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且资源分散。而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当一国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产业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状态,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也呈现持续加速增长的态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待合这一趋势。

文化产业近年来的表现,可以讲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文化产业同质化、地产化、空壳化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主题公70%-80%处于大面积的亏损;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有了超常的发展,文化企业在创业板的表现突出,成为资本市场“新宠”。与此同时,由于创业板文化类企业上市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上市后有动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寻求企业外延式的扩张,进行产业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水平,从而改变过去的竞争局面。加上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参与,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下,文化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即从一味模仿国外,开始转向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创发展。

(摘编自《2017年中国幸福产业投资前景深度报告》)

材料二

从行业类型来看,2016年文化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占文化及相关产出加值的比重为38.6%;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3.0%,占9.3%;而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位増长17.5%,占52.1%,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此外,2016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00元,比2013年增长38.7%;属于文化服务业的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4.7%,高于2013年4.4%的水平,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摘自《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增速分析》)

材料三:

作为国内首档大型文化创意创授类电视综艺节目,《创意中国》选择的制作路径是文创、投资、综艺跨界融合,即搭建项目、创业者与金融、投资者对接的平台,让创业者与投资人零距离对话,显现了其对文创产业“痛点"的把握。

节目依托综艺这一日臻成熟、表现力强的艺术形式,以及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全媒体的播出架构,形成了更具关注度、话题性、实效性的平台。投资人、文化名人、创业达人做嘉宾,或给出前瞻规划,或提供理性建议;投资机枃代表和百姓投资人组成“百人天使团”,根据各自投资意愿,选择创业者与项目。从《创意中国》录制开始,短短3个月,就有12家创业公司与现场的授资机构确定了合作意向。

(摘编自梅松《为文创搭建更多对接资本的平台》)

材料四:

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有机循环体系。未来,文化旅游的融合度

将会越来越高,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将以有效融合为核心。在一个开放的文化旅游循环中,文化和旅游是主体,但非唯一的存在,而是融合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有机复合体。文化旅游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遗址等内容。文化旅游所应传达给人们的美,不只是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也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痕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在文化的熏陶中得以丰富,文化在旅游的认识中得以传承。

(摘编自《创意驱动个性凸显文化旅游进入2.0时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的帮助之下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使文化产业发生了飞跃。

B.近年来,我国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零售业及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均不断增长,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C.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但并不只是包含“文化”和“旅游”这两个要素,它是一个包含诸多社会要素的有机复合体。

D.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由模仿外国转向依靠本民族文化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地方政府可以进一步发掘本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化产业的劣势有可能转化为优势,如文化企业规模小,上市后反倒更有动力利用资本市场。B.从材料二来看,文化服务业增长速度领先于其他两类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C.致力于搭建新型文创资本对接平台的《创意中国》节目,解决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痛点”问题。D.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开放的有机循环体系,这也对产业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3.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答案】1.A

2.C

3.①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整合产业资源;②改变文化产业同质化、地质化、空壳化的发展状况;

③持续发挥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的合力作用,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创新发展;④进一步优化并升级文化产业结构;⑤为文创产业创建项目、创业者与金融、投资者对接的平台;⑥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开放的有机循环体系。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二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的帮助之下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表述错误,材料一中说“加上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参与,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下,文化

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应是“三方合力”使“文化产业发生了质和量两个方面的飞跃”,互联网龙头企业属于三方中的“市场”这部分。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C项,“解决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痛点’问题”曲解文意,材料三中“显现了其对文创产业‘痛点’的把握”,只是把握了“痛点”,并没有解决。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前景”,然后到材料中圈出说明相关内容,还可以圈出文化产业现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给出措施。根据材料一“由于创业板文化类企业上市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上市后有动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寻求企业外延式的扩张,进行产业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水平,从而改变过去的竞争局面”可以概括为①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整合产业资源;“一方面文化产业同质化、地产化、空壳化发展”,可以概括为改变文化产业同质化、地质化、空壳化的发展状况;“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下,文化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可概括为持续发挥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的合力作用,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创新发展;根据材料二“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可概括为进一步优化并升级文化产业结构;根据材料三“即搭建项目、创业者与金融、投资者对接的平台”可概括为为文创产业创建项目、创业者与金融、投资者对接的平台;根据材料四“在一个开放的文化旅游循环中,文化和旅游是主体,但非唯一的存在,而是融合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有机复合体”,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开放的有机循环体系。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的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层面的网络安全威胁和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网络攻击行为向着分布化、规模化、复杂化等趋势发展。

我国近年來高度重视大数据的战略意义和国家网络安全建设,已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纳入“十三五”期间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目标。2017年6月,《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网络安全更是提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

(有刷改)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国网民网络安全意识调研报告》)

材料三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进入快车道和高速发展期,全球视野下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大安全”时代,跨国界的网络攻击无处不在,网络犯罪日益多样化,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迎接“大安全”时代的挑战。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和响应,在对方窃取数据或破坏系统之前快速发现,在对方给我方造成更大损失之前快速发现,并及时阻断、清除和修复。

在架构上,应当改变重要政府部门网络安全建设的管理机制,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网络安全体系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明确各地、各部门的权、责、利,这样才能提升政企单位网络安全防护的整体能力。

同时,国家应建立国家级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国家级威胁情报平台、国家级应急指挥和协同防御平台,国家级邮件安全过滤平台等,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提升我国网络安全整体防御能力。

(摘编自周鸿祎《我国网络安全需提升整体防御能力》)

材料四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也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无论是制定网络安全法律政策标准还是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都要以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作为网络安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让人民成为网络安全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要深入贯彻《网络安全法》,建立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网络安全的审查、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工作制度;严厉打击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等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大力宣传网络安全法,让广大网民及时了解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网络空间的法制意识,自觉依法上网,文明上网。

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互联网领域发展变化非常快,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加快网络安全学科的建设,支持高校、企业开展网络安全的职业培训,发现选拔网络安全的技术高手,形成网络安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4.3%,网络安全威胁及风险日益突出》)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项是

A.调查显示,多数中国网民认为当前网络环境是安全的,少数认为目前网络环境较危险。

B.从对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关注程度来看,有近两成的中国网民对网络安全几乎没什么关注。

C.综合图1和图2的调查数据来看,中国网民对网络的危险性认识不够,防御意识差。

D.这两个图切入角度不同,具体内容不同,但都是针对中国网民网络安全意识进行的调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正确的项是

A.数据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交汇融合而产生的,现在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的问题。

B.网络是把双刃剑,能造福国家、人民,但随着网络广泛运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网络安全问题,给社会追成危害。

C.网络攻击目前已经呈观出分布化、规模化、复杂化的特征,要保证网络安全,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D.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攻防故略思想应该是对已经进入的攻击进行积极的发现并及时阻断,清除和修复,避免数据泄露,维护网络安全。

3.阅读材料四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法。

【答案】1.C

2.B

3.①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②完善网络空间的法制环境;③加强技术创新和前瞻布局;④加大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力度。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局部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考生要根据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然后将文本内容与选项内容进行比对分析。C综合图1和图2的调查数据来看,中国网民对网络的危险性认识不够,防御意识差。“防御意识差”说法武断。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数据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交汇融合而产生的”错误;C 项,“网络攻击目前已经呈现出分布化、规模化、复杂化的特征”,原文说的是有这个趋势,但是还没有形成特征;D项,“对已经进入的攻击进行积极的发现并及时阻断、清除和修复”错误,原文说的是“在对方窃取数据或破坏系统之前快速发现,在对方给我方造成更大损失之前快速发现”。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简要概括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法。考生要注意根据对材料四内容的理解,准确筛选和维护网络安全相关的具体做法的内容,根据理解和筛选概括,可以有如下的做法: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完善网络空间的法制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和前瞻布局;加大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力度。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遗传承与发展能否与职业教育、现代设计实现对接?如何通过教育培训和设计增强非遗传承项目的“造血”功能?近日,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在京成立,首创置业与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共同举办该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以“守大美非遗,创时代生活”为己任的首创置业,遇见坚持“塑造一双会思考的手”办学理念的丰台职成教集团,碰撞出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析思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非遗薪火相传。

非遗传承急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教专业委员会顾问姚飞认为,以前的非遗传承就是师傅带徒弟,现在的非遗教育不仅要实现非遗的传承,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需求通过设计手段连接起来,“职业教育离社会近、离企业近,又是以现代教育方式,可以说针对性非常强,直接瞄准了非遗断代的症结和非遗产业链的几个关键点。”

据悉,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将开展现代化、系统化的非遗职业教育,突破传统非遗传承零散、单一的藩篱,解决传统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缺乏创新等问题,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产教融合新思路、人才培养新方案,让非遗职业教育与文创产业转化开发深度融合,形成集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产教共同体”。

(摘编自张志勇《以职业教育增强非遗传承的“造血”功能》)

材料二

在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生存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非遗”传承人才,实现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递者和承载者,只有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传承人的培养,“非遗”项目才能避免沦落为静态的博物馆标本。

近期,文化部,教育部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全国78所高校举办研修、研习、培训280余期,加上延伸培训,合计培训4万多人次。这项工作受到传承人群的普遍欢迎,日渐显现提高传承能力、扩大传承人群的多重效应,研培实践的结果,使非遗的持有者和从业者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且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

很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既积极参加教学授课,也踊跃参加研修研习,他们对这项工作的参与热情和高度认同,还来自亲身的经历和体会、有的代表性传承人现身说法:当年如果不是参加了国家组织的进修培训,早就改行了。一些行业协会的负责同志说,这种大规模研培如果早做十年,中国传统工艺和工艺美术的发展会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

参加研培计划的高校普遍反映,这项计划不仅给传承人群提供了实际帮助,也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摘编自刘洋《研培计划:现代职业教育实现“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材料三

非遗传承教育的核心一方面在于形成辐射全社会的、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精湛专业技艺、自主创新能力的非遗传承人。这与职业教育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相契合。同时,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为培养非遗传承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形成了职业院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的独特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疑结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印记,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把非遗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形式,生动表达非遗文化,将助推职业院校做好价值引领、为学校内涵发展打开新局面。

(摘编自李海宗、田甜《浅析职业教育中的非遗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创世遗与设计学院是首创置业与丰台区职成教集团创建的合作共同体,它将践行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推动非遗可持续传承。

B.非遗传承以前主要靠师傅带徒弟,这种传统方式零散而单一,存在后继乏人、缺乏创新等问题,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研培计划得到了各高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支持,但也有一些行业协会的负责同志委婉地表达了对研培滞后的不满。

D.职业院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职业院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重要作用,两者结合具有互利双赢的前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研培计划重在传承人培养不同,成立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旨在让非遗职业教育与文创产业转化开发深度融合,打造“产教共同体”。

B.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如果不借助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传承人的培养,“非遗”项目难免沦落为静态的博物馆标本。

C.研培计划由文化部、教育部实施,是自上而下推动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行动,可见这项事业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

D.非遗传承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多个契合点,这为两者能够结合在一起协同发展、互相促进提供了精神基础。

3.与非遗的传统传承方式相比,职业教育有哪些方面的优势?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

【答案】1.C

2.D

3.①有良好的传承平台,产教融合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培养非遗传承人奠定了坚实基础,②传承方式更为先进。教育现代化、系统化,突破传统非遗传承零散、单一的藩篱,解决传统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缺乏创新等问题。③有广大的传承人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积极参与,传承人群普遍欢迎。④以需求带动传承,职业教育面向社会、企业,针对性强,可以解决非遗传承的关键问题。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委婉地表达了研培滞后的不满”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的是“一些行业协会的负责同志说,这种大规模研培如果早做十年,中国传统工艺和工艺美术的发展会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只是指出研培早做可能会取道的成就,并没有不满。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D项,“非遗传承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多个契合点……”错误,选项扩大范围,材料二仅提到非遗传承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契合点。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审读题干,从题干中把握筛选的要求,如本题“与非遗的传统传承方式相比,职业教育有哪些方面的优势?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然后到文中

圈出职业教育的优势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如材料一“碰撞出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析思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非遗薪火相传”“现在的非遗教育不仅要实现非遗的传承,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需求通过设计手段连接起来,‘职业教育离社会近、离企业近,又是以现代教育方式,可以说针对性非常强,直接瞄准了非遗断代的症结和非遗产业链的几个关键点’”和材料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为培养非遗传承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形成了职业院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的独特优势”,这是说职业教育有良好的传承平台,可以为培养非遗传承人奠定坚实基础;如“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将开展现代化、系统化的非遗职业教育,突破传统非遗传承零散、单一的藩篱,解决传统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缺乏创新等问题,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产教融合新思路、人才培养新方案,让非遗职业教育与文创产业转化开发深度融合,形成集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产教共同体’”,这是说职业教育的传承方式更为先进。如材料二“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日渐显现提高传承能力、扩大传承人群的多重效应”“很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既积极参加教学授课,也踊跃参加研修研习”,这是说职业教育有广大的传承人群;如材料一“职业教育离社会近、离企业近”和材料二“也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这是说职业教育面向社会、企业,针对性强。考生可以围绕这些进行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玉楼春·已卵岁元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①。碧井酴酥②沈③冻酒④。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⑤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⑥偏故旧。

[注]①莲花漏:一种状如莲花的铜制漏水计时器。②酴酥:屠苏,草名。古人用屠苏草浸泡酒,以驱邪避瘟疫。③沈;汁。作动词,用布绞取汁。④冻酒,用冷冻除水法而得到的酒。⑤柏叶椒花:用柏叶、椒花浸泡的酒。元旦时饮用,以祝长寿。⑥东君:春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玉楼春:词牌名,是词格式的名称。己卯岁:已卵年,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循环年。

B.“一年滴尽莲花漏”,紧扣题目中的“元日”,意谓旧年已过去,新年即将开始。

C.“晓寒”两句,运用比喻,写天气虽寒冷,但春天的讯息已从柳条上透露出来了。

D.“佳人”句,写美女反复敬酒,祝人们长寿。它承上阕的有关内容,启下阕第二句。

E. “柏叶”句说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使柏叶椒花酒散发出一片芬芳,“翠袖”代美女。

2.词的上阕与下阕各侧重写什么?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答案】1.CE

2.词的上阕侧重写辞旧,旧年已尽,人们忙着制屠苏酒来驱邪避瘟疫。下阕侧重写迎新,美女们用柏叶椒花酒,祝人们长寿。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运用比喻”错。“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是运用了拟人手法。E项,“‘柏叶’句说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使柏叶椒花酒散发出一片芬芳”错。应是柏叶椒花酒使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一片芬芳。“芬”,使……芬芳。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上阕与下阕各侧重写什么?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的概括和情感的体悟。从诗歌的标题来看,“已卵岁元日”,“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在这一天人们往往是进行一些辞旧迎新的活动。词的上阕,“一年滴尽莲花漏”,意思是旧年已过去,新年即将开始;“碧井酴酥沈冻酒”,人们忙着制屠苏酒来驱邪避瘟疫;“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这两句写天气虽寒冷,但春天的讯息已从柳条上透露出来了,上阕主要写辞旧。再看下阕,“佳人重劝千长寿”,写美女反复敬酒,祝人们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柏叶椒花酒使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一片芬芳;“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东君”指的是“春神”,面对春天,词人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可见下阕主要写迎新。从上阕辞旧和下阕迎新所写的景物来看,这首词中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逢故人

(唐)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成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2.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

【答案】1.C

2.①一别多年,不能相见的悲伤;②白发如丝,容颜已老的悲叹;③暮春时节,落花飘零的悲凉;④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哀。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解读有误,结合诗歌颈联中的情感是悲伤而不是惊喜。故选C。

2.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明确要求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认真阅读诗歌筛选整理即可。诗中“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写了分别后多年不见的悲伤;“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采用互文,写了白发如丝不禁泪如雨下,悲叹年华易逝容颜易老;“况值落花时” 时值暮春,写了落花飘零的一种伤春之悲;“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悲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

四、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传达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2)荀子在《劝学》中运用车马、船桨的比喻,论证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萧”“生”“幽壑”“嫠”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

如何快速背诵课文:

首先背诵前自己要规定时间,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分读第一句话5到10遍,直到会背,用同样方法读下一句背下一句,第二句背过时要和第一句连背,以此类推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背完整篇课文;最后对不够熟练和容易出错地方多下功夫。背诵时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诵边思考,直到琅琅上口,滔滔不绝,一气背完的地步。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能变成自身的力量。

五、选择题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王奶奶爱发脾气,子女经常劝她:“您也老大不小了,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总为小事生气。”B.您要我给您的拙作提意见,我感到十分汗颜,近年,我都没有好作品,哪有什么意见可提。

C.小张画了一幅“春夜喜雨图”送给省书画协会会长闲斋先生,落款是:敬请闲斋先生斧正。

D.前日偶遇老同学,他盛情邀请我全家吃饭,几番推辞,他依然坚持,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A项,“老大不小”,指人已长大,达到或接近成年人的年龄。不合语境。B项,“拙作”,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C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又叫指正。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采取的方法传承医术。民间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大多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未必能考得上证,一纸执业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于是中医技法渐渐。中医是经验医学,大量的经典验方和独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间。民间中医的“草根”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目前,许多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今天,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靠书本知识来传承,注重教材的现代化、语言的标准化,而中医师承体系日渐衰落。尽管有一些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但毕竟只是。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同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种子,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其成败,不利于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期盼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让中医瑰宝更好地造福人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口传心授年久失传凤毛麟角兴废继绝

B.口诵心惟年久失修沧海一粟推陈出新

C.口传心授年久失传沧海一粟推陈出新

D.口诵心惟年久失修凤毛麟角兴废继绝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B.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C.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D.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并不仅仅是解决“准入难”和民间中医薪火难续的问题

B.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不仅是一种医疗改革和成果创新

C.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D.并不是要保护落后,并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答案】1.A

2.D

3.C

【解析】

【分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诵心惟:口中朗诵,心里思考。第一空陈述的对象是前面的“中医的传承方式”,而且是师徒薪火相传的问题,所以用“口传心授”。年久失传:年代久远,没有被人继承而得不到延续。年久失修:年代久远,荒废失修。前者多用于抽象的工艺、技术、传统等,后者用于具象的事物,根据语境的“中医技法”话题,只能选“年久失传”。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根据语境分析,主要讲一些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之少,选“凤毛麟角”。兴废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而延续下去之意。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根据前一句中医“濒临失传”的语境,用“兴废继绝”。故选A。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画线语句有三处问题。第一处,不合事理,不是“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而是“治病方法”深埋民间千百年”,据此可排除A 项、B项;第二处,搭配不当。“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不是要“清理”,而是要“整理”,据此排除B项、C项;第三处,暗换主语,“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语是“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而非“清(整)理发掘”,据此排除A项、C项。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因为括号后面句子由“而是”引导,其前后应该是并列关系,对应的关联词应该是“不是”或“并不

是”,排除由“不仅”引导的表示递进关系的A项、B项;D项,也是可以用的,但相形之下,C项,“不是……也不是……”引导的句子和后面的“而是”显得更为衔接连贯,在语气、语势上更为自然恰切。故选C。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超级城市群”需要中心城市不仅具有强大的金融实力,还需要卫星城拥有足够强劲的经济实力,以有效共享并支持整个城市群的经济活动。

B.去年,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目前尚未正式实施。

C.各级领导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用网、学网、懂网,积极引导、谋划、推动互联网发展。

D.《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成为在文化节目中更具影响力的电视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应置于“需要”之前;C项,语序不当,应为“学网、懂网、用网”和“谋划、推动、引导”;D项,“《中国诗词大会》”力求成为“电视台”搭配不当。

六、语言表达

10.请简要描述下列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并据此写下你的建议。

年,我国各类型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如下表所示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内容:6年间,火电占比逐年下降,其它成上升趋势,风电、太阳能增长幅度较大。(2)建议:努力减少火电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在读懂图表上下功夫。就表文来说,要做好“读”的工作,需要先有一个整体把握,即对表头、表中文字、表脚(包括图示)有个综合把握。其次,根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和“少”这两头。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里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表中的问题、观点。其三,注意答题表述细节。最后表述答案时,字数有限制。本题,根据题干要求,首先要简述图表所反映的内容,然后据此写出的建议。读图表,这是“年,我国各类型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表,纵向读,第一列是发电类别: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这五种类型。横向读表,根据数字显示:6年间,火电从2016年——2011年依次为:71.60%——73.11%——75.43%——78.58%——78.72%——82.45%,火电占比明显是逐年下降的,而其它类型成上升趋势,其中风电、太阳能、核电在2016年——2011年分别成增加的态势:4.02%——3.30%——2.85%——2.57%——2.07%——1.57%,

1.11%——0.68%——0.42%——0.16%——0.07%——0.01%和

3.56%——3.02%——2.38%——2.08%——1.97%——1.84%。也就是说风电、太阳能、核电在这6年间增长幅度较大,怄气是风电、太阳能,其增长幅度较大。根据以上表中反映的情况,可以给出这样的建议:火电不可再生的资源,且对环境在成污染,所以应减少火电的比重。核电、风电、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发展。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韩非子》记载:晋文公的时候,炊事宫呈上的烤肉上有毛发缠绕在上面。文公叫来炊事官训斥道:“你想让我噎着吗?为什么在烤肉上有绕着的毛发?”

假如你是炊事官,你该说一段怎样的话来为自己辩白。要求:①所写语言要有逻辑推理过程;②不超过80字。

【答案】一定是小人陷害。因为肉都烤熟了而毛发还缠绕在上面不被烧掉,这怎合乎事理?臣不敢让王噎着,所以毛发一定是肉熟后有人故意而缠绕。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假如你是炊事官,你该说一段怎样的话来为自己辩白。”这题其实是考查分析推理的合理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要想为自己辩解,就必须找到对方语言表述上的漏洞,在合情合理地指出对方的结论的错误。本题炊事官可以抓住这是一块烤肉反驳文公,并说明这是别人的陷害,因为正如他所言:肉都烤熟了而毛发还缠绕在上面不被烧掉,这怎合乎事理?所以毛发一定是肉熟后有人故意而缠绕。答题所写语言要先说结论,即:一定是小人陷害。再说理由。要有逻辑推理过程。

七、材料作文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社区要选一句名言作为一次宣传活动的宣传语。有三句候选名言:

①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②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③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这三句中,你认为哪句更好?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和谐创造美丽

和谐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创造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

和谐之意犹如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和谐之广犹如神秘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

物质上不匮乏,言论上有自由,精神上可以愉悦性情,这就是和谐的真正本意。和为贵,谐为美,家和万事兴。和谐化生创新。

社会要和谐,学校要和谐,家庭要和谐,自然要和谐,人要和谐,世界万事万物都要和谐。

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和谐让人更加亲密,爱心让生活充满希望。和谐产生美丽,和谐产生力量。

和谐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和谐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的事物。

和谐是建立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的,法治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准绳,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真诚的相互关心,帮助,友爱,同时也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和谐给人以愉悦,给人以轻松,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善待人生,和谐为道。天之道,人之道,以和为道,道道宽畅。

和谐将为未来的人类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和谐的本质可概括为不同关系间的相宜,这种关系既可以是静态的一种和谐状态,也可以是动态的一个发展过程,所体现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的、圆满的状态。

人间因和谐而温暖,生命因关爱而美丽。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拥有一颗和谐、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美的真谛是和谐。永远记住这点,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和谐的美。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对和谐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动荡的不稳定中。

多一份微笑,多一份关爱,和谐与你我同在。和谐之美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谐之美犹如一幅画、一首歌。家庭和睦,邻里和好,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谐社会就是要化干戈为玉帛,消除一切不安定因子和动荡因素。

大度宽容,宽和处事,容人之短,心平气和天地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将为未来的人类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人要和谐,人本身要和谐。五脏六腹,眼耳鼻舌手等要和谐,不和谐必定疾病缠身,不和谐就是所说的变

异。

人的穿戴要和谐,什么职业着什么装;人的打扮要和谐,什么年龄阶段如何打扮,都要讲究和谐,否则会招来莫名的讽刺和恶意的调侃。

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和谐不过分寻求高难度的默契,而是宽松朋友概念的尺度。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和人和天地和,和和美美气象新。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才会幸福。如果家庭“内战”没完没了,“冷战”愈演愈烈。那么,这个家庭是不和谐的,不和谐的家庭也就没有幸福可言。

和谐在家庭中更多的体现为坦诚、关爱、谦和、承担、沟通、交流、无私奉献等。美丽源于协调,和谐产生力量。人生和谐,力量无穷。

人生中没有和谐,即使在阳光下也会感到寒冷。美丽源于协调,和谐产生力量。人生和谐,力量无穷。

沟通互动出和谐,宽裕大度成和谐。善说和谐话,多做和谐事。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没有相异。“不打不相识”,矛盾生动力,动力促发展。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融自己于和谐的环境里,使自己也成为和谐的元素,是人际交往中的良好习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和谐社会和谐。

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与时俱进,不断地促进着新生命的诞生、新事物的出现,才叫和谐,才是和谐。

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乐符搭配和谐,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交响;山水相映和谐,才能彰显美丽的风景和别样的风情;社会发展和谐,才能抒写历史的壮美和伟大的篇章。

让无私的爱构成和谐社会的每一个音符,奏响和谐社会的乐章。

每个人都是社会组成的最基本元素,最根本因子,只有我们的人生和谐,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否则,都是倒裳索领,舍本逐末。

完美的果实只是一个向往,我们能够有条件的逼近,而不是摘取。于是,希望控制环境因素、控制他人想法的思维模式,来达到与己和谐,是行不通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和谐的社会桃源,融洽的家庭校园,充满活力的生活,都是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的,为和谐奉献,何乐而不为呢?

和谐呼唤真善美,其实和谐本身就是一种美。只要存在和谐的地方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和谐与美孪生,用爱美之心去爱和谐,那么,社会就会和谐,自然就会和谐,人就会和谐,万事万物都会和谐,这才是和谐的最高境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包容别人,容纳别人的意见,却不附会别人,坚持自己的思想。小人恰恰相反,附会别人或者要求别人附会自己,不能包容不同意见。感觉这里的和,说出了和谐的本质。和是包容,各种思想,都能自由表达;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在公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和谐吧,音调和谐能奏出优美的旋律,色彩和谐能勾出美丽的画卷,民族和谐能建设富强的国家,人类和谐能进入大同的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构思立意。注意题干中对文体作了要求,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时应当明确文体特征,不能写成四不像。

材料中的三句名言分别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国家层面的和谐、社会层面的平等、公民层面的诚信,写作时可以任选其中一句来立意。第一句可以从“和谐创造美”“社会需要和谐”等角度构思立意;第二句可以从“平等才能和谐”“平等才能发展”等角度构思立意;第三句可以从“信守承诺”“谨慎承诺”等角度构思立意。

命题热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2.【依法治国理念】

高考命题围绕法治教育的目标,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学科的试题中去。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

4.【创新能力】

高考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要把考查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在命题中各学科应联系实际,深入探索考试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发挥高考在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积极作用。

5.【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6.【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7.【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