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案这是一篇说明文,他比较详细的评价了位于我国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作者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雕塑艺术以及制作技术三个方面对它进行了详尽介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它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2.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

试着自行解决。

3.交流文章内容: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1)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2)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3)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和兵马俑的()与(),指出()。

5.交流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兵马俑是1974年春于陕西临潼县始皇墓东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大坑,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八千余件。其中一号坑面积,达一万四千多平

方米,现已挖出两千平方米,出土陶俑一千多件,陶马三十多匹,战车八乘。二号坑面积

六千多平方米,出土战车八十九乘,骑兵俑二百多件,步兵俑六百多件。三号坑面积较小,仅五百二十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估计为这支地下大军的军帅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

事画卷。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阶的高低,这些武士俑中,有的身穿战袍,有

的身穿销甲,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站立马前,有的伫立攀弓,有的单腿跪射。他们的面部

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头部低垂,若有所思;有的则忧心忡忡,凝视空茫,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

(3)谈谈学习资料后的收获。

6.欣赏课件,引出专题。

(1)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请看大屏幕。(欣赏课件)你能用自已喜欢的词来赞赞秦始皇陵兵马俑吗?(栩栩如生、雄壮、美丽……)

(2)秦始皇陵兵马俑:伟大、神奇……因此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前,我们来研究什么?(奇在何处?)

三、精读课文,品读体验

(一)确定研读内容。

那么我们研究秦始皇陵兵马俑“奇在何处?”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逐一回答,板书。(建筑、军阵、兵俑、历史、地位)

(二)商讨研读方式

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读、看、划、写……)

(三)分组研读

(四)交流。

1.建筑:极为壮观(场面)

找出描写建筑极为壮观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壮观,秦俑的多。(补充:一号坑230*62 武士俑7000 战车100 战马100)

2.军阵:威武雄壮

军阵怎么个威武雄壮?用什么形式告诉大家?

(1)说:概括说怎么说。(威武雄壮、严整……)

具体说怎么说。(前锋、侧翼、后卫……)

(2)读:自读。学生个别配乐读。集体配乐读。感悟“军阵”的威武雄壮。

(3)画:画军阵草图。

(4)介绍:看军阵图介绍。

3.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感受“栩栩如生”:读描写“老战士、新兵”的句子。

看图对比着读(出示老战士、新兵秦俑图片)

(2)体味“神态各异”:提供资料看图选择写。(秦俑群体近像)

交流读。

选择三位同学连续组段读。

改:用上“似乎、仿佛、可能”读。

请同学加总起句读。

4.历史:年代久远

5.地位:最重大之一

四、课后延伸,展示个性。

1.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基辛格

2.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陵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五、总结

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萧克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建筑极为壮观

军阵威武雄壮

兵俑世界第八奇迹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历史年代久远

地位重大之一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

3、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学习重难点:

1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兵马俑的特点及价值。

2、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检查生字词

(俑:古代殉葬的偶像。)

3、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兵马俑的资料。

二、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找出对兵马俑的总体评价——

2、自读课文,看看兵马俑究竟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3、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语试着用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品读体验

1、小组间交流反馈“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的原因

2、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板书:

1)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2)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令人惊叹、无限自豪

3、文章中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整理。

4、小组反馈,师适当总结,

5、全文小结

1)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哪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今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与秦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观看课本插图)你感受到什么?仿佛看到或听到什么?

2)兵马俑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它在古都西安,如果对西安或秦王朝感兴趣,那课下我们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四、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五、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

高超艺术

制作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兵马俑资料,通过大量阅读这些资料,让学生初步对兵马俑有所了解,从而

激发学生学本课的激情。

2、通过《阅兵式》、《兵马俑解说》、《千人千面》三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离生

活遥远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兵马俑写实艺术风格理解,通过学生观

察图片和模型,并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4、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及外国友人的评价,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

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

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课前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

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影音导入,激发审美期待

同学们,2009年的10月1日,为了庆祝国庆节,咱们国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

播放录像【2009年阅兵式】

师:这样的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威武,雄壮。

师:这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的强盛,是咱们国家的骄傲。

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同学们请看!

欣赏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

师:大家知道这张图片描述的什么吗?

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二、初步欣赏,整体感知秦俑魅力

(一)谈话解决:兵马俑在哪里?它是为谁而建立的呢?他有什么作为呀?(老师见同学们课下搜集了兵马俑的资料,现在分享给你的伙伴们吧。)一会儿我请小组代表来说。

师总结:西安,秦始皇,他是中国历第一位皇帝,

政治上:统一六国

文化上:统一文字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

师:这位皇帝真了不起呀。正是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谈话解决:什么是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俑吗?

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

师:大家想想陶兵马是怎么制作成的?

用土制作而成。古代劳动人民先用黄土制成一个的大体的模样,再一件一件的单独塑造,精雕细刻之后,经高温烧制而成。这是雕塑作品的一种表现手法。

雕塑的形式一般分圆雕与浮雕二种。大家看老师手中的模型。

【圆雕和浮雕各一件】

师:大家猜猜它们那个是圆雕那个是浮雕?

师总结:圆雕: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从四面八方观赏的立体雕塑。浮雕:在平面上

雕出凹凸起伏形象地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黑板上张贴一副兵俑肖像】

介绍绘画与雕塑的区别:绘画是在画面上用线条、明暗、色彩以及透视关系等手段来

描绘形象,使观众造成幻觉,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一种艺术。而雕塑是一种用坚硬的物质为材料,用雕、塑、刻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因此它是一种有可触感觉的艺术。

【欣赏课件绘画、浮雕、圆雕】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圆雕和浮雕?

生:达活泉公园的郭守敬像是圆雕,家里床头上的修饰物是浮雕。

师:大家说兵马俑雕塑群属于圆雕还是浮雕?

生:圆雕。

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的入葬尘封于地下,但在1974年春天,它不

甘于寂寞。几个农民在打井时无意中挖掘出一个陶制武士头。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

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

真正到过中国。

大家愿意和老师一块欣赏这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吗?

【录像:中国的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三)初步欣赏

初探感受。

同学们看到这些一定想说点什么吧!

【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写实】

【欣赏视频解说资料】

抓住重点词语:开口讲话,与真马大小相同,按照军队原样制作等语句让学生感受兵马俑的真实感。

师:这就是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三、细细品味,了解雕塑艺术特征。

师:同学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欣赏图片和兵马模型】

(老师边巡视边指点)要注意发式、胡须、脸部表情、姿势、装束、陶马。

学生汇报:兵俑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你们的观察真细致,令老师也佩服。老师也由衷的佩服创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写实和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师:兵俑他们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兵俑之间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1)发式:【欣赏课件图片】

帽子与帽子不同,发髻与发髻。军队中的军官都带着帽子,一般的士兵,只是挽成圆形的发髻。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

(2)表情:【欣赏课件千人千面】

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可谓千人千面,各不雷同。

看两张图片(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的统一作殊死拼搏。) (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能说出这两位人物在想什么吗? 学生谈。

(3)服装和动作

1)兵俑分类。

师:不同的人物着装自然不同,兵俑大致分为三类【欣赏课件】:士卒俑、军吏俑、将军俑。

学生辨认课件中的人物身份,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说明理由。

2)体验动作。兵马俑动作个个神武,让我们来体验一下。

【教师组织模仿】

四、探索评述,激发爱国情感

各界人士的评价【课件】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1987年,被世界教科文

组织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得外国人都这样高度评价我们的兵马俑“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珍爱国宝。

五、课外拓展,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

师:这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地下珍宝库还蕴藏着更多值得我们去欣赏的。

【观看课件课本铜车马】

课本中的铜车马是1980年在秦陵两侧出土的,是用金、银、青铜制造的,显示了精湛的金属加工技艺。被誉为青铜之冠,国之魂宝。

这不由的让我们再次呼唤“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大家学完此课有什么感受?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可以写在纸上,下课交给老师。咱们一起来探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