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东大学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010年10月9日

鲁东大学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010年10月9日

第 2 期

鲁东大学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010年10月9日

编者按: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对我校制定和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与力量,围绕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精心编制一个科学可行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性任务。

【重点推荐】

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教育部分【规划解读】

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规划纲要》的理念与政策创新

【论文摘要】

西方四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划对我们的启示

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

【院校规划】

厦门大学发展历程中的战略规划

【重点推荐】

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大学管理手段,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助于大学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地位和意义,理解自身工作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促进大学实现自主发展。编制战略规划应厘清各种关系,明确其所应关注的重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此保证战略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关注重点

谋划全局。战略规划是对大学整体的、系统的设计,是基于大学现实状态而进行的面向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状态的设想。

谋划重点。战略规划要抓住影响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设计,提纲挈领,将大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梳理清楚。

谋划长远。战略规划所关注的是可以预期的未来,要谋划长远,不能短视或近视,要看到长远发展和未来趋势。

要做好谋全局、谋重点、谋长远的工作,在战略规划中必须有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它是一种整体思维,又是一种重点思维,也是一种理想思维。

二、战略规划应当着力解决大学发展问题

战略规划是一种着眼于大学长远发展需要、影响大学整体发展方向及进程的设计。在我国大学,编制战略规划尤其要重视其性质和关注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制的战略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对大学发展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一)编制规划文本还是规划学校发展行动

1.编制战略规划——完成规划文本

对规划部门而言,完成规划文本的写作是其工作目标。对大学而言,规划文本的成稿只是迈出了战略规划的一小步,其实际执行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所以,一份规划文本不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实质的意义,也就是影响大学发展的意义。但有些大学规划部门往往重形式更甚于实质,以拿出文本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它应当解决的问题。

2.规划行动——设计大学未来的办学行为

战略规划的实质在于规划行动,在于设计大学未来的办学行为。战略规划将大学发展行动设计出来后,大学领导、有关部门和教职员工的工作才能有所遵循。所以编制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既要重视文本形式,更要重视内容实质。发展行动设计要有针对性,要能使师生员工明确大学发展的方向,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自身的使命。

3.深度信息采集

要编制一份既有前瞻性又有合理性的战略规划,必须做好深度信息采集。深度信息采集涉及大学方方面面的信息,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物理信息、数据信息、心理信息三类。通过深度信息采集,获得能够反映大学核心价值的各种数据和师生员工对大学发展的愿景和期望,全面系统地了解大学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大学发展行动设计。

(二)回避矛盾还是超越矛盾

大学是一个社群,人员密集,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关系和非利益关系对大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大学领导之间、院系之间、部门之间、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校之间都存在诸多矛盾,有时还有很激烈的利益冲突。编制战略规划不仅要直面各种矛盾,而且要超越各种矛盾。规划人员应当全面把握大学各方利益关系对长远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大学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协调各种矛盾和利益诉求,在保证重点和优先领域与项目的前提下,适度兼顾有关方面的正当需要。规划人员还应当超越各种矛盾来审视大学的长远发展,关键是确定大学新的学术生长点。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的过程是超越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过程,如果陷入各种矛盾关系之中而不能自拔,是不可能有所发现的。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一般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在某种意义上,大学学术的发展是由各种矛盾冲突变化推动的,规划人员要善于分析各种矛盾冲突,将其中与大学长远发展高度相关的学术要素挑选出来,作为重点予以考虑,使其成为大学重点培育的新的学术领域或项目。

2.在薄弱或空白领域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一所大学总有其优势学术领域,这些优势领域往往有着较高的地位,受到特别的关注,在资源分配上常常得到优惠或倾斜。在战略规划中,出于巩固大学地位和社会声誉的需要,往往会对这些优势领域予以高度重视,这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今天的高等教育大变革,应当

开发新的学术生长点,培育更多的优势学术领域,谋求更大的发展。在一些弱势的或空白学术领域,大学能否有所作为,需要在编制战略规划时进行谨慎的研究和选择。

3.在社会新需要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大学的使命在于服务社会,社会发展对大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大学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在战略规划中,规划人员应当拥有广阔的视野,善于从新科技发展、产业变革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现大学学术功能的新领域,使大学发展富有时代感,使大学学术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描绘蓝图还是解决问题

战略规划是对未来的设计,包含了师生员工对大学发展的期望和憧憬。它应当能够激发师生员工奋斗的激情,让师生员工看到未来的希望,也就是说,它应当是一幅美好的蓝图。从大学发展看,师生员工需要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教职员工需要增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是战略规划必须产生的效果。

大学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需要重视的。如领导体制问题、管理制度和机制问题、机构设置问题、人才培养方式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理念精神问题等,都需要在战略规划中予以关注。

来源:别敦荣.教育研究.2010(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高等教育部分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

为重要制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来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划解读】

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高等教育是《纲要》关注的一个焦点。《纲要》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位在提高质量上,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注重规模扩张到注重质量的提升。它包括三个方面,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纲要》明确提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从投入、基本建设、教学管理和改革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活动,培育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平台,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进而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水平;高校要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地服务社会:从科技成果转化,到社会咨询与科普,再到公民素质提升和文化传播与弘扬等。

《纲要》不仅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还关注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特色问题。在结构方面,《纲要》关注了院校类型结构、学科结构和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目前,这些结构不尽合理。首先,高校存在着一股升格风。专科学校想升格为学院,学院想升格为大学,一般本科想升格为研究型大学,各个高校都层层攀比。其次,学科结构同样存在问题。高校普遍存在求全、求大的趋势。学科盲目扩张,毫无特色,存在很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这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最后,区域布局不平

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很严重的区域失衡。因此,《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区域布局、结构,从投入、招生和政策上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以提高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

要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凸显,就要进行体制和制度的改革。《纲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起点,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应率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纲要》提出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位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在当前,尤其是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同时,还要加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能力,把提高学生的参与、探究、创造能力作为高等学校主要的任务。实现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还要有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改革作为基础。

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努力克服官僚化的倾向,实现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当前高校的行政化色彩太浓,这既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容上。表现在形式上、制度上是行政层次太多,办一件事情要经过层层审批。行政化表现在内容上就是教授在办学上,在学校发展上,在学科、专业发展上几乎没有发言权,都是学校行政会议做决定。这样就形成不了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学校行政的决定未必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形成不了统一的学校文化。高校要去行政化,不仅是取消行政级别,还要取消行政化的思维管理模式,加强学术的力量。

来源:顾明远.高等教育研究.2010(7)

《教育规划纲要》的理念与政策创新

学校是教育的细胞,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人才培养。《教育规划纲要》把“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单列一章,反映出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并有许多重要创新。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涉及的第一个问题是政校关系。现代学校制度与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密切相关。世纪之交进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央业务部门办学的局面,变“条块分割”为“块块为主”、条块有机结合,但是

政校关系的面貌没有大的变化。《教育规划纲要》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上首先指向“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这里的核心就是政府转变职能,实现从办教育到管教育的转变。这是一个重大的理念创新。这也就意味着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规划纲要》重申了《高等教育法》所提出的高等学校“七自主”权利。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涉及的第二个问题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关注高等教育,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其内涵与创新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作用。二是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三是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推进专业评价。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在民办学校方面,强调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并“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涉及的第三个问题是克服行政化倾向。《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来源:杨银付.教育研究.2010(8)

【论文摘要】

西方四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划对我们的启示

英国牛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UBC) 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下简称伯克利)是西方四所著名大学,发展目标的科学性、规划内核的学术性、环境把握的准确性、一流人才的重要性及战略措施的针对性是西方四所大学发展规划的共同特征。受此启示,我国大学发展也要科学定位、学术至上、以人为本、审时度势并选择特色发展战略。

一、科学定位是大学发展规划的基础

科学定位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志存高远,用总体目标指引和激励大学前行。总体目标是长远目标和美好愿景,属于“应然”层面,是大学发展的终极旨归。二是用具体目标为总体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具体目标属于“实然”层面,是大学所选择的重点发展的若干项目及领域,它涉及发展规模、学科专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师资队伍、基本设施、经费管理等。各个大学必须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系列中的角色,在具体目标上选准突破口,追求多样化和多层面的卓越,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形成差异、争创一流。

二、学术至上是大学发展规划的特质

强烈的学术性特征渗透在大学运行的方方面面,是大学发展的自觉行动力量。大学发展规划所涉及到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无不涉及到学术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贯穿于大学发展规划的始终。可以说,学术至上是大学发展规划的特质。

三、以人为本是大学发展规划的核心

我国大学制定发展规划务必以人为本,将人才强校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以人为本,意味着不能重物轻人。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大学的发展强调资金、设备、基础设施等“死”资源,却忽略了人才这一“活”资源。事实上,离开了人才,经费再多,条件再好,环境再优越,还是办不成名校。相反,大师和知名学者在哪里,就会将资源吸引到哪里,能将“死”资源激活。以人为本,意味着重视制度设计,营造促进人才发挥最大潜力和有利于大师脱颖而出的人才生态环境。以人为本还意味着以学生为本,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指向,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四、环境分析是大学发展规划的前提

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学习终身化对我国大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国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也对大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微观环境条件分析是对大学实际情况进行把握,摸清自身家底,对各种显性和隐性资源进行判断,进而选择未来发展所应培育的核心竞争力。

五、战略选择是大学发展规划的关键

我国大学发展战略选择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特色化发展战略,因校制宜,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发展之路,打造大学品牌;二是创新性发展战略,实

现整个大学的全面变革和整体转型,重点推进学科创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建设“创新型”大学;三是合作化发展战略,吸引或借助外部教育资源来实现自身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重点进行校企合作、社会合作、国际合作和院校合作,建设开放性大学。

来源:王鹏,赵正州.教育探索.2007(4)

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

第一,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学校管理理念的更新。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活动和过程,应该强调注重管理更新、责任分享以及把学校的主要精力集中于那些可实现的重点项目,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使人们对学校管理进行系统的思考,关注学校管理结构的调整、行为的改变,在参与、体验、反思的过程中,对学校发展进行理性的分析,由此确定学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策略、目标定位、发展内容及保障制度、监控措施等,真正促进学校的发展。

第二,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系统的学校管理方式。学校管理方式应该展现出学校组织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不仅使人们关注学校发展的目标、过程与绩效,而且重视在相关活动过程中追问各种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由此真正寻找到适合特定学校的管理方式,群策群力地探索学校未来的发展策略、方法与路径。

第三,学校发展规划是持续行动的过程。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仅是提出学校发展的目标或设想,也不是仅仅创设一种学校发展的未来蓝图,而是通过制定、实施和评价的系列活动与过程,激励并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不断改进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改善学校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长期、持续、自觉的行动过程中,调动校内外各种积极因素,逐步开发学校及其所在社区的人力、社会和自然资源,发挥学校和社区的潜能,努力实现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

第四,学校发展规划注重主体性,关注学校的内在发展。内在发展强调,如果学校发展是为了实现教职员工及其所在社区人员的共同愿望,那么就不可能模仿任何一个外部的模式,必须采取上述全体人员所自主选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学校发展应是一种自主的过程,唤醒学校教职员工、社区人员的自主性以及相应的意识、责任和创造力,才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五,学校发展规划强调广泛参与、自下而上、责任分享。学校发展规划尽管

承认国家或政府的意志必不可少,但同时也要求关注学校以及相关人员的发展意识与能力,重视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其所在社区人员的真正参与。其实,学校发展规划正是通过发扬民主、广泛采纳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来改善学校管理、设计和实施学校发展的系列过程与活动的,并由此调适学校组织内部、学校组织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由此获得广泛的认同,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共同发展。

来源:楚江亭.教育研究.2008(2)

【院校规划】

厦门大学发展历程中的战略规划

在国际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宏观背景下,任何大学要在竞争中取胜,求得突破和发展,首先必须对发展规划及其关键要素进行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使发展战略更加明晰,办学理念更加明确,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大学精神不断光大,才能使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得以落实。

发展战略是宏观思考付诸实施的方略。厦门大学自初创时期,就明确本校办学任务乃“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确立“大学一方面是个教学机构,同时又是一个科研机构”的战略思想,积极推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改革开放以后,厦门大学提出要充分利用特区有利条件,把学校办成一所面向特区、面向全国、面向东南亚、具有较高水平和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进入新世纪,学校核心战略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要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迈向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2006年,《厦门大学“十一五”规划和2021年远景规划》提出立足创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合作水平。

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的跨越发展。厦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凝聚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理念。建校伊始,《厦门大学校旨》、《厦门大学组织大纲》等均明确“本大学以研究学术、培植人才并指导社会为目的”,坚持“养成各种高等专门人才,使其所受之教育,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进入新世纪以来,厦门大学对办学传统办学理念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坚持精英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创新,挖掘特色。

目标定位是激烈竞争中的理性抉择。厦门大学在目标定位上,提出到2021年(建

校百年),把厦门大学建设成为太平洋西海岸的一所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规模适度、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层次定位上,坚定不移地走精英教育之路,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学科定位上,按照“保持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巩固基础学科、扶持新兴学科”的原则,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的学科体系。

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要素。厦门大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打造优势与特色:第一,增创学科新优势,注重打破院系界限和学科壁垒,积极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第二,增创人才新优势,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构建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第三,增创环境新优势,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努力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和创业环境;第四,增创“侨、台、特、海”的区位新优势,重点支持台湾研究院、南洋研究院的发展,聘请港澳台教育界、学术界的拔尖人才来校任教或合作研究,积极做好与华侨华人、港澳台校友和各界人士的交流。

大学精神是一个学校办学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研究一切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并阐发中国固有学艺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经过近90年的发展,厦门大学积淀了独具特色以“四种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积淀了“名师垂教,质量为先,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严格管理和学术自由相统一”的治学方略和风格。厦门大学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营造了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

来源:叶世满,张建安.教育部网站.

鲁东大学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电话:0535-******* 邮箱:ldufgch@https://www.doczj.com/doc/0819144518.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