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doc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doc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doc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doc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ICU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1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ICU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

入收入ICU的患者,原则上需根据ICU的收治标准,经主管医师会诊同意后收入,节假日及夜班收治患者需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从院内其他科室经会诊后转入的患者,应由原科室医护人员陪送入ICU,且做好交接班,ICU需预先做好抢救准备。

外院病人必须由ICU科主任会诊同意后收治入。

1、ICU收治范围

各种危重的急性可逆性疾病,需进行生命支持者,如各种休克,循环衰竭和心搏,呼吸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急性发作。

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明确为脑死亡者,癌症晚期患者不应收ICU。

2、诊疗标准参考

ICU收治标准参考三方面的内容的综合考虑,包括优先级别,诊断及客观标准。

(1)优先级别

优先级别用于区分最需要收入ICU(一级),和收入ICU对预后不能提供帮助的人群(四级)。一级

病情危重,不稳定,需要除ICU之外其他地方不能提供的加强治疗及监护,这些治疗包括呼吸机支持,持续的血管活性药物输注等等,如术后或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支持,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侵入性监测和/或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治疗积极程度无限制。2)二级

需要加强监测及立即进行干预,如慢性至病状态发展成急性内科或外科重症,积极治疗程度无限制。

3)三级

病情危重不稳定但由于基础疾病本身或急性病的特点康复可能性不大,患者可能需要强化治疗以缓解急性病情加重,但治疗积极程度受限制,如患者本人或家属拒绝最终的气管插管或心肺复苏。这类患者常包括合并感染,心包填塞或气道阻塞等转移性恶性肿瘤的患者。

4)四级

5)通常不适合收住ICU,收治这类患者需根据个别情况并经ICU主任同意,包括

如下两类:

1,低危,ICU的加强治疗对患者没有太大的意义(疾病过轻,无需监护),

如一般性的外周血管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轻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药物中毒等。

2,不可逆性疾病终末期,死亡不可避免(病情过重,加强治疗无意义),如

严重的不可逆性脑损坏,不可逆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转移性肿瘤对化疗,放疗无效(除非患者接受特别的方法治疗)等,病人拒绝加强治疗和监护,脑死亡的非器官供给者,持续植物状态,永久无意识状态等。

(2)诊断

1)心脏系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心源性休克

——需要密切监测和干预的复杂心律失常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和/或需要血流动力学支持——高血压急症

——不稳定性心绞痛,特别是伴有节律异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持续胸痛——心脏停搏——心包填塞/缩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脏完全传导阻滞2)呼吸系统

——急性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支持——肺栓塞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过度性监护病区患者出现呼吸恶化

——需要加强呼吸道管理,而在普通病区以及过渡性监护室不能实施——大咯血

——呼吸衰竭行紧急插管3)神经系统疾病

——记性脑卒中并神志改变

——昏迷:代谢性,毒性或非中毒性——颅内出血并有闹疝危险——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伴神志改变或呼吸受累

——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疾病致肺及其他功能恶化——癫痫

——脑死亡或可能发生脑死亡的患者提供器官——脑血管痉挛

——严重的头外伤患者——药物过量,中毒——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神志改变明显,呼吸道保护能力丧失——癫痫发作4)胃肠道疾病

——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出血,包括低血压,心绞痛,持续出血或合并有其他基础重症疾病——爆发性肝衰竭——重症胰腺炎

——消化道穿孔及/或纵隔感染5)内分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神志改变,呼吸不足或严重的酸中

——甲状腺危象或黏液性水肿性昏迷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渗性昏迷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其他的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危象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的高钙血症并神志改变,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低钠或高钠血症伴随癫痫发作,神志改变

——低镁或高镁血症血流动力学受累或心脏节律异常——低钾或高钾血症伴心脏节律异常或肌肉无力——地磷血症伴肌肉无力

6)外科

——术后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或呼吸机支持或者强化护理

7)其他

——感染性休克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血流动力学不监测

——治疗需要ICU水平的护理

——环境损伤(光,溺水,低温/高温)

——新疗法/试验性治疗有较高风险

(3)客观指标

1)生命体症

——脉搏〈40次/分或〉150次/分

——收缩压〈80mmHg或比患者平时低20mmHg ——平均动脉压〈60mmHg ——舒张压〉120mmHg ——呼吸频率〉35次/分

2)实验室检查

——血清钠〈110mEq/L或大于170mEq/L ——血清钾〈2mEq/L或〉7mEq/L ——PaO2〈50 mmHg ——pH〈7.1或>7.7 ——血糖〉40 mmol/L ——血钙〉3.75 mmol/L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意识障碍,药物或毒物达中毒水平

3)影象学

——脑出血,挫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志改变或定位体症

——内脏。膀胱,肝脏,子宫破裂,食管血管曲张破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主动脉夹层瘤

4)心电图

——心肌梗死合并复杂的心率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完全性传导阻滞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5)体检(新发现)

——意识丧失或瞳孔不等大——烧伤面积〉10%

——无尿

——气道阻塞

——昏迷

——癫痫持续发作

——紫绀

——心包填塞

3、患者转出

患者转出ICU原则上由主管医师决定,转出时必须向病房医师仔细介绍当前诊断,电解质,血常规及血气分析情况,目前治疗原则和用药情况,现有液体的成分和浓度,有无特殊用药及剂量,浓度,有无并发症,需特别注意观察和处理的问题,进一步治疗和护理的问题的等,并将上述内容写入转科记录

中。

患者的转出应由ICU主管医生及科主任决定,少数患者可直接出院。

重症监护室病房病人护理常规[1]

重症监护室病房病人护理常规 第一节呼吸系统 一、双鼻式鼻塞吸氧的应用 【目标】 病人经鼻塞吸氧后,低氧血症得到纠正 【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2.注意一下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连接氧气流量表与氧源 (2)打开氧气流量表,按医嘱调好流速以供给鼻导管 (3)将鼻塞置入鼻孔。 (4)将两根塑料管分别固定在病人的耳朵上及下巴(颏)下。(5)轻柔调节塑料管上的滑片,固定好鼻导管。 3.观察病人以下的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 平。3)生命体征和总体状况。 4.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措施。 【结果标准】 1.正确給氧。 2.病人的PAO2或SAO2/SPO2水平提高 3.准确记录 二、氧气面罩的应用 【目标】

病人经氧气面罩吸氧后,低氧血症得到纠正。 【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2.注意以下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连接氧气流量表与氧源 (2)打开氧气流量表,按医嘱调好流速以供给面罩。 (3)选择合适的面罩戴在病人的嘴巴及鼻子上。 3.观察病人以下的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平。 3)生命体征和总体状况。 4.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措施 【结果标准】 1.正确給氧。 2.病人的PAO2或SAO2/SPO2水平提高 3.准确记录 三、持续脉搏血氧含量监测 【目标】 病人经持续脉氧监测后准确测得动脉血氧含量,以反应氧合状况。 【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 2.注意以下出现的危险因素 (1)选择合适型号的感应器。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管理 (1)工作服:可穿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不建议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可以不换鞋。但如果所穿鞋子较脏,或ICU室尘埃明显时,应穿鞋套或更换不露脚的ICU内专用鞋。 (4)工作帽: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戴好帽子。 (5)手套: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接触黏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和急诊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7)人数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医师和护士人数

与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0.8~1:1和2.5~:1以上。 (8)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9)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2、病人管理 (1)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感染病人在开始抗感染治疗前,尽可能先留取相应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洁净ICU应安置于通风良好的病房。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如房间不足,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4)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建议分组护理,固定人员。 (5)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病人,应安置于正压病房。 (6)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病人。 (7)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8)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建议洗比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天2~6小时一次。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 一、概述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发展,医疗水平也日益提高,为了适应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要求,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 )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为医院管理者所重视。 NICU 是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抢救的场所,其特点是病人病情重,昏迷病人多,病情变化快,治疗复杂,生活自理能力差,应用多种监护和抢救仪器设备,需要进行床旁的严密监护。 重症监护室(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 , 又称重症加强监护治疗病房,是集中救治急性危重患者的单位。它集中了一些具有抢救危重患者经验的专业团队,利用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连续与动态的监测与治疗,以力求及时地阻断和逆转危重患者的进展,为治疗原发病提供机会。 神经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是指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危重患者进行连续的床边病情观察,密切监测重要器官的功能,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为患者实施高技术的护理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残疾。 专科 ICU 应建立在本专科病房内,与其它相应的科室如:化验室、血库、手术室、急诊室、造影室、放射科、电梯等临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分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它既具有 ICU 的特点,又具有神经疾病的专业特点,隶属于神经内、外科。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收治标准有其特色 , 如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者,如多脏器功能衰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待手术治疗的危重患者;脑部引流或需颅内压监测的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患者以及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均属于其收治范围。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在各大医院的配置有所不同。其合理实用的基本配置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本条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设置包括硬件和人员设置两部分。

重症监护病房(完整版)

1世界ICU的发展简史 ICU始于对呼吸衰竭的集中治疗和护理。1952年夏,丹麦哥本哈根脊灰流行,造成延髓性呼吸麻痹,多死于呼吸衰竭。病人被集中,通过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肺部人工通气,使死亡率显著下降。治疗效果的改善,使有关医生认识到加强监护和治疗的重要性。50年代初,英国建立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 。美国1961年麻省总医院RICU一年就治疗400例病人。50年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为现代ICU的建立提供了客观需要。 2ICU的分类 综合性ICU (general ICU)、专科ICU: SICU外科ICU(surgical ICU); CCU,冠心病 ICU(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unit); RCU,呼吸系统疾病ICU(respiratory disease care unit);ECU,急诊ICU(emergency care unit) ;PICU,儿科ICU(pediatric ICU) ;心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P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S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SICU);危重肾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UICU) ;婴幼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ICU)。 3ICU的设置及仪器设备 500张床以下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综合性ICU:ICU床位占总床位的1%~2%,发达国家达5-10%;一个ICU8-12张床;每张床占地不小于20平米,以25平米为宜;床位间隔大于1.5cm。床头留60cm 空隙,病床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每张床的天花板上设有天轨,其上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吊液装置及围帐。温度24±1.5℃,相对湿度50%-60%。 4中心ICU病房 4.1ICU设备 监测设备: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功能监测仪、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监护仪器按系统或器官功能参数分门排列,左列显示功能参数,右列为治疗参数。治疗设备: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血液净化仪、麻醉机、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装置、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 5ICU人员结构及护士要求 5.1ICU主任;ICU主治医师1-2名;ICU住院医师2-4名;ICU医生与病人之比为1-2:1;ICU护士长1-2名;ICU护士与床位为3-4:1,ICU护士与病人为2-3:l。 5.2ICU护士要求:具有多学科医疗护理及急救基础知识、掌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掌握各种监护仪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及图像分析。

ICU危重患者抢救配合与护理管理

ICU危重患者抢救配合与护理管理 ICU患者病情危重.复杂,随时可能突发病情变化,需要我们护士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抢救过程中,抢救成败将关系到患者的生与死,这就需要我们护士不断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质量水平以及医护,护士之间紧密配合,才能解决抢救顺序中存在的矛盾,缩短抢救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1.抢救人员的素质水平:当患者突发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时, 首先护士应保持镇静.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 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做到妥善.快速.有效,做到思想. 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紧急处理:护士在医生到达之前,应根据不同病情变化立 即采取应急的救治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生命征.建立静 脉通道.行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 3.抢救人员规范合理的组织分工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科 内制定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预案,并对全科护士进行培 训,要求熟练掌握,保证患者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并在各班内形成抢救小组,设立2到3名人员,至少有1 名高年资护士,以抢救小组的模式实施抢救,当患者突发 病情变化或患者送到ICU病房需要抢救时,抢救人员即 按流程规定站位,护士A站在头位,负责呼吸道管理, 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和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 吸机管路并调好参数备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抢救过程

全程负责指导护理组的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人员工作配合默契。护士B站在患者一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安置床边监护仪为患者监测生命征,迅速建立起大静脉通道或协助医生建立中心静脉置管,遵医嘱采血,配血,准确执行抢救医嘱并利用抢救间歇期记录,抢救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和患者病情变化护士C负责维护好抢救环境,保护好患者隐私,安排好ICU病房中其他监护患者和对外联系如请其他科室会诊.通知辅助科室进行各项检查如心电图.B超.X线等等及领血和领药等。 4.保证抢救仪器设备药品的应急备用状态:ICU医疗设备先 进.数量多.用药复杂,患者的情况危急,要求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争分夺秒,保证仪器设备药品的完好率达到100%。我们不难发现抢救过程中出现备用电源充电不及时.备用药品不足.床旁缺简易呼吸器等现象。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我们应用“五常法”对抢救设备.药物及用物进行管理,物品.药品标识明确,归类放置,并有专人管理,做到日,周,月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实现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的优化组合,使抢救设备仪器.药品的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确保医疗.护理的安全。 5.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A.每季度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附件7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依据有关规定设置的ICU。 4.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 4.1 ICU应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兼职感控人员等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4.2应制定并不断完善ICU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实于诊疗、护理工作实践中。 4.3应定期研究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4.5应针对ICU医院感染特点建立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所有工 作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6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文件及指导原则。 4.7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 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有关规定。 4.8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宣讲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 5. 建筑布局、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 5.2 ICU整体布局应以洁污分开为原则,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等应相对独立。 5.3床单元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m 2,床间距应大于Im。 5.4 ICU内应至少配备1个单间病室(房),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8m2。 5.5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6. 人员管理 6.1医务人员的管理要求 6.1.1 ICU专业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和技能。护士人数与实际床位数之比应不低于3:1。 6.1.2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时,宜分组进行,人员相对固定。 6.1.3患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6.2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成立重症监护病房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可行性报告为了加快科室发展,为了争取市级重点专科,我科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建议成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现将成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如下: 一、内三科目前发展现状 我们内三科是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综合内科。科室开设病床67张,现有医护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医院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6名。其中多参数中央监护系统1套,shangrila520呼吸机1台,简易肺功能检测仪1台,降温仪1台,输液泵1台,多功能心电监护仪6台,动态血压监测仪2台,心电图机1台,血糖仪1台。科室主要诊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疾病。全年收治住院病人2100多人次,总收入约240多万元。 自内三科成立以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技术力量不断壮大,患者治愈率逐年提高,各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目前也面临一些制约科室发展的“瓶颈”问题,最突出的是诊疗呼吸系统疾病先进仪器设备比较匮乏。在我科收治的病人中,危重病人占40%左右。其中,慢阻肺合并呼衰及心衰占10%,冠心病合并心衰约占6%,癌症晚期病人占5.5%,消化道出血占5%,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占3.5%,脑出血及严重脑梗死占3%,急慢性肝衰竭占3%,其他类:如:重症胆管疾病、主动脉夹层瘤、食物中毒、CO中毒等约占4%。由于诊疗手段欠缺,有一部分急危重症患者转往上级医疗机构,这样,既增加了患者额外负担,也影响了医院及科室效益。另外,我科目前只有2个抢救室、4张病床,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危重病人治疗与护理需要,对患者医疗护理安全也带来了隐患。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修订版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附5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 Reg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e 2016-12-27发布 2017-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力红、吴安华、安友仲、李卫光、赵霞、张京利、李六亿、杜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 unit,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筑布局与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人员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手卫生要求、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便器的清洗与消毒要求、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依据有关规定设置的ICU。 传染病医院ICU及儿科和新生儿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可结合专业特点,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CU转入普通病房的五项护理要记牢

I CU转入普通病房的五项护理要记牢 ICU 夏福芮患者在ICU里度过了危险期就要走出监护病房,不少人心里没底,特别是患者家属更是一头雾水,少了重症监护病房各项设施的高度监护,患者及家属该注意些啥呢? 首先是病室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光线充足,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早晨7点左右可开窗透气。患者在转入普通病房后要尽量减少探视,防止感染。 第二,管道护理,脑室引流管,保持固定通畅,不要随意更换引流袋位置,也不要私自倒掉引流出的液体,这些护理都要遵循医嘱;气管切开,造口周围要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除造口周围痰液,吸痰则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预防发生气管切开相关感染,留置胃管,观察长度,日期,是否通畅,每次灌注食物前应先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并留意是否通畅。每次鼻饲量不能超过200 毫升,间隔应大于两小时。为避免灌入空气胃管末端要反折,用纱布包住,喂食完毕后,马上冲洗胃管,防止引起胃肠炎等;留置静脉管路,深静脉置管处要隔日更换纱布辅料,辅料周围要密闭固定。另外,需注意避免液体滴空,防止发生空气栓塞;留置尿管,严密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有无浑浊等;保持会阴部的皮肤清洁,每日可用温水清洁一到两次。 第三,饮食方面,可食用高蛋白食物,如奶、禽肉等动物蛋白,大豆、黄豆等豆类,芝麻、核桃等干果;高纤维食物摄入,如麦麸、玉米、糙米、荞麦、芹菜、苦瓜等;饮食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保持蔬果摄入,不宜饮用咖啡浓茶,严禁辛辣刺激食物及烟酒;另外,病人鼻饲期间一定注意保持胃管通畅。能经口进食者,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饮食。 第四,皮肤护理,尽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拭,特殊情况除外。可用浴巾铺于臀下,使病人尽量舒适。每隔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叩背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这样利于痰液排出,从而预防肺部感染。 第五,心理护理,家属应多鼓励患者,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还可以通过看书、听音乐等方式来分散注意力。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特选参考)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一、监护病房的建筑设计要求 1.监护病房的选址 (1)选择监护病房的原则是要方便抢救,如病房内的监护病房由于50%以上是收治手术后恢复病人,故宜靠近手术室和麻醉科;急诊科的监护病房则应贴近急诊科抢救室,以便病人直接转入。 (2)方便抢救的中心问题是要做到“接近”,例如心脏外科的ICU要求七个“接近”: ①接近手术室,便于很快进行抢救性心包填塞减压; ②接近心导管和心血管检查造影室,以保证在心导管检查时,一旦发生意外可以便 于抢救,例如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可能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梗塞或穿破等并发症时,可迅速作紧急手术; ③接近心脏外科,便于心脏外科医师呼唤; ④接近血库; ⑤接近心内科,便于会诊和转送病人; ⑥接近中心监护病室; ⑦接近化验室。 若无法实现上述七个“接近”时,应尽量争取靠近电梯。 2.监护病房的整体布局 监护病房的整体布局主要是两种形式: (1)圆形结构,以护理站为中心,周围一圈均为监护病间,每间30平方米左右, 每间可收治2位病人; (2)扇形结构,也以护理站为中心,其对面呈扇形排列的监护病间,病间大小不等,除收治1人或2人的以外,可有收治6~8人的统仓式,床与床之间隔以屏布。其他辅助设施(包括医师值班室、护士长室、储藏室、餐具室、清洁间、污物间、小化验室、病人 、家属接待室等)的布局,有的设计在监护病房外,有的则在监护病房内,但总的要求是便于抢救和减少污染。 3.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设施 对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设施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病房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有: (1)对地面和墙体的要求,适用液体清洁消毒;

(2)对房顶的要求,安装可拆卸天花板,并装有天轨,以自由移动输液吊钩和围帐 (屏布); (3)对照明光源的要求,要有一定强度的可移动的照明装置,夜间照明灯的光线亮度应可以调节; (4)对通风采光要求,要求通风良好,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故应有空调设备,病室的色调、色彩应柔和,每个病室必须有一个与外面相通的大窗户,可见自然光,但应有窗帘以调节光线强度; (5)对出入通道的要求,监护病房的病人进出通道应与工作人员进出通道分开,以免带来污染,引起感染; (6)对病床空间的要求,每床的理想面积为10~15平方米,因为每张病床周围均被很多电子仪器和装置所包围,为了保证医护人员从病人的四面八方均能对其进行操作和检查,要求床头留有0.6米的空隙,每个病室以设置2~4张床为宜; (7)对电源系统的要求,要求备有多套电源系统,并保证不停电; (8)对管道和传呼装置的要求,要有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吸引管道和传呼器装置; (9)对卫生排污的要求,监护病房要设置更衣室、盥洗室、消毒室、洗涤室和污物 室等相当辅助部门; (10)对病床功能要求,病床配有脚轮和制动装置,可调节病床高度和倾斜度,两侧装有可调动的栏杆以防跌床,病床上配有防止褥疮发生的带波纹的或多孔的塑料垫褥; (11)其他要求 ①要尽可能建有室外花园; ②要在室内挂有日历和时钟,时钟要有秒针,以便让病人能自己观察时间的变化; ③儿童监护病房还要有各种适合儿童心理的挂在墙上或床上的装饰、儿童画和玩具 等。 二、监护病房的基本医疗器械设备要求 监护病房除要装备普通病房所需要的诊疗器械外,还应配备以下仪器: 1.基本固定设备,每床都有中心供氧和高低压两种中心吸引装置,输液瓶悬吊装置, 微量输液泵及电源点; 2.心血管系统监测方面,包括心电记录监测仪、血压监测仪、心输出量测定仪、心 室颤动除颤器、体外起搏器、肺动脉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多道血流动力学监测器,

患者出入重症监护病房制度

患者出入重症监护病房制度 转入收入ICU的患者,原则上需根据ICU的收治标准,经主管医师会诊同意后收入,节假日及夜班收治患者需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 从院内其他科室经会诊后转入的患者,应由原科室医护人员陪送入ICU,且做好交接班,ICU需预先做好抢救准备。 外院病人必须由ICU科主任会诊同意后收治入。 1、ICU收治范围 各种危重的急性可逆性疾病,需进行生命支持者,如各种休克,循环衰竭和心搏,呼吸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急性发作。 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明确为脑死亡者,癌症晚期患者不应收ICU。 2、诊疗标准参考 ICU收治标准参考三方面的内容的综合考虑,包括优先级别,诊断及客观标准。 (1)优先级别 优先级别用于区分最需要收入ICU(一级),和收入ICU对预后不能提供帮助的人群(四级)。 1)一级 病情危重,不稳定,需要除ICU之外其他地方不能提供的加强治疗及监护,这些 治疗包括呼吸机支持,持续的血管活性药物输注等等,如术后或急性呼吸衰竭需要 机械通气支持,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侵入性监测和/或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治疗积极程度无限制。 2)二级 需要加强监测及立即进行干预,如慢性至病状态发展成急性内科或外科重症,积极 治疗程度无限制。 3)三级 病情危重不稳定但由于基础疾病本身或急性病的特点康复可能性不大,患者可能需 要强化治疗以缓解急性病情加重,但治疗积极程度受限制,如患者本人或家属拒绝 最终的气管插管或心肺复苏。这类患者常包括合并感染,心包填塞或气道阻塞等转 移性恶性肿瘤的患者。 4)四级 5)通常不适合收住ICU,收治这类患者需根据个别情况并经ICU主任同意,包括如下两类: 1,低危,ICU的加强治疗对患者没有太大的意义(疾病过轻,无需监护),如一般性的外周血管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轻度的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药物中毒等。 2,不可逆性疾病终末期,死亡不可避免(病情过重,加强治疗无意义),如严重的不可逆性脑损坏,不可逆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转移性肿瘤对化疗, 放疗无效(除非患者接受特别的方法治疗)等,病人拒绝加强治疗和监护,

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标准

重症监护病房(ICU)建设标准 一、基本要求 三级医院以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必须设立危重病医学科,危重病医学科属于临床二级学科,必须是独立的医疗单元。ICU病房作为本学科的临床基地,必须配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的医护人员,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危重病人。 二、床位设置 ICU的总床位数量,占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个ICU医疗单元以6-12张病床为宜。 三、人员配备 ICU医师的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1:1以上。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但危重病医学专科医师必须占60%以上。ICU专科护士的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1以上。 四、病房建设标准 (一)ICU应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 (二)ICU每床的用房面积为12~16M2;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

积为18~25 M2。 (三)ICU的基本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护士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用房,包括实验室、示教室、家属接待室、营养准备室等。 (四)ICU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配备负压病房1-2间。 (五)ICU要有合理的医疗流向,包括人流、物流,以最大限度降低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六)ICU病房的功能设计必须考虑可改造性。 (七)ICU病房建筑装饰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ICU 病人危重程度评分系统

ICU评分系统 一、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系统 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 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 四、Murray肺损伤评分 五、SOFA评分 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 七、急性肾损伤KDIGO分级 一、APACHE II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评分) A、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如下表所示 B.年龄评分: 年龄≤4445-54 55-64 65-74 ≥75 评分0 2 35 6 C、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如果患者有严重得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病史或免疫抑制,应如下评分: ①非手术或急诊手术后患者—5分; ②择期术后患者—2分。 定义:器官功能不全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必须在此次入院前即有明显表现,并符合下列标准: ●肝脏:活检证实肝硬变,明确得门脉高压,既往由门脉高压造成得上消化道出血;或既 往发生过肝脏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昏迷。 ●心血管系统: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第四级。 ●呼吸系统:慢性限制性、阻塞性或血管性疾病导致得严重活动受限,如不能上楼或从事 家务劳动;或明确得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肺动脉高压(〉40mmHg),或呼吸机依赖。 ●肾脏:接受长期透析治疗。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接受得治疗能抑制对感染得耐受性,如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放疗、 长期或最近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或患有足以抑制对感染耐受性得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AIDS。 APACHE II评分总分=A+B+C 意义:APACHE II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预测住院死亡率越高、

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 分) GCS评分= ①+②+③ 气管插管/切开患者GCS评分=①+③+ETT 意义: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致残率与死亡率越高。 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 ICU意识紊乱评估法(CAM-ICU)就是一种有效与可靠地得谵妄监测工具、 第一步,评估镇静状态(Richmond 躁动镇静量表, RA SS) 如RASS得分-3~+4,进行下一步评估

ICU病房医用床参数

一:手动三摇带轮病床: 1:手动三摇四折带轮病床 2:背部升降≥0—70度,膝部升降≥0—40度, 病床尺寸:长≥2100mm ,宽≥ 950mm , 整体升降≥ 380mm 。 3:病床专用摇动丝杆带限位装置。 4:床头床尾板采用进口ABS材料,注塑而成。床尾板设置床头卡插套。 5:床面板采用优质冷轧钢板一次冲压成型,具有多孔设计,便于透气,并有凹凸防滑功能,可拆卸消毒。钢板厚度≥1.5㎜,坚固耐用,承受重量250KG。 6:床架支架结构采用优质冷轧钢板,表面经二度酸洗磷化后,静电喷涂而成,床体涂覆为抗静电粉体,,抗酸碱腐蚀,耐褪色.钢板厚度≥1.5㎜。 7:折叠护栏:铝合金材料、ABS手柄,美观大方、坚固耐用,不使用时可轻松放下,具有防夹手功能。 8:每床配护栏、餐桌板、输液架、脚轮单只在重力≥80 KG以上(125高强度聚氨酯静音脚轮)。 9:设备配套耗品:护栏、餐桌板、输液架、脚轮。 10:具有尿袋/ 引流袋挂钩≥4 个

一:手动双摇带轮病床: 1:手动双摇三折带轮病床 2:背部升降≥0—70度,膝部升降≥0—40度, 病床尺寸:长≥2100mm ,宽≥ 950mm。 3:病床专用摇动丝杆带限位装置。 4:床头床尾板采用进口ABS材料,注塑而成。床尾板设置床头卡插套。 5:床面板采用优质冷轧钢板一次冲压成型,具有多孔设计,便于透气,并有凹凸防滑功能,可拆卸消毒。钢板厚度≥1.5㎜,坚固耐用,承受重量250KG。 6:床架支架结构采用优质冷轧钢板,表面经二度酸洗磷化后,静电喷涂而成,床体涂覆为抗静电粉体,,抗酸碱腐蚀,耐褪色。钢板厚度≥1.5㎜。 7:折叠护栏:铝合金材料、ABS手柄,美观大方、坚固耐用,不使用时可轻松放下,具有防夹手功能。 8:每床配护栏、餐桌板、输液架、脚轮单只在重力≥80 KG以上(125高强度聚氨酯静音脚轮)。 9:设备配套耗品:护栏、餐桌板、输液架、脚轮。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doc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ICU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1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ICU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 入收入ICU的患者,原则上需根据ICU的收治标准,经主管医师会诊同意后收入,节假日及夜班收治患者需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从院内其他科室经会诊后转入的患者,应由原科室医护人员陪送入ICU,且做好交接班,ICU需预先做好抢救准备。 外院病人必须由ICU科主任会诊同意后收治入。 1、ICU收治范围 各种危重的急性可逆性疾病,需进行生命支持者,如各种休克,循环衰竭和心搏,呼吸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急性发作。 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明确为脑死亡者,癌症晚期患者不应收ICU。 2、诊疗标准参考 ICU收治标准参考三方面的内容的综合考虑,包括优先级别,诊断及客观标准。 (1)优先级别

优先级别用于区分最需要收入ICU(一级),和收入ICU对预后不能提供帮助的人群(四级)。一级 病情危重,不稳定,需要除ICU之外其他地方不能提供的加强治疗及监护,这些治疗包括呼吸机支持,持续的血管活性药物输注等等,如术后或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支持,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侵入性监测和/或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治疗积极程度无限制。2)二级 需要加强监测及立即进行干预,如慢性至病状态发展成急性内科或外科重症,积极治疗程度无限制。 3)三级 病情危重不稳定但由于基础疾病本身或急性病的特点康复可能性不大,患者可能需要强化治疗以缓解急性病情加重,但治疗积极程度受限制,如患者本人或家属拒绝最终的气管插管或心肺复苏。这类患者常包括合并感染,心包填塞或气道阻塞等转移性恶性肿瘤的患者。 4)四级 5)通常不适合收住ICU,收治这类患者需根据个别情况并经ICU主任同意,包括 如下两类: 1,低危,ICU的加强治疗对患者没有太大的意义(疾病过轻,无需监护), 如一般性的外周血管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轻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药物中毒等。

重症监护病房与普通病房间的患者交接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与普通病房间的患者交接管理 武汉亚洲心脏病院(430022)华曼丽邵丹胡柳 摘要:目的提高危重患者由重症监护病房(CCU)转入普通病房或由普通病房转入CCU时的工作效率、交接质量以及保证护理记录的完整性。方法跟据心脏病专科医院的性质,自行设计了危重患者的转科登记表及护士接患者的“一备三接”流程,并已实施近1年。结果交接问题减少,交接效率提高,危重护理记录单更加完整、全面,使患者得到连续有效的护理。结论交接管理能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 关键词危重患者交接安全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交接班的规范性和认真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和质量,也是避免和可能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之一[1]。“交接口”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2]。我院是一所大型的心脏病专科医院,每天会有大量经过CCU的重症监护与治疗后,病情相对平稳的危重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接受后续治疗,或因病情变化、危重而转入CCU继续治疗的患者。2006年10月,我们根据心脏病病情变化快、程度重等特点,并结合我院ISO9000工作要求中的CCU患者转出流程、病房接转入患者的流程,自行制定了CCU转科患者登记表及转入患者的流程----“一备三接”制。并对此进行了追踪督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转科患者共452例。内科保守治疗患者65例,介入术后患者387例,其中男性213例,女性174例,年龄(62.2±13.2)岁。 2做法 在患者确定要转入病房时,先由其主班护士电话通知病区,告知患者一般情况:目前病情以及需准备的物品,由管床护士负责填写转科患者登记表(表1)。相应病房主班护士接到电话后,通知管床护士进行“一备”。在患者转出前由转床护士再次电话通知病区,护送患者到病区后,交接双方护士严格按“三接”流程进行认真交接,确认无误后在转科患者登记表上签名。此表由病区保存,并定期接受各级护士长检查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2.1 备物品 2.1.1 床单位准备:备暂空床,病患服,酌情铺中单、气垫床。必要时直接对换病床。 2.1.2 仪器准备:根据电话所给信息准备相应仪器如监护仪、血压计、听诊器、吸氧装置、微量泵等相关仪器并处于备用状态。 2.2 接病人 2.2.1 协助患者安全转床,搬运时注意输液管、泵注管、氧气管通畅;注意保暖,如为介入术后患者,搬运时按压好伤口处的砂袋并使用约束带固定于床栏上。 2.2.2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输液管道、泵注管、氧管及尿管等。 2.2.3 交接泵走药物:泵对泵进行更换、理顺管道、查看三通方向、泵标识、泵注管、电源线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四川省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标准

四川省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标准 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一)布局 1.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及妇保院应设置NICU,二级专科医院及妇保院有条件可设置NICU,床位数应占全院总床位数的2-4%,新生儿和早产儿应独立分设,最少配备一个单间隔离病房,每床使用面积约l0-12m2,床间距不低于1.0m,实行无陪管理模式,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使用率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应考虑扩大规模。 2.病区应设置医疗区域及医疗辅助区域,医疗区分加强护理区、中间护理区两部分,辅助区域包括接待间、配奶间、沐浴区、治疗间、处置间、仪器间及医务人员生活区等。病区应当配备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独立控制室内温度(早产儿24-26℃,足月儿22-24℃)和湿度(55-65%)的设施,并设置探视系统,有条件可安装噪音检测装置。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应达到 1.5:1,整体布局应该使医疗区及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及医务人员生活辅助区域分开,保持相对独立。要有合理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 3.NICU应接近新生儿内科/外科病房及产房,靠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二)设施设备 1.每个抢救单元的设备要求: ①配备负压吸引装置、压缩空气及吸氧装置,每个接口各2个,电源插 座≥12个,两路供电,医疗用电和生活用电分开,最好配备高压电源。 ②氧浓度监护仪。 ③新生儿专用复苏囊与面罩。 ④气管导管。 ⑤新生儿专用多功能多参数监护仪。

重症监护ICU室护理常规

重症监护ICU室护理常规 第一节 ICU一般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简称ICU,是为危重病人做好基础护理,抢救生命,以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协助病人渡过危及生命的不稳定状态,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场所。 ICU护理常规是: 1、护士每日要了解自己所负责病人的情况,分工明确,互相协作。 2、所有病人都要做好护理记录,并及时准确地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3、所有病人都要坚持24小时心电监测,以动态地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病人的心率、T、P、R、Bp、SPO2并记录。对新转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测量并记录进病房时生命体征。 4、重病人置入Folley,s尿管,保留尿管并长期开放,记录每小时尿量,每日计算24小时出入平衡。 5、做好病人晨晚间护理,每日更换床单,保持床单位整洁。晚间护理时为病人温水泡脚一次。 6、危重病人要使用防压疮气垫床,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叩背1次,使病人卧位舒适,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的发生。 7、护理要做到病人全身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迹。 8、所有护理表格字迹要清晰,描写要确切,记录及时。 9、保持各个导管、输液管及引流管通畅。 10、当病人应用一种以上泵入药物时,静脉输液应每小时均匀输入,必要时应使用输液泵。 11、凡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抢救时除外)。所有药物在使用时都必须三查八对,血管活性药物及特殊药物的剂量和浓度要精确计算,必须经过第2人核对。 12、交接班要严肃、认真、无误,除了写好交班记录,每班必须在床头交接班。 13、护士要熟悉各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报警原因。 14、凡有S-G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要按各护理常规。 第二节中心静脉插管护理 中心静脉插管可以保证抢救时药物及时输入病人体内,同时获得准确的中心静脉压值,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护理学常规

ICU患者疾病护理常规 一、ICU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1. 迅速及时接待患者,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患者及家属的人院 (科) 宣教。 2. 及时评估: 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3. 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4. 卧位与安全 (1)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患者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3)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坠。 (4)高热、昏迷、谄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 (5)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5. 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 、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师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6. 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7.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8. 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9. 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患者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10. 基础护理 (1)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五到床头:医、护、饭、药、水到患者床头)。 (2)晨、晚间护理每日 2 次;尿道口护理每日 2 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次;注意眼的保护。

重症监护病房人员设置

重症监护病房设置及人力资源配置 一基本要求 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二级学科,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二ICU的规模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6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三ICU病房建设标准 (一)ICU应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 手术室、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在横向无法实现接 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二)ICU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2;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2。每个ICU中的正 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设立,可以根据患者专科来源和卫生

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通常配备负压隔离病房1~2间。鼓 励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三)ICU的基本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 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 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属接待室、 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 达到1.5:1以上。 (四)ICU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 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并有利于感染 的控制。 (五)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 和湿度。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 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制。安装足够的感应 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 至少每2床1套。 (六)ICU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最好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 交叉感染。 (七)ICU病房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