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引言 (7)

一、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概况 (7)

(一)云南省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比重比较分

析 (9)

(二)食品消费的比重居高不下 (10)

(三)耐用品消费额稳中有升 (11)

(四)医疗保健进一步提高保障制度急需完

善 (12)

(五)交通和信息费用消费比重上升 . 12 (六)恩格尔系数依然较高 (13)

二、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原因分析 (14)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14 (二)城乡二元次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15 (三)农民消费观念相对滞后 (16)

(四)农村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 (17)

(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18)

三、结论与建议 (20)

(一)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升

和扩大消费基础 (21)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拓

展旅游、教育、住房等消费领域 (22)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23)

(四)完善和扩大消费信贷的制度和范围,鼓励信贷消费 (23)

致谢 (24)

注释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另起一页,四号黑体,顶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摘要: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农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依据

现阶段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从农村居

民各项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出发,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以及形成的原因,得出了虽然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领域有所扩宽,但农村居民尚未完全摆脱生存型为主的消费模式的结论,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The analysis Yunnan Prinvence Abstract: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 income, the rur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remarkable changed. 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s of the rural residents from Yunnan province. Based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rur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analysi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of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Reasons

for this formation, eventually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although consumption level and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have improved, and the consumer areas also have widen, but the rural residents has not completely free of the Survival pattern of consumption.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Rural residents of Yunnan provinc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基本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的转移,表明我国农村居民逐步迈向了小康社会。但对于超过70%农村居民人口的云南省来说,虽然整体上消费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升级,但是依然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甚至畸形发展的状况。在当前经济形式下,分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规律,及时对农村的产品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概况

表1 2005至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全年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农村消费特点与农民行为变化调查总结

农村消费特点与农民行为 变化调查总结 篇一:农村生产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生产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半数还要多。农村的生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居于基础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费则是一个永远的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在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发生了巨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需要我们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农村,用新的思路去发展农村。 在这个暑假中,我通过对我家所处地区农村发展网上资料的大量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以来本地区农村经济生产发展和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最后据此做出报告。 一、农村的生产情况

在进行农村生产情况进行调查时,我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走访了部分地区,就春耕种植粮食面积、春耕期间农资市场尿素的价格、春播种子价格、今年春耕生产中水费价格等问题展开了调查。 75%的农户今年春耕种植粮食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还有30%的农户面积有所增加,面积增加的农户主要是种田大户和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户;53%的农户倾向于种植粮食,剩余的47%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春耕期间农资市场尿素的价格情况,60%的农户认为高于去年同期,还有20%的农户认为尿素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剩下20%的农户认为尿素价格和去年持平,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一季度尿素价格有一点小波动的原因;春播种子价格,85%的农户感觉价格高于去年同期,另外还有15%的农户认为种子价格与去年持平,认为价格没有变化的人主要是稻种自留或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户;今年春耕生产中水费价格,50%的人认为水费升并表示理解上涨行为,理由是电费、人工工资上涨,还有50%的人表示水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有40%的农户认为今年本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往年多,还有60%的农户认为本村外出劳动力没有变化,说外出劳动力增加的主要是村干部和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户,说外出劳动力没有变化的是纯农户和以种养业为主的农户以及种田大户。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农村经济呈现出下面的一些特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引言 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欲望而使用物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支出强劲增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各类消费品和服务支出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消费结构既反映了居民的消费偏好以及对收入、价格等因素的敏感程度,又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精神文化消费、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对过去而言,居民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在逐渐下降,而在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居民需求的变化。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经济学家Luch(1973年)在Stone(1954年)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其经济涵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首先满足其基本需求支出,扣除基本需求支出之后则按比例在各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分配。称为消费者选择理论。它不仅考虑了收入和价格因素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而且把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看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行为。同时,它还将居民各项支出区分为基本消费支出和非基本消费支出。并认为基本消费支出与收入无关,居民在基本消费需求首先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该方法具有分析比较科学合理、全面和方便实用,是当前进行消费结构分析的较为先进的经济计量方法。扩展线性模型为: (=1,2,3…,n) (1.1) 其中,为消费者对第类消费品的支出额,为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商品需求量,为第种商品的市场价格,Y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第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额的变动。边际消费倾向通常是一个0~1之间的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增加的收入用来消费的比例越大,相反则表示增加的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较大。 (1.1)式可解释为消费者对第种商品的支出额可分解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消费者为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少支出,后一部分为可支配收入减去对所有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的剩余中用于第种商品的支出额。在采用截面数据作为样本时,可以假设在同一截面上。商品价格是定值,这样可使ELES的参数估计较为简单。我们可以设: (=1,2,……,n)(1.2) 则有: (=1,2,……,n)(1.3) (1.3)式中,为随机差项,并以收入Y为自变量,第种消费品的支出额为应变量的一元线性回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引言 (7) 一、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概况 (7) (一)云南省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比重比较分 析 (9)

(二)食品消费的比重居高不下 (10) (三)耐用品消费额稳中有升 (11) (四)医疗保健进一步提高保障制度急需完 善 (12) (五)交通和信息费用消费比重上升 . 12 (六)恩格尔系数依然较高 (13) 二、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原因分析 (14)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14 (二)城乡二元次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15 (三)农民消费观念相对滞后 (16) (四)农村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 (17) (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18) 三、结论与建议 (20) (一)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升 和扩大消费基础 (21)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拓 展旅游、教育、住房等消费领域 (22)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23) (四)完善和扩大消费信贷的制度和范围,鼓励信贷消费 (23) 致谢 (24) 注释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另起一页,四号黑体,顶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摘要: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农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依据 现阶段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从农村居

民各项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出发,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以及形成的原因,得出了虽然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领域有所扩宽,但农村居民尚未完全摆脱生存型为主的消费模式的结论,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The analysis Yunnan Prinvence Abstract: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 income, the rur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remarkable changed. 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s of the rural residents from Yunnan province. Based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rur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analysi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of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Reasons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平 均每人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平 均每人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农业税改革、农业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以及城乡一体化推进,实现了农村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而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在研究农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时,同样得出了收入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从长期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究竟呈何种关系?应该如何制定相应的措施调节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制定适合的政策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1982—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的相关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1为由《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的1982-2011年的有关数据。 表一:数据 1983 248.3309.81998 1,590.302,162.00 1984 273.8355.31999 1,577.402,210.30 1985 317.4397.62000 1,670.102,253.40 1986 357423.82001 1,741.102,366.40 1987 398.3462.62002 1,834.302,475.60 1988 476.7544.92003 1,943.302,622.20 1989 535.4601.52004 2,184.702,936.40 1990 584.6686.32005 2,555.403,254.90 1991 619.8708.62006 2,829.003,587.00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邓启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 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提出了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基 本原 则和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着重就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优化; 农村; 农业 中图分类号: F 321 文献标识码: A Th ink ing and coun termea sures for adjusting the rura l industr ia l structure in the new situa tion DEN G Q i2m ing ( Institue of S cientif ic and T echnolog ical Inf orm ation, Fuj ian A cad em y of A g ricultural S ciences, Fuzhou, Fuj ian 350003, China) Abstract: The necessity of adjusting th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new situation w as analyzed. The guiding though t, basic p rincip le and noticeable p roblem s in the p resent adjustment and op tim 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w ere put forw ard. The p relim inary exp loration w ith the focus on the direction and useful countermeasures in the adjustment and op tim ization w as conducted.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A djustment; Op tim ization; Rural area; A griculture 1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和乡镇 企业的异军突起, 我国和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呈现出三次产业都得到发展并协调并 进的良性态势。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 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许多新 情况、新矛盾。表现在农业上, 主要是: (1) 农产 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生产的任务 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小康的需要, 对农产品的品 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2) 农业的发展已由资 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 但区域性结构差, 不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更难以适应加入 W TO 后所面临的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在农村工 业方面, 则表现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 吸纳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难以再继续支持农民收 入的持续增长。此外, 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工 业化和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则是居民日子质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具农业大省,,农村居民3919.31万,占总人口数的56.8%,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对全省居民的消费事情有着重大妨碍。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tendlinearependituresystem,eles)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从表1中的eles参数恐怕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日子需求能充分满脚,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别脚。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日子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日子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日子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脚。进一步观看,虽然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日子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0.3352),其次是居住(0.2051)。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事情下,首先思考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继续便是思考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其他按顺序罗列分别为交通通信(0.0582)、医疗保健(0.0475)、家庭设备(0.0463)、衣着(0.0295)、其他(0.0119)、文教娱乐(-0.0306)。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进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躯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文教娱乐的支出反而有所下落,反映出省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投入的忽视,全省整体精神文化层次较低。(三)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商品价格别变时,需求量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比率。它反映了食品等商品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敏感程度。从整体上看,居住支出对收入的敏感性最高,为1.46。其次是家庭设备,为1.12。这说明此两类商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反映出省农民特别关注和热衷于改善家庭日子、居住条件。而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其他类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小于1,说明这几类商品对收入变动的反应别敏感,缺乏弹性,省农民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增长低于其收入的增长。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针对目前的消费现状,为合理引导省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其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出如下几项建议:(一)稳步提高省农村居民收入。妨碍农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是收入,惟独别断扩大农民收入,才干提高农民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适合省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敞开农民消费思路的重要基础。(三)大力推动“建材下乡”、“家电下乡”。针对全省农村居民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的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导语】围绕现代农业生产,逐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寻找产业发展突破点。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20xx年工作要点和主席团会议的安排20xx年6月1日早,在镇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带领下,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辣椒生产 20xx年全镇共种植辣椒20xx0亩,品种主要以“长虹”、“足法”、“甜杂一号”等品种为主。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结束,大田移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 **镇在20xx年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 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xx 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 浅水藕生产20xx年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 20xx年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4个村委会完成水稻抛摆秧5000余亩,在4月29日日移栽结束。此项技术能使每亩水稻比常规育苗增产30至100公斤。 二、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 1、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使部分农民得到一定得实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增强。糯白村委会的山外村民小组,前几年在甜椒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的农户种植甜椒的亩产值超

过了烤烟,极大地增强了农户种植甜椒的积极性。今年群众自发种植“甜杂一号”品种400余亩,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形成一定的品牌,每年甜椒收获季节都有一些老板到村子里收购。 2、村委会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的干部对闯市场充满了自信心。特别是古城村委会干部,根据村委会土地少的现实情况,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并身先士卒,首先自己租地200亩种植南瓜,自发地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形成了一定得品牌,吸引了部分老板落户**。这两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集中力量发展辣椒产业,形成了辣椒品牌,老板张友清在长桥村委会建厂,到我镇发展辣椒产业;今年曲靖的老板也积极到**签订20xx亩辣椒合同。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群众的整体素质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对市场认识不足,对政府依赖心较强。我镇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部分群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缓慢,满足于传统的小农经济,缺乏大市场意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持怀疑、观望态度,就是在村组干部的劝导下,种植万寿菊、青刀豆等产业,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吃亏;还有的农户,今年种植辣椒得到实惠,如果明年种植辣椒吃亏,就对辣椒产业持否定态度,接受不了市场变化,害怕失败,没有闯市场的意念;再者,在哪一个村委会发展新兴产业时,农户最希望的就是种子钱免费,机耕费用由政府部门埋单,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较强,种出来的东西希望政府负责收购并付货款。 2、群众的短期盲目性种植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阻。去年烤烟市场较好,使栽烟户得到了实惠,今年绝大多数种植户种植烤烟的面积比往年多了许多,而对于其他种植产品态度冷淡了不少,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不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生产。这期间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3、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老板和农户的诚信度不高。这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发展产业的老板中,有不少的“皮包老板”,对种出来的产品如果市场行情好时就收购,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时就难觅行踪;同时有的群众如果市场行情好时,产品的价格比老板的合同价高时,就会自发地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卖。还有的老板,恶意拖欠群众的货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4、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特别是蔬菜产业,对水的需求很高,在种植的时候缺水,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内容摘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市场营销微观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做出数据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市场营销理论对其变化带来的市场营销机会从现存和未来两个方面探讨。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趋势,市场营销机会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已由短缺经济过度为过剩经济,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源是稀缺的,过剩永远是相对,无限商机也蕴藏在这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谁能独具慧眼发现机会,领先一步利用机会,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因此,市场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其实,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竞争的重心之一,而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又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础和起点。不做市场营销机会分析便没有市场营销管理;不做好市场营销机会分析便没有有效的市场营销管理。 要真正做好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就必须掌握市场

营销的核心理念。在市场营销学研究领域中,市场是以消费的需求为中心形成的市场。从生产观念到推销观念,再到营销观念,使企业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营销观念的诞生是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的一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从原来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明确地指出企业必须以顾客的需要为最根本的出发点。这足以说明“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已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之一。一般来讲,企业的顾客市场可分为五类: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经销商市场、政府市场和国际市场。消费者市场,是消费者为了个人或家庭集体消费而购买,他们为自身消费购买商品和劳务,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居民消费,是企业顾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就没有理由不关注消费者市场,也即居民消费。同时,居民消费,作为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之一,作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是不断的变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其影响力愈加强大。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掌权居民消费特点和规律,为市场营销机会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力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力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在我家乡广大的农村地区,一个供养着一个大学生的家庭与同地区收入相当的其它家庭生活 状况相比而言,他们的生活显然要困难的多。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现在高 校教育的收费过高,还是大学生们自身用于受教育之外的其它消费过高?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了解开其中的谜团,本人利用暑假期间的闲暇时间,做了本次题为《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能力的调查》的调查,希望本调查能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合理、理性的消费观提供一点点的启示。 1、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是:我校学生 2、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时间: 组成人员: 3、本次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大学生家庭经济现状及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占70%左右)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是靠外出打工,有少部分(占13%左右)是靠在家务农以及做点小本生意。极少一部分(占7%左右)家庭是工薪家庭。 据调查他们有的家庭为了供一个大学生,甚至让其他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而即使这样,有的大学生家庭的日子过得也是捉襟见肘。 上一种情况是稍微好一点的,还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则主要是依靠学校的贷款以及一些亲戚的借款。 据调查每个大学生的学费平均每个人每年需要10000元左右,而生活费则在400-800之间。这些钱大部分都需要家里解决。 二、引起大学生家庭经济紧张的各种因素 首先:地理环境相对比较的偏远,交通不是很方便,属于欠发达地区。它周围村社的人赶一次有的集甚至要花上一天的时间。因为没有马路,四周的来往很不方便,全都依靠步行。所以这里的经济也不是很发达,大部分的家庭的经济来源还是要依靠务农,稍微有点经济基础的就在经营点小本生意 其次:因为在农村,家里的亲人文化都不是很高,所以只有依靠劳动力赚钱,无固定职业。自然工资就不是很高。再加上一些家庭家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又需要大笔的医药费,经济情况也就不容乐观。 其三:所调查的家庭一般家里都还有一个或两个兄弟姐妹,这也与罗渡的文化氛围以及思想观念有关。一个家庭要承担两个到三个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确实有点吃不消。据调查的家庭中有80%还要赡养家里的老人。 其四:则是由于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每年的学费就已经让不是很 富裕的家庭够戗,而几乎所有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这就使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之间,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品的开销的。而大部分学生总喜欢把钱都用完。同样,除了日常饮食类为主要开支外,情感开支也相当的大。

最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最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最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则是居民生活质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居民3919.31万,占总人口数的56.8%,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对全省居民的消费情况有着重大影响。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tendlinearependituresystem,eles)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

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发布时间:2003-7-30 来源:辽宁农业信息资源平台2003年07月29日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将提出严峻挑战,现代科技革命正以空前的力量冲击着所有的产业并掀起全球性的产业革命,震撼和改变着世界产业结构,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决定着21世纪国际的竞争格局。 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尽快实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的矛盾,农村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矛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内在素质不高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必须遵循与生产力相一致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市场导向的原则,协调发展的原则,效益、质量第一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就会使调整工作陷入盲目,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不良后果。 要制定明确的调整目标,就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积极发挥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性,利用价值规律(主要是竞争规律和价格规律)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目标是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并力争实现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向全球发出的“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的丹波斯宣言和行动纲领”倡议所确立的三个基 本目标,即稳步增加粮食生产,确保食物安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这个前提下,使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 一是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二是能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及初、中级产品,能满足外贸出口的需要,为国家多创外汇,促进城乡经济交流。 三是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使其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四是能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则是居民生活质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居民万,占总人口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对全省居民的消费情况有着重大影响。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 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

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 善。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其次是居住。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接着便是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其他按顺序排列分别为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家庭设备、衣着、其他、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摘要:城镇居民消费 关键字:城镇消费统计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 引言 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欲望而使用物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需 求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 变化,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支出强劲增 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各类消费品 和服务支出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消费结构既反映了居民的消费偏好 以及对收入、价格等因素的敏感程度,又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建立 合理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 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2.1恩格尔系数分析 恩格尔系数最能反映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它是居民用于食品支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 的比重。因而选取了1996年-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见表2.1)并将其绘制折线图 如下: 表2.1 恩格尔系数表(城镇)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恩格尔系数48.8 46.6 44.7 42.1 39.4 38.2 37.7 37.1 37.7 36.7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 https://www.doczj.com/doc/1019039035.html, 图2-1 恩格尔系数折线图 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完成了从解决温饱——达 到小康——向富裕迈进的转变历程。根据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国际 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反映国民生活阶段,通常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表示贫困; 50-60%表示温饱;40-50%表示小康;30-40%表示富裕;30%以下表示是最富裕)。从 表2.1看出,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经过八年的发展,到 2005年已降至36.7%,按照这一标志衡量,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开始 向富裕迈近。当然也不能排除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是存在的差异。例如:根 据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数据,在杂项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 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 3.5%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 2.2参数估计及其分析 根据模型(1.3),利用我国城镇居民2005年按收人水平分组的平均每人全年生活费 支出及构成的截面资料(见表2.2),采用最小平方法可以求得、和的估计值。 表2.2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情况[1] (单位:元/年)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方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方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渭滨区农民收入增长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此,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要求,了解掌握我区农民收入情况,最近我们深入到全区6个乡镇及部分村组和有关涉农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到田间地头和龙头企业考察了解、发放调查摸底表等方式,对近三年来全区农民收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民增收趋势进行初步分析。总的来看,我区农民收入增长潜力较大,增收势头良好,但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还存在一定困难,任务相当艰巨。为此,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后山区农村开发步伐,提高全区农业的整体效益,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夯实基础。 一、近三年来我区农民收入的增长构成与分析 近年来,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从结构来看,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辅,呈多元化快速增长。主要特点和趋势如下: 一是农民收入总额逐年增加。近三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2566元增加到2007年3700元,三年净增1134元,平均每年净增

378元,除2005年外(晁峪、八鱼新近划归我区农民收入基数偏低),其余两年增速均高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其中2007年比上年增加591元,增速为19%,为历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由此看出,近三年来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全区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1.4%,2006年为43.3%,2007年为44.4%。家庭经营纯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较大。主要得益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增加和价格回升,也得益于我们长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三是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一部分土地被征用,城郊区大量失地农民和后山区农民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所得的劳动报酬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份额加大。这反映出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政府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法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务工人员技能的不断提高,务工工资有所增加。同时务工的农民工工资的上调,使农民外出务工所得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具有很大潜力。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0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2元,2006年为9451元,2007年为1099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5:1发展到2007年的2.97:1。由于近年来区委坚持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城市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