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

【专题知识点概述】

和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三个量中的两个,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的问题。其规律如下:

掌握基本和倍、差倍、和差问题的基本问题,进而会处理多个量之间的和差倍问题。重点学习如何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学会分析较为隐藏的和差倍问题,进一步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学会利用不变量进行分析的方法。处理多个量的和差倍问题时,注意选取合适的单位“1”。同时要求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一、和倍问题

(1)和倍

例1、纺织厂有职工480人,其中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3倍。请问:男、

女职工各多少人?(★)

分析:

方法一: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3倍,选男职工人数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那么女职工人数就用三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那么每一小段表示:()48031120÷+=(人)

即男职工人数为120人,那么女职工人数为:1203360?=人

方法二:可以用方程来做。设男职工人数是x 人,那么女职工人数是3x 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3480x x +=

120x =

即男职工人数为120人,那么女职工人数为:1203360?=人

例2、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0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分析:

方法一:周长是300厘米,那么长与宽的和为3002150÷=厘米

长是宽的2倍,所以用一条小线段表示宽,那么长就用两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那么每一小段表示:()1502150÷+=厘米

即宽50厘米,那么长:502100?=厘米

方法二:设宽x 厘米,那么长2x 厘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22300x x ?+=

50x =

即宽50厘米,那么长:502100?=厘米

例3、甲班和乙班一共有60人。如果从甲班调6个人到乙班,那么甲班的人数就是乙班人数的2倍。求甲、乙两班原来的人数。(★★)

分析:现在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2倍,并且两班总人数为60人,那么乙班现在的人数为:()602120÷+=人。又乙班现在比原来多6人,那么乙班原来的人数为:20614-=人,则甲班原来的人数为:601446-=人

例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40,减数是差的5倍,则减数是多少?(★★)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减数是差的5倍,设差为1份,那么减数为5份,被减数为6份,三者共有15612++=份,那么每一份为:2401220÷=,所以减数为:205100?=

例5、动物园有5座猴山,其中3座住着金丝猴,2座住着猕猴。这5座猴山上猴子的数量分别为:10、15、30、35、70。已知金丝猴的总数是猕猴的3倍,问:哪两座山上住着猕猴?(★★★)

分析:5座猴山上的猴子总数为:1015303570160++++=

金丝猴的数量是猕猴的3倍,那么猕猴的数量为:()1603140÷+=

因为只有第一座和第三座猴山上的猴子数量之和为103040+=,所以第一座和第三座猴山上住着猕猴。

练习:

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

书多少本?(★)

2、甲水库有43亿立方米水,乙水库有37亿立方米水。问:需要从甲水库调多少亿立方米水道乙水库,才能使乙水库的水比甲水库多两倍?(★★)

3、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2)和倍多

例6、甲、乙两堆货物共有160件,已知甲堆货物比乙堆的3倍还多40件。甲、乙两堆各有多少件货物?(★★)

分析:

方法一:选取乙堆的货物数量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四条小线段总共为:16040120

-=件

每条小线段为:120430

÷=件

即乙堆货物有30件,那么甲堆货物有:16030130

-=件

方法二:设乙堆货物有x件,那么甲堆货物有340

x+件,可以列出方程:

()

++=

x x

340160

x=

30

即乙堆货物有30件,那么甲堆货物有:16030130

-=件

例7、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如果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和是56,那么被除数等于多少?(★★★)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根据题意知被除数比除数的4倍还多1,且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564151

--=,画出线段图:

5条小线段共为:51150-=

每条小线段表示:50510÷=

即除数为10,那么被除数为:511041-=

练习:

1、某交通协管员七月份开出78张罚单,这些罚单分为两种:一种是违章停车,另一种是闯红灯。违章停车的罚单比较多,比闯红灯罚单数量的4倍还多3张。违章停车的罚单有多少张?(★★)

2、果园里一共种340棵桃树和杏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杏树的3倍多20棵,两棵树各种了多少棵?(★★)

(3)和倍少

例8、书架上放着一些童话小说和科幻小说,一共有47本。童话小说的数量比科幻小说数量的4倍少3本,书架上放着多少本科幻小说?(★★)

分析:

方法一:选取科幻小说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科幻小说的数量,如图:实线部分表示科幻小说和童话小说的数量,虚线部分表示少的3本。

那么科幻小说的145+=倍,即图中实线、虚线表示的总数为:47350+=本 那么科幻小说的数量为:()501410÷+=本

童话小说的数量为:471037-=本

方法二:设科幻小说的数量为x 本,那么童话小说的数量为43x -本,列出方程:

()

x x

+-=

4347

x=

550

x=

10

即科幻小说的数量为10本,那么童话小说的数量为:471037

-=本

练习:

1、果园中梨树和苹果树共有67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4)和倍综合

例9、三堆糖果共有105颗,其中第一堆糖果的数量是第二堆的3倍,而第三堆糖果的数量又比第二堆的2倍少3颗。第三堆糖果有多少颗?(★★★)

分析:

方法一:因为题目中第一堆和第三堆的糖果都与第二堆的倍数有关,那么久设第二堆的糖果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

通过线段图可以看出,1326

++=条小线段表示的共有:105+3=108颗

那么每条小线段表示:1086=18

÷颗

即第二堆有18颗,则第一堆有183=54

?-=颗

?颗,第三堆有182333

方法二:设第二堆有x颗,那么第一堆有3x颗,第三堆有23

x-颗,列出方程:

()

x x x

++-=

323105

x=

6108

x=

18

即第二堆有18颗,则第一堆有183=54

?-=颗

?颗,第三堆有182333

例10、甲、乙、丙三个粮仓一共存有109吨粮食。其中甲粮仓的粮食总量比乙粮仓的3倍多1吨,而乙粮仓的粮食总量则是丙粮仓的2倍。甲粮仓比丙粮仓多存粮多少吨?(★★★)

分析:

方法一:根据题意知,丙粮仓的存粮最少,且与甲粮仓、乙粮仓的存粮有倍数关系,那么选丙粮仓的存粮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乙粮仓是丙粮仓的2倍用两条小线段表示,而甲粮仓比乙粮仓的3倍多1吨表示为236

?=条小线段多1吨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图中共有12239

++?=条小线段,表示1091108

-=吨,那么每条小线段表示:108912

÷=吨

即丙粮仓存粮12吨,那么乙粮仓存粮12224

?+=吨

?=吨,甲粮仓存粮243173方法二:设丙粮仓存粮x吨,那么乙粮仓存粮2x吨,甲粮仓存粮231

x?+吨,列出方程:

()

x x x

++?+=

2231109

x=

9108

x=

12

即丙粮仓存粮12吨,那么乙粮仓存粮12224

?+=吨

?=吨,甲粮仓存粮243173

例11、550是甲、乙、丙、丁4个数的和。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少2,丙数除以2以后,则4个数相等。求4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

方法一:这四个数经过变化后都与丁相等,那么选取丁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甲加上2与丁相等则甲原来比丁少2,乙减少2与丁相等则乙原来比丁多2,丙除以2与丁相等则丙原来是丁的2倍。如图: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图中共有11125

-+=

+++=条小线段,共表示55022550那么每条小线段表示:5505110

÷=

即丁原来是110,那么甲为1102108

?=

-=,乙为1102112

+=,丙为:1102220方法二:

设四个数经过变化后都等于x,那么甲原来是2

x+,丙原来是2x,

x-,乙原来是2

列出方程有:

()()

+-+++=

x x x x

222550

x=

5550

x=

110

即丁原来是110,那么甲为1102108

?=

-=,乙为1102112

+=,丙为:1102220

练习:

1、有3条绳子,共长95米,第一条比第二条长7米,第二条比第三条长8米,问3条绳子各长多少米?(★★★)

2、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55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3、某驻军有三个坦克连,共有115辆坦克,一连坦克数量比二连的2倍多2,二连的坦克数量比三连的3倍多1。求一连比三连多几辆坦克?(★★★)

二、差倍问题

(1)差倍

例12、小陈为找工作准备了中、英文两份简历,中文简历的字数是英文简历字数的3倍,而且中文简历比英文简历多220个字。请问:中文简历的字数是多少?(★★)

分析:

方法一:选英文简历字数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220字由312

-=条小线段表示,

那么每一条小线段表示:2202110

÷=字

所以中文简历的字数是:1103330

?=

方法二:设英文简历有x字,那么中文简历有3x字,列出方程

x x-=

3220

x=

110

即英文简历110字,中文简历1103330

?=字

例13、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周做同样数量的练习,实际上甲每周多做了18道题,而乙偷懒每周少做了14道题,结果乙三周的做题量只相当于甲一周的数量。请问:他们原计划每周做几道题?(★★)

分析:

方法一:选乙实际每周做题数量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那么甲实际每周做题数量用三条小线段表示,再用另一条线段表示他们原计划做题数,如图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甲实际每周比乙多做141832

+=道,由两条小线段表示那么每条小线段表示32216

÷=道

即乙每周做16道,那么原计划每周做161430

+=道

方法二:设原计划每周做x道题,那么乙实际每周做14

x-道题,甲实际每周做x+道题,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8

()

+=-

x x

18314

+=-

18342

x x

x=

260

x=

30

即原计划每周做30道题

例14、甲房地产公司有资金100亿元,乙房地产公司有资金40亿元,两公司联合投资一块地皮,用去同样多的资金后,甲公司剩下的资金是乙公司的5倍。请问:两公司投资这块地皮共用去多少亿元?(★★)

分析:原来甲公司比乙公司多1004060

-=亿元,因为他们用去同样多的资金,所以甲剩下的资金仍比乙公司多60亿元,又甲剩下的资金是乙公司的5倍,那么乙公司剩下的资金为:()

÷-=亿元

605115

所以乙公司投资地皮用去:401525

-=亿元

则两公司投资地皮共用去:25250

?=亿元

例15、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这时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长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分析:两根绳子原来一样长,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后,第二根比第一根长121426

+=米,又此时第二根是第一根的3倍,那么第一根这时长度为:()

÷-=米,所以两根绳子原来长:121325

263113

+=米

例16、亚洲杯决赛中,中国记者的数量是外国记者数量的3倍。比赛结束后中国记者有180人离场,外国记者有40人离场,剩下的中、外记者数量相等。原来中、外记者各有多少人?(★★★)

分析:

方法一:选外国记者数量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由线段图知,原来中国记者比外国记者多:18040140-=人,由两条小线段表示 那么每条小线段表示:140270÷=人

即外国记者原有70人,那么中国记者原有:703210?=人

方法二:设外国记者原有x 人,中国记者原有3x 人,根据题意列方程: 403180x x -=- 2140x = 70x =

即外国记者原有70人,那么中国记者原有:703210?=人

例17、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320就等于乙数,如果乙数加上460就等于甲数的3倍。求两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用一条小线段表示甲数,如图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320460780+=由两条小线段表示

那么每条小线段表示:7802390÷=

即甲为390,那么乙为:390320710+=

练习:

1、学校合唱团成员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 倍,而且女生比男生多80 人.合

唱团里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2、一只大象的体重比一头牛重4500 千克,又知大象的重量是一头牛的10 倍,一只大象和一头牛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

3、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 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 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4、有两块布,第一块长74 米,第二块长50 米,两块布各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 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5、三(1)班与三(2)班原有图书数一样多.后来,三(1)班又买来新书74 本,三(2)班从本班原书中拿出96 本送给一年级小同学,这时,三(1)班图书是三(2)班的3 倍,求两班原有图书各多少本?(★★★)

6、两块同样长的花布,第一块卖出31 米,第二块卖出19 米后,第二块是第一块的4 倍,求每块花布原有多少米?(★★★)

7、甲、乙两校教师的人数相等,由于工作需要,从甲校调30 人到乙校去,这时乙校教师人数正好是甲校教师人数的3 倍,求甲、乙两校原有教师各多少人?(★★★)

8、两筐重量相同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 千克,乙筐加入19 千克,这时乙筐

是甲筐苹果的3 倍,问两筐原有苹果多少千克?(★★★)

9、有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卖出25 米,第二块卖出14 米,剩下的布第二块是第一块的2 倍,求每块布原有多少米?(★★★)

10、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 倍,卖出白菜1800 千克,萝卜300 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

2)差倍多

例18、小悦和阿奇在操场上练习跑步.一段时间过后,阿奇跑的距离比小悦跑的3 倍还多80 米.如果小悦比阿奇少跑了500 米,那么小悦和阿奇分别跑了多少米?(★★)

分析:选小悦跑的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50080420

-=米由两条小线段表示,那么每条小线段表示

+=米÷=米,即小悦跑了210米,那么阿奇跑了210500710

4202210

例19、阿奇家有两根绳子,长的那根有163 米,短的只有97 米.他把两根绳子剪去同样长的一段,结果长绳所剩长度比短绳所剩长度的7 倍还多 6 米.那么两根绳子都剪去了多少米?(★★)

分析:

方法一:长的比短的多1639766

-=米,剪去后长的还是比短的多66米,如图两根线段分别表示长的和短的剪去后的长度: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剪去后短绳子的716-=倍为66660-=米,那么剪去后短绳子长度为:60610÷=米,所以剪去了971087-=米

方法二:设剪去了x 米,那么长绳和短绳剪去后分别为163x -和97x -,根据题意列方程

()1637976x x -=?-+

1636857x x -=- 6522x = 87x =

即剪去了87米

例20、 有两个炮兵营参加军事演习,它们各准备了若干枚炮弹.开始一营比二营多准备了5 枚炮弹.后来因为演习需要,一营给了二营20 枚炮弹.这时二营炮弹数量就比一营的3 倍还多3 枚.一营最开始准备了几枚炮弹?(★★★)

分析:如图:

根据线段图知,一营给二营20枚后,二营比一营多()2020535+-=枚 又此时二营比一营的3倍还多3枚,如图

根据线段图知,此时一营的两倍为:35332-=枚,那么一营的数量为:32216÷=枚,那么一营最开始有:162036+=枚

练习:

有两款数码相机,一款是高档专业相机,一款是普通家用相机.家用相机价格较低,比专业相机便宜了4600元.买1 台专业相机的钱足够买4 台家用相机,而且还能剩下100 元.请问:专业相机的价格是多少钱?(★★★)

3)差倍少

例21、小悦和阿奇在操场上练习跑步.一段时间过后,阿奇跑的距离比小悦跑的3 倍少80米.如果小悦比阿奇少跑了500 米,那么小悦和阿奇分别跑了多少米?(★★)

分析:如图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小悦的2倍为:50080580

+=米

那么小悦跑了5802290

÷=米

那么阿奇跑了290500790

+=米

练习:

1、原先《花城日报》和《鹏城晚报》有同样数目的版面.后来《花城日报》扩充版面,增加了10 版,这样《花城日报》的版面比《鹏城晚报》的4 倍少2 版.两种报纸现在各有多少版?(★★)

2、甲、乙两筐苹果重量相等.现在从甲筐拿12 千克苹果放入乙筐,结果乙筐苹果的重量就比甲筐的3 倍少2千克.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三、和差问题

1)和差

例22、冬冬在玩具店看中了两件汽车模型.如果两件都买,一共需要400 元.已知较贵的模型比便宜的模型贵60 元,这两件模型各要多少钱?(★)

分析:如图,

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便宜的模型的2倍为:40060340

-=元

那么便宜的价钱为:3402170

÷=元

贵的为:17060230

+=元

练习:

1、张先生投资股票,2006 年和2007 年一共盈利40 万元,其中2006 年比2007 年少盈利14 万元.张先生2007年盈利多少万元?(★)

2、甲、乙两位火炬手负责把火炬从A 地传递到B 地.先由甲从A 地出发,并在途中将火炬传递给乙;乙接过火炬后继续慢跑前往B 地.已知A ,B 两地相距2400 米,并且甲比乙多跑了600 米.请问:甲跑了多少米?(★)

3、两筐水果共重150 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 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4、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 棵,桃树比梨树多20 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5、用锡和铝制成500 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 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

2)和差问题综合

例23、 登月行动地面控制室的成员由两组专家组成,两组共有专家125 人.原来第一组人数较多,所以从第一组调了20 人到第二组,即使这样第一组人数仍比第二组多5 人.原来第一组有多少名专家? (★★)

分析:如图

根据线段图知,原来第一组比第二组多2020545++=人

那么原来第一组人数的两倍为:12545170+=人,则第一组原来的人数为:170285÷=人

例24、 一辆公共汽车出发时有48 人,到达第一站时有若干人下车,而且下车的比留下的多8 人.到达第二站时,又有人下车,这次下车的比留下的少8 人.请问:最后有几个人留在了车上?(注:每个车站都无人上车)(★★)

分析:第一站后,留下的人数为:()488220-÷=人,第二站后留下的人数为:()208214+÷=人

例25、 小悦和冬冬玩游戏,每玩一局,输的就要给赢的1 枚棋子.一开始小悦有18 枚棋子,冬冬则有22 枚.玩了若干局之后,小悦反而比冬冬多了10 枚棋子.请问:此时小悦有多少枚棋子? (★★)

分析:小悦和冬冬共有182240+=枚棋子,两人的棋子总数不变,此时小悦比冬冬多10枚棋子,那么小悦的棋子数为:()4010225+÷=枚

例26、 今年小强7 岁,爸爸35 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 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

分析:小强与爸爸的年龄差不变,小强总是比爸爸小35728-=岁,那么小强的年龄为:()5828215-÷=岁,爸爸的年龄为381543-=岁

例27、 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 分,数学比语文多8 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分析:语文数学总分为:942188?=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那么语文的分数为:()1888290-÷=分,数学分数为:90898+=分

例28、 甲、乙两桶油共重30 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 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 原有多少油?(☆☆☆)

分析:因为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两桶油重量相等,那么甲桶原来比乙桶多6212?=千克,则甲桶原来有油()3012221+÷=千克,乙桶原有油21129-=千克

例29、 三个物体平均重量是31 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1 千

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 千克,三个物体各重多少千克? (☆☆☆)

分析:

方法一:三个物体总重量为:31393?=千克,因为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1 千克,那么甲的重量为()931246-÷=千克,乙、丙两个物体重量和为46147+=千克,又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 千克,那么丙的3倍为47245-=,则丙的重量为45315÷=千克,乙的重量为471532-=千克 方法二:三个物体总重量为:31393?=千克,设丙的重量为x 千克,那么乙的重量为22x +千克,甲的重量为()22131x x x ++-=+千克,列出方程: ()()223193x x x ++++=

690x = 15x =

即丙重15千克,那么乙重32千克,甲重46千克

例30、 公园里柳树和杨树共43 棵,松树和柏树共42 棵,并且杨树比松树多2 棵,松树比柳树少7 棵,那么公园里有柏树多少棵?(★★★)

分析: 因为杨树比松树多2 棵,松树比柳树少7 棵,所以柳树比杨树多5棵,那么杨树数量为:()435219-÷=棵,则松树数量为19217-=棵,则柏树数量为:421725-=棵

练习:

1、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 人,如果从甲校调20 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 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 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 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

3、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 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 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 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4、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 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 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

四、和差倍综合练习

1、费叔叔买来三箱水果,总重100 千克.其中前两箱重量相差11 千克,且前两箱的总重量是第三箱的3倍.请问:这三箱水果中最重的那箱重多少千克?(★★)

2、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总重量是93 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的重量之和轻1 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 倍还重2 千克,那么甲、乙、丙各重多少千克?(★★★)

3、四年级有3 个班,如果把甲班的1 名学生调整到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如果把乙班1 名学生调到丙班,丙班比乙班多2 人,问甲班和丙班哪班人数多?多几人?(☆☆☆)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讲解

习题讲解 和差问题 和差公式:(和+差)÷2=大数(和 - 差)÷2=小数 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2.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和倍公式: 和÷(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和—小数=大数 1、学校将360本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两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2、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和小明分别有压岁钱多少元? 3、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比二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差倍问题”。差倍公式:两数差÷(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1、小红买的兰花比月季多12朵,已知兰花的朵数是月季的3倍。小红买了兰花和月季各多少朵? 2、甲存款数是乙的4倍,甲比乙多存600元。甲、乙两人各存款多少元? 3、饲养场里养的白兔比灰兔多32只,已知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5倍。白兔、灰兔各养了多少只? 例1、甲班和乙班一共有60人。如果从甲班调6个人到乙班,那么甲班的人数就是乙班人数的2倍。求甲、乙两班原来的人数。 例2、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40,减数是差的5倍,则减数是多少? 例3、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如果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和是56,那么被除数等于多少?

和差倍问题及答案

测试时限45分钟 本卷满分120分 老师评定( )分 三、和差倍问题 A 卷 8分,共96分) 一、填空题(每题 1?两个班级总共有 84个学生,且甲班比乙班多 2 .兄弟两人共有 72张邮票,若哥哥再从弟弟处借 弟的两倍?问哥哥原来有( 43)张邮票,弟弟有( 2人,那么乙班有(41 )个学生. 5张邮票,那么哥哥的邮票是弟 29)张邮票. 3 .甲、乙、丙三人种树,甲、乙两人共种了 8棵树,乙、丙两人共种一了 11棵树, 而甲、丙两人共种了 9棵树,那么甲种了( 3)棵树. 4 .父子两人一个星期共打了 26次电话,其中父亲打电话次数比儿子打电话次数两 倍多2次,那么父亲这个星期打了( 18)次电话. 5 .甲、乙、丙三人每月可以拿到一些零花钱,其中甲比乙多 而且甲是丙的两倍,那么丙每月可拿到( 15)元零花钱. 6 .两个数相除,商7余11,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 (172 )。 7 .如果两个正整数的和与差的积是 77,那么这两个数的积是(1 8 )。或1482 &小明发现他每个月喝的牛奶瓶数比奶奶喝的多 45瓶,而且又是奶奶喝的 4倍少 15瓶,那么每月小明喝掉牛奶( 65)瓶,奶奶喝掉( 20 )瓶. 9. 甲、乙两家原有相等的大米,甲家吃掉了 7斤,乙家吃掉了 19斤,甲家剩的大 米是乙家的3倍。那么甲家现有大米( 18)斤. 10. 两堆煤共有900吨,第一堆运走160吨后比第二吨少30吨,那么第二堆有(385 ) 吨 煤. 20元,乙比丙少5元, 213.那么,被除数是 11. 甲、乙、丙各有一些糖果,若甲比乙多 9粒,比丙多2粒,而乙、丙共有 47粒 糖果,那么,甲有 ( 29)粒糖果. 12. 甲、乙、丙三个同学一共做了 又比丙做的5倍少3道,那么丙做了( 177道数学题,甲做的数目是乙的 3倍,而乙的 9)道数学题. 1200立方米.如果大水池里的水以 4倍? 13. 大水池里有水 2600立方米,小水池里有水 每分钟23立方米的速度流入小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小水池中的水是大水池的 :2600—( 2600 + 1200)-( 1 + 4):十 23= 80 (分) 14.爸爸和妈妈各拿到一笔奖金?如果爸爸和妈妈每天分别用掉 50元和 么当妈妈花完了这笔奖金时, 爸爸还有600元.如果爸爸和妈妈每天分别用掉 25元,那 25元和50 元,当妈妈花完了这笔奖金时,爸爸还有 1800元.求爸爸和妈妈各拿到多少元奖金. 妈妈 (1800 — 600)- 3 X 2= 800 (元) 爸爸 800 X 2+ 600 = 2200 (元)

差分信号原理

差分信号(上) 我们中的大部分都能直观地理解信号是如何沿导线或走线传播的,即便我们也许对这种连接方式的名称并不熟悉——单端模式。术语“单端”模式将这种方式同至少其它两种信号传播模式区分开来:差模和共模。后面两种常常看起来更加复杂。 差模 差模信号沿一对走线传播。其中一根走线传送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信号,另一根传送一个严格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至少理论上如此)的信号。差分与单端 模式并不像它们乍看上去那样有很大的不同。记住,所有信号都有回路。一般地,单端信号从一个零电位,或地,电路返回。差分信号的每一分支都将从地电路返 回,除非因为每个信号都大小相 等且极性相反以至于返回电流完全抵消了(它们中没有任何一部分出现 在零电位或地电路上)。 尽管我不打算在专栏中就这个问题花太多时间,共模是指同时在一个(差分)信号的线对或者在单端走线和地上出现的信号。对我们来说这并不容易直观 地去理解,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怎样才能产生这样的信号。相反通常我们不会产生共模信号。通常这些都是由电路的寄生环境或者从邻近的外部源耦合进电路产生的。 共模信号总是很“糟糕”,许多设计规则就是用来防止它们的发生。 差分走线 尽管看起来这样的顺序不是很好,我要在叙述使用差分走线的优点之前首先来讲述差分信号的布线规则。这样当我讨论(下面)这些优点时,就可以解释这些相关的规则是如何来支持这些优点的。 大部分时候(也有例外)差分信号也是高速信号。这样,高速设计规则通常也是适用的,尤其是关于设计走线使之看起来像是传输线的情况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仔细地进行设计和布线,如此,走线的特征阻抗在沿线才能保持不变。 在差分对布线时,我们期望每根走线都与其配对走线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在最大的可实现范围内,差分对中每根走线应该具有一致的阻抗与一致的长度。差分走线通常以线对的方式进行布线,线对的间距沿线处处保持不变。通常地,我们尽可能将差分对靠近布线。 差分信号的优点

和差和倍差倍

和倍、差倍、和差问题 例1:师徒二人共加工208个零件,师父加工的零件数比徒弟的4倍还多3个。师徒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例2:有甲、乙两桶油,如果从甲桶倒出8 kg到乙桶,那么两桶油一样多;如果从乙桶倒出20kg,那么甲桶油是乙桶油的3倍。原来两桶油各是多少千克? 例3:两只笼子里共有15只鸡,从甲笼提出3只后,甲笼比乙笼还多2只,两只笼子原来各有多少只鸡? 练一练 一、填空 1.三(1)班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5人。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人。 2.已知A + B = 16,A - B = 2,那么A x B = ( )。 3.山羊比绵羊多45只,山羊的只数是绵羊的4倍。山羊有()只。 4.—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小4.86。原来的数是()。 5.大、小两数的和是35.2,若把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就等于大数,则大数是(

)。 6.—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78m。已知长是宽的2倍,这个操场长()dm,宽()dm。 二、解决问题 1.学校有排球、足球共50个,排球比足球多4个。排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2.妈妈买一套衣服一共用去165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2倍。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3.甲班的图书数比乙班多100本,甲班的图书数是乙班的5倍。甲、乙两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4.有两段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减去21米,第二根减去13米后是第一根剩下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有多长? 5.少先队员种柳树和杨树共148棵,种的柳树的棵数比杨树的2倍还多4棵。柳树和杨树各种了多少棵 6.有两筐质量相同的苹果,甲筐卖出11kg,乙筐卖出29kg以后,甲筐剩下的质量是乙筐的3倍。两筐苹果原来共有多少千克? 7.一车间原来的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原来有男工多少人? 8.把长8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使长比宽多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9.甲仓库存粮104吨,乙仓库存粮140吨,要使甲仓库的存粮是乙仓库的3倍,那么从乙仓库运出多少吨放入甲仓库?

和差倍问题(2)

和差倍问题(2)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很好的朋友,小新和小刚,小新有43只布娃娃,小刚有37只布娃娃,请问:小新给小刚多少只布娃娃,就可以使小刚的布娃娃是小新的三倍? (★★★) 小新有资金100元,小刚有资金40元,两人买了相同的装备,用去同样多的资金后,小新剩下的资金是小刚的5倍。一套装备多少钱? (★★★) 齐国甲、乙、丙三个粮仓一共存有109吨粮食。其中甲粮仓的粮食总量比乙粮仓的3倍多1吨,而乙粮仓的粮食总量则是丙粮仓的2倍。问:甲粮仓比丙粮仓多存粮多少吨? (★★★★) 小新有数学书,语文书和英语书一共70本,其中数学书和语文书的数量之和是英语书的四倍,数学书和英语书的数量之和比语文书的3倍少2本。那么小新有几本数学书? (★★★★) 如果鱼尾重4千克,鱼头重量等于鱼尾加上鱼身一半的重量,鱼身重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重量。那么这条鱼有多少千克?

在线测试题 温馨提示:请在线作答,以便及时反馈孩子的薄弱环节! 1.(★★★)光明小学三(1)班有图书108本,三(2)班有图书140本。现在要使三(1)班的图书比三(2)班的3倍多20本,那么三(2)班应给三(1)班( )本图书。 A.51 B.65 C.79 D.83 2.(★★★)两块同样长的花布,第一块卖出31米,第二块卖出19米后,第二块是第一块的4倍,那么每块花布原有( )米。 A.23 B.27 C.31 D.35 3.(★★★)实验小学一校区人数比实验小学二校区人数少540人,因为第三校区建成,从两个校区各调走200人,这时实验小学二校区人数恰好是实验小学一校区人数的4倍,那么实验小学二校区原来有( )人。 A.520 B.720 C.920 D.1120 4.(★★★★)一筐苹果、一筐梨、一筐香蕉共重112千克.已知一筐苹果的重量是一筐梨的3倍,一筐香蕉的重量比一筐梨少3千克。那么一筐香蕉重( )千克。 A.20 B.23 C.69 D.72 5.(★★★★) 学而思图书馆书架上下两层放着一批书,如果上层少放8本,上下两层的本数就一样多,如果下层少放8本,上层的书就是下层的2倍,问书架上层有( )本书。 A.16 B.24 C.32 D.40

常规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

常规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 0、小叙闲言 有一个两相四线的步进电机,需测量其A、B两相的电流大小,电机线圈的电阻为0.6Ω,电感为2.2mH。打算在A、B相各串接一个0.1Ω的采样电阻,然后通过放大电路,送到单片机采样(STM32,12位AD采样),放大的电压值是最大应为3v。电路如下。我在这里讨论其中的采样放大电路。很多东西平时在书本上学到烂熟,但真正在实战时,还是碰到了不少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这里总结一下,供自己学习之用,或许也可给大家一点点帮助。

图1 步进电机系统结构图 1、常规放大电路 这里暂时不讨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直接使用放大器的虚短(短路)和虚断(断路)性质来分析这一类电路,之所以在前面加个虚字,是因为放大器的两端并不是真正的短路或断路。如下图所示,虚短:UP=UN,虚断:IP=0; IN=0。无论放大器接在何种电路中,这两个式子都是成立的。

图2 放大器性质 1.1、电压跟随器 电压跟随,听名字应该就能想到,它的作用就是输出电压Uo应该是随着输入电压Ui变化而变化的(Uo=Ui),如下图所示,由上面讲到的虚短性质, 很容易得到Ui=Up=Un=Uo。有人会疑问,直接把Ui接到Uo,岂不是更加方便,要这个做什么。这个就要看电路需求而定了。电压跟随器的作用一般

是起到隔离的作用,输入的电流太大的话,也不影响到输出的电流。 图3 电压跟随器电路图1.2、电压放大电路

说了这么多,也没有看到放大器起到放大的作用,那么它是如下做到放大的电压作用的呢,且看下面这个电路。

图4 电压放大电路 从图4可以看到电路将输入电压放大了-3倍,这个负号来源,在图4中的公式推导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充分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性质,加上外接电路,可以实现放大电压的功能(当然也可以缩小电压)。这个电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它放大电压后有一个负号,平时我们要的都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符号,那么如何做到输出电压与同向呢,其实也很容易,且看下面电路图5。它的放大倍数也很好计算,元器件没有比上面多。但是这里又引是入一个新的问题,从下图4的公式推导中,可以明显看到,Uo/Ui>1,那么在我们需要将电压值缩小的场合,这个电路将不再适用。

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

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 专题简析: 前面我们学习了和倍、差倍、和差三种应用题,有的题目需要通过转化而成为和倍、差倍、和差问题,这类问题叫做复杂的和差倍问题。 解答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将题目进行合理的转化,从而将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般和倍、差倍、和差应用题来解决。 例1.两箱茶叶共重96千克,如果从甲箱取出12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千克数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来各有茶叶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由“两箱茶叶共重96千克,如果从甲箱取出12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千克数是甲箱的3倍”可求出现在甲箱中有茶叶96÷(1+3)=24千克。由此可求出甲箱原来有茶叶24+12=36千克,乙箱原来有茶叶96-36=60千克。 练习一 1.书架的上、下两层共有书180本,如果从上层取下15本放入下层,那么下层的本数正好是上层的2倍。两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2.甲、乙两人共储蓄2000元,甲取出160元,乙又存入240元,这时甲储蓄的钱数比乙的2倍少20元。甲、乙两人原来各储蓄多少元? 3.某畜牧场共有绵羊和山羊3561只,后来卖了60只绵羊,又买来山羊100只,现在绵羊的只数比山羊的2倍多1只。原来绵羊和山羊各有多少只? 例2.甲、乙、丙三个同学做数学题,已知甲比乙多做5道,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20道。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 分析与解答:甲比乙多5道,丙比乙多20道,丙做的是甲的2倍,因此,20-5=15道是丙的一半,也就是甲做的道数。丙做了15×2=30道,乙做了15-5=10道。他们共做了:(20-5)×(1+2)+[(20-5)-5]=55道。

(完整版)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1、爸爸买回算术本语文本共30本,已知算术本比语文本多4本,问爸爸买回的算术本和语文本各有多少本? 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60吨,如果从甲仓库运6吨大米到乙仓库,两个仓库的大米吨数正好相等,求原来两个仓库各有大米多少吨? 3、一个顾客买6瓶酒,每瓶付1.3元,退空瓶时,售货员说,每只瓶比酒钱少1.1元,顾客退回的瓶钱多少元? 4、某工厂将875元奖金分别给创造发明的三名优秀工人。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250元,第二名比第三名多得125元,三名优秀工人各得多少元? 5、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甲袋重多少千克?乙袋重多少千克?丙袋重多少千克? 6、六年级有四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四个班的总人数是多少人?1 7、小卫家里养了20只兔子,其中大兔只数是小兔的4倍,问小卫家养的小兔和大兔各有多少只?8、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9、某校四、五年级共有学生218人,五年级学生人数比四年级的2倍少22人。问四、五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10、两数相除,商3余4,如果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相加,和是43,求被除数和除数。 11、姐姐有连环画38本,妹妹有连环画52本,姐姐要给妹妹多少本连环画,才能使妹妹的本数是姐姐的2倍? 12、两箱茶叶共176千克,从甲箱取出30千克放乙箱,乙箱的千克数就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有茶叶多少千克?

2 13、甲数是乙数的3倍,丙数是乙数的4倍,丁数是丙数的一半,四个数的和是1040,丁数是多少? 14、植树节的时候,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同去植树。四的级比五的级少植120棵,五的级植的是四年级的3倍。两个的级各植树多少棵? 15、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8厘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厘米?16、某工地上存放的沙子比水泥多3500吨,沙子的数量比水泥的3倍多500吨。水泥有多少吨?沙子有多少吨? 17、冰清和玉洁各有钱若干元,若冰清给玉洁24元,二人钱数就相等;如果玉洁给冰清30元,则冰清的钱数就是玉洁的3倍,冰清和玉洁原来各有钱多少元? 18、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比原来的数小了2.25。原数是多少? 3 19、同学们去水族馆参观,租来大小两辆客车。开始大客车比小客车多乘30人,后来因为小客车太挤又调10人到大客车上,这时大客车上的人数正好是小客车的3倍。开始时大、小客车上各有多少人? 20、甲、乙、丙三人去钓鱼。甲比乙多钓了24条,比丙的2倍多8条,乙比丙少钓2条。三人共钓多少条鱼? 21、书店里有两个大书架,大书架上有图书200本,小书架上有图书140本,两个书架上的书卖出同样多的本数后,大书架上的图书本数是小书架上图书的4倍。两书架各卖出多少本书?22、有三堆玩具,第一堆比第二堆少10个,第三堆比第二堆多20个而第三堆正好是第一堆的3倍。三堆玩具各有多少个? 23、自行车厂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自行车25万辆,是四月份的3倍多5万辆。求自行车厂四、五月份各生产自行车多少万辆? 4

(完整版)六年级和倍问题(差倍问题)教案

《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到塘完小 王俊康 教学内容:教材41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根据关键句弄清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能列方程解答复杂的实际问题,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2.从解题过程中切实理解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找准单位“1”及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 教法、学法: 质疑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问题。 1.根据题意写出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5 4 (2)美术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 (3)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 (4)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一半。 2.口答。 (1)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 。 (2)鸡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 ,单位“1”表示的是( ),“ ”表示的是( )。 413 27575

(3)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 ,表示单位“1”的量是( ) ,“ ”表示的是( ),(1+ )表示的是( )。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6 六(1)班参加篮球比赛,全场得了42分。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2.提问 :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阅读与理解、重点分析: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上半场得分× =下半场的得分或下半场的得分×2=上半场的得分)。” 4.解答例题。 (1)画线段图,学生理解等量关系。 (2)对照板演的同学,检查自己的线段图有什么不足。 (3)提问:根据题意,题中数量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上半场的得分+下半场的得分=比赛的总得分。 上半场得分× 12 =下半场的得分 下半场的得分×2=上半场的得分 (4)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 解:设上半场得x分 解:设下半场得x分 X + X=42 2X+X=42 32 X=42 3X=42 X=42÷32 X=42÷3 545 45 42 121

小学数学三年级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 解答方法是:(和+差)÷2=大数(和 - 差)÷2=小数 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2.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4.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 5.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 7. 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8.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9.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10.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11.姐妹二人将自己平时积蓄的零用钱共450元存入银行。已知姐姐存款比妹妹多50元,姐妹二人各存款多少元?

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两数和—小数=大数 1、学校将360本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两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2、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和小明分别有压岁钱多少元? 3、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比二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4、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乙桶倒入多少千克油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5、小宁有圆珠笔芯30枝,小青有圆珠笔芯15枝,问小青给多少枝小宁后,小宁的圆珠笔芯枝数是小青的8倍? 6、红红有邮票80张,佳佳有邮票60张,要使红红的邮票张数是佳佳的4倍,那么佳佳必须给红红多少张邮票? 7、甲水池有水69吨,乙水池有水36吨,如果甲水池中的水以每分钟2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8、甲书架有图书18本,乙书架有图书8本,班级图书管理员又买来图书16本,怎么分配才能使甲书架图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2倍? 9、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0、被除数和除数的和为1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1、被除数、除数、商的和为79,商是4,被除数、除数各是几? 12、两个整数相除商是21,余数为1,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一共是44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13、与徒弟一样多。师徒二人分别加工零件多少个? 14、甲乙两数的和是209,甲数缩小10倍就和乙数同样大,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一、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 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共重200千克,苹果的重量相当于梨的3倍,这个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 解(1)梨的重量=200÷(3+1)=50(千克) (2)苹果的重量=200-50=150(千克) 答:这个商店运来苹果150千克,梨50千克。 二、差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 124÷(3-1)=62(棵)(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例2 南街村种花生公顷数是玉米的8倍,花生比玉米多种63公顷。花生、玉米各种多少公顷? 解(1)种玉米的公顷数=63÷(8-1)=9(公顷)(2)种花生的公顷数=9×8=72(公顷) 答:种花生72公顷,种玉米9公顷.

和差倍问题

【专题知识点概述】 和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三个量中的两个,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的问题。其规律如下: 掌握基本和倍、差倍、和差问题的基本问题,进而会处理多个量之间的和差倍问题。重点学习如何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学会分析较为隐藏的和差倍问题,进一步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学会利用不变量进行分析的方法。处理多个量的和差倍问题时,注意选取合适的单位“1”。同时要求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一、和倍问题 (1)和倍 例1、纺织厂有职工480人,其中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3倍。请问:男、

女职工各多少人?(★) 分析: 方法一: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3倍,选男职工人数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那么女职工人数就用三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那么每一小段表示:()48031120÷+=(人) 即男职工人数为120人,那么女职工人数为:1203360?=人 方法二:可以用方程来做。设男职工人数是x 人,那么女职工人数是3x 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3480x x += 120x = 即男职工人数为120人,那么女职工人数为:1203360?=人 例2、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0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分析: 方法一:周长是300厘米,那么长与宽的和为3002150÷=厘米 长是宽的2倍,所以用一条小线段表示宽,那么长就用两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那么每一小段表示:()1502150÷+=厘米 即宽50厘米,那么长:502100?=厘米 方法二:设宽x 厘米,那么长2x 厘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22300x x ?+= 50x = 即宽50厘米,那么长:502100?=厘米

D类放大器术语以及差分方式与单端方式的比较

D类放大器术语以及差分方式与单端方式的比较 图3示出D类放大器中输出晶体管和LC滤波器的差分实现。这个H桥具有两个半桥开关电路,它们为滤波器提供相反极性的脉冲,其中滤波器包含两个电感器、两个电容器和扬声器。每个半桥包含两个输出晶体管,一个是连接到正电源的高端晶体管MH,另一个是连接到负电源的低端晶体管ML。图3中示出的是高端pMOS晶体管。经常采用高端nMOS晶体管以减小尺寸和电容,但需要特殊的栅极驱动方法控制它们(见深入阅读资料1)。 全H桥电路通常由单电源(VDD)供电,接地端用于接负电源端(VSS)。对于给定的VDD和VSS,H桥电路的差分方式提供的输出信号是单端方式的两倍,并且输出功率是其四倍。半桥电路可由双极性电源或单极性电源供电,但单电源供电会对DC偏置电压产生潜在的危害,因为只有VDD/2电压施加到过扬声器,除非加一个隔直电容器。 “激励”的半桥电路电源电压总线可以超过LC滤波器的大电感器电流产生的标称值。在V DD和VSS之间加大的去耦电容器可以限制激励dV/dt的瞬态变化。全桥电路不受总线激励的影响,因为电感器电流从一个半桥流入,从另一个半桥流出,从而使本地电流环路对电源干扰极小。 音频D类放大器设计因素 虽然利用D类放大器的低功耗优点有力推动其音频应用,但是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设计工程师考虑,包括: *输出晶体管尺寸选择; *输出级保护; *音质; *调制方法; *抗电磁干扰( EMI); *LC滤波器设计; *系统成本。 输出晶体管尺寸选择 选择输出晶体管尺寸是为了在宽范围信号调理范围内降低功耗。当传导大的IDS时保证VD S很小,要求输出晶体管的导通电阻(RON)很小(典型值为0.1W~0.2W)。但这要求大晶体管具有很大的栅极电容(CG)。开关电容栅极驱动电路的功耗为CV2f,其中C是电容,V是充电期间的电压变化,f是开关频率。如果电容或频率太高,这个“开关损耗”就会过大,所以存在实际的上限。因此,晶体管尺寸的选择是传导期间将IDS×VDS损失降至最小与将开关损耗降至最小之间的一个折衷。在高输出功率情况下,功耗和效率主要由传导损耗决定,而在低输出功率情况下,功耗主要由开关损耗决定。功率晶体管制造商试图将其器件的RO N×CG减至最小以减少开关应用中的总功耗,从而提供开关频率选择上的灵活性。

和倍差倍问题

基础知识 1.和倍问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而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倍数+1)=较小数 (即1倍数、标准数) 2.差倍问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而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基本公式:差÷(倍数的差)=标准数(一倍数) 例题解析 一、和倍问题 例1:某班为“希望工程”捐款,两组少先队员共交废报纸240千克,第一组交的废报纸是第二组的3倍,问两组各交废报纸多少千克? 线段图分析:解答 变式练习:NBA球星姚明到底有多高?现在已知小明和姚明的身高和是339厘米,姚明的身高大约是小明身高的2倍。你能够算出来吗? 分析过程:解答: 例2:哥哥原有108元,弟弟有60元,如果现在想把哥哥的钱调整到弟弟的5倍,弟弟应给哥哥多少钱? 分析过程:解答: 变式练习:妹妹有课外书20本,姐姐有课外书25本,姐姐给妹妹多少本后,妹妹课外书是姐姐的2倍? 分析过程:解答: 例3:二个同学共做了23道题。如果乙同学再多做1题,将是甲同学做的2倍,二个同学各做了几题? 分析过程:解答:

练一练:已知甲、乙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0,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分析过程:解答: 例2:甲、乙两车间原来人数相等,因工作需要,从甲车间调24人到乙车间.这时乙车间人数是甲车间的4倍.甲、乙两个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分析过程:解答: 例3:四(1)班与四(2)班原有图书的本数一样多。后来,四(1)班又买来新书118本,四(2)班从本班原有书中取出70本送给一年级同学。这时,四(1)班的图书是四(2)班的3倍。求两班原有图书各多少本 分析过程:解答: 例4:有大、小两猴都有一些桃子。小猴比大猴少13个,如果小猴再给大猴6个,这时小猴的桃子相当于大猴的1半,求大、小两猴原来各有多少个? 分析过程:解答: 变式练习:有两块布料,第一块148米,第二块100米,两块布各剪去同样的一段后,剩下的米数第一块是第二块的3倍。两块布各剪去多长? 分析过程:解答:

差分信号PCB规则

什么是差分信号? 一个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在某些系统里,系统'地'被用作电压基准点。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的。我们使用该术语是因为信号是用单个导体上的电压来表示的。 另一方面,一个差分信号作用在两个导体上。信号值是两个导体间的电压差。尽管不是非常必要,这两个电压的平均值还是会经常保持一致。我们用一个方法对差分信号做一下比喻,差分信号就好比是跷跷板上的两个人,当一个人被跷上去的时候,另一个人被跷下来了- 但是他们的平均位置是不变的。继续跷跷板的类推,正值可以表示左边的人比右边的人高,而负值表示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高。0 表示两个人都是同一水平。 图1 用跷跷板表示的差分信号 应用到电学上,这两个跷跷板用一对标识为V+和V-的导线来表示。当V+>V-时,信号定义成正极信号,当V+

和差和倍差倍练习题

和差和倍差倍练习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和差、和倍、差倍练习题班级:姓名: 和差问题公式:大数= = = 小数= = = 和倍问题公式:小数(1倍量)= 大数(几倍量)= = 差倍问题公式; 小数(1倍量)= 大数(几倍量)= = 1、植树节,四年级一、二班学生共植树106棵,一班学生比二班学生 多植树24棵,问一、二班学生各植树多少棵? 2、小华的故事书本数是小明的4倍,如果小华给小明6本后,两人的 本数一样多,小华原来有多少本故事书小明原来有多少本故事书3、一个长方形木板的周长是120米,长是宽的3倍,这块木板的长和 宽分别是多少米? 4、小丽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少6分, 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5、甲工地有200人,乙工地有130人,要使甲工地的人数是乙工地人 数的2倍,需从乙工地调多少人到甲工地? 6、两个粮仓共存粮2200千克,由乙仓运出210千克。甲仓存的粮食是 乙仓的2倍少380千克,甲仓库和乙仓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千克?

7、两篮苹果共99个,如果从甲篮中取出8个放到乙篮中,则甲篮中的 苹果比乙篮还多3个,求两篮中原来各有多少个苹果? 8、两堆石子重量相等,第一堆运走3吨,第二堆运走28吨以后,第一 堆剩下的吨数是第二堆的6倍,两堆石子现在各有多少吨? 9、甲、乙两辆汽车共载客83人,若甲车增加6人,乙车减少7人,这 时两车乘客同样多,求两辆汽车原来分别有乘客多少人? 10、小区修缮三条道路,三条路共长220米,第二条路是第一条路长的 3倍,第三条路是第二条路长的2倍,求第一条路长多少米? 11、被减数、减数、差之和是900,减数比差小50,求减数是多少? 12、甲筐有梨40个,乙筐有梨24个,现在从两筐取出数目相等的梨, 剩下梨的个数,甲筐恰好是乙筐的5倍,甲筐所剩的梨有多少个乙筐所剩下的梨有多少个 13、 14、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71,已知商是1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 14、李叔叔的存款是王叔叔的7倍,如果李叔叔取出1500元,王叔叔存入1500元,那么王叔叔的存款是李叔叔的3倍,李叔叔、王叔叔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

数学运算之和差倍问题

数学运算之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 (一)核心要点提示: 和、差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或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值。(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较大数一差=较小数 这一题型应作为一个基本常识掌握,以加快解题的速度。 (二)例题与解析: 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析:设乙班的图书本数为l份,则甲班图书为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和乙班图书本数的和相当于乙班图书本数的4倍。还可以理解为4份的数量是160本,求出1份的数量也就求出了乙班的图书本数,然后再求甲班的图书本数。用下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解:乙班:160÷(3十1)=40(本) 甲班:40×3=120(本) 或160—40=120(本) 2、河东小学画展上展出了许多幅画,其中有16幅画不是六年级的,有15幅画不是五年级的,现知道五、六年级共有25幅画,求其它年级的画共有多少幅? 解析:由“其中有16幅画不是六年级的,有15幅画不是五年级的”可知五年级比六年级多16-15=1(幅)画,又知“五、六年级共有25幅画”,根据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可知五年级有(25+1)÷2=13(幅)画,因此,其它年级的画共有16-13=3(幅)。 3、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生同每个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1个男生没握过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过手,如此等等,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和7个男生握过手,那么这50名学生中有几名男生? 解析:从题目中已经知道参加联欢会的男生和女生共有50名。因此,如果能知道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差,即可按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求出男生有多少人。 为了使题目中的条件更容易分析,我们不妨将女生的顺序反过来,从后往前看。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倒数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同8个男生握过手;倒数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同9个男生握过手,如此等等,第一个到会(即倒数最后一个)的女生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由此,立即可知,男生人数比女生的人数多6个人。因此,男生人数为(50+6)÷2=28(人) 转载自:https://www.doczj.com/doc/105541769.html,/thread-154465-1-1.html "和差倍问题"例题详解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要点:先把一,二小组看成一个整体!把第三小组看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化三为二”即把三个问题转换成二个问题,先求出第一,二小组的人数,再求出第一小组的人数。这也是一个和差问题。 解:(180+20)÷2=100(人)——第一,二小组的人数 (100-2)÷2=49(人)——第一小组的人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和差、和倍、差倍、倍比)

应用题 一、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3.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二、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2. 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3. 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70,乙比甲的2倍少4,丙比甲的3倍多6,求三数各是多少? 4. 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三、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2.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3. 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4.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运出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四、倍比问题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1. 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2. 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 3.凤翔县今年苹果大丰收,田家庄一户人家4亩果园收入11111元,照这样计算,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

和差倍问题及答案

测试时限45分钟本卷满分120分老师评定()分 三、和差倍问题 A卷 一、填空题(每题8分,共96分) 1.两个班级总共有84个学生,且甲班比乙班多2人,那么乙班有(41)个学生.2.兄弟两人共有72张邮票,若哥哥再从弟弟处借5张邮票,那么哥哥的邮票是弟弟的两倍.问哥哥原来有(43)张邮票,弟弟有(29)张邮票. 3.甲、乙、丙三人种树,甲、乙两人共种了8棵树,乙、丙两人共种—了11棵树,而甲、丙两人共种了9棵树,那么甲种了(3)棵树. 4.父子两人一个星期共打了26次电话,其中父亲打电话次数比儿子打电话次数两倍多2次,那么父亲这个星期打了(18)次电话. 5.甲、乙、丙三人每月可以拿到一些零花钱,其中甲比乙多20元,乙比丙少5元,而且甲是丙的两倍,那么丙每月可拿到(15)元零花钱. 6.两个数相除,商7余11,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213.那么,被除数是(172)。 7.如果两个正整数的和与差的积是77,那么这两个数的积是(18 )。或1482 8.小明发现他每个月喝的牛奶瓶数比奶奶喝的多45瓶,而且又是奶奶喝的4倍少15瓶,那么每月小明喝掉牛奶(65)瓶,奶奶喝掉(20 )瓶. 9.甲、乙两家原有相等的大米,甲家吃掉了7斤,乙家吃掉了19斤,甲家剩的大米是乙家的3倍。那么甲家现有大米(18)斤. 10.两堆煤共有900吨,第一堆运走160吨后比第二吨少30吨,那么第二堆有(385 )吨煤. 11、甲、乙、丙各有一些糖果,若甲比乙多9粒,比丙多2粒,而乙、丙共有47粒糖果,那么,甲有(29)粒糖果. 12.甲、乙、丙三个同学一共做了177道数学题,甲做的数目是乙的3倍,而乙的又比丙做的5倍少3道,那么丙做了(9)道数学题. 13.大水池里有水2600立方米,小水池里有水1200立方米.如果大水池里的水以每分钟23立方米的速度流入小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小水池中的水是大水池的4倍? [2600-(2600+1200)÷(1+4)]÷23=80(分) 14.爸爸和妈妈各拿到一笔奖金.如果爸爸和妈妈每天分别用掉50元和25元,那么当妈妈花完了这笔奖金时,爸爸还有600元.如果爸爸和妈妈每天分别用掉25元和50元,当妈妈花完了这笔奖金时,爸爸还有1800元.求爸爸和妈妈各拿到多少元奖金.妈妈(1800-600)÷3×2=800(元) 爸爸800×2+600=2200(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