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概要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概要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概要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概要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生物工程系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一方面微生物具有污染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修复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控制和消除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净化环境的作用,无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创建和谐新型社会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环境污染微生物土壤污染治理

当前社会是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随着人类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急速增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当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势必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长期残留在环境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生态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生命质量和环境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在好氧条件下,它能将有机污染物彻底的氧化,分解成CO2、H2O、PO42-、NO3-等无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能将有机物降解,转化成有机酸、CO2、H2、CH4

等。。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仅历年积累下的生物残体就会堆积如山。一、中国当前社会环境保护的状况的

不良现象

随着目前环境污染的地区许多,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太原、兰州、广州、济南。北京、等五个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为人民所关注,世界各国都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围绕它制定和实施本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同时,国外大型企业也可能因害怕和这些未达到该标准的企业合作而影响其形象,从而中止和这些企业的合作。至2003年,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将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统一成一个标准,从而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拟于2008年7月在广西桂林举办“首届全国微生物污染防治监测新技术与环境安全管理研讨交流会”。为我国环境保护近一步改善

二、目前在治理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也充分证明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著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环境污染和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广泛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土壤的肥力修复、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环境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微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三、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治理与发展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物界万物之源,它关系到人类的

命运的发展,占人体的75%。水是再生资源,但一旦水的再生过程受到破坏,水环境被污染,将带来严重后果。我国人均水资源十分贫乏,在全世界149个国家中居第109位,人均水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占有量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1.微生物对水的处理

1.1。废水中的脱氮除磷

废水中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利用生物脱氮除磷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生物脱氮中,有反硝化能力的微生物有变形杆菌、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芽胞杆菌属等。

污水生物处理中,除磷常与脱氮工艺一起应用,常见的除磷技术有:phostrip工艺,能使总磷(TP)≤1mg/L以下:Bardenpho系统;A/O 系统;改良UCI工艺;A2/0工艺。除磷过程一般认为在有氧条件下摄取磷,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其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除磷的优势菌种。

1.2。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在我的家乡有个水库,养鱼的人在其里投入大量家禽的排泄物和化肥,水污浊,以前清澈见底,孩时每逢盛夏我们常常在嬉戏。现在鱼的产量是高了,但是鱼肉没先前鲜美,水中有机物含量升高。可用家禽废物分解的网纹水蚤属(Ceriodaphniadubia)LD50和弧菌属(Vibriofischeri)EC50、链霉菌303、芽胞杆菌KMR一1、麦芽糖假丝酶母10-4等对酚类进行降解。

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中,白腐菌是值得一提的。白腐菌是一类提子真菌,在废水治理中,其降解污染物的范围十分广泛。白腐脉射菌(Ph1ebiaradiata)I-5-6在高C低N培养条件下,对多环芳烃类、氯代烃类、酚类、氯代酚类、烷基苯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有显著的降解作用。白腐菌中金孢展齿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riumBurdsall)可降解多环芳烃、DDT、TNT、CCl4、氰化物、氯代芳香化合物、酚类、胺类、农药、染料、杂酚油、煤焦油、重油等。还可降解林丹、氯丹、多氯联苯、2,3,7,8-TCDD和二氯苯胺等有机氯化物。此外,用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包括:四氯乙烯、甲醇、苯胺、甲胺磷、三氯乙烯、硝酸甘油。

2.1。微生物脱硫技术

工业“革命”以来,煤炭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煤消耗国,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的3/4,高硫煤储量约占总储量的1/3,并且高硫煤开采比例也逐年上升,而黄铁矿硫约占总硫的60%。煤中通常含有0.25%~7%的硫,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华中酸雨区酸雨频率高达90%以上。就在前几年,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春季雨后,地面上残留一些黄色的粉末,那就是酸雨。。

,该法在把煤中的黄铁矿脱硫时,灰分也可同时沉底,所以也具有脱去灰分的优点。目前,浮选法微生物脱硫已成为国际上洁净煤技术开发的热点。

2.3。微生物在空气其他方面的处理

微生物还可用来固定CO2,实现CO2的资源化,同时产生很多附加值高的产品。生物技术用于有机废气具有费用低、效率高等优点,在德国、荷兰、日本及北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毕立锋等还进行了微生物净化NOx的研究。

3、微生物用于垃圾的处理

在我国人口急剧上升,每天由于人类活动,生活的垃圾也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各种垃圾的产生,特别是大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产量更是惊人。这些固体废弃物都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但目前几乎95%的垃圾未经这样的处理,一般只是简单地堆集起来或倾入江河中。固体废弃物中不仅含有各种无机物,如玻璃、金属等,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包括可降解的淀粉、蛋白质、废纸、烃类等和很难降解的塑料等,其中的很大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提倡垃圾的分类包装,回收可再生的资源,是一箭双雕之举。

3.1。城市垃圾微生物处理

目前城市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化学法(如絮凝沉淀法)、物理法(过滤)和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这三类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在污染物的处理中,虽然物理、化学方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这些方法存在投资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的问题,而逐渐被生物法所代替。可见微生物有非凡之效。

3.2。农村垃圾微生物处理

中国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示,2006年底我国大陆城镇人口5.77亿,农村人口7.37亿,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量56%,农业依旧是经济支柱。近几年来自中央建设新农村的口号的提出,服务三农,解决农村就业,保留农村的那方“净土”,首先考虑的是环境质量。目前农村垃圾没有合理的安置和处理,房前屋后,处处可见。

沼气发酵微生物---是在缺氧条件下降解有机质产生沼气的一群微生物。沼气常形成于富含有机质的沼泽、塘、湖等水下缺氧沉积物中,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占55~70%)和二氧化碳(占30~45%)。它分为四个过程①水解作用;②发酵作用;③产乙酸和产氢作用;④产甲烷作用。根据最适生长温度,可将沼气微生物划分为中温群(30~40℃)和高温群(55~60℃)。虽然有人认为在4℃时仍然产生沼气,但至今尚未分离到嗜低温的菌种。沼气微生物的种类庞杂,在纯培养条件下,最适生长的酸碱度有很大差异,但在沼气池中pH7左右最适于产生沼气。

沼气微生物使自然界中缺氧环境的有机质降解,进入碳、氮等物质循环圈。所产生的甲烷最终又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产生于深海沉积物中的甲烷则可能转化为甲烷水合物,进而转化为天然气。中国广大农村正在利用沼气微生物的作用,以秸秆、粪便等制取沼气,作为一种再生性补充能源,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生态平衡,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并改善环境卫生。是最经济,最实用的能源发展方向。

沼气是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四大重点可再生能源项目之一国家不但财政补贴的标准在提高,财政补贴的总额也在逐年增加。2007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资金在2006年25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增加了20%以上。温家宝也在报告中提出,并把之列入“十一五计划。既有好政策,又有好效果,既保护环境。又改善能源,一举多得。

4、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与治理

自“绿色革命”以来,对蔬菜无公害无污染越来越严格,大家都喜欢绿色食品。人们在使用农药防止病虫草害的同时,也使粮食、蔬菜、瓜果等农药残留超标,土壤污染严重,同时给非靶生物带来伤害,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等,在它们中有一些具有农药降解功能的种类。我们可以利用其特点,使细菌由于其生化上的多种适应能力和容易诱发突变菌株,从而在农药降解中占有主要地位,例如假单胞菌对敌敌畏;曲霉菌、镰孢霉菌对敌百虫;芽孢杆菌、曲霉、青霉、假单胞杆菌、瓶型酵母等等对甲胺磷。

针对严重污染的环境,我国尚未采取大规模的治理措施,仅在少

数地区开展了治理,并以物理化学方法(如洗脱、吸附)为主,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也造成了二次污染。我们的国土面积比美国略大,且环境污染还更为严重,如采用微生物修复技术,不仅其投资规模大为缩小(仅需传统方法的1/5~1/3),而且还没有二次污染。综上所述,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我国今后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而且有合理的利用和处理。

四、微生物技术前景展望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十分重视微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已开发了一系列的微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并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大气净化及污染环境介质治理等诸多方面。地球上“清洁工”的队伍十分庞大,其中干得最出色的是细菌和真菌。。当前,环境微生物技术在国际上已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越来越严厉的环境法,市场对环境微生物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目前为了规范微生物的研究和使用,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我国已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等。2005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环保用和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微生物进出口环境安全及卫生检疫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23号),标志着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环保用微生物的进出口环境安全管理。2004年6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微生物菌剂使用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成为我国微生物环境安全领域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制定《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和《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规程》等技术规范我国的微生物技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需要得到社会、同行及主管部门的广泛支持,大力开展以污染控制技术为主体的微生物技术的研究,将大力推进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发展带动整个环保科技的发展,解决我国目前和未来面临的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是当前社会的污染需要,是新型的社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环保市场提供高品质的环境保护高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使我国早日走向和谐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家玲李顺鹏黄正等。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

2.钟鸣等。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

用。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2月第13卷第2期。

3.余莉萍等。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4月。

4.周德庆。2002.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诸葛健,李华钟。2004年9月。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6.陈守文喻子牛等。微生物生物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任南琪马放等。污染控制微生物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概要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生物工程系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一方面微生物具有污染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修复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控制和消除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净化环境的作用,无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创建和谐新型社会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环境污染微生物土壤污染治理 当前社会是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随着人类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急速增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当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势必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长期残留在环境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生态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生命质量和环境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在好氧条件下,它能将有机污染物彻底的氧化,分解成CO2、H2O、PO42-、NO3-等无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能将有机物降解,转化成有机酸、CO2、H2、CH4

等。。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仅历年积累下的生物残体就会堆积如山。一、中国当前社会环境保护的状况的 不良现象 随着目前环境污染的地区许多,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太原、兰州、广州、济南。北京、等五个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为人民所关注,世界各国都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围绕它制定和实施本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同时,国外大型企业也可能因害怕和这些未达到该标准的企业合作而影响其形象,从而中止和这些企业的合作。至2003年,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将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统一成一个标准,从而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拟于2008年7月在广西桂林举办“首届全国微生物污染防治监测新技术与环境安全管理研讨交流会”。为我国环境保护近一步改善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内容摘要: 随着工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大量的生活废弃物( 粪便、垃圾和废水) ,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 废气、废渣和废水) 及农业上使用化肥、农药的残留物等,特别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大量排放入水体,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污染对人畜健康、工业、农业、水产业等都有很大危害。所谓环境污染即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受到外来有害物质的影响或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打破了正常的生态平衡,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最关心的大问题。 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人类最宝贵、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库。微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充当分解者的角色,外号“天然清洁工”。在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微生物都能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对微生物的环境保护功能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取得了许多成果。 关键字: 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降解与转化、环境监测 正文: 微生物技术的发展 微生物学本身就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并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不断深入以及实践需要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9世纪初,人们开始注意到污水中细菌的存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913年英国的费拉开创了活性污泥法,并随着欧美各国一些城市先后建立和发展了自来水厂。 20世纪50年代,英美法一些国家的学者陆续发表了研究报告。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污染控制技术有了许多突破性发展,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法更加完善,污染控制微生物有了很大发展。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结合,诞生了遗传工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污染控制微生物日臻成熟。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微生物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此外,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年级 2012级 姓名 XXXXXX

摘要 环境污染是指生态的结构和机能受到外来有害物质的影响或破坏,超过了生 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环境正常的生态平衡]1[ 。在人类的生活的环境中, 有大量的生活废弃物,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及农业上使用的肥料、农药的残留物等。环境污染对认出健康、工业、农业、水产业等都有很大危害,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了严重危害,所以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环境保护除了自然环境外,就是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微生物不但可以处理污染物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所以微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其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涉及的方面很广,主要目的是消除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微生物在这两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环境保护.

一、微生物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水源的污染是危害最大、最广的环境污染。污水的种类很多,包括生活污水、农牧业污水、工业有机废水和有毒污水等。这些污水必须先经处理,除去其杂质与污染物,待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排入自然水体或直接供给生产和生活重复使用]2[。 1.活性污泥法 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形成一种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有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构成的,它易于沉淀分离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 基本工艺流程图如下: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实质上市自然界水体自净的人工模拟,是对水体自净 能力的强化。因此,活性污泥法不仅要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更要为它们设置能够高效发挥其吸附、吸收和氧化污染物能力的场所。 A 活性污泥的组成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 综合而言,活性污泥由4部分物质所组成: 1) 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2) 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3) 原污水挟入的不能为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 4) 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4[ B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空气 出水 进水 二次沉淀池 曝气池 回流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

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是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面目的生物。“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即个体小于0.1毫米生物的总称。 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数还只有10万种左右,但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的发现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微生物的总数可能会超过目前动、植物种数之和。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有些微生物还能利用有毒物质如酚、氰化合物作为营养,同时将有毒物质转化、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在治理环境污染中,致力于生物环保技术的专家们采用科学的分离、培养方法,寻找和培养出了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生物降解的巨大潜力 迄今为止已知的环境污染物达10万之多,其中大量的是有机物。所有的有机污染物,可根据微生物对它们的降解性,分成可生物降解,难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三大类。 作为一个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是惊人的。可以说,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所分解。环境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至少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修复污染生态环境 运用环境微生物手段既可以修复受污染天然水体生态,尤其是富营养化湖泊、河道和港湾,也可以修复污染土壤生态,尤其是残留农药污辱的农田土壤和油田开采过程中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给水体投加除碳(有机碳)、除氮菌株,正成为一项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技术措施。给土壤添加除油(矿物油)菌株,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修复油污土壤的技术措施。 2、处理污水及固体废弃物 事实证明,污染物降解菌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它无论在污染物降解的专一性,还是在污染物降解活性的强度和持久性,尤其在降解那些难降解有机化合物方面,均比以往任何一种生化处理工艺占有绝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当筛选出强势目标化合物降解菌,配以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工程设备,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处理效果。 对于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农业废弃物等非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来说,微生物的作用更是其它生化治污手段所望尘莫及。同样是堆制发酵,投降解菌和不投降解菌的效果大相径庭。投菌者,污染物去除率高、发酵温度高、发酵周期短。 对于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来说,投加有专性降解功能的菌株,更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由于缺乏其它有效的生化处理手段,专性降解微生物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检测方面,微生物也有着独特的功能,多种污染物敏感菌,均可供作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之用。其中,发光细菌法,已被定为国家标准(GB)方法和世界标准(ISO)方法。 空气、水体和土地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但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已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智力乃至生存,因此全球各国近几年都在寻找新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 录入时间:2010/9/2 9:04:09 来源:青岛海博 随着工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大量的生活废弃物( 粪便、垃圾和废水) ,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 废气、废渣和废水) 及农业上使用化肥、农药的残留物等,特别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大量排放入水体,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污染对人畜健康、工业、农业、水产业等都有很大危害。所谓环境污染即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受到外来有害物质的影响或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打破了正常的生态平衡,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最关心的大问题。 环境保护除保护自然环境外,就是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水源的污染危害最大、污染范围最广、种类最多。包括生活污水、工厂有机废水、有毒、有害污水。为了保护环境,节约水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先经处理,除去其杂质与污染物,待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排放入自然水体或直接供给生产和生活重复使用。 污水的生物处理较有效、最常用的是微生物处理法。微生物不但处理污染物,还可用于环境监测。所以微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 一、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利用各种生理生化性能的微生物类群间的相互配合而进行的一种物质循环的过程。 BOD 5 :即“五日生化需氧量”它是一种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一般指在20 ℃下,1L 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进行微生物氧化时,5 日内所消耗的分子氧的毫克数。 COD :使用强氧化剂使1L 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迅速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氧的毫克数。 污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目前应用最广是生物学方法,其优点是效率高、费用低、简单方便。 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也称为预处理,二级处理称为常规处理,三级处理则称为高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通过格栅等过滤器除去粗固体。二级处理主要去除可溶性的有机物,方法包括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三级处理主要是除氮、磷和其他无机物,还包括出水的氯化消毒,也有生物、物理、化学方法。依处理过程中氧的状况,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处理系统与厌氧处理系统。 (一)好氧生物处理 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吸附环境中的有机物,并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同时合成细胞物质。微生物在污水净化过程,以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等形式存在。 1 .活性污泥法 又称曝气法。是利用含有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由通气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此法自1914 英国人Ardern 和Lockett 创建以来,至今已有80 多年的历史。经过反复改造,发展至今,已成为处理有机废水最主要的方法。 所谓活性污泥是指由菌胶团形成菌、原生动物、有机和无机胶体及悬浮物组成的絮状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在静止状态时,又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活性污泥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在多种酶的作用下进行着复杂的生化反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90 %-95 %。常见的细菌主要有生枝动胶杆菌、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节杆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原生动物以钟虫属最为常见。活性污泥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基本相似,均以菌胶团的形式存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摘要:在当代,随着人类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日益增长,环境污染和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等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着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微生物环境保护微生物利用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human and populati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has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 microbial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peed, low consumption, high efficiency, low cost,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no two pollution and other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processing environment pollutants and so on, and its development indicates the broad market prospects,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rom scientists and entrepreneurs. Key world: microorgan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use of microorganism 随着人类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急速增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当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势必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长期残留在环境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是全世界的共同问题。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目前环境状况十分严峻,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生物工程系:jaues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利用微生物作用的生化法因其投资少、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且微生物的来源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培养,处理污染简便,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环境污染的发生主要由人类活动所致,但微生物与环境质量也密切相关。一方面微生物具有污染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修复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控制和消除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净化环境的作用,无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创建和谐新型社会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环境污染微生物土壤污染治理一、当前社会环境保护的状况日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趋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年度调查和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标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重中之重。二、目前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也充分证明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着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环境污染和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等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着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希望。在改良环境中没有其他技术所可代替和比拟的。 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广泛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土壤的肥力修复、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环境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微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微生物技术不仅适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如今还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成为环境质量预报和报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技术虽然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置、河道治理等领域,但在环境中的应用同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一是微生物自身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其次是微生物在用于污染物降解和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的有毒或污染物质,所以在此同时也要加一些必要的化工处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治理与发展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

六章: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 (自然条件下的微生物) 生物圈biosphere :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范围,是地球上全部生活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是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微生物生态:研究处于环境之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相联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ecosystem :生物与其生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生物群落是核心。 1节: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一、土壤中微生物 土壤是自然界最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具有微生物所需一切营养物及各种条件。种类主要是异养型种类。 二、水中微生物 种类和数量要比土壤中少得多。 淡水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空气、污水或死亡腐败的动植物体。海水中微生物总量超过陆地。 饮用水标准:每ml水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E. coli每升水不超过3个。三、空气中微生物 空气非微生物生长良好环境。微生物通过各种方式传入空气,又随风传播。 数量取决于环境。 潮湿空气中微生物比干燥空气中少,因为潮湿空气中微生物被小水滴带着沉降下去了。 空气中菌数测定:过滤收集,培养计数。 四、极端环境微生物 了解这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特殊基因、机能,创造有用新种。 2节:微生物间以及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间关系: 一、微生物间关系 1、互生:较松散联合,可以是一方得利,或双方有利。(混菌培养) 2、共生:紧密结合在一起,高度发展时,形成特殊共住体,生理上有分工,组织、形态上产生新结构。 地衣:藻类+ 真菌 3、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表面或体内,从后者获得营养。 4、拮抗:一种生物产生不利于另一种生物生存的代谢物质或改变环境条件,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现象。 5、捕食:一种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生物。 二、与高等植物关系 共生:根瘤菌,菌根菌 互生:根际微生物 寄生:植物病原微生物 三、与人及动物关系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我国现阶段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相当部分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局部地区甚至还在加剧,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而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环境污染的发生主要由人类活动所致,但微生物与环境质量也密切相关。一方面微生物具有污染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修复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控制和消除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净化环境的作用,无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分别从环境当中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微生物治理进行介绍。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固体废弃物可以说就是垃圾。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的废物、半固态的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等。在《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其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和有害废物。通常按照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分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堆肥法、卫生填埋法、厌氧发酵法。 堆肥法,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堆肥法可分为:好氧堆肥法和厌氧堆肥法。应用好氧堆肥法过程中,首先经历的是发热阶段,主要由中温好氧的细菌和真菌利用堆肥中的易分解有机物,释放热量,使温度不断上升。接着的是高温阶段,是堆肥温度升至50℃以上进入高温阶段,好热性的微生物逐渐代替了中温微生物,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开始分解,腐殖质逐渐形成。病原性微生物逐渐被高温杀死。最后是降温和腐熟保肥阶段。当易分解有机物大部分被分解以后,剩下的是木质素等难分解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好热性微生物的活动减弱,产热量下降,温度逐渐下降,中温性微生物又成为优势菌群,残余物进一步分解,腐殖质逐渐积累,堆肥进入腐熟阶段。而厌氧堆肥法是指在不通气的条件下,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制成有机肥料,使固体废弃物无害化的过程。厌氧堆肥过程又分为两个阶段,酸性发酵阶段:产酸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有机酸、醇、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使pH下降;产气发酵阶段:主要由产甲烷细菌分解有机酸和醇,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随着有机酸的下降,pH迅速上升。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近十年来,西方国家悄然出现一股范围广泛的社会运动,这就是“绿色运动”,它包括生态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和平运动、反战和反核运动等等,参加者大部分是不满社会现状而主张变革的人。许多国家出现了“绿色运动”的组织,号称“绿党”,也有的称“环境党”。“绿色运动”和“绿党”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因时因地而异,但也有一些共同观点,其中在环境方面的观点是,强调必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使人类有一个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自下而上的空间。认为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在日益恶化,现在的情景令人担忧:不少动物遭到灭绝、大量植物和原始森林已被砍毁、化学废物堆积如山,有毒物质大量泄露、河流和海岸正变为阴沟,气候反常,酸雨出现等等。人类在一个成熟的工业消费社会中,正濒临精神和理智崩溃的边缘。人类的当务之急,应是立即制止这种危险现象继续发展和蔓延,否则将导致人类的自杀。人们认为,生态高于一切,要采取各种行动,维护生态平衡。当然,人们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杞人忧天,事实是人类与地球共存亡。 我国的环境污染现也令人担忧,污染程度已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的严重时期。1990年,大约有77%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约在58%左右;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流入水域,造成城市河段水体污染严重;湖泊的富营养化加剧;原来清澈透明的

水体,变得污黑混浊,臭气熏天;原来鱼儿漫游,现在鱼虾减少, 从受到污染的河中打捞上来的鱼,人根本没法吃,有的鱼做熟了以后,满锅都是机油味。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河水污染发臭,鱼虾绝迹,变成了举世闻名的臭河。我国的环境质量近年来逐年下降,再 加上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特别是一些生产医药、染料、农药、造纸、化肥、电镀等项目纷纷上马,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危害很大,污 染严重,治理难度大,很多企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 经济利益。限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加强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是一项关系到子孙的大业。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利用微生物在处理环境污 染物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微生物在环境保护 中有奇特的作用。 当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时,就会被异养微生物分解利用,其代 谢产物又会被自养微生物利用,最后捕食性原生动物也会迅速发展,通过它们的共同作用,最后使污水得到净化。然而,它们的生命活 动要消耗氧,而氧的消耗速度要比补充的速度快,因此,有机物的 污染对自然水体的基本效应,就是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减少。

(整理)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对已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是21世纪全球性的一项重要任务,微生物可在其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太原、兰州、广州、济南、北京等五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中,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全国范围内的酸雨危害的程度和区域日益扩大。而中国的水环境污染现也令人担忧,污染程度已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的严重时期。1990年,大约有77%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约在58%左右;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流入水域,造成城市河段水体污染严重;湖泊的富营养化加剧;原来清澈透明的水体,变得污黑混浊,臭气熏天;原来鱼儿漫游,现在鱼虾减少,从受到污染的河中打捞上来的鱼,人根本没法吃,有的鱼做熟了以后,满锅都是机油味。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河水污染发臭,鱼虾绝迹,变成了举世闻名的臭河。我国的环境质量近年来逐年下降,再加上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特别是一些生产医药、染料、农药、造纸、化肥、电镀等项目纷纷上马,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危害很大,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很多企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总之,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环境保护压力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也充分证明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着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环境污染和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等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着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希望。在改良环境中没有其他技术所可代替和比拟的。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广泛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土壤的肥力修复、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环境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微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微生物技术不仅适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如今还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成为环境质量预报和报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技术虽然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置、河道治理等领域,但在环境中的应用同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一是微生物自身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其次是微生物在用于污染物降解和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的有毒或污染物质,所以在此同时也要加一些必要的化工处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微生物对废水的处理 当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时,就会被异养微生物分解利用,其代谢产物又会被自养微生物利用,最后捕食性原生动物也会迅速发展,通过它们的共同作用,最后使污水得到净化。然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学院:生命学院班级:生技112 姓名:董天祺 学号:2011010682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一、前言 微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作为分解者起着“天然环境卫士”的作用,而且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人类最宝贵、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库。在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微生物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健康危害等重要问题,都有可能从微生物资源的开发研究中寻找到解决的办法。实践表明,微生物将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微生物的环境保护功能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取得了许多成果。今后微生物在环保领域将显得更为重要,微生物环境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19世纪末,污水生物处理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将微生物应用于环保工程的开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二、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利用部分发光微生物的发光强度与污染物的毒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的属性,可以进行环境监测。此种生物监测方法具有周期短、简便等特点,且可体现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对生物的综合毒性。 2.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应用微生物在为充分发挥微生物的作用而专门设计的生化反应器中,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微生物细胞以及简单形式的无机物。由于污染物的生化转化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过酶催化即可高效并相对彻底完成,因此,处理费用低廉;微生物具有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和易实现变异等特性。废水生物处理法不加投药剂,可以避免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生物处理效果良好,不仅去除了有机物、病原体、有毒物质,还能去处臭味、提高透明度、降低色度等。这些优点使生物处理法成为废水处理方法的首要选择。 生物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微生物群体依靠细胞壁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吸收消化,同时产生一定的代谢物质,再作为其它微生物的养料,进行吸收消化,周而复始,直至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全部分解。含TNT 的工业废水毒性高,被认为是一类难以治理的工业废水,70年代国内外都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活性碳吸附等处理,存在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尹萍等利用筛选的转化TNT的高效微生物接种挂膜,采用兼性厌氧-好氧二步生化处理工艺,

微生物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微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谋取自身发展的同时,付出的却是整个生存环境的破坏。毫无节制的肆意掠取使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各种灾难随之而来,极大的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更好的处理、解决和保护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出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防治,已成为各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及微生物除臭、生物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1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应用微生物在为充分发挥微生物的作用而专门设计的生化反应器中,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微生物细胞以及简单形式的无机物。由于污染物的生化转化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过酶催化即可高效并相对彻底完成,因此,处理费用低廉;微生物具有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和易实现变异等特性。废水生物处理法不加投药剂,可以避免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生物处理效果良好,不仅去除 家排放标准,已在有关军工厂投产运行多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农药废水是一类难治理的高浓度有毒有机化工废水。高效微生物的应用是农药废水实现高效处理的关键所在。 2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微生物对污染物能较快地适应,并可使废物、废气得到降解和转化。同传统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如活性炭吸附、湿法洗涤和燃烧等相比,微生物法以其处理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等优点,逐渐应用于空气污染控制中。 3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其它应用 3.1微生物毒性试验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化学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有毒化学品被释放到环境中,使自然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威胁。迅速和简便地监测和筛选环境中众多的外来化学品,尤其是有毒化学品的环境毒理效应,建立优先监测的污染物名单十分必要。 利用低廉的微生物,通过进行细菌发光检测、抑制代谢检测、遗传毒性试验等微生物检测方法对化学品的毒性进行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 3微生物脱臭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由于它的持久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不仅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土壤环境质量,而且还可以通过生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生物与物理化学修复相比具有非破坏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优点,使其成为有前途的污染环境修复技术之一。土壤生物修复是利用土著性微生物、植物和小动物等生物体,将土壤中的危险染物原位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成为无毒害物质,减少其对环境风险的过程及其工程技术系统的影响。对于有机污染土壤而言,生物修复就是利用土壤生物体将有机污染物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或者通过共代谢作用,从其它化合物获得碳源和能源后,降解有机污染物大分子结构,使其成为简单、无害的形式。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附着于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利用污染物中的臭味成分作为能源,维持生命活动,并将其分解为CO2、H2O 和其他无机盐类,从而使废气得以净化。微生物在除臭作用中存在形式,可将处理方法分为生物过滤法(固着态)、生物吸收法(悬浮态)以及其他方法等。利用酵母和霉菌作成微生物菌剂,在25℃、与牛粪混合通气培养3天,可去除粪便中85%~99%的臭味。以活性污泥驯化培养,采用固定技术获得海藻酸钙包埋固定化生物颗粒,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颗粒在固定反应器中处理含氨臭气,去除率在92%以上,氨的去除率和硝化速率远高于土壤及生物膜脱臭法。从目前,微生物脱除煤炭中硫的工艺已取得在实验室从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得关系 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就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得原生动物等在内得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一般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得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下面就具体从医疗保健、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几个方面分析微生物与人类得关系。 (一)微生物与医疗保健 首先,微生物学对于医疗保健起了巨大得推动作用。英国医生受到巴斯德胚种学说得影响,发明了石炭酸手术消毒法,为降低手术感染率起到了巨大得作用。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得三十年间,由于微生物学各种方法得出现,许多严重危害人畜得病原微生物被分离出来,如炭疽芽胞杆菌、麻风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沙门氏菌、结核分枝杆菌、鼠疫巴斯德氏菌等。科学家经过十几年努力发明了减毒型牛痘结核杆菌制成得bcg,让人类在病原菌得面前,有了主动性。通过对微生物得代谢得研究,发现一种碱性染料可以抑制微生物四氢叶酸得产生,令微生物死亡,化学治疗剂磺胺类药物大量出现。上世纪初得青霉素得出现,引发了发掘抗生素宝库得热潮,链霉素、氯霉素等相继出现。如今,基因工程菌药物得应用,更就是带来巨大得医疗价值与商业价值。 其次,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得爱美女性,爱美就是一门一生得必修课,所以自然得就将微生物与医疗保健得关注点放在了微生物与美容养颜上。微生物酵素可调节血压、调节肠胃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护肝、治疗糖尿病得保健功效,微生物酵素得美白、抗衰老、去痘与防腐得美容功效。微生物酵素就就是益生菌。益生菌(Probiotics),就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与健康状态得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益生菌存在于地球上得各个角落里面,动物体内有益得细菌或真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得功能最强大得青竹缘活性益生菌,就包括了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得活性益生菌。 (二)微生物与工业生产 微生物得特点就是种类多、分布广、生长迅速、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适应性强、容易培养。工业生产中,可根据微生物得特点选择适宜得微生物。有得微生物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就能被利用,有得需要对分离到得野生菌株进行人工诱变,得到突变株才能被利用。当前发酵工业所用得菌种总趋势就是从野生菌转向突变菌,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得定向育种。由于发酵工程本身得发展以及基因工程得介入,藻类、病毒等也正在逐步地变为工业生产用得微生物。工业生产常用得微生物 1、细菌 细菌(bacteria)就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得一类微生物,属单细胞原核生物,比较典型得二分分裂方式繁殖。细胞生长时,环状DNA染色体复制,细胞内得蛋白质等组分同时增加一倍,然后在细胞中部产生一横段间隔,染色体分开,继而间隔分裂形成两个相同得子细胞。如间隔不完全分裂就形成链状细胞。 工业生产常用得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短杆菌等。用于生产淀粉酶、乳酸、醋酸、氨基酸与肌苷酸等等。 ⒉酵母菌 酵母菌(yeast)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主要分布于含糖较多得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