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18、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

20、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

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查与预测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

(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本答案为个人所整理,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一、填空题(31分) 1.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来感受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有影响的。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头)、(躯干)、(手臂)、(腿脚)四部分构成 3.运动实际上是指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4.螺旋桨的运动方式是(直线)运动和(曲线)合在一起的。溜溜球可看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合一起的运动。 5.蚕一生的形状是变态的,分为四个阶段:(卵)、(蚕)、(蛹)、(蚕蛾)。 6.骨骼具有(支撑)、(运动)、(保护)的作用。 7.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关节)而实现的。 8.蚕最喜欢吃(桑叶)。 9.刚刚生下来的蚕卵是(淡灰)色的,用放大镜观察看起来是扁扁的,有点椭圆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10、人体有(206)块骨头,其中手掌有(27)块骨头组成。 11、(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 二.判断题(26分)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2.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 3.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 4.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些可以减小摩擦力。(√) 5.物体的形状与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无关。(×) 6.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其伞面的大小有关。(√)

7.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8.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9.增加弹簧上挂的钩码可增加弹簧伸长的长度,要使弹簧伸长得最长,钩码挂得越多越好。(×) 10.荡秋千是一种来回运动,振动也是一种来回运动,因此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振动。(×) 11. 橡皮筋、弹簧具有在外力作用下会变形,去掉外力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点,墙壁、石头等也具备这种特点。(×) 12.我们可以拉住一样物体,阻碍它向前运动,因此凡是拉力都是阻力。 (×) 13.由于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各种摩擦力。(×) 三.选择题(20分) 1、下列行为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 A搬运货物时在下面垫上圆木 B车胎上加上花纹 C运动员在举重前在手上擦白粉 D自行车加刹车皮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B )。 A、天平 B、弹簧秤 C、体温计 3.研究过“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这个问题的科学家是( A ) A、英国的牛顿 B、中国的张骞 C、法国的瓦特 4、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咱性质叫( C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A )。 A、弹力 B、引力 C、弹性 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 B )。 A、静物 B、参照物 C、运动方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 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 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 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 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 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 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 云; 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 化的一些规律。 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3. 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xx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5.“小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6.被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 7.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二、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带胶塞的玻璃瓶、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 1、把玻璃瓶里倒满水,滴上一两滴红墨水,把带塑料管的胶塞放入玻璃瓶里,塞紧。在塑料管的液面处做上记号。 2、将玻璃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塑料管内液面的变化,做上记号。 实验现象: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塑料管中水面上升,放入冷水会下降。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锥形瓶、热水、气球、水槽 实验步骤 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2、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3、把锥形瓶取出放入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垂下的气球会竖立胀大,放入冷水中后逐渐变小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步骤: 1、把金属球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2、点燃酒精灯,把金属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然后放在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3、把金属球放入冷水中片刻,再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金属球放入金属环中能通过,金属球加热后再放入金属环不通过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金金属环。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简答 1.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1)瓶装饮料不能装得很满(2)水烧开时,会溢出来。(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3)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夏天松一些。(4)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寻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2、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16、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检测时要检2次。 17、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18、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91.5V0,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更亮)。 19、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字一个灯泡发光(暗些)。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20、安全用电小常识:①不要用湿毛巾擦带电设备;②不要在大树下避雨;③不要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入太多的用电器;④启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等。⑤不碰掉落到地上的电线。 科学实验: 1、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 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 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 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 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 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 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 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 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 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0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 速记为13 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

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7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 4 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 云。 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2、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3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 。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两低 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 ,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弄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不能用过滤分离。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焰心的温度最低。其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第二单元《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along the ridge line on the plane, and nearly vertical slope contour lines, Guan Po changes with the original ground line, with shallow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一、骨骼与肌肉 第一节 1、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头、躯干、手臂和腿脚。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体重量的20%即 占五分之一。 3、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坚硬又结实,(大腿骨比花岗石还硬)它是空心的,但有生命,它可以 生长。 4、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即: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5、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 6、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 第二节 1、骨头与骨头相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 4、人体的六大关节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和髋部。 7、膝的弯曲和伸直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拇指关节属于鞍状关节。 9、肘部的旋转关节允许前臂运动。10、关节有什么作用?(有固定、连接小骨、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1、关节为什么可以自由转动?(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旋转关节,如:手腕关节和踝关节。能够自由转动就是旋转关节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 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即占五分之一。 2、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颅肌、躯干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 变短。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5、肌肉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它是由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的。 6、做一个膝关节的模型图中需要的材料有:木棒、木片、软管、气球皮。 7、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摸。 8、不运动时身体有些部位的肌肉仍在工作?(心肌、呼吸肌、消化肌、肠壁、胃壁等肌肉仍在工作。) 9、肌肉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生命体最小的单位是细胞。 10、怎样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肌肉受伤?(1、使用适当的保护性措施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5、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 11、骨骼关节受伤怎样处理?(如果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老师或长辈。医生给你医疗指示,一定要配合他们。若伤口没有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应有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可避免病伤复发) 第四节 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知识讲解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电单元 科学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0、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科学实验 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简答题 1、说说在生活中应如何用电? 2、猜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该如何解决?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线上课程知识点汇总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摩擦 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便物体带上静电。 2、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相同的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的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3、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4、电路是指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 6、1.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用直线连一连各部分的名称。 2.猜测电流是怎样移动的,试着用铅笔画一画电流的路径。 7、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玻璃泡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

亮了。 9、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 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对于人体来说, 低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 10、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 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1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 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 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2.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3.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把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灯泡比较暗;因为一节电池的电压要平均分给两个小灯 泡,每个小灯泡就只有0.75V电压。 把两个灯泡并联起来接,灯泡都比较亮。每个小灯泡的电压是相同的,都是1.5V。 部编版两个小灯泡串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声音 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牛的叫声低,鸟的叫声高,大鼓比小提琴声音低。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5.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6.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弱,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强。 8.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音量小,声音弱。 9.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 10.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11.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2.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在拨动钢尺时,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可以在固体、液体体和气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13.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师林耐克发明的。 10.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人们为了更好地监测音量对人体的影响,把音量分成“级”,其单位为“分贝”。可以用分贝仪测量音量的大小。 11.噪声的危害: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12.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保护听力要做到:(1)戒掏挖耳道;(2)经常按摩耳部,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3)正确使用耳机;(4)远离噪声 13.控制噪声的方法:声源处控制、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阻断 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 1.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2.在口腔中,牙齿将食物磨碎,通过舌头的搅拌作用,食物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消化,吞咽后,由食管送入胃部。 3.胃和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4.胃位于腹腔中上部偏左的的地方。上端与食管相连,下端与小肠相连,胃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5、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 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进行比较。 6、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 7、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通常情况下, 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 由西南向东 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 吹的是(西北风)。 9、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 就是(西北)风。 10、在用风向标确定风向之前, 可以先用(指南针)或(周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方向, 然后再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西)、(南)、

(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 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等。 15、(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6、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 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18、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试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 一、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块骨头。 2、骨骼具有()()()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和()带动()()而实现的。 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 6、运动的速度就是指()。 7、一个摆,摆锤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次。 8、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 9、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0、刚孵出的小蚕叫()。 11、蚕蛾的身体分为()部分,有()对足,它的触角是()形状的 12、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 13、使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处。 14、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去掉外力后,还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15、()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7、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 ()。 18、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推论。 19、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20、骨干里有()和(),骨髓可以制造()。 21、骨头中空的,里面的软物质叫()。 2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

()。 23、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的参与。 24、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另一个就()。 25、肌肉除了同骨骼一起完成运动以外还能保护()和()。 26、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如果选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则人()。 27、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 28、()根据教堂的吊灯不停的摆动,发明了“脉搏计”。以后又出现了摆。 29、()发现了地球引力,力的单位是()。 二、判断题: 1、所有的调查都可以独立开展。() 2、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所有的调查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目标。() 5、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6、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了。() 7、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8、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9、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10、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11、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 12、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13、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14、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1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16、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17、骨骼是一个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 () 18、膝关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屈伸;上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旋转;肩关节即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1.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2.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 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3.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 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4.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 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但不能检测家用220V电路。 5.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 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6.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 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7.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8.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 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9.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 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0.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 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11.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1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1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 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15.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 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二、简答 1、两节电池在同一电路里,串联和并联哪种连接方法灯泡更亮,为什么? 答: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答:连接点生锈了;导线断了;灯泡坏了;灯泡与灯座没安装好;电池没点了 3,安全用电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不能用湿手、湿布等擦带电设备,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在户外不要活动是不要靠近高压电线等带电设备。

四年级科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1、 种子里面都有(胚),(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2、 种子的结构:(种皮、子叶、胚)。(种皮)起到保护种子内部的作用。子叶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 3、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条件。 4、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6、植物生长的“证据”:(小苗的高度、叶子的大小、宽窄、数量、茎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开花、结果)等。 7、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播种、发芽、开花、结果)。 8、统计植物开多少花,我的办法是(给花套上一个小袋子,数花的多少)。 9、观察果实时应该观察果实的(生长位置)和(外形特点)。 10、植物的果实比花( 少)。 11、有的果实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 12、低温使植物生长减慢。植物一般2--3天浇一次水。 第二单元 生生不息 1、 花由(花萼、花瓣、雌蕊、雄蕊)组成。解剖花时用到(镊子)。 2、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的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3、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有(用工具给植物授粉)和(直接用雄花给雌花授粉)。 4、 大部分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根、叶)繁殖后代。如:大蒜、马铃薯利用(茎)繁殖后代,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秋海棠用叶繁殖后代等。 5、扦插: 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