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1.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练习

6.1.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练习

6.1.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练习
6.1.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练习

6.1.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3.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成就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C.修建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 D.鞍山钢铁公司的扩建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改革开放初期 D.新中国成立后

5.下列能说明我国经济建设中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主要意图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集中力量发展农业

C.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D.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进行技术革新。先后八次改进工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是( ) A.王崇伦 B.雷锋 B.孟泰 D.钱学森

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能够自行制造汽车、飞机、拖拉机和电子管……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被改造的资本家踊跃参加祖国建设是分不开的。这一现象( )

①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

②说明了他们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③说明“一五”计划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④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强迫没收 C.公私合营 D.统购统销9.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下面照片“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A.1950~1952年 B.1953~1956年 C.1958~1966年 D.1966~1976年10.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 ) A.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1.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2.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在(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C.中共八大 D.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3.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探索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4.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5.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

A.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

B.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

C.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

D.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材料二:“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农业发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作用?

17.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的哪些方面的成就?

(2)上述建设成就有什么重要意义?

(3)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片共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变革?

(2)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这次变革中的什么内容?在这次变革中,他们有怎样的情怀和感受?

(3)这次变革最为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到1955年夏季,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由1954年春季的10万个增加到65万个;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由180万户增加到169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的15%。运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老解放区的许多地方,由于农民有更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多年的互助组基础,合作化运动已具有广大的群众规模。其中,华北各省,如山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已达到41%,河北已达到35%;东北三省合计,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也已达到34%。在这些地方,有的全乡、全区,也有全县,合作化已达到农户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七十或八十。而在解放较晚的东南、中南、西南和西北的各省,大部分的乡也已建立了第一批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

请回答:

(1)我国发展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农业合作化运动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反映了合作化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哪方面的情况?

(3)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什么影响?

(4)三大改造宣告完成后,我国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是什么阶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6.

(1)主要原因:土地改革。

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备件。

(2)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7.

(1)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和重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2)使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为此后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使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3)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

工人阶级英勇奋战,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18.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图一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3)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9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发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发展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⑴背景:①反右派斗争的影响,党认为反右派斗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一些领导人误认为完全有可能以更高的速度进行建设。②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为尽快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⑵提出和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⑶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客观上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高速度,也改变了八大坚持的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在总路线指导下中央开展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1)原因: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⑵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2)发动: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主要是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了高潮。这样,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3)影响:“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特点是“一大”指规模大“二公”指公有制程度高)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二、“反右倾”斗争(纠“左”中断,左倾错误继续发展)—— ⑴背景:1959年庐山会议(目的是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纠正“左”倾错误),彭德怀上书毛泽东,指出“大跃进”运动以来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毛泽东认为彭德怀的上书实际上是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右倾的表现。⑵标志:八届八中全会上开展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并通过《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

6.1.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练习

6.1.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3.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成就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C.修建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 D.鞍山钢铁公司的扩建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改革开放初期 D.新中国成立后 5.下列能说明我国经济建设中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主要意图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集中力量发展农业 C.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D.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进行技术革新。先后八次改进工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是( ) A.王崇伦 B.雷锋 B.孟泰 D.钱学森 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能够自行制造汽车、飞机、拖拉机和电子管……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被改造的资本家踊跃参加祖国建设是分不开的。这一现象( ) ①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课标内容] (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从那时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导入新课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概述: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应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1、中共“八大”召开 中共“八大”的内容: (1)社会主要矛盾; (2)主要任务; (3)经济建设方针。 教师强调:中共“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八大”的正确决策未能全面贯彻实行。 2、“大跃进”运动 提问:什么是“大跃进”运动?它有何危害? 教师指出:“大跃进”是以乞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发动这一运动是试图迅速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场运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极大破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同时,导致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各项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坚持社会主义基础制度的前提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伟大变革,有效带动了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文化事业,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变革。本文谨遴选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工程建设这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工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慎终如始、高瞻远瞩、勤政为民,结合其时中国实际,坚持努力探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腾飞和跨越。世界最高海拔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和世博会相继胜利举办,国家四条能源战略通道相继建成投产,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华夏大地处处都是大发展的的良好景象,各项建设蒸蒸日上,国富民强的百年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大地展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一、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也表现在它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上。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性来分析。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而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我们发展文化,主要是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把它变成产业,创造产值。经济发展是主题,文化发展是更重要的主题,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文化时代。这些年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自然就会注重自身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大量的精神需求,自然会催生文化产业的大踏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实践,我国的各项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8.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第八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知识 使大学生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掌握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内涵,中国社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掌握调整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容。深刻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及对策措施。 思想教育 通过对发展战略及其特点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党提出的发展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培养 深刻领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 创新型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章结构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第三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8课时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将突出六大重点:一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是解决“三农”问题;四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科学地分析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党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的依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刘少奇在八大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在大陆已不存在了;原来的地主、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在由剥削者向劳动者转变;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界也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国已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说:过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即已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新民主主义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提出:要把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 1957年以后,这种理解有了突破。同年3月,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用“现代科学文化”代替了“现

运动减肥最有效的8种方法

如何运动减肥最有效 想要减肥,很多人倾向于运动减肥。但运动减肥的方法有很多,那如何运动减肥最有效呢?很多爱美者都想知道。下面就针对如何运动减肥最有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运动减肥最有效?下面八个运动减肥方法,相信对想要运动减肥的你会有所帮助: 1、翘臀运动减肥。25个动作为一组,做三组。其方法是:站立,两脚平行,间隔一胯之宽。双手背回身后,在臀部上方交叉。背部挺直,肩胛骨向后打开,挺胸、收臀。向下俯身的同时向后翘起臀部,两腿弯曲。翘臀运动减肥注意要保持胸部向前,肩膀不要下塌。

2、侧踢腿。10-20次为1回合,共做1-3个回合。侧踢腿运动减肥的方法是:把椅子放于体侧,一手支撑。将外侧的腿徐徐向外抬起,必须抬到臀部外侧肌肉感到紧缩为止。回到第1步骤,这次则是向后慢慢踢起,直到后侧臀肌感到紧缩为止。 3、后侧抬腿。单脚各进行9-10个算1回合,共做2-3个回合。这种运动减肥的方法是:将腰骨贴伏在椅子背上,形成伏卧状,上半身可以放松点儿。一脚在伸直的情况下,慢慢向上抬举。 4、抬腿。10次一组,共做2组(这个运动对大腿和下腹部的减肥作用很大)。这种运动减肥的方法需要平躺,双脚并拢,吸气,腹部和大腿用力,推抬高45度,腿保持伸直,呼气,慢慢放下。 5、自由式。10个动作一组,共做2粗(这是背部运动减肥的练习)自由式运动减肥需要平趴,双手向前伸直,抬起左手右脚,知道感觉肌肉紧绷,放下,换反方向。 6、仰卧起坐。50个。做仰卧起坐运动减肥,手不要接触身体,最好放在耳侧,手指可以轻碰耳朵,但手臂要打开不要向前。 7、双脚交差80度。20个。这个运动减肥方法需要运动者平躺,双腿抬致90度于水平面垂直,双脚打开交错(叫一定要直,宽度安个人最大限度吧),交换。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当时美国国务卿就讲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做出了这样的回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那么中共是如何带领人民建设新世界的?这个专题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这一期间我们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大家来看这个图示,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首先我们先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着手开始土地改革(土地所有制方面)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3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中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背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认为,毛泽东的“中国化”探索,既不是他随心所欲创造的,也不是他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此间的曲折与坎坷、错误与成功,既都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但也都有客观的时空原因。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中,这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在60 年代之后,中苏关系由结盟而破裂,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困难。中国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结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苏联宝贵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使中国取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和苏联结盟的分裂,使中国面临两大阵营的国际压力。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既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供了实践经验,也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时空局限和本体局限。 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逐步加剧,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涉别国内政,激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了争论。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扩大,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苏大论战。 1、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根本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虽然在苏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多种错误并推进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变革,但由于其未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它也仅仅是揭开了盖子而未有最终的圆满。但伴随着中苏两党论战过程的持续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在对“以苏为戒”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确到日益绝对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步入歧途。回过头来看,中苏两

男人运动减肥方法大全

男人运动减肥方法大全 运动是男人最好的减肥方法,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合男人减肥呢?男人减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那么男人如何运动减肥呢?今天,小编为你带来了男人运动减肥方法大全。 男人运动减肥方法大全介绍 游泳 这种全身锻炼方式对加强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耐力非常有效。科学的游泳方式是游一个来回,喘口气再接着游下一个来回。 越野滑雪 雪地滑行能让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地形条件的变化也让大腿、背部和肩部的肌肉变得更加柔韧。 篮球 这项骤跑骤停的运动消耗能量大,能使肌肉的柔韧性增强,不足之处是膝盖和背部受伤的几率较大。专家建议打球前可做一些举重练习,以提高肌肉的耐受能力。 自行车运动 这种无负重的有氧运动能提高人体心肺功能,但对上半身起不到锻炼作用。 长跑 强心肺功能、锻炼下半身及腰部功效显著。专家建议从事这项运动的人应该辅以游泳、举重等运动,以便让全身都得到锻炼。 打壁球 这种运动方便易学,并能有效加强心肺功能和下肢肌肉力量,同时还能提高背、腹的柔韧度。 划艇 这种运动没有负重,能锻炼全身肌肉。划艇运动安全性高,由于更多地运用了腿、背和手臂的技巧,所以划艇选手往往不会膀大腰圆。 攀岩 这种有氧运动对体能的消耗极大,能锻炼全身各处肌肉。攀岩前应该练习抓住岩石、举重和引体向上的技巧。 现代五项运动——射击、击剑、马术、长跑和游泳 游泳和长跑能锻炼心肺功能;击剑能增强柔韧性和人的注意力;与动物亲密接触的马术能锻炼人的冷静头脑和平衡能力。 拳击运动 这项运动对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配合要求较高,能够使上半身得到很好的锻炼。但因为它的危险性相对较大,所以在锻炼的时候要注意戴好护腕,谨防二头肌被撕裂。适合男人减肥的运动器材 一、自由训练器械: 包括哑铃、杠铃和举重盘,重量型号多样,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候选用不同重量的器械。它为各种训练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可以不受限制地训练各个部位的肌肉。它的训练自由度很大,必须要有专业人员现场指导,选择合适的重量,进行合适的运动,以免造成伤害和影响训练效果。在更换哑铃、杠铃的重量时,要注意安全。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利用有限的器械方便地完成许多不同的训练。比如,一架有12个功能的机器只能提供12种训练,而一张长凳、几个哑铃和杠铃,再加上一些铃片,就可以训练所有的肌肉。 二、可选择的机器器械: 指在功能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分为三类:

有效运动减肥方法大全

有效运动减肥方法大全 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运动来燃烧你的热量。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才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呢?下面让小编帮你罗列一下有效运动减肥方法吧!在此之前小编需要提醒各位,在这炎炎的夏季,最容易缺水中暑的,所以在运动之后请务必及时补充大量水分,在饮水之前可嚼一粒塑纤果。 第一种是原地跑。在室内或过道挑选一块约一平方米左右的空地,坚持每天原地跑15分钟。原地跑不需要去健身馆也不需要去宽畅的广场,在家里即可进行,原地跑可帮助你减去腿部赘肉,也可以帮你甩掉腹部肥肉。 第二种是爬楼梯。每周上下楼梯三至四次,每次连续15分钟,不但能消耗热量,还可以强健小腿、大腿和股部肌肉。是非常适合白领减肥的运动哦! 第三种是游泳。游泳是属于水下锻炼,在这酷暑难耐的夏季是最好不过的减肥方法了。每周需要坚持游泳,可根据自己的体力自行制定时间。通过游泳锻炼可以帮助你减去臂膀处的肥肉,还有腿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游泳是属于比较费力的体育运动,可以消耗你的体力,从而燃烧多余脂肪。 第四种是步行。饭后半小时饮一杯水在嚼一粒塑纤果,然后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步行,热量消耗很快,若在饭后2-3小时再步行一次,效果更佳。 第五种是瑜珈。每周3至4次,不仅可强健肌肉,增加韧性及灵

活性,还可保持体态苗条。 第六种是变速跑减肥法。这种减肥方法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意愿来,如果你感觉自身身体素质还不错,那么你可以加快变速的频率。变速跑步减肥法是将快跑和慢跑两种强度的运动结合起来,可以同时起到消耗糖和脂肪的效果。这是因为人体在运动时,身体消耗的能源主要来源于糖和脂肪。在短时间的快速、大量运动时,以消耗糖为主;而在长时间的适中运动量中,则以消耗脂肪为主。 第七种是晨操。一日之计在于晨,锻炼的最好时间也是在早上。晨起身体刚刚舒展开来,这时候去做一些晨操有利于身体,而且早晨的空气比较好,人的心情也会随之好起来。所以晨起后,做约20分钟的徒手操,既可振奋精神迎接一天的挑战,又可保持青春体态。 在最后小编还是需要提醒各位运动瘦身之后,必要的水分补充不可少,在饮水之前嚼一粒塑纤果最好了,这样就可以帮助你快速瘦身!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导学案

专题七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体会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二、重点难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三、学法指导 1、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找出有疑问的地方,作好课堂学习的准备。 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分析政策内容,把握两种政策的内在联系,理解它们在苏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表格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四、知识链接 苏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语:英语:Russian SFSR),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旧译为全俄社会主义劳农委员会联邦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包括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起正式合并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联面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面积占苏联总面积的76%,人口约是苏联的二分之一;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首府莫斯科也是苏联的首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 列宁:本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4年),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省辛比尔斯克市(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市),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位领导人。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是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措施有:余粮收集制、实行实物配给制、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国家经营所有的外贸活动、实施义务劳动制等。“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五、基础导学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 1.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________政权。 (2)为巩固政权,苏俄与德国签订《______________》,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3)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国内被推翻的________和_______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4)________年,帝国主义干涉者与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 (5)苏俄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及主要粮食产地,政权陷入被包围状态。 2.内容: (1)农业:实行________,将农民除________、________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后又将征集对象扩大到各种农产品。 (2)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________,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国家取消________,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________配给制。 (4)劳动:实行成年人________,规定“________”。 3.评价: (1)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殊环境下采取的________非常措施。它适应了________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________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住了脚跟。 (2)但是,在实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经济危机。 (1)原因:长期________的破坏,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 (2)表现: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必需品得不到满足;粮食、原料和________的缺乏,大批工厂无法开工。 2.政治危机。 (1)原因: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______________政策继续实施强化。 (2)表现: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城市里工人纷纷________;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发生________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 (1)____________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2)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上,党内一致通过废止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的决议,标志着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3.主要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________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________,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________,实行________。 (4)分配制度:废除平均主义的________制,实行________的工资制。 4.意义: (1)调动了广大人民的____________,使苏维埃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_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________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它丰富了一条适合小农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5.苏联成立: (1)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________召开“一大”,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_____和______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方面 (1)了解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理解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掌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思想教育方面 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概括总结,教育学生: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经验,只能以之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能力培养方面 通过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回顾,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自我、以我为主、吸取人类文明一切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回眸。 (2)中国工业化道路。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教学难点 为什么“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课时分配 约用5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 一、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在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以苏联为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在曲折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政府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党和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多次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他同时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又很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也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认为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数:4学时 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完整版)100条减肥方法大全

1、【再壮的小腿也能瘦】 ①一边捏腿肚子上的肌肉一边从中间向上下按摩,重复5次。 ②象拧抹布一样左右拧小腿肚的肌肉,从脚踝到膝盖,重复5次。 ③两手握住小腿,拇指按住小腿前面的腿骨,从下往上按摩,3次。 ④拇指放在膝盖上面,两手握住大腿的肌肉边按压边按摩,5次。 2、【番茄瘦身餐让你一周轻松瘦十斤】 一个蕃茄(约200克)只有30卡路里,相等于约八分一碗白饭的热量!番茄的热量午餐及晚餐只吃番茄,其余正餐可照常进食,但当然以清淡、低热量的食物为主。连续进行一星期,一个月只可进行一次。效果:可减去5-10磅(约2-5公斤)。 3、【超级减肥食品来了】 ①海带芽,超低热量食物; ②奇异果:改善便秘、富含维生素; ③苹果:苹果含有苹果酸、苹果多酚,可促进新陈代谢; ④秋葵: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无胆固醇食物; ⑤筊白:热量低、纤维多、水分高,易饱足感蔬菜; ⑥黑木耳:可促进肠道蠕动。 4、【养颜瘦身】 ①水果放在饭前吃比较好的,保护白细胞,提高免疫力,但有些酸的,还有香蕉之类不适合。 ②早餐前可以吃个黄瓜; ③午睡后可以吃根香蕉,提神醒脑; ④晚饭尽量早吃,饿了的话可以吃个苹果,苹果性温,一年四季都适合。 5、【10个让腿变粗的坏习惯】 ①饭后经常坐; ②喜欢翘脚; ③不喜欢做运动或讨厌走路的人; ④站一整天后没有适时按摩小腿; ⑤每天用淋浴洗澡; ⑥爱喝冷饮; ⑦常穿不合脚的鞋走路; ⑧喜欢吃重口味食物; ⑨站姿不正确,或习惯把重心放在某一边; ⑩有便秘困扰,却也不调整饮食和作习来解决问题。 6、【美白瘦身——木瓜红枣炖鲜奶】 ①木瓜含有丰富的木瓜酶,能帮助润滑肌肤,尽快排出体内毒素,有利于减肥; ②鲜奶含有完全蛋白质,能美白肌肤; ③红枣富含维生素C,经常食用,美容养颜。女性常年坚持食用,绝对是身材苗条,皮肤水嫩哦! 7、【瘦小腹】 ①坐在椅子上,两腿慢慢往上抬; ②两手轻轻放在小腹上,慢慢地吐气,吐气的同时渐渐收紧小腹;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 教学建议: ①在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时,可以采用这种表格的对比方法,使你更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