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第4章1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第4章1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第4章1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第4章1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摘要

规划设计阶段,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任务是对下游防洪标准设计洪水、水工建筑物安全标准相应的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分别进行洪水调节计算,从而确定水库防洪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

本章主要介绍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和方法,讨论水库调控洪水的方式,并简要介绍选择泄洪建筑物类型、规模及水库防洪参数的方法。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了解: 半图解法,了解有闸门和无闸门防洪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掌握: 水库调洪计算基本原理;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设计洪水调洪计算

理解:考虑短期洪水预报、防洪补偿调节方法。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水库调洪方式

◆设计洪水调洪计算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简介

调洪作用

防洪标准的确定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简介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它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一)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指为控制和抗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损

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如长江中下游防洪工程)。

1 修筑堤防:

对防御常遇洪水较为经济,容易实行

2 河道整治:

3 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工程

4 水库拦洪:

5 水土保持: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它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措施简介

(一)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指为控制和抗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

损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如长江中下游防洪工

程)。2 河道整治:1 修筑堤防:

3 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工程

4 水库拦洪:

5 水土保持:对提高局部河道泄洪能力、稳定河势、护

滩保堤作用较大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它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措施简介

(一)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指为控制和抗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

损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如长江中下游防洪工

程)。

2 河道整治:

1 修筑堤防:

3 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工程

4 水库拦洪:

5 水土保持:利用天然洼地、湖泊或沿河地势平缓的洪泛区,分洪削峰,对所分流的洪量起蓄、滞作用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它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措施简介

(一)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指为控制和抗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

损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如长江中下游防洪工

程)。

2 河道整治:

1 修筑堤防:

3 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工程

4 水库拦洪:

5 水土保持:使进入水库的洪水经水库拦蓄和阻滞作用之后,洪水过程大大展平,洪峰被削减,从而达到防止或减轻下游洪水灾害的目的。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它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措施简介

(一)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指为控制和抗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

损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如长江中下游防洪工

程)。

2 河道整治:

1 修筑堤防:

3 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工程

4 水库拦洪:

5 水土保持:有一定的蓄水、拦沙、减轻洪患的作用。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它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措施简介

(一)防洪工程措施

点、线、面结合综合治理点——水库、蓄滞洪区、湖泊线——沿河筑堤,裁弯取直

面——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筑塘堰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简介

(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为了减少洪泛区洪水灾害损失,采取颁布和实施法令、政策及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手段等方面

2 建立洪水预报和洪水警报系统:

1 洪泛区管理:3 洪水保险

对分蓄洪区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而不

是盲目的开发利用

3 抗洪抢险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简介

(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为了减少洪泛区洪水灾害损失,采取颁布和实施法令、政策及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手段等方面

2 建立洪水预报和洪水警报系统: 1 洪泛区管理:

3 洪水保险自动采集和传输雨情、水情信息,及时作出洪水预报;利用洪水预报的预见期,配合洪水调度及洪水演算,预见将出现的分洪、行洪灾情,在洪水来临之前,及时发出洪水警报,以便分洪区居民安全转移

3 抗洪抢险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简介

(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为了减少洪泛区洪水灾害损失,采取颁布和实施法令、政策及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手段等方面

2 建立洪水预报和洪水警报系统: 1 洪泛区管理:

3 洪水保险实行洪水保险是指,洪泛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必须为洪灾投保,每年支付一定的年保险费,若发生洪灾,可用积累的保险费赔偿投保者的洪灾损失,有助于洪泛区的管理。

3 抗洪抢险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防洪措施简介

(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为了减少洪泛区洪水灾害损失,采取颁布和实施法令、政策及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手段等方面

1 洪泛区管理:

2 建立洪水预报和洪水警报系统:

3 洪水保险

对防洪减灾在一定程度上

3 抗洪抢险

起有利的作用。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调洪作用

水库只设置V 兴是不行的,原因有二:

①为满足兴利要求,管理上常使水库有尽可能多的机会保持在正常蓄水位,若遇特大洪水,水库就会因没有防洪设施而失事,非但不能兴利,反而会带来更大危害②为减轻下游洪水灾害,要求水库对下游承担一定的防洪任务。对某一频率的洪水要求水库下泄流量不大于规定的Q 允,这就要求水库有一个调节库容以拦蓄或滞蓄洪水。

因此,水库要在兴利的基础上做好防洪规划,最终合理地定出调洪库容、设计洪水位、坝高和泄洪设施的型式、尺寸。

为了兴利的目的,必须设置一个满足兴利要求的库容,即V 兴,它的任务是调节枯水径流,提高枯季或枯水年组的径流量。

兴建水库的目的: ①兴利;②除害

第四章

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调洪作用

水库的防洪作用:

①滞洪:当一次洪水来临时,将超过Q 允的那一部分洪水暂时拦蓄在水库里,等洪峰

过后,再将拦蓄的洪水泄掉,腾空防洪库容以迎接下一次洪水的到来。

②蓄洪: 水库拦蓄部分或全部洪水;

③错峰: 水库下泄洪水与区间洪水或支流洪水

相遭遇,可能会超过Q 允,这时就应控

制水库泄洪,使其与区间洪水的洪峰

错开,以保证下游安全。

洪水调节的目的:降低河道天然洪峰流量,即削峰,以达到河道防洪和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调洪作用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调洪作用

从分析水库调洪作用的蓄泄过程,可以看出:

①洪水通过水库,先蓄后泄,削减了洪峰,坦

化了洪水过程线,延长了洪水历时。

②洪水通过水库,q 〈Q 允,水库实现了保证下

游防洪安全的任务;

③无闸时,q

m 对应的时刻库水位最高,蓄水量

最大,因此,最高洪水位及调洪库容都可在

调洪计算中确定。

④Q P (t)一定,影响调洪结果(q m ,Z m ,V 调)

的主要因素是泄洪建筑物的型式和尺寸,即

泄流能力。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调洪作用

第四章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水库调洪作用与防洪标准

调洪作用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作者:————————————————————————————————日期: 2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 近期一些媒体在谈及水电开发时往往引用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或警戒线,也许是非专业的原因,产生引用错误。把水电开发的程度等同于水资源利用,由此,一些人士在议论水电建设时往往以为我国水电开发已经过度,实际上是混淆了两个不同概念。作者较长时间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分析计算工作,对此,将从此观点的来源出处和权威性解释,比如从中国人大网对于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解释,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以及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供用耗水的利用程度、特别是水资源利用中的耗水程度,而不是水力资源的开发程度。我国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5%,国际上公认的一个流域或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界线是40%,从全国而言,不完全一样,南方特别是西南,水资源丰富而利用量少,利用程度低,而北方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利用程度高,其中一些北方河流水资源利用程度有些年份高达80%,甚至更高。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概念 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主要指标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通常从水资源规划利用角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供水能力(或保证率)为75%时可供水量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比值,是表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体现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又可分为河川径流(简称地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一般以河流为单元只统计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为单元时综合统计,或分别统计,但不特别指出时(如综合利用率),也仅只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比如一条河流的开发利用就是指该河流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关于“水资源综合规划名词解释”中与此相近的有:地表水资源开发率是指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是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 从水资源利用统计分析计算的角度,水资源利用率的计算更多是采用实际耗水量与总的水资源量之比,体现的是水资源量被耗用即消耗利用的程度,与上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差异在于一个是水量被利用程度、一个是水量被消耗程度,这样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那么我们如何来节能利用水资源,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呢? 由于河流来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又有丰水年、枯水年和平水年之分,所以在计算当年实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时,随着水量的变化又有所不同。如黄河断流最严重的1997年利津入海径流量只有18.6亿m3,当年地表水资源利用率高达80%,当然这里指的是消耗程度,也就是说80%的水被耗用掉,那么当年的利用程度可能就要高一些,因为利用量中有一部分并没有被消耗。 2.水法释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国际上公认的40% 2002年10月1日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新《水法》),从法律上确定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规定水利部是全国水资源的行政主管部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水能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水能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论述了可再生资源的的水电资源的利与弊。随着世界化石能源资源的日益减少,这种能源紧缺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而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应用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资源中,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各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开发成本和效率都还难以满足大规模电网的需要。水电是目前惟一可以进行商业化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此外,可再生能源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它可以重复利用,源源不断,但是,它也有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不能保存,如果不开发利用,它就要随着时间流逝。 关键字:水电站生态环境水能资源可再生资源 1 前言 从环境方面看,水电减少煤炭燃烧导致的污染排放的效益也是无可替代的。虽然,现在的脱硫、洁净煤燃烧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燃煤的空气污染,但是,目前我国解决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还只有减少燃烧量。而开发大型水电可以减少排放,缓解环境污染,这也是国际社会改变态度支持大型水电开发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水电站的建设还产生了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经济利益,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发电模式,它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然而任何水利工程的兴建对于河及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水电站在给人类带来经济和环境利益的同时,也对河流及其下游生态系统产生了对层次的负面影响如导致下游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2.水能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方面 巨大的水库可能引起地表的活动,甚至有可能诱发地震。水库诱发地震的时间与蓄水过程密切相关。一般在水库蓄水后不久即开始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的加剧、高潮或强烈地震的发生, 常出现在库水蓄到最高水位的第一、第二个蓄水周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瓶颈。目前,干旱缺水的地区已涉及 20多个省市区,其面积约500万平方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64%,占全国人口的45%.当前中国农业每年正常用水缺 300多亿立方米,受旱面积达3-4亿亩,因旱灾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因缺水给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1200 亿元以上。在全国 600 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 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 130 多个,不少城市定时供水,居民与职工不得不半夜起床接水;有的城市甚至出现“理发不洗头,麻雀喝柴油”的奇特现象.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将持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据预测[59],中国 2030 年需水总量为达到 7119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为 6990亿立方米,届时将短缺水资源 129亿立方米,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供水总量为5500亿立方米左右,要达到 2030 年可供水量,平均每年需要增加可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这不仅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还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任务非常艰巨。 3.1。2 水资源污染严重 由于用廉价淡水稀释污水从而达到排污标准成为众多排污企业的惯用伎俩,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过但仍不达标的废水、污水被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等公共水体,甚至一些地区陷入“越污染—越缺水-越污染”的恶性循环,另外,滥用化肥、农药、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据统计,全国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已从 1949 年的20多亿吨增加到2004 年的693 亿吨,而污水处理率仅为14%。在总长 13万公里的评价河段中,水质为 IV 类及以上水的污染河段高达 40.6%,全国 90%以上城市水域、50%的地下水和 75%以上的湖泊水域均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50%以上重点城镇水源达不到饮用水质标准。由于水资源污染日益加剧,部分公共水体的承载能力被突破,出现严重的水质的退化,导致了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进一步减少,使原本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 3。1.3水资源开发失序 许多地区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倾向,往往以牺牲水资源环境和持续利用为代价支撑经济的发展,导致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处于无序的紊乱状态,水资源被严重透支,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已近 90%,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 40%,打破了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平衡,河流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和再生能力被严重破坏。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纷纷转而开采地下水资源,这一趋势在农村尤为明显,甚至出现“越缺水——越开采-—越缺水”的恶性循环.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全国形成区域性漏斗100多处,面积达 15万平方公里,约有 50座城市地面沉降,部分原有的水利设施被迫报废,工农业生产成本成倍上升,并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此外,由于地下水资源的透支,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地下水体被海水或污水倒灌、地表水退出使用、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等诸多问题。 3.1。4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 (1)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70%左右,但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全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第三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水电建设力度,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是世界上水电装机容量最人的川家。相对其他清洁能源而言,水电成木低,技术成熟,出力特性较好,是实现2020年15%非化石能源目标的首选能源。 一、大型水电基地建设 (一)建设大型水电基地有利于加快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根据2005年全国水能资源复查的结果我国水电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为54亿乙千瓦。发达国家水电开发率一股在60%以上,而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电开发率仅为43%左右,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建设大型水电基地是开发利用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形式。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长江、金沙江、怒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上,具有很好的集中化开发和规模化外送的条件。我国水电技术能力不断增强,水电站设计和施工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水电机组的制造和安装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峡、龙滩等一批自主设计制造的70万千瓦机组已投运多年,建设大型水电基地面临的技术障碍较小。 长江干流上游、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乌江、南盘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上游、黄河北干流、东北、湘西、闽浙赣和怒江等13个大型水电基地(见图3-2)规划装机容量合计约32亿千瓦,约占我国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60%; (二)大型水电基地优化开发重点及时序 我国未来水电开发重点地区1要是西南的四川、云南和西藏地区。从我国13个大型水电基地的开发程度看,闽浙赣、湘西、长江干流上游等主要位于东中部地区的大型水电基地

天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492603.html, 天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鹏 来源:《房地产导刊》2013年第09期 天津市是中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为182m3/a,远小于国际上公认的缺水指标极限500 m3/a;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高达76%,远远超过了40% 的临界值,用水高度紧张,严重缺水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天津市不仅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局面,一旦遇到特枯年份或连续枯水年,就严重干扰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尤其是城市供水方面多次发生危机。 一、水资源严重短缺。联合国刊印的“全面评价世界淡水资源”报告指出,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超过40%时属于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区域内将出现严重的水荒,用水紧张程度分类如下: 缺水习惯上分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水质型缺水。根据中国水资源利用的特点,以水资源利用率、人均供水量作为缺水的分类指标定义缺水类型的标准:水资源利用率>40%,人均供水量500 m3/人(或干旱地区人均供水量>2000m3/人)的地区,总供水量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使该地区出现暂时性缺水,一般可以通过节水挖潜、资源合理配置等措施解决,称为管理型缺水地区,而由于水质污染造成的缺水,也可称为水质型缺水。 天津市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82 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5,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省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到达76%,但远远超过了40%的极限值。根据缺水类型的划分标准,天津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地下水的开采程度高,2000年 和2002年高达132.4%,地下水严重超采。因此,当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不大,解决天津市的缺水问题,除了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外,需要从外流域调水来解决。 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北部水资源相对多于南部,而蓄水工程的蓄水能力则是北小南大,致使南部地区的一些蓄水工程一般年份无水可蓄,而北部地区丰水年有大量的弃水入海。 三、城市供水水源单一,供水保证率不能满足城市安全用水要求,供水范围受限制。天津市除于桥水库通过引滦工程可提供城市用水外,其它供水工程由于水源没保证且水质差,只能作为农业水源。引滦工程竣工后为天津市城市供水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水源,基本缓解了天津市当时城市供水的压力,保证了天津市近20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天津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引滦工程目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天津市城市供水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引滦工程有一较大的缺陷,即供水保证率低,特枯年份供给天津市的水量将减1/3,这样的供水保证率与天津市这样的大城市用水需求极难适应。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约、 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 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

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水能资源综述

水能资源综述 引言 水能资源是一种清洁无污染且能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水能的历史悠久,但早期仅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直到高压输电技术发展、水力交流发电机发明后,水能才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由于水是无污染而又清洁的再生能源,其发电成本也非常便宜,当代工业发达国家都优先开发水电水力发电的输电方式既可用交流、也可用直流。位于国境线上的河流可由几个国家共同开发。① 水能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到20世纪90年代初,河流水能是人类大规模利用的水能资源;潮汐水能也得到了较成功的利用;波浪能和海流能资源则正在进行开发研究。目前水能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水力发电。 因此,水能资源具有一些无法代替的优点,首先,水能是干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它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开发同时完成,水电站建成后不消耗燃料,运营费用很低,并不污染环境水电工程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和旅游等综合效益。② 除此之外,水能资源还有以下有优点: 1、水能资源地理分布广泛、大约150个国家拥有水能资源,全世界约70%经济可行的水能资源尚未开发,其中大部分位于发展中国家。 2、水电开发技术是经过实践证明、具有一个多世纪经验的成熟技术,现代水电站能提供目前最有效的能源转换方式,其能源转换率超过90%。 3、水电的峰荷发电特征使得作为基本荷载的其它电力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那些其它基本荷载电力一般来自于灵活性相对较差的其它电力资源。 4、尽管与其它大型电站替代方案相比较而言,水电站的早期投资较大,但其具有运行成本最低和使用寿命最长的优势。 5、作为多功能综合水利项目的一部分,水力发电可以对诸如灌溉、供水、航道改善和娱乐等水利项目的其它重要功能和设施等提供资助。③ 世界水能资源的分布与现状 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降雨量和径流量有很大差异,因此世界水能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据统计,世界水能资源分布中(技术可开发资源),亚洲为50000亿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我国水资源危机成因分析及其 全面解决方案 王占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指出造成现有水资源危机的自然、人为原因,水资源数量有限和分布极不均衡是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自然原因 ,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并最终提出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水体保护和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水资源危机;原因;解决方案;水资源优化配置 1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面危机 1.1中国水资源现状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之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中国年均降水总量为61889 亿m3,平均降水深度648 mm ,年均地表水资源为27115 亿m3 ,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 亿m3,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用世界上7 %的水养活了世界上22 %的人口。按1999 年人口统计,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32 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8840 m3的1/4 ,排在世界121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受缺水困扰,水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缺水遍及各个流域 , 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进入21世纪 , 我国的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需求加大 ,虽然节水和重复利用水源使需水定额增长趋势变缓 , 但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将导致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2000 年工业用水达655 亿m3,2010 年达929 亿m3,2030 年将达1899 亿m3,2050 年将为3436 亿m3,生活用水将由2000 年的189 亿m3增加到2050 年的730 亿m3。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大的突破,水资源将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水资源危机将成为21 世纪最为棘手的难题,甚至将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1.2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需求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

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试题 论述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地区分布:因受海陆位置、水汽来源、地形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是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趋势与降水分布基本一致,但由于受地面因素的影响,地区分布更不均匀。按照年降水量和年径流的多少,全国大致可划分为水资源条件不同的5个地带: 1、多雨-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毫米,年径流深超过800毫米, 年径流系数在0.5以上。包括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的大部 分地区,广西东部、云南西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江西、湖南、四 川西部的山地。 2、湿润-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年径流深200-800毫米, 年径流系数为0.2-0.5。主要包括淮河两岸,长江中下游地区,云 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大部入东北的长白山区。 3、半湿润-过度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年径流深50-200,年径 流系数0.1-0.25 。包括黄淮海平原,东北三省、山西、陕西的大 部分,甘肃和青海的东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山地,四川西北部和 西藏东部。 4、半干旱-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年径流深10-50毫米, 年径流系数在0.1以下。包括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宁夏、甘肃 的大部分地区,青海、新疆的西北部和西藏部分地区。 5、干旱-干旱涸带: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年径流深小于10毫米, 有的地区为无流区。扬内蒙古、宁夏、甘肃的荒漠和沙漠,青海的 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西藏北部地区。 季节变化:河川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按照河流补给情况,全国大致可分为三区: 1、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河川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 分配的影响,夏汛比较突出。因流域的调节作用,河流少雨季节一般 比多雨季节滞后一个月左右。 2、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 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年径流过程线呈双峰型。但一般春汛水 量不大。 3、西北内陆地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 河流,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 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多年变化:受气候条件多年变化周期的影响,水资源量也往往具有多年的变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大意义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年第14期H E N A N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大意义 □李秀菊(河南省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摘要:水资源量的多寡和质地的优劣,直接制约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水资源是指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储存在地球表层全部水的统称,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为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量的多寡和质地的优劣,直接制约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也关系到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等,如果有丰富的水源,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1.水资源形成条件 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不仅受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岩性、森林植被、水体与水体之间关系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一部分降水形成地表水,一部分形成地下水,一部分蒸发到空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的水流系统,形成区域水资源。人类活动不断改变地表及地表植被的性质和状态,干扰水气在地表水和大气界面上的转换,形成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也改变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形成条件。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取水、用水、耗水、排水所造成的局部水文循环,成为陆面水文循环中的一个侧支,对陆面水文循环产生影响,进而对地表水资源或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产生影响。 平原区因地表坡度小,降落到地表上的水不易流动,容易形成地表积水,进而产生持续稳定的下渗,有利于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山区因坡度大,降落到地表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沿山坡流动汇集到河流里,形成地表水资源。不同的土壤岩性,有不同的孔隙率,当降水特性相同时,孔隙率大的,其储水及渗透能力也大,形成地下水资源量就多;反之,孔隙率小的,其储水能力及渗透能力小,则形成的地下水资源量就少。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通过枝叶表面的蒸腾作用加速地下水资源的消耗,减少流域的水资源量。在降水过程中,植物通过吸附、承托、张力等现象储存部分降水量,这部分降水量最终以蒸发而消失殆尽,减少了水资源的形成。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有两大形式:第一种是直接从水源取走所需用的水量满足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的需要后,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变化和损耗,从另外地点回归部分水源。第二种是取用水能、发展水运,但需要河流、河口保持一定水位和流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总则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植被,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要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保护和增强流域天然蓄水的功能,切实保护自然植被,大力植树造林,促使更多的地表水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丰富河流基流量,可以减少和阻滞地表水方面的作用;二是保护和兴建蓄水工程,拦蓄更多的地表水,使之细水长流。森林植被对下渗量和侵蚀量的影响非常大,这就是水土保持的一致性。保护水资源不仅保护了土壤资源,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带来的种种危害,间接提高土壤肥力,帮助农业生产;改善河道淤积情况,影响通航和行洪能力等等。 四大流域中,海河流域以地下水供水为主,占供水量的66.0%,黄河和淮河流域地下水供水略多于地表水,占供水量比例分别为58.5%和52.3%,而长江流域则以地表水供水为主,占供水量的61%,北部地表水资源贫乏,供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越往南地表水越丰富,所以地表水在供水中占主导地位。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目前看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且各地的差别很大。 3.1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综合利用 水文水资源 26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措施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有问题及措施 一、城市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的南端,总面积9775km2,人口1056万,现辖一市、四县三区,地势平坦开阔,略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与其支流汾泉河在市区交汇,将城市分隔为颍西、河东和泉北三区。该区为冲积平原,按形态类型可进一步分为河间平地和河间洼地。 2.水文地质概况 阜阳城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热水组合条件较好。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干燥寒冷;夏季盛行偏南风,气候炎热潮湿;春秋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无常。多年平均降雨量891.3mm,一般6、7、8三个月为丰水期,12、1、2三个

月为枯水期,余为平水期。多年平均气温14.9℃,历年最高气温 41.4℃,最低气温-20.4℃。最大冻土深度0.13m。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0天左右。阜阳城区位于中朝淮北地台南部,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华北凹陷东源。新生代以来,区域广泛沉积了巨厚的具多层结构的河相 沉积物。其中,第四系地层发育齐全,厚度为130~147m,东北地区稍厚。成因类型以冲积为主,次为冲湖积。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阜阳市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2.21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9.872亿m3,地下水资源量15.791亿m3,重复计 算量3.448亿m3。人均占有量约为400m3,为全省的1/3,全国的1/5。阜阳城坐落在颍、泉河交汇处,虽然地表水量比较丰富,但因泉河、 颍河水遭受严重污染,长期处于IV、V类水质,不能作为城市公共供 水水源。长期以来,阜阳城区主要以开采中深层地下水解决城区工业 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现有中深层地下水井158眼,其中自来水公司 53眼,自备井105眼。当前阜阳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仍以地下水为主 要供水水源,茨淮新河为补充水源,少量工业和部分农业灌溉取用沙 颍河地表水。据统计测算,2013年城区年总用水量8420万m3,其中 中深层地下水3200万m3,浅层地下水1800万m3,茨淮新河、颍河地 表水3420万m3。多年监测表明,阜阳市城区中深层地下水水质优良,除局部氟略有超标外,水中化学成分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浅层地 下水不同水准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污染,近几年茨淮新河地表 水保持Ⅲ类水,达到国家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标准,颍河、泉河水质 仍然较差,长期处于Ⅳ、Ⅴ类水质。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作业 第5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地表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答: 特点: 1、多为河川径流,因此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 2、受季节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3、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 4、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5、采用地表水源时,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有利特点: 1、流量大。有利于满足各种用水的水量要求,可以大量取水而不会对河流的生态造成太大的影响。 2、矿化度和硬度低。有利于减少工业用水对水质处理的投资,同时对于农田灌溉有利于减少农田盐碱化的风险。 3、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有利于利用天然河水发展养殖业,同时用于灌溉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不利特点: 1、特点2。这加大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成本,而且对用水可靠性产生较坏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如拦河坝等,这一方面对流域生态造成了影响,令一方面增大了投资。 2、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高。这降低了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大了水处理的投资。 3、特点5。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 1、河岸引水工程。 根据河流种类、性质和取水条件的不同,分为无坝引水、有坝引水和提水引水。 无坝引水的优点是可以去的自流水头;缺点水引水口一般距用水地较远,渗漏损失较大,且引水渠通常有可能遇到施工较难地段。

有坝引水适用于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是,需抬高水位以便于自流引水的情况。 提水引水利用几点提水设备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需要。 2、蓄水工程 包含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三类基本建筑物。它具有径流调节作用,可根据年内或多年河道径流量,对河道内水量进行科学调节,以满足灌溉、发电或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等要求。 3、扬水工程 主要指泵站工程,根据泵站在水系统中的作用,泵站可以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和循环泵站。泵站的设计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机电设备及相应的建筑物。 4、输水工程 主要包括渠道输水和管道输水两种方式。渠道输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管道输水主要用于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输水工程的设计要符合一定的原则,满足经济可靠的要求,合理确定相应管径和管道流速。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的适用条件如何答: 1、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又可分为岸边式、河床式和斗槽式。其中岸边式和河床式应用较为普遍,斗槽式使用较少。 岸边式无需在江河上建吧,适用于河岸脚都,主流近岸,岸边水深足够水质和地质条件都较好,且水位变幅较稳定的情况,但水下施工工程量较大,且须在枯水期或冰冻期施工完毕。 河床式根据进水管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流管取水式、虹吸管取水式、水泵直接取水式和江心桥墩式。它适用于主流离岸边较远,河床稳定、河岸较缓、岸边水深不足或水质较差,但河心有足够水深或较好水质式的情况。 2、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它适用于水源水位变幅大,供水要求急或取水量不大时的请况。具体可分为浮船式和缆车式。 浮船式适用于河床稳定,岸坡适宜,有适当倾角,河流水位变幅在10—35m或更大,水位变化速度不大于2 m/h,枯水期水深不小于,水流平稳、流速和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较好的河段。 缆车式则适用于河流水位变幅为10—15m ,枯水位时能够保证一定的水深,涨落速度小于2m/h,无冰凌和漂浮物较少的情况。其位置宜选择在河岸岸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目前水资源的日渐短缺,供应和需求的关系不断加剧,水资源是衡量区域经济的重要指标,它已经影响社会的进步,还伴随着生态的改变。针对这一点,本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问题对策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1 . 1 人均水资源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总量218万亿m3,但水资源可利用量仅8140亿m3,人均和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和径流在年内分配上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持续出现。降水的年际变化随季风出现的次数、季风的强弱及其夹带的水汽量在各年有所不同。年际间的降水量变化大,导致年径流量变化大,而且时常出现连续几年多水段和连续几年的少水段。一般来说,我国南方属于低纬度湿润地区,降雨量较多,雨季降雨集中,气温高,蒸发量大,水文循环强烈;我国北方则属于高纬度地区,冰雪覆盖期长,气温低,水文循环弱;而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能力大,但实际蒸发量小,水文循环也较弱。 1 . 2 水量在地区上分布不均衡 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湖南、广西、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等地区水系发达,水量丰沛,其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以上。而我国北方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部和北部、东北西部等地区干旱少水,水资源严重缺乏,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4%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900m3左右。此外,我国水资源分布与降水分布基本相似,呈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递减,分布很不均匀。 2.实例分析 2 . 1实例简介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概述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西部水少,沿海水多。 引言: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正文: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调配水资源、利用水能、开发水利的强度越来越大。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是常规能源,一次能源。水能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开发水能对江河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和由于消耗煤炭、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能放在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从水能利用的角度看,水能利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联系在一起的。水资源的利用就是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江河水域的地上和地下水源,以获得最高的综合效益。水能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水资源条件,在河流规划和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拟订出最优的水心愿利用方案。而河流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河流自然条件、流域社会经济情况的勘察、探测和分析研究,提出河流的水电开发方案。因此,我们也可看到水力发电在水能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水力发电是将水能直接转换成电能。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