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轻与重》读后感

《轻与重》读后感

《轻与重》读后感
《轻与重》读后感

轻与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题记

如果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这本书,那么就是字字珠玑,生命中有一些矛盾,我们不可避免,就比如说人生的轻与重。这本小说深刻的思考了什么是轻,什么又是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爱情,理想和现实,这些逃不开的人生意义问题,在本书中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医生托马斯,餐厅女侍特蕾莎,画家萨比娜,大学教师弗兰茨,四个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渗透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哲理性的探讨了人生的轻与重。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但是,重,便真的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吗?

托马斯是布拉格著名的外科医生,离异多年,流连于众多情人之中,生活风流快活。他明白自己天生不能在一个女人身边过日子,不管这个女人是谁。他也明白了,只有单身自己才感到真正的自在,初读于此,只觉得托马斯是一个生命里充满了轻盈的人,不用挑起责任的重担,然而,在遇到特蕾莎以后,他的生活就慢慢发生了改观,对于这个几乎不相识的姑娘,他感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飘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他对特蕾莎充满了怜爱,与特蕾莎同眠,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手被特蕾莎紧紧地攥着,他感到如此惊讶,竟莫名幸福。特蕾莎的纯粹,纯真甚至软弱,这些沉重的东西都让他着迷,让他愿意再次选择婚姻,但又因此而痛苦不已,因为他同时又不愿意放弃之前自由的生活,婚后的他依然流连于众多情人中,而特蕾莎由此引发的不安,近乎疯狂。

特蕾莎,知道他只爱她,但她还要托马斯只属于她,她接受不了托马斯灵与肉的分离她要灵与肉的绝对统一,这使得他们的爱情为彼此造就了一间地狱,他们彼此相爱,这足以证明错不在他们本身,不在他们的行为,也不在他们一边的情绪,错在他们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因为他强大,而她却是软弱的。轻与重,本身就是矛盾的,当特蕾莎意识到自己的软弱成了托马斯的负担,她选择了离开,从苏黎世返回布拉格,托马斯又恢复了自由,但他很快就发现特蕾莎已经成了他的“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已经不习惯很久之前的自由生活,于是他将特蕾莎追了回来。

“可我没有遇见你,我肯定会爱上他”这番话让托马斯莫名忧郁。六次偶然,将特蕾莎推到托马斯的身边,她爱上他,完全是出于偶然,而他决定回到特蕾莎身边,是那么的坚决这份坚决,竟是因为这偶然的爱情让他感到绝望,但他却没有想过,六次偶然不就是必然,不就是命中注定吗?我们经常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由不得半点偶然与丝毫牵强。

在我看来,我们生命中遇到某些人,遇到某些事,遇到的一切偶然,这些都是冥冥中已经注定好的必然。

到最后,托马斯和特蕾莎为了逃避城市的叨扰,来到了乡下,过上了田园牧歌的生活,这里的生活让特蕾莎不再沉醉于自己的软弱,她明白了,她爱他,也是因为需要他,她给托

马斯她所认为的忠贞的爱,并非无私的,无可指责的,她用她的弱,逼他就范,将他拖到低处,直至他不再强大,特蕾莎终于释怀,最终,她终于懂得穿上漂亮的衣服,讨他欢心,让他高兴,在这最后的轻盈时刻,与他尽情舞蹈。

而萨比娜,在背叛中体验着快感,在生理之欢中享受暴力,生存状态是永恒的,背叛和逃离在自我价值的驱动下,她逐渐远离了人生的重心,变得越来越孤单。作为托马斯的最佳情妇,她不像特蕾莎那样依赖托马斯,相似的灵肉可分的爱情观念,使得萨比娜和托马斯对彼此有着比一般情人更为深厚的依恋之情,他们互相欣赏,各取所需,托马斯也仅仅只是背叛萨比娜沿途风景中最美好的一站。萨比娜只是借由托马斯赋予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为自己的背叛生涯找到了实现之路。而当托马斯义无反顾的爱上特蕾莎,并与其举办了婚礼时,萨比娜意识到托马斯再也不能成为自己汲取背叛养分的土壤,于是她选择了逃离,当遇到了弗兰茨,他作为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使萨比娜迷恋,但弗兰茨循规蹈矩,不自主的想要承担责任,使萨比娜感受到生命之重的压迫,她迫切逃离,而弗兰茨虽因此失去安稳的家庭,但也获得了生命里的一丝轻盈。萨比娜的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爱情,祖国甚至是忠臣这类词,因为她生命的核心就是背叛,背叛这一切才是他一生的主题,她否定一切价值观,让自己活到了无限轻盈之中然而就是这样的核心,以至于萨比娜生命中只剩下了背叛,渐渐陷入虚无主义的困惑和深渊之中,萨比娜脱离了正常人的生存空间,她追求自由,而却最终失去了自由,享受背叛,最终却没有可背叛的了。一味的追寻轻,直至挣脱生活的重负,最后却又失重。最终她才醒悟到,背叛到最后还是没能成功,背叛反而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浪费在这无穷无尽的背叛之中了。如果生命中只有轻,那必也是生命不可承受的。

纯粹的重,纯粹的轻,都使人难以承受。而是否因为承受,幸福因此荡然无存?我想承受是定式,是必须经过的历程,对幸福的寻找就在于自己,因为轻视而没有幸福,那何不赶紧重视,便重新夺回这种幸福。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不必惧怕沉重,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所谓的幸与不幸。我们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的生活,苦乐自知,我们仅仅需要的,便是选择让我们真切感受生命的轻与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