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竞业限制协议履行问题之研究

关于竞业限制协议履行问题之研究

目录

导言 (1)

(一)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方法 (2)

一、问题之提出 (3)

(一)司法实践中对竞业限制协议履行的不同认识 (3)

(二)我国有关竞业限制履行之法规梳理与分析 (7)

1、我国有关竞业限制履行之法规梳理 (7)

2、总结分析 (9)

二、有关竞业限制协议履行的学说争鸣 (11)

(一)先后履行说 (11)

(二)同时履行说 (12)

(三)评析 (12)

三、竞业限制履行之司法难题 (15)

(一)未约定经济补偿的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 (15)

(二)未约定支付标准的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 (18)

(三)竞业限制协议的解除权 (22)

四、竞业限制协议履行之我见 (25)

结语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3)

关于竞业限制协议履行问题之研究导言

导言

(一)研究意义

有关竞业限制协议的纠纷近年来呈现日趋增长的态势。为了防止用人单位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在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离职时不被带走,从而给用人单位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往往采用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方式,来对劳动者离职后的择业权进行限制,因此大量的竞业限制协议的纠纷产生了。竞业限制协议,是指禁止掌握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终止后一段时间从事与本单位有业务竞争关系的工作,也不得自己从事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议。实质上是通过限制劳动者的择业权,来达到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目的。竞业限制协议,旨在平衡商业秘密之保护与择业自由之保障两大权益。如何平衡商业秘密之保护与择业自由之保障两大权益,笔者认为这才是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重点。

每年的竞业限制纠纷大致为200件,大都要通过组建仲裁庭或者合议庭完成仲裁或者审判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其所涉标的比较大,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其牵涉面比较广,证据认定存在较大争议所致。

而相关立法工作却颇为滞后、“各自为政”,地方与部委或者地方与地方的规定之间甚至相互“打架”造成了对该类纠纷处理的无序局面。

我国《劳动合同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竞业限制制度,2013年2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四)》(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四)》”),着重规定了竞业限制的若干问题,对竞业限制协议面临的现有问题之破解有所裨益,也使得之前混乱的认定标准变得统一起来。但是,现有立法是否能解决竞业限制司法实践中产生的众多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研究现状

我国《劳动合同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竞业限制制度,2013年2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四)》(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四)》”),着重规定了竞业限制的若干问题,但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