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多收了三五斗课文原文电子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多收了三五斗课文原文电子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多收了三五斗课文原文电子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多收了三五斗课文原文电子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多收了三五斗》课文原文(电子课文)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

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

“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像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

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哪页 1 第

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不粜那已经送到河埠头来的米,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为了雇帮工,买肥料,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

“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在范墓,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侯着他们,有人这么想。

但是,先生又来了一个“嗤”,捻着稀微的短髭说道:“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

“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儿?”差不多是哀求的语气。

“抬高一点儿,说说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话。我们这米行是拿

本钱来开的,你们要知道,抬高一点儿,就是说替你们白当差,这样的傻事谁肯干?”

页 2 第

“这个价钱实在太低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去年的粜价是七块半,今年的米价又卖到十三块,不,你先生说的,十五块也卖过;我们想,今年总该比七块半多一点儿吧。哪里知道只有五块!”

“先生,就是去年的老价钱,七块半吧。”

“先生,种田人可怜,你们行行好心,少赚一点吧。”

另外一位先生听得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睁大了眼睛说:“你们嫌价钱低,不要粜好了。是你们自己来的,并没有请你们来。只管多啰唆做什么!我们有的是洋钱,不买你们的,有别人的好买。你们看,船埠头又有两只船停在那里了。”

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旧毡帽下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酱赤的脸。他们随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破布袄的肩背上。

“听听看,今年什么价钱。”

“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神色。

“什么!”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

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可总得粜出;

而且命里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米行里有的是洋钱,而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

在米质好和坏的辩论之中,在斛子浅和满的争持之下,结果

页 3 第

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船那船之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就看不见了。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廒间,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沓钞票。

“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乡下曲辫子!”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

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一块钱钞票就作一块钱用,

谁好少作你们一个铜板。我们这里没有现洋钱,只有钞票。”“那末,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

票不是中国银行的。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

不要这钞票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弄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弄明白;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一批人咕噜着离开了万盛米行,另一批人又从船埠头跨上来。

同样地,在柜台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入秋以来望着沉重的稻穗所感到的快乐。同样地,把万分舍不得的白白的米送进万盛的廒间,换到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

页 4 第

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旧毡帽朋友今天上镇来,原来有很多的计划的。洋肥皂用完了,须得买十块八块回去。洋火也要带几匣。洋油向挑着担子到村里去的小贩买,十个铜板只有这么一小瓢,太吃亏了;如果几家人家合买一听分来用,就便宜得多。陈列在橱窗里的花花绿绿的洋布听说只要八分半一尺,女人早已眼红了好久,今天粜米就嚷着要一同出来,自己几尺,阿大几尺,阿二几尺,都有了预算。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面蛋圆的洋镜,一方雪白的毛巾,或者一顶结得很好看的绒线的小囝帽。难得今年天照应,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让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松一点,谁说不应该?缴租,还债,解会钱,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付过去之外,大概还有得多余吧。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有些人甚至想买一个热水瓶。这东西实在怪,不用生火,热水冲下去,等会儿倒出来照旧是烫的;比起稻柴做成的茶壶窠来,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他们咕噜着离开万盛米行的时候,犹如走出一个一向于己不利的赌场——这回又输了!输多少呢?他们不知道。总之,袋里的一沓钞票没有半张或者一角是自己的了。还要添补上

不知在哪里的多少张钞票给人家,人家才会满意,这要等人家说了才知道。

输是输定了,马上开船回去未必就会好多少;镇上走一转,买点东西回去,也不过在输账加上一笔,况且有些东西实在页 5 第

等着要用。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米行。女人臂弯里钩着篮子,或者一只手牵着小孩,眼光只是向两旁的店家直溜。小孩给赛璐珞的洋囝囝,老虎,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

“小弟弟,好玩呢,洋铜鼓,洋喇叭,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冬,冬,冬,——叭,叭,叭。当,当,当,——“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乡亲,带一只去吧。”

“喂,乡亲,这里有各色花洋布,特别大减价,八分五一尺,足尺加三,要不要剪点回去?”

万源祥大利老福兴几家的店伙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乡亲”,同时拉拉扯扯地牵住“乡亲”的布袄;他们知道惟有今天,“乡亲”的口袋是充实的,这是不容放过的好机会。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以后,“乡亲”把刚到手的钞票一张两张

地交到店伙手里。洋火,洋肥皂之类必需用,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整听的洋油价钱太“咬手”,不买吧,还是十个铜板一小瓢向小贩零沽。衣料呢,预备剪两件的就剪了一件,预备娘儿子俩一同剪的就单剪了儿子的。蛋圆的洋镜拿到了手里又放进了橱窗。绒线的帽子套在小孩头上试戴,刚页 6 第

刚合式,被爷老子一句“不要买吧”,便又脱了下来。想买热水瓶的简直不敢问一声价。说不定要一块块半吧。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回去,别的不说,几个白头发的老太公老太婆就要一阵阵地骂:“这样的年时,你们贪安逸,花了一块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你们看,我们这么一把年纪,谁用过这些东西来!”这啰唆也就够受了。有几个女人拗不过孩子的欲望,便给他们买了最便宜的小洋囝囝。小洋囝囝的腿臂可以转动,要他坐就坐,要他站就站,要他举手就举手;这不但使拿不到手的别的孩子眼睛里几乎冒火,就是大人看了也觉得怪有兴趣。

“乡亲”还沽了一点酒,向熟肉店里买了一点肉,回到停泊在万盛米行船埠头的自家的船上,又从船梢头拿出盛着咸菜和豆腐汤之类的碗碟来,便坐在船头开始喝酒。女人在船梢头煮饭。一会儿,这条船也冒烟,那条船也冒烟,个个人淌着眼泪。小孩在敞口朝天的空舱里跌交打滚,又捞起浮在河面的脏东西来玩,惟有他们有说不出的快乐。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雪歌】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苏教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峨山县化念中学潘亚男一、教学目标: 正确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正确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有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思想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知识目标: 懂得记叙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基本知识来阅读,分析简短的记叙文。加强朗读背诵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语言。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二、教材分析: 全书设有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略有文采的简短的主题词,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课文四至五篇,可根据教学实际自主确定精读、略读的篇目和比例;另有一至两篇“诵读欣赏”课文,由学生在大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古诗文需要全部背诵),以丰富语文积累,以读导写,设计开放性作文题,让学生自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编写“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各三则,分别安排在六个单元之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是富有创意的新设计,是探索综合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尝试,旨在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 1 / 4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2、繁星(巴金) 3、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写作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6、往事依依(于漪) 7、幼时记趣(沈复) 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9、伟人细胞(秦文君)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着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 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诵读欣赏对联六副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夏(梁衡)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秋词(刘禹锡 文笔精华(一)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 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 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专题: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写作想像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 附录三字词表 七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一面(阿累) 3、我的老师(魏巍) 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 5、赵普(《宋史》)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月迹(贾平凹) 8、三颗枸杞豆(程海) 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柳叶儿(宋学孟)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 黄纱巾(薛涛) 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口语交际劝告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诲(huì)篷隙(pénɡ)萧索(xiāo)祭祀(sì) B. 装弶(jànɡ)惘然(wǎnɡ)秕谷(bǐ)髀间(bì) C. 伶仃(dīnɡ)愕然(è) 嗤笑(cī)瑟索(sè) D. 寒噤(jìn) 深黛(dài) 潺潺(chán) 恣睢(z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 ....,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 C. 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 ....,我们受益不浅.” D. 在广州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爱德华,正津津乐道 ....地谈论着中式英语的是与非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 情趣使然。 A. ④⑤②①③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①③④②⑤ 4.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你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了,对其中不妥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了。 C. 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 D. 营业员说:“你好意思,你太胖了,这里的衣服都不适合你。”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 A. 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颈联.尾联和颔联. 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C.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表演体系,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 大行当. D.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豹子头” 林冲就是其中之一.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 八道?” B. 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 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 以“全民健身,享受快乐”为主题的首届“万人赛艇”活动在小镇广场举行,吸引了 众多市民参与。 D.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7.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B. 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 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C. 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的心理。 D.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而且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古诗全集

苏教版语文七上古诗集锦 次北固山下 年代:【唐】作者:【王湾】体裁:【五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赤壁 年代:【唐】作者:【杜牧】体裁:【七绝】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浣溪沙 年代:【宋】作者:【苏轼】体裁:【词】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五夜望月 年代:【唐】作者:【王建】体裁:【七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 年代:【宋】作者:【苏轼】体裁:【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年代:【唐】作者:【韩愈】体裁:【七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体裁:【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秋词 年代:【唐】作者:【刘禹锡】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年代:【汉】作者:【汉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七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附:七上对联六副 (湖南岳阳楼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杭州岳墓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集句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方志敏卧室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苏教版语文七下古诗集锦

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汇总 《画山绣水》是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对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的学习,我的教学设想是“避免面面俱到,力求突破一点”。俄国作家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要素。 因此,任何文学作品所传递给读者的美的感受,都离不开语言的推敲锤炼。本单元说明要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或对精彩段落和篇章的背诵,来深入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并学会运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而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干瘪、随意,空洞无物,是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这篇优美的散文,尽显出语言优美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优美语言的品读,也是希望让学生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真情实感的有效尝试。 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 风景如画——朱德 请用精炼的语言为黄山这座自然文化遗产写一段颁奖词。 《登黄山偶感》

江泽民 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 ①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在小溪的淙淙声中,饱含树脂的幼芽在开放,水下的草长出水面,岸上青草越发繁茂。 ②这儿是一个静静的旋涡,旋涡中心是一棵倒树,有几只亮闪闪的小甲虫在乎静的水面上打转,惹起了粼粼涟漪。 ③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都流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④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纹。小溪的生活中,就这样一会儿泡沫频起,一会儿在花和晃动的影子间发出兴奋的招呼声。⑤有一棵树早已横堵在小溪上,春天一到竟还长出了新绿,但是小溪在树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流着,晃着颤动的水影,发出潺潺的声音。⑥有些草早已从水下钻出来了,现在立在溪流中频频点头,算是既对影子的颤动又对小溪的奔流的回答。 ⑦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9课《成功》教案 苏教版

《成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2、能运用文中的主要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3、学习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文中的主要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乐趣,从而很快的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成功的一件事以及成功的原因。 2、教师由此导入: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他们成功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们除了羡慕之外还应做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道走进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一文。(介绍作者成功一例) 3、学生畅谈自己成功的一件事。 二、阅读课文感知文本 学会解读文本,积累生字词语。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把握作者的论证方法。1、指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值得掌握和借鉴的词语及名言名句。 2、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划出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 3、点拨学生思考作者所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3、安排学生结合课文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加以启发引导。 三、研读课文探究文本 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在勤奋中走向成功。 (教师借助PPT展示问题,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深入探究文本内容。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成功离不开天资、勤奋和机遇。(师边讲边写出:天资+勤奋+机遇=成功)那么,这三者中哪一样最重要呢?请大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作者对天资持什么的态度?又是怎样佐证自己的态度的?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测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测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句.) ①,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⑥,君子好逑。(《关雎》) ⑦,宛在水中央。(《蒹葭》) ⑧,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 (2)默写王之涣的《凉州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庭院上空是一架纵横交错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悄.然睁 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xīng忪的叶芽,那些叶芽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 A (乱七八糟,密密麻麻,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yè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B (泻,漏,坠)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而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悄.()然 xīng()忪摇yè()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它的正确写法是“”。(2分) (3)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词语分别是:A ,B 。(2分) (4)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蓄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生命苏醒的状态。(2分) 3.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l)-(2)题。(4分) (l)《渔夫和他的妻子》是德国民间文学《________》中的一篇,那条具有魔法能力的比目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渔夫妻子的愿望:住小别墅,住宫殿,当国王,当皇帝,当教皇。当渔夫妻子提出 ____________的愿望时,比目鱼让她重新住进了原先那个破渔舍。 (2)《水浒传》中写了三位女将:“________”(绰号)扈三娘、“母夜叉”________、“母大虫”顾大嫂。 4.蚌埠是不错的旅游城市,除了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外,民间特色小吃也闻名遐迩。近期,某校七年级开展了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和,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2分) (l)【猜一猜】请你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常见食品)。(2分) ①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涨三次,一股脑儿网上桌。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改一改】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有关传统美食的短文,有一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①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②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③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④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亲人,已成为天下人共同的心愿。 第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⑴《郑人买履》⑵《刻舟求剑》⑶《幼时记趣》⑷《三峡》⑸《以虫治虫》⑹《梵天寺木塔》专题⑺《狼》⑻《论语》八则 七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⑼《赵普》⑽《黄鹤楼》⑾《于园》⑿《黔之驴》诵读欣赏:⒀《两小儿辩日》专题⒁《爱莲说》 八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⒂《晏子使楚》⒃《人琴俱亡》⒄《小石潭记》⒅《记承天寺夜游》⒆《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⒇《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诵读欣赏:(26)《山市》 九年级上册:讲读课文:(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诵读欣赏:(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九年级下册:讲读课文:(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七年级上册 ⑴《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⑵《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⑶《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⑷《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⑸《以虫治虫》

语文 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威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威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陈涉世家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如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情境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

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 2.质疑自探 (1)自读诗歌,感知诗的节奏、韵律。 (2)读懂文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及中心思想。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1)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老师出示引导性问题 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②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③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2.分组学习 学生就自探内容及教师出示的引导性问题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1)学生就自探内容和分组交流的内容进行展示。 (2)老师随学生的展示进行点拨 ①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②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古诗文

1.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 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 龟虽寿三国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 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 得道多勤,失道寡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靖电学校董天明 2004/12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3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一、积累运用(共26分) (一)积累(共12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2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īn鼓舞啊。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ī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选自《提醒,是一种特别的爱》) 2、默写古诗文。 ①,西北望,。 ②《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句子是:, ;,。 ③《龟虽寿》中体现曹操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奋斗精神的句子是:, ,,。 ④《使至塞上》中表现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3、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任选一题)(2分) ⑴、中国文化离不开酒。自古文人墨客因酒而诗情勃发,写出多少佳作美文;历代风流人物借酒抒发豪情,创出无数丰功伟绩。请你写出《水浒传》中可以用作酒广告的一句话: ⑵、常州市光明中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决定在12月26日——31日举行?光明中学文娱体育活动周?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广告标语。(要求能体现活动的主题) 4、仔细揣摩下面两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再仿写一段话。(2分)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请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 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请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践踏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5、阅读下面两段小诗,回答问题。(4分)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次凄艳的花影儿/编制成你的花冠。 ①、“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与贺知章的两句咏柳名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 积累运用(20%)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jié()乎 lǘ()左 huī()突 gōng()筹交错 阴yì()伛lǚ()顿bó() qiáng()倾楫摧 二、默写。(12%) 1._______________,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一曲新词酒一杯,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4.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悍吏之来吾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哗然而骇者, ___________________。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本字。(4%) 1.固以怪之矣 _______同 _____ 2.身被坚执锐 _______同 _____ 3.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同 _____ 4.百废具兴 _______同 _____ 阅读理解(40%)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13%)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这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上文可分为几个层次?用文中的原话概括各层次的层意。(3%) 2、对上文场面描写的内容,有下面几种不同的概括:A铺张热闹,B简朴欢乐,C与民同乐,D忧国忧民。你认为哪一种恰当?简述理由。(4%) 3、根据上文文意,为下面一句话加一个上联或续一句下联。(不必过分强调格律)(2%) 山肴杂陈太守宴 4、有人说,《醉翁亭记》是纯粹写山水风月的文章;也有人说,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根据上面语段的内容,适当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5%) 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精心整理

××学校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 一、填空。 1、晓战随金鼓,。,春色未曾看。 2、黄河远上白云间,。,春风不度玉门关。 3、月黑雁飞高,,,大雪满弓刀。 4、蒌蒿满地芦芽短,。 5、,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6、求之不得,。悠哉悠哉,。 7、,白露为霜。,在水一方。,道阻且长。 ,白露未晞。,。,道阻且跻。 ,白露未已。,。,道阻且右。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9、,夕阳西下几时回,,,小园香径独徘徊。 10、,志在千里。,。 11、,胡天八月即飞雪。,。 12、中军置酒饮归客,。,。 13、借第令毋斩,。,死即举大名耳,! 14、夹岸数百步,,,。 15、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 ,鸡犬相闻。 1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17、,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猛浪若奔。 18、,望峰息心;,。 19、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 20、,吞长江,,;,气象万千。 21、登斯楼也,则有,,,感极而悲者矣。 22、登斯楼也,则有,,,其喜洋洋者矣。

23、若夫,,,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 24、故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5、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会挽,,。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兴,______;___,_______。 29、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31、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__________。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 3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 3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二、理解性默写。 3、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写送别场面后,把惜别的惆怅深情融入雪景之中)的诗句是:,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集锦

九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集锦 一、物候诗四首 1、《〈塞下曲〉六首(其一)》诗中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塞下曲六首(其一)》描写恶劣的气候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战士以苦为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残酷的战争洗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借用西汉傅子介的典故,表现守边将士赤胆忠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之涣《凉州词》中勾勒山川的雄伟气势,突出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的诗句是: 7、卢伦的《塞下曲》敌军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8、王之涣《凉州词》中有“一片孤城万仞山”之句,范仲淹《渔家傲》中与此意境相似的句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扬柳,________________”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10、卢纶《塞下曲》中写将军准备追赶迎敌的场面,突出表现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这首诗所题的慧崇画,是一幅以早春景物为背景的春江鸭戏图。第一句描写地面景: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描写江上景: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描写岸边景:________________。第四句是想像之景:________________ 。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道”与否的两种不同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_____________”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________________”之势。(用《<孟子>两章》中两句话填写) 1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战必胜”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经》二首 《关雎》 1、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的纲目,统领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蒹葭》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