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肉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商品肉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商品肉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商品肉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商品肉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摘要:探寻商品肉鸡的常见传染病以及发病规律,有利于肉鸡病况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更好的发展饲养规模,扩大饲养范围,最终达到商品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商品肉鸡;常见传染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92—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病毒病菌,其中作为商品养殖和销售的商品肉鸡也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感染了一些可治愈以及非可治愈的传染疾病,并且逐渐被人们所常见。众所周知,商品肉鸡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能源,它们的健康与否时刻关系到我们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商品肉鸡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关系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需要社会以及个人的高度重视。

1 商品肉鸡生长发育优势

商品肉鸡作为常见的食用商品能源,具有生长快速、饲养所需周期较短、饲料消费较少等一些特点,并且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对比发现,肉鸡的肌肉生长速度远远快于其内脏的生长速度,尤其是它们的心脏和肺部的生长远慢于肌肉的生长,从商业利益角度考虑,这一优势是导致肉鸡能够成为肉类食用商品中最受饲养者欢迎的理由之一。

由于肉鸡从出壳开始一直到商品供应的周期非常短暂,从而导

传染病诊断标准(新)12种(1)

附件:1、脊髓灰质炎(WS294-2008) 2、甲型H1N1 流感(2009 年试行第三版) 3、甲型病毒性肝炎(WS298-2008) 4、乙型病毒性肝炎(WS299-2008) 5、丙型病毒性肝炎(WS213-2008) 6、丁型病毒性肝炎(WS300-2008) 7、戊型病毒性肝炎(WS301-2008) 8、麻疹(WS296-2008) 9、流行性乙型脑炎(WS214-2008)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WS295-2008) 11、风疹 (WS297-2008) 12、手足口病(2009 版)

脊髓灰质炎(WS 294-2008)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 1.1.1 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患者有接触史或近期曾经到过脊髓灰质炎流行地区。 1.1.2 经过3d~35d(一般为5d~14d)的潜伏期。 1.2 临床表现 1.2.1 早期可有发热、咽部不适、婴幼儿可有烦躁不安、腹泻/便秘、多汗、恶心、肌肉酸痛等症状。 1.2.2 退热后(少数可在发热过程中)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和(或)腹肌不对称性(单侧或双侧)弛缓性麻痹,躯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无感觉障碍。 1.2.3 麻痹60d 后仍残留弛缓性麻痹,且未发现其他病因(后期可出现肌萎缩)。 1.3 实验室检测 1.3.1 发病后从粪便、咽部、脑脊液、脑或脊髓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并鉴定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者。 1.3.2 发病前6 周内未服过OPV,发病后未再服用OPV 或未接种疫苗病毒,麻痹后一个月内从脑脊液或血液中查到抗脊髓灰质炎病毒IgM 抗体,或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4 倍升高者。 4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随访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3 诊断 3.1 疑似病例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 岁以下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病例。 3.2 临床断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3.2.1 疑似例并同时符合1.1。 3.3.2 疑似例并同时符合1.2。 3.3. 疑似例并同时符合1.3.3。 3.确诊病例 疑似例并同时符合1.3.1。 3.4 排除病例 3.4.1 疑似病例经实验室和临床检查有确凿证据诊断为非脊髓灰质炎的其他疾病。 3.4.2 疑似病例的合格粪便标本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或麻痹后1 个月内脑脊液或血液特异性IgM 抗体阴性,或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 抗体滴数比急性期无4 倍升高者。 3.5 与OPV 有关的其他病例 3.5.1 服苗者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疑似病例近期曾有OPV 免疫史,且在服用OPV 免后4d~35d 内发热,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感觉障碍,临床诊断符合脊髓灰质炎。麻痹后未再服用OVP,从粪便标本中只能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该病毒和原始疫苗病毒相比,VP1 区基因序列变异<1%。 3.5.2 服疫苗接触者疫苗相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病例:疑似病例曾与OVP 免疫者在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对此范围的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炎症型腹泻inflammatory diarrhea 指病原体侵袭肠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导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如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等。 2.2 分泌型腹泻secretory diarrhea 指病原体刺激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稀水便。镜检红白细胞不多,如肠产毒大肠杆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 3 诊断原则 引起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除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外,其他因素,如化学药品等还可引起非感染性腹泻,故本组病人的诊断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来综合诊断。由于本组疾病包括范围较广,而上述资料基本相似,故病原确诊须依据从粪便检出有关病原体,或特异性核酸,或从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 4 诊断标准 4.1 流行病学资料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肠道致泻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则可在婴儿室内引起爆发流行。

4.2 临床表现 4.2.1 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4.2.2 已除外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 4.3 实验室检查 4.3.1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亦可有少量或无细胞。 4.3.2 病原学检查(详见附录A):粪便中可检出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如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轮状病毒或蓝氏贾第鞭毛虫等。或检出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 临床诊断:具备4.2.1,4.2.2,4.3.1者,4.1供参考。 病原确诊:临床诊断加4.3.2。

传染病诊断标准论述(doc 15页)

传染病诊断标准论述(doc 15页)

传染病诊断标准 规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 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2个月以上者; 2.粪便有粘液脓性或间歇发生; 3.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2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加3项 阿米巴痢疾 一、急性阿米巴痢疾: 疑似病例: 起病稍缓,腹痛,腹泻,大便暗红色,带血、脓或粘液,或为稀糊状,有腥臭。 二、确诊病例: 1.粪便检查发现有包囊或小滋养体。 2.粪便检查发现阿米巴大滋养体。 3.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组织内查到阿米巴滋养体。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或3项 伤寒和副伤寒 一、疑似病例: 在伤寒流行地区有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者。 二、确诊病例: 1.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性高热(热型为稽留热或驰张热)、畏寒、精神萎靡、无欲、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可出现玫瑰疹、脾大、相对缓脉。 2.末稍血白细胞和嗜酸细胞减少。 3.血、骨髓、尿、粪便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4.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A”、“B”、“C”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4倍升高。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2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或4项 艾滋病 一、HIV感染者: 受检血清经初筛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法或间接免疫萤光试验(I.F)等方法检查阳性,再经确诊试验如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等方法复核确诊者。 二、确诊病例: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1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1个月以上;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4)卡波济氏肉瘤(K+S+); (5)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 培训效果测试题(答案) 单位:科室: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空,计40分) 1、法定传染病分3类 39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 种,丙类11种。发现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于2个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及时通知区疾控中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现行网络直报要求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报告的传染病有:乙肝、丙肝、血吸虫病。 4、现行网络直报要求患者工作单位必填的职业种类分别是:学生、幼托儿童、教师、干部、工人、民工、医务人员。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下列哪种传染病,能够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C) A、乙肝 B、梅毒 C、丙肝 D、淋病 2、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现住地址”是指( B)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发病时居住的地址 C、居住时间≥3个月地址 D、户籍所在地 3、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属于”是指(A) A、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B、现住地址与户籍地址的关系

C、户籍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D、现住地址与常住地址的关系 4、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入院前6个月内未做过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 (A )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进一步检查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乙肝携带者、不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5、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4月体检报告显示HbsAg阴性。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 B)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乙肝携带者、不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6、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6月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的病史不详,未作抗HBc-IgM检测。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A)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进一步检查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确诊慢性乙肝、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7、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6月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的病史不详,作抗HBc-IgM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1000以上。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B)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确诊慢性乙肝、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8、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肝脾肿大、HBsAg阳性,未作抗HBc-IgM检测,患者8月前体检报告显示HBsAg阳性。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D) A、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B、确诊慢性乙肝、需报告 C、无法做出乙肝诊断,尚需进一步检查 D、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 9、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肝脾肿大、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未作抗HBc-IgM检测。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C) A、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B、确诊慢性乙肝、需报告 C、无法做出乙肝诊断,尚需进一步检查 D、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 10、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未作抗HBc-IgM 检测,ALT升高3倍以上。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 C )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 培训效果测试题(答案) 单位:科室: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空,计40分) 1、法定传染病分3类39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 种,丙类11种。发现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于2个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及时通知区疾控中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现行网络直报要求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报告的传染病有:乙肝、丙肝、血吸虫病。 4、现行网络直报要求患者工作单位必填的职业种类分别是:学生、幼托儿童、教师、干部、工人、民工、医务人员。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下列哪种传染病,能够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C) A、乙肝 B、梅毒 C、丙肝 D、淋病 2、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现住地址”是指(B) 页脚内容1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发病时居住的地址 C、居住时间≥3个月地址 D、户籍所在地 3、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属于”是指(A) A、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B、现住地址与户籍地址的关系 C、户籍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D、现住地址与常住地址的关系 4、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入院前6个月内未做过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A )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进一步检查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乙肝携带者、不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5、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4月体检报告显示HbsAg 阴性。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B)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乙肝携带者、不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6、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6月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的病史不详,未作抗HBc-IgM检测。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A)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进一步检查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确诊慢性乙肝、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7、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患者入院前6月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的病史不详,作抗HBc-IgM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1000以上。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B) 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 B、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 C、确诊慢性乙肝、需报告 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 页脚内容2

传染病诊断标准大全

传染病诊断标准 规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霍乱 一、疑似病例: 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二、确诊病例: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临床诊断:具备2 实验确诊:具备1或3或4 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一、疑似病例: 1.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乏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2.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一)甲型肝炎(HA): 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型肝炎病人,或到过甲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行,并进食,或直接来自流行点。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病毒性肝炎 一、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下列2项: 1.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2.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甲型肝炎 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型肝炎病人,或吃不洁食物史或饮生水史 2.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3.血清ALT升高。 4.血清抗-HAVIgM阳性。 5.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IgG滴度呈四倍升高。 6.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nm甲肝病毒颗粒。 疑似病例:2+3 ,参考1。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4、5、6中任何1项。 乙型肝炎 ①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如:不洁的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 ②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③血清ALT升高 ④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 抗-HBs阳转;抗-HBc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IgG阴

性或低水平。 疑似病例:②+③,参考①。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④。 病程大于半年为慢性肝炎。 丙型肝炎 ①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或与携带HCV者有非常密切的接触史。 ②长期乏力,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或肝脾肿大有触痛和叩击痛。 ③血清ALT升高或正常与升高反复波动持续半年以上。 ④用排除法不符合甲、乙、戊型肝炎,CMV,EBV感染。 ⑤血清抗—HCVIgM阳性。 疑似病例:②+③+④参考①。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⑤。 戊型肝炎 ①发病前2个月,曾接触过戊型肝炎病人,或到过戊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行,并进食,或聚餐。 ②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③血清ALT升高。 ④用排除法不符合甲、乙、丙型肝炎,CMV、EBV感染。 ⑤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32nm病毒颗粒。 ⑥血清抗-HEVIgM阳性 疑似病例:②+③+④两项,参考①。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⑤或⑥中任1项。 肺结核 一、疑似病例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 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甲类传染病 鼠疫【GB 15991—1995】 诊断标准 1.1 流行病学线索 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1.2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 1.2.1 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1.2.2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1.2.3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1.2.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1.2.5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1.2.6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1.2.7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1.3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1.4 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 疑似病例 具备1.1加1.2中任一项。 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1.3或1.4。 4 隐性感染者 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没有明显的鼠疫临床表现,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有PHA检测其血清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5 追溯诊断病例 在有过鼠疫流行病学线索的人群中,曾出现过鼠疫临床表现,没接种过鼠疫菌苗,其血清经PHA检测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6 病型 6.1 确诊鼠疫病例,有1.2.1临床表现者,为腺型鼠疫。

儿童常见传染病

(一)儿童非典型肺炎 1、病因:冠状病毒?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3)易感者 3、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 有密切接触史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2)症状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偶畏寒,伴或不伴乏力、精神萎糜或哭闹烦躁不安;或全身酸痛、头痛、关节痛、胸痛、腹泻;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重症可出现呼吸急促,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综合症。 肺部体征可不明显,偶有肺实变体征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 (4)胸部X线或CT检查肺部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不对称局灶性浸润性阴影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符合上述1+2+3条或2+3+4条者为疑似病例。 符合上述1+2+3+4条或2+3+4+5条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4、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和器官功能保护 3)抗生素治疗防治细菌感染,如阿奇霉素等大环酯类药 4)早期可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儿童慎用)甲基强的松龙80-320mg/天。 6)中药辅助治疗

7)可试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8)重症病例进入ICU AP治疗简易流程图 临床诊断AP病例 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巴韦林3天好转继续用药甲基强的松龙100mg/天*3 有低氧血症者 甲基强的松龙500mg/天*3 收住ICU 试用恢复期血清或血浆置换 5 、出院参考标准 同时具备下列3个条件: (1)停用退热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体温正常10天以上;(2)呼吸系统症状基本消失; (3)胸部影像学有明显吸收。 6、预防 1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认真做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3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以及个人卫生的管理 4 )加强晨检工作 5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及时报告可疑病例。 (二)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学

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分类 法定传染病共分三大类,共39种: 甲类2种(强制管制):鼠疫、霍乱 乙类26种(严格管制):包括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丙类11种(监测管制):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等。 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包括: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传染病的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影像及活组织检查 传染病的诊断 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也是日常报告最多,或不清楚该不该报,报告要求如何。 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 诊断标准来自于卫生部诊断标准,2010年5月最新颁布 传染病诊断最新标准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指由HIV感染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 HIV感染者: 感染HIV后尚未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患者。 艾滋病患者: 感染HIV后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患者。 潜伏期: 从HIV感染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平均潜伏期(50%的HIV感染者进展到艾滋病期的

时间)为7年~8年。 1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1.1.1 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 有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同性和异性性接触)。 1.1.3 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 有医源性感染史。 有职业暴露史。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侣。 1.1.7 HIV感染母亲所生子女。 临床表现 1.2.1 急性HIV感染综合征。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HIV感染中后期临床表现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 1.1 A组临床表现 a)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不超过原体重10%; b)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近6个月内≥2次; c)带状疱疹; d)口角炎、唇炎; e)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近6个月内≥2次; f)结节性痒疹; g)脂溢性皮炎; h)甲癣。 1.2.3. B组临床表现 a)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l0%; b)不明原因的腹泻,持续超过l个月;

传染病诊断参考标准培训手册

传染病诊断参考标准培训手册 目录 法定传染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鼠疫 (5) 霍乱 (6)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7) 艾滋病 (10) 病毒性肝炎 (11) 脊髓灰质炎 (16)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8) 麻疹 (19) 流行性出血热 (20) 狂犬病 (21) 流行性乙型脑炎 (22) 登革热 (23) 炭疽 (24) 细菌性痢疾 (26) 阿米巴痢疾 (27) 肺结核 (28)

伤寒和副伤寒 (3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1) 百日咳 (32) 白喉 (32) 新生儿破伤风 (33) 猩红热 (34) 布鲁氏菌病 (36) 淋病 (37) 梅毒 (38) 钩端螺旋体病 (41) 血吸虫病 (42) 疟疾 (43) 流行性感冒 (44) 流行性腮腺炎 (45) 风疹 (46)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47)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48) 手足口病 (49) 感染性腹泻 (52) 甲型H1N1流感 (53) 人感染H7N9禽流感 (56)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6)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69) 法定传染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相关规定,现就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调整事宜通知如下。 一、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二、地方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种管理调整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病种调整工作要求,科室自行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切实做好上述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三、各科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上报

感染性腹泻 范围 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3.2 临床表现 3.2.1 每日大便次数≥3 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 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 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参见附录A。 3.2.2 已排除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 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 3.3 实验室检查 3.3.1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多见于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和某些病毒等所致的腹泻。 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或无红、白细胞,多见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 3.3.2 病原检查 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 米巴、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 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详见附录B)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符合3.2、3.3.1,3.1 供参考。 5.2 确认病例:应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3.3.2。 细菌:沙门菌肠炎,大肠杆菌肠炎(5种),致泻性弧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 病毒类:轮状病毒肠炎,诺瓦克病毒肠炎,肠腺病毒肠炎, 寄生虫:隐孢子虫病,蓝氏甲第鞭毛虫肠炎。 丙肝诊断 3.1 流行病学史 3.1.1 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3.1.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 史。 3.1.3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3.1.4 与HCV 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 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 3.2 临床表现 3.2.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8-2008) 4. 诊断依据 4.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7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甲型肝炎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或有甲型肝炎流行区出差、旅游史。 4.2临床表现 4.2.1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4.2.2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 4.3实验室检查 4.3.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4.3.2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 4.3.3血清学检测抗-HAV IgM阳性或抗-HA 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 5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因为甲型肝炎的 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及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 6 诊断 6.1 临床诊断病例 6.1.1 甲型肝炎: 符合下列一条即可诊断 ①4.1和4.2和4.3.1;②4.1和4.2和4.3.1和4.3.2;③4.2和4.3.1;④4.2和4.3.1和4.3.2。 6.2 确诊病例 6.2.1 甲型肝炎:临床诊断病例和4.3.3。 6.2.2急性甲型肝炎(无黄疸型):临床诊断病例和4.3.3。 6.2.3急性甲型肝炎(黄疸型):临床诊断病例和4.3.3。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 5.诊断 5.1 急性乙肝 5.1.1 近期出现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5.1.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升高,或/和血清胆红素升高。 5.1.3 HBsAg阳性。 5.1.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前HBsAg阴性。 5.1.5. 抗-HBc IgM阳性1:1000以上。 5.1.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5.1.7 恢复期血清HBcAg阴转,抗HBc阳转。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①同时符合5.1.1和5.1.3;②同时符合5.1.2和5.1.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①符合疑似病例加5.1.4;②符合疑似病例加5.1.5;③符合疑似病例加5.1.6;④符合疑似病例加5.1.7 。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技巧

一、病例讨论——发热、脾大待查 1、关于肝脾T细胞淋巴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免疫表型为成熟T细胞表型 B、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 C、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及全身症状 D、容易累及浅表和深部淋巴结 E、肿瘤细胞一旦侵犯骨髓,表现为T细胞过度增生并沿窦隙 2、在1994年的淋巴瘤REAL分型中,将肝脾T细胞淋巴瘤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归属于()A A、外周T细胞淋巴瘤 B、前驱淋巴细胞肿瘤 C、脾边缘带淋巴瘤 D、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E、浆细胞骨髓瘤 3、有关肝脾T细胞淋巴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 B、容易造成肝脾结构破坏 C、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及全身症状 D、肿瘤细胞一旦侵犯骨髓,表现为T细胞过度增生并沿窦隙分布 E、免疫表型为成熟T细胞表型 4、常见的引起发热、脾大的传染性疾病不包括下列哪项()A A、AIH-PBC重叠综合征 B、布鲁菌病 C、黑热病 D、疟疾 E、血吸虫病 二、布鲁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1、布鲁菌病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C A、鸡 B、牛 C、羊 D、猪 E、狗 2、布鲁菌自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首先出现,被吞噬的牛型细菌可部分被杀死,但羊型菌不易被杀A A、中性多核粒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单核细胞 D、多能干细胞 E、巨噬细胞 3、有关布鲁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为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 B、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C、有芽胞形成 D、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 E、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 4、国际上将布鲁菌分马尔他(羊)、流产(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附睾等()B A、7个生物种,20个生物型 B、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 C、5个生物种,18个生物型 D、4个生物种,17个生物型 E、3个生物种,16个生物型 5、布鲁菌主要寄生于()内B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单核细胞 D、多能干细胞 E、中性多核粒细胞 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 1、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下列()说法不正确C A、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 B、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 C、病后不获得持久性免疫 D、发病以15~30岁的年龄组为多 E、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2、关于EB病毒,下面()说法错误B A、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亚科 B、该病毒通过血液传播 C、EB病毒的形态呈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 D、在中国南方鼻咽癌患病人群中检测到有EB病毒基因组存在 E、它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 3、关于EB病毒,下面()说法错误C A、呈球形,在B淋巴细胞中复制 B、人是EBV感染的宿主 C、EB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D、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 E、细胞免疫在EBV感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功能下降将导致EBV的活化 4、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下面()说法不正确 A A、本病的潜伏期多为10天,一般不超过15天 B、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C、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特征之一 D、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 E、多数患者出现咽痛,扁桃体肿大 5、关于EB病毒,下面()说法错误 C A、EB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 B、EB病毒分布广泛,多呈散发性,亦可引起流行

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 规定治理的35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 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显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独依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差不多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霍乱 一、疑似病例: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显现严峻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专门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确信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缘故可查者; 二、确诊病例: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缘故可查;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临床诊断:具备2 实验确诊:具备1或3或4 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一、疑似病例: 1.最近显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乏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2.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缘故讲明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 规定管理的37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血吸虫病、新生儿破伤风、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25)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10) 甲类传染病 1、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2、霍乱 一、疑似病例: 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二、确诊病例: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新发传染病的识别与诊治策略239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39-新发传染病的识别 与诊治策略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新发突发传染病流行趋势 1、下列不属于新发传染病的是() A、水痘[正确答案] B、SARS C、H1N1 D、黄热病 E、MERS 2、关于MER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2年9月沙特首次报告了2例临床表现类似于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B、2015年5月23日,WHO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正确答案] C、截至到2016年8月中旬,全球共有27个国家累计报告MERS实验室确诊病例1800例 D、韩国自2015年5月20日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 E、截至6月10日,韩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8例,其中死亡9例 3、()年美国医学会提出了新发传染病概念 A、1990 B、1992[正确答案] C、1999 D、2002 E、2009 4、寨卡病毒病出现在哪年() A、2012 B、2013

C、2014 D、2015[正确答案] E、2016 5、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不包括() A、大多数为细菌[正确答案] B、有不同的流行强度 C、发生频度、严重程度,和损害程度有不同的水平 D、有些新发传染病传入后有国内播散 E、管理新发突发传染病方法有差异 6、中国新发传染病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滥砍滥伐 B、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密集及人员流动 C、贫穷、战乱冲突[正确答案] D、药物及抗生素滥用 E、食品、饮水的来源多样化,相关产业加工、运输方式多元化 (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特征和识别(一) 1、下列哪项不是黄热病临床分期() A、发作期[正确答案] B、缓解期 C、感染期 D、中毒期 E、恢复期 2、下列哪项不一定是MERS的确诊病例() A、至少双靶标PCR检测阳性 B、单个靶标PCR阳性产物,经过基因测序确认 C、发病前14天内有中东地区或疫情暴发地区旅游或居住史;或与疑似/临床诊断/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正确答案] D、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E、恢复期血清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抗体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水平阳转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