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选药剂3

浮选药剂3

浮选药剂3
浮选药剂3

浮选药剂(三)

值得指出的是浮选药剂的分类是有条件的,某种药剂在一定条件下属于这一类,在另一条件下可能属于另一类。

S)在浮选有色金属硫化矿时它是抑制剂,而在浮选有色金属氧化矿时是活化剂,当用量过多时例如,硫化钠(Na

2

它又是抑制剂;此外,一种药剂同在一浮选过程中也可同时起几种作用。如,石灰既可调整矿浆pH,又可抑制黄铁矿等。

1.捕收剂

捕收剂是改变矿物可浮性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类药剂。它能在有用矿物表面生成疏水薄膜,提高矿物的疏水性,有利于矿物颗粒与气泡附着而起捕收作用。捕收剂是一种异极性物质,它的一端为极性基,另一端为非极性基。当药剂与矿粒表面作用时,极性基吸附在矿物表面上,而非极性基朝向外,从而减弱了水分子对矿物表面的亲和力,提高了矿物表面的疏水性。例如捕收剂黄药在矿浆中,当矿粒表面附着有黄药再与气泡接触时,黄药的非极性插人气泡,矿粒随着气泡上浮到矿浆表面(见图1)。

根据药剂矿物表面作用的极性基不同,捕收剂可分为:阴离子型(硫代化合物类、烃基酸类),阳离子型(胺类),两性型,非离子型(脂类,多硫化物),非极性捕收剂(油类)。

硫代化合物类捕收剂主要有黄药、黑药、硫醇等,常用于浮选自然金属、有色金属硫化物和硫化后的氧化矿。烃基酸类捕收剂有油酸、氧化石蜡皂等,常用于浮选氧化矿、碱土金属矿、硅酸盐矿等。胺类捕收剂主要用于浮选

适应石英和铝硅酸盐矿石,油类捕收剂包括煤油、变压器油、太阳油,用来浮选具有自然疏水性的矿物,如辉钼矿、石墨、自然硫等,也可以作为辅助捕收剂浮选自然金。选金厂常用的捕收剂有黄药、黑药、胺黑药等。

1)黄药

黄药是浮选含金硫化物最常用的捕收剂,化学成分为烃基二硫代碳酸盐(ROCSS Me),其中R为C

n H2

n+1

,类烃

基,Me为金属钠或钾。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具有刺激性臭味,有一定的毒性,溶于水,易氧化。使用黄药捕收剂时,必须调整矿浆的pH在7以上,即在碱性矿浆中使用。如在酸性矿浆中使用,必须适当增大用量。浮选实践亦证明:长链烃的高级黄药的捕收能力比低级黄药捕收能力强。

一般在处理含金硫化矿时,黄药用量在10~15g/t。具体用量取决于浮选矿石性质、矿浆浓度等。其用量随金属品位的提高而增加;随矿石氧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提高矿浆浓度可以减少黄药用量。

2)黑药

黑药化学名称为烃基二硫代磷酸盐。通式为(RO)

2

PSSH。常用黑药的烃基为甲酚、二甲酚以及各种醇类。

甲酚黑药由甲酚和五硫化二磷在加热情况下反应生成,为黑褐色的油状液体。密度1.19~1.21g/cm3,有刺激臭味。

黑药除具有捕收性能外,还具有起泡能力,含游离甲酚愈多,起泡能力愈强。丁基胺黑药是一种阴离子捕收剂,为白色固体,无臭,有起泡性。对含金石英脉矿石选别效果很好。由于它具有捕收和起泡两种性能,所以在一些选金厂中可代替2#油与黄药一并使用。

此外,烃基酸类捕收剂可以用来选别氧化金铜矿石;非极性的碳氢油如煤油、变压器油、太阳油,在选金时可作辅助捕收剂用。

2.起泡剂

浮选时泡沫是空气在液体中分散后的许多气泡的集合体。浮选泡沫对气泡的数量、大小及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强度,能在浮选过程中保持稳定,二是气泡尺寸大小适当。一般气泡的大小尺寸以0.2~1mm为好。在浮选过程中泡沫是矿粒上浮的媒介。气泡过大,气液界面面积减小,附着矿粒减少,浮选效果低。气泡过小,则由于上浮力小而携带矿粒上浮速度慢,同样浮选效果不好。

起泡剂的作用,是使空气在矿浆中分散成微小的气泡并形成较稳定的泡沫。起泡剂的作用原理在于它能降低水

与空气界面的表面能。起泡剂分子在矿浆中以一定的方向吸附在气液界面上。由于起泡剂定向排列在气泡表面,会形成一层水化膜,能防止气泡兼并。另一方面,由于起泡剂分子具有定向吸附作用,使气液界面表面能降低,泡壁间水层不易减薄,气泡不易破裂,加强了泡沫稳定。

选金厂常用的起泡剂有2#油、松油、樟油、重吡啶、甲酚酸等。

2号油是最常用的浮选起泡剂,起泡性能和浮选效果好。2号油为淡黄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具有较强的起泡性能。在选别含金矿石时,其用量一般为20~100g/t。

樟油可代替松节油使用,选择性能好,多用于获取高质量精矿及优先浮选作业。

甲酚酸、重吡啶都是炼焦工业副产品,是常用的起泡剂,亦用于选金。

实践表明,起泡剂用量不宜很大。起泡剂的浓度与溶液表面张力及其起泡能力的关系见图2所示。开始增大起泡剂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得较明显、起泡能力显著增大。起泡能力达到峰值后再增大起泡剂浓度,表面张力变化较小,起泡能力反而下降。可见,溶液的起泡能力不完全在于表面张力降低。起泡剂浓度达到饱和状态(B点)和纯水(A点)一样,不能生成稳定的泡沫层。

3.调整剂

调整剂是浮选工艺中一类重要的浮选剂。在浮选中,添加捕收剂和起泡剂后,通常可使性质相近的矿物同时浮

游。但浮选工艺却要求分离出两种或多种产品,使这类产品中富集有一种或一组有用矿物。而单用捕收剂和起泡剂难以达此目的,还需要一些调整矿物可浮性、矿浆性质的药剂,对浮选过程起选择性的调整作用。

调整剂按其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活化剂、抑制剂、介质pH调整剂以及分散与絮凝剂。具体的调整剂属于哪一种,常常和作用的具体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药剂在这个条件下属于活化剂,在另一条件下却属于抑制剂。前已述及同一种药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起两种或更多种的作用。因此,某些药剂究竟属于哪一种要具体分析。 1)抑制剂

能够从矿物表面或溶液中除去活性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形成亲水薄膜或在矿物表面形成亲水胶粒而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矿物的几种方式如下:

①消除溶液中的活化离子,使矿物得到抑制。如石英在Ca2+、Mg2+活化下才能被脂肪酸浮选。若在浮选前加入苏打,使Ca2+、Mg2+生成不溶性盐沉淀,就消除了Ca2+、Mg2+的活化作用,使石英失去可浮性。

②消除矿物表面的活化薄膜。用氰化物溶去闪锌矿表面的硫化铜薄膜,使闪锌矿失去可浮性,达到被抑制的目的。

③使矿物表面形成亲水性薄膜,增强矿物表面的亲水性,削弱其对捕收剂的吸附活性。形成抑制性亲水薄膜有

几种情况:a)形成亲水的离子吸附膜,如矿浆中存在HS-和S

2-离子时,可使矿物表面形成亲水的HS-或S

2

-离子吸附

膜;b)形成亲水的胶体薄膜,硅酸盐矿物表面吸附硅酸胶粒后,形成亲水的胶体薄膜达到抑制作用;c)形成亲水

的化合物薄膜,方铅矿表面形成亲水的PbCrO

4

薄膜,使得方铅矿被重铬酸盐抑制。

选金厂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氰化物、硫化钠、重铬酸盐。对脉石的抑制剂有:水玻璃、淀粉等。

石灰对黄铁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氰化物是黄铁矿以及硫化铜、闪锌矿等常用的抑制剂,同时对金也有抑制作用。但因氰化物能溶解金银等贵重金属,因此在浮选金银矿物时,一般不采用氰化物作抑制剂,以避免金的损失。

上述的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些药剂往往互相配合使用才能有效地实现抑制作用。

2)活化剂

可改变矿物表面的化学组成,形成能促使捕收剂附着的薄膜,提高矿物的浮游能力。同时活化剂还可除去矿物表面的抑制性薄膜,恢复矿物原来的浮游活力。活化剂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使矿物得到活化:

①在矿物表面生成难溶的活化薄膜。例如白铅矿难于被黄药浮选,经硫化钠活化作用后,便在白铅矿表面生成

了硫化铅的活化膜,从而很易于用黄药浮选。

②活化离子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如纯的石英不能被脂肪酸类型捕收剂浮选,石英吸附Ca2+、Mg2+离子后借Ca2+、Mg2+离子对脂肪酸的吸附活性,使石英得以浮选。

③清洗掉矿物表面的亲水薄膜。如在强碱性介质中,黄铁矿表面生成了亲水性的Fe(OH)

3

薄膜而不能被浮选。用硫酸除去黄铁矿表面亲水薄膜后而得到浮选。

④消除矿浆中有害离子的影响。当硫化矿浮选时,若矿浆中存在S

2

-或HS-离子,硫化矿往往不能被黄药浮选,只有当矿浆中这些离子消失并出现游离氧时才能被浮选。

实践中可作为活化剂的有:有色重金属可溶性盐,如硫酸铜等;碱土金属和部分重金属阳离子;硫化钠和可溶性硫化物等。金选厂中常用活化剂有硫化钠、硝酸铝、硫酸铜等。有的活化剂也有抑制性能。比如硫化钠既可活化含金氧化矿,同时也可抑制金和硫化矿物。因此在浮选工艺中,对活化剂要进行合理选择和添加。

3)介质pH调整剂

主要用来调整矿浆pH和调整其他药剂的作用活度,消除有害离子的影响,调整矿浆的分散与团聚。介质(矿浆)pH是浮选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矿物通常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得到良好的浮选。调整介质的pH,一般起下列诸方面的作用:

①调整重金属阳离子的浓度。重金属阳离子通常可以生成氢氧化物[Me(OH)

m ]沉淀。它的溶度积为LMe(OH)

m

=[Me m+]·[OH-]

m

=常数。提高介质的pH可以明显降低金属阳离子的浓度。如果Me m+是有害离子,增大pH可以减少它的有害影响。

②调整捕收剂离子浓度。捕收剂在水中呈分子或离子存在的状态与介质的pH有密切关系。当弱酸或碱的盐作为捕收剂加入矿浆时,捕收剂就会随溶液的pH而水解成不同组分。

③pH对矿物表面电性的影响。各种矿物在水溶液中具有自己的零电点(或等电点),对于各种氧化矿物,H+和OH-离子是其定位离子,当pH高于零电点时,矿物表面带负电;低于零电点时,表面带正电。

④pH对捕收剂与矿物之间的影响。捕收剂离子与矿物表面之间的作用与矿浆的pH有密切关系。捕收剂阴离子与OH-之间可以在矿物表面产生竞争。pH愈高,OH-离子浓度愈大,愈能排斥捕收剂阴离子的作用,在一定的捕收剂浓度下矿物开始被OH-抑制时的pH称为矿物的临界pH。不同矿物的临界pH是不同的。例如:在浓度为25mg/L的乙

基黄药溶液中,室温下几种硫化物的临界pH为:磁黄铁矿6.0,砷黄铁矿8.4,方铅矿10.4,黄铁矿10.5,白铁矿11.0,黄铜矿11.8,铜蓝13.2,活化的闪锌矿13.3,斑铜矿13.8,辉铜矿14.0。浮选实际矿石时,临界pH是一个范围,因同一种矿石中同一矿物的可浮性常存在一些差异。

鉴于金浮选厂普遍使用石灰作为pH调整剂,而对石灰抑制金的有关情况研究和介绍较少。金镜潭、刘滨蝉等(1994年)曾在实验室中用气泡接触法测定了金的临界pH曲线(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a)碱对金存在着抑制作用,几种矿物被碱抑制的顺序是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金,这与四种矿物的可浮性递增的顺序相一致,说明金与硫代类捕收剂作用能力强,不易被抑制,易于浮选;b)碱对金的抑制是由OH-引起的,与碱的种类无关,没有发现石灰较氢氧化钠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曲线④和曲线⑤基本重合),因此,没有发现所谓“石灰强烈抑制金”的现象;c)测定的结果提供了黄药浮金临界pH范围:对乙黄药pH<11,对丁黄药pH<12。这与金浮选生产实践基本相符。

⑤pH影响矿泥的分散与凝聚。生产中应用的pH调整剂也是矿泥的分散或凝聚剂。

⑥pH影响抑制剂的浓度。一些抑制剂由强碱和弱酸所构成,其在水中可以水解,所以介质pH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它的水解程度。

4)分散与絮凝剂

为了使矿浆处于分散状态必须加入分散剂。分散剂作用的共同特征是使矿粒表面的负电性增强,增大矿粒之间

的排斥力,并使矿粒表面呈强的亲水性,必须强烈分散矿泥时要在加入分散剂前首先加入苛性钠,使矿浆pH升高,在强碱性介质中矿泥才具有高的分散性。

生产中使用得最广泛的分散剂是水玻璃。因为它既价廉又有好的分散效果,水玻璃在水中生成H

2SiO

3

分子、SiO

3

2-

和HSiO

3

-离子及水玻璃胶粒,它们吸附在矿粒表面大大地增强了矿粒表面的亲水性,故水玻璃是良好的分散剂。

苏打既是碱,可以调节矿浆pH,又具有分散作用。当要求矿浆pH不十分高又希望分散矿浆时苏打是一种有效的药剂。有时为了增强苏打的分散作用可以配合使用少量水玻璃。

各种聚磷酸盐有分散作用,常用的有三聚磷酸盐(Na

5P

3

O

10

)和六偏磷酸盐(NaPO

3

6

木素璜酸盐、单宁等也有分散作用,但专门作为分散剂,生产中比较少用。

能使矿浆中细粒物料产生聚结现象的有三类物质:①无机电解质,最常见的有石灰、明矾(硫酸铝)、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等;②有机捕收剂;③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就其来源又分为天然和入工合成两种:属于天然的有淀粉、糊精、梭甲基纤维素等;属于入工合成的有聚丙烯酞胺及各种类型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由于合成的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絮凝能力强,用量少,价格廉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黄金矿山的选厂,作为循环水澄清,尾矿水净化等用途。

浮选药剂翻译原文 (1)

浮选药剂和矿物表面间互相作用的研究 STUDY ON INTERACTION ENERGY BETWEEN FLOTATION REAGENT AND MINERAL SURFACE 作者:Chen Jianhua Feng Qiming Lu Yiping Chen Jin 起止页码:1-8 出版日期(期刊号):Vol . 5No. 2 Nov. 1998 出版单位: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 外文翻译译文: 摘要:在浮选系统浮选试剂和培养基中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之间的反应,不仅取决 于粘接原子,而且还取决于相邻矿物表面原子的作用。从这个模型中推导出一个试剂与矿物表面反应的能量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表面和试剂之间的反应能为约几十kJ / mol的,与矿物表面反应能吸附的黄原酸浓度之间的关系是指数形式。 关键词:浮选药剂,矿物表面,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矿物浮选中扮有重要角色,所有的辅收剂和部分抑制剂都是有机化合物[ 1- 4]。由于涉及三相系统之间的试剂和矿物表面的反应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定性的手段主要是调查浮选试剂的结构和它的活性之间的关系。 由Wang Dianzuo提出的浮选剂官能团电子活性理论使得标准化官能团价值和进行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5]。该浮选剂指数还提出了判断浮选剂活性及应用的方法,并且基于这些研究可以诱导出计算碳链上碳原子数的公式。在最近20年,有许多关于浮选剂的量子化学研究报告,因为量子化学方法可以给出量化的结果,并显示有关试剂和矿物结构更详细资料[6-8],从而推进试剂理论的发展。根据考虑一个相邻原子的影响和水分子的反应能,本文提出了矿物表面,浮选剂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反应模型,并诱导出了浮选系统的试剂和矿物表面之间的反应能的计算公式。 1.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的反应过程的模型 浮选药剂的设计主要包括自由基与矿物质的反应的设计和分子亲水性—疏水性设计。众所周知,不同的矿物需要不同的辅收剂,具有不同的自由基,比如说硫化物辅收剂的自由基含有原子S,而氧化辅收剂自由基含有O或N原子。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的反应,可能与金属离子与试剂的反应的解决方案不同。例如,CUS和CuO 具有相同阳离子Cu2 +,但是两种矿物浮选体系中自由基反应是完全不同的:CUS 容易与含S的自由基反应,但CuO容易与含N或O原子的自由基反应。因此,浮

浮选药剂配制方法

浮选药剂在使用前进行合理的配制,对提高药效有重要作用。配制方法主要根据药剂的性质决定,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方法: 一、配成水溶液 大多数溶于水的药剂都采取此法,一般配成5%~10%或者更稀一些的水溶液添加。溶液不宜配得太稀,太稀体积过大;但也不宜太浓,浓度太大对用量少的药剂很难正确控制用量,也不便输送。 二、加溶剂配制 有些不溶或者难溶于水的药剂,可将其溶于特殊的溶剂中再添加。例如,把油酸溶入煤油中再添加,可以增强它在矿浆中的弥散性,还可以加强油酸的捕收作用;白药可以溶于邻甲苯胺中再使用。 三、乳化法 脂肪酸类捕收剂、柴油经过乳化,可以增加其在矿浆中的弥散性,提高功效。常用的乳化法是:强烈机械搅拌、通入蒸汽或用超声波,若加入乳化剂效果更好。如妥尔油与柴油在水中可加乳化剂——烷基芳基磺酸酯。许多表面活性物质都可以作为乳化剂。 四、皂化 脂肪酸类捕收剂常用此法配制。如铁矿石浮选时,常采用氧化石蜡皂与妥尔油作捕收剂。为提高其水溶性,可配入10%左右的碳酸钠,使妥尔油皂化,并用热水加温成热的皂液添加。再如油酸,其水溶性差,但与碳酸钠作用生成油酸钠后,水溶性变好。 五、配成悬浊液或乳浊液 如石灰可加水磨成石灰乳添加。 六、酸化 在使用阳离子捕收剂(胺类)时,由于水溶性差,必须加盐酸或醋酸作用配成胺盐,才能溶于水中使用。 七、原液添加 有些药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难以配成真溶液或稳定的乳浊液,如松醇油、甲酚黑药、煤油等,可不必配成溶液,而是直接将原液按用量添加。 水溶性药剂的配制方法,一般是先把药剂在容器内用少量水溶解,待溶解完后,

再逐渐加水配成所要求的浓度。 在生产现场,为了配制方便,可在配药槽上刻上标示容积的刻度尺,把称好的已知药量的药剂放入槽内,加水至刻度标示的与浓度相符的位置,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使用。

药剂库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山西焦化集团临汾选煤厂改扩建工程浮选药剂库编号: 太原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循环经济项目临汾洗煤厂改扩建工程浮选药剂库 施工单位: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公司 工程负责人:张志中 项目副经理:刘巍 现场负责人:蔡瑞亮 技术员:海银智 安全员:张剑林 质检员: 编写人: 编写日期:

目录 6.1质量目标33 6.2施工质量把关措施33 6.3施工现场监督检查34 8.1工期目标35 8.2建立严格的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制度36 8.3保证材料及外加工构件的供应36 9.1采用新技术、新工艺36 9.2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37 9.3施工过程技术控制37 9.4雨季施工管理措施38 10.1目标39 10.2组织机构39 10.3体系40 10.4管理措施40 10.5消防安全措施41 10.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措施41 10.7建筑施工安全措施42 11.1创建文明工地的目标43 11.2文明工地管理体系的建立43 5.3施工进度计划 34 6质量保证措施34 6.1质量目标34 6.2施工质量把关管理34 6.3施工现场监督管理35

7雨季施工36 8.工期保证措施36 8.1工期目标36 8.2建立严格的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制度37 8.3保证材料外加工构件的供应37 9施工技术措施37 9.1采用新技术、新工艺38 9.2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38 9.3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38 9.4雨季施工管理体系39 10.安全施工措施40 10.1目标 40 10.2组织机构40 10.3体系41 10.4管理体系41 10.5消防安全措施42 10.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措施43 10.7建筑施工安全措施43 11.文明施工措施44 11.1创建文明施工工地目标44 11.2文明工地管理体系的建立44

煤浮选剂配方工艺

1、一种废弃油改性作为浮选剂对煤浮选的方法 2、粉煤灰和浮选尾煤再浮选方法及工艺 3、一种煤泥浮选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及浮选煤泥的方法 4、针对低阶煤浮选的冷态油泡制造方法及浮选装置 5、一种煤泥浮选促进剂及制备浮选药剂的方法 6、一种选煤厂浮选系统及浮选方法 7、用于煤泥的浮选装置和浮选方法 8、一种从煤矸石中浮选提取精煤、硫铁和高岭土的方法 9、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煤泥浮选精煤灰份软测量方法 10、从原煤中回收有用煤的起泡剂组合物和泡沫浮选方法 11、煤浮选方法 12、一种用动植物油脂及废弃油制备煤浮选剂的方法 13、一种用于煤浮选的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14、一种褐煤反浮选药剂组合使用方法 15、一种精煤磁尾用作浮选喷水消泡方法 16、用于通过浮选生产低灰分含量精煤的混合起泡剂 17、一种浮选尾煤分级回收的工艺方法 18、一种浮选尾煤脱水的工艺方法 19、一种煤浮选剂 20、一种用氧化煤油浮选煤泥的方法 21、一种高硫细粒煤浮选脱硫降灰方法 22、一种从高钙型石煤中浮选预富集钒的方法 23、一种利用浮选精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 24、微小造粒煤的浮选回收方法 25、煤的泡沫浮选方法 26、粉煤浮选起泡剂及其制造方法 27、煤用浮选药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28、浮选精煤制浆用强力动态陈化机 29、一种煤的浮选剂 30、浮选尾煤的浓缩方法及浓缩装置 31、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 32、带有浸没式充气搅拌装置的煤用喷射式浮选机的放大方法 33、一种细粒煤的电解浮选方法 34、一种浮选精煤浓缩过滤脱水工艺 35、褐煤浮选方法 36、用铝电解废阴极浮选炭粉和沥清煤焦油生产炭电极的方法 37、一种中煤破碎解离重介旋流器主选煤泥水二次浮选工艺 38、带有扩散锥体的粉煤灰浮选分离设备 39、采用浮选与炭化由粉煤灰制备活性炭的系统 40、采用浮选和炭化由粉煤灰制备活性炭的工艺 41、内-外式粉煤灰多级浮选分离系统 42、内-内式粉煤灰多级浮选分离系统 43、采用浮选法由粉煤灰制高比表面活性炭的系统 44、带有物理分离装置的粉煤灰浮选分离设备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用途分析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用途分析 在浮游选矿过程中,为有效地选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或分离各种不同的有用矿物,常需添加某些药剂,以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介质的性质,这些药剂统称浮选药剂。浮选药剂按其用途可分为五类:捕收剂、起泡剂、活化剂、抑制剂、调整剂 一、捕收剂,改变矿物表面疏水性,使浮游的矿粒黏附于气泡上的浮选药剂。 捕收剂的种类很多,按其离子性质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按其应用范围可分为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非极性矿物捕收剂和沉积金属的捕收剂。 常用的硫化矿捕收剂有黄药、黄药衍生物、黑药、白药、苯并噻唑硫醇、苯并咪唑硫醇、苯并嗯唑硫醇等。 氧化矿捕收剂主要有脂肪酸及其钠皂、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磷酸酯、砷酸酯、脂肪胺及其盐、松香胺、季铵盐、二胺及多胺类化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油类捕收剂,如煤油、柴油等。 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表面化学反应。捕收剂的吸附与矿物浮选行为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的捕收剂浓度范围内,随着药剂浓度提高,吸附量增大,浮选回收率显著上升;浓度达到相当值后,回收率随浓度及吸附量提高的幅度变小;捕收剂浓度过高时,吸附量还可继续增大,但浮选回收率却不再升高,甚至反而下降。因此,在浮选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捕收剂的用量,以获得最佳效益。 二、起泡剂:浮选矿浆中气泡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浮选设备中各种类型的充气搅拌装置,以及向矿浆中添加适量的起泡剂(frothers)。 起泡剂一般均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由非极性的亲油(疏水)基团和极性的亲水(疏油)基团构成,形成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型的所谓的“双亲结构”分子。亲油基可以是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或带O、N等原子的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亲水基一般为羧酸基、烃基、磺酸基、硫酸基、膦酸基、氨基、腈基、硫醇基、卤基、醚基等。 起泡剂加到水中,亲水基插入水相而亲油基插入油相或竖立在空气中,形成在界面层或表面上的定向排列,从而使界面张力或表面张力降低。一般而言,含极少量起泡剂的水溶液即具有起泡性。 常见的起泡剂有羟基化合物类,醚及醚醇类,吡啶类和酮类。 起泡剂(W-101) 三、活化剂:活化作用大致可分为:1、自发活化作用;2、预先活化作用;3、复活作用;4、硫化作用。 1、自发活化作用: 处理有色多金属矿石时,在磨矿过程中矿物表面与一些可溶性盐离子自发进行的作用,例如闪锌矿与硫化铜矿物共生时,在矿石开采出来以后的氧化作用总有少量硫化铜矿物被氧化成为硫酸铜,在矿浆中Cu 2+离子与闪锌矿表面作用使之活化,给铜锌分离造成困难,需加入石灰或碳酸钠等调整剂沉淀,某些可能引起活化的“难免离子”。 2、预先活化作用: 是指为了要选出某种矿物预先加一种活化剂使之活化。当黄铁矿氧化较重时,在选黄铁矿前加硫酸溶去黄铁矿表面的氧化膜,使之露出新鲜表面,以利于浮选。 3、复活作用: 是指原先被抑制过的某种矿物,如用氰化物抑制过的闪锌矿,可加硫酸铜使之复活。 4、硫化作用: 是指金属氧化矿先用硫化钠进行处理,使之在氧化矿表面生成一层金属硫矿物薄膜,然后用黄药进行浮选。 四、抑制剂:浮游选矿时增加矿粒润湿性而使不易附着于气泡上的物质。可以是无机化合物如石灰、氰化物等,或有机化合物如淀粉、胶类等。 五、调整剂:浮选药剂之一。用以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和矿浆的特点(如液相组成、起泡性能、泡沫

浮选药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浮选药剂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集团

浮选药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第三章项目市场研究 第四章产品规划分析 第五章项目选址规划 第六章土建方案 第七章项目工艺技术 第八章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 第九章安全规范管理 第十章风险性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情况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方案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规划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综合评价结论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集团 (二)公司简介 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较高的员工素质,在职员工约600人,80%以上为技术及管理人员,85%以上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84.47万元,同比增长15.46%(2220.78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浮选药剂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5239.3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89%。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233.0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00.66万元,增长率27.03%;实现净利润3174.8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85.87万元,增长率27.56%。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浮选药剂3

浮选药剂(三) 值得指出的是浮选药剂的分类是有条件的,某种药剂在一定条件下属于这一类,在另一条件下可能属于另一类。 S)在浮选有色金属硫化矿时它是抑制剂,而在浮选有色金属氧化矿时是活化剂,当用量过多时例如,硫化钠(Na 2 它又是抑制剂;此外,一种药剂同在一浮选过程中也可同时起几种作用。如,石灰既可调整矿浆pH,又可抑制黄铁矿等。 1.捕收剂 捕收剂是改变矿物可浮性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类药剂。它能在有用矿物表面生成疏水薄膜,提高矿物的疏水性,有利于矿物颗粒与气泡附着而起捕收作用。捕收剂是一种异极性物质,它的一端为极性基,另一端为非极性基。当药剂与矿粒表面作用时,极性基吸附在矿物表面上,而非极性基朝向外,从而减弱了水分子对矿物表面的亲和力,提高了矿物表面的疏水性。例如捕收剂黄药在矿浆中,当矿粒表面附着有黄药再与气泡接触时,黄药的非极性插人气泡,矿粒随着气泡上浮到矿浆表面(见图1)。 根据药剂矿物表面作用的极性基不同,捕收剂可分为:阴离子型(硫代化合物类、烃基酸类),阳离子型(胺类),两性型,非离子型(脂类,多硫化物),非极性捕收剂(油类)。 硫代化合物类捕收剂主要有黄药、黑药、硫醇等,常用于浮选自然金属、有色金属硫化物和硫化后的氧化矿。烃基酸类捕收剂有油酸、氧化石蜡皂等,常用于浮选氧化矿、碱土金属矿、硅酸盐矿等。胺类捕收剂主要用于浮选

适应石英和铝硅酸盐矿石,油类捕收剂包括煤油、变压器油、太阳油,用来浮选具有自然疏水性的矿物,如辉钼矿、石墨、自然硫等,也可以作为辅助捕收剂浮选自然金。选金厂常用的捕收剂有黄药、黑药、胺黑药等。 1)黄药 黄药是浮选含金硫化物最常用的捕收剂,化学成分为烃基二硫代碳酸盐(ROCSS Me),其中R为C n H2 n+1 ,类烃 基,Me为金属钠或钾。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具有刺激性臭味,有一定的毒性,溶于水,易氧化。使用黄药捕收剂时,必须调整矿浆的pH在7以上,即在碱性矿浆中使用。如在酸性矿浆中使用,必须适当增大用量。浮选实践亦证明:长链烃的高级黄药的捕收能力比低级黄药捕收能力强。 一般在处理含金硫化矿时,黄药用量在10~15g/t。具体用量取决于浮选矿石性质、矿浆浓度等。其用量随金属品位的提高而增加;随矿石氧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提高矿浆浓度可以减少黄药用量。 2)黑药 黑药化学名称为烃基二硫代磷酸盐。通式为(RO) 2 PSSH。常用黑药的烃基为甲酚、二甲酚以及各种醇类。 甲酚黑药由甲酚和五硫化二磷在加热情况下反应生成,为黑褐色的油状液体。密度1.19~1.21g/cm3,有刺激臭味。 黑药除具有捕收性能外,还具有起泡能力,含游离甲酚愈多,起泡能力愈强。丁基胺黑药是一种阴离子捕收剂,为白色固体,无臭,有起泡性。对含金石英脉矿石选别效果很好。由于它具有捕收和起泡两种性能,所以在一些选金厂中可代替2#油与黄药一并使用。 此外,烃基酸类捕收剂可以用来选别氧化金铜矿石;非极性的碳氢油如煤油、变压器油、太阳油,在选金时可作辅助捕收剂用。 2.起泡剂 浮选时泡沫是空气在液体中分散后的许多气泡的集合体。浮选泡沫对气泡的数量、大小及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强度,能在浮选过程中保持稳定,二是气泡尺寸大小适当。一般气泡的大小尺寸以0.2~1mm为好。在浮选过程中泡沫是矿粒上浮的媒介。气泡过大,气液界面面积减小,附着矿粒减少,浮选效果低。气泡过小,则由于上浮力小而携带矿粒上浮速度慢,同样浮选效果不好。 起泡剂的作用,是使空气在矿浆中分散成微小的气泡并形成较稳定的泡沫。起泡剂的作用原理在于它能降低水

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

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我国在开采矿区过程中,一直强调工艺技术和生产质噩。在国家的规范下,每一个矿产企业都按照一定的开采规范和技术。选择有效的浮选药剂来处理有色金属的选矿,既是处理矿区中的各项资源问题的依据,也是优化整个金属开采全过程的途径。不过,浮选药剂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适应性间题,如多种类和功能的浮选药剂,其适合的金属范围和影响质量也存在差异。笔者认为,要合理利用浮选药剂,需要相关人员做好药剂性能测试,以此来保证药剂有色金属选矿工作的有效性,提升整个矿产工程的建设发展。 l 浮选药剂的分类 分析有色金属矿产开采中的药剂特性,其能够短时间内检测出矿区内部的金属物质品种和理化性质,并且能够结合对应的物质检测技术和需求去优化矿产开采计划和方案。由于不同的药剂所运用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不同,要想保证有色金属采矿质量的高效性,建议开采人员应当因地制宜,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药剂去调整和优化药剂使 用,笔者现对常用的药剂进行以下分类分析。首先,起泡剂的使用。起泡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药剂,其主要性能是检测金属的活性变化以及理化性质变化等。其次,调整剂,其主要是呈现颗粒状絮状物聚集,以保证对金属的检测。最后,捕收剂,这种化学浮选试剂是较为常见的试剂,其主要运用在硫化矿、非极性矿物以及

金属沉淀物的捕获收集应用,其对应的浮选物有黄药、脂肪酸等,其主要功效和处理意义如下。 ?起泡剂 就物质分类而言,起泡剂主要分为单纯起泡剂和捕获性起泡试剂两种,二者在具体的使用中主要是借助材料表面的活性变化作为药物控制依据。分析其在药剂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化学反应和气体变化程度,以此来对有色金属矿区中的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一般而言,在有色金属选矿处理工作中开展。起泡剂的主要药效是借助气泡的张力来分析矿区勘探的金属测量和分析的。 ?调整剂 调整剂是浮选药剂处理中最为常见的处理模式,其在化学检测反应过程中主要呈现的是活化剂的功效。由千调整剂有严格的分散特性,其在矿区勘探过程中,呈现出水玻璃、石灰离子和有机物的形式。将调整剂运用在有色金属的矿量检测中十分常见,其能够发挥特殊的勘察优势,借助浮选药剂的使用,相应的金属会出现金属颗粒悬汗絮状和凝聚的现象。 ?捕收剂 在常规的浮选药剂应用中,捕收剂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但是其核心应用价值体现在矿物质勘探协调技术中。由千地下金属矿产物质经过长时间的掩埋,地下的物质也逐渐被氧化,借助捕收剂进行勘察,能够提升工程的整体开采强度和能力。而该项技术主要运用在硫化矿、氧化矿和一些沉淀金属中。且选择对应浮选药剂也有黄药、脂肪

什么是浮选药剂

人从众直线振动筛为您提供: 什么是浮选药剂,在浮游选矿过程中,用来改变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或创造条件调节矿物可浮性的药剂.称浮选药剂。倒如,某铅、锌、萤石矿选厂所处理的矿石中,含方铅矿、闪锌矿、萤石等有用矿物,脉石主要是石英:将矿石破碎并磨至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后,调成矿浆,采用优先浮铅抑锌的方法浮选,浮铅时先用碳酸钠调整矿浆口H值为7~7.5后,用硫酸锌和氰化物抑制闪锌矿,用黑药和黄药捕收方铅矿,加松醇油使鼓入空气时产生的气泡稳定,首先将方铅矿浮出。浮方铅矿以后的尾矿.用碳酸钠将矿浆pH值调至8左右,加入硫酸铜活化闪锌矿,再加黄药并加橙醇油浮选闪锌矿。浮闪锌矿后曲尾矿,用碳酸钠调PH值为8-9,加水玻璃抑制石英,用油酸捕收萤石,浮出萤石,脉石从尾矿排掉。在这个例子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有用矿物各个分离:解决的方法是优先浮选法浮选过程中用到的黄药、黑药、油酸、杜醇油、硫酸锌、氰化钠、水琏璃、碳酸钠、硫酸铜等化台物都是浮选药剂。为什么这些药剂能将有用矿物与与脉石及有用矿物之间彼此浮选分离呢,因为,这些药剂能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节矿物的可浮性,创造条件使目的矿物易浮而另一些矿物不易浮,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 矿物的可浮性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内因.即决定于矿物的组成和结构.有些矿物由于本身的组成和结构的亲水性大,天然可浮性小如石英、云母等.有些矿物亲水生小,天然可浮性大,如石墨、辉钼矿、自然琉等。仅利用矿物天然可浮性的差别是难于达到分进目的的另一个因素是外因,是人为的创造条件.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整其可浮性,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使用浮选药剂的目的是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节矿物的可浮性:浮逛药剂时矿物分选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实例看,没有黄药、黑药的捕收作用,方铅矿和闪锌矿就不能很好浮游,没有油酸的捕收作用.萤石也不能浮游没有水玻璃对石英的抑制作用,被污染了的石英就会在油酸的捕收作用下与萤石一道浮解,进不到分选目的,没有硫酸铜对闪锌矿的活化作用.被硫酸锌和氰化钠抑制过的闪锌矿就不能浮出,而松醇油则是使矿浆产生较稳定的泡沫,这种泡沫能将浮游的矿物带出矿浆表面,使有用矿物与脉石分离。 https://www.doczj.com/doc/105688170.html,/https://www.doczj.com/doc/105688170.html, https://www.doczj.com/doc/105688170.html, https://www.doczj.com/doc/105688170.html,

硫化铜浮选药剂

硫化铜浮选药剂选择 铜是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它被很多国家认为是一种关乎着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矿产资源。我国的铜资源大都是从硫化铜矿石中开采到的,那么铜到底是如何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的呢? 常规的硫化铜浮选有两种工艺,一种为先采用常规捕收挤浮选铜硫混合精矿,然后再进行铜硫分离;另外一种优先浮选,先用对铜有较强选择性的捕收铜,得到铜精矿后在尾矿中浮现出硫精矿。 捕收挤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黄药和黑药都是捕收挤的主流代表,现在随着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且矿石品位也越来越低,这些低品位难选矿石在不断要求着选矿技术的革新,药剂制度作为浮选技术的核心在近几年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黄药 铜矿、氧化铅锌矿,用硫化钠硫化后也可以黄药作捕收剂进行浮选。浮选用的黄药有钾黄药和钠黄药两大类,在浮选中起捕收剂作用的是黄原酸根,与钾、钠离 中较易吸湿受潮,但较便宜,中国均使用钠黄药。 黄药

黑药 硫代磷酸盐的溶解度积均较相应离子的黄原酸盐大。 黑药

HBSP-10系列捕收剂 HBSP-10是近年来国家有色金属科研所科研人员与恒邦集团共同开发研制的新型选矿药剂。 用作含铜多金属硫化矿浮选的特效捕收剂,选择性好并兼有起泡性。 HBSP-10捕收挤 抑制剂 随着矿石选别难度的不断增加,抑制剂在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浮选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抑制剂。 石灰 石灰是抑制黄铁矿的常用抑制剂,采用石灰法进行铜硫分离时,矿浆PH 值或矿浆中的游离CaO含量能明显地影响分离效果,一般规律是,处理

含黄铁矿量多的致密铁矿,对含黄铁矿少的浸染矿,PH值在9左右就能浮铜抑硫。 DT系列 DT系列药剂是江西理工大学研制出的一种在低碱度条件下铜硫分离的高效抑制剂。有实验采用铜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在混合精矿铜硫分离中采用DT系列药剂代替石灰,并且成功的都得到了较高的回收率。

浮选捕收剂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题目:浮选捕收剂的分类及应用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llectors 目录 1、目的和意义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2、捕收剂结构与分类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llectors 3、阴离子捕收剂Anionic collectors 4、阳离子捕收剂Cationic collectors 5、非离子性捕收剂Non-ionizing collectors 1、目的意义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 目的和意义: Without reagents there would be no flotation, and without flotation the mining industry, as we know it today, would not exist [By SRDJAN M.BULATOVIC]. 因此,学习和掌握浮选药剂的分类和应用非常重要,是学习浮选乃至选矿的基础,而浮选捕收剂又是浮选药剂中最重要的一种。 (2) 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浮选捕收剂的分类方法和每一类捕收剂的浮选性能;掌握捕收剂适用的矿物类型;了解常用捕收剂的合成方法。 (3) 重难点: 同一类捕收剂结构、性质的异同点(尤其硫化矿捕收剂);捕收剂极性基按照结构的细分:中心核原子、亲固原子和连接原子。 (4) 参考书籍: ①浮选剂作用原理及应用[M].王淀佐,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②浮选药剂的化学原理[M].朱建光,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选矿药剂[1]

品名:苯甲羟肟酸(苯甲氧肟酸) 英文名称:BENZOYL HYDROXIMIC ACID 主要成份:苯甲基羟(氧)肟酸 分子式:C6H5CONHOH 性状: 粉红色鳞片状固体粉末,可溶于热水及部分有机溶剂,略带有苯甲酸味。 主要用途: 苯甲羟肟酸是菱锌矿、黑钨矿和白钨矿及锡石等难选矿物的有效捕收剂。苯甲羟肟酸在特定条件下用于菱锌矿的浮选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选别指标;工业应用表明,苯甲羟肟酸与部分其它药剂配合使用,在黑钨矿、白钨矿的浮选作业中,取得了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理想浮选效果。 规格:

品名:水杨羟肟酸(同名:水杨氧肟酸) 英文名称:SALICYL HYDROXIMIC ACID 主要成份:水杨基羟肟酸(水杨基氧肟酸) 分子式:C6H4OHCONHOH 结构式: 性状: 产品为粉红至桔红色固体粉末,微溶于水,可溶于碱溶液,性质稳定,带有水杨酸气味。 主要用途: 水杨羟肟酸能与锡、钨、稀土、铜、铁等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而与碱土金属及碱金属形成不稳定的螯合物,所以,水杨羟肟酸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特别是水杨羟肟酸与锡石螯合时不仅能形成多种形式的外络盐,而且还能形成不同构成的内络盐,因此,水杨羟肟酸对锡的选择性较强。该品在锡石选矿中通常与P86配套使用,并具有一定的起泡性。该品还具有毒性低(是卞基胂酸的十六分之一,故此品的应用还可以使环保问题得到大大改善)、用药量少、适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规格:

英文名称:SODIUM ALKYL HYDROXIMIC ACID 主要成份:烷基羟肟酸钠 分子式:RCONHONa(R=C4~8烷基) 性状:暗红色液体,显碱性,可溶于水。 主要用途: 烷基羟肟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捕收剂,对多种金属氧化物、多种金属氧化矿物及部分氧化了的硫化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它对氧化铜矿、赤铁矿、含钇矿、黑钨矿、白钨矿、钛铁矿、含铌矿、锡石及稀土金属矿等多种金属氧化矿均有良好的捕收效果 规格:

选矿药剂部分

项目PDF文件要求:以有色金属采选冶中心区及重金属污染河流为研究对象,调查矿冶药剂与重金属污染现状,明确各类环境介质中矿冶药剂与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分布特征。 书写提纲: 1.矿冶药剂污染的定义、特征及危害 选矿药剂是指在浮游选矿过程中,用来改变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或者创造条件调节矿物可浮性的药剂。例如:铅、闪锌矿、萤石等有用矿物,脉石主要是石英。将矿石破碎并磨至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后,调成矿浆。在这个例子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有用矿物各个分离。解决的问题是: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有用矿物各个分离。解决的方法是优先浮选法。黄药、酉旨一105、乙硫氮、黑药、油酸、松油醇等化合物都是常用选矿药剂。矿业活动中需要的选矿药剂数量巨大,大多是在尾矿坝自然沉降,或者用简单的物理净化沉淀法后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在对废水的治理上,也只是单纯的考虑COD、BOD等值代替有机物的污染,认为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我国矿山所使用的选矿药剂大部分是较原始的低档次品种,如黄药、黑药和松醇油,以及大量使用的石灰和硫化钠等,这些品种用量大、效率低、高毒、高污染,每年都有数百万t药剂排放到环境中,不但给矿山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大幅度增加矿山的生产成本。 全世界矿山药剂年消耗量在数千万吨,我国年用量为百万吨级,但大多数药剂投入大规模使用前,未做环境评价,也无相应的法规检测与质控。而且矿山药剂使用区域多为江河源头的山区、半山区,多为生态的脆弱区或优级水源区,每年百万吨级的选矿药剂从这里进入环境,从根本上威胁生态系统。 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为合成大量的选矿药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矿山大规模的开采,特别是低品位难选矿石的综合利用,选矿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完善,需要品种更多的选矿药剂用于生产。目前,已有数千种无机及有机化合物可作为选矿药剂使用,但是真正用于生产实践的为数不多,使用最普遍的不过数十种。然

浮选药剂用法及用量

1.磷矿的浮选 磷石可分为两类;磷灰(石)岩和磷块岩。 磷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磷酸钙,其中还含有氟(F)、氯(C1)等元素。至于铁、铝、锰、镁的磷酸盐矿物仅占磷矿物的5%。 磷灰(石)岩是指磷以晶质磷灰石形式出现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磷灰石。磷灰石晶体多种多样,可从巨大晶体到普通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的微晶。这类矿石一般品位较低,但可选性较好。 磷块岩是指以含肢磷矿为主的磷矿石,主要是沉积成因或风化淋滤成因的磷灰石。胶磷矿是指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分辨不出晶体的那些磷酸盐矿物的统称。以前人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许多胶体结构,认为它是非晶质物质,但实际证明它是结晶质的,只是结晶体非常细小,一般不易观察,其可选性次于磷灰(石)岩。 B磷矿石的浮选方法 磷矿石浮选的主要问题是含磷矿物与含钙的碳酸盐(如方解石、白云石等)的分离。因为用一些常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时,它们的可浮性都相近似,其分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用水玻璃和淀粉等抑制剂,对碳酸盐等脉石矿物进行抑制,再用脂肪酸作捕收剂浮出磷矿物。 (2)首先加入偏磷酸钠抑制磷矿物,然后用脂肪酸先浮出碳酸盐等脉石矿物,再浮磷矿物。 (3)用选择性的烃基硫酸酯作捕收剂,先浮出碳酸盐的矿物,尔后再用油酸浮选磷矿物。 C磷矿石浮选实例 某矿原矿物质组成:主要矿物为胶磷矿,次要矿物为结晶磷灰石和纤维状胶磷矿。而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石英、玉髓,其次是长石、白云母、绢云母、黄铁矿及氧化铁等物质。矿石结构为鲕状、假鲕粒状、胶状、网格状及砂状等。矿石构造为块状、条带状、扁豆状等。处理流程如图5-27所示。 以擦洗分级脱泥-浮选联合流程处理该矿,所获技术经济指标为:精矿含P20532.4%;回收率为86.70%。 某磷矿处理的钙质沉积磷块岩矿石,属含碘微碳氟磷灰石,矿石中磷矿物含磷约占70%,呈非晶质和隐晶质产出,脉石矿物以白云石为主,约占21%,硅质脉石小于5%。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与磷矿物胶结。由于碳酸盐脉石的嵌布粒度较磷矿物粗,易于粉碎,且原矿含P205比较高,故在较粗磨的条件下,用反浮选使白云石成为泡沫产品除去。 在反浮选过程中,用硫酸作磷矿物的抑制剂,脂肪酸作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白云石浮选。经过日处理1.5t的连续扩大试验获得的浮选产品的指标为:精矿中含P2O5为35.3%;回收率为94.18%。在用反浮选的同时,对该矿进行了焙烧-消化流程(图5-28)的试验研究,所得精矿质量较好,同时也考虑到碘的综合回收。条件是将粒度为12~0mm的原矿在1000℃的温度下焙烧半小时,然后加水消化,分级。大于0.074mm粒级的为磷精矿,碘在焙烧炉气中回收,利用CO2对小于0.074mm粒级的石灰乳进行碳酸化,过滤得到碳酸盐尾矿,滤液返回消化作业使用。经过焙烧-消化流程可得到精矿含P2O537.54%;磷回收率96.89%。碘的回收率可达65%左右。 浮选钙质与硅质沉积磷矿石通常认为是不容易的。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磷酸酯类混合物作为捕收剂可以得以良好的浮选选择性。第一种方法包括应用所列

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1、极性基结构与性能 键合原子、连接原子和极性基大小是与极性基性能有关的结构因素。 键合原子的性质决定浮选药剂对矿物的选择性好坏和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强弱程度,因此键合原子的浮选药剂中最为主要的部分。浮选药剂的键合原子一般是N、O和S三种原子,除此之外,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π键有时也可能提供电子与金属成键,如乙炔基甲醇、异丁烯基乙炔基甲醇和丁氧基乙炔氧基乙烷等就被报道用作硫化矿捕收剂。O键合原子易于同碱及碱金属非硫化矿作用,成键特性主要为离子键,选择性较差。S键合原子易于与带d6~d10电子的金属硫化矿反应,包括铜、铅、锌、铋、镍、汞、铁、金、银等金属及自然金属,形成共价键,选择性较好。含N键合原子药剂易于同d电子数较少的过渡金属矿物作用,如钛、铬、铁、钽、铌、锰等非硫化矿,形成具有共价键成分和离子键成分的过渡型键合。 浮选剂分子中其他原子对键合原子的性质产生较大影响。极性基的其他原子通过影响键合原子的性质而影响药剂分子的浮选性能,这些影响可以通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等电子数效应加以讨论。如二硫代碳酸ROC(S)SH和三硫代碳酸RSC(S)SH,诱导效应(—I)使前者键合S的电子密度小于后者,+C使前者键合原子的电子密度比后者小,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使前者键合原子的电子密度比后者小,因而前者的捕收能力比后者略低。 极性基的几何大小对浮选剂选择性有较大影响,也影响作用能力。例如烃基胂酸RAsO 3H 2 的极性基几何尺寸(d o-o 0.64nm)较烃基磷酸RPO 3 H 2 (d o-o 0.6nm)更大,实践中胂酸捕收能力 和选择性(如选锡石)通常认为比膦酸更好。 2、非极性基结构与性能 浮选剂的非极性基可为直链烷基、异构烷基、不饱和直链烷基、芳香基和含杂原子的烃基。 直链烷基链的长短决定了浮选药剂的溶解度和表面活性,与药剂对矿物的作用能力也有密切关系。直链烷基有机同系物的溶解度随烷基链长的增长呈指数关系减小,其表面活性符合Tuaube法则,即每增加一个CH 2 单元,浮选药剂的表面活性增加3~5倍。直链烷基浮选 药剂与矿物金属离子难溶盐的溶度积负对数PK sp 与烷基碳原子数n呈线性关系[12],表明药剂对矿物的作用能力随烷基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强。 带异构烷基的浮选药剂除了像直链烷基浮选药剂那样随碳链增长,疏水性增强,表面活性加大以外,由于供电子诱导效应和空间位阻较大,往往还具有溶解分散性好、作用活性好和选择性高等特点。 不饱和直链烃基带双键或叁键,π电子流动性大,易于极化,有可能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成键,其溶解度比同碳数直链烷基药剂大,同时由于存在顺、反异构现象,顺、反异构体在浮选性能上稍有差异。 芳香基除了与不饱和烃基一样,具有较大的极性,从而亲水性强、溶解分散力较好以外,还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芳香基可能与极性基形成π—π共轭,降低键合原子的配位能力,使药剂捕收活性下降;另一方面,芳香环如苯基、萘基等一般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效应,可能使药剂选择性增加。 杂原子烃基是指烃基结构中含有O、S、Si、N、F、Cl、Br等原子。这些原子对浮选药剂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杂原子的电负性一般比碳大,使非极性基中级性增大,从而使药剂的溶解分散能力变好;②杂原子烃基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电子诱导效应,从而影响药剂的键合原子配位能力;③某些杂原子具有孤对电子,有可能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发生键合,表现出一定的配位能力或静电吸附能力。 3、影响浮选药剂性能的三种因素 浮选药剂的性能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结构因素,即价键因素(B),亲水—疏水因素(H)和立体因素(S)。如果以F(A)表示浮选剂的性能,则药剂的结构性能关系可以示意为F (A)=f(B、H、S),三种因素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浮选药剂不同的结构组成部分,浮选药剂的分子设计事实上就是对这三种因素的计算和调整。 (1)价键因素 捕收剂、有机调整剂与矿物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浮选药剂结构与此种作用能力的关系,统归为价键因素。价键因素主要存在于极性基中,非极性基只有间接影响。 评判价键因素的大小主要有分子轨道理论指数、能量判据和基团电负性三种计算方法。

白钨矿黑钨矿的浮选药剂方案精选.

白钨矿、黑钨矿的浮选药剂方案实例 钨的矿物可分为白钨矿和黑钨矿两大类。一般来说白钨矿要比黑钨矿易浮得多。 A 白钨矿浮选 (1)白钨矿的浮选方法。白钨矿的分子式为CaWO4,由于分子式中含有钙,对脂肪酸类容易发生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常用的捕收剂为植物油酸和731氧化石蜡皂。植物油油酸中山苍子油酸有优良的选择性和捕收性。731氧化石蜡皂有较好的选择性,但是捕收力较差。近年来生产的白钨矿新药剂中南选钨剂ZN633具有耐低温、选择性和捕收性能好的特点,大大提供品位和回收率。 白钨矿由于常和各种钙镁的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氟化物共生,它们的可浮性相似,往往难以选出合格精矿。为了加强过程的选择性,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1)用硫化钠、氰化物、铬酸盐等抑制其伴生硫化矿物(硫化矿物多时,必须先单独浮选);用水玻璃、单宁、多聚偏磷酸钠、铬酸盐等抑制其脉石矿物:用水玻璃或碳酸钠将矿浆的PH值调至9.5~10,精选时可为11~12。 2)“石灰—浮选”法。其要点是:用石灰(约0.5kg/t)调浆,再加入碳酸钠(约0.15kg/t)和水玻璃(约2.2kg/t),最后用油酸和环烷酸(二者之比为1:1)捕收。该法的特点是使矿浆中的Ca2+先吸附在脉石矿物的表面,当加入碳酸钠以后,吸附在脉石表面的Ca2+就变成较易被抑制的CaCO3薄膜。因而能大大地提高精矿品位。 3)采用大量水玻璃加温精选法(即彼得罗夫法)。即将低品位的粗精矿,加入40~90kg/t的水玻璃,升温到60~90℃煮一段时间,搅拌,脱水(实质上脱去了脉石表面过量的药剂),然后调浆,再精选4~8次,即可得到品位较高的精矿。如果精矿中还含有较多的重晶石,可用烷基硫酸盐或磺酸盐在PH值等于1.5~3以下反浮选重晶石,当精矿含磷不合格时,可以用盐酸浸出精选精矿,以溶解其中的磷酸盐矿物,固液分离和洗涤以后,白钨精矿中的含磷量,即可合格。 在白钨矿床中,往往也有一些共生矿物(如锡、钼等),这些共生矿物在重选过程中都会进入到白钨精矿,影响精矿的质量,因此,在白钨矿浮选时,也有钨锡和钨钼分离的问题。白钨矿与锡石的分离,可以用电选也可以用浮选。浮选分离时,用脂肪酸捕收白钨矿,用水玻璃抑制锡石。当白钨矿含有铝时,由于钼的可浮性好,因此可先浮钼矿,然后再浮白钨矿。 (2)白钨矿浮选实例。某钨矿原矿中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辉锑矿、白钨矿、含金黄铁矿,其次是黄铁矿、黑钨矿、闪锌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其次有方解石、磷灰石、叶蜡石等。白钨矿一般呈粗粒状和不规则块状产于石英脉中,有时也呈薄层状及片状赋存于辉锑矿中,还有少量呈细线状产于围岩中。 该厂用重-浮联合流程,重选与浮选均产白钨精矿。重选所产白钨精矿质量较高,接近特级品,浮选所得白钨精矿质量稍低,常与重选产品混合出厂。浮选作业的给矿为重选(摇床)尾矿。浮选原则流程如图1所示。

浮选药剂配制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浮选药剂配制安全管理规定(通 用版)

浮选药剂配制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了加强浮选药剂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生产指标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1、药剂配制由技术组或指定的专人兼管,具体负责药剂的配制管理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2、配制人员随时注意掌握药剂的用药动态,储存罐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药量,保证浮选生产用药。 3、配制人员坚持对各个药剂储存罐及管线进行巡回检查,一旦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并记录汇报。 4、操作人员在开启闸阀是要缓慢进行,防止产生水击效应损坏设备及伤人。 5、外来人员一律禁止进入药剂配药区域,参观访问者须经领导批准后方可进入。 6、需在药剂配制区域使用电、氧焊时,须批专项作业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7、药剂配制现场要保持通畅、明亮、设备清洁、场地干净,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配备有效消防设备。 8、药剂配制时,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防腐、防酸碱。 选矿厂技术组 2014年3月28日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硫化铜钴矿的浮选

硫化铜钴矿的浮选 铜钴矿的浮选 55铜钴矿的浮选 钴常以硫化物和砷化物存在。含钴的矿物主要有:含钴黄铁矿、辉砷钴矿(CoAsS),硫钴矿(C03S4)等,此外还有硫镍钴矿[(NiCO)3S4]、硫铜钴矿(C02CuS4)等。 某铜钴矿为细脉浸染型铜钴矿,矿石的矿物组成比较简单,除含钴黄铁矿、黄铜矿和部分磁黄铁矿外,其他金属矿物很少。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入选矿石平均品位含硫4%,含铜0.8%,含钴0.02%,氧化率低,属低硫易选矿石。该矿选厂采用优先浮铜,选铜尾矿经浓密机脱水再选钴(黄钴铁矿)的流程回收铜和钴。 该厂浮选的特点是: (1)铜浮选循环采用分别精选流程,即将粗选头两槽浮出的粗精矿单独精选一次得到最终铜精矿,以后浮出的粗精矿经两次精选得最终精矿。 (2)采用选择性捕收剂醚氨硫酯(捕收剂234)与起泡剂苯乙酯油配合进行铜-钴黄铁矿的分选,与原来的丁黄药、吡啶药方相比,在保持铜指标的前提下,钴回收率提高10%左右,石灰耗量从4kg/t降为2~3kg/t,选钴还不用硫酸活化。该厂采用新药剂方案的选别指标为: 一、硫化钴矿物的可浮性 钴常以硫化物和砷化物存在,含钴的矿物主要有:含钴黄铁矿(Fe、Co)S2、辉砷钴矿CoAsS、硫钴矿Co3S4等,此外还有硫镍钴矿(NiCo)3S4、硫铜钴矿Co2CuS4等。 钴常以黄铁矿的类质同象存在,或以硫化钴矿物细粒分散在黄铁矿中,这种黄铁矿称为钴黄铁矿,常为钴的回收对象。另外,钴还常分散在砷矿物如毒砂中。 二、铜钴矿的浮选 由于硫化钴矿物很少单独出现,常与黄铁矿共生,形成含钴黄铁矿。因此铜钴矿的浮选与铜硫矿的浮选基本相同。其浮选方案有以下两种。 (一)优行浮选 优选浮铜,然后浮含钴黄铁矿。对于钴矿物单独存在,共生关系比较简单的矿石,可采用优先浮选,得到含钴10%~15%左右的钴精矿。若矿石中的钴大部分都以含钴黄铁矿存在时,只能得到低品位的钴黄铁矿精矿,其含钴为2%~5%或更低。 铜钴黄铁矿的优先浮选,一般用石灰抑制含然黄铁矿,在pH值为10左右浮铜,采用“饥饿”方式添加捕收剂和起泡剂。被抑制的钴黄铁矿,用硫化钠或硫酸铜活化,并在弱酸性或强酸性(pH=3.2)介质中浮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