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子宫颈癌

什么是子宫颈癌

什么是子宫颈癌
什么是子宫颈癌

宫颈癌:

一、什么是子宫颈癌?为什么要开展宫颈癌普查?

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一半以上,其死亡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农业人口高于非农业人口。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人,约有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已经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病,住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之首。著名影星梅艳芳死于宫颈癌,年仅45岁。因此,宫颈癌已对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国家适时启动了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免费对35—59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生殖道感染检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及时检查已被公认是早期癌症防治中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由此说明,开展普遍性的妇女宫颈癌检查是关注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宫颈癌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于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宫颈癌与下列因素有关:1、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2、宫颈癌与性交而传染的某些病毒如:(1)人类疱疹病毒Ⅱ型;(2)人类乳头瘤病毒;(3)人类巨细胞病毒有一定关系,也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

三、宫颈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白带增多,黄色有异味,接触性出血。

四、子宫颈癌是可防又可治的吗?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

宫颈癌患者年龄分布于34—48岁,其中40岁以下者占33.3%,40—48岁者占66.6%,宫颈癌严重威胁中青年妇女的生命和健康。

宫颈癌并不可怕,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关键是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的发展,其治愈率可望达到100%。

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后随访非常重要,定期和规范的随访可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35—7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

主要症状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晕异常。

只要广大女性能有较强的防癌意识,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认真做好自我检查,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相信癌症绝不是不治之症。

乳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乳腺癌的病因一: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至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病因二: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如果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癌的妇女,自身

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腺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前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需要强调的是,乳腺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乳腺癌病人的亲属并非一定患乳腺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大。

乳腺癌的病因三:婚育。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婚者的2倍。专家认为,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但仅指在30岁以前有足月产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哺乳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

乳腺癌的病因四:电离辐射。乳腺是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一效应关系。

乳腺癌的病因五: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强的相关。

乳腺癌的病因六:长期口服避孕药物。

乳腺癌的病因七:大量饮酒和抽烟。

及时发现乳腺癌症做哪些检查?

第一种:每月自查

每个女人要在每个月月经结束后的第五天做自我检查。方法是手涂肥皂,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以敲击方法顺时针搜索这个乳房,以及腋窝与锁骨窝。

第二种:医生触诊

专科医生是很有经验的,已触诊的方式判断有无肿块也更为精确。这种简单的触摸可以筛选出相当一部分的患者。

第三种:红外乳腺扫描检查

第四种:B(彩)超检查

当医师怀疑乳腺有肿块,得做B超检查,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现常规联用CDFI,根据血流信号提示肿块的良恶分型。超声显像属无损伤性,一般用B超作为乳腺增生检查的首先检查方式,简单、准确,可反复使用。

第五种:钼靶X线检查

提示:建议女性在40岁以后,或有高危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原位癌等)的女性,每年定期做钼靶检查。

第六种:细胞学穿刺检查

进行诊断性穿刺来明确病变性质。这种检查方法对良恶性肿瘤的定性鉴别可达90%以上。提示:适用于B超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后,发现问题进行确诊。

预防乳腺癌的生活常识:

1、避免使用利尿剂:利尿剂的确有助于排放体内的液体,也能减轻乳房的肿胀。但过度使用利尿剂会导致钾的流失、破坏电解质的平衡,影响葡萄糖的形成,这些都对乳房健康不利。

2、改变饮食习惯: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方式,多食用谷类、蔬菜及豆类。

3、经常按摩乳房:轻轻按摩乳房,可使过量的体液再回到淋巴系统。按摩时,先将肥皂液涂在乳房上,沿着乳房表面旋转手指,画约一个硬币大小的圆。然后用手将乳房压入再弹起,这对防止乳房不适很有好处。

4、穿稳固的胸罩:胸罩除了可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是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消除不适。

5、不吃高盐食物:高盐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7~10天尤应避免这类食物。

6、试用热敷: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用热敷袋或洗热水澡等方式缓解乳房疼痛。

如果采用冷、热敷交替法,消除乳房不适效果会更好。

7、防止肥胖:对于过度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将有助于缓解乳房肿痛。

8、用蓖麻油敷胸:蓖麻油含有一种能提升淋巴细胞功能的物质,这种淋巴细胞能加速各种感染的复原,去除疼痛。方法是:将蓖麻油滴于折成四层的棉布上,让其沾满蓖麻油,但勿过湿,以免四处滴流。将此布敷于乳房上,盖一层塑胶薄膜,再放上热敷袋。将热敷袋调至你能忍受的热度,敷一小时即可。

9、切忌滥用药:有的人胡乱吃些消炎药或是药素类药来止住乳房胀痛,这是错误和危险的做法,因为乳房胀痛不能使用局部性的类固醇消炎剂。

10、补硒提高免疫力:硒能起到保护体内细胞的作用。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看,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 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是预后较差的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是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的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 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的数字依次为90.9%、98%和99.5%。 差距的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小讲课:子宫颈癌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处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所形成的移行带区的恶性肿瘤。 2.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病理 1、巨检:外生型(菜花型)、内生型(浸润性)、溃疡性、颈管型; 2、显微镜检:鳞癌、腺癌、鳞腺癌。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较少见。 4.辅助检查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B.宫颈碘试验(不着色区为高危区);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未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可靠依据。 5.处理原则 1.手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适用于Ⅰa~Ⅱa期患者; 2.放射治疗; 3.化疗。 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Ⅰ护理评估 1身体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症状:接触性出血及白带增多常为宫颈癌的最早症状。 A.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B.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C.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由于癌症累及神经骨骼及泌尿系统,可以出现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进一步发展癌症累及淋巴系统及全身,可以出现下肢水肿,疲倦和消瘦。 2.心理社会评估 Ⅱ.护理诊断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定稿版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小讲课:子宫颈癌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处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所形成的移行带区的恶性肿瘤。 2.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病理 1、巨检:外生型(菜花型)、内生型(浸润性)、溃疡性、颈管型; 2、显微镜检:鳞癌、腺癌、鳞腺癌。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较少见。 4.辅助检查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B.宫颈碘试验(不着色区为高危区);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未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可靠依据。 5.处理原则 1.手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适用于Ⅰa~Ⅱa期患者; 2.放射治疗; 3.化疗。 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Ⅰ护理评估 1身体评估

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5-01-15T14:47:09.5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姜娜[导读] 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姜娜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社区卫生分服务中心 214155)【摘要】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是国家出台实施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 子宫颈癌在全球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人数为46.5万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人[1]。从HPV 持续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在发展到子宫浸润癌,通常需要10~20 年。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宫颈癌的筛查非常必要[2]。为了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对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现将2010-2011年度筛查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预防筛查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86-02 1 筛查对象 35~59 周岁妇女自愿免费筛查。 2 筛查流程 ①在辖区内发放宫颈癌筛查意义的宣传材料。②对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③根据身份证明统一登记并详细记录联系方式及妇科病史及家族史的简单问诊。④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妇科盆腔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 3 方法 受检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先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再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后进行妇科的盆腔检查,包括外生殖器、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记录检查结果并将结果告诉受检者。 4 结果分析 2010 年和2011 年筛查人数各为883人和1012 人,其中35~45 岁为496人和595人,筛查疾病主要为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及其相关疾病,主要数据见下表。 4.1 从下表中可看出此两年筛查患病率最高的为各种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49.1%和50.5%,宫颈炎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1.1%和38.1%,其中35~45 岁发病率为42.5%和43.8%,大于45岁发病率为18.8%和31.2%,由此可以看出性活跃期女性生殖器炎症发生率较高,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 表1 2010年筛查疾病主要数据 4.2 宫颈糜烂样改变发生率分别为2 5.8%和35.4%,有大约13%宫颈糜烂样患者进行过各种治疗,大约63%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性生活后出血,宫颈糜烂样改变可以是生理性得柱状上皮异位,也可以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的早期表现,因此不进行宫颈筛查即盲目地进行治疗,可能遗漏一些宫颈浸润癌或高级别癌前病变,这是比较危险的。 4.3 我院采用宫颈刮片细胞学进行宫颈癌筛查,2010 年和2011 年共有8 名筛查妇女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轻至重度核异质细胞,临床处理,转阴道镜检查,其中2人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行宫颈锥型切除术,1人检出宫颈癌变,手术治疗。其余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定期随访。 4.4由此可见,对宫颈癌高发年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对高危人群早干预,可以逐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极死亡率,对有性生活的妇女常规进行宫颈刮片检查,尤其35岁以上妇女更重视防癌筛查[3]。应积极利用社区卫生医护防团队坚持开展针对适龄妇女,以防治乳腺癌、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两癌筛查及防治生殖道感染为手段的普防普查普治工作,以期降低乳腺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10-2 082. [2]孙丽娟.宫颈癌筛查必要性[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11(2):106-107. [3]李隆玉,李诚信.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52.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癌和鳞腺癌。子宫颈癌病变多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部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移行带区。 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称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其中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子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子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 一、病因 宫颈癌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早年性生活、早育、多产、宫颈慢性炎症以及有性乱史者发病率明显增高; 宫颈癌的发病还与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因素有关;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只有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在吸烟、长时间口服避孕药、激素、性传播性疾病等其他辅助因素的影响和协同下才有可能发生宫颈癌。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接触性出血早期表现为同房后出血或双合诊检查后出血,以后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 晚期出血量可增多,甚至癌肿破坏大血管造成大出血。 2.排液多发生在阴道出血后,早期量少,呈白色或淡黄色,随肿瘤组织的破溃可产生浆液性的分泌 物;晚期可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米汤样恶臭排液。 3.疼痛为晚期的症状,由于侵犯宫旁组织和神经,可出现严重持续性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病灶压 迫输尿管或直肠,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等。 4.晚期由于病变广泛,可因静脉、淋巴回流受阻致输尿管积水、尿毒症。长期疾病消耗可出现恶病质。 (二)体征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宫颈癌的生长发展,宫颈局部可出现以下4种体征: (1)外生型:宫颈表面有息肉样或乳头样赘生物向外生长,形成菜花状; (2)内生型:宫颈肥大、质硬,表面光滑或有轻度溃疡,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3)溃疡型:癌组织脱落出现凹陷性溃疡或如火山口样空洞; (4)颈管型:病灶隐蔽在宫颈管,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病灶浸润阴道壁时可形成冰冻骨盆。 三、辅助检查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2.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3.宫颈碘试验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4.阴道镜检查、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癌肿临床分期。 确诊宫颈癌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宫颈癌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颈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流行因素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从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防癌普查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的差异,农村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展国家。在大多数妇女中宫颈浸润癌在20岁前很低,20~50岁增长较快,其后上升幅度变缓。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患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其流行因素与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性行为紊乱、多产、吸烟、丈夫婚外性行为、阴茎癌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生殖道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宫颈癌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生由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颈癌的正确诊断,源于详细了解病史,熟悉临床表现以及必要而细致地检查和周密地分析。 (一)症状 早期宫颈癌大多无任何症状,或仅有类似宫颈炎的表现,易被忽略。一旦出现症状、癌往往已发展到相当明显的程度。宫颈癌无特异症状,最多见的是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其它表现则随癌侵犯部位及程度不同而异。 1. 阴道出血这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在宫颈癌患者中81.4%有阴道出血,尤其是经 绝期后出血便应注意。开始常为性交、排便、活动或检查后出血。初期多为少量出血,并经常自行停止,而后又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在血管丰富的菜花型肿瘤或晚期肿瘤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多量出血,并导致继发性贫血。阴道出血不是宫颈癌特有的症状,普查统计的资料表明,阴道出血由宫颈癌而引起者不足1%。 2. 白带增多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宫颈癌患者中82.3%有各种不同情况和不同程 度的白带增多。起初可为浆液性或粘液性白带,随病程的进展白带可呈米汤样,或混有血液。由于肿瘤的坏死、感染,阴道排出物就具有特殊的臭味。 3. 压迫症状疼痛是最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癌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可有 腰部钝痛。宫颈癌向盆壁蔓延,压迫血管或淋巴管造成循环障碍,可引起患侧下肢或外阴水肿。宫颈癌向前扩展可压迫或侵犯膀胱,引起尿频、尿血,严重者可产生排尿困难、尿闭或尿瘘,甚至发生尿毒症,但少见。肿瘤向后蔓延可压迫直肠,出现里急后重、粘液便等症状,肿瘤侵犯直肠而发生阴道直肠瘘者极少。 4. 全身症状早期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至晚期,除继发的全身症状外,还可以出 现体温增高或恶液质。 5. 转移症状宫颈癌的转移,一般是病变越晚转移的几率越高,但在较早病变即发现转 移者,亦非罕见。由于转移的部位不同,其症状亦各异。盆腔以外的淋巴转移以腹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为常见,表现为该淋巴部位出现结节或肿块。肺转移可出现胸痛、咳嗽、咳血等症状。骨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的持续性疼痛。其它部位的转移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二)检查 1. 一般检查除一般的系统查体外,尤应注意检查淋巴结系统。淋巴结是宫颈癌远 处转移的常见部位。 2. 妇科检查

宫颈癌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宫颈癌 一、护士长讲解查房的目的 通过这次学习让大家了解和熟悉宫颈癌的病因、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5-39岁和60-64岁的妇女,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全球宫颈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我国发生该病及死亡者约占世界1/3,且患病妇女有年轻化的趋势,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一般宫颈病变的转变过程很长,大约有几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只要能及时发现,确诊宫颈癌变细胞的存在,及时对症治疗就能起到根治的作用。近40年来,国内外均已开展对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使宫颈癌能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患者邓春玉,女,43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加重4天,宫颈活检诊断宫颈浸润性腺癌2天”于2015-10-16 15:58入院。入院时患者T36.7℃,P82次/分, R20次/分,BP120/62mmHg ,身高155cm,体重68kg。 病史要点:1+月前无原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未就医,4天前阴道大出血,未昏倒,到我院检查,彩超:子宫增大,子宫直肠陷窝少量积液,妇科检查怀疑宫颈癌,取宫颈活检,组织送检,前天自购云南白药胶囊、宫血宁胶囊后,阴道流血有所减少,无腹痛,有轻微腰背胀痛,阴道流血后腰背胀痛好转,无头昏,有轻微乏力,盆腔CT结果:子宫颈部占位性病变:考虑宫颈癌可能,盆腔淋巴结显示。子宫颈后缘与直肠间隙模糊,少量盆腔积液。 重要体征: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粘膜光滑,内见较多血迹,壁无结节宫颈肥大,直径约5.0cm,上唇光滑,下唇明显菜花样改变,组织质朽,触之出血,宫颈明显缩短,以下唇为甚,质硬,无举摆痛,子宫未满意扪清,无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 辅助检查:2015-10-13我院血常规:血红蛋白:91.00g/L。 2015-10-14我院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宫颈"浸润性腺癌。 2015-10-16我院CT子宫颈部占位性病变:考虑宫颈癌可能,盆腔淋巴结显示。子宫颈后缘与直肠间隙模糊,少量盆腔积液。 入院初步诊断:1、宫颈腺癌Ⅱb期2、轻度贫血

乳腺癌与宫颈癌

乳腺癌与宫颈癌 早期症状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 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 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⑴ 晚期症状 1.乳腺癌发生的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乳腺肿块症状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

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乳腺肿块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的晚期症状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 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 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4.腋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病理检查可助确诊。 5.乳腺癌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自我检查 1、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皮肤是否有溃烂或凹陷,乳头是 否有分泌物等。 2、将双手举起,观察乳房是否有凹陷。并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乳房的形状。 3、除了自转和公转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水平的方向,从乳房的外侧向内进行抚摸检查。 4、用拇指、小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头,大范围地抚摸乳房。可以将乳房视为太阳,手指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式活动。 5、将右手放下,左手伸入腋下,看看是否摸得到淋巴结。抓住乳头,检查是否有分泌物。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得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得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瞧,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她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与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她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与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得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得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癌谱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就是预后较差得肝癌、胃癌与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就是甲状腺癌、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得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瞧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得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甲状腺癌(84、3%)与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得数字依次为90、9%、98%与99、5%。 差距得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就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得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得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得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症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病情早晚有关,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一般无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Ⅰb期和以后各期最早出现的症 状主要有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1.阴道出血当癌肿侵及间质内血管时开始出现流血,最早表现为性交后或双合诊检查后少量出血,称接 触性出血。以后则可能有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病灶较大时则表现为多量出血,甚至因较大血管被侵蚀而引起致命大出血 。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2.阴道排液最初量不多,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臭味。随着癌组织破溃和继发 感染,阴道可排出大量米汤样、脓性或脓血性液体,伴恶臭。宫颈粘液性腺癌患者,由于癌灶分泌大量粘液,常诉大量水样或粘液样阴道 排液。3.晚期症状若癌瘤侵犯盆腔结缔组织,压迫膀胱、直肠和坐骨神经以及影响淋巴和静脉回流时,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 便秘、下腹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等。癌瘤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可出现肾盂积水、尿毒症。终末期因长期消耗常出现恶液质。体征原 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宫颈的外观及质地可无异常,或仅见不同程度的糜烂,触之易出血。宫颈浸润癌常见以下四种类型:1.糜烂型环绕宫 颈外口有较粗糙的颗粒状糜烂区,或有不规则的溃破面,触之易出血。2.外生型又称菜花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组织向外生长,开始 呈息肉样或乳头状突起,逐渐形成菜花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3.内生型又称结节型,癌组织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生长,使宫颈逐渐增 大,质硬,但有时宫颈表面尚光滑或仅有浅表溃疡。4.溃疡型外生型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时,癌组织坏死脱落,可形成凹陷性溃疡。溃 疡边缘坚硬,底部凹凸不平。有时整个宫颈为空洞所代替,状如火山口。检查时需注意阴道穹窿是否受累,三合诊了解宫旁有无增厚变硬 ,直肠是否被侵犯。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 2.宫颈癌的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宫颈癌最初的症状可以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主要表现为: A非经期的阴道流血; B接触性出血:性生活过程中出血或疼痛; C绝经后阴道出血。 晚期症状主要有:阴道排出难闻的分泌物。由于癌症累及神经骨骼及泌尿系统,可以出现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进一步发展癌症累及淋巴系统及全身,可以出现下肢水肿,疲倦和消瘦。 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I.护理诊断 恐惧:与宫颈癌诊断及可能的预后不良有关。 疼痛:与晚期病变浸润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创伤有关。 排尿异常: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影响膀胱正常张力有关。 营养失调:与阴道流血,癌症消耗有关。

宫颈癌早期症状

二病因 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3.其他生物学因素 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4.其他行为因素 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别。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1.症状 (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

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2.体征 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阴道壁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3.病理类型 常见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1)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Ⅰ级为高分化鳞癌,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 (2)腺癌占宫颈癌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①黏液腺癌: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异型性增生明显,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乳突状突入腺腔。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②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癌性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呈点状突起伸入人宫颈间质深层,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常有淋巴结转移。 (3)腺鳞癌占宫颈癌的3%~5%。是由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细胞和鳞状细胞分化发展而形成。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4.转移途径 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并需要不断的过程。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宫颈癌疫苗的研制成功或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预防的又一高峰。但该疫苗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还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成本效益分析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W ANG Zhiqiang, CAI Hongb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ic on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Hubei,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AI Hongbing, E-mail: chb2105@https://www.doczj.com/doc/106774016.html, 【Abstract】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 the public problems which serio usly do harm to women’ health. The works of screen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 and cervical carcinoma are harsh and continually explored. The research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provides 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argeted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s. The prevention for cervical precancerous and cervical cancer possibly reached a peak with the success of HPV vaccine research. However, some problems should be resolved firstly if we want to extensively use the vaccine in China.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 Human papilloma virus; Vaccine; Cost–effectiveness 宫颈癌是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2.9800万,死亡人数约27.5100万,85%发生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1]。近年来我国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2,3]。初次性生活过早(<16岁),性生活紊乱、活跃,性生活不洁,孕产次频多,口服避孕药,吸烟,宿主遗传易感性,营养缺乏等皆为宫颈癌发病的促进因素[4,5]。然而,业已证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诸如16、18、31、33、35等在内的多达13种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罪魁祸首[6]。世界范围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人类5%的癌症发病相关,与10%的女性患癌相关,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16%[7]。其中,几乎100%的宫颈癌,90%~93%的肛门癌,40%~51%的外阴癌,40%~64%的阴道癌,36%~40%的阴茎癌,12%~63%的口咽癌,3%的口腔癌发病都与HR-HPV相关[8]。 HPV传播方式以性传播为主,亦可通过共用毛巾、坐便器等间接传播及母婴间垂直传播等。感染后,HPV DNA病毒在上皮及黏膜的表面复制繁殖,宫颈的鳞

宫颈癌 术前术后护理

南方医科大学2010届本科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关键词………………………………………………………………………………… 2.论文主体…………………………………………………………………………… 2.1资料与方法…………………………………………………………………….. 2.2护理措施……………………………………………………………………. 2.2.1术前护理 2.2.1.1心里护理 2.2.1.2静脉护理 2.2.1.3骨髓抑制护理 2.2.1.4其它化疗副作用护理 2.2.1.4.化疗恢复期的护理 2.2.2术后护理 2..2.2.1留置尿管的护理 2..2.2.2手术切口护理及对症护理 2..2.2.3医护配合 2.3护理体会 2.4致谢 2.5参与文献

前言 子宫颈癌简称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 岁,宫颈浸润癌为50~55岁。目前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性活跃、早育、多产或与高危男子(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患有子宫颈癌)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②病毒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及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另外,吸 烟可增加HPV 感染效应。 宫颈癌好发于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和复层鳞状上皮的交界处,即移行带区,其组织的发生可由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而形成宫颈浸润癌。宫颈浸润癌的病理分类:80%~85%为鳞状细胞癌,15%~20%为腺癌,3%~5%为鳞腺癌。宫颈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少见。 关键词:子宫颈癌术前术后护理护理体会 临床资料: 宫颈癌手术患者150例,年龄28~65岁,平均42岁。病程5~18个月。宫颈病灶在2~4cm,临床分期为Ib1和Ib2,组织学类型,125例是鱼类癌,其余均为腺鳞癌,有的尚未生育。但所有患者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入院后均行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肝、胆、脾、肾、盆腔B超及血液检查,提示无手术禁忌证。另外对10例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Ib期和31例Ⅱb 期患者,我们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2周后施行手术。患者术后均持续导尿7~10d,根据引流液情况掌握拔管时间。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癌症对患者是一个重大打击,因而迫切地希望尽快切除病灶,由于病情需要,对暂不宜手术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使患者预感到自己疾病的严重性,必然加剧其心理的焦虑、抑郁和恐惧,因此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化疗前进行化疗知识宣教,让患者充分了解化疗的目的、毒副作用及识别应对措施。护理人员还应针对患者特殊、复杂的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告知患者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癌灶、抑制或消除可能存在的转移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对晚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从而增强信心,顺利接受治疗。 2.静脉护理 化疗药物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连续不间断的96小时静脉化疗,易引起化疗药物渗漏,致使局部肿胀、疼痛和坏死,因此做好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非常重要。要做好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关键要注意预防静脉炎发生和做好已发生静脉炎的血管护理。①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化疗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识别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方法,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以便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使静脉的损伤控制到最低限度。②静脉选择的原则:选择前臂或手背易暴露、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附近以及有静脉瓣的血管。用细型号的留置针,为使静脉充盈扩张,输液前用温水浸泡肢体15~30 min。③穿刺前护士仔细触摸静脉,选择合适的穿刺手法。常规情况下,先进入皮肤,再选择适当的点进血管;对滑动的血管以直刺为好;对脆性大的血管手法要轻,进针后不要移动;对肥胖者的血管进针要由浅入深;而对较

宫颈癌季报表

宫颈癌检查个案登记表 编号:□□□□□□-□□-□□□-□□□□□ 姓名:年龄: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 住址:省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号 注: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三级亲属,表兄妹或堂兄妹。

宫颈癌检查个案登记表填表说明 一、检查表格编号说明 所有接受检查的个人资料需要统一编码,编码共16位,第1~6位为项目地区编码,是由国家统一编制的行政区划代码,其中包括省编码2位、地市编码2位、县区编码2位;7~8为乡镇/街道编码2位,9~11为行政村/居委会编码3位;第12~16位为检查对象顺序编码(是被抽样行政居委会/村内检查对象的顺序编码)。 例如: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站前街道迎宾居委会第1000名检查对象编码可设为210502-01-001-01000。 如果抽取的居民/村民小组中检查对象数量少于样本量要求,应追加抽取附近的居民/村民小组,追加抽取的居委会/村的编码顺次为“02、03……”,如果该乡(镇)/街道所有村/居委会中检查对象仍少于样本量要求,则追加抽取附近的乡(镇)/街道,追加抽取的乡(镇)/街道编码顺次为“02、03……”。 例如: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站前街道所选取的迎宾居委会中检查对象少于样本量要求,则追加抽取丰盛居委会中的符合条件的检查对象,则丰盛居委会中某检查对象为站前街道第3000名检查对象,其编码可设为210502-01-002-03000。 二、逻辑关系: 怀孕次数≥分娩次数 三、阴道镜检查失访定义 阴道镜检查失访指,自告知应作阴道镜检查之日起至1个季度,仍未追踪到阴道镜检查结果者。若1个季度后又追踪到结果,可要求驳回此个案表重新上报。 四、接受宫颈病变治疗定义 接受宫颈病变治疗指,病理检查结果为CIN2、CIN3、原位腺癌、微小浸润癌或浸润癌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方式的治疗。

宫颈癌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宫颈癌 一、护士长讲解查房的目的 通过这次学习让大家了解和熟悉宫颈癌的病因、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辅 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5-39 岁和60-64 岁的妇女,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全球宫颈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每年新发病例约50 万,我国发生该病及死亡者约占世界1/3 ,且患病妇女有年轻化的趋势,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一般宫颈病变的转变过程很长,大约有几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只要能及时发现,确诊宫颈癌变细胞的存在,及时对症治疗就能起到根治的作用。近40 年来,国内外均已开展对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使宫颈癌能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患者邓春玉,女,43 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加重4天,宫颈活检诊断宫颈浸润性腺癌2 天”于2015-10-16 15:58 入院。入院时患者T36.7 ℃,P82次/分,R20次/分,BP120/62mmHg,身高155cm,体重68kg。 病史要点:1+月前无原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未就医,4 天前阴道大出血,未昏倒,到我院检查,彩超:子宫增大,子宫直肠陷窝少量积液,妇科检查怀疑宫颈癌,取宫颈活检,组织送检,前天自购云南白药胶囊、宫血宁胶囊后,阴道流血有所减少,无腹痛,有轻微腰背胀痛,阴道流血后腰背胀痛好转,无头昏,有轻微乏力,盆腔CT 结果:子宫颈部占位性病变:考虑宫颈癌可能,盆腔淋巴结显示。子宫颈后缘与直肠间隙模糊,少量盆腔积液。 重要体征: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粘膜光滑,内见较多血迹,壁无结节宫颈肥大,直径约5.0cm,上唇光滑,下唇明显菜花样改变,组织质朽,触之出血,宫颈明显缩短,以下唇为甚,质硬,无举摆痛,子宫未满意扪清,无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 辅助检查:2015-10-13 我院血常规:血红蛋白:91.00g/L

宫颈癌总结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据WHO统计全球发病人数每年45万人左右,80%在发展中国国家,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万以上,每年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对患病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筛查对象: 1.一般人群: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均为筛查对象。WHO建议年龄在25-65岁的发生性生活的女性都应该接受宫颈癌的筛查,从早期癌前病变(CIN)发展至浸润癌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一般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2.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指:①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交频繁者;②初次性交年龄低的女性;③其男性性伴侣有其他宫颈癌

性伴侣的女性;④现在或以前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女性;⑤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⑥患有其他性疾病传播,尤其是多种性传播疾病混合存在的女性;⑦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⑧吸烟的女性;⑨有过宫颈癌病变,如患有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疗、CIN或妇科瘤病史的女性。 液基细胞是一项新兴的改良细胞学制片技术,与传统图片技术相比,其在取材方式,标本保存固定和制片染色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大幅度提高了涂片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细胞病例学家和妇产科专家的认可,并迅速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大中型城市推广使用。 我院2015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阳性率为%,其中%的患者进行了组织细胞学检查,其中慢性炎症占%,CIN1 例,占%,CIN2 例,占%,CIN3 例,占%,只有例CIN3进行

了随后的leep治疗,在细胞学筛查阳性病例中,只有例进行了随访,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是报告高病变的,其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率很高,但14年我院开展的病理检查阳性较低,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可能因我院病理科以及宫颈门诊均刚刚成立,普查人数少,统计数据较少,也可能与我们进行宫颈病理检查是取材有关,随访率低,这可能与我们的宣传,对病人的宣教不够有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随访、宣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