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近几十年来的热门话题,无论是政府、学者

还是社会大众都对此高度关注。然而,尽管有着广泛的改革尝试和政

策调整,我们必须承认高等教育改革在中国的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重大

的失败。本文将探讨这些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最大的失败之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不够。近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高等

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却没有相应提升。尽管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通过高

考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很多学生无法被录取。此外,一些地区的农村学校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往往面临着教育资

源不足的问题,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次,高等教育改革的失败还可以归因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滞后。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依然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和创新的培养。学生们往往在校园里仅仅进行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缺乏实践操作和

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也很难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

巨大的困难。

另外一个导致高等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是质量评估机制不健全。中

国的大学评估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对科研成果的过分追求。很多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升学、升职和奖励机制的压力,导致他们更

加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这种评估体系的失衡,不

仅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热情转向科研,也使得教师对于教学的投入不足,进一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个失败之处是就业形势的不乐观。近年来,中

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供需失衡。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但就业机会却相对较少。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就业市场对于实

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求不相匹配。很多大学

生没有获得与之相称的就业机会,或者被迫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

工作,这进一步削弱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高等教育改革的失败。首先,政府应该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投入,提高大学的招生规模,

并加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其次,教育部门应该进

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

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机制,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重视教

学质量的提升。最后,社会应该加大对于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关注

和支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改革在中国近30年来存在着重大的失败。不

够普及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质量评估机制不健全以及就业形势

不乐观,都是导致高等教育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等教育

的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国家

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近几十年来的热门话题,无论是政府、学者 还是社会大众都对此高度关注。然而,尽管有着广泛的改革尝试和政 策调整,我们必须承认高等教育改革在中国的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重大 的失败。本文将探讨这些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最大的失败之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不够。近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高等 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却没有相应提升。尽管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通过高 考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很多学生无法被录取。此外,一些地区的农村学校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往往面临着教育资 源不足的问题,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次,高等教育改革的失败还可以归因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滞后。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依然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和创新的培养。学生们往往在校园里仅仅进行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缺乏实践操作和 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也很难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 巨大的困难。 另外一个导致高等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是质量评估机制不健全。中 国的大学评估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对科研成果的过分追求。很多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升学、升职和奖励机制的压力,导致他们更 加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这种评估体系的失衡,不

仅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热情转向科研,也使得教师对于教学的投入不足,进一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个失败之处是就业形势的不乐观。近年来,中 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供需失衡。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但就业机会却相对较少。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就业市场对于实 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求不相匹配。很多大学 生没有获得与之相称的就业机会,或者被迫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 工作,这进一步削弱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高等教育改革的失败。首先,政府应该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投入,提高大学的招生规模, 并加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其次,教育部门应该进 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 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机制,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重视教 学质量的提升。最后,社会应该加大对于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关注 和支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改革在中国近30年来存在着重大的失败。不 够普及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质量评估机制不健全以及就业形势 不乐观,都是导致高等教育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等教育 的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国家 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失败

论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失败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30年间,中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国策,经济发展缓慢,其间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在这个时期,虽然国力不济,但在科技研究方面,中国却创造了许多奇迹,例如原子弹、氢弹以及导弹的试验成功,还有中国人造卫星也唱响东方红遨游于太空,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重工业得到了重要发展,这是中国后来开放后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1979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排除万难,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深圳开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终于从温饱线下挣脱出来了,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 1991年岁末,苏联宣布解体,接着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应声而没,中国却在这样的国际“大势”之下稳稳的存活了

下来,自此之后,一跃成为社会主义世界的老大哥。1997年,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被英国割占了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1999年,澳门也平安归来。从此,中国的百年国耻算是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 外侮即平,我们就该收眼关心内侮了,在经济大发展的温暖气候下,中国国内出现了诸多极其现实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贫富分化,由此而蹱现的腐败、安全等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地方政府为了彰显政绩,视GDP为一切,罔顾人情,甚至践踏法理者,比比皆是。以集体利益侵犯公民权利,而其集体利益间却无众人之利益,集体已非集体,官气盛行,以一人代表集体之利益,腐败由是而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商者为图暴利,不惜以众人利益为鱼肉,自三鹿奶粉曝光之后,众多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丑行毕现,其间不乏官商勾结。这样的问题我们是不应该去掩饰的,因为这影响的不只是当下的人,必将会牵连我们的子孙后代。 以上所述,对比改革开放前之30年,我们有了大经济,却少了大精神,此即为我说的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失败。 料我之先辈既有开国之志伟力,改革开放之魄力,今日必当有毁疮之决心,医国之重剂。

中国30年教育改革的“拿来文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中国30年教育改革的“拿来文化” 许多人认为中国30年的教育改革是失败的,抱这样观点的人不管其目的如何,多少有点偏激。改革本来就是探索着前进,如果一下子就找到真理,那真理也就不值钱了。 自1977年10月恢复“高考”,中国教育恢复了正常秩序,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教育伴随改革开放走进了的改革与发展的时代。经过3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教育事业成就不用说自然是举世瞩目的。这里仅从“拿来文化”谈一点个人对30年教育改革的看法。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也打垮了中国人的自尊,同时打垮了中国五千来的帝国文化大厦。因此明清顾炎武等人开中国近代启蒙主义之先河,同时西方传教士的到来,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从此,中国文化成了以吸收西方文化为主流的“拿来文化”。 从哲学思想到自然科学无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后,“拿来文化”的本质没有变,只是对象变了,由欧美变成了苏俄。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教育改革更是用“走出去,请进来”姿态学习和接受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观念上,从对“两个基本估计”的批判到“三个面向”的提出,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到“科教兴国、教育创新”共识的形成,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教育观念的全面创新,从“素质教育大讨论”到启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 体制上,从单一的国家办学到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比肩发展,再到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广泛开展,留学教育空前发达;基础教育投入从由政府为主、社会集资为辅的办学模式发展到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学杂费的全部承担;教育形式从普通教育到普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三足鼎立,再到现代的网络远程教育全方位,全时空教育的多元化。 成效上,全国青壮年文盲率由60%下降到5%以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面积完成;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由不足4年(1966)提升到12年(2006);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2700万,中国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可以说,中国30年教育改革在“拿来文化”的意识形态下,用书本知识充实了亿万学子的大脑。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与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与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历经多次变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为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梳理30年间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历程,归纳了其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本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标签]高校本科专业设置 可以说,办教育就是办学校,而办学校就是办专业,拥有新颖性、特色性的专业是众多高校追求的目标。因此,专业设置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还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颁布《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2000年提出《关于近期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几个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2001年教育部又颁布《关于学科专业调整的原则性指导性意见》。这些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本文通过对30年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历史演变的介绍,分析当前专业设置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进而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 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专业设置始于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则将大学堂的专业修订为经学、政法、文学、商、格致、工、农、医等8科,开创了我国高教史上关于专业设置的先河。建国初,我国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参照前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进行的。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57年,我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取消了原有大学中纷乱庞杂的院级设置,调整为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系科,采取独立建院,或与原有同类学院合并集中。从1952年至1957年,我国共有11种学科门类,专业调整为323种。从1958年至1965年,在大跃进思想指导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过急过快。1960年,高校数量由1957年的229所增至1 289所,专业数由323种增加到627种,造成了专业比例失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从1966年到1978年间,新中国建立起来的专业体系走向崩溃的边缘。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随心所欲,专业目录比较混乱,很多高校大批停办专业,很多理科专业被取消,文科专业更是办成“写作班”。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开始了长期不懈的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经过30年的不断调整,我国本科专业设置也越来越贴合实际,并与科技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高校自身实际设置学科专业的新体制。从总体上来看,30年间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78-1987年:专业设置的恢复与调整时期。 为全面纠正十年“文革”中的错误,恢复和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197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的基本原则。同时,教育部还为此专门成立了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

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与改革的调查

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与改革的调查 摘要: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已经走到国了30个年头,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着积极的改革,但是教育与经济的改革并非两个本质相同的标题,我国的经济在进行着每年保持在10%左右的高速发展,而教育却是一个隐性的改革过程,它的改革成果不会随着新制度的出台而马上表现出来应有的成果。客观地讲,如果没有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如今的衣襟渐宽、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我们在肯定中国高等教育的成绩同时,也必须直面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中国;当代;高等教育;问题;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随着改革的大潮发生着一步步令人期待的变化,但是教育业的产业化,与经济发展走上了相协调的道路,但正因为改革太快,政策制度不完善,造成了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些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 一、中国大学扩招与相应制度的脱节。 大学的目标是什么?是力争让自己出现在各种排行榜上?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跻身与世界大学名流之中?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何谓大?非有大楼,而有大师焉。”可是如今许多大学已经悖离了这样的发展方向,许多大学致力于不断地做大校园,全国出现了几座空前绝后的“大学”,以致出现了“某某大学耗费重金在建设学校大门”的笑话。 许多大学在各种排行榜上力争榜上有名,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曾表示:中国大学应该克服浮躁,回归大学本质—“中国大学不能过度追求各类指标,浮躁发展,应该创造更宽松的环境。”中国的大学数量越来越多了,可是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把关只能靠各高校的内部监督自律与外部质量评估。然而,这些内部与外部的质量控制机制在某种成都上似乎失去了作用。 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师资力量并没有在短期内提升,也就出现了师资队伍供应与学生上课需求的脱节,一个讲师要给一大教室的学生讲课,批阅作业,致使很多学生大学必须被严格要求的东西成了一种种过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高校中,名师更是难求,有着悠久历史的高校并没有积极的带头人,仅凭一些历史留下的校训和精神并没法充分带动整个校园的学术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无形中遭到稀释。我曾在网上看到清华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吴钩曾经诉苦,清华园里当然有人品和学识都令人景仰的大师宿儒,但并不多。学生们天天面对的,有很多是靠熬年头、走关系、争指标才好不容易混上教授、副教授的人。他们有的并没有多少学术成就,又缺乏教书育人的风范,最多只能向学生灌输一些很容易就过时的知识。 高校扩招的势头不减,内部质量控制却无法跟进,于是只能靠外部的评估来进行监督。关于教育部各类评估的得失功过争论已见诸报端与各大网站,一些大学未雨绸缪、积极备战,少则花费数千万,有的包括基建费在内甚至要达数亿元投入,评估专家视察工作,享受无与伦比的贵宾级接待。这种考评的结果必然是助长了高校的突击造假,老师们头痛反感,并且也给在校的学子带来极其恶劣的潜在影响。 二、当今大学变成了名利场与名利工厂? 在很多网站上我们都能看到现在的高校对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扩招也是对师力量的重大考验,在看到大学生在某种大众化的程度下贬值的同时,对教授等高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社会保险(养老和医疗)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国策,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综合国力上取得令世界惊奇的骄人成果,但在这上述三大领域的改革,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众人所知,社会保险(养老和医疗)制度尤其是医疗制度的改革是最先被公开批评的失败之举,不须多议;住房制度改革应该说也是很失败的,导致大多数“无产者”无房可居。所幸我们的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早就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正在下大力进行修正。通过经济和行政的举措,在这两项制度改革中的失误和失败会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纠正和完善到位,不会伤及国家的根本。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对于上述前两项改革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的伤害,教育制度改革的失败就要严重的多,其所带来的危害会影响两代、三代、乃至百年。 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教育改革产业化方针,大的思路是对的,但在具体实施中,尤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为今天的后果埋下“炸弹”,这个“炸弹”迟早会爆炸,今年的世界金融风暴只是将这颗“炸弹”提前引爆。回顾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毕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高校的本科、研究生教育阶段应该是一个国家相对的精英教育阶段,培养的目标是造就整个国家和社会中的高、中知识阶层的人员,是一个国家的栋梁阶层。进入这个阶段学习的学生,应该通过高考择优选拔中学阶段的“智、德、体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在智力能够适应高等教育,全面完成大学、研究生学业的学生。而且这个阶段的学费和生活费应该由政府承担或进行补贴,以保证每个学生不管家境贫富都能够完成学业(建议专家去好好研究这个问题)。 可是,回头看看我们国家扩招后、所谓“产业化办学”大环境下的大学,到处都充满“铜臭味”,简直乱了套:大学校长不管教学研为了生存成为“企业家到处”而找钱、商人和企业家为逐利去办大学而成为“大学校长或校董”、教授和讲师们不甘清贫去走穴授课、大学生和研究生们因就业前途渺茫而虚青春年华、社会上各类公费报销且不学无术的在职“硕士生、博士生”到处乱飞,新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整个社会显得非常的浮躁。 整个社会如此,高等学府如何能够培养的出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将来他们能够担当我们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如何面对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世界强手如林的国家竞争。 可能有人会说:“到2005年为止,按照每万人大学生数量的标准来看,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中国仅为120人,中国的大学生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相去甚远。” 对这个观点,我是很有不同意见的。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他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约3亿人口的移民国家,集聚着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加拿大也是世界移民国家,也集聚世界各国很多高级人才;韩国是一个弹丸小国,依傍美国的支持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人口不多,工业和科技也比较发达。这里,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国家经过上百年的积累和世界范围的人才引进,他们集聚的是有绝对质量的人才,而决不是滥竽充数的“人才”。而我们中国的大学的师资和实力,还没有能力以造就那么多的高质量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因而造就了很多的“南郭先生”,也使得中国高校在世界公信度非常低,认为中国大学生含金量总体较低。 中国每年500-600万的大学生毕业生,有三分之一是有真才实学的就很不错啦,可见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不是“拔苗助长”下造就的大学生的数量来衡量的,必须要有质量,要有积淀、逐步提升,想用一夜之间的扩招扩容去凑人数去赶超世界发达国家,那只是痴人说梦。

高校改革分析:直面困难,在曲折中发展

高校改革:直面问题,在曲折中发展 众所周知,在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却只有寥寥几所大学在其中并且排名落后,总体上我国的高校与其他国家的高校存在着很大差距,教育发展必然涉及到高校改革,而高校改革也一直都是社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以下从背景与原因、过程与问题、措施与办法三方面来讨论这个话题。 一.高校改革的背景与原因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表明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已经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而紧接着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又被再次强调。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另外,国际化也成为了各大高校在当今形势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新政策而逐步发展的。大学从一开始采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和邀请外国学者来华的策略到现在大学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来决定采取何种国际化的形式和模式,以及制定国际化的战略性计划。这些战略计划在大学、学院和院系中被广泛应用。举个例子来说,在北京大学,我们与国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两百多项研究协议。在当今的发展趋势中,经济全球化对大学有着巨大的影响。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提高了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坚持推进高校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进行高校改革呢? 首先,高校改革是高校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高等学校教育自身出现了一些问题:忽视教育理念的培养发展,而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理念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教学的其他方面;在一部分学校中都存在着不太重视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的事实,教育偏向市场化;还有高校教育出现的严重问题是学生茫然,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学校文化并未感染到学生。面对缺陷,推进改革成为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改革净化学术氛围提高科学精神以便在科学研究领域更加具有创造性、培养专业人才并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责任等。 其次,高校改革也是配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推进高校改革培养全面型人才,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必定不能缺少教育的发展。虽说经济决定着文化,但是文化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又有着重大的影响,先进积极的文化也促进着经济的不断前进,高校改革作为文化发展的一大方面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高校改革更是应对全球化的需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密切而复杂,要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败笔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败笔 “文革”一结束,中国就开始了教育改革。当时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教育改革提高到国家的一个主要议程。从8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但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和先进国家的教育科研差异并没有缩小。原因何在?关键还在于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教育体制。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不成功,如果不是完全失败的话。以大学体制的改革为例,概括地说,迄今为止,改革有三大明显的败笔。大学教育的产业化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非盈利机构。但在中国,大学则是名副其实的产业,是一部赚钱的机器。邓小平南巡以后,整个国家的惟一目标就是赚钱,大学也无可避免。在前些年,当经济增长缺少动力的时候,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还公然提倡把教育转化成为一个新增长点。政府提倡科教兴国,把着眼点放在“钱”上;大学的校长们想要提升自己,也把眼光落在“钱”上。“钱”似乎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万能良药。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钱”并没有给大学教育带来任何希望,反而导致了无穷的消极后果。把创收作为目标,自然带来教育质量的大大下降。现在的很多大学教授把赚钱当作正业,而把教学和科研作当副业。当然,连教学和科研也是以“钱”为目标的。高额学费的负担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大学向有钱阶层屈服,教授向有钱学生屈服。大量有钱阶层的人士如商界和政界的涌入大学。他们中间尽管有很多好的学生,但不可避免的是存在着大量的文凭、权、钱之间的交易。这样做对大家都有好处,教授、政治人物、商界人物都是“同学”,结成一体,对各自的未来都是增值的,惟一受损的就是教育制度。在另一边,农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子女则缺乏接受大学教育的激励机制。考大学从来就是社会底层家庭改变贫穷状况和个人前途的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只要有可能,社会底层的子女都会拼命努力来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社会底层家庭及其子女普遍缺乏动力。因为即使他们成绩最好,他们也承受不了高额学费的负担。这些年来,考上了大学却因没有钱而无法上大学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学生或者其家长还因此甚至走上了自杀之路。对社会底层人士来说,受教育机会的被剥夺几乎等于生存机会的被剥夺。在中国的传统里,这种情况经常导致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现在也不例外,政权最终是要承担或者消化这样那样的政治后果的。第二大败笔表现在毫无理性的大学升级。从师范学校升为学院,从学院升为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不见了,专门性的学院不见了,代之以到处林立的大学。北京的学院路从前是名副其实,但现在全部升格为大学。中国大学发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的贡献举世瞩目。经过50年,尤其是最近20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与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达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大规模的扩招已使全国各地均出现了万人规模的大学。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及优质高等教育的期望值迅速提高,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整体上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表明,2021年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占5%;每十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只有1150人(到2021年增长到1322人)。在18~22岁的适龄人口中,目前尚有4/5以上的年轻人无缘接受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所占的比例,还是十万人中大学生人数这两项指标,我国均存在较大差距,如表1所示。 (二)供需矛盾突出,扩招能力有限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达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2021年本专科招生比1999年扩招前净增近860多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已使全国各地均出现了万人规模的大学。然而从老百姓希望子女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我国现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来看,本科高等教育供给不足十分明显。 目前大部分公办大学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容量已接近饱和,部分高校甚至早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因此必须增加大学数量才能满足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据教育部组织专家完成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预测,要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目标,到2021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3300万人左右,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目的 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然而,对于近30年的高等教育改革 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它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失败。本文将重点探讨中 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失败原因,并提出些许解决方案。 首先,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近30年来,中 国高等教育的热潮掀起了大量的新建高校和增加招生名额,但却忽视 了对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许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校舍、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与此同时,一些名牌大学过 度集中了财政资金和人才资源,导致了资源的集中与浪费。这种不均 衡的资源分配导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其次,高等教育改革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在改革的 初期,高等教育主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为主,忽视了人文教育和 社会科学领域的培养。这导致了很多专业和学科的失衡,造成了理工 科与文科的严重分化。此外,高等教育改革还存在着过度应试教育的 问题,学生过分注重分数而忽视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教 育理念的单一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单一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潜力。 第三,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着学科门类转变的困境。近几年,由于社 会需求的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一些学科门类变得不再受欢迎,而其他新兴的学科门类却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和支持。这导致了许多学 科的劣势地位和发展困境,也限制了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在

高等教育改革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科的转变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最后,高等教育改革在人才评价体制上存在着缺陷。目前的高等教 育评价主要以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率为标准,忽视了其他形式的学术 和创新成果。这使得学术界出现了评价指标的刷分现象,导致了学术 失真和学风不纯。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学术成果、 专利和知识产权、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以更全面地评价学 生和教师的能力和贡献。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失败,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问题。首先,应加大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资源的均衡分配。其次,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多样化人才 培养模式。此外,学科门类的调整和创新需要得到适当的政策和资源 支持。最后,应修正人才评价体制,打破传统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 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综上所述,中国近30年的高等教育改革确实存在一些失败。资源 分配不均、人才培养的单一性、学科门类的困境以及人才评价体制的 缺陷是主要问题所在。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 解决,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 变迁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来,在社会全面变革、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持续不断地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面临着全球知识 经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众化的挑战,高等教育改革又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充 满着矛盾与问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与核心在于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新 制度主义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的分析工具,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提供 了新的视角和方向。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 方面,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高等 教育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以及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优化对策。 关键字:新制度主义;高等教育;制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处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全面变革 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之下,同时又面临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发展以及高等 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挑战,因此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充满了矛盾,改革的发展 不断产生出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改革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 地认识到在高等教育改革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是关键与核心,制度改革的成败和制度创新成效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在我国现 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立足于理论与实践基础之上的有关高等 教育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将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新制度主义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适用性

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表现在:不再把利益群体的角逐作 为对制度分析的核心和重点,也不再将制度视为社会体系结构的被动反应;相反,通过对制度不同层面的分析,以及它对社会体系结构特征影响的考察,新制度主 义理论强调制度作为一种规则、规范更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变动性,这成为了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优势和特点。可见,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中有许多观点对研 究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很有启发意义,可用于解决高等教育制度问题,因此,新 制度主义理论成为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研究的可借鉴的重要方法。 高等教育制度是各利益集团对高等教育及其内部的规则、惯例、程序、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协调、规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统称。新制度主义的观点认为,制度由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组成,因此,高等教育制度也应该 由正式高等教育制度、非正式高等教育制度与高等教育制度实施机制三种要素构成。正式高等教育制度是一些成文的且与教育实际活动直接有关的教育制度,这 些教育制度不仅存在于正式的教育或正式教育机构中,还存在于高等教育管理活 动中;非正式高等教育制度是一些观念形态、习俗形态、惯例形态且与教育实际 活动直接相关的教育制度,这种形态的教育制度不仅存在于非正式教育中,而且 还存在于正式教育活动、机构及部门之中;高等教育制度的实施机制是为推行教 育制度而制定的“有关制度的制度”,它主要与前两种制度本身发生关系,或者 说只与那些遵守或违背前两种教育制度的行为发生关系,是前两条规范体系的支 撑体系。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制度变迁是指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制度重新安排或制度结构 的重新调整,它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交易与创新的过程。制度变迁的过程,同 时也是制度创新实现的过程。制度变迁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 人的需要,最小限度地限制人的需要。从制度变迁的结果来看,它是一种社会效益,是更好的制度对低效制度的替代过程。根据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教 育制度会影响教育效率,制度因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每一种高等教育制度 都会产生一种与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当人们采用较高效率水平的高等 教育制度来代替较低效率的高等教育制度时,就是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

中国教育改革规律问题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规律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在不断进行改革,根据我国的教育改革规律,在教育方面不断推行新的改革政策。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教育改革规律的基本含义以及类型;对我国教育改革规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依据我国的教育改革规律,提出完善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措施。 中国教育;教育改革;改革规律 G719.21A2095-9214(2018)07-0298-01中国的教育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也从中吸取到很多的经验和教训,由于目前我国不断的深化教育改革,所以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这些经验与教训,一步一步的探索我国教育改革的规律。 一、教育改革规律的基本含义和类型 (一)教育改革规律的基本含义。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教育改革的规律是指教育改革这个现象和其它现象以及教育改革现象本身各个要素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和本质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把教育改革的规律分为两个部分。其中

一部分是教育改革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和本质联系的内部规律;而另一部分是教育改革这个现象和其它现象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和本质联系的外部规律。 (二)教育改革的内部规律。我国教育改革的内部规律可以分两种,其中一种是基本规律,另外一种是具体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内部的基本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教育改革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的内在、必然以及本质联系。然而我国教育改革内部的具体规律所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改革基本要素中的子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所形成的规律、各类教育改革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教育教学工作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规律。这两种内部规律研究的内容基本上能够涵盖所有的其它教育改革内部的规律,而且还能帮助人们集中研究我国教育改革的内部规律。 (三)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我国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具有多样性,因为教育改革与其它方面有很大的联系,可能这种联系之间也具有内在的、必然的与本质的联系。其实我国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也分为两种,即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基本规律是指教育改革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要素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联系;具体规律是指社会中的教育、经济、政治和文化与我国的教育改革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在的本质联系。

《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

《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 作者: 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04期 作者:薛涌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总理温家宝深感不安的问题。西方的研究咨询机构也得出结论,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很难招到适合岗位要求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甚至比不上印度。 本书从西方大学的起源讲起,结合作者自己在北大、耶鲁受教育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西方大学教育的种种先进的理念与实践,从而对比分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缺失,力图给现在的大学生和执掌高教改革的官员描绘出一幅清晰的高等教育改革路线图,使有心者能够按图索骥,共同改正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作者:袁珂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修订版)》编写前后费时十年,1985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一经出版便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并得到专业领域的认可,荣获1985年四川省社科院科研成果特别奖。此次修订根据袁珂先生生前亲自对1985年版中的诸多条目进行重写和补充的手稿重新整理,使这一经典著作更加完善,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神话的最佳读本。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修订版)》资料丰富详尽,将同一传说的不同版本收罗齐全,体例索引整齐且严谨可靠。对词目的说明,引用原文作解释,使内容更为扎实,引据确凿。这样一部全面而专业的词典,既有益于神话研究的进行,又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随文所配400余幅插图,更为读者打开了一窥神话传说原貌的大门。 《观念的水位》 作者:刘瑜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本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精品文档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专家、学者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始终孜孜不倦。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6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篇章的开启;第二阶段:1966-1976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困顿与挫折时期;第三阶段:1976年至今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时期。经历几十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现状究竟如何呢?为深入对该课题的论述,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进行持续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从而持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是一个大课题,很难用一篇简短的文章进行全方位描述。基于此种情况,本文特从如下几个方面描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 1.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现状 近年来,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尝试进行共给侧改革。高等教育共给侧改革的目的较为简单,即通过结构调整、质量提升以及去产能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切实增加优质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同时尽可能减少劣质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动因很多,从宏观角度审视,大致源于如下两个方面:(1)源于经济改革的策动;(2)源于自身改革的需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虽取得一定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优质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但问题仍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其中最大的问题则来源于

高等教育供给链存在的问题。第一,政府的政策链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1)资金支持力度长期不足;(2)政策落实不到位;(3)政策效率较低;(4)宏观调控及治理手段机械、单一;(5)部分政策与高等教育规律背离;(6)权力过于集中等。第二,社会的支持链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1)将一些存在的社会问题转嫁给高校;(2)对高校投入及捐赠热情较低;(3)未充分关注高校生态环境保护;(4)主体参与治理意识薄弱等。第三,供给链内部的关系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政府、社会以及高校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活动边界并不是非常清晰。在责权利方面也未充分做到具体与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为混乱。 2.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现状 2017年,《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意见》主要对高等教育的如下八个方面重点提出要求:(1)监管优化服务;(2)内部治理;(3)经费使用;(4)薪酬分配制度;(5)教师职称评审机制;(6)进人用人环境;(7)编制及其岗位管理制度;(8)学科专业设置机制。与此同时还提出,应稳步讲高校的自主办学权进行下放,将高校的办学权下放给高校与地方政府。此项改革也被称之为高等教育的“放管服”改革。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极为简单,主要是为了切实办好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高等教育。在笔者看来,“放管服”中的“放”是指简政放权,“管”指放管结合,“服”指优化服务。高等教育此项改革的推进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不可避免会遭遇如下困境:第一,“放管服”改革推进的认知困境。具体表现为:(1)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冲突;(2)“碎片化”与整体性的冲突;(3)数量、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冲突。第二,“放

中国高等教育折腾史

中国高等教育折腾史 云归 自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在磕磕跘跘中行进,回顾中国高等教育的历程,可以看到中国高等教育历尽种种磨难,尚未走上平稳发展的坦途。现按照时间的顺序,历数中国高等教育所受到的戕害。 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调整 1952年教育部拟定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置方案”,刻板地仿照苏联高校模式,对我国的高校进行了调整。 这次调整保留了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撤消综合大学中的二级学院,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政府接办改造了65所私立高校、取缔24所教会津贴的高校。 照搬苏联的高教统一的模式抹煞了学校之间的差异,而分科过细又使得高校的专业设置变得相当狭窄,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影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人才的发展。 这次调整还片面偏重工科,忽视理科,取消了很多高校的政法、财经等人文社会学科。导致了我国长期以来严重缺乏法律和金融人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导致中国整整几代人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导致道德的滑坡。 1958年高等教育的“大跃进” 1958年3月,陆定一在农业中学问题座谈会上提出,要在每一个地区办一所大学。6月,刘少奇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示,“将来势必每个县有一所大学,准备十年达到这个目的。现在是否给每个县派一个、两个或几个大学生,这样学校就可以办起来了……”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大跃进,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全国高等学校1957年有229所,到了1958年秋天,全国各地已经建立起了23500多所业余“红专”大学和半工半读大学。

没有办大学的条件,就走“群众路线”。黑龙江省鹤岗市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书记亲自挂帅,各方积极支援,七天办起了大学。号称除了用一元七角钱制作校牌外,一分钱也没花。解决师资的办法是“大学生教大学生、高年级教低年级、专兼职教员相结合”。 没有足够的生源,在政治优先的入学准入制度下,工人、农民、速成中学的工农毕业生和干部,只要具备推荐的条件,不需要经过任何书面的考试就可以上大学。高校中每年出身于工农学生的比例,从1951年的19%增加到1957年的36%。1958年,由于实行了新的优先入学的办法,这部分人增加到了48%,而1959年到1960年则增加到了一半以上。 高等教育大跃进让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大踏步后退。 1958年—1976年高考的不宜录取政策 在高等教育大跃进的同时,在国家建设急需人才,高中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还严格执行了高考不宜录取政策。按照要求,从1958年起高考前对学生一一作了政审,政治审查的依据,并非个人表现或学习成绩,而是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政审结论基本分为四类:1.可录取机密专业;2.可录取一般专业;3.降格录取;4.不宜录取。出身地主富农、资本家家庭的,家长被划为右派的,有海外关系的、社会关系复杂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者。 高考不宜录取政策“名正言顺”地将教育的不公平、不公正合法化,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被极其粗暴地拒之于高等学校大门之外,有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另样人生。高考不宜录取政策在强化教育不公平的同时使原本走入严冬的高等教育质量雪上加霜。 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遗憾的是,社会发展到现代,声称要“解放全人类”,可在本国,连高中毕业生的学习机会都要无耻地剥夺。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摧残高等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