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益阳竹文化

益阳竹文化

益阳竹文化
益阳竹文化

浅论益阳竹文化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竹文化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国人自古就有悠久的爱竹、种竹、养竹、赏竹的文化传统。竹子的产生有3500 多万年的历史,比人类的起源早很多。竹子对于人类的起源生存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苏东坡曾经说过,“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数千年来,厅堂、窗外、阶前、路边……被称为“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置身于竹的世界,一派蓬蓬勃勃、苍苍翠翠;心生一种透体的清凉,令人心旷神怡,忘却一切烦恼。所以《世说新语》言,“居必有竹”。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益阳地处洞庭湖平原。境内土质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竹类资源极为丰富。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楠竹之乡”的桃江县竹林种植面积就达3.5万公顷。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在对竹资源不断开发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益阳人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益阳人使用竹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用竹制造交通工具、生产、生活用具、兵器、文具等。益阳人的繁衍发展始终与竹息息相连,孩子出生,躺在竹摇篮中,新娘出嫁,坐在竹花轿中。日常生活中更是触目皆竹,住的竹屋,睡的竹床、竹席,用的竹柜、竹桌、竹椅、竹伞,吃的竹笋,穿的竹衣、竹鞋……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勤劳智慧的益阳人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创造出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的竹工艺,益阳竹艺在2000多年的发展长河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而且以工艺全面、实用性强见长。竹编、竹郁、竹雕、竹饰各种工艺品达800余种。今天,益阳人凭借得天独厚的竹资源和世代承传的竹工艺,树起了竹制品加工产业,建立了10多个竹器专业市场,活跃了地方经济。

竹编工艺采用水竹和楠竹为原料,根据不同器物特点加工成宽窄厚薄不一的蔑丝,采用不同技法、工序编织出不同花色、形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竹郁作为益阳传统竹工艺的精华,广泛运用于竹家的制作中。竹雕工艺根据竹蔸和竹根的天然、形状与艺术表现特点,进行雕琢、修饰而成。此外,竹装饰作为一

种现代综合工艺,一方面采用郁制、拼嵌等传统技法,同时,又大胆运用新工艺,在室内装璜上获得了集民族风格与现代情趣于一体、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弘扬传统工艺、不断创新的益阳竹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芳名远播。

桃江县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竹乡,全县南竹面积达70多万亩,位居全省第一,居全国第三,为十大“中国竹子之乡”之一。桃花江竹海位于桃花江镇东部,桃益一级公路自此穿插而过。这里丘岗呈波浪形逶迤起伏,间有峰脊,一般海拨100米—250米,主峰海拨335.4米。在这里,翠绿挺拨的南竹,坡连坡,山连山,一眼望不到边,风吹竹叶,起伏波动如连绵的海浪,沙沙竹涛似优美的乐曲。1961年,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曾视察这片竹海。1992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莅临竹海,挥笔提词“南竹之乡”。2001年,87岁高龄的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为这里的美景所陶醉,留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桃江二者有,游人皆满足”。自1993年以来,竹海是益阳接待海内外嘉宾的重要场所。

竹的正直、坚韧、虚心、有节、常青,象征着坚贞、气节、谦虚和操行。“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益阳竹文化的精髓以及“竹子文明”的精神风格。源远流长的益阳竹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表达了益阳人民代代相传的崇高价值追求,形成了色彩浓郁的地域特色文化。今天,益阳人为弘扬光大竹文化仍在继续不遗余力;以竹为媒的益阳对外文化交流广泛而活跃。自60年代以来,“竹艺状元”刘宗凡等35名竹艺大师多次应邀出国传艺,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竹艺专家也先后来益阳考察。益阳市成功地举办了多届国际竹文化节,通过融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于一体的文艺表演,咏竹、美术、竹工艺精品博览,经技贸洽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古色古香的益阳竹文化焕发出熠熠光彩和诱人的芬芳。

竹文化节是一个以竹为主要题材,融文化、科技、经贸、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活动。益阳自古就有“竹都”之称,竹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山寨水乡,无处不是翠竹青青,婆婆起舞。全市竹林面积110万亩,竹属竹种全国为26属200余种,益阳就有16属111种。竹艺品分编、郁、雕、饰四种,花色品种达300余种,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颇高,在深圳、广州等地商品交易会上倍受青睐,许多名优产品远销欧美各国,益阳竹工艺饮誉三湘,驰名中外。益阳国际竹文化

节活动内容有:一是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欢乐的竹乡》大型文艺表演,文艺晚会,竹文化研讨会,竹工艺精品博览,竹摄影、美术、书法、墨竹画作品展览,焰火晚会。二是经贸活动: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主要包括产销定货、合作开发产品、产业、拍卖、租赁工商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技术进出口贸易等;商品大展销,安排l000平方米的雄位、门面,组织外地客商及本地企业进行商品展销,第二届国际竹文化节内贸成交达4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三是旅游活动:有竹文化游园活动,组织嘉宾游览桃江洪山竹海赏竹观光,开辟秀峰竹公园游园及青龙洲度假村游览、竹饮食文化桃花江擂茶宴,游客饱览竹乡风情。益阳水陆交通方便,319国道和即将开通的长常高速公路、湘黔铁路、长石铁路、洛湛铁路在此交汇。参加益阳国际竹文化节,不仅可买到竹制工艺品、竹家具、竹玩具,而且还可尝到竹海饮食文化中的“四绝”,即豆花、爆火腊肉、竹苏鸡片汤和“全笋席”,令人称奇。

在绿色经济与时代盛行的今天,弘扬竹文化,就是要善用竹的自然价值,汲取竹的精神价值,提升竹的生态价值,让竹子成为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使竹文化通过品牌效应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益阳在竹艺术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上,应不断打破以往狭隘的民间传承方式,试图探索一条更为全面的发展传承之路。将益阳竹文化和其他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特色文化,如将竹文化与黑茶文化,地花鼓文化结合,制作竹手工艺品等等。以更好的了来发展竹乡竹文化。

班级:0815102-26 姓名:熊睿

中国竹文化

中国竹文化浅析 李世东颜容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一、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 (二)竹子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号的出现到竹部文字的创造和发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中国竹子文明的历史演进。著名竹子专家熊文愈教授详细统计了甲骨文 竹部文字的数量。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典籍记载,论述了竹子与中国古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武器、文化艺术、音乐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诸方面的密切关系。中华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迹,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繁荣,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发展的诗篇,由此可见,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是名不虚传的。 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就拿“书者竹纸”来说,从殷商时期出现在竹简上的刻字,到六朝时期发明的竹纸,竹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积累的载体,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三)中国竹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雅、鞭根发达,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态、旅游、观赏价值,在绿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更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品格的象征。 二、中国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

中国传统的竹文化

中国传统的竹文化 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竹这种自然植物渗入到了中华文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竹为材料制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菜肴、药膳、书写工具、乐器、工艺品、舞蹈道具等器物,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以竹为歌咏、描绘对象的文学、绘画作品,层出不穷,美不胜收;以竹为崇拜物、理想人格象征物的巫术宗教事象,屡见不鲜,俯拾即是。 竹在中华文化中远非一般的纯生物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人化”了的自然。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思维、理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一种反映与体现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的文化景观,一种传达与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宗教精神、人格理想的文化符号。由于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结从,那么遵从文化的分类,竹文化涉及了实物层面(含景观层面)、观念层面与符号层面等三个重要层面。在广义文化系统中,这三个层面又衍生出三种亚文化,即实物性文化、观念性文化和符号性文化。竹既是一种实物或景观,又蕴含了一组观念,实物与观念结合还构成了一组独特的符号。所以竹文化不是单一层面的微观文化,而是一种含有多重亚文化层面的中观文化。从竹文化的实物层面讲,中国竹文化不但负荷了广泛的实用功能,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例如,用竹篾编织成竹屐、斋冠,满足了“穿”(“戴”)的实用需要;用竹笋做菜肴,用竹筒煮米饭,满足了“食”的需要;用竹子建造竹楼、竹门,满足了“住”的需要;用竹子排竹筏,做竹篙,满足了“行”的需要。 竹文化想比,梅、兰、菊文化只是实物文化中的“景观”,一般不负合实用价值。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竹子,中华民族尤其是江南各民族同竹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竹文化不仅负荷了广泛的实用功能,而且饱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竹节、竹叶均给人遒劲、坚韧、刚劲之感;风中的凤尾竹,摇曳多姿,潇洒自如,“依风而长啸”;竹子的色彩、形态、品格和风姿,在历代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和鉴赏者的心目中,勾勒出清新雅致的视觉意象,酝酿成高洁、醇厚的审美情趣。 从观念性层面上讲,竹子的视觉意象和审美情趣,竹制品和主建筑引发的形式感,不过是审美价值的载体或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它承担着中华文化圈里的种种审美价值,表现着悠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竹文化不只是一种实物性文化,而且是或者主要是一种观念性文化,即竹子和竹制品

争做文明人倡议书范文

争做文明人倡议书范文 引言: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接下来给各位读者分享三篇争做文明人倡议书范本,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我市已全面启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这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造福于民、惠及百姓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对于我们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实现“五年大变样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仅是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广大市民共同利益的现实要求。为此,市文明委向全市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一、从我做起、积极参与。 xx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创建文明城市、营造美好家园,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热心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城市容貌增光添彩。我们要主动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用生动的实践奉献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二、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我们要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科学文化、创业技能、民主法制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增长才干,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工作干得更出色。 三、内心向善、积极向上。 我们要充满爱心和正义,爱国家、爱社会、爱集体、爱家人、爱自己,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在一切事情上都要想到别人,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在与人分享中得到快乐,以积极的思想、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崇高和真善美,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四、崇尚道德、塑造文明。 我们要自觉遵守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市民文明公约,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做到“三管九不。即管好自己的手,不乱

竹文化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竹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千里之外ing 摘要:竹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已经是潜移默化,通过对竹的研究,也可窥见现代人生活的一角而审视现代人的生活也可了解竹之文化。关键词: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 史学家陈寅格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既然中国文化浸润在竹之文化当中,那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充满了竹之气息。竹文化在几千年成型的过程中,已经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当中,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了竹之文化的熏陶。窥竹,不仅可以看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还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竹,已经融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一、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衣 作为传统衣料的尼龙,棉,涤纶等早已是世人皆知,但是以竹为材料的衣服却是鲜有人知。不过,以竹为衣却开始在世界上兴起一股潮流。 竹衣,其实是以从竹中提取的竹纤维为材料制成的。竹纤维做得衣服具有七大特性: 抗菌性:竹纤维中含有“竹琨”抗菌物质,对贴身衣物有防臭除异味之功效 保健性:竹元素中的抗氧化物能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竹纤维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抗紫外线:竹纤维的紫外线穿透率为万分之六,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的417倍,竹纤维不带任何自由电荷,抗静电,止瘙痒 吸湿排湿性:在所有的纤维中,竹纤维的吸收湿性及透气性是最好的,被专家美誉为“会呼吸的纤维”,毛巾久用擦汗不留异味。 舒适性:冬暖夏凉,又能排除体内多余的热气和水分 美观性:竹纤维具有天然朴实的高雅质感 环保性:竹纤维是真正的环保绿色产品,无任何化学成分无污染,竹纤维100%可生物降解。 竹制品价格不比棉麻产品高,且天然健康,生态环保,具有传统衣料所没有的性能,虽因技术问题尚未普及却大有取代棉麻及其它产品之势。 二、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食 竹食品是以竹本身为材料制成,其嫩芽———竹笋,可食,用其炒肉、炒鳝丝,烩肉、煲鸡煲鸭皆可,其味清香,脆而不腻。尤其是冬天采挖的竹笋,又叫冬笋,其味特鲜;竹叶可泡茶饮,别具风味,竹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C,尤其富含膳食纤维,是现代人喜爱的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另外,竹也是一种中药材: 竹叶,用竹叶泡茶饮,或同其它药合用,能解暑、清利小便。可治浮肿、腹水和急性肾炎。 竹茹(嫩竹刨成的丝状物),有镇静除烦的功效,常同其它药合用治高血压,或其它热性病。

2020年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发展竹产业,可以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农村就业压力问题。下面是有20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20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加快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南政综20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建阳区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我区竹产业发展现状建阳全区现有竹林面积59.84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6.65万亩;小径竹面积3.19万亩。竹蓄积量9272万根,经过多年来开展竹业开发擂台赛等活动,建阳的竹产业发展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一是竹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20年,全区竹业总产值19.3亿元,其中竹林经济产值9.38亿元,笋竹加工产值9.92亿元,竹业总产值比20年的6.43亿元,增长了三倍。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年,全区已开设竹山机耕路2700多公里,使边远竹山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通过竹林垦复抚育、开设竹山机耕道,竹山引水灌溉,施肥及建设毛竹丰产高效

基地等科学经营措施,竹林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竹林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全区竹资源培育基础更加夯实。丰产竹林面积达23万亩。 三是竹林增收效果明显。经过多年来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的不断推动,广大农户科技育竹,科学管理竹山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竹山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竹山经济的发展,竹山的年均效益不断增加,竹山平均每亩效益从20年的每亩不足400元发展到现在的600-900元/亩,效益好的可达1500元/亩以上。 20年商品竹材产值5.19亿元,比20年的1亿元,增长了4.19倍,鲜笋产值3.9亿元,比20年的3308.7万元,增长了10倍多。四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笋竹加工企业快速发展,截至20年全区加工企业161家,其中规模企业13家,超亿元的企业有3家,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2家。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产品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主要有福建庄禾竹业有限公司、建阳区龙泰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福建亿城竹制品有限公司、福建省亚鑫食品有限公司等。 20年,全市笋竹加工产值9.92亿元,比20年的5.08亿元,增长了95.27。清水笋产量49254吨,比20年21829吨,增长了125.6。据统计,户外高耐竹地板、竹工艺品、竹家居用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20年的加工产值共计2.51亿元,比20年的1.60亿元增长了56.87。

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文明城市人人爱你我参与更精彩》。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和谐公社”,无一不反映了人类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生活在这个被和谐之光笼罩下的社会,我们是幸福的。当然,作为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和继承人,我们任重而道远。 要想改变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还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个人文明、依托于个人文明。作为城市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色添彩。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积极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丽。 我曾经看过一则公益广告: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我说不能。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

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在我们心中,会在我们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候,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还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份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文明,是一个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丽的礼物。也许,只要一个默默的领头人,便可带动一镇圣洁之风;也许,只用一点文明的点缀,便可唤起人们心底最美好的回忆。当你有风度地一伸手,当你有修养地讲一句话一句话,充斥在人们心田的就会是一种别样舒缓的感觉…… 在这个“争创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我们还要积极关注“创城”进程,宣传、参与“创城”的各项活动。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争创文明城市,从你我做起。

浅谈竹文化校园建设的成因与策略

浅谈竹文化校园建设的成因与策略 一、竹文化建设的成因 1.源于地域特点。溧阳,山青水秀,素有江南水乡之美称;溧阳,更以她独特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天目湖及南山竹海” 5A级国家景点闻名遐迩。而平桥小学,位于天目湖的源头,地处南山脚下,倚傍气势磅礴的平桥石坝,这里群山环抱,茶园飘香;这里,翠竹青青,挺拔向上。 2.源于学校传统。为了彰显学校特色,建立一校一品,学校注重整合周边资源,探索和挖掘竹子的品性,依托竹资源,于2004年提出办竹文化校园,经过十年的文化积淀,尤其近年来学校特色的快速发展,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名片。 3.源于对竹子品性所蕴含教育价值的认识。自古以来,松竹梅最能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后来,人们把兰加入其中,组成松竹梅兰“四君子”之伍。而竹子因经年不凋,相依共进、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特点,历来被文人墨客所称颂,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水能澹性为吾友,竹解虚心是我师”等千古传颂的佳句。”竹子的品性,正是教育的真谛,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正是提升师生行为品质,引领学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元素。 二、竹文化建设的策略 1.策略一: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以建竹文化学校为目标,紧扣竹子“虚心有节”的品性,找

准德育教育的关联度,以“做一个有气节的人”为育人目标。依据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长如同竹子拔节生长的类同点,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家园与学园,形成“让校园成为拔节生长的家园”为办学理念。充分挖掘竹子的内涵,不断提炼、完善“三风”建设,使得理念文化真正成为引领师生前行的明灯。 “相依共进,挺直向上”的校风,意寓着平桥小学的全体师生像竹一样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又如竹一样在为人上做到挺直向上,这在横向及纵向上对全体师生提出团结向上的要求。“用心扶持,致力求新”的教风,意寓着全体教师要像老竹一样去扶持新竹的成长,并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立根亮节,虚心坚志”的学风意寓平桥小学的全体学生象竹一样有坚实的根基而不 浮躁,能做到把最美的东西亮给别人,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才能,象竹一样做人虚心,志向坚定。学校不断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三风建设,并进行解读,真正在学校进行有效落实,将三风建设内化为师生工作、学习的自觉行为。 2.策略二:物质文化建设 竹文化校园,必须有竹文化元素的外显环境营造。通过多年的打造,学校竹文化育人环境已初步形成。形成了“一区(竹韵园体验区)、二厅(理念大厅、竹之韵展示厅)、一园(竹博园)”的物质文化新格局。 美丽的竹韵园是学校竹文化特色的一道风景线,相依挺直的竹林,精雕细刻的人物雕像,极具知识性的识字龙形小道,片片竹简组

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1、发展竹产业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XX]95号)精神,促进我市竹产业发展,根据市长批示,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竹产业发展现状 (一)竹资源状况 我市位于中亚热带南缘,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境内竹资源丰富,有毛竹、刚竹、李竹、桂竹、水竹、紫竹、斑竹等10属42种,大多分布在海拔400—800米的板页岩、花岗岩山谷山坡地段。全市共有竹林面积126.8万亩,占全市有林地面积7.2%,占全省竹林面积10%以上,有立竹1.53亿株,是全省竹类资源分布中心区之一。全市竹林95%为毛竹,集中分布在东安、双牌、零陵、蓝山、祁阳等五县区,共有竹林面积101万亩。20XX年,双牌、蓝山、零陵和东安四县区被列入全省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县。 (二)生产经营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毛竹新造6.26万亩,低改62.75万亩,总投入1.11亿元,采伐2952万根。近年来,全市每年安排毛竹低改20万亩,竹材产量590万根/年,竹笋加工量1.67万吨/年,现有竹类加工企业、作坊近万家,20XX年实现竹产业产值3.24亿元。全市共有竹胶板厂5家,没有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0XX万元以上),设计年产3.5万立方米。20XX年生产2.23万立方米,实现产值5020万元,上交税金497万元,消耗毛竹152万根。目前我市竹胶板企业分别是双牌竹胶板厂、道县金马竹业有限公司、东安人造板厂、零陵竹胶板厂、蓝山竹胶板厂。技术装备水平均不高,没有采用热进热出和径向剖蔑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全市共有竹地板(竹砧板)企业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设计年产500万平方米,20XX年生产竹地板、竹砧板7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6470万元,上交税金610万元,消耗毛竹100万根。目前有新田县家乐福竹制品有限公司,东安县舜皇峰竹木有限公司生产比较正常。 全市还有竹凉席生产企业9家,卫生竹筷46家、木竹工艺品企业1家,没有规模以上企业。20XX年生产竹凉席24.3万床,卫生竹筷2.79亿双,木竹藤工艺品2万件,实现产值1.34亿元。目前在零陵、宁远、双牌、蓝山、东安、江永等县区,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作坊式生产木竹旅游工艺品,交旅游公司和公园管理部门收购,在有关旅游景点出售。产品有葫芦丝、笛子、二胡、快板等木竹制乐器、木竹(泪竹)拐杖、木竹工艺扇、江永女书扇、工艺竹筷、木竹制文具、玩具、木竹烙画等等。双牌县确定建设30万亩毛竹林基地的目标,以永江公路沿线和潇水河两岸为重点,每年新造竹林1万亩以

佛教与中国文化

草草整理,疏漏之处,有待增改。文中所及,代表的是一种观点,未可尽信,对儒释道的认识,还是要身体力行。可以肯定的是,儒家和佛教都十分重视“行”的哲学。至于宗教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宗教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唯一载体,仍需探索。 楼宇烈: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 (录音整理 by minxin) 佛教,在中国是一种宗教。提到宗教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大家很多遐想。长期以来,除了宗教学系或者哲学系的学生有宗教学习之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宗教方面尝试性的教育,因此大家对宗教的了解会有很多盲点,会有遐想。 宗教,这几年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影响也是在不断的扩大,包括佛教也是这样,在南方,东南沿海地区,佛教这几年的发展尤其迅速。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之后的变化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对宗教的认识,认为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比如说,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无法掌握,对人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于是产生对神灵的信仰;很多被压迫阶级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一些原因产生了宗教信仰,当然宗教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如果产生宗教根源消失了,宗教也就消失了。 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幻想宗教会消失,是不现实的。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

的有限性这对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宗教是永远存在的。必然的事情一定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偶然性事先是不能把握的,如果事先可以把握就是偶然,偶然就带来很多不可知。 举例:飞鸟飞过,恰巧落了鸟屎路在人身上:落在佛陀身上,落在他人身上,或者落在自己身上,-会有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佛教说,前世因,后世果。唯物主义不承认命运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偶然,例如树上美丽的花被风吹过,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厕所里,人的命运就像这花,落在路上(富贵人家)和落在厕所(贫贱)都是偶然。这显然是变了样子的宿命论说法。必然和偶然这对哲学矛盾,纠缠不清,也是导致宗教存在的原因。 科学发展了,或者社会变革了,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宗教就会消亡?这是不是这么简单的。认识了必然和偶然,就了解,宗教的存在是有根源的。 正常的人都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精神和心灵现状),都希望不断的有所提升,有所超越,都对一种神圣的东西有向往,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依靠依赖,有这么一种力量的支撑,对超自我力量的情感寄托,都是产生宗教信仰的一种根源,不是必然会产生,但是至少是一种根源。 事实证明,不是科技的发展,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科技的发展没有完全取代宗教,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对宗教的需求。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环境,人们的身心被弄的疲惫不堪,现代社会追求精神上

争做文明人演讲稿6篇

争做文明人演讲稿6篇 本文是争做文明人演讲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文明是绿色,生机勃勃;文明是红色,温暖明亮;文明是白色,一尘不染;文明是黄色,金果飘香;文明是蓝色,天高水长;文明是紫色,幸福吉祥!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争做文明人演讲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守规范,正学风,做现代文明中学生》。 同学们,当你们迈进中学大门的那一时刻,是否想过,你们应该怎样度过这宝贵的三年时光?是否想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学生呢?是否暗暗下过决心,我一定要做一名老师眼中,家长眼中,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呢?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事物,新观念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出现一些歪风邪气,对我们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安静文明的校园,那么,作为莘莘学子的我们如何去应对这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呢?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作为现代中学生,如何去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呢?我想,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名“守规则,守规范的现代文明新人”。 我认为,清除陋习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生活要节俭。只有告别了陋习,才能真正走向文明,做一名合格的现代中学生。 总之,我们的言行举止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一名中学生,除了要遵规守纪外,别忘了我们学生的职责——勤奋学习。开学一个多月来,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学习,学习气氛相当浓厚。看到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欣慰。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却令人心寒。他们不仅上课不好好听讲,作业不认真做,而且还扰乱课堂纪律,甚至有的同学还和老师顶嘴。这都是一些极其

中国竹文化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第6卷 第1期 2007年3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F orestry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 V ol.6 N o.1Mar. 2007 收稿日期:2006208220 第一作者:李世东,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研究方向:森林文化,生态工程,林业战略。Email :eastw orld @s https://www.doczj.com/doc/1011629222.html, 地址:100714国家林业局办公厅。 中国竹文化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李世东 1,2 ,颜 容 3 (11国家林业局办公厅;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1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摘要: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本文论述了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内涵与外延、核心与特征、源流与现状等几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竹文化;竹文化景观;竹文化符号中图分类号:G 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116(2007)20120006205 The B asic Issues on China πs B amboo Culture LI Shi 2dong 1,2 ,Y AN R ong 3 (1.The G eneral Office o 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714,P.R.China ; 2.Institute o f G 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P.R.China ; 3.Forest Test Management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 f Beijing ,100029,P.R.China ) Abstract : Bamboo ,a special medium ,has penetrated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of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com posed unique color of China culture ,accumulated long standing bamboo culture in China.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ina πs bamboo culture in such sides as status and function ,intention and extension ,core and characteristics ,s ource and ev olution. K ey w ords : bamboo culture ;bamboo cultural sight ;bamboo cultural sign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素有“竹子王国”之称[1] 。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一、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 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并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的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

安吉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安吉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竹产业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原来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达到全竹、高效利用。基本形成了以孝丰镇、经济开发区(递铺镇)、天荒坪镇三大区域所组成空间格局,以竹质结构材、竹装饰材料、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竹质化学加工材料、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竹笋食品等八大系列(3000余种品种)产品所组成的产品格局。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旅游资源的开发,安吉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2021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其中一产7.8亿元、二产130亿元、三产52.2亿元),产业目前从业人员近5万人,为全县农民平均增收近8000元。 资源培育科技效果明显。安吉竹子资源丰富,面积达108万亩(已通过国际森林认证),蓄积量1.8亿支,县内年采伐量近3000万支,年消耗量1.5亿支。随着我县加大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建设力度,现已建成毛竹现代园区26个,总面积20余万亩; 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2家,合作社经营面积近20万亩。同时安吉与外省以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竹产业,直接建立原料基地500万亩,带动全国3000万亩竹林资源的开发。 产品加工规模效应凸现。全县现有竹产品配套企业16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5家,省级林业骨干龙头企业22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29家,规模以上企业70家,竹地板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印度、越南及南非等10个国家。目前已经形成由原竹加工到产成品的一条完整的竹材加工产业链,产业循环利用率高达100%。安吉竹产品注册商标200余个,各类专利技术1000多个,并制定了重竹地板、竹凉席、竹工机械、竹炭等产品的行业或地方标准。竹产业已成为安吉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休闲经济呈现多元发展。在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商贸和休闲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竹艺商贸城从2021年开张以来,交易额逐年增长,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竹产品商贸活动平台。

争做文明人演讲稿6篇

争做文明人演讲稿6篇 争做文明人演讲稿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守规范,正学风,做现代文明中学生》。 同学们,当你们迈进中学大门的那一时刻,是否想过,你们应该怎样度过这宝贵的三年时光?是否想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学生呢?是否暗暗下过决心,我一定要做一名老师眼中,家长眼中,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呢?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事物,新观念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出现一些歪风邪气,对我们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安静文明的校园,那么,作为莘莘学子的我们如何去应对这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呢?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作为现代中学生,如何去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呢?我想,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名“守规则,守规范的现代文明新人”。 我认为,清除陋习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

结同学,互帮互助,生活要节俭。只有告别了陋习,才能真正走向文明,做一名合格的现代中学生。 总之,我们的言行举止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一名中学生,除了要遵规守纪外,别忘了我们学生的职责——勤奋学习。开学一个多月来,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学习,学习气氛相当浓厚。看到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欣慰。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却令人心寒。他们不仅上课不好好听讲,作业不认真做,而且还扰乱课堂纪律,甚至有的同学还和老师顶嘴。这都是一些极其不好的现象。 俗话说,“成功之路宽又广”。如果一个人想要迈上这段成功的道路,那么就应该学习。我们班以前的一位同学程婧,她一直以来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她学习的时候,总是安安静静的,不吵也不闹。她勤于思考,上课回答问题总是很积极。她考试总是年级第一,但她从不骄傲。只有我们班的同学为她骄傲,为她喝彩。早读时,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她给人感觉就是一个乖乖女。她从不迟到,从来不会说是哪次作业没有交,从来不在上课时不随便说话,从来不在下课的时候追逐打闹。还有,别人向她请教问题的时候,她总是不耐其烦,认真讲解。我觉得,做一名老师眼中,家长眼中,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就应该像程婧这个样子。虽然,她已经转到另外一个学校去了,但她依然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今天,学校开展这次“守规范,正学风”的演讲比赛,目的就是想让我们言行举止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好好学习。在

竹与竹文化讲解

竹与竹文化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起敏 北京园林局专家张济和 一、竹子的美 (一)竹文化源远流长 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自古就和竹子分不开的。中国的古书都是写在竹片上的,叫做竹简。先秦就开始有竹简了,从先秦以后魏晋南北朝都有大量竹简出土。 张:那么我们国家先民对竹的开发利用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据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样的原始部落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实证,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竹编制品,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当中,就有关于竹制品的字体出现。那么,以竹做箭也不晚于殷商,刚才李老师也提到竹简,竹简在我们国家出现也是很早的。就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三次竹简实物出土来看,从战国,一直到三国时期的东吴,时间就跨越了四五个世纪。 (二)竹子的品格 李:人们为什么喜欢竹子?就是因为竹子它还有好多品格,它是和人的心理,人们的审美情趣相一致是重合的。竹子有玉的性格,比如说,青翠如玉,温润如玉,有玉石之声,有玉石之韵,有如玉之格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所以,曹雪芹把他的一个最喜欢的人物,最主要的人物,在《红楼梦》中那个环境放到哪里了?放到潇湘馆里了。为什么不把别人放到潇湘馆里?大家想一想,就是因为主人公性格、这个身世这个经历和竹子有着天然的联系,让人想到风雨潇潇之中林黛玉纯洁的这样一个性格。而且她那个身世又有着风雨箫瑟的一种感觉和竹子有着同调,假如把薛蟠放在潇湘馆里就糟糕了,所以这个人物性格和她的居住环境是相一致。所以,也说明曹雪芹大笔如椽,每一个细节他都那么结合得天衣无缝,在一些诗人的描绘当中,就更为深刻,比如说,张先生跟我谈到他文章里写到白居易。 张:白居易是我们古代园林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他的理论和实践对文人园林的比较都有很大的影响,待会儿我还要讲到这方面的内容,刚才李老师提到这一点,我先插着说几句。他在这篇文章(《养竹记序》)里说什么呢?说: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

竹产业调研报告

解放思想,赶超跨越 ——关于我县竹产业发展的调查与研究我县现有竹林面积51.4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20.7%。其中,毛竹林面积50万亩、立竹量7500万根,年产竹材1400万根,竹产业产值6亿元,居广西之首。2006年荣获“中国竹子之乡”。虽然我县竹产业获得了可喜的成就,要想长足发展,做大做强。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所以必须秉承“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的精神推进我县林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 一、竹业发展现状 兴安县种植发展竹类历史悠久,品种有毛竹、撑杆竹、麻竹、粉单竹、黄茅竹、吊丝竹、苦竹、慈竹、方竹等30多个竹类品种。其中毛竹林50万亩,立竹量7500万根,年产商品竹材1400多万根,年加工竹材1000万条,年产鲜笋1万吨、竹业年产值6亿元,是全县林业经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毛竹种植遍及全县10个乡镇,六大产区,其中华江乡、溶江镇的金石林区占92%,竹业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90%以上,竹业已成为是山区林农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但与竹业开发领先的浙江、福建等省相比,无论是加工利用、生产规模、产品种类,还是经济效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竹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过小,资源利用率低。加工企业虽近千家,

但大部份是私人企业和个体加工户,从事生产加工竹凉席、竹筷、竹胶合板、竹工艺品、竹地板坯板和竹编胶合板,年产值低,生产规模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此外由于企业规模小,无法对加工剩余物进行综合利用,导致竹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二是设备不配套,技术装备差。我县绝大部份企业设备陈旧或新购质次价廉的低档设备,并且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严重短缺。 三是产品单一,研发能力弱。目前,我县竹材加工企业仍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产品为主导产品,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一味仿造人家的产品,新产品少,造成产品链断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造血功能。 四是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少。由于企业不愿意使用先进合理的设备及技术,导致加工精度、含水率、油漆等质量不合要求,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出口。而因为质量差导致品牌跟不上,只能人为地降价销售来冲击市场。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建设生态林业,加快竹产业化进程,坚持以培育壮大竹林资源为基础,以中低产林改造为重点,以先进科技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竹产品开发利用为龙头,开发竹产业,弘扬竹文化,发展竹经济,建设新农村,逐步建立现代化竹产业体系。把

竹文化

竹文化 竹在中华文化里远非一般纯生物的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人化的自然,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思维和理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一种反映与体现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的文化景观,一种传达与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宗教精神、人格理想的文化符号。 中国竹文化包括竹文化景观与竹文化的符号。竹文化景观是指人化了的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文化性质,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生产需要、书写需要、审美需要等有意识地用竹创造文化的景象。竹文化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特点,又反映中华民族文化进化的程度。竹作为竹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是物质的,但它所展示的效果却是精神氛围性的,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 食笋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竹笋不仅为寻常百姓的果腹,而且是王公贵族的席上珍馐;不仅为世俗凡人独享,而且是宗教僧侣的重要菜肴和祭献祖先鬼神的祭品。在普遍而持久的食笋过程中,形成了完备的竹笋的烹饪和加工技术。在中国南北食谱中,以竹笋烹调出的名菜多达一百余种。竹不仅可以充饥果腹,满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重农耕文化的中华民族对于植物的格外厚爱的感情,寄寓着前喻文化中前辈和晚辈关系的伦理价值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竹制式日常生活器物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二。竹材被制成炊饮器具、服饰、消暑用具、家具、玩具等。竹制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工艺、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构成一幅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和中华文化景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化的日常情趣。竹制生产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三。在古代生产中,无论是简单工具还是复杂工具,竹都是生产工具的一种重要制作材料。在农业中,竹制农具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在手工业中,竹制生产工具渗透到造纸、制茶、制糖、制盐、纺织各个部门。竹制生产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性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现实中华文化对自然因地制宜的现实理性精神。竹建筑师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四。中华民族先民最早的一种居住形式是“巢居”,其后它逐渐演变为“干栏”这一建筑形式,而其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即竹材。汉代著名的甘泉祠宫就是竹子建构而成的。宋朝之后,在经济发达地区竹建筑逐渐减少,而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竹建筑直至今日仍为重要建筑形式。竹被中华民族用作房屋的各个部分的建筑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强,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的地步。竹营造出包括民居、寺庙、园林建筑、军营等在内的各种建筑。中国竹建筑体现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生活观念、尚检归朴的生活情趣、和谐空灵的审美理想。竹制交通设施和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的构成部分之五。竹制交通设施有独索溜筒桥、双索双向溜筒桥、多索平铺吊桥、双索走行桥、V形双索悬挂桥等竹索桥及各种各样的桥,竹制水上运输工具有竹筏和竹船,山地人力运输工具有竹桥。竹制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极富想象力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森严的等级观念和追求平稳的文化心态。竹制书写用具是中国文化景观的构成部分之六。竹是毛笔等书写工具的重要材料。至春秋时期,竹简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材料。在唐朝,竹作为书写材料之上品竹纸的加工原料而成为书写材料。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尤其是竹制书写工具还是遏止汉字、由表意文字向拼音文字演进的因素之一,同时又是促使汉字的书写艺术化而形成以及形成中国画画法的重要动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渗透着中华文化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竹制工艺品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七。中国的竹编工艺品滥觞于原始社会,定型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得到长足发展。竹雕刻工艺品起于战国,到明代成熟。中国竹制工艺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审美情趣。竹制乐器是中国竹文化景观构成部分之八。竹是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被列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分类“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表音乐。

竹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竹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林业事业是一项关系长远、意义重大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要务工程。加强林业建设,助推经济发展,正在成为广泛共识和关注热点。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县先后大力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竹产业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等一系列林业重大工程,圆满完成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全县森林资源的有效管护,在“林业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前进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林业作用更加凸现,林业地位不断提升,林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现有林业用地万亩,占国土面积的%,森林覆盖率为%。(有林地覆盖率%,灌木林地覆盖率%),2016年林业产值达972万元(县林业局系统内部统计达5275万元)。 为大力培育农业支柱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推进农业稳县战略,早在2001年,县委、县政府就鲜明提出了积极发展5万亩竹子、3万亩蚕桑、2万亩花椒、1万亩优质水果的“5321”经济发展思路,明确了做大做强竹文章,把竹产业培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主导思想。这些年以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竹子基地建设,我县的竹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全县竹林面积已达万亩,其中2001年以前已有竹林面积3万亩,2001年至2016

年共新发展竹林万亩(慈竹万亩,黄竹万亩,水竹8378亩,杂交竹万亩,麻竹万亩,苦竹2173亩,毛竹6315亩,绵竹1100亩)。分年度来讲,2001年发展3247亩,2002年1793亩,2016年8429亩,2016年474亩,2016年2835亩,2016年万亩,2016年1万亩,2016年3万亩、2016年3万亩。按80%的保存率计算,我县现有竹林保存面积万亩,现已发放各类竹苗万株,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我县在林业产业发展上,经过了多次尝试,先后规模发展过蚕桑、五倍子、花椒等,但因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均未收到较好的效益。就如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调度,在经过大量调查、反复研究的基础上,于2001年确定了“5321”农业产业发展思路,通过五年的实践,只有竹产业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县委、政府看到了这点,并引起了高度重视,于2016年县委、政府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做大做强竹文章,把竹产业培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竹产业领导组,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竹产业的意见》,并出资12万元聘请了西南林学院董文渊博士为我县竹产业发展顾问。特别是2016、2016年加大发展力度,每年都发展3万亩(2016年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