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驾驶室油漆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驾驶室油漆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驾驶室油漆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驾驶室油漆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驾驶室本体面漆缺陷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

⒈砂纸纹面漆涂装和干燥后仍能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且影响涂层外观的现象。

原因分析:

①选用的打磨砂纸太粗或质量差

解决方法:用(3M)P180#砂碟对刮涂腻子和快干填眼灰的部位进行干打磨,用(3M)P400#耐水砂纸对工件外表面进行打磨,对于平整的表面可以手拿P400#砂碟轻轻磨一遍,这样可以避免起太多打磨灰。

②涂层未干透(或未冷却)就打磨。

解决方法:涂层干透和冷却至室温后再打磨。

③被涂物表面状态不良,有极深的锉刀纹或打磨纹。

解决方法:使用腻子对有凹坑的工件表面进行修补,腻子厚度不能超过1mm,对于较深的凹坑进行钣金修整。

⒉打磨缺陷由于打磨不彻底,不规则或打磨划伤、砂纸纹,上层面漆盖不住而造成的涂膜缺陷。

原因分析:

①打磨工具的技术状态不良或操作不规范

解决方法:维护保养打磨工具或重新打磨。

②砂纸质量差,有掉砂现象

解决方法:向材料科反应情况,建议选用质量好的砂纸(碟)。

③在打磨平面时未采用磨块,局部用力过猛

解决方法:在打磨平面时应采用磨块,并注意打磨方向,使用划圈打磨法。

④打磨后未检查被打磨面的质量

解决方法:进行100%自检,对打磨不到位的工件进行返工。

⒊颗粒涂膜中的凸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的现象称为颗粒。

原因分析:

①涂装环境的空气清洁度差,保洁不彻底

解决方法:调输漆室、喷涂室、晾干室和烘干室的送给空气除尘要充分,确保涂装环境洁净,要求保洁公司定期做深度保洁,并且测试喷漆室等关键设备内的表面洁净度,出具洁净度报告。测试步骤及等级评定遵循ISO14644-9的内容。

②被涂物表面不洁净

解决方法:被涂物表面应清洁,如用粘性纱布擦净被涂面上的尘埃或纤维。

③施工操作人员的工作服、手套及涂装前擦净用材料掉纤维,或喷漆室静压层的过滤棉不合格,容易掉纤维

解决方法:应选用带不掉纤维的防静电布料做工作服、专用手套及过滤棉,完善保洁公司的工作服清洁管理制度,要求保洁公司在每洗完一批工作服之后做工作服洁净度检测,并出具纤维数量检测,如果数量超标进行整改。

④易沉淀的涂料未充分搅拌或过滤,或涂料变质

解决方法:供漆管路上应装有过滤器,调漆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对油漆进行严格的过滤,并及时清洗过滤袋,以便循环利用。

⑤擦净使用的粘性纱布不合格,粘尘效果不好。

解决方法:更换粘性纱布,使用粘尘效果好、擦净效率高的长丝粘尘布,且该种粘尘布可以反复使用300次,减少浪费降低废物排放。

刮腻子常见缺陷、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⒋腻子开裂:腻子层从中间裂开的现象。

原因分析:

①一次性刮涂过厚

解决方法:每次刮涂不能超过允许的厚度。

②腻子层未刮涂严实

解决方法:仔细刮涂,不让腻子层留有孔隙。

③腻子层收缩性大,且不平整

解决方法:选用收缩比小的腻子,刮涂平整。

⒌腻子脱落:腻子层部分或者全部从被修补的部位脱离工件表面的现象。

原因:

①腻子与底漆不配套或被涂物表面事先未涂底漆

解决方法:选用相配套的腻子和底漆,刮涂腻子前,被涂物表面必须先涂过底漆。

②被涂物表面有油污

解决方法:被涂物表面的油污应去除干净。

③腻子的体质颜料组分过多

解决方法:选用合适的腻子,在腻子中不能任意增加体质颜料。

④腻子太稠,润湿性能差

解决方法:适当添加稀释剂并调匀。

⒍腻子起泡:在刮涂过程中,腻子表面呈泡状突起,或有产生气泡的现象。

原因:

①腻子层刮涂不严实,残留有气泡

解决方法:重新刮涂严实,不得残留空气。

②腻子中含有水分

解决方法:调配腻子时,严格避免水分混入腻子。

③腻子层未干透

解决方法:上道腻子层干透后,方可刮涂下道腻子或涂底漆。

⒎腻子边翻卷:腻子层边缘沿工件表面卷起的现象。

原因:

①一道腻子刮涂次数太多

解决方法:每挖取一次腻子,应该按操作步骤,不停顿地、尽快刮涂好,不要多次来回涂刮。

②腻子的润湿性能差

解决方法:适当添加稀释剂。

③被涂物表面不干净

解决方法:刮涂前被涂物表面应清理干净。

⒏腻子不平整有刮痕:腻子层表面不光滑,有刮刀或刮板的痕迹或细小凹槽的现象。

原因:

①腻子太稠,且一次刮涂太厚。

解决方法:适当添加稀释剂,一道腻子层不要超过允许的厚度0.5mm。

②打磨不规范或打磨器材选用不当。

解决方法:选用适合的打磨器材,手工打磨要用垫板。

③腻子打磨性能差,腻子层太厚。

解决方法:采用机械打磨与手工打磨相结合的方法。

⒐流挂指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现的下边缘较厚或流痕的现象。

①所使用溶剂挥发过慢或与涂料不配套

解决方法:正确选用配套溶剂。

②一次涂的过厚,喷涂操作不规范,喷枪压力过大。

解决方法: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喷涂均匀,一次不宜喷涂太厚,一般控制在20μm左右为宜,如需一次喷得30-40μm厚得涂膜,则要采用“湿碰湿”工艺。

③涂料粘度偏低

解决方法:严格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和温度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④环境温度过低或周围空气的溶剂蒸汽含量过高

解决方法:增加换气量,施工场所的环境温度保持在15℃-25℃。

⑤在光滑的涂膜上涂布新涂料时,发生垂流

解决方法:在旧涂膜上涂新涂料时要预先打磨旧涂层。

⑥涂料本身的抗流挂性能不良

解决方法:要求涂料供应商对涂料进行改善,提高其抗流挂性能。

⑦喷涂扇面较大,在机器人喷涂和手工喷涂部位产生重叠,造成过喷涂。

解决方案:在和机器人配合喷涂时,手工修补部位采用小扇面喷涂,减少喷涂重叠。

⒑露底、盖底不良由于漏涂而使被涂面未涂上涂料的现象称为露底(俗称缺漆),因涂的薄或涂料遮盖力差未盖住底色的现象称为盖底不良。

原因:

①所用涂料的遮盖力差或在使用前未搅拌均匀。

解决方法:选用遮盖力强的涂料,增加涂层厚度或增加喷涂道数,涂料在使用前和涂装过程中应充分搅拌。

②涂料的施工粘度偏低,涂的过薄。

解决方法:适当提高涂料的施工粘度或选用施工固体分高的涂料,每道涂装应达到规定的喷涂厚度:一般每道喷涂厚度为20μm左右为宜。

③发生漏涂。

解决方法: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增加自检。

④底、面漆的色差过大,如在深色漆面上涂亮度高的浅色涂料。

解决方法:底涂层的颜色尽可能与面漆的颜色相近,或将原涂层去除。

⒒咬起涂面漆后底涂层被咬起脱离,产生皱纹、胀起、起泡等现象称为咬起。

原因:

①涂层未干透就涂下一道涂料。

解决方法:底涂层干透后再涂面漆。

②底、面涂料不配套。

解决方法:选用底、面配套涂料。

③涂层涂的过厚。

解决方法:在易产生咬起的配套场合,应先在底涂层上薄薄涂一层面漆,等稍干后再喷涂。⒓缩孔、抽缩受被涂物表面存在的(或混入涂料中)异物(如油、水等)的影响,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而露出被涂面的现象。这种缺陷有时产生在刚涂装完的湿涂膜上,有时在烘干后的干涂膜才发现。

原因:

①喷漆工具及设备不洁净,使有害物混入涂料中。

解决方法:在涂装车间,无论是设备、工具还是生产用辅助材料等,绝对不能带有对涂料有害的物质,尤其是硅酮。

②被涂物面不净,有水、油、灰尘、肥皂、硅酮等异物附着。

解决方法:清理干净被涂物表面的附着物。

③涂装环境空气不清洁。

解决方法:净化环境空气,更换工作区域空调过滤层或过滤袋。

④涂装工具、工作服、手套不干净

解决方法:及时清洗工作服、手套,给涂装工具做好保洁。

⒔针孔在涂膜上产生针状小孔或象皮革的毛孔那样的孔的现象称为针孔。

原因:

①涂料的流动性不良,流平性差,释放气泡性差

解决方法:选用合适的涂料。

②涂料储运时变质。

解决方法:选用合适的涂料,对易产生针孔的涂料应加强进厂检验,避免不合格材料投入生产。

③涂料中混入不纯物。

解决方法:注意存涂料的容器与涂装工具的清洁和溶剂的存储,防止不纯物混入涂料中。

④涂装后晾干不充分,烘干时升温过急,表面干燥过快。

解决方法:涂装后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挥发,保证挥发的工艺时间。

⑤被涂物的温度过高和被涂物表面有污物和小孔。

解决方法:注意被涂物的温度和清洁度,消除被涂物面的小孔。

⑥环境空气湿度过高。

解决方法:关闭加湿器或提高环境温度,使喷涂环境的湿度降下来。

⒕气泡在涂装过程中,涂膜表面呈泡状鼓起,或在涂膜中有产生气泡的现象。烘干型涂料易产生这一缺陷。搅拌引起的气泡或由溶剂蒸发产生的气泡,在涂装成膜过程中未消失而残留在涂膜中,统称为气泡。

原因:

①溶剂挥发快,涂料的粘度偏高。

解决方法:使用指定溶剂,粘度应按涂装方法选择,不宜偏高。

②涂层烘干时加热过急,晾干时间过短。

解决方法:涂层烘干时有个缓冲区域不宜升温过急。

③底材、底涂层或被涂面含有(或残留有)溶剂、水份或气体。

解决方法:喷涂前擦净底材、底涂层或被涂面,使其干燥清洁,不含水分和溶剂。

④搅拌混入涂料中的气体未释放尽就涂装。

解决方法:添加醇类溶剂或消泡剂。

⒖桔皮在喷涂时不能形成平滑的涂膜面,而出现类似桔皮状的皱纹表层。

原因:

①涂料的施工粘度高,流平性差。

解决方法:选用合适的溶剂,添加流平剂或挥发较慢的高沸点有机溶剂,降低施工粘度,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

②压缩空气的压力低,出漆量过大和喷具不佳,导致雾化不良。

解决方法:调整压缩空气压力,选择出漆量和雾化性能良好的喷涂工具,使涂料达到良好的雾化。

③被涂物和空气的温度偏高,喷涂室内风速过大,导致溶剂挥发过快。

解决方法:被涂物应冷却到50℃以下,喷漆室内空气温度应在20℃左右。

④涂层晾干时间短,喷涂厚度不足。

解决方法:一次喷涂到规定厚度(宜控制到不流挂的限度),适当延长涂层晾干时间,不宜过早进入高温炉烘干。

⑤喷涂距离不适当。如太远。

解决方法:调整喷涂距离在200mm—300mm。

⒗烘干不良、未干透涂膜干燥(自干或烘干)后未达到完全干透,手摸涂膜有发湿之感,涂膜发软,未达到规定硬度或存在表干、里不干等现象。

原因:

①烘干或烘干的温度和时间未达到工艺规范。

解决方法:严格执行干燥工艺规范。

②自干场所换气不良,湿度高,温度偏低;烘干室的技术状态不良,温度偏低或烘干时间不足。解决方法:调整设备或场所的湿度和温度,使自干场所和烘干室的技术状态达到工艺要求。

③涂料一次涂的太厚。

解决方法:氧化固化型涂料一次不宜涂得太厚,如厚度超过20μm,则应分几次涂装。

④自干型涂料所含固化剂失效,或未添加固化剂。

解决方法:添加合适的固化剂,并且按照规定的用量来添加。

⑤烘干室内的被烘干物过多,热容量不同的工件同时在一个烘干室内烘干。

解决方法:不同热容量的工件应有不同的烘干规范(或都按工件达到烘干温度后计烘干时间),烘干室的装载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⒘过烘干涂层在烘干过程中因烘干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产生失光、变色、变脆、开裂和剥落等现象。

原因:

①烘干设备失控,造成烘干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调整烘干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防止烘干温度失控。

②烘干时间过长。

解决方法:烘干时间应符合工艺规定,如被涂物因故在烘干室中停留时间过长,应设法紧急降温,在高温烘干场合,被涂物不宜长时间放在烘干室内,应进行排空,即把驾驶室从烘干室中排出。

③涂层配套和烘干规范选择不当。

解决方法:涂层配套应合适,面漆涂层的烘干温度应符合涂层工艺要求的烘干温度,如现执行的底漆烘干温度为180±5℃,面漆烘干温度为145±5℃,烘干室温度一经设定好之后,不能随意变动。

⒙起泡涂膜的一部分从被涂面或底涂层上浮起,其内部还充满这液体或气体,且大小直径由(1~5)mm或大块浮起的现象。

原因:

①被涂面有油汗液、指纹、盐碱、打磨灰等亲水物质残存。

解决方法:清理被涂表面残存的亲水物质。

②清洗被涂面的最后一道纯水的洁净度差,杂质离子含量高。

解决方法:更换电泳前的最后一道纯水洗,使其电导率符合工艺要求。

③涂层干燥固化的不充分。

解决方法:涂膜应充分干透。

④所用涂料的涂膜耐水性或耐潮湿性差。

解决方法:根据被涂物使用环境,选用耐水性优良的涂料。

⑤涂环境高温高湿,如在梅雨季节涂膜易起泡。

解决方法:及时调整喷漆室温度和湿度,使其保持在工艺要求的范围之内:温度26±4℃,湿度60%-70% 。

⒚涂膜剥落由于附着力不良,受外力作用产生漆膜脱落的现象。

原因:

①涂装前表面预处理不佳,或表面预处理后至涂装的间隔时间过长。

解决方法:涂装前被涂面应处理清洁,并应立即进行涂装。

②被涂面太光滑。

解决方法:被涂面太光滑时应打磨或经过特殊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旧漆层应打磨,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③底漆层过烘干或在旧漆层上涂装,而面漆层附着性不佳。

解决方法:严格执行工艺,严防过烘干。

④涂料配套不适当。

解决方法:选用合适的涂料。

⒛裂纹、开裂涂膜出现部分断裂的现象。

原因:

主要原因是涂层经受不住冷热、干湿或侵蚀液体的交替变化。

①涂层配套不适当,如底层涂膜比面层涂膜软。

解决方法:通过实验解决涂层的配套性,使底、面漆硬度、伸缩性接近。

②底漆涂层未干透就涂面漆。

解决方法:底漆涂层按规定时间干透后方能涂面漆。

③所用面漆的耐候性差。

解决方法:选用耐候性、耐温变性优良的面漆。

④涂层老化。

解决方法:重新喷涂。

21.色不匀(色发花)涂膜的颜色局部不均匀,出现斑印、条纹和色相杂乱的现象。一般是由涂料的涂装不当,以及涂料组分变质等引起的。

原因:

①涂料中的颜料分散不良或两种以上的色漆相互混合时混合得不充分

解决方法:应选用分散性和互溶性良好的颜料。

②所用溶剂的溶剂力不足或施工粘度不适当

解决方法:应选择适当的溶剂,采用符合工艺要求的涂装粘度,调配复色漆时应使用同一类型的涂料,最好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类型的涂料。

③涂得太厚,使涂膜中的颜料产生里表“对流”

解决方法:应采用符合工艺要求的膜厚,施工过程中喷涂要均匀。

④在涂装场所附近有能与涂膜产生作用的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硫等)的发生源

解决方法:应同那些气体的发生源隔离开,避免影响。

22. 金属闪光色不匀(银粉不匀)在喷涂金属闪光面漆时,因喷涂的厚度不匀,流挂和所用溶剂与涂料不配套而引起铝粉分布不匀、定向不匀,导致涂膜外观颜色不匀的现象。

原因:

①喷涂粘度选择不当(过低或过高)

解决方法:调整到合适的喷涂施工粘度。

②涂层过厚或膜厚不均匀,雾化差、喷涂操作不熟练

解决方法:应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采用专用喷涂工具或涂装机器人。

③涂底色与罩光清漆采用“湿碰湿”工艺时,中间晾干时间过短

解决方法:选择“湿碰湿”工艺的合适晾干时间。或增加吹(60-80)℃热风的工序。

④环境温度过低

解决方法:应将喷涂时的环境温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内。

23. 光泽不良(发糊)有光泽涂层干燥后没有达到应有的光泽或涂装后不久涂层出现光泽下降、雾状朦胧现象。

原因:

①被涂面对涂料的吸收量大,且不均匀

解决方法:涂相应的封底涂料,以消除被涂面对面漆的吸收或不均匀的吸收。

②被涂面粗糙,且不均匀

解决方法:打磨到位,注意打磨的方向和砂纸牌号的选择,以消除被涂面的粗糙度。

③涂层过烘干或烘干时换气不充分

解决方法:严格遵守规定的涂层烘干条件,烘干室换气要适当。

④喷涂虚雾附着或由补漆造成

解决方法:按喷涂顺序,确保厚度均匀,减少喷涂虚雾的附着。

⑤抛光的涂层未干透就抛光

解决方法:抛光工序要在涂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

⑥在高温、高湿或极低温的环境下涂装

解决方法:控制涂装环境,应在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下进行涂装。

24. 丰满度不良涂膜虽然涂得很厚,但从外表看仍然很薄而显得干瘪的现象。

原因:

①使用高聚合度的漆基制的涂料,其本身丰满度差

解决方法:选用丰满度高的涂料。

②颜料含量少和涂料过稀

解决方法:选用固体分含量高的涂料,一般溶剂型色漆和清漆的固体份含量应达到45%以上。

④涂面不平滑且吸收涂料

解决方法:打磨以消除被涂面的粗糙度,使粗糙度≤0.4,涂封底涂料以消除底材对面层涂料的吸收。

25. 落上漆雾喷涂过程中漆雾飞溅或落在被涂面或涂膜上(成虚雾状),影响涂膜的光泽和外观装饰性的现象。如落上异色漆雾则称为漆雾污染。

原因:

①喷涂操作不正确,如喷枪与被涂面的距离太远、喷流与被涂面不垂直等

解决方法:按规范喷涂操作。

②被涂件之间距离太近

解决方法:被涂件之间应保留足够距离,以防飞溅。以汽车车身为例,间距不应小于1.5m 。

③喷漆室气流混乱,风速太低(小于0.3m/s)

解决方法:调整空调送风,保持各喷涂室间的风量平衡,喷涂室的气流应有一定方向,风速在静电喷涂场合不小于0.3m/s,在手工喷涂场合应在(0.4-0.5)m/s。

④需涂装的表面未遮盖

解决方法:遮盖不需涂装的表面,尤其在喷涂异色漆和进行修补喷涂时。

26. 腻子残痕涂层表面刮过腻子的部位产生段痕印或失光等现象。

原因:

①刮腻子部位打磨不足

解决方法:对腻子部位充分打磨。

②刮腻子部位未涂封底漆,腻子层的吸漆量大,或颜色与底涂层不同

解决方法:在刮腻子部位涂封底漆。

③所用腻子的收缩性大,固化后变形

解决方法:选用收缩性小的腻子,硝基腻子收缩性大,只适宜于填平砂眼之类缺陷。

27. 鲜映性不良涂层的鲜映性(平滑性、光泽)不良的现象,也就是涂层的装饰性差。

原因:

①被涂物表面的平整度差

解决方法:提高加工精度,防止储运过程中磕碰伤,保证被涂件表面质量达到技术要求。

②所选用涂料的展平性差,光泽差和细度不达标

解决方法:选用展平性好,细度和光泽优良的涂料。

③涂装环境差,涂层表面产生颗粒

解决方法:改善涂装环境,高装饰性涂料的涂装宜在有空调除尘的喷漆室中进行,涂层干燥场所(或烘干室)的空气应无尘。

④喷涂工具不好,施工粘度及溶剂选用不当,喷涂时涂料雾化不良,涂面的桔皮严重

解决方法:选用雾化性能好的喷涂工具和方法及合适的施工粘度,使涂料达到最佳的雾化效果。

⑤涂层厚度不足,丰满度差

解决方法:高装饰性涂层一般多采用多层涂装体系,增加涂层厚度,以提高涂层的丰满度和平滑性。

28. 修补斑印修补部位与原涂面的光泽、色相有差别的现象。

原因:

①修补涂料与原涂料的光泽和颜色不同,或修补涂料较原涂料的耐老化性(如耐侯性)差

解决方法:应使修补涂料的颜色、光泽和耐老化性应与原涂料尽可能地接近,最好仍采用原工艺和原涂料。

②被修补部位打磨不良而产生光泽不均

解决方法:按工艺要求打磨被修补部位。

⑤局部修补而造成

解决方法:应将修补面扩大到明显的几何分界线处。

29. 渗色因面漆层内的溶剂溶解了底层漆,使两层漆之间部分互溶,从而使面层漆呈现不均匀的杂色现象。

原因:

①底层漆被面层漆溶剂溶解,底层漆色浮泛在面层漆上;或涂料中含有易渗色的颜料和有机染料。

解决方法:由涂料供应厂家来调整涂料各组分之间的配方。

②底层漆未完全干透,就喷面漆,使底漆、面漆产生互溶

解决方法:底层漆必须彻底干燥后再喷面漆。

③底层漆表面留有彩色粉笔留下痕迹或龙丹紫等难以清洗的染色

解决方法:彩色粉笔、龙丹紫等污染了涂膜,必须彻底洗净并磨光后再喷面漆。

④喷枪、刷漆等涂装工具上残留有可溶解的颜料、染料未被洗干净

解决方法:喷枪、刷漆使用前要彻底洗净污染物后才能使用。

30、斜纹漆点:油漆没有完全雾化就直接喷涂在工件表面形成的斜条纹状油漆聚集的缺陷。原因:由于旋杯被污染或旋杯磨损,造成喷涂形状不均匀。

解决方法:清洗静旋杯并检查旋杯状态,保持旋杯干净,旋杯工作状态正常。

31.局部漆点:油漆没有完全雾化就直接喷涂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圆形油漆聚集的缺陷。

原因:由于供应油漆压力过高或齿轮泵先于喷枪打开,造成在开枪时油漆不能充分雾化。

解决方法:控制油漆供应压力在(6-8)bar之间,并控制齿轮泵晚于喷枪打开时间在100ms。

32、带状色差:由于颜料在喷涂时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带状云雾,同其他正常区域形成了颜色差异。

原因:喷涂扇幅偏小或喷涂成形空气增大或不均匀。

解决方法:控制喷涂扇幅,检查成形空气管路并清洗成形空气罩,保证成形空气的均匀稳定性。

33、漆膜单薄:由于油漆吸附率低下造成的漆膜过薄现象。

原因:喷涂时无高压或高压不足,或工件电阻较大,降低油漆吸附率。

解决方法:①检查高压发生器的连接电缆,保证连接良好。

②清洗滑橇和格栅,保证工件的接地电阻在控制范围内。

34. 钣金凹凸:钢板结构件(如车身外观件)由于冲压钣金加工不良及储运、焊装过程中产生凹凸不平,影响涂层外观的装饰性的现象。由点焊产生的坑称为点焊坑;冲压时产生的小的凹凸,在涂装后残留在涂面上且更显眼,称为星状不平。

原因:

①模具的精度不够或手工成形,钢板表面不平,有划痕线等。

解决方法:提高模具精度,用模具成形代替手工钣金成形,检查钢板表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

②钢板表面有尘埃,冲压工场环境较差,如在冲压时,模具或钢板上附着有小砂粒,产生凹凸不平的形状;

解决方法:控制冲压工场的环境,防止砂粒等污物附着在模具上或钢板上。

③储运和组装过程中保护不好,产生碰伤,造成凹凸不平

解决方法:①加强管理,防止碰伤;

②用烫锡、锉平等修整工序来消除钣金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和点焊坑,或以胶代替焊减少和消除点焊坑;

③或者使用刮腻子填平(此属消极方法)。

35. 遮盖痕迹:遮盖用的胶带痕迹照原样残留在涂面上,或分色线呈锯齿形状,超过工艺标准规定的现象。

原因:①胶带的质量差;

解决方法:选用涂装专用胶带,在烘干场合胶带应耐热。

②遮盖工序执行不认真;

解决方法:按工艺要求认真遮盖,为确保分色线无锯齿,应选用边端整齐的胶带。

③涂膜未干就撕下胶带或其他遮盖物;

解决方法:涂膜干(至少表干)后才撕下胶带或其他遮盖物。

36. 接触伤痕、划碰伤、笔划痕:涂层受外界作用产生伤痕,失去完整性的现象,在涂层未干前因胶管、手等接触留下的伤痕成为接触伤痕;被涂物在储运和装配过程中因划碰造成的干涂膜的损伤成为划痕伤;用笔作标记在涂面上留下的痕迹成为笔痕迹。

原因:①湿涂膜受外界作用,完整状态被改变。

解决方法:涂层未干前严禁外物接触;

②干涂膜受机械划碰。

解决方法:加强被涂物在储运、装配过程中的保护,严禁磕碰,凡挂具(或工位器具)与被涂物接触部位,应有软化保护,在装配过程中涂层面要加保护罩保护。

③作标记的笔不符合要求。

解决方法:用笔(如粉笔)在涂装前的被涂物上作的标记,在预清理时一定要除净。涂层上严禁用普通的笔或粉笔作标记。

37.色差:刚涂装完的涂膜的色相、明度、彩度与标准色板有差异,或在补涂装时与原漆色有差异。

原因:

①所用涂料各批之间有较大的色差。

解决方法:加强涂料进厂检验。

②在更换颜色时,输漆管路未洗干净。

解决方法:更换颜色时,必须将输漆管路洗干净。

③干燥规范不一致,尤其是在烘干场合。

解决方法:烘干规范(烘干时间、温度)应严格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要求内。

④补漆造成的斑痕。

解决方法:力争少补漆,如需补漆则将整个部件(或有明确分界线的表面)进行补漆。

建筑外墙涂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外墙涂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外墙涂料的一些质量通病,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词:外墙涂料,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由于外墙涂料施工简便、色彩丰富,对建筑物有很好的装饰和保护作用,外墙涂料在建筑外墙面装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新建房屋和翻新建筑的外墙装饰采用了外墙涂料。 但是,一部分外墙涂料工程完工后一段时间,涂层会出现表面污染、起皮脱落、开裂、粉化、变色发霉等现象,已成为外墙涂料的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外立面的美。要彻底杜绝这些质量通病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下面就针对不同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涂层表面污染 指由于灰尘等污垢附着在涂层表面上形成污斑,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1.1 原因分析 (1)由于建筑物檐口、窗盘底部等部位没有做滴水线,女儿墙顶、阳台压顶等部位没有做内向倾的泛水坡,造成下雨时雨水夹带积灰顺墙面流淌下来,由于雨水的浸泡使涂层软化,从而使污染物吸附在涂层上形成表面污染。 (2)一些建筑物在容易受到污染的部位(如窗套、线条等)采用了白色,使得污染的部位(如窗套、线条等)采用了白色,使得污染看上去更明显。 (3)建筑物没有定时清洗,使污染越来越严重。 1.2 预防措施 (1)窗台应设计成外挑窗台,并在外窗台两侧做挡水端;檐口、窗盘底部必须做滴水线;女儿墙顶、阳台压顶应做向内侧倾斜的泛水。 (2)对于易受污染的部位应设计成深色。 (3)由于环境的原因,外墙涂料表面污染很难彻底避免,应对其进行定期清洗。 2、涂层起皮脱落 指涂层与基层间失去应有的附着力,以致造成涂层成片的起皮脱落。 2.1 原因分析

(1)由于工期等原因,抹灰基层未经过足够的养护期就进行涂装,其层含水率过高、pH值太大,导致涂层与基层的附着力降低。 (2)基层表面有浮浆、油污等污染物而未清除,涂层与基层粘结不牢。特别对于旧建筑物翻新工程,有的涂装队伍不管墙面基本情况怎么样,连基本的清洗都不做,直接进行涂装,结果完工后不久,就出现涂层起皮剥落现象。 (3)没有使用与涂料相配套的腻子、腻子粘结强度低;腻子刮得太厚;涂料一道涂装太厚或两道间隔时间太短。 2.2 预防措施 (1)抹灰基层应经过足够的养护期,一般常温下应保证2周的养护时间,基层应干燥,含水率应小于8%,pH值应小于10。 (2)涂装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把基层表面的污染物清除干净。对于旧建筑物墙面,应先用水泥砂浆补平坑凹处,再用弹性腻子修补裂缝,最后把墙面清洗干净,局部刮腻子,再进行涂装。 (3)不能使用由白水泥、滑石粉与107胶水现场调制的腻子,应使用由涂料生产厂家提供的与涂料配套的腻子,或使用聚合物改性水泥腻子,且腻子层不宜太厚。 (4)每一道涂料应涂装均匀,不能太厚。涂装溶剂型涂料时,后一道应在前一道涂料实干后进行;涂装乳液型涂料时,后一道应在前一道涂料表干后进行。 3 涂层开裂 即涂层出现大量纵横交错、不规则的裂缝。涂层裂缝轻者影响建筑物外观,重者引起外墙渗漏。 3.1 原因分析 引起涂层开裂的主要原因有2个: (1)抹灰基层质量控制不严,由于抹灰基层开裂导致涂层开裂。 (2)腻子强度太低或腻子层太厚,腻子层开裂引起涂层开裂。 3.2 预防措施 (1)外墙涂料施工前应对抹灰基层的平整度、裂缝等质量指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施工。 (2)抹灰基层施工质量应严格控制,主要控制点包括:砂浆的原材料、配合比;砖墙表面要清理、修补、润湿;分层抹灰的厚度和养护;分隔缝的设置;面层要

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程序及方法要点

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后,一般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如图31-62所示。 图31-62 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程序 1.当发现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事故后,应停止有质量问题部位和其有关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时,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同时,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2.进行质量问题调研,主要目的是要明确问题的范围、问题程度、性质、影响和原因,为问题的分析处理提供依据。调查力求全面、准确、客观。 3.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原因分析,正确判断问题原因。事故原因分析是确定事故处理措施方案的基础。正确的处理来源于对问题原因的正确判断。只有对调查提供的充分的调查资料、数据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后,才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找出造成事故的真正原因。 4.研究制订事故处理方案。事故处理方案的制订以事故原因分析为基础。如果某些事故一时认识不清,而且事故一时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进行调查、观测,以便掌握更充分的资料数据,做进一步分析,找出原因,以利制订方案。 制定的事故处理方案,应体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等原则。如果一致认为质量缺陷不需专门的处理,必须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

5.按确定的处理方案对质量事故进行处理。发生的质量事故不论是否由于施工承包单位方面的责任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的处理通常都是由施工承包单位负责实施。如果不是施工单位方面的责任原因,则处理通常都是由施工承包单位负责实施。如果不是施工单位方面的责任原因,则处理质量事故所需的费用或延误的工期,应给予施工单位补偿。 6.在质量问题处理完毕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由监理工程师写出“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提交业主或建设单位,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油漆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油漆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针孔 1.问题现象: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 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2.问题原因: (1)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 (2)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没有净置一段时间,油漆黏度高,气泡没有消除。 (4)一次性施工过厚。 (5)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 (6)固化剂加入量过多。 (7)环境温度湿度高; (8)木材含水率高。 3.解决对策 (1)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得宝封闭; (2)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 (4)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 (5)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μm。 (6)使用指定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7)不要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 (8)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二、起泡 1.问题现象: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起泡产生于被涂表 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 2.问题原因 (1)基材处理不合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香

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起泡。 (2)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3)木材的接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隙口孔眼等。 (4)油漆粘度过高。 (5)油漆配比不恰当。 (6)刷涂时来回拖动刷子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 (7)底材表面富有油污、灰尘、水泡等,这些不洁物周围沾有水份。 (8)压缩机、空气管中有水份,或者有水份溅到施工表面上。 (9)大部分与针孔原因一样。 3.对策 (1)木材应干燥至合适的含水率,除去木材中芳香油或松脂。 (2)应在腻子底层涂料充分干燥后,再刷面层涂料。 (3)应将木材接合处的空隙和木材孔眼用腻子填实,并打磨平整后再刷涂油漆。(4)最好用干净的碎布清理基材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的被涂表面,即可上涂料。 (5)油漆的施工粘度要合适。 (6)刷涂时不要来回拖动,先横理,后竖理,最后顺木纹方向理直。 (7)定期排出压缩机中水份,加装油水分离器。 (8)参考真空的对策。 (9)对气泡轻微的,可待漆膜干透后,用水砂纸打磨平整,再补面漆。对气泡严重的,先挑破气泡,用砂纸仔细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按涂装工艺修补。 三、发白 1.现象:涂膜含有水份或其他液体,涂膜颜色比原来较淡白,涂膜呈现白雾状。 2.原因 (1)板材含水率过高,日久水份挥发积留于漆膜中导致发白; (2)环境湿度过高;

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方法

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方法 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方法课程背景: 目前金融风暴给很多的生产制造型的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是多方面的,质量问题就是主要问题之一,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员工、干部或相关人员没有把问题点找对。没有把质量的问题从上工序杜绝,从而造成大量的事故发生。本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用系统来控制上述问题的发生,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把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让企业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流程是合理和正确的。 课程目标: 通过系统的质量管理,能够提前发现质量异常,针对未发生的质量事故迅速处理,把质量事故杜绝在源头,真正做到不输出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接受不良,让所有人员增进质量问题及改善质量问题的能力,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求。 课程特色: 结训后提供上课期间所举出的案例电子档,方便学员实践 课程对象: 总经理、厂长、制造业生产总监、品质经理、车间主任、

品质主管及品质过程控制一线干部; 课程时间: 2-3天(12-18小时) 课程大纲: 一、质量的基本概念 1.1、自1930年起的质量发展 1.2、质量的正确定义 1.3、质量控制的定义 1.4、质量的六个指标 1.5、现场人员对质量的看法 A、品质不良的两种原因 B、目标类比与品质改正,品质改进的互动 C、遗留的质量控制是从事后控制导向事前控制 D、制程改善以设计品质为基础,是程序导向而不是结果导向 E、过程管理的内涵 F、零不良的追求 1.6、通俗的品质谚语真谛 二、全面品质经营管理(TQM)的导入 2.1、全面品质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2.2、全面品质经营管理的六大基本观念 2.3、何谓集中焦距于内外部顾客身上?

外墙涂料施工的质量控制

提高外墙涂料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 一、概论: 外墙涂料优势具有漂亮、安全、低耗、自重轻、成本低、容易更新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外墙涂料还具有施工简单、方便,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承重,而且对建筑具有较好保护作用。另外,外墙涂料不存在对土壤、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因此,采用外墙涂料进行建筑装修也已经为更多的地方所接受,在各类建筑中广泛使用。 目前一些使用外墙涂料的建筑存在颜色不均、掉色、粉化、裂纹和剥落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外观,不少使用者、甚至设计人员对建筑外墙涂料作外墙饰面产生怀疑并反对,限制了外墙涂料的推广使用。 通过分析,外墙涂料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仅是涂料质量原因,更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针对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施工方法: 1、外墙建筑涂料涂装体系一般分为三层,即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其作用如下: 底漆:底漆封闭墙面碱性,提高面漆附着力,对面涂性能及表面效果有较大影响。如不使用底漆,漆膜附着力会有所削弱,墙面碱性对面漆性能的影响更大,尤其使用腻子的底面,可能造成漆膜粉化、泛黄、渗碱等问题,破坏面漆性能,影响漆膜的使用寿命。 第一遍面漆:第一遍面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增加丰满度,并相应减少面漆用量。 第二遍面漆:第二遍面漆是体系中最后涂层,具装饰功能,抗拒环境侵害。 2、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外墙涂料原则上是由上而下,先墙面后线条。 基层处理——修补——清扫——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磨平——满刮腻子——磨平——底漆施工——第一遍面漆施工——第二遍面漆施工——涂料修整。 ⑴、基层处理: 基层应平整、清洁、无浮砂、无起壳,水泥砂浆面层含水率应在10%以下,PH值小于9;对于新的水泥砂浆表面,如急需进行涂刷时,可采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浆基层表面数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进行涂刷。 ⑵、清扫: 尘土、粉末→可使用扫帚、毛刷、高压水冲洗,油脂→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灰浆→用铲、刮刀等除去;霉菌→室外高压水冲洗,用清水漂洗晾干。 ⑶、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 对墙体局部不平整处使用腻子批补;腻子的要求除了易批易打磨外,还应具备较好的强度和持久性,在进行填补、局部刮腻子施工时要求,宜薄批而不宜厚刷。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第一章、渗漏 1、管根渗漏………………………………………………………………………………………… 2、楼板渗漏………………………………………………………………………………………… 3、墙体渗漏………………………………………………………………………………………… 4、窗户渗漏………………………………………………………………………………………… 5、烟道渗漏…………………………………………………………………………………………第二章、空鼓 1、墙砖空鼓………………………………………………………………………………………… 2、地砖空鼓………………………………………………………………………………………… 3、抹灰空鼓………………………………………………………………………………………… 4、腻子空鼓………………………………………………………………………………………… 5、地板空鼓………………………………………………………………………………………… 6、门窗收口空鼓……………………………………………………………………………………第三章、开裂 1、石膏板开裂……………………………………………………………………………………… 2、木制作开裂……………………………………………………………………………………… 3、壁纸开裂………………………………………………………………………………………… 4、墙体开裂…………………………………………………………………………………………

第四章、脱落 1、腻子脱粉………………………………………………………………………………………… 2、腻子脱落………………………………………………………………………………………… 3、腻子脱层脱落…………………………………………………………………………………… 4、瓷砖脱落………………………………………………………………………………………… 5、木饰面面漆脱落…………………………………………………………………………………第五章、观感 1、瓷砖色差控制…………………………………………………………………………………… 2、石材色差控制…………………………………………………………………………………… 3、壁纸色差控制…………………………………………………………………………………… 4、油漆色差控制…………………………………………………………………………………… 5、灯光色差控制…………………………………………………………………………………… 6、木地板色差控制………………………………………………………………………………… 7、墙地砖排版控制………………………………………………………………………………… 8、开关插座灯具点位控制…………………………………………………………………………

uv涂料的常见问题

uv涂料的常见问题 流挂:流挂现象是在喷涂后烘烤均化阶段最容易出现的一类弊病,在垂直涂装中最易流挂,它的形状像小水珠一样沿着边角垂直流淌,形成的表面缺陷。 @原因分析:原漆的粘度太低、工件离喷枪距离太近涂膜过厚,线速度太慢是造成流挂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提高涂装粘度、增加固含量,提高溶剂挥发速度:调整喷枪距离和出油量、调整线速度、降低涂装膜厚和烘烤温度. 针孔:面漆上的气泡形如麻点、中间有小孔、象针扎一样密密麻麻的凹于涂层表面。 @原因分析:面漆喷得太厚(特别是施工粘度偏高,更易造成面漆喷得太厚),气温急剧下降 ,助剂、或溶剂配比不合理是造成针孔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增加开油比例以降低粘度,降低涂装膜厚、调整溶剂挥发速率,提高红外流平温度或者给UV漆加热,放慢UV流水线速度都可以解决针孔问题. 雾光:高光UV面漆固化后有一层像雾一样的表面缺陷,这种问题在单液黑底上最容易出现。 @原因分析:A、溶剂挥发太快、温度和湿度偏高是造成雾光的主要原因,溶剂挥发太快使UV表面吸水、油水不混容 B、如果UV漆溶解力太强或底漆耐溶剂性偏差,底漆未干透,也易使UV漆咬底漆,也容易造成失光( @ 解决方法: A、调整溶剂挥发速率。 B、调整UV漆和底漆配方,将底漆烘干且适当降低涂膜厚度,使底漆在短时间烘烤时相对会干得透一点~ 鱼眼:鱼眼又称凹陷,它一般呈现出圆形凹痕、边缘凸起、看上去就像鱼的眼睛。 @原因分析:工件表面和环境不干净,压缩空气不干净所造成。

@解决方法:重新清洁待涂装的工件和环境、检查压缩空气过滤系统是否正常。 塑胶UV涂料常见问题 1.附着力不佳 机理:单液型底漆与UV面漆之间不存在化学交联,基本上底漆、面漆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以及底漆和面漆之间的相互溶解,渗透所带来的物理锚合作用,因此要求底漆和面漆之间的配套。底漆太硬面漆难以咬入,UV面漆溶解力太弱,不能形成良好的层间结合,底漆太软容易咬底、发花、发雾,同样面漆太厚,自由基聚合时体积收缩太大对附着力也有影响。 @影响附着力的可能原因 : 1、底漆硬度高;涂装后放置时间太长,干得太透;铝粉漆的铝粉含量偏高都是影响层间附着力的重要因素。 2、UV面漆原因: 树脂和单体自身的粘附性不高;或配方设计时官能度偏高造成自由基聚合反应时体积收缩太大(特别是涂膜太厚时体积收缩影响附着力的现象更明显);或UV固化不彻底,没有形成足够长的分子链。溶剂偏弱或挥发太快、导致对底漆及塑料底材的二次溶解力不够。表面张力太高,不能对底漆充分润湿和流平,配方设计不合理。 @解决方案. 1、调整底漆的硬度,提高底漆烘烤温度延长烘烤时间。铝粉含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使 用和UV配套的底漆系统。 2、控制好UV涂膜的体积收缩,调整溶剂的溶解力和挥发速率,调整膜厚、引发剂用量和灯功率,重新选择原材料和调整配方。 2.硬度 硬度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

外墙涂料质量问题分析报告

外墙涂料质量问题分析报告 致吉林省吉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 富锋清华园二期项目监理部工程师于2月19日进场,经巡检发现宇信公司13#楼西山墙苯板局部开裂,外墙涂料起皮脱落3处。因此监理工程师对二期栋号外墙涂料工程全面排查一遍,发现其它栋号也存在外墙涂料起皮脱落现象,由其是21#楼南侧涂料起皮、脱落较多。 发现问题以后,项目监理电话通知北京清新涂料公司杨立君经理,长春多彩涂料各公司高晗经理,碧城涂料公司刘经理,在二楼石总办公室召开紧急例会,对外墙涂料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项目监理部下发了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上报维修方案和进度计划。 问题一、外墙涂料局部开裂原因分析: 1、个别苯板熟化期未达到42天,造成收缩率高,出现翘曲,导致苯板局部开 裂。 2、由于灰尘形成的干粉隔离层或者基层干燥吸水太快造成胶粉脱水产生聚苯 板空裂。 问题二、外墙涂料局部起皮脱落原因分析: 1、最先出现问题的地方是苯板接缝。因为苯板透气性较差,洁露生成的水,从 最薄弱的地方苯板接缝流出。 2、对外墙涂料起皮脱落部位分析查看,手指摩擦苯板面胶有强度,发现底腻子 有粉化现象,因底腻子粉化,基层粘洁不牢,导致涂料面层起皮、脱落。 问题三、外墙涂料起皮、脱落部位发生在南侧和西侧: 1、阳光照射较多的地方,因为墙内温度升高,液态水容易变成水蒸汽,水蒸气 膨胀,将涂料膜顶开,造成起皮、脱落,墙里与墙外相对温度差越大,越易出现脱落现象。 2、较多的高档涂料因为乳液用量大,造成漆膜透气性差,下雨时,进入漆膜内 的大部分水透不出来,产生鼓泡,导致外墙涂料起皮、脱落。 3、选择底漆时要用即有较好的透气性又有防水功能的有机硅性底漆。 4、选择反射率好的隔热保温外墙薄质涂料,达到双重保温效果。 5、选择即有弹性又有透气性的外墙涂料。 综上所述、是项目监理部对外墙苯板局部开裂,外墙涂料起皮、开裂原因分析,特此报告。是否存在以上问题,有待专家论证。项目监理工程师将密切关注外墙涂料质量问题,继续跟踪排查,要求施工单位返修处理一部到位,消灭色差,确保涂料外观质量合格。 项目监理部

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试论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具有结构类型多、露天作业多、施工环境条件多变、交叉施工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应先查找原因,然后通过分析、论证,制订出科学的处理方案尽快予以处理,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不再发生类似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处理方案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具有产品固定、产品结构类型多样、露天作业多、环境条件多变、材料品种多、交叉施工等特点,因此,对工程质量影响的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极易引起某一分部(分项)出现质量变异,进而发生质量问题或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当发生大小质量问题时,首先必须进行认真查找和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处理,并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使今后不再发生类似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建筑构件错位、变形,部分构件开裂、渗漏水,某些构件断面尺寸不准、强度不足,整个建筑物发生倾斜甚至突然倒塌,等等,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1 违背建设程序 有些建设项目未经可行性研究、论证,不作调研就拍板定案,未作地质勘察就仓促设计、盲目开工;或无证设计、无图施工;施工中任意修改设计图纸,竣工验收前不作预验或未经竣工验收就交付使用,致使工程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下质量隐患。 1.2 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的原因 有些建设项目未进行认真的地质勘察,所提供的地质资料有误;未能查清地下软弱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等,均会导致设计人员采取错误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等,使上部主体结构和墙体开裂、倾斜、破坏甚至倒塌。 1.3 设计计算问题 某些建设单位未经公开招投标,擅自请无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甚至私人稿设计,致使因设计考虑不周,计算简图错误,计算荷载取值过小,结构构造不合理,变形缝设置不当,或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等,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接二连三出现,使工程项目变成烂尾楼、豆腐渣工程。 1.4 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不合格 有些工程项目由于施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唯利是图,采购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和构配件时,未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正规厂家所生产的合格产品,而是采购质次价廉、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比如,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钢材、小窑小厂生产的廉价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和安定性不合格的处理水泥、砂石级配不合理且含土量超标、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不良、掺量不符合要求,等等,均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和强度,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裂缝、蜂窝麻面、露筋等等质量通病;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足、支承或锚固长度不够、钢筋少放或错放、板面开裂等质量问题。 1.5 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问题 很多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施工质量不达标或施工管理不善以及交付使

家具漆最全油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家具漆最全油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潮湿起泡 均匀分布麻点状的小泡,大小各异,在非常湿热的条件下容易出现。这些气泡在空气湿度降低后会消失,漆膜变得平整。 (1)成因 ①面漆、中涂、底漆以及底材之间相互的附着力不够,可能导致起泡。 ②油漆都会相对地透水。在非常湿热的条件下,水会以液态形式渗入漆膜,然后又以蒸气的形式穿出漆膜,从而形成潮湿气泡。 (2)修正方法 ①在潮湿天气只能使用干磨,保持压缩空气干燥,确保喷涂表面在喷涂前完全干燥。 ②喷漆件在完全干燥前不要放置于湿热的环境中。 ③当气泡未破裂时可以静置等待水分挥发使漆膜恢复原状,情况严重时必须彻底打磨后重喷,脱漆至裸露金属重喷是最佳选择。 2,污染起泡 也称为气泡或“痱子” ,即漆层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起泡情况。 (1)成因 ①主要原因是底材污染,喷漆前没有进行恰当的清洁和准备工作。 ②来自供气管道或喷涂工具的污染。 (2)修正方法 ①清洁喷涂表面,彻底清除蜡、油脂以及抛光剂等物质。 ②确保压缩空气、供气管道以及喷枪等工具的清洁。 ③如果痱子已经产生,轻轻打磨表面,注意不要磨穿漆膜,重新喷涂。如果情况严重,应打磨至裸金属后重新喷涂。 3,灰尘

面漆喷涂后,漆面有异物或脏点,有灰尘或脏东西被包裹在漆膜中。 (1)成因 ①喷涂车间不清洁,例如烤漆房内地面上没有铺设过滤棉,顶棚上的过滤棉长时间没有更换。 ②压缩空气不清洁,喷漆操作人员没有穿专用工作服,喷涂表面不清洁。 ③油漆在喷涂前未经有效过滤。 (2)修正方法 ①保持喷漆车间内的清洁,定期更换烤漆房内过滤棉,严禁在烤漆房内打磨原子灰。 ②确保压缩空气的清洁,定期更换过滤器。在喷涂前应使用压缩空气或抹尘布清洁喷涂表面。 ③正确密封保管油漆,喷涂前应将油漆充分搅拌,并过滤后使用。 ④如果已经有灰尘点,应打磨至光滑表面再重涂。对于较轻微的灰尘点,应使用细砂纸打磨,并做抛光处理。 4,羽状边开裂 漆膜在羽状边周围开裂,在喷涂面漆后的很短时间内就会显现出来。 (1)成因 ①过量稀释或使用了劣质稀释剂。 ②在打磨斜边时使用了过粗的砂纸,且喷漆前没有适当的处理,油漆中的溶剂进入了砂纸痕迹侵蚀漆膜。 ③在内涂层上喷涂的面漆太厚或太湿,油漆中的溶剂没有足够的时间向外挥发。 ④旧漆膜或以前修补的缺陷显现出来,或使用了过多的原子灰。 (2)修正方法 ①正确打磨羽状边,光滑平稳地过渡,避免任何尖锐的边角和层次。 ②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按照要求使用稀释剂并采用正确的稀释比例。 ③不要用风吹干喷涂后的漆膜,因为这样只能达到表面干燥。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裂缝 1、混凝土路面裂缝 主要原因分析: 1.基础夯实不够,地表和地下水排不畅,挖填接触处沉降不一致; 2.自然环境的冻融,环境干旱和温差影响; 3.骨料含泥量大,骨料粒径大,比例不当,砂率较小; 4.水灰比控制不严,拌和时间短不匀,振捣不实,压光拉毛不当; 5.设计强度偏低,养护不及时,路面过早行车。 主要预防措施: ) 1.混凝土的水灰比宜小,用水量应小,适当掺入减水剂; 2.石子不应过粗,减少表面含泥量,确保骨料级配良好; 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避开高温施工时间; 4.气温陡然降低采取防护措施,加强施工后养护及保护,切缝及时准确。 2、混凝土楼板裂缝 主要原因分析: 1.楼板表层混凝土水分蒸发的速度比内部快得多,表层混凝土的收缩受到下层相对不收缩的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引起拉应力,造成混凝土表层很容易产生塑性开裂; 2.楼板混凝土的收缩受结构的另一部分(如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3.因养护不及时,水未洒到,受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内部温度变化小,表面干缩变形时受内部混凝土约束而产生较大拉应力; 4.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或沉陷的情况下产生裂缝。 、 主要预防措施: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在楼板的混凝土施工完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预拌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水泥及拌和水用量,减少塌落度,不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同时力求砂石级配最优; 3.防止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过度的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使其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沙浆层和水泥浆层,易产生干缩裂缝。同时要在混凝土沉淀收缩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楼板的最终抹面; 4.加强混凝土养护,保持混凝土楼板表面湿润,特别是在混凝土终凝初期,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提前至浇筑后4小时以内洒水,在常温下养护不少于两周。养护期后,在施工期间特别干燥时也应进行浇水养护。 3、季节交替期的裂缝 在南方季节交替期气候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白天与晚上的温差有时温差达20℃以上,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大,在春夏季空气相对湿度大,秋冬季相对湿度较低。在此期间施工用户对于混凝土裂缝的反映相对集中。 主要原因分析:

外墙涂料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外墙涂料质量问题整改方案该工程外墙墙面采用一般抹灰(搓毛)做为基层,一底二面涂料做为面层。工程施工完毕后,检查验收时,因外架没拆,检查的视线和距离等方面问题的影响,质量问题未能完全表露出来,以至拆架后方才显露出较大的质量缺陷,具体质量缺陷反映如下:相当的栋号均有不同程度的抹灰表面凹凸不平,接槎明显和涂料透底,色差等质量问题。 一、原因分析: 主要是质量标准不够明确,工程紧,选择素质较高的劳力班组较难,工人操作不够认真,特别是上下皮架操作;施工过程的监控检查力度不够等。 二、整改措施: 1、建立专项整改队伍,选择较好的师傅进行操作; 2、组织相关人员全面检查各栋号的施工质量,按抹灰工程和涂料工程的质量问题不同及其程度轻重不同分别做出记录和 标识。 3、确定整改标准: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结果,研究划定整改范围,确定整改工艺和质量标准(整改样板),并报请监理单 位和工程指挥部确认。 4、拟定整改工艺措施如下: (1)抹灰表面凹凸不平,接槎明显部位:

在缺陷处划定处理界线,使其规矩→用切割机将凹凸不平处找平及扫毛→清扫润湿→用水泥适量细砂加乳胶调配成腻子,分遍批平(最后一遍批平后用海绵块顺纹搓毛)→涂刷涂料(一底二面) (2)涂料面透底、色差: 在缺陷处局部处理后于分格方块内满涂一遍。 5、抓好整改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各栋号整改前,由栋号长对作业人员做出严格的技术交底,并会同质检员认真做好过程的质量监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或处理。 6、严把质量验收关: 工程整改完毕后,拆加架前,在班组自检合格,栋号长复检合格,质检员专检合格后,报请监理代表和工程指挥部代表确认合格后,方准拆架。 省四建金山工业厂房项目部 2003年3月17日

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2011年09月 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文/赖定启 摘 要:动车的碰撞不禁让人想起了工程质量控制。那些类似桥梁垮塌,沉陷等建设问题,虽然很少发生,但影响恶劣。施工单位如何维护自己的形象和荣誉,能否确保高质量的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16-01 学术探讨 一、原因 (一)业主的原因 (1)在勘察设计阶段。由于设计不当或是设计有缺陷的,或是设计深度挖掘不够,抑或是设计有遗漏,太多的变更或设计图纸和其他设计上的错误造成的质量事故已经是公认的第一杀手。 (2)在招投标阶段。有资质的的监理单位没有被委托,在标书评审、投标价格和质量上许多业主不能处理好关系。定标时业主总偏向于选择总承包商的价格低但不是那么合理的中标,从而给工程质量埋下了先天不足的隐患。 (3)在权限放的力度上。虽然监督单位是委员会,但有限的监理工程师职权使得权利与义务不匹配,这使得工程师在履行合同义务时,显得捉襟见肘,不能在被监理单位前树立权威,因此做不到有效的监督。 (二)承包商、设备、材料供应商的原因 (1)承包商如果呈现出遵守秩序的意识不强,缺乏施工经验,数量不合标准,技术薄弱,质量观念淡漠,老化,陈旧和过于机械,供应和使用不合格材料,甚至有些施工队伍缺乏一般的建筑知识。一些承包商没有竞标却参与该项目;虽然一些竞争性招标有参加,但挂着羊头卖狗肉,让另一支队伍的主体进入现场实际施工,有工程队附属国有建筑企业却私自接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尽管施工单位使出全部招数,也是防不胜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以最低的价格投标,低价中标的承包商,为了挽回经济损失,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偷工减料,他们算是降低工程质量的特洛伊木马。 (3)一个个转手,一次次降低价格,使得原工程造价不高,一降再降,最终的承包商街道的价格已经不足以完成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因此他更会不顾一切不择手段。 (三)监督的原因 (1)一些监理单位职业道德水平差,甚至与被监督单位互相勾结。就像某些警察与红灯区的关系一样,成为了恶现象的保护伞。 (2)监督名存实亡。一些项目业主的监督,聘请的职位或者是人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工程师们一直搁置,不履行监督职责,成为一种摆设。 (3)没有参加开展工程监理招投标的监理单位。依靠上级监督部门的指示,开展工程监理。这样自然会有纰漏,监督工作不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从而导致丧失竞争监督意识。质量会降低那简直是一定的。 二、施工单位对策 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作为施工工作“三大控制”之一。无论是小质量缺陷,还是大的质量事故,只要是质量有关的问题发生,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施工单位要承担全部责任。为此,建设单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施工合同严格遵守。施工单位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合同(包括委托合同,施工合同的监督),合同范围内的任务是建设单位应该完成的,这里强调的是合同范围内的任务,越位不行,错位更不行。只有自觉地按照合同履行,并研究合同才能提高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危险的做法就是违背合同的任何做法。 (二)原材料质量要严格把关。严格审查材料质量的证明书,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在原材料进厂或进入工程前必须要检验的,甚至还应该进行抽样复检如果有必要的话。不合格的水泥,钢铁和其他原材料,应责令退还,并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入厂直至项目结束。 (三)严格的流程控制。施工单位应动态跟踪,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是否施工规范,是否按设计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一路跟踪,以确保整个过程不出问题。质量跟踪详细记录,质量评估要有具体报告,配合审查测试,评估测试程序,如果是有违背的,绝不签字,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 (四)严格的中期计量支付。中期计量和支付合同是施工单位被赋予的最有力的武器的权利,这作为一种手段来控制投资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不支付不合格的项目,事实上,对劝阻承包商的各种坏念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提醒他们增强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三检”,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五)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和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的直接关注对象是所取得的进展,有时赶进度经常发生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甚至施工单位被命令抢进度。而进度款自然会是他们争取的对象,从而在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有足够的统筹力即不利影响进度也不便宜了施工单位,原则和坚定的立场是必需的。质量、进度和投资三者既对立又统一,在我国目前形势下,施工单位比建设单位更重视工程质量。 (六)验收程序严格执行。工程验收是对单一的项目或整个项目测试评估,建设单位应当认真对待的标志性环节。单项工程通过验收,不仅意味着承认项目的完成度,但同时也意味着,后续工作的开始。如果不持有谨慎的态度去验收项目(特别是隐蔽工程),更严重的事故就会随之而来,造成的损失难以想象。因此,参加验收工作的各方达应在验收过程中,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应答成共识。 结论: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制度和建设监理制能否有效实施是关键,这已经是被事实证明了的。各方参与该项目的水平的整体质量,工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要保证质量,这是法律规定应采取的行为,为此,要抓好工程质量,就须依法办事,依合同办事,确保“三制”和“三元制衡”在建筑市场中落到实处。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否提供给施工单位,同时,施工单位能否提高职业道德,能否加强质量意识,能否独立工作,才是消除质量问题,防止质量事故的最终决定因素。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参考文献: [1][英]罗德尼.特纳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宗泓荣.建筑病害诊治实例与工程质量保证[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夏信华.项目管理浅论[J].建筑时报,2006.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16 2011.09

外墙涂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外墙涂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材料准备 1、柔性腻子、涂料:涂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日期及使用说明书。 2.底材要求:基层抹灰已完成并保养了20天左右,基层的碱度PH值在9以下,同时基层已干燥(至少已干燥15天),湿度低于8%;基层表面平整,阴阳角及角线密实,轮廓分明;墙面无渗水、无裂缝、空鼓、起泡孔洞等结构问题。没有粉化松脱物,没有油、脂和其他粘附物。 3.外墙预留的缝已进行防水密闭处理。 4.施工条件:施工保养要求温度高于5℃,环境湿度低于85%,以保证成膜良好。外墙施工必须考虑天气因素,在涂刷涂料前,12小时未下雨,以保证基层干燥,涂刷后,24小时不能下雨,避免漆膜被雨水冲坏。 二、作业条件 1、基层抹灰完成后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基层涂刷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在施工时若没有测含水率的手段,可以在基层表面放一块1m2卷材,静置3~4小时以后掀开检查,基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 3、门窗安装已完成,经检查合格,门窗框四周与墙之间的缝隙堵抹应符合规范要求。 4、墙面的设备管洞已处理完毕,为确保墙干燥,各种穿墙孔洞应提前抹灰补齐,墙面基层及女儿墙处出水口防水节点应处理完毕,雨落水管卡、设备穿墙管道等水泥砂浆堵实、抹平、晾干。 5、正式施工前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先做样板墙,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确认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施工。 6、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也不能在阴雨霏霏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施工。 三、操作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基层修补、清扫处理→填补缝隙→腻子打底找平→打磨→封底漆→第一遍面涂→细部处理→第二遍面涂→检查验收→涂料清理 3.2施工操作 3.2.1基层修补、清扫处理 (1)修补 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1:3抗裂砂浆修补。下面为具体做法: 缝隙——细小裂缝采用腻子进行修补(修补时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的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干净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1:3抗裂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 孔洞——基层表面以下3mm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进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待干后磨平。 此外对于新的水泥砂浆表面,如急需进行涂刷时,可采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浆基层表面数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进行涂刷。 (2)清扫 尘土、粉末→可使用扫帚、毛刷清扫;灰浆→用铲刀、除去; 3.2.2、腻子打底找平 (1)本工程选用外墙专用柔性腻子,刮腻子时的施工技术如下: ①掌握好刮涂时工具的倾斜度,用力均匀,以保证腻子饱满。 ②为避免腻子收缩过大,出现开裂和脱落,一次刮涂不要过厚,根据不同腻子的特点,厚度以 0.5mm为宜。不要过多地往返刮涂,以免出现卷皮脱落或将腻子中的胶料挤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 ③用刮板刮涂要用力均匀,将四周的腻子收刮干净,使腻子的痕迹尽量减少。 ○4腻子施工应自上而下,先阴阳角部后大面墙部位施工,墙面阴阳角、装饰线条、造型梁等部位应找垂直。 (2)、打磨 用砂布磨平做到表面平整、粗糙程度一致,纹理质感均匀。 ①不能湿磨,打磨必须在基层或腻子干燥后进行,以免粘附砂纸影响操作。 ②手工打磨应将砂纸包在打磨垫块上,往复用力推动,不能只用一两个手指压着砂纸打磨,以

油漆喷涂常见缺陷及原因

油漆喷涂常见缺陷及原因 ⑴流挂: 指涂料施于垂直面时,由于其抗流挂性差或施涂不当,漆膜过厚 等原因而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下边缘厚而不均匀涂层。导致原因:①操作不好,喷枪口枪太大;②涂料太稀;③涂装物表面太平整;④涂层太厚,薄刷多遍。 ⑵发白: 指有光涂料干燥过程中,漆膜上有时呈现乳白色现象。导致原因: ①水分浓度过高;②溶剂解析力不够;③基材本身水分含量过高。 ⑶起皱: 指漆膜呈现多少有规律的小波幅波纹式的皱纹,它可深及部分或 全部膜厚。导致原因:①底漆、面漆干燥速度不一致;②涂层太厚,黏度过高; ③喷嘴未调节好;④PU类的涂料固化剂加太多,干燥速度太快。 ⑷桔皮: 指漆膜呈现桔皮状外观的表面病态。导致原因:①流平性不好; ②温度低;③NC类稀释剂过多或不配套;④基材不平或处理不好。 ⑸咬底: 指在干漆膜上施涂其同种或不同种涂料时,在涂层施涂或干燥期 间使其下的干燥膜发生软化,隆起或从底材上脱离的现象。导致原因:①两种不配套的底漆和面漆(通常含量高的做底漆);②底未完全干燥就上面漆;③底漆的涂层太厚。 ⑹针孔: 指在漆膜中存在着类似于针刺的细孔。导致原因:①搅拌均匀, 涂料内部有空气;②油污水分污染;③被涂物表面不平整;④喷太厚,溶剂不好

挥发。 ⑺起泡: 指涂料在施涂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或溶剂蒸气等气体或者兼有的 泡。导致原因:①被涂物有水分;②涂料有水分;③空气湿度大;④油污;⑤稀释剂、固化剂不配套;⑥搅拌不均匀,表面不平。 ⑻表面粗糙: 导致原因:①施工环境太脏,不够清洁;②涂物中本身细度不够,被涂物表面有赃物;③涂层不够。 ⑼开裂: 指漆膜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变化。导致原因:①涂层太厚,涂料过 期;②涂料太厚,涂料本身硬度高,较脆;③促进剂含量过高;④面漆固含量低,树脂本身有问题以及外部环境。 ⑽起皮: 导致原因:①被涂物面层水分太高;②未经过封油处理;③底漆未干涂面漆;④两种不配套的底漆和面漆。 ⑾跑油: 导致原因:①涂料中有水或油渣;②被涂物有油渣,蜡质;③涂料黏度过高或过低。 ⑿露底: 导致原因:①遮盖低,砂磨过度;②涂层过薄,喷涂不均匀,底深面浅。 ⒀砂纸纹: 导致原因:①砂纸号太大,未干就打磨;②没有顺着木纹方向 打磨。 ⒁涂层粘砂纸: 导致原因:①涂层未干,涂层太厚,促进剂少;②溶剂本 身溶解力差,空气湿度大。 ⒂起粒:

外墙质感涂料质量验收标准

普莱斯德外墙质感涂料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一.工程规范 1.为规范涂料工程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普莱斯德公司制定本规程供本公司人员使用。 2.涂料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施工程序 基层检查——阴阳角处腻子找平顺直、窗口处腻子找方——满批腻子——底漆——缝漆——放线——贴美纹纸——批刮质感涂料——撕美纹纸——罩面漆。 三.施工要求 1. 底材要求:基层抹灰已完成并保养了20 天左右,基层的碱度PH 值在9 以下,同时基层已干燥(至少已干燥 15 天),湿度低于8%;基层表面平整,阴阳角及角线密实,轮廓分明;墙面无渗水、无裂缝、空鼓、起泡孔洞等结构问题。没有粉化松脱物,没有油、脂和其它粘附物。 2.外墙涂料施工条件:外墙涂料由于是水性涂料,对施工保养条件要求较高。施工保养要求温度高于 5℃,环境湿度低于85%,以保证成膜良好。低温将引起涂料的漆膜粉化开裂等问题,环境湿度大使漆膜长时间不干,并最终导致成膜不良。外墙施工必须考虑天气因素,在涂刷涂料前,12 小时未下雨,以保证基层干燥,涂刷后,24 小时不能下雨,避免漆膜被雨水冲坏。 四.外墙涂料施工工艺: 1、修补: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 1:3 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 修补。 2、清扫:尘土、粉末可使用扫帚、毛刷、高压水冲洗,油脂──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 灰浆──用铲、刮刀等除去;霉菌──室外高压水冲洗,用清水漂洗晾干。 3、磨平:打磨必须在基层或腻子干燥后进行,不能湿磨以免粘附砂纸影响操作。砂纸的粗细要根据被磨表面的硬度来定,砂纸粗了会产生砂痕,影响涂层的最终装饰效果。打磨时先用粗砂布或打磨机打磨,再用细砂布打磨,注意表面的平整性。打磨后,立即清除表面灰尘,以利于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涂料涂刷:涂料涂刷要求基层表面含水率不得大于 8%,如遇有大风、雨、雾等到天气时不得进行面层涂料的施涂;施工时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做样板墙,直到竣工验收时为止。 五、外墙涂料施工过程注意事项和要求: 1、腻子批刮无大的接痕。(检查时注意阴阳角的顺直、窗口滴水线是否清理干净) 2、施工过程中每层涂料涂抹均匀不得漏涂、不得出现流坠。涂料在使用时摇匀,防止沉淀。 3、根据效果图进行放线分格,粘贴美纹纸(放线时用水平管每层超平,保证把误差降到最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