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发写作兴趣,让小学生乐于习作

激发写作兴趣,让小学生乐于习作

激发写作兴趣,让小学生乐于习作

激发写作兴趣,让小学生乐于习作

发表时间:2016-07-04T11:47:35.44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作者:廖银花[导读] 当学生兴趣浓时,写出的习作就文从字顺,言为心声。

(南部县永定一小南部 63730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浓时,写出的习作就文从字顺,言为心声。所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学生习作时一个重要的心里动因,是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乐于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是写作文,认为作文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感到无从下手。许多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内容千篇一律。原因是学生手头题材缺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笔下东拉西扯,勉强凑合……这样的作文质量令人担忧,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所以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是至关重要的。想做到这一点,要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感受习作的乐趣,这样学生对作文才会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方法不当,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兴趣不能充分激发出来,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由作文兴趣不大到逐渐失去作文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

激发、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师做起,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但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习作当成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多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则以语言描述为主。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进而让学生了与习作。

二、指导观察生活,索取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文章。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泉”。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开源拓流”。开源可以直接认识生活,掘取写作素材,拓流可以间接认识生活,获取写作材料,二者结合起来,写作材料便会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生活大致有三个来源:自然生活:即每天接触的家庭、学校生活;组织生活:即少先队或班级组织的集体、个人活动;间接生活:即从一切阅读中获得的生活。兴趣是行为的指导,一切没有兴趣的生活,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注意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给学生寻找鲜活的写作素材,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让学生快乐习作。

三、以读促写,丰富语言,发展兴趣。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写的关系,只有书读得多了,语言积累丰富了,才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词汇,提高语言素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由的读书、看报,扩大知识面;,同时要求学生备一个摘抄本子,抄录书报上优美生动的词、句、段以及好的开头、结尾和各种不同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背诵古典诗句或名言警句。认真体会其含义,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者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让学生获得其写法。这样持之以恒,就丰富了储备,到了作文时,就消除了“肚子里有嘴道不出”的说法,而是必然文如泉涌,一挥而就,收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从而让学生快乐习作。

四、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如,组织学生春游——写游记,组织学生演讲——写演讲稿。指导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家长、老师、同学——写消息等等,让学生养成勤观察、善思考、多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由于有话可写,感到作文并不困难,逐渐也会熟能生巧,并快乐习作了。

五、让学生大胆展示自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有写作欲,就不愁无话可说。首先就要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解除思想羁绊。那么,老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放下架子,和学生多交流,与学生心心相印,创造和谐气氛,把作文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在作文中给他们提供袒露自己内心的机会,使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个性、怎么想就怎么写,让他们一吐为快。让学生写喜悦,也写烦恼;写聪明,也写糊涂。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反映真实的——真实的人、真挚的情、真诚的心。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大胆作文,教师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过多地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打开作文的源泉。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与喜悦,真正尝到智力活动的欢乐,必然促使他们对下一次作文跃跃欲试,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快乐习作。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写作、学会写作,这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是很好地完成作文教学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努力探索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已对写作缺乏兴趣,写作难已成为学生中比较普遍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方法,来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激发写作兴趣,激活写作情感。 在作文课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老师一说写作文时,学生便愁眉苦脸,长嘘短叹的。有的手托着下巴无从下笔,有的不断撕碎稿纸……谈“文”色变,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未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他们写作的情感。 1、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努力帮助学生寻找解决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作文教学的要求,才能具备独立地运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作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激活学生的情感。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满腔热情地进行习作。以情感激活学生习作的欲望是作文指导的好方法。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寒假生活二三事》,时间过了十来分钟,大部分学生仍未动笔。这时,我灵机一动,给学生出了几个分题目:《难忘的一个假日》、《寒假生活拾趣》……学生立刻跃跃欲试。因为后来出的几个分题目,抓住了寒假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勾起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 (二)、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题材,让学生有内容写。 写作课上,学生为写不出作文而愁眉苦脸,咬破笔头,写作时,不是胡编乱造,就是抄袭套写。写作能力始终不见提高,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生活积累,二是缺乏语言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应启发学生动手找“米”,“米”在何处?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学会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 1、重视观察积累,写作左右逢源。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学会观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随便看,随时注意周围世界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事物。柳树发芽,蚂蚁搬家,看的电视,犯了错误等等。这是一个没有压力的作业,学生自然十分乐意去做。当然,光这样看看可不行,教师每天要定时安排十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交流当天看到的事。这种交流,既可以相互启发,又增加了材料,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了学生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大受学生欢迎。如果说学生最初的观察较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写作文心得体会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写作文心得体会 通过本人多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的紧迫任务是要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作文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教学是一个重头戏。“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怎样使小学生从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到爱写作文、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呢?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培养浓厚的作文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主动作文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作文课都必须积极地做准备。作文教学主要有两种思路设计能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种思路设计是,由学生熟悉的写作素材入手,逐步深入地进行写作训练;另一种思路设计是,每堂课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写作训练。 二、积累写作材料,充实写作内容 学生要写好作文,不但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还处在模仿学习

阶段,其素材积累主要于课本、课外读物和日常生活。因此,在授课时或在课外辅导时,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抄一些相似题目的精彩片段。因为小学生模仿力强,生理上正处在记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抄写的过程,也就是阅读理解、收集综合素材的过程,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记下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自然,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就写作而言,观察是获得具体写作材料的重要手段,是感受生活从而产生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可忽视的一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要给学生以必要的观察方法指导,还要设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力求观有所得。 四、注重作文的评价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要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是当场评价。投影学生的典型习作,或比较成功的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总结肯定的地方,指出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每次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要细细品析,找出闪光点,指出改正的地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

浅谈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体会

浅谈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谈谈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体会。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

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三、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小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小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乐于写作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就可以转化为学习的直接兴趣,兴趣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它能使人战胜困难。作文教学中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只要具有了这一点,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写出优秀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才能够提起写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环视我们周围,很多孩子恰恰缺乏对知识的自我发现和亲身体验,缺乏探究的动机、兴趣和习惯。他们失去了自我,没有张开自己观察世界的慧眼,对他们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若无睹。这就需要做教师的我们,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主动去操作;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因为生活是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生活是有情趣的,等待发现与尝试。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带领孩子在校园中找找偷偷探出头的小草,看看柳树上新长的芽苞,闻闻迎春花的味道,看着孩子小心翼翼与春天对话的情景,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翻阅孩子的习作也是欣喜满怀。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打雪仗、堆雪人……让欢乐的笑声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作文课孩子都喜欢上,这样的文章学生都乐于写。这样孩子会在活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新的感受和体验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加强语言训练,提高思维水平,让学生善于写作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的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的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它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学生习作中缺乏条理性,说话做事颠三倒四,不符合语言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选材立意过于刻板。怎样才能在语言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呢?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作文指导主要的功夫就是在写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不仅要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要为习作积累语言,锻炼思维,学习表达方法。 1、重视整体感悟 小学生年龄小,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在语文教学中,直觉感悟往往比理想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学习语文的最佳方法是熟读感悟熟读精思。“书忌耳传,学贵自悟”,我们应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感悟。如《画风》一课,在交流“文中三个小朋友,你喜欢谁?”这个问题时,学生说出了“喜欢赵小艺,因为她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接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眨眨眼睛,想了想”,认真研读,相信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也会用到这样的句子。教师在教学重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景,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情感和谐统一的时候,学生会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不仅会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还会使学生将读书视为一种享受,帮助学生养成不断读书、终身读书的习惯。 2、重视各学科之间的交融 语文课堂上融合多种学科,学生就会处于“自然放松”而又“集中精力”的状态。如教学写景文章时,可以给学生配上音乐,请学生想想一下文章美丽的景色,美美的朗读课文。还可以让学生学学聪明的乌鸦,做做“乌鸦喝水”的小实验……语文课上充满情趣,课下学生还会感到回味无穷,这就大大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3、重视语言积累。 认知心理学指出:3—12岁是记忆最佳期,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散文,这样学生就会在大量阅读中丰富知识、学会做人、懂得道理、学会表达,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所以,教师就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它对于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对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使之达到作文乐的境界。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教会学生面容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基本手段小学生每看到新鲜事物,都会问“为什么”,这就潜在了观察的契机。因此,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作文举兴趣的基本手段。 1、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观察事物只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往往是看了之后,无法用评议表达出来,这就需要交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的一般方法是要求学生观察事物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现时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进而进行深入的观察,使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平常经常观察一些小动物、小植物以及一些小制作、小物件;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日积月累,就会“言之有物”。 2、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述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生抑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如拔河、打扫教室等,让学生带着写作的要求去参加、去观察,注意力就会集中。之后,让学生把观察

到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完成了一次习作,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小学生想象力非常活跃,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就会想象出许多既现实又非常新鲜离奇的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1、在看图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学阶段有许多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想象力行之有效,在指导学生看图作文,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弄清图中的大意,然后把图中的事物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应的事物形象结合起来,边观察边想象,作到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看、思、说、写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五年制课本第九册第一单元看图作文,就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办公桌上摊开的课本及书上放的眼镜可想到什么?(教师刚工作结束);从小姑娘的脸上露出的微笑说明了什么?(感谢教师,为教师的节日而快乐);从小姑娘给教师送花可想到什么?(教师平时的工作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关心爱护学生……),从地球仪想到什么?(教师宽广的胸怀桃李满天下);从笔筒、墨水瓶想到什么?(教师辛勤耕耘……)……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学生就会写出一篇好的习作。 2、在一般性的命题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这样的作文中,我们可以通过“仿写”,“编故事”“续故事”“缩写”“扩写”“科幻作文”“童话作文”等富有想象因素的作文形式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训练时,要使学生解放头脑,大胆想象,对“相入非非”的学生不要横加指责,冷嘲热讽,而要在表扬其敢想的同时给予引导,让学生讲为什么要这样想?根据什么?对新奇而合理的想象要大力表扬,激发学生想象的热情。

让小学生爱上作文

让小学生爱上作文-大学语文论文

让小学生爱上作文 ○ 赵民法 (河南省民权县龙塘镇浑东小学,河南商丘47680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也常常令多数人望而生畏。在习作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没话可说,更不要说灵感,长此以往,渐渐对作文失去信心,不爱写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鼓励;创造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3-0174-02 一、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怕学生写不好作文,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教给学生,并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教师做了这么多,但是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学生写的作文还是缺乏真情实感。目前的作文教学,一篇作文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老师批改,最后到老师讲评,历经两周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战线拉得过长,而且反馈信息慢,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低。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教师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常常求全责备,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所以很多学生谈作文生变,视作文为烦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厌恶之情。 二、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我们倡导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当他们做到眼观四处、耳听八方,接触和了解了一些事物后,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引起大脑的思考,考虑成熟之后就产生了同外界交流的欲望,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和鼓励,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这样创作出来,抄袭和机械模仿的现象当然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更加真实了,更能表情达意。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时“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要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放飞,想象力就得到一次锻炼,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

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

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一个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对于作文是害怕至极,每次遇到写作文都是拖拖拉拉,不爱及时完成,这是因为孩子对作文缺乏兴趣,下面文章为大家介绍让学生爱上写作文的方法。 第一步:参与感和亲进性是保持兴趣的原动力 孩子对作文没兴趣,觉得写作文太难,是因为孩子头脑空空,没有什么可写的,无处下笔。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看似是学生没有素材,其实是孩子的素材源没有被打开。针对这种情况,学而思在作文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对生活的亲近感是让学生爱上写作文的方法之一。课上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游戏),让孩子实际参与,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情。另外,在课上教师注重从实际生活中去引导,让孩子对生活产生亲近感,明白如何从生活中择取事例,这就打开了孩子素材库的大门,让孩子掌握了选材的方法。 第二步:让成功体验促进兴趣的萤火虫教育方案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只愿意做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因为这样会让他有一种成功感。。写作文尤其如此,可能孩子在写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有自己的"闪光点",就像萤火虫一样,虽然它的光很微弱,但它能够凭借这点微弱的光让人们发现它。如果孩子的这些闪光点能被老师发现,那么孩子就会努力扩大这种亮点,让自己更亮,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学而思的作文课堂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以肯定性的评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将这种成功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个也是让学生爱上写作文的方法。 以上内容是对让学生爱上写作文的方法的介绍,相信你们已经有所了解,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因此,在小学作文启蒙教育的时候,培养孩子的作文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激发写作兴趣,让小学生乐于习作

激发写作兴趣,让小学生乐于习作 发表时间:2016-07-04T11:47:35.44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作者:廖银花[导读] 当学生兴趣浓时,写出的习作就文从字顺,言为心声。 (南部县永定一小南部 63730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浓时,写出的习作就文从字顺,言为心声。所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学生习作时一个重要的心里动因,是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乐于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是写作文,认为作文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感到无从下手。许多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内容千篇一律。原因是学生手头题材缺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笔下东拉西扯,勉强凑合……这样的作文质量令人担忧,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所以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是至关重要的。想做到这一点,要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感受习作的乐趣,这样学生对作文才会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方法不当,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兴趣不能充分激发出来,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由作文兴趣不大到逐渐失去作文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 激发、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师做起,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但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习作当成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多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则以语言描述为主。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进而让学生了与习作。 二、指导观察生活,索取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文章。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泉”。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开源拓流”。开源可以直接认识生活,掘取写作素材,拓流可以间接认识生活,获取写作材料,二者结合起来,写作材料便会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生活大致有三个来源:自然生活:即每天接触的家庭、学校生活;组织生活:即少先队或班级组织的集体、个人活动;间接生活:即从一切阅读中获得的生活。兴趣是行为的指导,一切没有兴趣的生活,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注意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给学生寻找鲜活的写作素材,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让学生快乐习作。 三、以读促写,丰富语言,发展兴趣。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写的关系,只有书读得多了,语言积累丰富了,才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词汇,提高语言素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由的读书、看报,扩大知识面;,同时要求学生备一个摘抄本子,抄录书报上优美生动的词、句、段以及好的开头、结尾和各种不同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背诵古典诗句或名言警句。认真体会其含义,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者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让学生获得其写法。这样持之以恒,就丰富了储备,到了作文时,就消除了“肚子里有嘴道不出”的说法,而是必然文如泉涌,一挥而就,收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从而让学生快乐习作。 四、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如,组织学生春游——写游记,组织学生演讲——写演讲稿。指导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家长、老师、同学——写消息等等,让学生养成勤观察、善思考、多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由于有话可写,感到作文并不困难,逐渐也会熟能生巧,并快乐习作了。 五、让学生大胆展示自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有写作欲,就不愁无话可说。首先就要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解除思想羁绊。那么,老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放下架子,和学生多交流,与学生心心相印,创造和谐气氛,把作文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在作文中给他们提供袒露自己内心的机会,使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个性、怎么想就怎么写,让他们一吐为快。让学生写喜悦,也写烦恼;写聪明,也写糊涂。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反映真实的——真实的人、真挚的情、真诚的心。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大胆作文,教师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过多地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打开作文的源泉。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与喜悦,真正尝到智力活动的欢乐,必然促使他们对下一次作文跃跃欲试,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快乐习作。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写作、学会写作,这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是很好地完成作文教学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努力探索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让孩子爱上作文并不难

让孩子爱上作文并不难 有的家长因孩子不爱作文而深感苦恼,每次写作文孩子就跟受刑一般难受,家长也跟着着急上火。有的孩子挤牙膏似的勉强用一些文字凑成一篇,也有的依赖家长说一句他写一句。这不禁令一些家长叹息:写作文咋这么难呢? 我家儿子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有时两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篇作文。我戏谑地称之“难产”。而现在儿子越写越得心应手。有时还主动写点东西,用他话说那是灵感来了。 回首儿子走过的这段历程,我发现其实让孩子爱上作文并非难于上青天。 首先,要引导孩子留意生活,学会观察。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学会积累。离开了观察与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孩子在观察中发现,在阅读中感悟,这样就具备了写作的前提。慢慢地,孩子就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现象。同时,家长及时地和孩子进行交流。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对孩子的思想也是一种引导。 在孩子写作入门的时候,要降低要求,不要让孩子觉得那是一道跨不进去的门槛。文章其实就是“我手写我心”。只要孩子能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应该肯定。有的家长每次面对作文的时候都是正襟危坐,讲一堆作文的技巧,其实这让孩子对作文更惧怕。作文是自然的流露,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内容与情感。

建议孩子写日记。哪怕每天写一段话,甚至一句话,能坚持写下来就会收获很多。儿子小学阶段写了大大小小三十多本日子。日记是对生活素材的积累,也会引导孩子在潜意识中留意生活。并且写日记的这种片段练习能为写作文打下基础。 家长在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充当教练的角色,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写。其实,教练的感受和下水游的孩子感受是不同的。教练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应先听听孩子的构思,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家长不做过多的干涉,放手让孩子自己游。这样才能慢慢摆脱孩子的依赖。 作文并非写完就万事大吉,修改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孩子的作文完成后,家长首先要抱着欣赏的态度来看,肯定孩子作文的亮点。你想,孩子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写篇文章,结果被家长说得一文不值,那心里啥滋味?下次没准就不让你看了。中肯地评价了孩子作文的亮点后,还要指出文章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具体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孩子进行交流,也听听他自己的看法。在修改的过程中,孩子的作文其实就有了升格。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进行同题作文赛,鼓励孩子和同伴进行同题pk。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这也是激发孩子斗志的一个方面。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的素材,让孩子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因势利导,让孩子抓住灵感火花,轻松作文。 总之,作文应该是绿色的、快乐的、精彩的。多一点尝试,多

小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怎样激发

小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怎样激发? 英语写作主题:瑞思News大征集! 目的: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热情,给孩子们展示的平台。 写作是一个人英语能力的综合表现,但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孩子不愿意写,为什么呢?因为本身就读书少呀!怎么才能让他们愿意写呢?瑞思英语老师提出一个方法供参考。 这年头,孩子们不图名就图利!你要名,我赐你瑞思小记者证一枚,畅行办公室无阻!你要利,我给你稿费,让你成为班级首富! 另外,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1)英语写作任务够正式:宣讲时要正式,这是一个你展示才华的时刻!形式要统一,每月几号收稿,几号发稿费,定了就不要改。记者证也要重视,够专业才行!最起码有瑞思logo。 2)及时鼓励孩子写作:总有害羞的,那么就要威逼利诱啦!这就要看你了解不了解你的学生了,是人就总有弱点,或者说是欲望。有的只是想获得你的肯定而已。那就及时鼓励他们吧! 3)英文写作文体不限:有人偏爱诗歌,有人偏爱小说,有人写写笑话,有人写写观后感。不要限制孩子们的写作内容,他们才会更愿意写! 3)家校配合:瑞思老师们做了这么多,家长不一定能理解,所以弄一个小记者授牌仪式,或者报纸启动仪式,让家长知道,瑞思能给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家长就负责催稿吧!

总之,经过实践,孩子们大部分都是愿意参与其中的,英语写作能力也都有提高。孩子们关注的东西会更丰富,以前只看电影,现在也会看一些书籍,能体会外国的文化,有思想的火花碰撞。 一切都源于兴趣,大家一起把事情变得有趣吧! 关于瑞思学科英语: 瑞思学科英语于2007年进入中国,依托霍顿·米夫林·哈考特(HMHG)集团全球丰富的教育行业经验和优质的产品资源,备受孩子和家长的青睐,经过十年的努力,为3-18岁的中国孩子创造与国际先进标准同步的教育体系。在全浸入式英语环境中,帮助孩子掌握语言背后的逻辑、文化、思维方式,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演讲演示的能力及创造力。作为美式教育领航者,鼓励孩子用思维认知世界、用思考读懂世界、用思想改变世界,希望通过对英语思维力及未来领导力的培养,让中国孩子成为杰出的世界公民。

让孩子爱上写作

让孩子爱上写作 摘要: 充分做好写作文的准备工作,尝试浅显的习作,写作技巧的指导。 关键词: 这是让三年级孩子爱上习作最有效、最快捷的习作指导方法。 正文: 三年级的学生是写作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对写作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写作水平。记得第一次给学生布置写作作业,是在三八妇女节那天。我让他们回家去写一篇题为“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至今我还记得那天课堂上许多同学那一张张皱着眉的小脸。可想而知,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写作充满了恐惧。等作业交上来一看,我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写得像样的实在不多。很多学生就这么两三句话,有的开头没空两格,有的从头到尾没标点,还有的甚至连题目都没有。更别说会有什么好词好句了。面对这种情况让我深思,该怎样让孩子爱上习作?通过学习及有经验教师的传授,我的总结如下:首先,充分做好写作文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孩子在平时积累了很多的写作素材,其实就是准备好了做饭用的粮食,到了真正需要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东西可写,而不会出现搜肠刮肚才挤出两句干巴巴的话,或者挖空心思到处摘抄书本上精美的词藻,到最后整篇文章变得支离破碎,缺乏意境,还有一个更糟糕的状况便是,如果孩子一直认为东抄抄西摘摘是提高写作能力和技巧的话,就容易步入一个写作的误区,也许会出现一些阶段性的小小成绩和进步,但是写作的后劲会明显感到不足,结果当然谈不上写作所带来的乐趣和更大的进步了。 那如何做好平时日积月累的工作呢?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大量阅读,仔细观察。 孩子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到文字的美妙,所以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考虑到孩子有兴趣去阅读,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作品确实很经典,况且每个人对于经典的理解又是不同的,但只要孩子的阅读范围比较广泛,而且不局限于某一种文学作品,就一定会走进经典,所以引导孩子真正喜欢上经典,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而需要时间的磨练,更需要循循善诱。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有些孩子的阅读量确实挺大的,但由于一直没有真正走进经典,也没有认真去感受文字里所蕴藏的魅力,更没有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带进故事里进行畅想,所以缺乏积淀和升华。我们平常也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最低的标准也至少需要个“熟”字,“熟”的标志是什么?就是对某些句段做到脱口而出。那么经典阅读也是如此,眼睛一扫而过的东西往往是没有什么印象的,所以最好把一些精彩的片段挑出来多读几遍,即便做不到背诵,也一定会在脑海里产生印记,尤其对于自己深有感触的文字更具有一份牢靠的印记。这对于写作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孩子在做大量阅读的时候,除了阅读能帮助孩子强化识字和理解故事情节的作用以外,还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极大地丰富孩子的词汇库和想象力。 其次,尝试浅显的习作。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提到改作文就会觉得头疼,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学生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想写。老师叫苦不迭是因为批改作文费时多、效率低,费力不讨好。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因,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请每个学生轮流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年龄、家庭、爱好等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取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应当从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人人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抓住时机、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1 、两分钟演讲 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者早读、晨会的时间中挤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2-3 人,要求中心明确、用词准确、表达完整、语句连贯。能力较差的同学允许先做一些笔头的准备。活动本身的趣味性自然会带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多少压力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教师欣赏的目光和同学们热情的掌声,随着活动的进行,他们想说、想写的自然就更多了,作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 、课外读书活动 我安排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读书活动,活动中倾向一些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如请他们说说自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不定期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等,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使原本作文能力欠缺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回了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开始畅所欲言,不再将作文当作负担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愿意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获取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无话可说,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为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组织了多种活动,从学生“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跳绳比赛”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今天我当家”等。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变得丰富了。 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能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写作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1 、扩大阅读面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组织读书汇报等。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2 、观察日记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增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方面,我改进了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将每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实行“美文赏析”。采取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认为很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的参考,并定期检查,公开评讲谁记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读书、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有时候某个同学读到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便忍不住跑到讲台前念给全班听,与同学共同分享,还有的同学找别人借作文书,更有甚者,专门利用周末到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作文书籍,然后在班内互相交换,共同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素材也逐渐多了,口头表达水平也有所增强,潜移默化中也学到了很多写作知识和技法,在实际写作中,不但内容变得充实起来,而且也能使用很多灵活的表现手法。纸上得来终觉浅。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如果平时不增强这方面的训练,却指望着“拔苗助长”,一蹴而就,那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时间稍长,学生对写作便失去了兴趣,甚至一写作文就头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升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现在以歌曲的形式表现,学生不但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能够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能够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三、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是记自己成长中的烦恼。作文布置下去后,第二天,同学们陆续地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流露出上初中后学习上的不适合,甚至是学业负担带给自己的诸多烦恼。其中,有一个同学就特别提到数学带给自己的苦恼,在作文的最后她发出了这样的“呼救”——谁能帮帮我,我该怎么办?于是,我给她批上这样一段很平常的话:有一个人能帮你,那就是有自信心的自己,更何况,数学老师在课后还说你在数学方面有进步呢!从这以后,我不但能察觉到这位同学在写作上有了更大的自信,还听说她在数学课上表现很积极。试想,如果自己当时评改作文的时候,就是简单的一个等级和日期,她也许会如此茫然下去,永远找不到自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写作文”心得体会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写作文”心得体会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写作文”心得体会 通过本人多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的紧迫任务是要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作文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教学是一个重头戏。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怎样使小学生从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到爱写作文、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呢?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培养浓厚的作文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主动作文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作文课都必须积极地做准备。作文教学主要有两种思路设计能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种思路设计是,由学生熟悉的写作素材入手,逐步深入地进行写作训练;另一种思路设计是,每堂课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写作训练。 二、积累写作材料,充实写作内容 学生要写好作文,不但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还处在模仿学习阶段,其素材积累主要来源于课本、课外读物和日常生活。因此,在授课时或在课外辅导时,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抄

一些相似题目的精彩片段。因为小学生模仿力强,生理上正处在记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抄写的过程,也就是阅读理解、收集综合素材的过程,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记下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自然,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就写作而言,观察是获得具体写作材料的重要手段,是感受生活从而产生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可忽视的一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要给学生以必要的观察方法指导,还要设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力求观有所得。 四、注重作文的评价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要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是当场评价。投影学生的典型习作,或比较成功的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总结肯定的地方,指出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每次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要细细品析,找出闪光点,指出改正的地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低段学生喜欢高分,可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更加有信心地写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