均时耗54.2分钟,比去年增加1.9分钟,为8年来之最;公交平均候车时间为7.09分钟,比去年增加了1.1分钟,创下9年来最高值;主城居民公交平均换乘次数为1.33次,比去年有所上升。不过,公交两端到站、到目的地时间比2007年有所下降” 1、试分析这些数据产生的原因? 其中一条经过城市中心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发车频率为每3分钟一辆,平峰期间正常行驶时,公交车单向行程时间为25分钟,在高峰时段交通拥挤状态下,公交车单向行程时间为40分钟。 2、请分别计算正常和拥挤运行状态下该线路配车数(假设在两端车辆的最小调头时间均为10分钟)? 3、分析交通拥挤对公共交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求字数不少于1000字)。

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延云教授

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延云教授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不仅与民生息息相关,而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条战线发展的有力支撑。其中,农产品加工是一种对农业生产中的动植物产品及其物料进行加工的工程技术,是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李延云教授在宏观上长期致力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在应用技术上,把农业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等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了用科技服务“三农”的梦想。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 李延云,1955年生,山东夏津人。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的项目建设评估专家,农产品加工学科带头人。曾先后在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主要从事国家和区域性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的战略研究、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和咨询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一、二、三等奖等6项;主持了《畜禽微生态制剂的开发》等10多项课题研究;主持完成一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课题、主持完成国家、农业部的软课题项目20多项;主持完成国内外各种规划、可行性研究等项目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除此之外,他还主编出版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果蔬实

用贮藏技术》、《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微生物脱毒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等专著9部。其中《蔬菜热风与冷冻脱水技术》两次印刷3.9万册、《农作物秸秆微贮技术》3次印刷4.5万册、《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技术》2009年被新闻出版署、农业部、中宣部联合推荐为《全国服务三农优秀丛书》。 从事农业工程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开拓 身为我国农产品加工研究软课题研究学科带头人,李延云却是学机械制造专业出身的。虽然对于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的设计拥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因为农业工程是一门需要生物、经济、食品、系统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边缘学科,所以大学毕业踏入这个行业之后,他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为了使自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地为农业工程事业做贡献,他勇于在实践和理论中学习新的知识,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由于农业工程的学科特殊性,以前从未纳入过我国的教育体系。为了适应农业工程技术领域的新课题,李延云系统学习了各个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翻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完善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并勇于承担了一系列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科学研究难免一次次的失败,他从不气馁,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实验室到项目现场不断地进行试验,不断地破解着一个个难题,自我充实和提高。此外,他还组织了产品研制和重点技术攻关,比如在棉籽饼微生物脱毒工厂化开发项目研究中,经过一个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带领全课题组人员参加了产品的原理分析、菌种筛选、工艺参数、生产线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小麦粉GB 1355-86 Wheat fiour 代替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小麦粉 GB 1355-86 Wheat fiour 代替 GB 1355-78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销售、调拨、贮存和出口的商品小麦粉。 1 质量标准 1.1 小麦粉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下表。 ──┬────┬───┬────┬───┬───┬───┬───┬────┬── ││灰分,%│粗细度│面筋质│含砂量│磁性│水分│脂肪酸值│气味 等级│加工精度│(以干││%(以湿││金属物││(以湿│││物计) │% │重计) │ % │ g/kg │ % │基计) │口味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特级│准样品对││CB36号筛││││││一等│照检验粉│≤0.70│,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42号筛│ 26.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1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特级│准样品对││CB30号筛││││││二等│照检验粉│≤0.85│,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36号筛│ 25.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1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标准│准样品对││CQ20号筛││││││粉│照检验粉│≤1.10│,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36号筛│ 24.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2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普通│准样品对││CQ20号筛││││││

小麦粉国家标准word版

小麦粉国家标准(2006-11-08) 2006年11月08日 《小麦粉》 (国家标准讨论稿)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3208-1993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 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新增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面筋指数; 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 Codexstan 152—1985《小麦粉》(修订版1—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355-1978、GB 1355-1986。 小麦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5504 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 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 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 5508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2010-1-3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 2引用标准 GB 2905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 GB 4801 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 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法 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 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 3样品的准备 3.1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3.2 加工的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稻谷品种纯度不得低于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的实验室内1周左右,使样品的水分含量为13%±1%,含水量的测定根据GB 3523。 4碾磨品质的测定 4.1 出糙率的测定 4.1.1 常样法 4.1.1.1 仪器设备 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 4.1.1.2 测定方法 a. 根据待测样品谷粒的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的间距(一般在0.50~ 1.00mm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 b. 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内残留的稻谷和米粒。

c. 称取130.0g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样品均匀进入机内脱壳。 d. 经二次脱壳后,检出样品中残留的谷粒并称其糙米和谷粒的重量,精确到0.1g。 4.1.1.3 结果的表述 出糙率按公式(1)计算: 出糙率(%)={(糙米重(g)/〔试样谷重(g)-未脱壳谷重(g)〕}×100 (1)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二次出糙率的平均值.前后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不应大于1%. 4.1.2 小样法 按GB 5495方法测定. 4.2 精米率的测定 4.2.1 仪器设备 JMJ-100型精米机或其他同类型号的实验室精米机. 4.2.2 测定方法 4.2.2.1 称取100g糙米,精确到0.1g,放入精米机的碾米室内. 4.2.2.2 调节碾米室盖的压力至3kg左右,再调节定时器的碾米时间,使碾米精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的水平. 4.2.2.3 碾磨后的米样经手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的筛子除去胚片和糠屑. 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0.1g. 4.2.3 结果的表述 精米率按公式(2)计算: 精米率(%)=〔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2)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1.0 %. 4.3 整精米率的测定 4.3.1 仪器设备 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的筛子一套. 4.3.2 测定方法 4.3.2.1 精米样品的制备 精米样品制备的方法基本上同4.2.2,但掌握碾米的精度为糙米去糠率的10%±0.5%. 4.3.2.2 整精米样品的分离 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整精米系指肉眼观察无破损的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0.1g. 4.3.3 结果的表述 整精米率按公式(3)计算: 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3)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2.0%.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10-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农业部 2010年3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3)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3)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 (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建设原则 (5) (三)建设目标 (6) 三、建设布局 (6)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6)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 (10) 四、建设进度 (13)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3)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3) (三)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进度 (14) 五、保障措施 (14)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14) (二)增强投入强度和优化投入结构 (14) (三)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4) (四)建立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 (15) (五)加强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15) (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 (15)

为强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结合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重点实验室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凝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幅度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在全国范围内系统规划和全面布局农业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生态区域形成具有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营造富于激励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有利于突破体制局限,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实现全国性、区域性农业科技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科技体系,这对于合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跟踪国际农业科技发展最新趋势,增强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 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涉农实验室、农业部命名建设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截止到2009年底,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32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5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68个,形成了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框架,支撑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稳定和加强了学科建设,成为优势学科发展和新兴学科培育的重要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关于中药材上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种类)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我部在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加强登记管理的基础上,又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销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现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清单。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camphechlor),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杀虫脒(chlordimeform),二溴乙烷(EDB),除草醚(nitrofen),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汞制剂(Mercurycompounds),砷(arsena)、铅(acetate)类,敌枯双,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甘氟(gliftor),毒鼠强(tetramine),氟乙酸钠(sodiumfluoroacetate),毒鼠硅(silatrane)。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methamidophos),甲基对硫磷( parathion-methyl),对硫磷(parathion),久效磷(monocrotophos),磷胺(phosphamidon),甲拌磷(phorate),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特丁硫磷(terbufos),甲基硫环磷(phosfolan-methyl),治螟磷(sulfotep),内吸磷(demeton),克百威(carbofuran),涕灭威(aldicarb),灭线磷(ethoprophos),硫环磷(phosfolan),蝇毒磷(coumaphos),地虫硫磷(fonofos),氯唑磷(isazofos),苯线磷(fenamiphos)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dicofol),氰戊菊酯(fenvalerate)不得用于茶树上。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高毒农药的监管力度,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违法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的行为,以及违法在果树、蔬菜、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不得使用或限用农药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各地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生产、推广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促进农药品种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

农业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1 农业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 究重大课题申报指南 专题一:“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1.“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产业内部、外部环境等视角进行分析研究。 2.“十三五”国际农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科技发展、贸易和支持政策变化特点与趋势,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国内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专题二: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研究 3.“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判断研究。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对“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做出判断,提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4.“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研究。从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生态安全、质量安全和统筹国内国际战略布局五个方面研究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其中,具体指标需要给出量化测算。 5.“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重大政策创设研究。根据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性判断、发展目标要求,聚焦重大核心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若干重大工程、重大政策。 专题三:推进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6.“十三五”谷物及口粮安全形势研究。研究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生产和需求形势、自给率。 7.“十三五”主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增产潜力研究。基于全国800个产粮大县承载能力的分析,做出增产潜力的分析判断,揭示制约因素,提出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8.农垦培育国际大粮商研究。基于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形势,从完善产业链条、整合市场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等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培育国际大粮商的政策建议。 9.农业灾害风险管理与粮食安全对策研究。建立农业灾害损失的定量评估模型,分析各类农业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10.食物结构调整与消费引导研究。从平衡膳食、营养干预等方面提出食物结构调整方向,提出新形势下中华饮食的对策建议。 专题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研究 11.农业生产力区域布局研究。按照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研究各区域水土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产业集聚特点,并据此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96号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96号公告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和农业部第426号公告(以下简称426公告)要求,经审核,现公布首批《国家兽药标准增加规格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规格目录》)、《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受理目录》(附件2,以下简称《受理目录》)和《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附件3,以下简称《废止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规格目录》的,按国家兽药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增加含量或包装规格管理,不实行标准试行期和监测期保护。拟生产该类产品的兽药生产企业,可按规定程序向我部履行产品批准文号申报手续。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除《规格目录》中所列规格外,其他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兽药地方标准(以下简称地标)同时废止。拟增加《规格目录》同品种的含量或包装规格的,按《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技术资料审查原则》(农办医[2005]52号)相关规定办理。 三、法定兽药检验机构对列入《规格目录》的产品实施监督检验时,应根据检验工作需要适当调整取样量,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四、列入《受理目录》的,按426公告第九条规定执行。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审评办)向申报企业发出受理通知书,并提出相关要求。申报企业应按规定向审评办上报补充资料。 五、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废止目录》的同品种地标同时废止,其他后续工作按426号公告第十三条规定执行。 六、各地已批准但未列入《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公告第560号)的、未列入本公告《废止目录》的、未列入本地自行撤销地标清单的地标,均可按照426号公告要求抓紧组织该类地标的申报。 七、对联合协作申报地标的,所有企业应分别填写《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申请表》,由承办企业按426号公告第五条规定进行申报,并附联合协作协议书。参与协作企业填写的《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申请表》需经本辖区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签署意见、盖章、备案,作为地标升国标后申报产品批准文号的证明材料。 八、各地已上报审评办但未列入《废止目录》、《受理目录》及未做任何改变的国标品种,企业可按规定程序直接向我部履行产品批准文号申报手续。 九、各地要高度重视地标清理工作,认真执行地标清理政策,积极配合我部做好相关工作,以保证兽药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动物疫病防治效果,促进我国兽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附件:1.国家兽药标准增加规格目录 2.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兽药标准受理目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汇编 ( 第三册) 1996年6月

说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汇编(第三册)包含经过修改的《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和新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技术措施是我院城市规划设计内部技术规定的重要部分, 是项目组组织实施编制规划和院、所二级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是规划设计人员的技术工作标准, 凡我院编制的规划设计任务均应按本技术措施执行。 自本册正式颁发之日起, 1991年院编印的城市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中的《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停止使用。 为提高我院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统一技术措施在今后的执行过程中, 将不断总结经验, 请各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将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技处反映, 适当时候再予必要的补充、调整和完善。 其它有关方面的统一技术措施, 我院仍将继续组织力量编制。 本统一技术措施只供院内使用, 不得私自复印、赠予, 不与《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挂钩。注意保密, 妥为保管, 遗失不补。 1

城市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汇编 目录 说明 .................................................................................................. 1( 一) 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 6目录............................................................................................ 7l 总则......................................................................................... 8 2 基础资料.................................................................................... 9 3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1 4 城市总体规划........................................................................ 13 4.1 任务及程序.................................................................. 13 4.2 编制内容...................................................................... 14 4.3 成果形式及深度.......................................................... 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为加强兽药残留监控工作,保证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我部组织修订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现予发布,请各地遵照执行。自发布之日起,原发布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牧发[1999]17号)同时废止。 安普霉素山羊 鸡产奶羊禁用产蛋鸡禁用 Atropine 阿托品 所有食品动物Azamethiphos 鱼

甲基吡啶磷 Betaine 所有食品动物 甜菜碱 所有食品动物仅作口服用Bismuth subcarbonate 碱式碳酸铋 Bismuth subnitrate 所有食品动物仅作口服用

Calcium carbonate 碳酸钙 Calcium chloride 氯化钙 Calcium gluconate 葡萄糖酸钙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所有食品动物 Cloprostenol 氯前列醇 牛、猪、马 Decoquinate 癸氧喹酯牛、山羊仅口服用,产奶动物 禁用 Diclazuril 山羊羔羊口服用

Epinephrine 肾上腺素 所有食品动物 Ergometrine maleata 马来酸麦角新碱所有哺乳类食品动 物 仅用于临产动物 Ethanol 所有食品动物仅作赋型剂用 甲醛 Glutaraldehyde 戊二醛 所有食品动物 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所有食品动物 Human chorion gonadotrophin 所有食品动物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食用菌产业化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食用菌产业化示范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1)单位名称:****食品有限公司 (2)法人代表:骆山 (3)所有制形式:民营有限责任公司 (4)单位概况 ****食品有限公司坐落在阜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期标准厂房17号,是一家以生产蔬菜水果罐头为主的食品加工出口经营民营企业。公司2004年6月登记注册,当年获企业进出口自营权,国家出口卫生注册号3400/01028。 该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蔬果类罐头生产线8条和配套齐全的生产经营管理设施,年生产能力20000吨。产品从原料基地种植开始到终极客户建有较为完备的质量可追溯体系。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及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企业2005年8月通过ISO-9001:2000、HACCP质量体系认证。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公司总资产已达上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实现利税687万元。 主要产品有三大系列:(1)食用菌罐头系列:包括双孢菇、白灵

芝菇、鸡腿菇、草菇、杏孢菇、金针菇等;(2)蔬菜罐头系列:芦笋、青刀豆、甜玉米、青豆、云豆、番茄沙拉、五彩辣椒、胡萝卜、土豆、红薯、什锦蔬菜等;(3)水果罐头系列:糖水黄桃、梨、杏、苹果、草莓等。主要产品规格品种近百个,多个产品获美国FDA、欧盟IFS和加拿大官方认证。公司自成立以来产销两旺,客户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各种规格双孢菇产品和芦笋产品,国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出口创汇连年增长。产品远销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大洋洲、南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通过严格的管理,出色的经营使企业的经营信誉和社会形象很快得到提升:2007年被阜阳市连续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先进龙头企业”; 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安徽省农委授予蔬菜产业化“十强龙头企业(加工型)”;总经理骆山被阜阳市政府评为“百杰优秀企业家”;企业被安徽农业大学选定为教学实践基地。 公司积极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采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狠抓食用菌基地建设。目前该公司已相继在颍泉区的台庄和临泉县谭棚等地发展食用菌基地5000余亩,公司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致富,为阜阳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研究院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目录 (一)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1、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农业生物产业基础................................... 2、生物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催生了新型农业生物产业..................................... (二)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 1、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机遇............................................. 2、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农业生物产业........................................... 3、我国具备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 4、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三)问题与挑战......................................................... 1、农业生物产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2、缺乏产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与政策法规体系............................................... 3、缺乏有效组织,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 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主要任务........................................................... 1、加快建设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优化和完善农业生物产业组织体系..................................................... 3、尽快形成农业生物产业服务保障体系...................................................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_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规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消费安全和用种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 第三条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部制定和调整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发布列入登记目录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建立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品种登记平台)。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具体工作由全

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品种登记受理、申请文件审查,具体工作由省级种子管理机构承担。 第二章申请、受理与审查 第六条品种登记申请实行属地管理,单位在注册地、个人在户口所在地,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申请品种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应当在品种登记平台上实名注册。 一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只能在一地申请登记。 第七条一个品种由两个以上申请者分别提出品种登记申请的,最先申请的为申请者;同时申请的,最先完成该品种育种的人为申请者;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还应当经过品种权人的同意。 第八条在中国境内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境外机构、个人在境内申请品种登记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种子企业代理。 第九条申请登记的品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 (二)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国家标准小麦粉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小麦粉》编制说明 前言 GB 1355—1986《小麦粉》国家标准自1987年开始实施,至今已近二十年,9个专用小麦粉行业标准(LS/T 3201-1993~LS/T 3209-1993)也已实施十二年之久。这些标准构建了我国小麦粉质量标准的总体框架,为规范小麦粉质量,保证广大消费者的营养与健康,促进面粉加工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小麦粉是我国民众的最大宗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民以食为天”,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小麦粉、大米等“细粮”的渴求,二十年后的今天,小麦粉的消费群体大幅扩大,变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主食。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安全与营养,原标准已经不适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经济形势、供求关系和消费需求。为了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保障小麦粉的食用安全,促进公平竞争,急需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小麦粉》进行修订。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国家标准GB1355-1986《小麦粉》的修订工作,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二○○一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二)》中的项目,项目编号为Q449-2001-001。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与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共同起草了本标准。 200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修订小麦粉国家标准研讨会,小麦粉加工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部分省市粮食局及粮油检验机构的代表对现行小麦粉国家标准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小麦粉》国家标准(初稿); 2003年10月召开小型座谈会讨论初稿,集中意见再次修改,形成第二稿。 2004年1月通过互联网、邮寄等形式将第二稿发送给相关人士和生产企业,广泛征求意见。2004年3月汇集各方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形成第三稿; 2004年6月在南京召开审定会后,根据各方意见,将通用小麦粉与专用小麦粉合并为一个小麦粉标准,修改形成第四稿; 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小麦粉加工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部分省市粮油检验机构的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修改形成第五稿; 2005年7月在海拉尔召开的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上对第五稿进行了讨论,形成了目前的文本,即报批稿。 二、小麦粉国家标准的编制原则 按照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三、确定小麦粉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3.1 关于小麦粉的分类 在修订小麦粉国家标准研讨会上,有的专家提出我国小麦粉标准应参考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小麦粉分类标准,上述地区的饮食习惯与我国基本相同,其小麦粉分类可供我们借鉴。 本标准按照小麦粉的筋力强度和食品加工适应性能分为三类: 强筋小麦粉——主要作为各类面包的原料和其他要求较强筋力的食品原料。 中筋小麦粉——主要用于各类馒头、面条、面饼、水饺、包子类面食品、油炸类面食品等。 弱筋小麦粉——主要作为蛋糕和饼干的原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