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测试(周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测试(周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理科综合试题第一次测试(周考)生物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膜由胆固醇、磷脂、糖类和蛋白质构成

B.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C. 细胞膜外侧只有存在糖蛋白才能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线粒体内膜形成嵴和叶绿体内存在基粒均可以增大膜的表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成分;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进出,但DNA不能通过,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具有选择性;高等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完成信息交流过程;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基粒。

【详解】A. 植物细胞膜由磷脂、糖类和蛋白质构成,A错误;

B. 核膜上的核孔具有选择性,不能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B错误;

C. 高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以形成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

D.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内存在由类囊体膜堆叠形成的基粒,两者均可以增大膜的表面积,D正确。

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的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不同

B. 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无关

C.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与ATP的水解无直接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主动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膜两侧浓度差越来越大;脂溶性物质如甘油、脂肪酸等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方式是胞吞,该过程消耗ATP。

【详解】A. 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A正确;

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B错误;

C. 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

D.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与ATP的水解有直接关系,D错误。

3.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出现障碍

B. 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不可逆

C. 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

D. 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详解】A. 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出现障碍,成为“不死细胞”,A正确;

B. 细胞的癌变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一般是不可逆的,B正确;

C. 生物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原则,这样会使实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C正确;

D. 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由于蛋白Q会在胃肠道中被消化为氨基酸,故不能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D错误。

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C.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D. 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盐析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因此DNA的合成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但保存酶需要低温条件;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上,这三个部位都能合成DNA。

【详解】A. 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

B. 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B正确;

C.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C错误;

D. 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

5.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 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 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 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掌握显微镜的相关操作;明确高倍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详解】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A错误;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错误;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D错误。故选:C。

【点睛】关键要掌握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以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

6.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绿色肓在某家族中男性患者一定多于女性患者

B. 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不能仅依据自由组合定律来推测

C. 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D. 禁止近亲结婚是杜绝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但在一个有病史家族中,女性患者有可能多于男性,A错误;多基因遗传病的多对基因如果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发病率也不能依据自由组合定律来推测,B正确;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C错误;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7.下图表示某大棚种植的蔬菜在一定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O2的产量-呼吸作用O2的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Rubisco蛋白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的场所是__________,它参与催化的过程是__________。

(2)图中B点所处的状态时,蔬菜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理由是_____。

(3)图中C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限制其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CO2的固定 (3). 大于 (4). 图中B点所处状态时,整个植株的净光合等于零,植物体内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所有细胞均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大于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5). 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解析】

【分析】

图中A点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即净光合速率等于0。

【详解】(1)研究发现,Rubisco蛋白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该酶催化CO2的固定,它存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图中B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蔬菜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整个植株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植物体内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所有细胞均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大于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图中C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此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限制其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8.对某生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述)。

【答案】 (1). 有丝分裂后期 (2). a (3). 次级精母细胞 (4). bde (5). ab (6). b→a、d→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规律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1)图1中细胞每一极存在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属于图2中a

类型的细胞。

(2)取自精巢,且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3)b细胞DNA比正常细胞染色体加倍,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细胞染色体、DNA数量为b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e细胞属于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ab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

(5)b→a为有丝分裂后期,d→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二者均发生着丝点分裂。

9.某种由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2N=62)的毛发的黑色素是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的,且A 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已知该动物毛发的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即选择_______________(表现型)亲本杂交,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则这

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个体毛发的颜色有_____种,其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

_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答案】 (1). 白色毛发雌性个体、灰色毛发雄性个体 (2). 灰色∶白色=1∶1,且毛色与性别无关 (3). 雄性个体都是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灰色 (4). 2 (5). 31

【解析】

【分析】

伴性遗传的特点是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一般选择隐性纯合母本和显性纯合父本进行杂交,即选择白色毛发雌性个体和灰色毛发雄性个体亲本杂交,据此分析。

【详解】(1)由题意知,该动物是XY型性别决定,白色是隐性性状,因此可以用白色雌性个体和灰色雄性个体杂交,确定等位基因A/a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后代为Aa、aa,不管雌雄均表现为一半白色、一半灰色;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 a X a×X A Y),则后代中雌性全为灰色,雄性全为白色。

(2)若等位基因A/a只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 A Y或X a Y,因此毛发的颜色有灰色、白色2种;由题意知,该生物含有31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31个四分体。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应用遗传规律进行推理、解答问题的能力。

10.某多年生植物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某高茎红花植株自交的子一代中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

=5∶3∶3∶1。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通过受精作用得到的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均能正常发育。为研究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有人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亲本产生的AB雄配子不能受精;假说二:亲本产生的AB的雌配子不能受精。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测交实验分别证明两种假说是否成立。(写出简要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

a.支持假说一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支持假说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遵循 (2).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3). 以亲本高茎红花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仅未出现高茎红花) (4). 以亲本高茎红花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

代仅未出现高茎红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两对或多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比例,题中的5:3:3:1,说明子代中双显性个体中有4份不存在,需要根据假说分别设计实验探究。

(1) 据题意,控制高茎和矮茎、红花和白花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假说提出两种可能,AB雄配子不能受精或AB雌配子不能受精,故要用高茎红花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母本测交证明假说一,因母本只产生ab雌配子,高茎红花能产生AB、Ab、aB、ab四种雄配子,若AB 雄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用高茎红花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父本测交证明假说二,因父本只产生ab雄配子,高茎红花能产生AB、Ab、aB、ab四种雌配子,若AB雌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

11.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菌种 (2). 发酵时间 (3). 好氧菌 (4). 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5). 氨基酸和肽 (6). 脂肪酸和甘油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以传统发酵技术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可知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不同的菌种和发酵时间;发酵容器内上层有氧气,发酵效果好,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菌;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无下降趋势说明发酵时间不够,需延长发酵时间才能有下降趋势,才能确定最高点。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和发酵时间。

(2)发酵容器内上层为有氧环境,底层为无氧环境,若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则说

明该发酵菌是好氧(需氧)微生物。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可在原操作的基础上,继续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的发酵时间。

(4)从大豆到豆豉的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被脂肪酶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