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执笔:沈坚张戌宇徐黎

一、课题的性质:

1、课题名称:

本课题全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2、课题性质:

本课题于2004年由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确认为“十五”规划滚动课题。下设子课题5个,由苏州工业园区五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分别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

课题主持人沈坚同志为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园区星海学校校长、苏州市名校长,主持过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具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历和课题研究经验。星海学校是中央教科所教育科研基地,本课题是星海学校作为区域科研中心辐射、拉动、引领区域教育科研互为滋养、共同进步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在新一轮历史时期的产物,有它出现、存在、发展、演变的必然因素,是教育改革多样化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多种需求的需要,也是目前区域教育布局优化的需要。

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它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优势,具体表现为教师资源的优势、学生资源的优势、家校联动的优势、社区资源的优势、教育设施教学设备资源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的优势、课程系统开发的优势、师研师训的优势……

进行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发与利用研究,有利于积累同类学校的办学和教育经验,有利于国家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一统、连贯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本课题充分认识自身特点,也力求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探讨有效方法、策略,从而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质量办学、高标准育人、高水平发展的目标。

2、本课题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首先,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唤醒教师的教育资源意识,有助于教师系统地把握学校教育资源,从多种维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出优质的整体规划,提高教育调控能力,成为教育资源的动态建构和生成者。

其次,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尝试将教育范式转换为学习范式,在探索学校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逐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师生共创共生,形成“多元发展共同体”,共同促进创新性人格的塑造。

第三,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探索学校教育资源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要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必须唤醒教师发展的自主意识,而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的发展平台,有利于促进内涵建设。

第四,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学校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论基础,建立新课程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和有效利用方案,科学地运用开发策略,使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性和整体性发挥作用。

三、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就国内而言,有关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策略研究,但建立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基础上进行的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就比较少了。这一方面使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课题研究有了厚实的土壤,可以借鉴和汲取他人的经验,有利于课题研究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另一方面,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殊性,及其独有的优越性,也使我们跟同类课题相比,有了更加开阔的研究范围和独特的研究视角。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发、利用及其策略研究:

(1)以教育的内涵特征为价值标准,建设学校教育资源网络,并将其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

(2)积累教育素材,形成教育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与操作规范,降低一线教师自主开发的难度,使其能将精力放在教育教学的指导以及对指导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关注上。

(3)探索学校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管理范式,形成相关经验。

(4)探索学校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满足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关概念的界定——

(1)九年一贯制学校:

本报告中提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指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九年一贯的学校。在这里特指参与课题研究的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莲花学校、娄葑学校、星港学校、唯亭学校等五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2)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教育与教学的信息、来源以及一切对教育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涵盖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3)优势:

优势是超越于他人的态势。具体表现为教师资源的优势、学生资源的优势、家校联动的优势、社区资源的优势、教育设施教学设备资源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的优势、课程系统开发的优势、师研师训的优势……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探索并提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建设,即开发与利用的理论依据与方法策略。

该部分内容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2)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的创新建设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对创新性人格塑造的影响。

(3)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促进作用。

二、三两部分内容主要采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以及经验总结的方法,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在新的支撑学习的新型环境中,考察其发展变化。

(4)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研究并完善九年一贯制学校以人为本的、促使师生得以全面协调发展的校园建设、厅廊文化构建、功能性专用教室建设的标准与方案。

本部分内容主要以校园物质资源建设为载体,采用行动研究法,并适当采用文献和比较研究。

(5)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研究开发相应的课程学习资源。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课题的研究思路:

在课题研究初期,通过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同类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借鉴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反思性梳理,逐步形成并奠定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理论基础;

在中期,主要通过行动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对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的理论加以实践,总结归纳教育资源建设的策略,以及对教学方式影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一般规律,探索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学校整体,与教师个体、群体,与学生个体、群体,与教学的一系列关系。

在课题研究后期,分类汇总研究成果,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成果专集。

2、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专著、专题论文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以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经验的不断学习,借鉴其中的科学成果,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研究提出的目标和原则,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建设,开发与之配套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因教育资源的创新而生成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模式。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特点和课题研究进展情

况,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交流和分析,总结经验做法,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改进做法,并由此不断建构教师专业新的发展点。

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了解开发的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学生对怎样的教育资源感兴趣,了解教育资源的创新建设所带来的“动态建构”思想及由此对教师、学生创造性人格养成和塑造的影响。同时,在课题研究进程中经常进行调查分析,便于我们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保障:

1、阶段进度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如下:

(1)研究准备阶段(2004.12~2005.02)

确定并申报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顾问组、资料组、学习相关理论、培训实验教师。

(2)初步研究阶段(2005.03~2006.01)

进行开题论证、举办专题研讨、探索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教育资源包建设等。

(3)深入研究阶段(2006.02~2008.2)

撰写专题论文、进行中期评估、典型课展示、总结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策略等。

(4)总结鉴定阶段(2008.03~2008.10)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经验总结、撰写结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等。

2、组织成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沈坚校长,负责组织、领导、协调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及策略研究;

副组长:丁震主任,负责主课题的日常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五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负责具体研究计划、方案,组织实施,撰写有关报告;负责专题研究课的组织、展示和汇报等。

成立五个子课题,如下:

1、《九年一贯制学校提高学生科技素养的实践研究》。负责人:星海学校·张

戌宇、陶晴;

2、《构建“九年一贯制”德育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负责人:莲花学校·周献珍;

3、《提高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实效的研究》。负责人:娄葑学校·何志明、吴卿;

4、《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与人格形成的研究》。负责人:星港学校·陆泉明(前期)、李守敏(后期);

5、《九年一贯制学校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负责人:唯亭学校·王振忠。

各子课题组长负责各子课题的研究,并可建立二级子课题进行拓展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从科技素养、德育养成、教学实效、特色建设等不同层面开展,根据课题研究的进度,按研究规划完成了预期任务,并取得了相关成果。

(一)学习了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文献,理性认识教育资源建设。

1、教育资源是一种平台,它支持学习者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资源,不断建构更高起点的新的知识平台、资源平台。因此,教育资源建设必须具有可持续性。

2、教育资源是多元的,人的辨证发展,必然导致人的多元发展,教育资源的多元建设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教育资源建设必须强调建设的多元性。

3、教育资源的建设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时代,应该毫不犹豫地搭乘信息化快车,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学习场所、学习资源。因此,教育资源的建设应该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开放性特征。

4、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以及与学生的关系等都应该属于教育资源建设的范畴。因此,教育环境资源的内涵建设是广义的,具有宽泛性。

5、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共享性,有利于加快教育资源建设和推进的力度,有利于优质资源的放大利用。

(二)体验了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过程,逐步形成教育资源特色。

就教育实施的操作层面来说,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在逐步充实教育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教学目标,并为教师、学生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提供多样化的资源选择。而且,资源开发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过程,也是教育实施和教育价值提炼的过程。因此,只有不断地开发教育资源,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持续,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框架和操作策略,才能得以形成。

1.加强了地域文化融合,形成了区域性资源特色。

课题组在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加强了地域文化的融合,已经形成了区域性地方特色。星海学校、唯亭学校等都为区域文化的整合提供了典型案例。

星海学校吴文化背景下的科技教育,从科技创新、科学实验、综合实践、机器人、科学环保等多方面入手,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课题组倡导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凸显自身教学优势,积极实践、努力探索、锐意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课程资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经纬交织,形成“点、线、面”交互结合的辐射性立体网状结构课程资源集。现已形成了“民居建筑”、“饮食文化”、“民风民俗”、“历史名人”、“民间艺术”等特色资源。在《苏州纬度的测量与应用》专题探究中,探究小组综合运用地理、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在秋分和冬至时进行实地测量,借助网络地图进行网络测量,用Excel软件对午间影长数据变化进行图表分析,测得苏州经纬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日梭万年历网络软件和Excel的多变量动态控制功能还成功设计一个影长日历软件,非常有利于指导消费者选房购房。其研究成果也凸现了它的社会价值。

唯亭学校充分发挥九年制学校的优势,在办学特色、生源特点、师资、经济实力等方面进行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在教学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补,促使学校教育科研又上一个新台阶。该校位于文化底蕴丰厚的阳澄湖畔,唯亭镇的草鞋山是一处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早稻田遗址,有被江南人尊为始祖、后人敬谥为“泰伯让王”的让王庙旧迹,有三国时吴王孙权、名将陆逊等人的遗迹,镇西还有宋阁老之墓。唯亭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是阳澄湖大闸蟹的原产地。唯亭又是著名评弹艺术家朱惠

珍的故乡,评弹艺术是该校的特色教学之一。学校教师大多土生土长,对这里丰富的地理、人文环境资源,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这些独特的资源,正是开展学校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关注自然和社会的大好素材。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理、人文环境资源转化为开展校本实践活动的特色资源——“唯亭文化系列,包括历史地理、名胜古迹、民间风俗、民间传说、阳澄湖特产、名人轶事”,使学生接近了生活,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星港学校根据学校区域特点,把环境问题作为特色教育资源体系构建的突破口。他们设置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小分队”。在学校以“每人保护一棵树,每人爱护一棵草,千景美校园”为主题活动,义务照看小草、草坪、护栏、一至四楼的走廊、楼梯,安排队员维持地面卫生,维护上下楼秩序及告诫同学们不要滑楼梯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考察,找出不利因素,通过写倡议书,办手抄报,呼吁同学们爱护校园环境,倡议并参加了全校性的“拒绝零食”综合实践活动。建立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每月评出最佳活动小分队,逐步树立起师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意识。

苏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历史悠久,吴文化底蕴深厚,地理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莲花学校为了充分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认真开设了《江南文化》这一综合活动课,将“苏州状元”、“水乡风俗”、“园林鉴赏”、“吴门艺术”等苏州特色内容纳入了教材,并作为地方课程列入全校的中小学课程计划。这一课程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促进了全校师生对江南地方特色文化的领悟与思考。

2.提炼了资源建设策略,形成了特色化校本课程。

星海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教师基于教育的观察和思考(含教师的个人专长)、所在区域的社会特征等三个方面,收集和整理科技类教育资源素材,从手工、环保、科学实验、天文、机器人、种植等方面着手,编写形成了目标鲜明、层次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源文本——《科技与生活》。在收集、思考、编写、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般操作程序和方法策略,建立起了区域性、校本化的科技类专题活动资源包。“天文科普”教学实践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星海星社,学生自主选举产生星海星社社长;成立星海学校学生天文台,选举产生学生天文台台长,并实现了

天文校本课程活动学生的自主化管理。在和苏州天文学会、苏州市星星联盟俱乐部联手举行的面向公众和社区的多次天文观测活动中,星海星社学生承担了晚间天文观测、解说与服务工作,充分展示了学生自主管理与创新的能力与风采。推动了星海学校科技特色教育品牌的进一步形成。

经过积淀,星海学校逐步形成了校本课程资源和网络资源体系,如信息科技类专辑《星海e时代》(已出版,获第二届全国研究性学习论文和专著评审一等奖)、星海科技创新教育读本《科技与生活》(获第三届全国研究性学习论文和专著评审一等奖)、课题《吴文化背景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古韵今风姑苏情》、以及《星海学校科学探究资料汇编》、《星海学校天文科普资料汇编》、《星海学校劳技制作资源集》等系列校本教材,以及包括荣获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网站评比一等奖《星海物理动感课堂》在内的一批优质学科资源网站。

星港学校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育人目标,引领学生接触自然、欣赏自然、认识自然、关注自然,主动探究,成立星港德育论坛,打造“魅力星港表情”,积累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逐步建构起特色德育体系。一段时间以来,该校充分发挥九年制学校的资源互补优势,通过学生社团,形成学生之间有层次的互帮互助梯队,以德育课程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发展。以课题为引领,该校先后开展了苏州教育电视台“有教养”电视访谈节目录制,星港“阳光爱心”义卖活动,苏州广电总台《社会传真》栏目《爱的教育——感恩父母校园行活动》,星港论坛激励教育,“星港之星”评选活动,校园图书漂流活动,“十四岁——我自信走过”集体离队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等等。每一项专题教育活动他们都从学校和班级的层面分层制定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策略,并分层专人落实,既突出重点,又注重实效。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了师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莲花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例如坚持以“诵读古诗”为核心,形成具有新教育实验特色的书香校园;以生活为基点,普及公民意识和法制安全教育;以和谐为宗旨,倡导爱心与诚信;以动迁为契机,树立学生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课程,在日常的实

践中,经过多次反复提炼、修改,在不断创新中,已逐步成为学校稳定的德育品牌。校本课程《生活与安全》、《爱心与诚信》、《从农村走向城市》获省级奖励。

娄葑学校以课题为引领,构建了特色校本课程——电子琴教育。作为中澳音乐合作项目的参与学校之一,娄葑学校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育模式,要求一到九年级学生人人会弹电子琴,并努力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音乐考级。通过园区艺术展示的窗口,凸显了卓有成效的特色教育,获得了好评。其特色音乐项目成为九年制衔接教育又一个成功的案例,并将继续引领该校的衔接教育、素质教育走向新的高峰。

唯亭学校注重创设“想”的氛围,激发参与意识,创设“问”的氛围、鼓励参与探索,创设“说”的氛围,诱导发表见解,创设“动”的氛围,引导动手操作,逐步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淀起科学素养的基础,形成了相应的评价体系,推行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最优化,构建起活动化教育资源体系。

(三)实践了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研究,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星海学校秉持着“让教育成为发现与创造的艺术”的教育理念,《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的略研究”》为学校“用品牌的意识激励教师、用活动的平台造就教师、用育人的机制培养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的师资培养机制,提供了践行的平台。围绕着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其策略研究,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题研究的导航员,成为资源建设的生成者,成为课程实践的排头兵,实现了自身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星港学校则以德育课题为依托,注重教师礼仪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进行现代礼仪讲座、教师风采展示、学生测评老师等形式,塑造儒雅睿智又洋溢激情与活力的星港“阳光”教师形象,用教师自身的修养、良好的情绪和健康成熟的性格来影响、感染学生,以情操培植智慧,用教养映照学生的未来。学校管理者强调团队意识和团队优势,着力锻造一支表率垂范、智慧博爱、团结一心、争先创优的教师队伍。一个和谐团结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团队,无形之中凝聚而成了星港学校“用行引导,用爱关注”的教风,朝夕相处的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这种教养的熏陶与教育。

唯亭学校充分利用了九年制学校的教育优势,使教育成为艺术性的创造活动,使学生从被动的“容器”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平时的工作都较忙,参与课题研究必须学习教育理论。这种做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和接受,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学习体系,跨越时空界限在网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师的成长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强有力的声音和动力。刚参与课题研究时,教师对课题的概念是模糊的,不能确切地理解,为了避免研究时出现偏差,教师们不断读书,学习相关的理论,对“建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逐步有了认识和体会,并用以指导课题研究,不断地修正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案。研究促使教师学习,也促使教师成长。

娄葑学校进一步完善和推行了师资培养机制,努力实施“青蓝工程”:建立了培训目标体系;建立了满足教师多元培训的保障机制;签订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传、帮、带、导的师徒结对协议;建立了激励机制,表彰优秀导师和青年教师。一段时间以来,通过这样的制度,有效促进了学校科研力量的提高,老师们从学习科研、尝试科研,逐步深入科研、品味科研,品尝了科研成果的丰硕带来的喜悦,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一批教育科研新秀崭露头角。

为了把科研成果付诸于教学实践,娄葑学校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课程整合”,娄葑学校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这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简称,主要是指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语文、物理或综合课等其他学科教学的过程,属于教育信息化范畴。对于课程整合的内容,娄葑学校阐释为: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通过教学实践,该校中小学教师充分运用了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在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涌现出一批“课程整合”的能手。

(四)积累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成果,提升了学校办学美誉度。

随着研究的深入,子课题实验学校都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了实践的验证,提高了科研能力,提升了办学水平,办学美誉度持续上升。

星海学校承办了2005年5月28日苏州市首届“未来工程师”设计与技能竞

赛活动在星海学校隆重举行;星海学校于2006年11月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水星凌日天象”苏州面向全球的首次直播;2006年10月,喜获2006年WRO香港公开赛初中组机器人探险项目一等奖;2007年8月,承办了中央教科所、中国科技馆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活动,提升了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

星港学校以德育课题为载体,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 让学生感觉到“家”的温暖,让学生舒展自由的精神,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 使学生做到思想上进步与创新,行为上文明与儒雅,心理上健康与愉悦,学习中自主快乐,竞争中智慧与合作。

娄葑学校定期编辑出版了校刊《教师优秀论文集》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心得》。自办刊始,即受到学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且质量越来越高,校刊所有文章全部来自学校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心得。通过校内刊物,娄葑学校搭建了九年制学校教师教育实践交流沟通的纸上平台,凝聚了一到九年级教师的教育智慧,充分发挥了校刊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实际的帮助。

唯亭学校扎实有序地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升品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学校强化了激励机制,对各级各类获奖都给予相应奖励。组织全校教师教研论文评比,把优秀论文结集成册,形成教育科研交流平台《小花》,指导教育科研深入开展。通过课题引领,学校逐步开发了以“历史地理、名胜古迹、民间风俗、民间传说、阳澄特产、名人轶事”为体系的特色教育资源。通过实践研究,教师论文底气十足,学校科研氛围浓厚,提高了办学品位,形成了科学竞争,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水到渠成。

莲花学校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打造“和谐校园、魅力莲花”这一发展目标,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新课程的德育功能,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建了以育人为核心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一体化课程的校本特色,涌现出了一大批“重师德、尚礼仪、讲文明”的优秀师生,形成了学校的德育亮点,有效地促进了全校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课题组先后有200多篇科技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星海学校沈坚

校长主编的《星海e时代》在“首届全国研究性学习研讨暨成果交流活动”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科技与生活》获“第三届全国研究性学习研讨暨成果交流活动”成果一等奖。

有50多人次的科技老师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奖;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市级以上奖项达835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441人次,国际奖项2人次。沈熹同学于2007年4月获江苏省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三年的课题研究,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1、教师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策略地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拓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引领教师通过探索研究,不断提高课程执行能力、实施能力和开发能力。

2、要切实做好各级各层面的制度建设工作,通过制度化管理,切实推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组建教育资源库。

3、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要注意在相互借鉴、类比学习中得到启发,共同提高。

4、在今后的滚动研究中,要致力于继续积极探索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不断总结,精心提炼,并做好已有成果的推广工作。

有关学校教育的英语口语话题

1.Are college tuitions reasonable? 2.Are foreign languages part of the curriculum? If so, which languages? 3.Are most schools coeducational in your country? 4.Are there any subjects/classes you wanted to study but they weren't available at your school/college? 5.Are there good colleges in your country? 6.Are women encouraged to pursue education? 7.Do you have difficulty with school work? 8.Do you know anyone who does not know how to read or write? 9.Do you think teachers are paid enough? 10.Do you think your school is a good one? Why/why not? 11.Do you think your teachers give too much homework? 12.How can we improve our classroom? 13.How do you travel to school? 14.How long must you go to college to get a degree? 15.How much is too much homework? How should the homework load be managed? 16.If you have not attended college, do you plan on doing so? 17.Is it difficult for people without a college education to get good jobs where you live? 18.What are some good ways to learn English? 19.What are some important factors in determining which college to attend? 20.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student? 21.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teacher? 22.What classes would you take? 23.What do you study? What's your major? 24.What is the average age of a high school graduate? 25.What is your favorite class? 26.What was (or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y do you like it? 27.Who selects the college you will attend -- you or your parents? 28.Why are you studying a foreign language? 29.Why do you think people become teachers? 30.Why is it helpful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 31.Why is it sometimes very difficult to speak another language? 32.Would you consider studying abroad? 33.How much free time does a high school student in your country have? 34.Do parents home-school their children in your country? 35.What do you think of home-schooling? 36.Do you know anyone who was home-schooled? 37.Do you think that most parents influence what university their child will attend? 38.Once you graduate from a university should you stop learning? 39.What are some ways a person can continue to learn? 40.Does education guarantee a good job? 41.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he essential skills in life you've learned to develop on your own or the artificial structure in college about the "real" life? 42.Which high schools and colleges are the best in your country?

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

开县金峰镇中心小学 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为发挥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一阶段的优势,在全镇营造更加浓厚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氛围,我校根据开县电教馆组织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要求,本期,我校在杨明川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着手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冬民同志为组长,王波主任(教导主任)、张海主任(总务主任)为副组长,远教技术员、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资源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教研小组、资源收集小组、技术服务小组。并划分了责任制,校长负总责,王波负责资料的收集、蒋德强负责技术服务。并确定具体工作由蒋德强负责。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我校制定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及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奖励政策。 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为我校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传资源库建设的意义,营造积极的氛围。 1.召开工作会议。 为了开展好资源库建设工作,我校在健全组织,完善了规章制度,撰写了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适时召开了全校教师的动员大会。会上,杨明川校长作了重要讲话,为资源库建设的实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2.开通校园网和qq群,利用网上宣传、下发文件、qq群聊天宣传资源库的实际意义。用此扩大对资源库的建设的宣传。 通过召开会议、网络宣传等手段,老师们认识到了资源库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

一、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为可耗竭或不可再生(如矿产)和不可耗竭或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两大类。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以单纯的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社会代价取得高于世界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并保持持续增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1989年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二是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与全国性的耕地资源不足和退化问题。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600万吨以上,农业每年因灌溉水不足减产粮食250多万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b)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c)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 (d)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e)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 (f)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二、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附件1: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总体框架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核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构架

以上五大体系的构建,在目标设计、组织保障、监控措施、反馈调控之间形成一个闭环,通过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沟通,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科学制订并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必须保证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对培养方案制订过程的监控,深入调研、周密论证,从源头上保证

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确需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的,应按规范程序递交申请进行审批。 (二)大力推进专业建设与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科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优化专业设置,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学院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新专业的办学水平。 (三)制订规范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特点,注重教学内容更新和知识的全面系统,科学制订各专业课程标准,按照标准开展教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 (四)强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做好教材管理工作,规范教材选用程序,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与效益;通过特色教材建设立项、联合编写教材等方式,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工作。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选聘。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大任课教师资格审核、监督力度,规范教师聘任,鼓励高职称,骨干教师多授课,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六)严格课堂教学要求,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根据《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上课规范》督促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根据大纲和进度计划在课前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教案;上课预备铃响前到达教室或上课地点候课,准时上课;上课开始和下课结束请学生起

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茶陵二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了合理开发、适当整合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全体教师服务,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教师业务素质,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 指导思想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突出优质教学设计,提炼优质教学课件,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 建设目标 2.1 教学课件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简称:全学科下同)的各年级教学课件各一套(PPT 格式)。 2.2 教学设计涵盖全学科的各年级电子教学设计各一套(Word 格式)。2.3 教学素材每学科教案、学案、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教学后记、教学反思、音频、视频、试卷、练习卷。 3 实施策略 3.1 教学课件制作及要求 学科组成立学科资料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科的教学资料规划、收集、整理、评选及分布工作。学科组长为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全体教师为成员。 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制作,教育技术处负责技术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课件上传至教 科室,具体要求如下。 3.1.1 课件的选题要精彩,定位要准确。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难点、

疑点、抽象的知识点可重点制作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课件。3.1.2 课件的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媒体元素能少则少,宜简不宜繁。 3.1.3 课件的操作界面不能繁琐,应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3.1.4 课件的设计制作切忌是课堂上“满堂灌”的翻版,应该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课件中除了有教学目标、讲授、例题、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内容外,还应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 教学设计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制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传至教科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协助。教学设计要重难点突出、步骤合理、讲究实用、注重实效。 3.3 教学素材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师全员参与,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等教学素材上传至教科室。 4 使用及管理 4.1 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年级教学资源库中,供组内教师使用,并上传一份至学科组。 4.2 以学科组为单位收集、汇总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学科组教学资源库中,供学科组开展教学研究,并上传一份至教科室。 4.3 由教科室会同相关部门,每学期对各学科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组织整理,并将作品上传至学校网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 4.4 学科资源库建设纳入学科组(备课组)考核。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周跃龙1汪怀建罗运阔曾小钦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对目前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提出了要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完善和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法规,发展循环经济等若干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 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利用保护 To Research The Problem and Measures on Natu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eco-environment Zhou Yaolong Wang Huaijian Luo Y unkuo Zeng Xiaoqin (the college of National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iangXi Agricultural unvirsity, Nanchang china 330045)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ure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putting forward that it’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whole nations sense of environment, to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 circulating economy Keywords:natural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tilize protect 近十年来,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使我国社会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然而,在经济增长持续十多年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生态环境仍在继续恶化,自然资源损耗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均衡,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大课题,本文就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1.现状分析 从2001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得知:去年我国耕地净减少60多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半以上的监测断面属于五类和劣五类水质,城市及其附近河段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个别沿海地区海平面高于地下水位,形成海水倒灌和土壤盐化;天然草地90%在退化,其中退化、沙化、碱化草原面积已达成13500万公顷,并且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上述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国环境形势是十分严峻的,由其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前景令人担忧。 收稿日期:2002—11—06 作者简介:周跃龙(1962-),女,工程师,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

浅谈如何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浅谈家长如何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充满着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以前那种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行之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正日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正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这种发展趋势下,促使我们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应该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而青少年儿童走出家庭,更多的就是在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只有有机整合二者,教育连续性的特点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我是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重大影响,以及它在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该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其发挥对学校教育的巨大辅助作用。 一、家教中的一些误区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大多数家长能按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进行配合。但是,由于有些家长教育方法和教育观点不正确,所以并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我自己的,如何教育是自家的事情;有的认为不打不成才,对孩子采用打骂教育,使其失去天真和上进心;(例子:略)个别家长因孩子进步不大,对配合教育失去信心;还有的家长溺爱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学校教师的教学要求,袒护孩子,在教育过程中与教师产生隔阂和矛盾;(例子:略)小学低年级学生大脑功能的可塑性比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习惯,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浅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作者:————————————————————————————————日期: 2

浅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窗边的小豆豆》有感一直以为教育只是一种职业,与教师有关的职业,只与教师有关,只是教师的事。上完教育学后才知道,那只是对教育的狭义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能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广义的教育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产生了,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以说,教育并非只和教师有关,学校,社会,家庭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教育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决定因素。 在这里,我想借《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几个场景浅谈下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小豆豆在被小学退学以后,机缘巧合下,小豆豆的妈妈找到了巴学园。进入校长办公室后,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并没有因为小豆豆是被当地公办小学退学的原因而刁难她,而是让小豆豆坐在椅子上畅所欲言,并且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没有一丝厌倦地听她讲完四个多小时。我们可以想象小林先生的这种做法让小豆豆感受前所未有的

教师的亲切,同时给予了她无限的鼓励,给她的未来产生了长久的潜在的积极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做法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却是师生关系所需的。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性,合作对话性,其重建更需要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应胸怀满腔的教育爱和善于倾听。但是将小豆豆退学的老师明显没有做到这点,只是一味地在小豆豆母亲面前抱怨和苦恼,最后甚至建议小豆豆妈妈另请高明。而小林先生却做到了这点。小豆豆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反观现在,现代的教师们做到了这点吗?我们一直倡导教育改革,改什么呢?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内容?可是我觉得真正需要改革的,是这个教育框架下的师生关系,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起着不可磨灭的深刻的影响,乃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中也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如何改造师生关系呢?就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说,要发挥教师在培养良好师生关系中的导向作用,首先就要加强教师素养的培养和加强,让老师拥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过硬的业务素养,和较强的能力素养,才能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导向学生。在我看来,教师,是拒绝“经验”的职业,因为教育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最不完善的自然人,教育永远不会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因此,也就决定了教师一生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地自省,不断地应变和不

最新教学资源库建设及方案(1)教学教材

兴华中学关于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 实施方案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是学校快速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资源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高质量和丰富的各类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中软件建设的核心,它能满足教育教学及学习过程的多样化、社会化和主体化。因此,我校特制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加强学校网络资库建设为依托,实现德育教育活动网络化,教育活动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共同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小班化、高质量具有特色的示范性学校”, 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发展创新的原则,关注资源、关注绩效、关注道德,充分发挥资源库建设的实用价值,做到快速有效,为两支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师生的德格和才格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技术支持:** 资料审核:** 三、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及分类:

1、意义: 随着Internet技术向宽带、高速、多媒体方向的发展,它以更具人性化的应用方式推动着教育的信息化的飞速前进。学校资源的建设,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搭起了有利的平台,然而,学校网络资源库具有因特网上资源库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商品化的资源库无法提供学校个性的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在校园网中自建资源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对学校更快的发展搭建了有利平台。 2、分类: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2)、试题库 (3)、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可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4)、案例 (5)、文献资料,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6)、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7)、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摘要】教育问题伴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关口”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教育公平是配置教育资源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实际中却常显不足;有鉴于此,我们要进一步把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凸显出来。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领会初等教育投资运行中的优点和不足,完善现有的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制定有关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教育投资稳定的来源;在义务教育阶段施行免收学生的学杂费;制定国家扶持贫困地县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计划,建立贫困地县教育发展基金。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问题伴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关口”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教育问题的奇特之处是教育成了人人皆怨的“大家骂”。用人单位抱怨教育质量下降,抱怨研究生工作能力不如过去的本科生,大学生操作能力不如过去的中技生;“道德从业人员”呼吁“素质教育”,斥责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滑坡;社会舆论痛责教育产业化,教育部领导批学校企业化,校长抱怨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嫌待遇低或不公,家长恨高收费乱收费,在校学生怨课业负担重和考试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骂就业难和“扩招”,外地户口的骂“特权”,本地户口的骂“移民”,教育业内外人人皆怨。

教育资源配置的“双轨制”、“多渠道”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从而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各个地县的公民之间、教育与受教育者无法达成对于教育的共识。因此,人人都觉得对自己不公平,似乎谁都是受害者,谁也没沾光,谁都有理,这便是教育“大家皆怨”的主要原因所在。教育关系国计,关乎民生。发展教育必须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受教育权利不公问题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势在必行。 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引发的负面现象。 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一指标方面差异显著。前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3年,相当于高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后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1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相比2000年城镇平均10.20年和农村7.33年的数据,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仍在提高,但前者的增长速度显然大于后者。“中国教育的不平等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各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以及教育者所得待遇的不平等。”据报道,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在1985年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是5.5%,发展中国家是4.5%,而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2.3%,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还在一直延续,即使到今天,我国仍没有达到4%的既定目标。这也表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是摆在中国教育目前的一个严峻现实,在全部教育经费中,政府预算投入只占53%,其它渠道的投资占47%。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间社会与普通百姓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2002年我国社会性教育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资源开发利用 废弃物回收 产品市场 自然资开发利用效率的经济学 分潘 鸿邱桂杰 韩孟华 (吉林 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摘 要: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经济—环境大系统为分析基础,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定律,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途径,分析了影响自然资源配置效率因素,并最后解析了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思路。 关键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能量守恒定律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源短缺甚至枯竭问题的日趋严重,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所以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探讨也颇多,但笔者认为上述探讨一般都以描述现象、披露数据、提出对策为主,而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置于经济—环境大系统中,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定律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研究尚未发现。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问题。 2 “自然资源”的界定 自然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或者没有被加工过的状态的物质,主要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水等天然禀赋。根据生态特点、自然资源特性与资源最优化配置方式,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种,前者指生物资源和流动资源,后者指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是可以用自然力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3分析模型的构建 3.1经济系统的选定① 本文的分析基础是经济—环境大系统,这一系统有别于传统的经济系统。 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只是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之前,经济学过于关注经济增长而忽略了自然资源问题。几乎在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被认为只是资本、技术、储蓄率、就业以及制度等因素的函数。 在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中,在忽略政府的情况下,有两个基本的行为主体,家庭和厂商。这两个行为主体由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连接起来。这样,整个经济就成为一个由产品和货币作相反流动而联系起来的系统,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在这个系统中时而作为生产者时而作为消费者的行为的学问。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3.1.1 传统的经济系统 现代环境经济学建立了环境—经济大系统,即在传统经济系统的基础是将环境包容进来,把环境看作整个经济—环境大系统的一部分。 图3.1.2 经济—环境大系统、 此外,9-11页

关于对中国学校教育的认识和反思-

关于对中国学校教育的认识和反思 人类文明传承甚久,教育贯穿始终。教育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上讲,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的品德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当今社会的学校教育,根据不同需求和条件衍生出诸如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类型的教育形式。本文仅就学校教育谈谈自己的观点。 说起中国的学校教育,众人肯定褒贬不一,各抒己见。中国的学校教育已经存在了4000余年,其中有根深蒂固的思想和改革创新的壮举。发展至今,存留下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华夏文明的灵魂。但是美好事物的背后总有一些不美好的影子相伴,当今中国学校教育的背后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中国学校教育对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中国学校教育为国家输出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为发展建设注入了鲜活的血液。通过学校教育,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知识,也学习了大量的西方先进技术知识,这对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加大有裨益。从晚清到解放前这段时间,中国被资本主义国家列强在军事上重创,处处受人牵制,导致国家发展停滞,人民苦不堪言,究其原因是科技和科学水平的落后。然而一些新式学堂的开办和派遣学生留学等教育形式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中国技术匮乏的现状。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1966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卫星;1973年,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杂交水稻的大门;2003年,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2006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歼十战斗机亮相······直到今天,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不容忽视,国家实力不容小觑,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巍然屹立时间民族之林。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3、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 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拓展知识】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答题思路】分析原因——紧扣供需关系说矛盾 解决措施——从开源节流展开述要点

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实施方案

榆中县大坡坪学校 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实施方案 榆中县大坡坪学校 榆中县大坡坪 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方案为了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共享,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构建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根据教育局“双创双争”主题活动要求,制定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格局,构建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建设共享共用、互利双赢。 二、基本原则 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居民的原则,坚持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规范管理的原则,坚持确保学校、社区居民安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各自责任的原则,坚持免费开放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放活动的具体范围及方法步骤 1.学校教学资源开放:运动场地及设施、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会议室等。 2.师资资源:可以根据社区的相关活动需要,提供学校所拥各学科教师,为社区提供相应服务。 3.开放方法:根据学校周边居民实际分布,学校运动场地及设施的开放,主要采用个人会员形式,并签订《居民进校活动协议书》后,方能凭卡进校,以利于管理,确保安全。

学校辅助教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会议室等设施开放,实行集体会员制,由社区与学校商定后,在规定时间,以社区居委会为集体会员单位,由学校集中组织开放。 四、开放对象及纪律要求 1.开放对象:上庄行政村常住居民,学校将会同上庄行政村委会核发进校活动挂牌胸卡。 2.纪律要求 凭卡按规定时间进校在规定开放地点活动,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活动期间必须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不得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爱护公物,有损坏则照价赔偿。 3.开放时间:2014年8月25日起,具体时段与项目,另行通知。 五、场馆管理 开放场馆实行专人负责制,并实现门卫登记和场馆审验登记双管实名制登记管理,包括进出馆时间及器材物品借用情况登记。村委会要加强对会员的宣传教育,有专人协调相关开放等相关事宜,并会同学校处理偶发事件,并对义务来社区参加社区教育的志愿者和兼职教师给予支持和辅助。 六、组织管理 学校资源开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永有 副组长:高芳 成员:金仲文肖国民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

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和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 (9)公共性。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享受。同时,不少自然资源从物质形态上也是不可割裂的,如巨大的水体、奔腾的江河、广阔的海洋、无法固定的环流大气等,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

(完整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塔孜洪乡中心小学布阿依夏木·依米提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它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思想行为方面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家庭则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家长是校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两大群体,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重视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链接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学生在校的发展和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同时,促进家校协同也是校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也要适应校园的要求并支持和配合校园教育,校园教育要依靠家庭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一)、家长教育是启蒙教育 家庭是未成年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形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里说的家长形象,包括家长的知识素养、品德修养、行为方式、人生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方面留给孩子的基本印象。一个良好的家长形象,将会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个有明显缺欠的家长形象,会在孩子的幼小心灵深处留下病态的种子。一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总希望他有有出息,孩子出了点问题,总

爱指责学校怎样、老师怎样、社会环境怎样,唯独不对自己进行反思。其实,“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懂得磨砺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于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优化自己的性格,陶冶高尚的情操,锻炼坚强的意志,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学校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孩子在走向成年、走向社会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教书育人,对孩子的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培养和开发,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健康的学校教育,应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把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塑造摆在第一位。因此,抓学习成绩、抓升学率要与抓校风、班风、学风和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要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与教学体制,改革和完善招生与考试办法,切实纠正那种“唯分数论”的错误办学倾向。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从校长到普通教职员工,都要既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