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

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

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
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

红豆杉介绍及其特点

红豆杉树姿优美,树干紫红通直,种子成熟时呈红色,假皮鲜艳夺目,同时,它分泌释放的各种生物碱气体能净化空气,有疗养保健的作用,是上等的园林观赏树种。红豆杉木质坚韧、纹理细直、色泽淡红,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形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红豆杉是集药用、观赏、防癌保健为一体的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世界各国都将其视为“国宝”。它具有八大特点:

一、“国宝”。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植物中的活化石。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珍稀濒危植物;1999年,红豆杉被列为国家一级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范围,同大熊猫一个保护级别。目前中国发现年龄最长的红豆杉是3000年。

二、红豆杉属CAM类植物。全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最适合在室内摆放,起到增氧效果。

三、防癌。红豆杉可以吸收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还能吸收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致癌物质,净化空气,起到防癌、抗癌作用。

四、抗癌。红豆杉又名紫杉,可从中提炼出一种有机物单体,该单体是国际公认的治癌良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性,被命名为“紫杉醇”。

五、吉祥树。红豆杉称为“长寿树”、“吉祥树”。具有驱蚊防虫作用,抗病虫能力强,无需用农药也能健康生长,生机蓬勃。它的树龄可高达五千年以上,被称为“长寿树”;

六、黄金树。红豆杉全身是宝,它的木材是优质红木,可做高档家具,果实可做保健品,根部可做工艺品,皮与细根是提炼紫杉醇最好的原料,所以又被称为“黄金树”。

七、耐阴。红豆杉是极好的盆栽观叶植物,它喜阴湿、避阳光、少浇水,极好养护,属“懒人植物”,适合居室、办公室、宾馆、饭店摆放及小区、公园等园林城市绿化。

八、耐温常青。红豆杉在温度高达41摄氏度时,依然生长良好,温度在零下6摄氏度时还能微长,四季常青,造型美观,南北适宜。

总而言之,红豆杉是“国宝”,耐阴、耐温,属CAM类植物。专家称,同时具这三大特性的植物仅有二到三种,加上其独特的功能作用,已无任何植物能够与之媲美。红豆杉产业是健康产业,为生态文明作出贡献,利国利民,造福人类。

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针叶表达坚毅与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红豆彰现了爱心与思念。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东北红豆杉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树种加以保护。

药用价值:

癌症药物的新来源: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紫杉酚属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

者仍服用该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虽然现在这种药物的供应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会增加:调查人员正在测试该药对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样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疗效。如果该药对上述疾病确实有疗效,那么药物将变得供不应求。因为该药的生产是先从太平洋红豆杉的针状叶中提取先导化合物,再对其加工而成的。太平洋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生长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学的化学家安杰拉·霍夫曼一直在寻找办法,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酚的产量。出乎意料,她在另一个完全无关的研究课题中发现了该化合物的一个新来源。她和她的同事当时正在研究榛树,想搞清为什么榛树中有些更易患上枯萎病。这种枯萎病在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河谷毁坏了成片的榛树林。研究人员从几种类型的榛树中得到了提取物,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纯化和分析,霍夫曼在其中发现paclitaxel的化学特征。霍夫曼和她的同事发现,榛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实中都含有paclitaxel,虽然含量仅有红豆杉的10%。他们同时发现生长在榛树上的真菌也可产生paclitaxel。戴维·霍克说,最终,有关真菌发现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戴维·霍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县一家药物公司的天然产品专家。他说,红豆杉中也含有产紫杉酚的真菌。霍克强调,如果能用真菌在大缸里产生这种药物,“这将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练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以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含量较高,由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为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沉积。如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效成份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发酵. 后三种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STTERLE等从短叶红豆杉韧皮部分,分离得到一种寄生真菌(taxo myces an dreanae).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产生紫杉醇及相关烃合物,但由于目前产量极低,所以还不能在生产中得到应用。重组DNA技术可望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通过研究还发现:根是除树皮外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人们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 terium rhizogenes )浸然红豆杉植物外植体诱导生根。这一办法不需外援激素,发根生长迅速,遗传性状稳定而受到重视。如能把寻找合成紫杉醇或其类似衍生物,从微生物合成途径中,定向得到关键酶和克隆红豆杉相关基因结合起来,可使这一方法得到突破具第五界北京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介绍,从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发展过程大体情况是:从60年代起,抗癌新药的发现主要是从原始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几种抗癌化疗试剂,也不是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比如:从长春花中分离出的“长春花类生物碱”

从盾叶鬼臼中分离得到的“表鬼臼毒素”类衍生物。

从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

以至到现在的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紫杉二帖类”成份等。

提取紫杉醇所需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1. 用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的关健技术及相关资料.

2. 紫杉醇含量的精度测定方法及质量标准及相关资料.

3. 去杂超净设备.

4. 高压液相色谱仪及液相色谱分析拄等。

园林绿化价值:

房前屋后,荒坡空地,道路两旁也适宜种植,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效益显著。红豆杉树形美丽,果实成熟期红绿相映的颜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护和林、园艺观赏林,是新世纪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优良树种。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红豆杉属(标准状态:现行)

I C S65.020 B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 Y/T2740 201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二一致性二稳定性 测试指南红豆杉属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c o n d u c t o f t e s t s f o r d i s t i n c t n e s s,u n i f o r m i t y(D U S)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T a x u s c h i n e n s i s(T a x u s L.) 2016-10-19发布2017-01-01实施

目 次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D U S 测试技术要求1 5 特异性二 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3 6 品种分组4 7 性状类型和相关符号说明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品种性状特征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技术问卷13 参考文献15 L Y /T 2740 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大学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穗二李纪元二黄发吉二马梅二杨玉林二陈越三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二一致性二稳定性 测试指南红豆杉属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豆杉属(T a x u s L.)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二一致性二稳定性测试技术要求三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红豆杉属植物新品种的测试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19557.1 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二一致性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 B/T19557.1 20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叶基扭转l e a f b a s e t o r s i o n 叶子原为螺旋状排列,但由于叶基部下延,扭曲成两列三 3.2 叶背绿色边带d o r s a l g r e e nb e l t 在叶背面,叶缘和气孔带之间有一条绿色的带,有宽也有窄三 3.3 叶背乳状点l e a f d o r s a l e m u l s i o n 在叶背面细小的角质乳头状突起三 3.4 假种皮(种托)a r i l 由珠托发育而来(未发育者称种托)三 4D U S测试技术要求 4.1测试材料 4.1.1由审批机构通知送交测试品种的时间二地点及测试所需要的植物材料数量和质量三从非测试地国家或地区递交的材料,申请人应按照进出境和运输的相关规定提供海关二植物检疫等相关文件三4.1.2测试材料是通过无性繁殖的3年生植株三 4.1.3测试材料数量不得少于10株三 4.1.4测试材料应为无病虫害感染二生长正常的植株三

红豆杉的种植与管理

红豆杉 繁殖方法 红豆杉大多采用种子繁殖。11月种子成熟后即可采收,之后将肉质种皮清洗干净晾干,随即用湿沙层积埋藏在背阴干燥处,上面覆盖塑料膜及草帘。夏秋季应每月翻动种子两次,到次年3月初即可播种育苗。苗床应选择背风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地块,床宽1米,沟宽40厘米,东西向起高垅,垅两侧埋25厘米高、4厘米厚的钢板,深10厘米。床土要求深翻并精细耕作,施入呋喃丹防治地下虫害。用蛭石、河沙、泥炭、园土各一份,并加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混合成基质填入钢板内,与侧板平中间高出3~5厘米。覆上塑料膜密封熏蒸3至5天即可播种。种子均匀散播于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在200粒左右,播种后用木板略压平,盖1至2厘米厚的混合基质土,覆盖草帘或塑料膜保温保湿。遇天气干燥应适当喷水,一般40天后可发芽出苗。此时应去掉塑料膜或草帘,并在苗床上方搭设2米高的遮阴棚,上盖遮阴网防止阳光直射。保持苗床湿润,遇雨天应搭低拱棚并盖塑料膜防止苗床水分过多。做好苗床的排水通风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幼苗期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淡饼肥水,忌用化肥和浓肥。幼苗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护管理,苗高可达15~25厘米,并有2~3个分叉枝。4月上旬可进行移植。种植地应选择背风、干燥、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壤地,深翻20厘米,每平方米施5公斤腐熟有机肥。起高垅,挖深沟,垅宽100厘米,沟宽30厘米。每垅种5行,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移植宜选在阴天,应随移随种,需带土球移栽。移栽后马上浇一次透水,并在上面搭2米高的遮阴棚,晴天盖遮阴网,阴雨天及晚上可将其去掉。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一般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饼肥水。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夏季加强遮光降温工作,必要时采取喷水降温,以创造冷凉湿润环境利于苗木生长。红豆杉既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等材料,又是极具医疗价值的药材,更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随着其人工繁殖和人工栽培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红豆杉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7] 先育种植法 用红豆杉种子繁育苗木时,要注意种子的储存方式,要沙种混藏或控温处理,这对越冬后出芽和打破休眠习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种前要搓伤种皮、温水浸种、药剂激素处理。出苗后遮阴是育苗的关健。可防止苗木高温灼烧保持湿润、透光度在40%为宜。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出苗率均可达到70~80%,要求出苗温度高于15度。 实生苗幼苗的动态生长情况是:实生苗的株高和茎粗在出苗的前两年生长缓慢,株高一般年生长10cm左右,移栽一年以后生长加快。3~5年年增加量可达20~30cm. 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可克隆性。利用红豆杉植株的嫩茎、针叶、树皮、形成层、假种皮、胚等做为植体进行培养研究。 1..选用红豆杉优良品种,如东北红豆杉的优质器官(紫杉醇含量较高)做为外植体,接种培养基中,经过愈伤组织形成、生根、幼苗芽丛形成等骤,在实验室可获得大量的组培苗。在经过基质移栽、练苗、检查防疫后成为生产用苗。 2.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形成的迟与早的比率,在不同的种类和同一种类不同植株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与外植体类型、取样部位及采集季节、光照条件、培养基种类等因素有关。在诱导培养基上,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形成情况因红豆杉的种类及植株的不同也有差异。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水解(CA)能促进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的伤愈组织生长,但浓度大于0.5%时不利于紫杉醇的形成和积累。 而当浓度大于1%时又能促进伤愈组织的的愈合,和形成新的生长点,又不影响紫杉醇的积累。

野生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2. 仿生栽培: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优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3. 生态环境: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4. 自然保护区:指在不同的环境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水域和海岸。就地保护:指在其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 5. 野生植物资源: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存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6. 生态适应: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并以其自身的变异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成为生态适应。 7. 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原料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的一群植物。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8. 踏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 9.果树植物资源:指一些能够提供鲜食、干果和作为饮料加工原料的经济植物 10.油脂植物:含油器官的含油量达10%的植物 11.系统研究法:是建立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12.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体。 13.引种与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4.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二:填空题 1. 在一下植物(银杉、银杏、三尖杉、人参、红豆杉、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人参、水杉。 2. 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要: 3. 1983 年在中国植物学会 50 周年年会上,吴征镒将植物资源分为5类,分别是:食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防护及观赏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 4. 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路线调查,样调查。 5. 芳香油提取的三种方法: 6.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产品的二级开发、针对发展新资源的三级开发。 7.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域可划分为:缓冲区、实验区、旅游区。 8.特种油脂的内涵:a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特殊,b用途特殊,c产地独特,d价值高 9.特种油脂的种类:高亚油酸,高亚麻油酸,高ve油酸,二十五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1东北三宝是:人参、鹿茸、乌拉草 2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_ 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3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_中华猕猴桃_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且现已被驯化。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禁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生栽培。 5写出一种我国特有的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植物:银杏、水杉、攀枝花苏铁、银杉等

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

红豆杉介绍及其特点 红豆杉树姿优美,树干紫红通直,种子成熟时呈红色,假皮鲜艳夺目,同时,它分泌释放的各种生物碱气体能净化空气,有疗养保健的作用,是上等的园林观赏树种。红豆杉木质坚韧、纹理细直、色泽淡红,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形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红豆杉是集药用、观赏、防癌保健为一体的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世界各国都将其视为“国宝”。它具有八大特点: 一、“国宝”。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植物中的活化石。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珍稀濒危植物;1999年,红豆杉被列为国家一级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范围,同大熊猫一个保护级别。目前中国发现年龄最长的红豆杉是3000年。 二、红豆杉属CAM类植物。全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最适合在室内摆放,起到增氧效果。 三、防癌。红豆杉可以吸收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还能吸收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致癌物质,净化空气,起到防癌、抗癌作用。 四、抗癌。红豆杉又名紫杉,可从中提炼出一种有机物单体,该单体是国际公认的治癌良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性,被命名为“紫杉醇”。 五、吉祥树。红豆杉称为“长寿树”、“吉祥树”。具有驱蚊防虫作用,抗病虫能力强,无需用农药也能健康生长,生机蓬勃。它的树龄可高达五千年以上,被称为“长寿树”; 六、黄金树。红豆杉全身是宝,它的木材是优质红木,可做高档家具,果实可做保健品,根部可做工艺品,皮与细根是提炼紫杉醇最好的原料,所以又被称为“黄金树”。 七、耐阴。红豆杉是极好的盆栽观叶植物,它喜阴湿、避阳光、少浇水,极好养护,属“懒人植物”,适合居室、办公室、宾馆、饭店摆放及小区、公园等园林城市绿化。 八、耐温常青。红豆杉在温度高达41摄氏度时,依然生长良好,温度在零下6摄氏度时还能微长,四季常青,造型美观,南北适宜。 总而言之,红豆杉是“国宝”,耐阴、耐温,属CAM类植物。专家称,同时具这三大特性的植物仅有二到三种,加上其独特的功能作用,已无任何植物能够与之媲美。红豆杉产业是健康产业,为生态文明作出贡献,利国利民,造福人类。 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针叶表达坚毅与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红豆彰现了爱心与思念。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东北红豆杉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树种加以保护。 药用价值: 癌症药物的新来源: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紫杉酚属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

红豆杉品种大全(11个)

11 赤柏松紫杉 东北红豆杉也称紫杉,赤柏松是我国4种1变种红豆杉之一,其他几种为: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日本、朝鲜、俄罗斯等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乔木 树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薄质,片状剥裂。枝条密生,小枝带红褐色,一年生枝深

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叶生于主枝上者为螺旋装排列,在侧枝上叶 柄基部扭转向左右排成不规则两列。叶线形,半直或稍弯曲,长 1.5~ 2.5厘米,宽2.5毫米,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雌雄异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 珠卵形、淡红色,直生。种子卵形,成熟时紫褐色,有光泽,长约6 毫米,直径5毫米。外覆上部开口的假种皮,成熟时倒卵圆形,成杯 状,浓红色,肉质,富浆汁。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特征 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难成林。多见于以红松 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可耐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 最适温度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 排水良好的透气性壤土上种植。 东北红豆杉的株高,在第一年幼苗期生长缓慢,移栽一年后生长 加快,3年以上苗每年增高可达20—30CM。东北红豆杉特点是树 木的小枝一到秋季就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其叶为二列式,稍微弯 曲呈镰刀形,近看像球,远看像花,极为美观。幼苗喜阴性,移栽第 一年需遮阴管理。 利用 以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 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经权威部 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都有一定的 含量,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树皮含量最高,含量可达万

常见野生植物及其作用

秃疮花

【药材基原】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用于扁桃体炎,牙痛,淋巴结结核;外用治头癣,体癣。 【用法用量】3~5钱。外用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患处。鲜草捣烂,投入污水中,可杀孑孓灭蚊。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备注:五一营期间在凤翔县马村见到很多 绣球小冠花 【功效】:强心利尿。 【主治】:用于心悸、心慌、气短,水肿。【性味归经】:苦,寒。心经。 备注:五一营在东风水库土坝一侧见到过绞股蓝

【绞股蓝】又叫白味莲、遍地生根、甘茶蔓、公罗锅底、公锣锅底、绞服蓝、绞股兰、七叶胆、五爪金龙、五爪龙、小苦药 【来源】葫芦科绞股蓝属绞股蓝喜阴湿、疏松肥沃的土壤。种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边、房屋前后坎、山坡路旁、岩脚根等 【药用部位】全草 【功能与主治】补虚,清热,解毒。用于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 夏至草

【别名】小益母草、白花夏枯、灯笼棵、茶所 【性味归经】 中药味微苦,性平。有小毒。养血,调经。 蒙药味微辛,性寒。利尿,退翳。入脾经。 《陕西中草药》: "味微苦,性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用于贫血性头晕,半身不遂,月经不调。消炎、利尿。用于翳障沙眼,结膜炎及遗尿症。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血虚头昏;半射不遂;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疮痈;冻疮;牙痛;皮疹瘙痒。 《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治贫血性头昏,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煎服或熬膏。 中药6—9克,水煎服,或熬膏服用。蒙药多入丸散剂。 【药材来源】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的全草。 【药材采收】夏至前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材炮制】除去杂质、残根及老梗,喷淋洗净,沥干,稍闷,切片,干燥。 夏枯草

红豆杉的保养及开裂如何处理

红豆杉木制品的功效与保养 红豆杉的作用: 1、国家一级珍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的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是广谱、低毒、高效的抗癌新药,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人类近二十年来抗癌药物的最大发现。其独特的抗癌机理是可特异地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阻断细胞分裂,杀死癌细胞。对颈部肿瘤、胃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有较好的疗效。特别对乳腺癌、卵巢癌的治愈率达33%,有效率达60%以上。同时还具有降胆固醇、抗炎等功能。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药物。 2、可做为绿化观赏植物,由于树型美观,种在庭院或做盆景,可爽心悦目修身养性。 3、红豆杉做为雕塑是极好的材料。 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发酵。 红豆杉的功效: 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到有效的功效。 红豆杉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以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三(据 https://www.doczj.com/doc/0f3315858.html,o报道)。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的沉积。如果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练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以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含量较高,由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为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

常见可食用野生植物

常见可食用植物实物 1、一点红: 味道清香,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消炎之功效,现在多做野菜栽培

3~4月采其全草,洗净炒食、作汤,根可煮食。菜可晒干,吃时用水泡开炒食。药用可治腹泻、痢疾(单味水煎服),也可治目赤肿痛,高血压以及各种出血症。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如荠菜拌香干、荠菜炒鸡蛋、荠菜烩豆腐、荠菜肉丝汤、荠菜春饼、荠菜馄饨等,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荠菜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中医认为荠菜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之效用。常用来治疗下列疾病: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便血、尿血、咯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浮肿、小便不利、尿痛;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症、眼生翳膜及青光眼;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等。常吃荠菜,对防治软骨病、麻疹、皮肤角化、呼吸系统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医药界将荠菜中的提取物用于治疗高血压症,服其煎剂或用它沏茶喝,颇有疗效。

嫩叶可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糖类。。也可入药,甘、温、无毒,具有收敛止带,止痢止血的功效。 4、黄栀: 栀子花含挥发油、黄酮、栀子素、鞣质、栀子苷、栀子次苷、藏红花酸等成分。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寒,具有清肺、凉血功效,可用于肺热咳嗽、鼻衄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栀子花性寒、无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炎、凉血等功效。 民间用鲜桅子花12克加水煎汁后,调入适量蜂蜜服,食之可清肺凉血。也可用烘干研细末的栀子花吹入出鼻血的鼻内,起清肺凉血之功效。栀子花还可入肴做菜、做汤、煮粥。

全草可食,味平淡。通常在5~9月中旬采嫩茎叶,用开水烫软,将汁轻轻挤出,加入调料即食。全草供药用,能治痢疾、退热,并有消炎和利尿作用。捣烂外敷肿毒处效果很好,也可用治毒蛇咬伤、痔疮。肉质草本,肥嫩多汁。 6、车前草: 山野中常见的野菜之一。具有利尿、止泻等作用。车前草可煮熟生吃、做汤、做粥或炖着吃,如凉拌、车前草肉片汤、车前草叶粥、车前草炖猪肝等,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佳蔬野菜。

红豆杉属植物的繁育现状研究

红豆杉属植物的繁育现状研究 韩彩霞,徐朕,齐晓洋,邓光华* (江西农业大学艺术与园林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 红豆杉属植物为珍稀孑遗植物,且含有珍贵药用成分紫杉醇,对癌症治疗具有一定功效。对近几年来红豆杉属中的红豆 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等繁育研究进行总结,同时为后续研究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加大该属植物保护力度,提高繁育效率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 依据。 红豆杉属;繁育;珍稀濒危;药用 以红豆杉腋芽为外植体,B5为基本培养基,对红豆杉组织培养中褐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激素 2,4-D 2.0mg/L+6-BA 0.5mg/L ,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最好,染菌率为11.11%,愈伤组织出愈率可达88.89%,而加入添加剂组合活性炭和柠檬酸,可以降低红豆杉的褐变程度[9]。1.2南方红豆杉()刘成功[10]等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研究得出,由于南方红豆杉种子内含有萌发抑制物,导致其休眠期较长,自然条件下通常需要2~3年,对其进行25℃层积130d ,转5℃层积80d 处理后,种子平均发芽率可达76%,此方法与苟顺强[11]对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研究结果相一致。 谢红梅[12]等对南方红豆杉进行扦插试验得出,采用300mg/kg 浓度的GGR 激素进行插穗处理,可以使生根率达到86.67%;欧滨[13]等进行不同基质下南方红豆杉扦插试验认为,以河沙和表土按2︰1混合,可以使插条成活率达到76.29%。 郄亚微[14]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外植体接种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pH 进行优化试验得出:最适宜的培养基为B5改良型、最佳接种方法为无叶茎段正插入培养基、添加2.0mg/L2,4-D 或1.0mg/LNAA 、pH 值在6左右,可以有效地提高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成活率。 南方红豆杉还可以进行水培繁育。王楠楠[15]等采用6种营养液配方以土培作为对照进行试验,通过90d 培养后,观察到日本园试配方下南方红豆杉存活率达到95%,鲜质量增长率达到13.1%,均接近于土培,可以解决盆栽下施肥、浇水等问题。1.3东北红豆杉() 赵鹏[16]研究结果表明,IBA 浓度对东北红豆杉各时期内源激素含量有显著影响,IAA 、GA3和ZR 对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ABA 对生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虎[17]等对3年生东北红豆杉嫩枝采用1000mg/L 浓度下速蘸ABT1号生根粉,可以使扦插成活率超过95%,此方法比用生根粉浸泡插条后扦插效果较好[18]; 红豆杉属()植物属于红豆杉科(),通常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因种子成熟时肉质假种 皮呈红色而得名。该属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1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寒温带和热带、亚热带高山地区, 是孑遗珍稀物种,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1] 。由于红豆杉属植物具有自然分布极少且星散,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种群竞争力弱、生长缓慢等特点[2];同时随着人们对其植物提取物紫杉醇过度开发利用,导致野生红豆杉属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个别物种甚至极度濒危,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我国早已将中国红豆杉属植物全部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因此,加大红豆杉属植物的繁育种植力度和改进繁育技术成为保护该属植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对5种红豆杉属植物近五年的繁育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加大该属植物保护力度,提高繁育效率以及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4]。 1红豆杉属植物繁育研究1.1红豆杉( ) 现阶段红豆杉繁育方式主要为扦插、播种和组织培养。 付秀琴在四川茂县采取不同扦插季节、插穗长度、生根剂浓度等因素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在3月份剪取红豆杉枝条5~10cm ,浸泡于3000mg/kg 吲哚丁酸(IBA )中,可以提高插条愈伤组织形成率、须根数、根长及粗壮度等因素[5]。秦涛采用不同年龄红豆杉枝条、扦插基质等因素进行扦插试验得出,红豆杉1年生枝条比2年生枝条易生根成活,而扦插基质按黄心土与珍珠岩2︰1混合较为理想[6]。 宋健[7]等人对红豆杉播种育苗进行研究得出,在早春进行条播,并挖取松树林下带有菌根的土过筛后覆盖种子,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可以使种子出苗率超过70%。然而也有研究认为,红豆杉种子种皮较厚,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自然条件下需经过两冬一夏才能萌发,且成活率较低,即使人工催芽处理后也要第3年才会陆续萌发,不适合大规模繁殖的需求[8] 。 2018年第8期现代园艺3 5〇

有毒植物的种类及毒性分析

有毒植物的种类及毒性分析 有毒植物 植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供给人类食物,同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植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多是有毒的物质,不慎接触到,可能会引起很多疾病甚至死亡。在小说中也经常能看到植物的身影,这里我想按照植物中主要致毒成分来进行分类对有毒的植物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概括。其中有很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此前可能也没有了解到它们的毒性。 有毒植物的种类 一、含甙类的植物 1、夹竹桃:常绿灌木,开桃红色或白色花,分布广泛,其叶、花及树皮均有毒。(我 亲见过,小时候喜欢采它的花玩,现在学习的地方有好多夹竹桃,只能欣赏再不敢动手了) 2、洋地黄:亦称紫花毛地黄,草本植物,各地均有栽培。全柱覆盖短毛,叶卵形,初夏开花,朝向一侧,其叶有毒。 3、铃兰:草本植物,东北及北部山林中野生,花为钟状,白色有香气,全草有毒。 4、毒毛旋花:亦称箭毒羊角拗,灌木,我国云南、广东有栽培,花为黄色,有紫色斑点,白色乳汁,全株有毒。 5、毒箭木:亦称“见血封喉”,落叶乔木,分布于广西、海南等地,高20~25米,叶卵状椭圆形,果实肉质呈紫红色,其液汁有毒。 6、其他:高粱苗、木薯、杏桃李梅的仁、远志、桔梗、皂荚等。 二、含生物碱类的植物 1、曼陀罗:草本植物,高1~2米,茎直立,叶卵圆形,夏季开花,花筒状,花冠漏斗 状,白色,全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强。 2、颠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一大一小,夏季开花,钟状,淡紫色,果实为浆果球形,成熟时黑紫色,其叶和根有毒。

3、天仙子:草本植物,我国东北、河北、甘肃等地有野生,全株有毛,味臭,夏季开花,漏斗状呈黄色,全株有毒。 4、乌头: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中部及东部山地丘陵,茎直立,秋季开花,其根有毒。 5、毒芹: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内蒙一带,根状茎肥大有香气和甜味,秋季茎中空,花为白色,全草有毒。 6、钩吻:亦称断肠草,常绿灌木,夏季开花,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有分布,其根、茎、叶均有毒,民间用来杀虫。 7、藏红花:多年生草本,花期11月上旬至中旬,毒素为秋水仙碱,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及腹泻,大量使用可致命。 8、荷包牡丹: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cm,具肉质根状茎。全株有毒,能引起抽搐等神经症状。(包括所有罂粟花都有毒性) 9、贝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室内植物,全株有毒,含有贝母碱,会引起喉部过敏,大量摄入可引起喉咙肿胀窒息。 10、蓖麻: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毒,含有蓖麻碱和蓖麻毒素,可灼伤口喉,引起抽搐并可致死。 11、水仙:石蒜科多年生草本,为中国著名花卉之一,但却有毒,误食后有呕吐、腹痛、脉搏频微、出冷汗、下痢、呼吸不规律、体温上升、昏睡、虚脱等,严重者发生痉挛、麻痹而死。 12、夺命草:高约30~60厘米,茎基部着生长条形叶.花茎顶端稀疏着生绿白色六瓣花.分布于北美草地及多岩多林地区.,误食可引起消化系统障碍,中毒症状与百合相似,严重时可致死。 13、飞燕草:毛莨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90厘米,全草有毒,其中以种子的毒性最大,主要含有生物碱,误食后会引起神经系统中毒,中毒后呼吸困难,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麻痹或产生痉挛现象。 14、风信子:风信子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茎有毒性,如果误食,会引起头晕、胃痉挛、拉肚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瘫痪并可致命。

《红豆杉种植技术》(怎样种植红豆杉)

红豆杉的种植技术 红豆杉是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总称。红豆杉属(Taxus)植物大约有11种,在全世界自然分布极少,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寒温带及热带、亚热带高山地区,起源于古老的第三纪,是第四世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植物,已经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树种。天然分布范围广,但多为星散生或块状分布[1];近年,红豆杉资源破坏严重,数量呈下降趋势,作为珍稀树种,保护、培育扩大该树种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红豆杉的形态特征、生态学特征及其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3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离;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褐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黄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存于小枝的基部。叶排列成两例,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3(多为1.5—2.2)厘米,宽2—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装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毫米,径3.5-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或宽椭圆形,稀三角形。 1.2 生物学特征 红豆杉属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常绿乔木或灌木,是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物。球花小,单生于叶腋内,早春开放;雄球花为具柄、基部有鳞片。成头状,各有6—14枚盾状雄蕊,每~雄蕊有花药4—9个;雌球花有一顶生的胚珠,基部托以盘状珠托,下部有苞片数枚;种子坚果状球形,着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种子当年成熟怕[2]。 1.3 生态学特征 红豆杉属植物只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黄壤、黄棕壤上生长良好,是典型的阴性树种,幼苗喜荫、忌晒,但是苗期环境过湿,可使幼苗感染立枯病。本属植物多在林分中下层作为伴生树种,散生,基本无纯林存在,也极少有团块分布[3];幼树和成树在冠层郁闭度0.5—0.6之间长势好,随郁闭度增加,长势逐渐减弱[4]。其天然更新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无性萌芽繁殖两种[5]。但由于该属植物常散生于林中而导致的物种间隔,或花期不遇(雌雄异株、异花授粉),使其传粉受精受阻,最终形成的种子数量极有限;加之其种子假种皮味甘甜可食,鸟类、动物也取食[6--7],使残存种子数量更少。而且该属植物的种子呈坚果状,种皮厚,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自然状态下需要经过两冬一夏才能萌发,即使正常萌发,形成的幼苗由于抗逆性差,成活率也很低。比较而言,萌芽繁殖成活率高得多,能较好适应环境的变化[8]。

银杏和红豆杉两种资源植物的特征及用途

银杏和红豆杉两种资源植物的特征及用途 1 银杏 特征:又名白果或公孙树。为裸子植物门银杏纲(目)中繁衍至今的唯一生存种(见图)。这类植物最早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三叠纪和 侏罗纪,种类繁盛,遍布世界各地,新生代衰退,第四纪冰期后仅孑 遗银杏一种,特产于中国。银杏为落叶乔木,多分枝,有长枝和 短枝。叶片扇形,具多数平行二叉状细脉。雌雄异株,球花生于短枝 顶端叶腋,具长梗;种子核果状,具长柄,下垂;外种皮肉质,成熟 时橙黄色;中种皮骨质,乳白色;胚乳丰富。银杏残遗于中国,栽培 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由中国传到日本。再从日本传到欧洲、美洲。中 国广为栽培,北至沈阳,南达广州,东起沿海各省,西至甘肃南部及 横断山脉东缘海拔1000或2000米以下。各地寺庙、名胜古迹常有栽 培数百年至千年以上的大树。 用途:银杏种子为著名的干果,种仁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少量组氨酸、胡萝卜素和核黄素等,也可供药用。外种皮对皮肤有毒。银杏叶含有 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可供药用;叶蜡中有白果醇;秋天黄叶中分得银 杏黄素和异银杏黄素。银杏的木材结构细致,纹理均匀,质轻软,富 弹性,有光泽,不开裂,不反挠,易加工,无异味,为优良用材。

2红豆杉 特征:一种稀有的植物。也称紫杉,是一种常绿乔木或灌木,散生于林中,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繁殖困难。据载,它属第四冰期遗留下来的古老 树种,至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用途:红豆杉因其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的奇特治癌效果而倍受关注。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的内层树皮、树根和枝叶中提取的具有抗癌属性的二萜类化合 物,是一种结构独特、性能完全、并可治疗多种癌症的天然植物产品。 紫杉醇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广普、强活性的抗癌药物,它具有特殊抗癌机 理,能与微管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阻止癌 细胞的增殖。紫杉醇不仅对卵巢癌、乳腺癌、肺癌有较好的作用,而且 对其他疾病也有一定潜力,

红豆杉 (中国特有树种)

红豆杉(中国特有树种) 红豆杉(学名: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是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 心材桔红色,边材淡黄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坚实耐用,干后少开裂。可供建筑、车辆、家具、器具、农具及文具等用材。 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江西庐山有栽培。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 ) 中文学名红豆杉拉丁学名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别称卷柏(峨眉)、扁柏(宝兴)、红豆树(宣恩)、观音杉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杉纲目红豆杉目科红豆杉科族红豆杉族属红豆杉属种红豆杉变种南方红豆杉命名者及年代(Pilger) Rehd., 1919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主要变种 3 产地生境 4 生长习性 5 盆栽养护 6 病虫防治 7 物种现状 8 保护级别 9 主要价值 ?经济 ?药用 ?园林 ?环保 10 相关报导 形态特征 红豆杉是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 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3(多为1.5-2.2)厘米,宽2-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毫米,径3.5-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三角状圆形。[2]

河南常见野生有毒植物和野生药材

河南常见野生有毒植物和野生药材 1、红花石蒜 花很美,全株有毒。食后有流涎、呕吐、下泄、舌硬直、惊厥、四肢发冷、休克,甚至呼吸麻痹死亡。在我国山东、河南、安徽等多省有分布 2、野漆树 叶子和茎的汁液含有漆酚。过敏体质者皮肤与之接触可引起红肿,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误食会引起强烈刺激,引起口腔炎,呕吐,腹泻,严重者可以导致中毒性肾病。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3、盐肤木 盐肤木为漆树科落叶灌木,又名盐麸木。叶子和茎的汁液含有漆酚。过敏体质者皮肤与之接触可引起红肿,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误食会引起强烈刺激,引起口腔炎、呕吐、腹泻,严重者可以导致中毒性肾病。在我国,除东北北部的其它地区都有分布。 4、商陆

商陆误用或用法不当,易引起中毒,一般在药后20分钟至3小时发病,有体温升高,心动过速,呼吸频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则眩晕,头痛,言语不清,胡说躁动,站立不稳,抽搐,神志恍惚,甚至昏迷。从神志昏迷到清醒短者11小时,长达31小时。大剂量可使中枢神经麻痹、呼吸运动障碍,血压下降,心肌麻痹而死亡。大量误食时,甚至会引起痉挛和呼吸障碍。我国西南至东北都有分布,孕妇多服有流产的危险。 5、南天竹 南天竹全株有毒,中毒症状为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产于长江流域及陕西,国内多省分布。

6、珊瑚樱 全株有毒,叶比果毒性更大。人畜误食会引起头晕、恶心、思睡、剧烈腹痛、瞳孔散大等中毒症状,但其根可供药用。 7、仙人掌类植物 刺内含有毒汁,人体被刺后会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性症状,导致全身难受,心神不定。

红豆杉的八大特点

红豆杉的八大特点 这是一种神奇的树种,曾被神舟四号飞船带入太空,在美国白宫、 英国白金汉宫、联合国总部都能找到其倩影,它就是被誉为“健 康树”的红豆杉。 之所以有如此高贵的地位,皆源于它具有八大 特点。 “国宝” 红豆杉是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珍 稀濒危物种,是植物中的活化石。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 级保护植物,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均称其为“国宝”,是 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 红豆杉属CAM 类植物 属CAM 类植物 红豆杉全天24小时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与其它植物相比,最大的优势是适合在 室内摆放,起到增氧效果。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红豆杉不仅可以吸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还能吸收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致癌物质, 能净化空气,起到防癌作用。 含有抗癌物质紫杉醇 红豆杉是世界万物中唯一可以提炼出紫杉醇的物种,紫杉醇是国际公认的治癌良药,广谱、低毒、高效。 吉祥树 红豆杉树龄可达5000年以上,称为“长寿树”、它红果满枝,晶莹剔透,寓意吉祥喜庆,所以又称之为“吉 祥树”。 黄金树 红豆杉全身是宝,它的木材是优质红木,可做高档家具,果实可做保健品,根部可做工艺品,皮与细根 是提炼紫杉醇最好的原料,所以又被称为“黄金树”。 耐阴耐温 红豆杉是极好的盆栽观叶植物,它喜阴湿、避阳光、少浇水,极好养护,在温度高达41摄氏度时,依 然生长良好,温度在零下6摄氏度时还能微长,四季常青,造型美观,是南北适宜的常绿植物。 防避蚊虫 红豆杉通过光合作用,向外挥发自己的气味分子香茅醛,香茅醛具有防避蚊虫的效果。温度越高,其发 挥的香分子越多,驱蚊效果越好,而且这种清新淡雅,炎热夏天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经权威测试这种香味对人畜无害,可驱避上百种蚊虫。 专家称,同时具有耐阴、耐温、属CAM 类的植物很少,加上红豆杉独特的功能,已无任何植物能够与其媲美。红豆杉产业是健康产业,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利国利民,造福人类。

红豆杉属基因的密码子偏性分析

红豆杉属基因的密码子偏性分析 摘要:运用emboss(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pen software suite)软件包中的chips(condon heterozygosity in a protein coding sequence)和cusp(create a condon usage table)程序对红豆杉属的52个基因的密码子偏性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大肠杆菌、酵母、拟南芥和水稻的密码子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豆杉属基因的nc(有效密码子数)为45~58,大部分密码子使用频率较为一致。部分氨基酸密码子使用频率存在较大差异,如ala、asp、phe、gly、his、asn、arg、thr、tyr等。红豆杉属基因密码子偏性与拟南芥等双子叶植物较接近,与原核生物和单子叶植物相差较远。 关键词:红豆杉属;密码子偏性;chips;cusp 中图分类号:s79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427-04 核酸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编码天然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共61种,每一种氨基酸可由1个密码子(met和trp)至6个密码子(arg、leu和ser)编码[1]。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不同的使用频率,这就造成密码子偏性(codon bias)[2]。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这种基因组中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的现象普遍存在,它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基因表达水平、g/c含量、trna的丰富性等[3]。密码子偏性的产生与基因的碱基组成、表达水平、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等众多因素有关,且

常见有毒植物

常见有毒植物 植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供给人类食物,同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植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多是有毒的物质,不慎接触到,可能会引起很多疾病甚至死亡。在小说中也经常能看到植物的身影,这里我想按照植物中主要致毒成分来进行分类对有毒的植物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概括。其中有很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此前可能也没有了解到它们的毒性。那么我们就一块开始: 根据植物中所含有毒成分我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分别阐述: 一、含甙类的植物 1、夹竹桃:常绿灌木,开桃红色或白色花,分布广泛,其叶、花及树皮均有毒。(我亲见过,小时候喜欢采它的花玩,现在学习的地方有好多夹竹桃,只能欣赏再不敢动手了) 2、洋地黄:亦称紫花毛地黄,草本植物,各地均有栽培。全柱覆盖短毛,叶卵形,初夏开花,朝向一侧,其叶有毒。 3、铃兰:草本植物,东北及北部山林中野生,花为钟状,白色有香气,全草有毒。 4、毒毛旋花:亦称箭毒羊角拗,灌木,我国云南、广东有栽培,花为黄色,有紫色斑点,白色乳汁,全株有毒。 5、毒箭树:亦称“见血封喉”,落叶乔木,分布于广西、海南等地,高20~25米,叶卵状椭圆形,果实肉质呈紫红色,其液汁有毒。 6、其他:高粱苗、木薯、杏桃李梅的仁、远志、桔梗、皂荚等。 二、含生物碱类的植物 1、曼陀罗:草本植物,高1~2米,茎直立,叶卵圆形,夏季开花,花筒状,花冠漏斗状,白色,全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强。(也是我小时候经常采摘的一种花,哈哈) 2、颠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一大一小,夏季开花,钟状,淡紫色,果实为浆果球形,成熟时黑紫色,其叶和根有毒。(吃过它的果实) 3、天仙子:草本植物,我国东北、河北、甘肃等地有野生,全株有毛,味臭,夏季开花,漏斗状呈黄色,全株有毒。 4、乌头: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中部及东部山地丘陵,茎直立,秋季开花,其根有毒。 5、毒芹: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内蒙一带,根状茎肥大有香气和甜味,秋季茎中空,花为白色,全草有毒。 6、钩吻:亦称断肠草,常绿灌木,夏季开花,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有分布,其根、茎、叶均有毒,民间用来杀虫。(听过断肠草的大名,还没有亲见过。) 7、其他:雷公藤(根有毒)、马钱子(番木鳖)种子剧毒。 三、含毒蛋白类的植物 1、相思豆,亦称红豆,分布于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为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种子米红色。其根、叶、种子均有毒,种子最毒。(当翻资料看到这些时,偶不愿意相信,呵呵。) 2、巴豆树:乔木,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台湾等地,夏季开花,种子有毒。 四、含酚类的植物 1、常春藤:常绿木质藤本,各地均有分布,叶椭圆形,晚秋开花,果实球形,橙色。全株有毒。 2、毒鱼藤:亦称毛鱼藤,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叶小,夹果,根茎叶均有毒。主要对鱼类毒性大。 3、其他:栎树、野葛、漆树、地薯、槟榔等。特别说明:嚼槟榔可以增大口腔癌的发病几率。 五、其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