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朴实无华为人师 桃李芬芳春满园

朴实无华为人师 桃李芬芳春满园

朴实无华为人师    桃李芬芳春满园
朴实无华为人师    桃李芬芳春满园

朴实无华为人师桃李芬芳春满园

腻脚乡中心小学校魏树明

高山有高山的巍峨,小草自有小草的风采。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展翅高飞,是鸟儿的梦;自由奔放,是骏马的梦:百花盛开,是春日的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梦。而实现伟大复兴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兴亡在于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个人或国家的真正强大,是灵魂谦恭而傲然屹立,进退自如且无需设防。教育,被称为“最廉价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最独特最重要的财富,是一个民族最稳定最持续的力量。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强盛、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

一、奋发有为,乐于奉献

教育的责任,在每一个禀赋教育热情的教育者心中流淌,浸润在关爱学生的氛围中,教师的责任和奉献精神自然彰显。勇敢的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都永往直前,砥砺奋斗,教育的春天才会如约而至。如果说教育是首诗,那么教师就是那浪漫的诗人。他们用汗水与激情,谱写着教育最美的诗篇。我们的空间虽然是三尺讲台,但在我国有千千万万个三尺讲台,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去默默奉献,攻坚克难,尽最大能力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搞好。当然,攻坚克难不仅仅是口号,我们要付诸实际行动,不是一天一日就能实现的,它是需要有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毅力。没有辛勤浇灌,哪来春色满园,桃李芬芳?没有笔耕墨耘,哪来祖国昌盛,千万栋梁。无数莘莘学子,由黄口小儿成长为时代的弄潮儿,浸透了师者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又饱含了师者几许欣慰,几许期盼。罗国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就像一只蜡烛,不断地燃烧、消耗着自己,照亮别人前进的道路;又像一根粉笔,散播着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而渐渐的磨损着自己;又像一只梯子,让人踩着自己的肩膀攀上高峰,去采摘胜利的果实。曾几何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成为辛勤园丁的格言。是啊,一株株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园丁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蓦然回首,青丝已染霜花,他们的青春已在铃声中悄悄的溜走。可是,我们可敬的先辈们,无怨无悔,只是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知识和品德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用自己的一生去浇灌那饥渴的心灵,他们的青春已化为永恒,他们的精神为万人称颂。“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

浪漫时,她在丛中笑。”正是他们,用青春和热情诠释了最崇高的师魂,谱写了一曲曲雄壮的师者之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用一颗伟大的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我们要具有奉献的精神,要能够与学生一起成长,充分享受日常教育生活带给他的感动与喜悦,通过阅读提升自己,通过写作反思自己,通过教学锤炼自己,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教师有了专业上的成长和成就,就有职业的尊严,就能在奉献中收获,就能创造动人的教育故事。

二、立足本职,敬业爱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详细阐述的青少年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只有青少年一代有所创新,国家才有所发展,社会才能有所进步。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老师无疑是一盏指路明灯。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我不能成为诗人,但是我可以培养出诗人;我不能成为科学家,但我有可能培养出科学家……因为我是教师,我的手中孕育着无限未来的希望,我的价值在学生的身上体现,我的青春和梦想在学生的身上灿烂。”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一肩挑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挑着每一个孩子的前程”。让家长放心,让孩子们梦想成真,便是我们执着的追求,永恒的梦想!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以实干成就教育强国梦。提高师德水平,在实践中成长,在实干中创业兴,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实现我们民族的复兴之梦。

教育,不仅仅是教人以知识、能力,更是发挥育人的功能,涵养美德,陶冶情感,健全人格。如今的教育要回归人性的本真,这才是教育的根基。正如“新语文教育”代表人物韩军说的那样:教师应立于脚下土地,立于人类博爱,立于深厚的文化积淀,教育应回归真实、善良、自由的个性本然。教师要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我们是在奠定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是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

三、学无止境,为人师表

昆德拉说的好:“现代的傻子并不是没有知识,而是对既成知识不加思考。”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知识的海洋是广阔的,虽然我们不是万事通,但是一定要努力学习,尽量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把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方法永驻学生的心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具备“长流水”的理念。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学习、磨砺自己;我们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驾驭课堂能力,提高知识水平。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教师应该将实干精神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扎扎实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教育带来的收获和乐趣。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独特的存在,但共同的是,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站立”起来,这才是教师专业的真正灵魂,没有专业自我,就很难有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成长,由于个性差异可能速度有快有慢,但是只要能够结合实际,量身定做,怎么让自己提高才是最重要的。要做一名人人尊重,有专业尊严的老师就要博览群书,积极实践,及时反思,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上出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够得到工作满足,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教师虽然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但是做的是不平凡的事情。我们责任是培养发展中的人。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使自己有洁净的身体,洁净的品德,才能成为他人的表率,才能值得让他人信服,值得他人学习。

四、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曾子有言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了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梦想,为了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全民参与,杯水车薪是不够的,如果人人都有一种乐业奉献的精神,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搞好,抓好了教育,梦想就能实现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的确是长远而又艰巨。不过我相信梦想的份量,没有梦想的生活像是游走在空气里,随风飘散,有梦想的生活才会沉淀下来,时时刻刻附着在心头。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为了实现国家的梦想,我们需要一直努力下去。与时俱进,当好一名教师,奉献绵薄之力,以己涓涓细流,汇入中国教育发展的汪洋大海!的确,一个积极热情,工作卓越的教师,总能将爱源源不断的注入学生心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激起他们的情感浪花,塑造高贵的灵魂。

没有理想的羽翼,我们很难飞入与云相伴的蓝天。教师的中国梦,系着孩子,系着未来,因而也系着民族与国家。教育,关乎每个人的基本生存状况与整个民族的基本精神特征。我的中国梦,一个教师的中国梦,就是渴盼通过教育让我们找回曾有的优美与崇高,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学生,将来的每一位公民骄傲幸福地生活在自我的家园中。

浅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浅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从字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呢?是简单的知识渊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业务素质,健全的人格的全面教师呢?我想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怎样才能做一名具有优良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好教师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阶段,文化发展空前繁杂,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如何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每一个人都需要面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认清教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的事业,要把教育事业作为我们一生的追求和理想。面对拜金主义盛行我们教师的价值观一定不要盲从,而是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这种风气的错误性,以及为了改变这种风气,我们教师需要用过硬的素质来抵御这种风气。对把教育当事业的人,我怀有真诚的敬意。所谓“把教育当事业”,我理解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的所有现象,都

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哪怕是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面对新的班集体,也努力追求带出新的个性与特色。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还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育者都把教育当事业,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二、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榜样 我们常说“无声教育”,就是指学生通过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模仿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将教师好的和不好的行为进行了学习。因此,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学生都会起示范与榜样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师德建设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王勤勤在如今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调皮、不顺从的学生,往往采取训斥、威胁、甚至惩罚的手段,造成学生的心理恐惧。教师来了,学生在教室里鸦雀无声,安安静静,教师对此十分满意,以为自己有威信,有办法。却不知这并非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尊敬,而是基于威慑,表面上暂时的遵从。当教师一走,教室里又是翻天复地,乱作一团。教师的威信并不是建立在呵斥的基础上的,他是建立在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之上。而这也恰恰体现了教师的师德,寻根溯源,怎样让学生尊重教师,让教育在爱中开展,这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师德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我认为这些表现都是基于教师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情感,教书育人的前提是自己做一个优秀的人。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谈吐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存在问题,便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让教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怎样去加强这方面的师德建设呢?首先,在语言上起到示范作用,常言道,教师就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学生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也就是说每天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老师的熏陶和影响下生活着,加上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又有着一定的向师性,喜欢听老师的话,乐意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教师就必须要用规范、文明、人性化的语言去影响他们。在一次教学中,我将平时的语言“哇靠”不经意的说出来,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接着在课下,我走过教室时,发现有学生在学我说的那句话。我便自我反思,在课堂上,在教书育人上,再小的错误也不可以范,因为孩子的眼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

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其多,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话虽然夸张,但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思想道德教育应从小抓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多种渠道,主渠道之一是学校。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最早接触的社会就是幼儿园和学校。所以,人们把幼儿园和小学中学称作是启蒙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他们日后成长至关重要。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沉思片刻回答:“幼儿园。”他解释说:“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可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将会受益终身。中国人一向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有的学校在教育思想上有片面性。主要问题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不少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老师有业绩,学校有光彩,这是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而思想品德是隐性的,难以量化,摸不着,看不见,短时间也显示不出来。因而,不愿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德育工作上。同时,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重视学习成绩当然不错,但因此而忽视甚至放弃思想道德教育,是很不应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应该把思想道德教育摆上更重要的位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但是,应当看到,在我们的教师

队伍中,有少数教师道德失范,品行欠佳。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不利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师德教育工作,道德品质不好的人不能当老师。教育应以育人为本,教师要善于、乐于与学生交朋友,谈知心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真正做到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一位教育专家认为:性格品质其实都是情绪、道德的重要内容。优良性格有四个基础: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陶冶情操,观察社会,鼓励自己动手,参加劳动,是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肯于吃苦、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乃至塑造性格的重要途径。素质培养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教师点点滴滴的培养、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收效。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是发挥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主渠道作用的坚强后盾,要关心和重视中小学建设,政策措施对中小学要倾斜。还应增加教育的投入,为教职员工创造一个宽松、优越的教学、生活、进修环境,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

(师德演讲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演讲之前我想先为大家讲述一段自己刚参加工作后的经历。 ____年9月1日我通过____(省、市、区、县)教师招考成为古龙中学一名语文教师,同时兼任七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成为一名教师一直是我的理想,可是当我怀抱着一切关于教师最美好的字眼去走近她的时候,我的心有一种从天堂到地狱的感受。“地理位置偏,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是我对古龙中学的最初印象。古龙中学位于山东省与____(省、市、区、县)的交界处,顺着学校往东走500米左右就是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在我参加工作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全校一共有12个班级,所有的教职工加起来仅仅40多位,学校里唯一一座教学楼是乡镇中学中年岁最久的。参加工作的一个星期里我最害怕的事情是上厕所,因为通往厕所的很长一段路没有铺水泥,尤其是连续下了一个星期的雨之后,深一脚浅一脚全是泥。令我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学生们开始住校的第一天,由于学校住房紧张,我和其他新分配的教师住到了学生宿舍旁的三间宿舍。那天下了一天的小雨,到了晚上的时候地面上全是积水,学生们第一次住校,晚上9:10休息的时间到了,校园里还是乱哄哄的,这种哄闹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在这期间我总共往学生宿舍里跑了11次,只为了让学生安静下来以便自己也能睡个安稳觉,但无论怎样,学生们安静不了几分钟就又闹了起来,就这

样折腾了一夜。可以想象,作为一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从____年7月10日大学毕业到____年9月1日走上讲台,面对这样的工作现实心里的落差会有多大。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离开,我一定要离开。于是我紧接着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和____(省、市、区、县)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可是当我接到市直事业单位面试通知的时候却改变了主意,因为学生的一篇作文《我的老师》。由于我心里对现实的不满意表现在脸上就是不苟言笑,来到学校工作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在课堂上几乎没有笑过,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就非常害怕我,认为我是一个很难接近的老师。一次语文早读课,我来到教室听到的不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而是看到学生们在讨论数学题,当时我还是有一点生气的,于是就随口说了一句:既然同学们喜欢语文课做数学题,那咱以后的语文课就上数学吧。说完之后就转身离开了教室。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一句吓唬孩子的话,以至于我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直到在学生的作文中看到关于这件事的叙述我才回忆起来。我没有想到自己一句吓唬孩子的话学生竟然信以为真,甚至全班一起写了一封信向我道歉以取得我的原谅。从这件事我真正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在学生看来就可以当作圣旨一样看待。 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用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师范”二字的真谛。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但在我看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两者都是身为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学高为师”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它不仅要求我们教师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师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颗向上的心。停滞就意味着退步,我们身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的扩大视野,才不至于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在脚后。 但我觉得,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都有了更高要求的时代,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有高挑战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在学习中知识能力在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提高。教会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自我提高的老师才足为人师。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自己才要做那个“领跑者”,为学生点一盏明灯。 教授知识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教书和育人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我们老师责无旁贷。 教师不是伟人,更不是圣人,不会从不犯错;教师不是英雄,不能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受万人追捧……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却是任何职业无法代替的。孔子曾这样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师者,应处处为学生这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论语子罕》里记载道:“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春秋时期,孔子的出现好像中国童年时代启蒙的一道曙光,多么美丽而让人向往。弟子三千,人人敬仰他,这是为人师者的无上荣耀。而孔子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代表人物,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东方巨人就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师范”。所以只有兼备过人的学识与一课育人的爱心,我们才不负头顶“教师”的名号。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从自律的角度理解师德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是很多教育单位或者说社会对教师学识和师德的一种要求,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追求的行为准则。然而这简单的八个字,要做起来却不简单,尤其是把它深入教师的灵魂而以此自律,更是尤为不简单。 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言行的楷模。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老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即使“万世师表”的孔子,也还要“吾日三省吾身”,坚持自律。“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师德的高要求需要我们每位教师都应真正从内心认识到“修师身、养师德”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自觉规范言行,自警自律,方能不断保持和提高师德修养。显然,自律才是真正提高师德修养的根本和决定性因素。 而在当今社会,个人的价值观往往所崇尚“自我”和“自由”,把追随这种自己意志的行为认为是一种灵魂的释放。教师也一样,如果把自己仅仅当作普通的公民来自我设定或把教师当成普通的职业来遵守普通职业道德,往往容易忽略到教师在无人关注处的自我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力。 譬如近年来社会上屡屡出现的教师虐童案,校长性侵案,这些身为人表的老师,何尝不知道教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条条框框?然而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好玩心”促成了他们的无畏,欲望吞噬了他们的人性,直接把身为人民教师的道德基准都抛到了脑后,丝毫不顾及他们的这些行为给孩子、给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 如果说师德形成于规范上是对教师行为的硬性规范化,则自律下的师德是道德和价值观是孩子和学生眼中的榜样和典范,教师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法律道德之外的,如对学术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很显然,这些他律的硬性约束是很难明文规定的。自律有着比他律更为严

师生演讲稿 学为人师德为世范

师生演讲稿学为人师德为世范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中国教育报》刊载过:北京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

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大家艰苦朴素,恩师一年四季仅仅两套旧外衣??????。” 王一汇报中还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孙老师身旁聆听他的教诲,但他的形象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最后一次班会录音时??????”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 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读书笔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读书笔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承载祖国未来的希望,肩上的责任无疑是重大的,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应该是极高的。而师德师风更是在教书的基础之上,先立德再教书。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特意在全体教师会上组织老师们进行学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教师应提高思想觉悟,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其中的“身正”即意味着具有高尚的德行。奉献精神,这是为师的首要素质。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实现教育的“真”披着虚伪、庸俗、狭隘的外衣去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就显得苍白、虚伪,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育人的角度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正气,压邪气,

淳师风,扬师德,依法执教,真正负担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其次就是身为教师,应廉洁从教,不受贿,不对学生有偿补课,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党内外各种形式的监督,加强自我警示,做到警钟长鸣,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教师--人类灵魂的的工程师,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身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肩负起祖国的希望,用心爱孩子,用专业教孩子,立德树人,从自身做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承载祖国未来的希望,肩上的责任无疑是重大的,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应该是极高的。而师德师风更是在教书的基础之上,先立德再教书。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特意在全体教师会上组织老师们进行学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教师应提高思想觉悟,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其中的“身正”即意味

“学高为人师 身正为人范”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郭德仁老师是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系的副教授,担任学院研究生、MBA和本科生《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学》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他以谦虚务实、不求名利的态度对待他的工作,以真挚的情感和满腔的热忱对待每一位学生,用不断提高和更新的知识和智慧武装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影响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引导学生,以坦诚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除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巧妙地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品德、情感、心理、意志等方面培养和锻炼。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在2007年获得东北大学第四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同年又被评为“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之“最具教师风范”光荣称号。 一、提高教学质量,赢得学生信赖和尊重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面向全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不只是辛辛苦苦,早来晚走可以奏效的,而是应该加强学习,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准方向,不断改革,潜心研究,在科研与教学结合中.不断提高教师本人的素质。 因为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直接左右一个人的积极情绪,所以郭德仁老师首先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吸引学生爱经济学课,从而为目的教学打开局面。他在讲每一节课程

的时候动都动脑筋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形成直接学习动机,通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案例,组织学生多观察,多看书,多实践,讲究教法,通过通俗易懂的讲授和恰当贴切的比喻,抓住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施教,学生产生了直接学习动机,就喜欢上经济学这门课,盼望上这门课,愿意接近教师并提出问题,愿意发言,愿意讨论,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这种心理倾向产生了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活动的能力。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作业之外,同学们还踊跃地地撰写心得体会或学术论文,在授课班级形成了积极思考、探索求新的学习风尚。另外他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借鉴国内外名校的讲义、案例等,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知识新颖,信息量大。在组织讨论和回答同学问题时,他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同学们都能得到较满意的答案。郭德仁老师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制作课件,用多媒体教学。搜集数千册有关经济管理的电子图书,定期地发给同学们阅读,包括市场营销、证券投资、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文字资料、音视频材料等等。还在Internet网上开辟公共社区,供同学们交流讨论。。郭德仁老师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同学们一致的尊重和信赖。 二、运用感情的心理因素,建立师生友谊 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来对待学生。假如没有认识到情感力量对学生的巨大作用,经常居高临下,随意地或习惯地用简单、生硬的态度对待学生,那么学生产生反感,导致厌学是必然的,而所谓“育人”

为人师表 行为世范

为人师表行为世范 上秦镇李家湾小学李瑞芬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教师最伟大的是师德,或者大而言之是精神,它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古人说“身教胜于言教”,“有其师必有其徒”,“名师出高徒”,的确如此,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无法取代的。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关系教育兴衰成败的的关键,那么怎样加强师德建设呢?于是很多人给教师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要求,是的,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要严格自律,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很多人往往忽视了另一个层面——社会大环境这个层面,看不到社会大环境对师德建设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一味的要求教师如何如何。下面我从教师自身和社会大环境两个角度,浅谈加强师德之我见。 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神圣事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要严格自律,以自己的思想、信念、行为、情感感染学生。对待学生总是满腔热情而且富有耐性,总是手里抓住今天.眼晴望着明天。要为祖国明天负责,求索不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崇高的师德源于爱,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说白了就是要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爱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是师德建设的原动力,有一颗爱心才能有一颗奉献心,一个拥有奉献之心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德艺双馨无私奉献,与时俱进教书育人。

在中国的教育史册中不乏师德标兵,枚不胜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楷模为镜,以规范为鉴,激励我们广大教师敦品励学,育人不倦。孟二冬教授心无旁鹜,执著跋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芭蕉树育人,在49年的短暂生命中,把潜心治学教书育人作为一种职责,当做一种追求。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处处是模范,事事皆表率,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永远做一头驮着学生奋力前行“不须扬鞭自奋蹄”的牛。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我们要将师德建设内化成自觉行动,用爱心,用奉献心,践行师之行为世范。我们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严于律己,依法执教。认真学习《教师法》,依法执教,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规范教师行为意识。 2、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学校着想,为学生着想,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计个人得失,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3、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核心。教师的爱是师生相互信任的桥梁,是进行教育的基础。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教学过程本身对教师提出的重要道德要求。一个具有工作责任心的教师,不能不热爱自己的教学对象,努力建立融洽一致的师生关系。真正热爱学生的合格的教师,都能把爱与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爱出发,从严要求。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钱英 营口市第七中学2011年11月16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三尺讲台,一道独特的诗意盎然的风景线,它高尚圣洁,有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尊严;它淡泊宁静,有一种摆脱世俗的踏实与坦然。方寸虽小,我却情有独钟;时光虽短,我已收获芬芳满园。十九载的磨砺使我懂得了教育的真谛——爱的奉献。 用大爱作小事,是教育事业最真实的写照。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里,我渐渐用心感悟出了师德的答案——学高、身正、艺精,宽容、仁爱、高洁。真正发自心底的师德绝非来自外界的灌输,更多的表现在植根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职业生活中。 陶行之老先生曾经说过:“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陶更为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传染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而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要有好学的学生,先生必须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的好学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熏陶,加之学识水平的提升,使学生对老师敬佩和信任,自然就会吸引学生,使学生乐学。几乎所有的学生毫无例外地喜欢有能力有本事的老师,为其渊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所折服。一位授课漏洞百出的老师是很难取信于学生的。 基于此,我从教之日便是重新学习之时。从我踏入讲台的第一步起,七中就成为培养我的沃土与强大后盾。当师范学校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跟不上知识的更新时,学校就支持我重返大学校门继续深造,我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且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当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时,我又在学校的鼓励下自修了辽宁师范大学网络与多媒体

技术的研究生课程。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刚刚通过答辩,毕业在即。各种研讨、实验我从不放过,不仅认真聆听专家们的讲解,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且把好的建议与思想努力实践到教育教学中去,反复推敲,观察学生的反应。站得高了自然望得远了,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在不断的学习中,应验了见多识广这句话,虽然学科外的知识不是很精深,但在我的教育教学现场,每每学生眼角所闪现的那一丝丝惊喜,足可以使我征服每一个孩子的心。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却永远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我的不断努力使我的学生以我为荣,并和我一起牢记“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日有所亏”,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与学生共同进步。 师德的核心不在于丰富的理论,不需要抽象的概念,更不需要依靠华丽的辞藻,它是内心世界的升华、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是一次次朴实的行动,一句句无声的语言。 壮壮——一位有主意、头脑灵活但很任性的大男孩。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起,耳边回响的总是他妈妈对他的不满。为了生计,他父亲远走他乡打工,母亲身体不好,常年与药为伴,独自一人带他度日。由于虚荣心强在玩乐上经常与别人攀比,周末与放学后的时间家里几乎看不到他的影子,所以不完成作业便成了家常便饭。经常与他沟通,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八年级时学生到熊岳素质教育基地活动,第三天早晨,无意中从同学的谈话中得知他过生日,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如果在家,免不了会让生活本已拮据的妈妈破费一通,我能想像到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论文

在金风送爽的秋天,我们如约参加2014安徽省滁州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最近,我认真学习《师德与师爱》课程,聆听了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我更加感受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的真正含义: 一,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二、要求教师热爱学生。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虽然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也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记得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为教师要力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处世要树好榜样。”我有幸考入张家口师专,学校门口大大的几个字,铭刻在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学校的校训,更是每个将要做老师的大学生一生的座右铭。自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这八个字时时鼓励着我,鞭策着我。教师是一缕和煦的春风,它用吹绿小草、融化坚冰的力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希望。身为教师的我也常为自己能从事这一伟大的职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无声

的语言往往却达到了有声的要求无法比拟的效果。不知不觉中,我和同学们已经有了一种默契。动情的教育才能打动人心,打开心灵沟通的渠道,爱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要使学生懂得主动给予爱,教师就首先要善于发现、利用、创设良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上有一名长得矮小并有口吃的男孩,由于有语言障碍常被同学取笑,因而变得自卑和内向起来。那堂课上,我发现他犹犹豫豫想举手答题,我抓住机会,毫不犹豫地叫了他。他胆怯地站起来,不知所措。我把问题轻声重复一遍并鼓励他说:“今天你能勇敢地举起手,老师为你感到兴奋,别紧张,好好思考,老师等你做答。”他抬起头:“丑……小鸭美……美……”学生们发出嗤嗤的笑声,小男孩脸红了,低下了头。“丑小鸭其实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再说一遍,好吗”在我布满期待的启发下,他终于第一次比较圆满地问答了问题。我趁机鼓励:“说得真棒,丑小鸭并不丑,它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在老师眼中你们个个都是漂亮的小天鹅,特殊是上课爱发言、爱学习的孩子。”从那堂课起,我发现这位小男孩变了,变得自信多了。课堂上常见他高高地举着小手,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特殊是那双小眼睛,总是布满自信和喜悦。 我在工作中亲近学生、倾听学生、细心观察,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理解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里有一个男同学他年龄比别人都大,个子比别人都高,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总是不把其他同学放在眼里,经常欺负人,很多同学对他意见很大,却又因为怕他而不敢说什么。针对他的问题,我多次找他谈心,但效果不佳。偶然中,

“学习李芳老师”演讲稿: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习李芳老师”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这个熟悉的面孔是不久前我们含泪送别的,是绿之风希望小学的李芳老师。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2018年6月11日17时。在护送学生的路上,在与死神冲撞的路口,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挡在死神与学生之间。我们留着泪呼喊她的名字,多希望笑意盈盈的她能再站在讲台上回到孩子们中间。 可是她走了,在鲜花怒放的六月,她用鲜红的血在马路上完成了最后一次书写。那一刻她像极了冲进烈火抢救人民群众的消防员,像极了拼尽全力护住孩子的母亲。无畏,只因心中有学生;无畏,只因心中有责任;无畏,只因心中有大爱。她走了,世人缅怀悲戚,我们向逝去的英灵默哀;我们向殉职的好老师致敬。 生命的失去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如果不是因为救学生猝然长逝,也许和许多平凡的教师一样,兢兢业业一辈子却普普通通不为人知。最触动人们心灵的,是清贫中的坚守、是平凡中的高贵。凭着这份坚守30载如一日爱生如子;凭着这份高贵在生死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她的生命却化作火焰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融化了人们心头的冰雪,进而点亮了教育的火种。 实话说,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英雄的李芳,但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李芳”却有很多很多。她们怀揣着对学生的爱,以教书育人为荣、以爱岗敬业为乐,她们挥洒着汗水、播种着希望。

XXX老师,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一带就是整整XX 年。XX年,一晃如昨日,却是9千1百25天,他把青春和热诚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每个清晨他总是迎着朝霞最早一个来到尚未完全苏醒的校园,开始了一天的繁忙;无数个傍晚他总是伴着灯火最后一个离开校园。25载风雨相伴披星戴月,25载兢兢业业守望未来;他用热爱谱写着奉献,他用责任谱写着忠诚。还记得那是2014年第一场大雪突降的日子,正是孩子们期末复习的紧要关头,XXX老师的父亲被查出身患癌症,得知这一消息,为了不丢下学生,他强忍着泪水上完当天的课才急匆匆的赶往医院,当看见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时,他顿时泪如雨下,夜里他寸步不离的守在老人的床前,白天他一如既往的来学校上班,双休日里,他把病房当成了办公室一边批改作业,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自始至终,他从未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也没有少批改一本作业。 像他这样的老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有着32年教龄的XXX 老师,仍坚守在岗位上无悔的耕耘,组内无论哪位老师参加优质课比赛,她总是带领大家一遍遍地听课、磨课。记不清多少次,大家聚集在办公室边吃着简单的盒饭边研讨,凌晨1、2点才回家成了常态。经过雷老师指导的教师先后多人获得省市级以及全国一等奖。但每次听到感激的话时,X老师总是微微一笑说:“我也是在学习”; XXX,一个坚强的数学老师,骨巨细胞瘤使其右手手术后两年,仍然手腕无力,去不掉的8cm钢板带来的伤痛将伴随她的一生,而一次次手术后都没能阻挡她,强忍伤痛,住院十天后就站在讲台上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习开县优秀教师群体事迹有感 2003年12月23日,地处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小阳村境内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气井突发特大井喷事故;其后,2004年9月4日,开县又爆发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整个县城处在一片汪洋之中。 前后两次受灾,不到一年的时间,开县的教职员工经历了两次大考验。在灾难剧变中,开县的老师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生命安全,在灾难爆发的时候他们首先保护的是受灾的学生。井喷时,灾区有9所中小学,在校学生有3000多名;洪灾时,先后有168所学校受灾,有9000多名学生被围困。但是,灾区的教师们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组织、带领灾区的学生,成功实现紧急疏散和安全转移,最终保证在校的学生没有一个丢失、没有一个死亡、也没有一个受伤,真正的做到了视学生的生命高于一切,使学生家长真正放心。 我国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曾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重庆市开县抢险救灾、保护学生的优秀教师群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实践了“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要求,展示了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一个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首先,我们教书育人,真正是为老百姓、为祖国培养下一代;我们通过做好教育工作,来实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人民教师的职责。其次,我们教书育人,要让人民群众满意;我们的家长把学生送进学校,不仅仅让他在学校里面安全,让他们长大成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承担起国家和民族兴旺的事业接班人。 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 开县教师在生死抉择面前表现出来的巨大的人格力量震撼人,崇高的思想境界感动人,高尚的师德风范教育人,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励人。他们不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用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师范”二字的真谛。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但在我看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两者都是身为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学高为师”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它不仅要求我们教师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师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颗向上的心。停滞就意味着退步,我们身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的扩大视野,才不至于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在脚后。 但我觉得,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都有了更高要求的时代,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有高挑战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在学习中知识能力在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提高。教会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自我提高的老师才足为人师。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自己才要做那个“领跑者”,为学生点一盏明灯。 教授知识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教书和育人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我们老师责无旁贷。 教师不是伟人,更不是圣人,不会从不犯错;教师不是英雄,不能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受万人追捧……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却是任何职业无法代替的。孔子曾这样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师者,应处处为学生这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论语子罕》里记载道:“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春秋时期,孔子的出现好像中国童年时代启蒙的一道曙光,多么美丽而让人向往。弟子三千,人人敬仰他,这是为人师者的无上荣耀。而孔子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代表人物,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东方巨人就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师范”。所以只有兼备过人的学识与一课育人的爱心,我们才不负头顶“教师”的名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