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校长思政第一课《努力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小学校长思政第一课《努力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小学校长思政第一课《努力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小学校长思政第一课《努力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小学校长思政第一课

《努力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2020年9月25日。一个月前,随着2020学年秋季学期的到来,举国上下亿万学子陆续回到校园。我们学校也迎来了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顺利返校。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重逢,也是来之不易的重启。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大家顺利返校的背后,凝聚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努力。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才能成长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呢?“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今天的校长思政第一课,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刻苦学习知识

“学向勤中得,莹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同学们,当你们徜徉于我们美丽的校园,是否曾留意过走廊间宣传海报上的这首《勤学》?诗人汪洙劝勉世人,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

这张海报上还有《凿壁借光》《唐伯虎潜心学画》《司马光警枕励志》《囊萤映雪》《岳飞学艺》《少年包拯学断案》这六个勤学小故事。无论是官拜丞相的经学家匡衡,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还是民族英雄岳飞,画家、文学家唐伯虎,断案如神的包拯,无一不是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勤奋刻苦积累知识、磨练技艺,长大后方才成就一番大业。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这一点呢?

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二、坚定理想信念

要从小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你们要注意培养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遥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闽西赣南出发,开始了持续近两年的艰苦长征路。长征期间,翻雪山、过草地、忍饥挨冻,各种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在完成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后,红军的战斗力得到了保留,为后续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红军长征的胜利,正是因为战士将领们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心怀坚定的理想信念跟着党走,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

同样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高校的师生分别从北京、天津出发,先在长沙合并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随后,又迁移到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再次迁移回北京、天津原来的校址。同学们,想想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中,当年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不

惜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只为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来坚持他们的学业。他们在校歌中曾唱到:“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坚持,才使西南联大的校友中诞生出来174位“两院”院士,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同学们,虽说我们现在身处和平年代,但这种不畏艰险、坚定信念的长征精神,热爱学习、追求理想的求学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三、磨练坚强意志

人生路上多风雨。在我们追求理想信念的路上,难免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需要靠着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去战胜,一步步追寻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要怎样磨练坚强意志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在黑暗中长途跋涉。所以我们首先就要制定合理的目标。目标不能太大,要切合实际。接着,我们要好好想想达成目标的具体方法。例如,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每天记忆十个新单词,每天跳绳100个,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好方法。校长“六一节”提出的“六个一”,希望你们持之以恒逐一落实。

第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磨练意志,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例如,积极参加学校和家庭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打扫房间、收拾书包、做饭洗碗等等。

第三,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同学们要从小、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自己管理自己、控制自己,而不能一直靠爸爸妈妈的叮咛和老师的督促。当你遇到困难,千万不要灰心,要知道困难是暂时的。调节好自己的心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找准解决困难的方法,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当你走出这片低谷,你会发现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定顽强了。

四、锻炼强健体魄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深深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免疫力是我们对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拥有强健的体魄,能让我们更高效、更长久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为祖国、为全人类做贡献。

保持良好健身习惯的伟人名人还有很多。例如我们熟悉的钟南山爷爷。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爷爷现在已经八十多了,但是在媒体的镜头之中,钟爷爷的身材依旧挺拔,精神抖擞。钟爷爷说过:“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

钟爷爷现在能有这么不错的状态,与他一直坚持做运动息息相关。但是钟爷爷并不是年迈的时候才开始接触运动,他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热爱运动,在400米栏项目中以54.2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全国纪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钟爷爷身为院士,每天的工作任务繁重,但是在日常繁忙工作之余,他每周都会抽出三四次进行锻炼,每次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息和习惯。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想拥有强健的体魄仅仅靠锻炼还不足够。在疫苗来临之前或者疫苗来临之后,我们仍然会面对有可能侵略我们的一些细菌、病毒,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抵御外界的细菌和病毒呢?在本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为同学们送上了既科学又实用的十大“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1.戴口罩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2.洗手要像做作业一样认真。3.打喷嚏、咳嗽要用纸巾或胳膊肘挡住嘴。4.聚餐用公筷,餐具不混用。

5.不摸来路不明的小动物,手脏不要摸自己。

6.早餐要吃好,多吃高蛋白。

7.不过度用眼,眼睛累了多远眺。

8.坚持锻炼,保持合理体重。

9.每天睡足一个香甜的好觉。

10.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希望同学们牢记这十点,加强锻炼,均衡营养,注意卫生,健康地生活和学习!

亲爱的同学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努力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漫漫人生路,追梦无止境,让我们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超越自我、奋勇前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