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学会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二、实验原理:

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注意: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仪器介绍: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

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其中共有400个小格,供微生物计数用。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以计数酵母菌为例

(1)样品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

(2)将血细胞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厚玻片.

(3)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细胞计数室内.

(4)计数;

3.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每个小格酵母菌数目×400×104×稀释倍数

注释:培养的时间不同取样酵母菌的稀释倍数是不同的。

三.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一)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吗?养分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吗?

(二)设计实验:将24支试管分成ABC三组,每组8支。A组为实验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B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5℃,与A组形成温度条件对照。C组不装培养液,只装无菌水10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与A组形成营养条件对照。

(三)实验操作:

1.配制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和酵母菌母液;

2.预先设计分装。先每次用10mL刻度吸管吸取10mL培养液到A组和B组试管,用另一支10mL刻度吸管吸取10mL无菌水到C组试管。待分装完毕,每支试管加塞后把试管扎成捆后,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的名称、组别、日期。

3.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无菌条件避免其他菌)

4.接种菌种:用灭菌干净的1mL刻度吸管每次吸取0.1mL酵母菌母液,往每支试管中加入。(注意滴加量不要太多,避免初始菌数过多。)

5.培养:将A、C试管置于28℃的恒温箱中培养。将B试管置于5℃的恒温箱中培养。

(5℃的恒温箱可由某些型号冰箱保温室设定5℃时代替。)

6.计数和记录:本实验为7天,每天取样时间大体一致,每次每组按序号取一支试管。计数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取样的吸管要干净且分开使用,每次取样前要试管振荡摇匀。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后立即将数据填到记录表格中。

思考题1: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四)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参考1:一次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实验无需用到显微镜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C.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D.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微粒

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当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计数时,可以将培养液进行稀释后再统计,

B.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每次都要稀释到相同的倍数

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D.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

3.下列有关酵母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始终呈J型曲线增长

B.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C.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D.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可以产生酒精和乳酸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表一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2)此实验组设计的变量是:

(3)为什么在接种、培养和计数的整个实验过程中,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4)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第______天的增长率最大;第3天后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减缓甚至不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组与B组酵母菌中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A组中该数值比B组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缺少C组酵母菌的数目变化曲线,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在答题纸相应的图中补充画出该曲线。(7)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6.(1)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个/mL。

(2)通常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后再计数。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个。

7.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 共4组实验,用1 000mL 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___组、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_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____。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和。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细胞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 (2)尝试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2.能力目标 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数量的方法。 3.情感目标 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二、教学设计思路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既是一个显微观察实验,也是一个探究实验,实验过程涉及微生物培养法、抽样检测法、显微观察法以及模型构建法等技能方面的训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有多方面培养价值的实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实验技能的指导。 三、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但仍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 (1)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但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不了解; (2)对实验观察有一定的了解,但持续观察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数学模型建构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情况分析:由于教师是初登讲台的新老师,没有多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突发状况。 基于学情分析与教师情况分析,本节课采取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两个: 一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二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及师生的有效互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血球计数板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1.若浓度过高会造成观察到的小方格内酵母菌数目太多。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小方格内适宜的细胞数为3~5个。数目太多很难清点,往往导致结果不准确,此时要对培养液作适当稀释,计算出原浓度溶液中细胞的数目。 学生知道要稀释,但不知道稀释多少倍、如何稀释。指导学生先大概数出酵母菌数目,据此确定稀释倍数。例如小方格中大约有35个细胞,就进行l 0倍的稀释:用移液管取1 m L原液到试管中,加入9 m L的无菌水。最后进行相关

最新实验报告-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报告: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班级姓名小组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研究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通过使用血球计数板掌握单细胞生物的计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三、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四、实验用具:无菌水,试管,棉塞,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滴管,无菌移液管,小烧杯或小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0.1mm)、纱布、滤纸、镊子、盖玻片。 五、方法步骤: 1、取相同洁净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马铃薯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标记甲、乙、丙等。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甲、乙、丙,各5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 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25℃下培养7天。 5、每天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六、实验记录表 根据表格数据绘图: 七、实验结论: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型增长变化。 数 量 时间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教案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 (2)知道无氧呼吸的过程 (3)学会无氧呼吸实验装置的搭建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交流表达、质疑,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2)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为后面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学会合作学习 (2)通过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 教学用具 无氧呼吸的课件、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及相关实验材料包括材料:安琪牌酵母干粉;仪器和试剂: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热水、大试管1支、橡皮塞(带有与大试管配套的弯玻璃导管1只)、玻璃棒、小试管5支、500ml大烧杯1只,5%葡萄糖溶液、石蜡油、清水、0.1%BTB溶液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酵母菌呼吸方式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创设情境、引入] 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屏幕上面是什么?“葡萄美酒夜光杯”。 甘醇、甜美的葡萄酒是怎么酿制的?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实验室酿制葡萄酒的过程。 教师:视频播放 学生体会葡萄酒酿制的过程。 教师:是什么生物让葡萄变成了酒? 学生:酵母菌 教师: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它的细胞呼吸,使葡萄变成了葡萄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教师:课前已布置大家预习了P91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你们有哪些想探究的问题? 生: 师:下面给大家4分钟时间,小组成员讨论自己的方案,形成一个小组统一的实验探究方案,然后准备全班交流。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研究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通过使用血球计数板掌握单细胞生物的计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三、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四、实验用具:无菌水,试管,棉塞,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滴管,无菌移液管,小烧杯或小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纱布、滤纸、镊子、盖玻片。 五、方法步骤: 1、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丙等。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 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25℃下培养7天。

5、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六、实验结论: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变化。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 三、实验材料:洋葱(可用葱.蒜代替),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四、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一.材料用具:酵母菌贮用培养液、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移液管、滴管、有螺旋盖的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直尺、坐标纸、比浊计(比色计)、显微镜。二.材料简介: 1.选用酵母菌的原因: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2.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世代间不重叠。 2.血球计数板: 具体操作方式:用滴管从试管中取1滴培养液到血球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计数板: 五点取样法1个大方格=16个中方格 =400个小方格(16×25) 3.比浊计(比色计):测定溶解度。 三.实验步骤 Ⅰ.配置样品并分组(配置2个样品):用记号笔标记有螺旋盖的试管A、B; A组(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0.1mL酵母菌贮用培养液) B组(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

注: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Ⅱ. 细胞计数(抽样检验方法) 1.拧紧试管盖将试管A 轻轻震荡几次(目的: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 用滴管从试管中取1滴培养液到血球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让培养液自行 渗入。静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 3.试管B 重复该步骤; 4.样品2重复2、3。 ★计数注意事项: 盖 1.计数顺序:左上 右上 右下 左下; 2.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3.细胞间若有粘连(死亡),则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 4.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 芽体 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5.用比浊计测定各试管的浑浊程度(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与其浑浊度之间的关系) 细胞总数计算方法: 每方格内细胞数(细胞数÷方格数)×2500×10 2500:每方格体积=2mm×2mm×0.1mm=0.4mm2 1mL=1cm2=1000mm2 1000÷0.4=2500个(每毫升方格数) 10:一试管大约为10mL 。

实验七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方程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浓硫酸溶液)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 据图分析 (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装置 1、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 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三、结果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资料】溴麝香草酚蓝:也叫溴百里酚蓝,英文名Bromothymol Blue,简称为BTB,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

分子式:C27H28Br2O5S,分子量:624.39,产品性状:浅玫瑰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00~202℃,易溶于乙醇﹑醚﹑甲醇及稀氢氧化碱溶液。稍溶于苯﹑甲苯及二甲苯,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石油醚。溴麝香草酚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pH6.0(黄)~7.6(蓝)。普通水是中性,pH也就是7左右,差不多呈淡蓝,溶有CO2后,由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因此pH不会降太多,变黄。当中过渡颜色是绿色或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葡萄挂满了枝头。葡萄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我们还可以用来酿酒。酿酒过程中会用到一种微生物—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代谢类型属于兼性厌氧型。工厂需要生产大量酒精,需要大量繁殖酵母菌。 通过必修一学习,我们知道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那酵母菌大量繁殖的条件是否需要氧气?培养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如何变化? 我们先预期理想条件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情况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以分裂或出芽形式增值,增值后一般是一分为二。如果N0个酵母菌从0代开始同步增殖,写出t代酵母种群Nt的数学表达式。不错,t代酵母种群数量Nt=N02t 数学表达式对应的图像是什么样呢?从图中可以看出,理想条件下,酵母种群数量成指数增长的方式,由于曲线形状为J型,所以也叫J型增长。 让我们分析一下J型增长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即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增长过程中增长率如何变化?什么是增长率?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下面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J型增长的增长率,用v表示增长率=N t- N t?1/ N t= N02t- N02t?1/ N02t=1/2 ,所以J型增长的第二个特点为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条件适宜时酵母可2小时增殖一次。10.4天与地球同等质量;反映了生物增殖的潜能,体现了达尔文的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能不能这么增长?不可能!为什么?哪些限制?那么真实的是什么样子?需要我们做实验来进行研究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班兴趣小组同学课下完成的探究不同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第一步配置酵母菌培养液,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第二步分成两组,一组直接接种酵母菌,另一组接种酵母菌后用石蜡油液封,均置于28℃下培养。 第三步:每天计数酵母菌细胞数量。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用到一种工具血球计数板,它是一种专门计数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仪器。由于时间原因,血球计数板的具体应用我们不再讲解。 这样连续培养五天并每天统计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下面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兴趣小组得到的结果。 先分析在无氧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得到的结果,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先看问题1:描述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如何在发生变化的?分析变化原因?由实验结果可知,第一天内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随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酵母菌数量几乎不再变化。我们分析第一天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刚培养时培养瓶中还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 (2)形成探究实验思路,养成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 四、重难点: 【重点】: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与差别【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 五、器材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五个、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澄清石灰水、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95%-97%)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 张: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 学生甲、乙分别阐述家庭蒸

馒头?如何酿酒?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 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让学生做出假设,教师对其进行归纳。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疑问,在这些问题中,我们选择一两个问题来进行探究。 1、酵母菌能使糖馒头和酿酒的过程。 学生根据初中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作出各种假设: 学生甲:CO2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乙:CO2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二、新课讲解活动一:设计实验方案类发酵产生酒精, 但是不清楚是在 有氧条件下还是 在无氧条件下进 行,那我们可以提 出问题,酒精是酵 母菌什么条件下 产生的? 2、酵母菌的呼吸 会产生二氧化碳, 但不同条件下产 生的二氧化碳是 否一样多呢? 在提出问题之 后,我们要根据问 题做出假设,我们 应该作什么样的 假设呢?(学生回 答) 酒精是酵 母菌在有 氧条件下 产生的;学 生丙:CO2 和酒精都 是酵母菌 在有氧条 件下产生 的;学生 丁:CO2和 酒精都是 酵母菌在 无氧条件 下产生的。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学会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二、实验原理: 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2.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注意: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仪器介绍: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 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其中共有400个小格,供微生物计数用。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以计数酵母菌为例 (1)样品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 (2)将血细胞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厚玻片. (3)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细胞计数室内. (4)计数;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原理: 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注意: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仪器介绍: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 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

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其中共有400个小格,供微生物计数用。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以计数酵母菌为例 (1)样品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 (2)将血细胞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厚玻片. (3)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细胞计数室内. (4)计数;五点取样法 3.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每个小格酵母菌数目×400×104×稀释倍数 注释:培养的时间不同取样酵母菌的稀释倍数是不同的。 2.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一)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吗?养分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吗? (二)设计实验:将24支试管分成ABC三组,每组8支。A组为实验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B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5℃,与A组形成温度条件对照。C组不装培养液,只装无菌水10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与A组形成营养条件对照。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田秋红 一.教材分析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为了学生能直接获得经验并提高探究能力,本节内容安排第一课时为探究活动。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1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现在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经验。 2利用已学习过的简单的对照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原则,使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呼吸的概念; 2.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 实验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2.学会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对实验结果的检测; 3.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装置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建立科学价值观。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设计。 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五.实验准备: 1.兴趣小组的学生提前一天制作发酵的面团 2.因为按教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时间较长,提前让兴趣小组的学生按教材实验装置安装并实施实验。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装置,学案。 六.教学流程: 课堂小游戏,活跃气氛、引入新课 通过化学知识推测呼吸方式有两种

观察现象,对反应式在推测的基础上做以完善 分析检验的方法,展示演示小实验 通过评价面团实验,引入实验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图,分析讨论实验观察的方法和检验方法。 展示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利用学生的结论进一步完善有氧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学生尝试写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进一步分析实验装置的改进。 结束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12h2o6co2 吸:酶c6h12o62c2h5oh2co2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方法步骤: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

(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 0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c的环境中培 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考点: 1、co2检测方法: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

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溶液中的ph。 2、酒精检测方法: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葡萄糖煮沸后冷却的原因:排除其中的氧气。 4、酵母菌兼性厌氧呼吸情况分析: (1)不消耗o2,释放co2——仅无氧呼吸 (2)o2吸收量=co2释放量——仅有氧呼吸 (3)o2吸收量<co2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4)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仅无氧呼吸 (5)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5、呼吸强度测定:由于呼吸作用强度是一个抽象概念无法直接测出,所以只能间接测定。根据呼吸作用方程式:有氧呼吸:c6h 12o66h2o6o212h2o6co2 2c2h5oh2co2c6h12o6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设计.(优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一)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研究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二)通过使用血球计数板掌握单细胞生物的计数方法 (三)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四)通过小组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 (一)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二)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三、探究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四、作出假设 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变化。 五、材料用具 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无菌水,试管,棉塞,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滴管,无菌移液管,小烧杯或小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纱布、滤纸、镊子、盖玻片等。 六、讨论探究思路 (一)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可定为10ml)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计算中的酵母菌总数,盖玻片下,培养液厚度为0.1mm,可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2.5×104x(x为小方格内酵母菌数) (二)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三)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素养要求 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c级) 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等。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自主先学】 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说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概念梳理 1.实验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并释放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 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量的多少,辨别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 (3)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色的硫酸铬。 2.实验装置 3.方法步骤: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①装置甲(如上图),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②装置乙(如上图),封口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 5.结果分析: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 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释放出的CO2; ③酵母菌无氧时分解葡萄糖还产生。 6.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大量的;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 【合作探究】 1.如何控制实验中的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 2.怎样鉴定细胞呼吸的产物,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生成,如何比较两种呼吸产物的多少?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学生用卷(含答案)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练习题 1. 酿酒和做面包时所需的酵母菌可用培养液来培养,计数一试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数量时,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振荡试管→盖盖玻片→滴培养液→稍待片刻→显微计数 B.振荡试管→滴培养液→盖盖玻片→稍待片刻→显微计数 C.盖盖玻片→滴培养液→振荡试管→稍待片刻→显微计数 D.滴培养液→盖盖玻片→振荡试管→稍待片刻→显微计数 2.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成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3.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B.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C.培养用具须严格灭菌,培养液不需灭菌,但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能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4.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用滴管吸取的营养液不能直接滴加在计数室内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为了保证估算准确,应将计数室内大方格中的全部酵母菌进行计数 D.只有营养条件和pH值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5.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 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 数,观察到如下图所示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 B.实验结束后需要用试管刷将血细胞计数板清洗干净 C.滴加培养液后不能立即计数,要等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D.依据图示结果,可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为 3.5×109个·mL-1 6. 以下是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问题。请回答:

高中生物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 顺义区第一中学马会放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酵母菌培养的基本技术以及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的数量。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1.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2.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3.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1.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2.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 不同培养时间的酵母菌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微量移液器、PPT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作出假设 3.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分组 4.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 结果 5.学生课下完成培养基的配置,接种工作,并在摇床上开始培养,分别培养4、 8、10、12、14、16、24、32h取出菌液放在4°C冰箱中保存 6.讲解血球计数板的使用,课下练习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第二课时 ㈠教师利用图片简单回顾实验 过程 ①干酵母的活化 ②平板涂布进行酵母的纯化 ③挑单菌落,用液体培养基扩 大培养 ④接种 1 2 3 4 5 6 7 8

⑤酵母菌的培养 ⑥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瓶菌液放在4°C冰箱中保存 ㈡计数 1.装片的制作 镜检盖盖玻片菌液摇匀移液器取200ul 注入沉降2.计数 ●芽体大于等于母体的1/2,单独计一个个体 ●压线——左上原则,压内侧线 ●每人记录一个计数室的5个中方格,并填写个人记录表格计算出平均值㈢.汇总数据 1.小组将个人的数据汇总,填写在学案中小组汇总数据的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培养时间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 2.各小组汇总数据 ㈣.曲线图的分析 1.每个小组选一个人的数据,与小组总平均值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多次取样求平均值降低实验误差 估算法 2.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对实验结果的描述 解释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 环境容纳量 3.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 4.比较种群数量增长的“S”和“J”型曲线 5.分析自然种群 六、板书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通过实验构建模型 二种群增长的“S”和“J”型曲线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孙晖、张蓓蓓、陈小婕、陈徐羽心一、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材对该实验仅提供实验原理、参考案例和相关的参考资料。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一般都有亲身经历过或看到做泡菜、做酸奶等与发酵有关的活动,但是不清楚其反映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不同条件和产物; (2)描述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说出细胞呼吸的本质 (3)能够运用酵母菌呼吸对比装置的搭建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搭建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装置 (2)用表格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 (2)形成探究实验思路,养成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 四、重难点: 【重点】: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与差别 【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 五、器材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五个、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澄清石灰水、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95%-97%)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张: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馒头?如何酿酒?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 学生甲、乙分别阐述家庭蒸馒头和酿酒的过程。 学生根据初中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作出各种假设:

二、新课讲解 活动一:设计实验方案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让学生做出假设,教师对其 进行归纳。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疑问, 在这些问题中,我们选择一两个 问题来进行探究。 1、酵母菌能使糖类发酵产生酒 精,但是不清楚是在有氧条件下 还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那我们 可以提出问题,酒精是酵母菌什 么条件下产生的? 2、酵母菌的呼吸会产生二氧化 碳,但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 碳是否一样多呢? 在提出问题之后,我们要根据问 题做出假设,我们应该作什么样 的假设呢?(学生回答) 孙:假设: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时 产生CO2、在无氧呼吸时产生CO2 和酒精。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假设。我们可将上面的两个假设 合成一个假设,即酵母菌在有氧 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 吸。因为只有这个假设成立,其 呼吸产物有差别的假设成立。那 如何设计实验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实验的目的, 是验证有氧和无氧下能否进行呼 吸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两个实 验组: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 思考讨论:1、本实验的自变量、 因变量、无关变量是什么? 学生甲:CO2是酵母菌 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酒精是酵母菌在无氧 条件下产生的;学生 乙:CO2是酵母菌在无 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 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 下产生的;学生丙:CO2 和酒精都是酵母菌在 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学 生丁:CO2和酒精都是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 产生的。 自变量:是否有氧气 因变量:CO2、酒精

高中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学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2.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 二.实验原理: 思考题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思考题2.CO2可使变混浊,也可使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混浊程度或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思考题3.橙色的溶液,在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条件下,变成。 三.参考资料: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必修一P92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0C的环境中培养8-10h。 思考题4.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是为什么?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四、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 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 →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例题、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 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只、100mL 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 溶液、清水、凡士林。(提示:假设酵母菌培养液中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 4、实验方法: (1)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右图(装置1)安装好。(2)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请指出另一实验装置(装置2)如何设计? 5、结果预测和结论: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在以下表格中填写: 五、课堂练习: 1、(多选)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 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旺盛 B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C .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D .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 2、(多选)一位学生将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个保温瓶中,并用带有两个孔的塞子封口,酵母—葡萄 糖溶液的温度随时间慢慢地升高,指示剂的颜色也开始改变(该指示剂遇酸变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现 象 结 论 装置1中液滴 装置2中液滴 1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得呼吸方式 孙晖、张蓓蓓、陈小婕、陈徐羽心一、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有一个很重要得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得呼吸方式。教材对该实验仅提供实验原理、参考案例与相关得参考资料。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一般都有亲身经历过或瞧到做泡菜、做酸奶等与发酵有关得活动,但就是不清楚其反映得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得不同条件与产物; (2)描述酵母菌细胞呼吸得过程,说出细胞呼吸得本质 (3)能够运用酵母菌呼吸对比装置得搭建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搭建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得装置 (2)用表格方式记录观察到得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 (2)形成探究实验思路,养成尊重实验事实得习惯 四、重难点: 【重点】: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与差别 【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 五、器材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五个、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澄清石灰水、质量分数为10%得氢氧化钠溶液、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 (95%-97%)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二、新课讲解 活动一:设计实验方案 活动二:实施方案,做实验 活动三: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本课总结 张:提出生活中得问题引导学 生描述:家庭如何蒸馒头?如何 酿酒?蒸熟得馒头为什么比较松 软?酒得主要成分就是酒精,它 就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得?酒精与二氧化碳就是酵母菌 在有氧条 件下还就是无氧条件下产生得? 学生甲、乙分别阐述 家庭蒸馒头与酿酒得 过程。 学生根据初中生物 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尝 试作出各种假设: 学生甲:CO2就是酵母 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

实验八-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

实验八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 2.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方程式(略)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三.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 (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 2的产生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 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 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 泵),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 通过3个锥形瓶(约 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 放到25-350C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 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思考与练习 思考题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思考题2. CO2可使变混浊,也可使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混浊程度或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思考题3.橙色的溶液,在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条件下,变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