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3讲 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3讲 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3讲 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3讲 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可见,约翰·亚当斯认为()

A.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

B.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解析:选A。题干中约翰·亚当斯认为“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说明真正的美国革命应该是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发生剧烈变化,即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一场社会革命,故选A项。

2.1787年,美国政治家约翰·杰伊说:“一个引起战争可能性更小的全国性政府,相比几个规模更小、不安全因素更多的成员国政府来说,显然最有利于民族的安全。”这表明约翰·杰伊认为()

A.联邦政府更利于维护国内和平

B.联邦政府享有对外宣战的权利

C.邦联制政府无法抵御外来侵略

D.独立战争加剧邦联体制的解体

解析:选A。材料中“全国性政府”是指联邦政府,“成员国政府”是指邦联制政府,材料信息可知,联邦政府更利于维护国内和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联邦政府享有对外宣战的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联邦政府比邦联政府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安全,“邦联制政府无法抵御外来侵略”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1787年,独立战争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

3.(2020·广东广州调研)美国1787年宪法中包括了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内容,却没有明文规定人民的基本人权,这部分内容直到1791年修正案才补上。这说明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

A.坚定地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存在着种族歧视的观念

C.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较少

解析:选C。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成立的邦联政府软弱无力,美国宪法制定者既要在一个大国实现共和,又要加强中央集权,美国1787年宪法中包括了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内容,却没有明文规定人民的基本人权,这部分内容直到1791年修正案才补上,这说明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故选C项。

4.(2020·中原名校质评)美国宪法的起草人汉密尔顿和詹姆士·麦迪逊分别代表北部资产阶利益和南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两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以他俩为首的代表们在经历了长期激烈争论之后。最终却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决定实行联邦制。这表明() A.宪法起草人不同立场引起会议争论

B.宪法代表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C.双方都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D.美国南北方经济矛盾被彻底根除

解析:选C。据材料“分别代表北部资产阶利益和南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两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最终却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决定实行联邦制”可知,虽然双方存在分歧,但是都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故选C项。

5.(2020·江淮十校联考)下图漫画选自英国《一周》杂志网站。方框中英语的意思是:美国的三大政治机构。该漫画的寓意是,当今美国()

A.三权分立制度已经遭到破坏

B.政党斗争导致国家走向分裂

C.总统个人把持国家行政大权

D.总统与国会的矛盾日趋激化

解析:选C。据题干漫画中方框内容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再结合漫画右下角“特朗普”可知,在当今的美国,总统把持了国家行政大权,故选C项。

6.参与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汉密尔顿等人认为,人性邪恶,不能总是用善良的愿望来看待人性,他说:“指望几个相邻的独立而未联合的国家一直和睦共处,那就是无视人类事变的必然过程。”为此,美国制定宪法践行()

A.三权分立B.共和制

C.联邦制D.邦联制

解析:选C。材料“指望几个相邻的独立而未联合的国家一直和睦共处,那就是无视人类事变的必然过程”,表明汉密尔顿关注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倡导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故选C项。

7.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职权和组织活动都有明确规定,政府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政府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必须保证个人权利和自由。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

A.民主主义精神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主义精神D.有限政府原则

解析:选D。“政府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政府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必须保证个人权利和自由”表明政府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有限政府原则,故选D项。

8.(2020·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亦不得强迫任何开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只,驶入或驶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上述规定()

A.保留了邦联制的某些特征

B.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权

C.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

D.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地方治理的自主权,故选B项;邦联制与材料中“美国1787年宪法”的联邦制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方的贸易争端,排除C项;邦联制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

9.1791年,美国批准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规定体现了()

A.各州自治原则B.共和制原则

C.各州平等原则D.联邦制原则

解析:选D。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联邦制通过联邦与州之间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构建了

处理集权与自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国家结构模式,材料“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正是联邦制的体现,故选D项。

10.(2020·江苏南通二模)1819年,职员马卡洛代表联邦银行拒绝向马里兰州纳税而被地方法院罚款,他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法官马歇尔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联邦银行是国会立法批准的国家机构,州对其没有管辖权,判决马里兰州不能向联邦银行征税。上述司法案例表明()

A.国会立法受到最高法院制约

B.美国州政府不再拥有征税权

C.联邦政府与各州权力相互制衡

D.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

解析:选D。题干材料“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体现出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故选D项;国会与最高法院互相制约,排除A项;联邦制下州政府有征税权,排除B项;本题体现了联邦政府对各州权力制约,排除C项。

11.美国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这是因为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A.分权制衡原则B.妥协让步原则

C.维护统一原则D.联邦共和原则

解析:选B。材料“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和事佬”反映了制宪会议中的相互包容与退让,体现了妥协让步原则,故选B项;分权制衡强调国家权力由不同部门掌控且相互制约,排除A项;制宪会议召开之前美国已实现国家的统一,排除C项;联邦共和是美国的政治体制而非制宪会议的原则,排除D项。

12.著名学者何顺果认为,美国“建国之父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根据1787年宪法,为解决美国“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确立起来的原则是()

A.人民主权原则B.联邦制原则

C.分权与制衡原则D.共和制原则

解析:选A。1787年宪法中解决美国“国家与国民的关系”问题的规定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即人民主权的原则,故选A项。

13.(2020·湖南衡阳二模)右图是有关近现代某国政治体制的漫画。

该漫画意在批评()

A.邦联制下国家结构松散

B.权力制衡导致效率低下

C.政党政治引发利益之争

D.三权分立影响政治民主

解析:选B。据漫画中的文字“司法”“行政”“立法”和“这都是你的错”及手指指向对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三权分立下政府并不同心,故选B项。

14.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确立了一些“中性”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可塑性,故选B项。

15.托克维尔指出“以前的联邦政府直接治理的是加盟政府,而美国的联邦政府则直接治理公民个人”,这使得“美国政府并不是一个联邦政府,而是一个不完备的全国政府”。托克维尔意在说明美国()

A.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

B.民主共和制名存实亡

C.各州并无自治权

D.新型联邦制侵害自由

解析:选A。根据材料“以前的联邦政府直接治理的是加盟政府,而美国的联邦政府则直接治理公民个人”可得出,美国政府对全国的控制能力增强,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讨论民主共和的问题,故排除B项。“美国的联邦政府则直接治理公民个人”并不代表各州无自治权,故排除C项。治理公民个人不等于侵害自由,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2020·江苏常州一模)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

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材料二《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

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特点及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对立法机关的约束机制。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则,依据材料一归纳;第二小问主要依据,从《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对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影响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及主要方式,据材料二信息可知,特点是从侧面保护,主要方式是“不得立法”;第二小问约束机制,根据所学知识从三权分立、两党制衡等方面说明。第(3)问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1)原则:议会至上(或王在法下);自由、平等、法治等。主要依据:通过法律形式(或书面契约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或保障了议会的权利)。

(2)特点: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主要方式:通过限制立法权来保护,明确规定“不得立法”条款,确立“正当法律程序”。约束机制:国会两院制、行政否决、司法审查、两党政治。

(3)影响:原则上立法活动以宪法为根据,并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立足于保障公民权利;重视法律程序的正义;等等。

历史作业设计

历史作业的设计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它应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设计意图明确清晰,陈述准确恰当,形式灵活,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喜欢;设计尊重学生的起点能力,作业前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系统性与渐进性,并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以下本人结合新教材历史课程的近一年的教学谈谈优化设计作业的一些尝试。 一、拓宽作业空间,变单一性作业为多元式作业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能力,历史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教育资源,优化历史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历史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拓宽历史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历史、用历史,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感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教师可设计一些小调查、小研究等与实践结合的作业,让他们将动手动脑的过程有序地记录下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经历,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作业设计一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下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作业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熟知的家庭变化来反映20年来的中国历史,使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互交融,并通过调查活动的展开,多种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家庭的变化,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其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有效得多。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本家庭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变化,以我国20年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事实为依据,写出一篇家庭20年变化的调查报告或是20年家庭“断代史”。 评析: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首先必须了解当事人,从调查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取舍。如果是写“断代史”的,则可采用纪传体或编年体两种体裁来写。为熟悉这两种体裁的写作特点,学生就必须去翻阅《史记》或《资治通鉴》等史著,了解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体例结构。历史学习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激发学生内驱力。变功利性作业为情趣式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繁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导语】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第15课 【想一想】“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对,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材料阅读】表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第16课 【材料阅读】(1)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长城的修筑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闭关锁国的作用;同时长城把游牧区和农耕区隔开,阻碍了游牧民族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2)同意第二种看法。因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称为西汉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据点,称为中原先进经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站;对匈奴的进攻起了屏护作用,保证了汉朝同西域的交通畅通,所以说具有关键意义。 【自我测评】 (1)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

活。(2)促进了汉朝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3)奠定了我国对西域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第17课 【议一议】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p【材料阅读】 《史记》由五部分组成: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和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第20课 【材料阅读】 (1)曹操采纳贤士建议,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军粮的供应。(2)袁绍骄傲 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自我测评】 (1)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个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 (2)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步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3)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与赤壁,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得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四川,并取

中国教育简史形成性考核作业简答题

《中国教育简史形成性考核作业》简答题 广州电大从化分校黄海燕 作业一 1.我国的学校是怎样产生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哪些?-3 学校产生的最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人来学、有人来教;二是有的可学、有的可教;三是 要有适合教学的载体和方式。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积累增多,这样就 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去专门从事教和学。随着生产经验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教育内容逐渐丰富,那些难以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教育任务,必定要有专门的场所和机构来从事。特别是文字的产生,大大促进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改变了单纯以口耳相传和行为仿效的最初教学形式,学校教育的产生于是成为了必然。 我国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成均”,第二种是“庠”。 2.独尊儒术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17 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但是独尊儒术也压抑了其他学术的发展,,使教育内容单一化,不利于学术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和规格 的人才培养。 3.简述北宋的三次兴学。-22 北宋中叶,宋朝统治秩序已基本稳定,于是先后有三次兴学之举。第一次兴学,是范仲 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措施主要有:第一是州县立学;第二是振兴太学;第三是改革科举考试方法。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主要措施有:第一改革大学,在太学实 施"三舍法";第二是加强地方官学建设;第三是举办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是州县普遍设学县学亦置小学, 在各地方学校也实行三舍法。第二是扩建太学。第三是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士。第四是兴办专门学校。 4.汉代太学的主要制度有哪些?-32 ①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②御定统一的经学教材。③经学教学必须讲究师法 家法,不得自行改动或客串到其他学派,门户之见极强。④建立定期的考试制度。初时一岁一试,通过者委以官职,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是策试,策试合格,按 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5.明清统治者对地方官学学生是怎样加以笼络和控制的?-64 明中叶后,只有府、州、县学生员(俗称秀才)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大大提升 了学校的地位,也使地方官学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统治者对地方官学生员严加管制, 明太祖向全国各地学校颁布禁例十二条,刻在卧碑上,其要点是严禁师生议论国是,干预地方政务。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尊师重道,潜心治学,以求得到朝廷重用。清代又颁行了新卧 碑,共七条,内容与明代大同小异。康熙、雍正时又颁布“圣谕”,也主要是告戒训示读书人的。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从思想上和政治上控制知识分子。 6.书院的管理有哪些特色?-77 第一,书院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和藏书设施。第二,书院有健全的组织管理系统。第三, 学生自治并参与书院的管理工作。第四,书院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7.简述蒙学读书教学的通常程序?-89 蒙学的读书教学,往往是塾师先读,学童跟读,读若干遍后,就由学童自己读,塾师予 以纠正。读熟后就背诵,一定要达到熟练地背诵无误,最终还要能默写。每日学新课之前, 又必须将前面所读的书轮流背诵,称“温书”。学习告一阶段时要进行阶段复习,将所学的

中国建筑史期末作业题目(及答案)

期末作业 一.填空-每空2分(23×2=46分) 1. 今北京中山公园地位置,在明清北京城中是祭祀土谷之神地地位置(如下图),这个位置符合《考工记》所载王城规划中“__ __ __ __”地原则. __.

8. 唐代彩画在额栏上施红白相间地色块,称为“ 9. 现存最早地木结构建筑是山西五台山地__ __ 10. 《营造法式》中提到地北宋初年,由建筑工匠自己编写地建筑手册叫做《__》,据传它地作者是著名地木匠__ __. 11. 北宋地皇家园林有很高地开放性,例如《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地画作中均

二.单项选择-每题3分(10×3=30分) 1. 下列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中(均为单檐),屋脊数最多地是______. A庑殿顶 B悬山顶 C硬山顶 D歇山顶 2. 下列哪个最不属于中国古代院落格局地特点:(_____) A利于轴线组织 B利于私密性 C利于造型 D利于多种功能 E利于与自然交流 3. 云冈石窟地特点是_________. A保留大量完好地建筑形象 B保存大量地壁画 C保留大量地大佛造像 D保留大量地中心塔柱式石窟 4. 西汉长安城中,占城市面积最大地功能是:(_____) A祭祀 B宫殿 C官署 D住宅 5. 唐长安大明宫地主殿是:(_____) A乾元殿 B含元殿 C麟德殿 D太极殿 6. 城市中第一次取消坊墙,沿街开店地现象是在:(_____) A北魏洛阳 B隋唐长安 C北宋东京 D金中都 7. 下图哪一个是佛光寺东大殿地正立面图?(_____)

A1 B2 C3 D4 8. 下列剖面图哪一个是独乐寺观音阁?(_____)

七年级下历史作业本答案.doc

七年级下历史作业本答案 一、选择题(16分) 1、下列关于社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 B、某些共同的看法 C、比较密切的交往 D、都生活在同一小区 2、社区认同感是指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对该地区产生的一种休戚与共的心理,由此产生的对该地区的喜爱和依恋之情,下列四位参加“营建美好社区”的代表的发言,最能反映社区认同感的是( ) A、本区的住户都是高科技产业的从业人员 B、本区的居民都是一个部门的 C、本区的环境是全市各社区中的 D、本区的居民都以身为本社区的一分子而感到光荣 3、下列关于图例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表示事物名称的文字和数字 B、依据指向标定方向 C、地图上所使用全部地图符号及说明 D、表示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4、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根据比例尺,在图上可以算出两点的实际距离 ②比例尺通常可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 ③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④同样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有一幅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其数字比例尺是:( ) A、1:5 B、1:500 C、1:500 000 D、1:5 000 6、在比例尺为1:5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是距离为:( ) A、50千米 B、0.2千米 C、200千米 D、5千米 7、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5 000 000 B、1:500 000 C、1:50 000 D、1:50 000 000 8、下列属于自然社区的有:( ) ①农村②生活小区③城镇④农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如果地图上即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确定方向通常是用( )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标定向法 C、经纬网定向法 D、不能确定 10、如果你和父母要从杭州到北京去旅游,你将准备下列哪几幅地图:( )(答案不) ①中国交通图②北京旅游图③中国地形图④、世界政区图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9春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思想家是()。 A: 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标准解答: (单选题)2: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 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B: 修已以安人 C: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 D: 学而优则仕 标准解答: (单选题)3: 梁漱溟认为乡村教育的重点是____。 A: 发展农村经济 B: 帮助农民扫盲 C: 恢复农村伦理 D: 改造乡村政权 标准解答: (单选题)4: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____。 A: 《学记》 B: 《孔子世家》 C: 《颜氏家训》 D: 《朱子读书法》 标准解答: (单选题)5: 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A: 学、思、行 B: 闻、见、知、行 C: 学、问、思、辨、行 D: 见闻为与开心意 标准解答: (单选题)6: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A: “生活即教育” 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C: “主动”、“习行” D: “教学做合一” 标准解答: (单选题)7: 孔子认为教学过程是()?

A: 教师为中心的教的过程 B: 学生为中心的学的过程 C: 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D: 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标准解答: (单选题)8: 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 A: 大都授 B: 苏湖教法 C: 分斋教学法 D: “三舍法” 标准解答: (单选题)9: 明代在各省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为____。 A: 学务处 B: 儒学提举司 C: 提学使司 D: 劝学所 标准解答: (单选题)10: ()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首倡者?A: 孟子 B: 庄子 C: 荀子 D: 孔子 标准解答: (单选题)11: 北宋的熙宁、元丰兴学的主持人是()。A: 范仲淹 B: 胡瑗 C: 王安石 D: 蔡京 标准解答: (单选题)12: 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A: 自强学堂 B: 广东同文馆 C: 京师同文馆 D: 上海广方言馆 标准解答: (单选题)13: 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____。 A: 苏湖教法 B: 三舍法

中国教育史作业

中国教育史作业 第一次 1、孔子的人性观是性善论。(错) 2、生活教育论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错) 3、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教育存在。(错) 4、《学记》是孟子的作品(错) 论述题: 1、试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答: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隋以前是察举,隋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科举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避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该制度的广泛推行是在唐朝。唐王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科举考试制度对日本、朝鲜和越南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在欧洲各国逐步推行的文官考核制度也是吸取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合理因素。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宋代科举比唐代从规模到制度都有了进—步发展,这是由于宋初诸帝看到了科举取士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统治有重要作用。宋代统治者,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重视科举制度,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控制思想,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科举盛行对教育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学校教育成了科举的附庸。学者只为追逐名利,希图侥幸登上仕途,因而其读书目的既非振兴国家,对于学业也不求甚解,官学虽设而有名无实,科举之所取,多数并无真才实学。表现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 元代科举仿行宋制。明初之于科举虽很重视,但取仕并非仅赖此一途。清代科举制度大体因袭明制,然而其考试办法比较前代更为繁杂而周密。 2、试析《学记》的教学思想。 答:《学记》是《礼记》中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村民”、“化民成俗”,《学记》两段精炼的文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又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教学相长;2、尊师重道;3、藏息相辅;4、豫、时、孙、摩;5、启发诱导;6、长善救失。《学记》中还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如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类比法等;《学记》对于教学工作中违反教学原则,不讲究教学方法以及造成的恶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着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近两千年前的中国能有如此全面、严整的教育学专著,许多论点和例证,今人读之,仍为之叹服。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取营养,为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改进教育工作服务。 3、试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蔡先生的教育思想有如下几部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应该独立;“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 4、试析墨子的教育思想。 答:1、教育作用的主张,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反对命定论比孔子还要彻底。他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否。“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贵,不强必贱”。他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有染丝之说。2、关于教育的内容的主张。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

高一历史作业布置引发的思考

高一历史作业布置引发的思考 黄英华 背景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照课程标准,结合“历史”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要求绝对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搞堆砌,而是实实在在需要落实的教学行为。“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要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做法,在传授给学生基本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去探究历史问题。基本做法: 我尝试着用新的理念进行高一年级的作业布置和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以制作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前和老师、同学交流,再由学生、老师简单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需改进之处,改变过去教师具有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以学生为主体,每节课贯穿适合教学内容的学生活动。全学期我总共布置了15次这样的作业,同学们都积极参与。 值得肯定的方面: (1)学生积极性高涨。学生几乎都从开始时为了分数不情不愿地必须参加,到后来踊跃参加,兴趣大增。而我也从规定学生必须交作业,到最后随便学生选做,不再担心没人理睬可怜的高一历史作业。我原来最担心学生把这些活动仅仅当作是作业来完成,而没有享受到其中探索的乐趣。可从最后展示的效果来看,学生

无一例外都比较喜欢这种方式。 (2)好作品层出不穷。学生制作的幻灯片从最开始的寥寥几张、下载网上作品、文字多于图片、逻辑性较差、应付了事,到后来基本能围绕主题设计思路,选择资料,说明问题,甚至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学生的成长真是非常明显。而我也亲眼目睹了学生对历史科兴趣的日渐浓厚。其中,好几个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非常高,都制作了两个以上的主题幻灯片,个人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同时,每个学生还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幽默的、知性的、喜欢的卡通和音乐等等,因此,每一次的活动总有令人惊喜的作品或细节呈现,也让我和学生对下一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3)学生学科能力有所提高。经过指导,学生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如何评估史实;如何论证某一观点并做出结论;如何学会解释历史图片、遗迹和地图;如何区分原因和结果等等。对于历史,有的学生开始了解到不仅仅是需要背诵的知识,更是需要去判别的知识。 问题及不足 (1)小组怎样合理分工刚开学的时候,我要求每学生就近组合,成立4~6人的历史学习小组去开展各种活动。可是进行幻灯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作业太多、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每次幻灯片的制作实际上由少数人包干,其余的人只能担任配角。所以,真正能力得到提高的人占少数。 (2)历史研究的方法不够系统和具体。由于每次作业我都要求学生必须和我及时沟通,完善后才能到班级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怎样甄别历史的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步骤、方法等比较茫然。虽然尽力弥补,可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讲授方法,非一朝一夕可也。

军事史期末作业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军事史的意义及作用 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军事课程的目标是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利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军训工作,将大学生军训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可见,军事课不仅是大学生履行义务的—种形式和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我国的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作为肩负着21世纪复兴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我们任重道远。所以在高校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需要。 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着力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开展军事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同时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军事理论课通过讲授军事科技,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是继我们军事训练之后的第二次国防教育.在我们进行军事训练之后,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核武器,步兵分队技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等等,以便我们掌握基本军事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1、D 2、C 3、C 4、C 5、C 6、D 7、A 8、C 9、B 10、A 11、B 12、D 13、D 14、(1)非 (2)热带雨林 (3)波斯 (4)苏伊士红 15、(1)0o,20o W(纬度0度,西经20度) (2)东北 (3)亚洲北美洲欧洲 (4)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6、(1)东南亚太平印度 (2)波斯日本 (3)苏伊士非 17.春游日记 (1)工厂画在白云镇东南部乡村路与 公路交汇处附近即可(2分) (2)西北高,东南低(2分) (3)夏季(2分) (4)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意思准确即可)(2分) 18、(1)A (2)100 正北(或北) (3)0.5 1A 2B 3B 4C 5C 6A 7D 8B 9俄罗斯、印度 10D 11C 12C

13北京、上海 14A 15(1)⑧珠江⑥京九线(2)⑤广州、深圳 (3)澳门、10 16C 17A 18D 19D 20A 21A 22C 23B 24C 25B 26(1)塔里木、柴达木 (2)准噶尔、黄土、华北 (3)春 (4)荒漠 27A 28C 29B 30A 31B 32B 33(1)A、B (2)海洋陆地 (3)远、山脉 (4)A 夏 34、A 35(1)m渭河、n汾河(2)A龙羊峡、B三门峡、C小浪底 (3)河口、孟津 (4)黄土高原 36D 37C 38D 39、(1)见下图 (2)上、三峡 (3)减小、增大、砍伐森林和围湖造田 (4)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防洪水平降低 40(1)大兴安岭、400 (2)昆仑、一 (3)减少、距海远近不同 (4)畜牧草场荒漠化 41(1)降水(2)①干旱、②寒旱(3)秦岭——淮河(4)③ 42 A 43(1)丙甲 (2)甲、丁乙、丙(3)C (4)B 44(1)西气东输 (2)三山夹两盆(写山地与盆地为主也可) (3)少,海陆 (4)D (5)南京、缓解了该地区能源不足问题;改善了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合理即可) 45(1)A (2)D (3)B 46B 47B

《中国教育史》作业

《中国教育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可用他说的四个字概括:() A. 有教无类 B. 学以致用 C. 循序渐进 D. 因材施教 2、在《劝学篇》中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是() A. 梁启超 B. 张之洞 C. 康有为 D. 蔡元培 3、汉武帝时“三大文教政策建议”是由( )提出的。 A. 董仲舒 B. 公孙弘 C. 贾谊 D. 王充 4、晋南北朝时的私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 )。 A. 独尊儒术 B. 多向发展 C. 漫无目的 D. 学 风不正 5、唐代科举考试中,采用论文形式,要求运用经书对现实问题提出看法的考试方法叫( )。 A. 帖经 B. 墨义 C. 策问 D. 诗赋 6、朱熹认为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的特征是( )。 A. 存天理 B. 灭人欲 C. 穷其理 D. 学其事 7、“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 ) A. 范仲淹 B. 王安石 C. 蔡京 D. 朱熹 8、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谁?( ) A. 林则徐 B. 阮元 C. 龚自珍 D. 魏源 9、( )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新学制。 A. 壬戌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寅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10、京师同文馆建立于( ) A. 1862年 B. 1917年 C. 1916年 D. 1840年

16秋北航《中国教育史》在线作业三

北航《中国教育史》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洋务派开设了以培养制造和驾驶等技术人才为主的学堂,代表性的是()。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水师学堂 C. 福建船政学堂 D. 天津武备学堂 正确答案: 2. 湖南时务学堂是1897年在长沙创办的维新学校,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对推动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A. 万木草堂 B. 湖南时务学堂 C. 北洋西学堂 D. 南洋公学 正确答案: 3.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A. 子夏 B. 子贡 C. 子路 D. 子游 正确答案: 4. ( )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并在其《劝学篇》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张之洞 正确答案: 5. 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 A. 《论衡》 B. 《颜氏家训》 C. 《白虎通义》 D. 《对贤良策》 正确答案: 6. 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

A. 国子学 B. 宫邸学 C. 四门学 D. 鸿都门学 正确答案: 7. “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 魏晋南北朝 B. 唐朝 C. 隋朝 D. 宋朝 正确答案: 8. 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 A. 《千字文》 B. 《史籀篇》 C. 《三字经》 D. 《急就篇》 正确答案: 9. 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 A. 礼 B. 序 C. 书 D. 射 正确答案: 10. ()于1912年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蔡元培 正确答案: 北航《中国教育史》在线作业三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以下属于北宋发起的兴学运动的是()。 A. “文翁兴学” B. “庆历兴学” C. “熙宁兴学”

如何布置和处理高中历史课后作业

如何布置和处理高中历史课后作业 作业是教学中重要一环,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把“钥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极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课后的习题也有较大的改进,在题目的层次性和发展个性方面,有新意、有提高。但难免在作业的答案的组织、习题的形式等方面也存在某些薄弱环节。需要教师做好作业的布置和处理工作。下面就作业的布置和处理谈几点看法: 一、布置作业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层次性原则。一般情况下,作业的布置应分甲、乙两组题或增加自由选做题。甲组是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乙组题或自由选做题是较高的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另外,有的一节还安排了“阅读与思考”专栏。让学生思考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和思维能力分析,也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不做统一的要求。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2、开放性的原则。根据新的教学理论研究,习题可分为两大类:以复习知识为目标的检查性习题(封闭题)和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宗旨的认知性习题(开放题)。开放性的试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开放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一般而言,开放题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 3、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布置作业时,应让学生明确课堂上回答的口头作业、教师批改的书面作业和动手训练的实践作用。作业的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判断题、史料的辨析、课文内容的整理、有指导学生查阅辞典、讲故事、看电影、看小说,开展历史问题讨论、有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历史人物评价,归纳知识结构、玩游戏等等。对如此多的形式,针对教材的内容,适当采用。这样的作业既与课本内容结合,又没有现成的答案,能允许学生持不同的看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4、限时性原则。由于作业的难度不同、开放的程度不同,对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应要求限时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答题速度、思考的敏捷度。对难度大的作业、疑难问题,比如说人物小传等,不限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搜集资料、思考的余地。 5、合作性。调查研究,活动课等,应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任务。这样的做法,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集体观念。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6、综合性。注重大文科观念,中国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现在又实行“3+X”的综合考试。不仅要求学生在“专”上下功夫,而且更要在“博”上做文章。培养大文科观念,势在必行。

《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解析

中国教育简史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 1.生产劳动;社会生产 2.祭祀活动 3.书;数 4.国学;乡学;大学;小学 5.书同文、行同伦、设三老以掌教化、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6.兴学技重、选士、独尊儒术 7 。124;教师称为博士、学生称为博士弟 8 。隋唐;孔颖达会同诸儒,五经正义 9 . 进士科 10 .大成至圣文宣王;孟子、儒学(理学) 11 .276 12.出身门弟之分 13.太学;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祭酒 14.太医署;医科、针炙科、按摩科、咒禁科 15汉代 16.县考、府考、院考 17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18乡试、会试、殿试 19杭州沽经精舍和广东学海学堂 20史籀篇 21状元、榜眼、探花 二、名词解释 1.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2.学在官府 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为:礼不下庶人、政教合一、官师不分。在这种体制下,学校教育被官府垄断,民间无学校教育可言。 3.稷下学宫 是战国时齐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从性质上说,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方提供条件和设施的私学联合体。其办学特色有四:不治而议、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管理规范。稷下学宫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4.六学二馆:

唐代教育体系完备,在中央设立国子监,下辖“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之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都是儒学,书学、算学、律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是集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5.三舍法: 宋代熙宁四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所谓“三舍法”,就是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生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三舍法的实行强化了学校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太学的学业与入士作官直接挂钩,从而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并使学校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6.监生历事: 明洪武五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监生历事之制。历事即“历练政事”,是实习官吏的制度。凡在监十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实习吏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历部备案待选,仍令继续历事,遇到官缺,依次补用。 7.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它是中国最早的文艺专业学校。鸿都门学的学习内容是辞赋、尺牍、书法、绘画等。学生全部由州郡荐举或三公辟召而来,相当于察举正式科目出身,入学享有俸禄,相当于正式吏员,而且他们的待遇高于太学生。西汉统治者兴鸿都门学的目的是造就一支新的士人队伍作为自己的统治基础。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文艺专业学校,鸿都门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8.文翁兴学 西汉蜀郡太守文翁采取委托培养的方式,选拔一些人才送到长安进行培养,而后返回蜀郡,兴办教育事业。中国古代教育史称之为文翁兴学。 9.学田 拨充学田是在物质条件上为地方学校的维持提供保障的一项措施。由朝廷拨给学田始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熙宁兴学期间,朝廷又召令给各地州学拨充学田,学田即属学校所有的田产。学田除由政府拨给,也有由地方官绅捐赠,或由学校筹款购置。 10.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执教时所创立的一套完备的教学方法。胡瑷以“明体达用”为宗旨,打破只读儒家经典的单一学习模式,实行分斋教学。经义斋仍以学习儒经为主,治事斋则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目。学生治一事,兼一事,相当于现在的主辅科兼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宽,注重实用。 11.讲会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书院的这种门户开放风格,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 12.次相授业

历史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作业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乐于探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现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进行历史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学生心目中的中学历史作业 首先,在多数学生眼里,历史是副科、不重要的学科,不能提供实用的技术,今后工作用不上,因此多数学生对历史作业不重视。其次,历史作业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学生缺乏积极性。再次,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导致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二、中学历史作业的设计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堂内外联系,不同学科间的融合, 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历史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作业内容科学 教师布置的作业要科学、具体、合理地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不同层次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2.作业形式多样 传统的历史作业大都局限于书面答题,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而考查学生情感态度的题目很少。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包含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内作业的题型可以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改错题、填图表、简答题

高中新课标作业本历史必修一答案

参考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C 2.B 3.A 4.C 5.B 6.B 7.D 8.D 9.B10.D 11.(1)姬姓诸侯国(王族),如吴、燕、晋等;功臣封国,如齐国;先代贵族封国,如陈、楚等。(2)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王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3)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周朝对中原的统治,使周的势力扩展到东方广大地区。 12.宗法制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了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古代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相背离。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A 2.B 3.D 4.C 5.B 6.D 7.B 8.D 9.D10.A 11.(1)秦始皇。皇帝。(2)丞相:皇帝助手,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总领全国军务,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3)皇权至高无上,朝廷重臣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分权而设,各负其责,分工明确,行政效率自然提高;丞相位高权重。 12.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经济;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影响:一方面,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导致秦朝的灭亡。另一方面,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D 2.A 3.D 4.C 5.B 6.B 7.B 8.A 9.B10.D 11.①“实行分封制”改为“实行郡国并行制”;②“以道作为监察区”改为“以州作为监察区”;③“元朝通过理藩院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改为“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12.(1)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唐朝以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弊病尚未充分暴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以积极面为主。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D 2.C 3.B 4.B 5.C 6.A 7.D 8.A 9.A10.A 11.(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2)废除丞相职位,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国家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3)皇帝专制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 12.措施: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创立内阁制。清朝:设军机处和推行密折制,使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最终结果: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绝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也阻碍了明清时期社会的发展,同西方的差距逐渐拉开。 专题练习 1.D 2.A 3.A 4.A 5.D 6.A 7.A 8.D 9.C10.B11.A12.C13.A14.A 15.(1)包含了皇帝和三省的综合意见。(2)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