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doc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其过程为:

P 黄圆×绿皱

F1黄圆

↓?

F2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配子的产生

①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②F1产生的配子

a.雄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

b.雌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

(2)配子的结合

①假说: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②F1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3)遗传图解

3.设计测交方案及验证——演绎和推理

(1)方法:测交实验。

(2)遗传图解

4.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

(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图)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系及相关比例

6.用“先分解后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

(1)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

(2)分类剖析

①配子类型问题

a.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b.举例: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求配子间结合方式的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

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③基因型问题

a.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

b.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c.举例:AaBBCc×aaBbcc杂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Aa×aa→1Aa∶1aa 2种基因型

BB×Bb→1BB∶1Bb 2种基因型

Cc×cc→1Cc∶1cc 2种基因型

子代中基因型种类:2×2×2=8种。

子代中AaBBCc所占的概率为1/2×1/2×1/2=1/8。

④表现型问题

a.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b.子代某一表现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c.举例:AaBbCc×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Aa×Aa→3A_∶1aa 2种表现型

Bb×bb→1Bb∶1bb 2种表现型

Cc×Cc→3C_∶1cc 2种表现型

子代中表现型种类:2×2×2=8种。

子代中A_B_C_所占的概率为3/4×1/2×3/4=9/32。

考向一把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根据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 D

规律总结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及发生时间

(1)条件

①有性生殖的生物;②减数分裂过程中;③细胞核基因;④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学*科网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所对应生物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答案】C

【解析】只有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其自交后代才可产生9∶3∶3∶1的性状分离比,C项正确。

考向二把握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3.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

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①②③④

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Ⅱ、ⅢⅡⅡⅢ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B

技法提炼

遗传定律的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结论

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

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测交法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

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

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花粉鉴定法

F1若有两种花粉,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F1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4.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果蝇的正常眼与棒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某果蝇基因型如图所示(仅画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灰身与黑身、直翅与弯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果蝇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果蝇与一只表现型为灰身、直翅、棒眼的雄果蝇交配,得到206只灰身直翅棒眼雌果蝇、99只灰身直翅棒眼雄果蝇和102只灰身直翅正常眼雄果蝇,则选择的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_。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好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雄果蝇与图示果蝇进行交

配。

【答案】(1)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a、B、b、D、d

(3)AABBX D Y aabbX d Y

之进行交配。

考向三亲本基因型的确定

5.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YY与Yy的比例为1∶1,RR∶Rr∶rr的比例为1∶2∶1,所以第一对是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的结果,第二对是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学&科网

解题技巧

利用基因式法解答自由组合遗传题

(1)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基因式可表示为A_B_、A_bb。

(2)根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此方法只适用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性关系已知时)。

6.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答案】C

考向四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7.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

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A .964、

19B .

964、164C .364、

13D .

364、164

【参考答案】 A

8.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

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两亲本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

解题必备

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规律: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

(1)9∶3∶3∶1?(3∶1)(3∶1)?(Aa ×Aa)(Bb ×Bb);(2)1∶1∶1∶1?(1∶1)(1∶1)?(Aa ×aa)(Bb ×bb);(3)3∶3∶1∶1?(3∶1)(1∶1)?(Aa ×Aa)(Bb ×bb);

(4)3∶1?(3∶1)×1?(Aa ×Aa)×(BB ×BB)或(Aa ×Aa)×(BB ×Bb)或(Aa ×Aa)×(BB ×bb)或(Aa ×Aa)

×(bb ×bb)。学科#网

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

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香味性状对应基因型为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由于子代抗病∶感病=1∶1,可推知亲代为Bb和bb,子代无香味∶香味=3∶1,可推知亲代为Aa和Aa,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B正确;两亲本(Aabb、AaBb)杂交的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均为杂合子,C正确;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为1/8AABb、1/4AaBb、1/8AAbb、1/4Aabb、1/8aaBb、1/8aabb,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所占比例为1/4×1/4×1/4+1/8×1/4=3/64,D错。

考向五利用分离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遗传病概率计算题

9.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A.1/2 B.1/8

C.3/8 D.1/4

【参考答案】 A

归纳整合

巧用分解组合法解答遗传病概率问题

①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

②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

③甲、乙两病均患的概率是m·n;

④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10.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aa)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再生一个孩子:

(1)只患并指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5)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1)3/8

(2)1/8

(3)1/16

(4)1/2

(5)5/8

1/16。(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并指概率×非白化病概率+白化病概率×非并指概率=1/2×3/4+1/4×1/2=1/2。(5)后代中患病的概率为:1-全正常(非并指、非白化)=1-1/2×3/4=5/8。

1.下列涉及自由组合定律理解的表述,正确的是

A.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自由组合

C.Aa个体产生两种配子的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发生自由组合

2.荠菜果实有两种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分别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A.3 /15 B.7/15

C.3/16 D.7/16

3.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4.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基因型RRWW RRww RrWW Rrww RRWw RrWw

比值 1 1 1 1 2 2 A.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RrWW

B.测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

C.等位基因R、r位于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D.基因型为RrWw的个体自交,与上表中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4

5.某一植物体内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

合个体杂交得F l,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 1: 1: 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6.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7.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有红色和黄色(非蛋白质类色素)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

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D.花瓣颜色形成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8.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9.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A和a、B和b是分

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________________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10.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

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学科&网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后,对植株进行________处理,选出表现型为________的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

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论顺序)。

11.(2017·新课标Ⅱ卷)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

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12.(2017·新课标Ⅲ卷)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

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答案】 B

2.【答案】 B

【解析】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说明只要含有显性基因,荠菜果实就表现为三角形,进而推出只要含有一对纯合显性基因,自交后代就一定表现为三角形,这样的个体基因

型及其比例为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7/15。3.【答案】 D

【解析】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并且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后代表现型种类=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1/2×1/2×1/2=1/8,A错误;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

=1/4×1/2×1/4=1/32,B错误;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1/2×1/2×1/4=1/16,C错误;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1/4×1/2×1/2=1/16,D正确。

4.【答案】 D

和另一个单显性,占(1+3)/16=1/4。

5.【答案】 B

【解析】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1∶1∶1∶1,F1的基因型为AaBbCc,但产生的配子AB∶ab=1∶1,说明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

6.【答案】 B

【解析】根据遗传图谱F2出现9∶3∶3∶1的分离比可知,大鼠的毛色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设亲代黄色、黑色大鼠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则F1AaBb(灰色),F2中A_B_(灰色)、A_bb(黄色)、aaB_(黑色)、aabb(米色)。由此判断大鼠的体色遗传为不完全显性,A选项错误;F1AaBb×AAbb(黄色亲本)→A_Bb(灰色)、A_bb(黄色),B选项正确;F2中的灰色大鼠有基因型为AABB的纯合子,C选项错

误;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

3

×

1

2

1

3

,D选项错误。

7.【答案】 C

【解析】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A_Rr)的植株占3/4×1/2=3/8,A正确。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基因型有AaRr、Aarr、aaRr、aarr,表现型有小花瓣红色、小花瓣黄色、无花瓣,共3种,B正确。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自交,子代表现型有3种,Rr自交,子代表现型有2种,但由于aa表现无花瓣,故aaR_与aarr的表现型相同,表现型共5种;子代共有3×3=9种基因型,C错误。由于花瓣中的色素为非蛋白质类,所以花瓣颜色形成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正确。

8.【答案】 A

【解析】由F1的表现型可知,野鼠色为显性,棕色为隐性。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出现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说明双显性为野鼠色,双隐性为棕色,即M__N__为野鼠色,mmnn为棕色,只具有M或N(M__nn或mmN__)表现为黄色或黑色,A项符合题意。

9.【答案】(1)两

(2)AaBb AAbb、aaBB、aabb

(3)AAbb×aaBb Aabb×aaBB

(4)紫花∶红花∶白花=9∶3∶4

F1自交后应有三种表现型,即紫花∶红花∶白花=9∶3∶4。

10.【答案】(1)基因的分离

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

(2)ddRr 1/2

(3)病原体(感染) 矮秆(抗病)

(4)4 12∶6∶2∶1

【解析】(1)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

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2)F1基因型为DdRr,由图2知,

F1与丙杂交的后代中高秆∶矮秆=1∶1,抗病∶易感病=3∶1,说明丙基因型为ddRr。若对丙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中出现ddRr的概率为1/2。(3)在F2出现了性状分离,需要通过对比茎秆高度,并进

自交行病原体感染选择出矮秆抗病植株,再通过连续自交提高品种的纯合率。(4)图1中F1:DdRr――→

F2∶D__R__∶ddR__∶D__rr∶ddrr=9∶3∶3∶1,据题意得,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可知,F2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2/3)∶(3×1)∶(3×2/3×1/2)∶(1×1/2)=12∶6∶2∶1。

11.【答案】D

【解析】由题可以直接看出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F2为52+3+9=64份,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即F1的基因型为三杂AaBbDd,只有D选项符合。或者由黑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_B_dd,占9/64=3/4×3/4×1/4,可推出F1的基因组成为AaBbDd;或者由褐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_bbdd,占3/64=3/4×1/4×1/4,也可推出F1基因组成为AaBbDd,进而推出D选项正确。12.【答案】(1)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 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F 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

得到的F 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

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F 1

aaBBEE ×

AAbbEE ②

F 2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有眼小刚毛∶无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9∶3∶3∶1,则A/a 和B/b 位于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否则A/a 和B/b 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学

*科网

(2)实验思路:将验证

A/a 和B/b 这两对基因都位于X 染色体上,拆分为验证

A/a 位于X 染色体上和

B/b 位于X 染色体上分别进行验证。如利用①和③进行杂交实验去验证A/a 位于X 染色体上,利用②和

③进行杂交实验去验证

B/b 位于X 染色体上。

实验过程:(以验证A/a 位于X 染色体上为例)取雌性的①和雄性的③进行杂交实验:

♂♀有眼

Aa aa × AA

①②

X a X a × X A Y

X A X a X a

Y 有眼

无眼

若A/a 不位于X 染色体上,则:

若A/a 位于X 染色体上,则: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子一代中雌性全为有眼,雄性全为无眼,则A/a 位于X 染色体上;若子一代中全为有眼,且雌雄个数相等,则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