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3:13.6 光的偏振

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3:13.6 光的偏振

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3:13.6 光的偏振
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3:13.6 光的偏振

6 光的偏振

一、选择题(1题为单选题,2~4题为多选题)

1.一束光由真空入射到平面玻璃上,当其折射角为30°时,反射光和折射光恰好是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因此,可以推断出玻璃的折射率为()

A.2B.3

C.

3

2D.

3

3

2.“假奶粉事件”曾经闹得沸沸扬扬,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糖量。偏振光通过糖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度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 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最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

3.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狭缝S形成细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轴线转动,使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恰好垂直。在入射光线的方向上加偏振片P,偏振片与入射光线垂直,其透振方向在纸面内,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A.反射光束1消失

B.透射光束2消失

C.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都消失

D.偏振片P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90°角,透射光束2消失

4.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温度敏感光纤测量物体温度的装置,一束偏振光射入光纤,由于温度的变化,光纤的长度、芯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度就会变化。关于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正确的说法是()

A.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大

B.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小

C.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大,表示温度变化越小

D.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大,表示温度变化越大

二、非选择题

5.一束光由真空入射到平面玻璃上,当其折射角为30°时,反射光恰好发生完全偏振(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由此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此时的入射角称为起偏角,也叫布儒斯特角,试求折射率为n的介质的布儒斯特角的通用表达式。

[答案]

一、选择题(1题为单选题,2~4题为多选题)

1.[答案]B

[解析]由题意推断此时的入射角为60°,根据公式n =sin60°sin30°=3。 2.[答案]ACD

[解析]A 、B 之间不放糖溶液时,自然光通过偏振片A 后,变成偏振光,通过B 后到O .当在A 、B 间放糖溶液时,由于溶液的旋光作用,使通过A 的偏振光振动方向转动了一定角度,到达O 处的光强会明显减弱;但当B 转过一个角度,恰好使透振方向与经过糖溶液后的偏振光振动方向一致时,O 处光强又为最强,故B 的旋转角度即为糖溶液的旋光度;因为A 、B 的偏振方向一致,故转动偏振片A 也可以。

3.[答案]AD

[解析]自然光射到界面上,当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时,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且反射光的偏振方向与纸面垂直,折射光的透振方向与纸面平行,因此当在入射光线方向垂直放上透振方向在纸面内的偏振片P 时,因垂直于纸面无光;反射光束1消失,A 正确,B ,C 均错误;偏振片转动90°,平行于纸面内的光消失,则透射光束2消失,D 正确。

4.[答案]AC

[解析]温度变化越大,光纤的各个物理参量变化越大,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度会越小。

二、非选择题

5.[答案]3 θ1=arctan n

[解析]光由空气进入玻璃,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可得n =sin θ1sin θ2

,而θ1+θ2=90°

所以n =sin θ1sin θ2

=cot θ2 由题意知θ2=30°n =cot30°= 3

所求的布儒斯特角为θ1,所以由n =sin θ1sin θ2

=tan θ1 可得表达式为θ1=arctan n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 作用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难度系数 1、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受力物体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重50N的书的重力. (2)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 (3)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 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 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7、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8、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6_光的偏振.

1.(2011·三明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偏振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光就是偏振光 B.沿着一个特定方向传播的光叫偏振光 C.沿着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叫偏振光 D.单色光就是偏振光 答案:C 解析: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只有沿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才是偏振光。所以选项C正确。 2.(2010·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二检测)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 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答案:ABD 解析: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光都能通过偏振片。太阳光、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均能通过偏振片。 3.在垂直于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前后放置两个偏振片P和Q。在

Q的后边放上光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不变 B.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 C.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不变 D.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 答案:BD 解析:P是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太阳光(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P的透振方向一致,所以当Q与P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Q的光强最大;当Q与P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Q的光强最小,即无论旋转P或Q,屏上的光强都是时强时弱。 4. 如图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眼在P 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则() A.图中a光为偏振光 B.图中b光为偏振光 C.以SP为轴将B转过180°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D.以SP为轴将B转过90°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答案:BD 解析:自然光沿各个方向发散是均匀分布的,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是只有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从电灯直接发出的光为自然光,则A错;它通过A偏振片后,即变为偏振光,则B对;设通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2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1.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时间长B.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一样长D.质量大的时间长 【解析】水平抛出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由y=1 2gt 2得t= 2y g,其下落的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 定,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相同,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过程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初始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初始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初始高度和初速度 【解析】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x=v0t,由h=1 2gt 2得t= 2h g,所以时间t由高度h决定,又x =v0t=v02h g,故x由初始高度h和初速度v0共同决定,B正确. 【答案】 B 3.(2013·茂名高一检测)滑雪运动员以20 m/s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 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x,所用时间为t,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x=16 m,t=0.50 s B.x=16 m,t=0.80 s

C.x=20 m,t=0.50 s D.x=20 m,t=0.80 s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根据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得t=2h g= 0.80 s.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x=v0t=20×0.80 m=16 m,B正确. 【答案】 B 4.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5. 如图5-2-1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以v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在它正上方有一小球b也以v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并落于C点,则() 图5-2-13 A.小球a先到达C点 B.小球b先到达C点 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不能确定 【解析】b球做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b 球落于C点,水平位移x与a球位移相同,由于x=v0t,故t=x v0,x相同,v0也相同,因此t也相同. 【答案】 C 6.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抛出后,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物体抛出后,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C.物体抛出后,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始终沿着切线方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光的偏振》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光的偏振》教 学设计

《光的偏振》教学设计 江西石城中学:温树平 342700 教材内容: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三章第六节《光的偏振》高二年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振动中的偏振现象,知道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2.知道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区别,知道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二.能力目标: 1.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体会科学发展的严密性。 2.培养学生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三.情感目标: 1. 培养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验来验证理论. 2. 知道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做好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使学生了解偏振现象及运用光的偏振知识来解释一些常见的光学现象 2. 知道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知道光有偏振现象所以光是一种横波 难点:

通过两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接受光有偏振现象,因为偏振是学生接触的一个新概念,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并通过设疑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类比、推理、判断得到结论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 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有一定了解。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光的偏振现象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而又抽象的,而机械波的偏振现象相对形象些。故要本着由浅入深,新旧联系,全面系统的原则去讲课,先做好机械波模拟实验,使学生认识机械波的偏振,进而认识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作为知识铺垫后然后再做光的偏振实验,在分析光的偏振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且与机械波实验相类比。偏振现象的应用属于了解性的,采用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语言介绍,学生分析思考的方法,而不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同时让学生知道光偏振并不是陌生的,而是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光的偏振现象的抽象性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设疑,学生探讨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具:长绳、长轻弹簧、有狭缝的纸板、激光源、偏振片、powerpoint课件、flash课件、有摄像头的电脑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16(解析版)

1.(2012·广州高一检测)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米、秒B.克、牛顿、米 C.质量、长度、时间D.质量、力、位移 【解析】选项C、D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C、D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A正确;B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B错误. 【答案】 A 2.(2012·厦门高一检测)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 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而采用的一种单位制 C.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基本的单位制,只要在物理运算中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最后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长度、能量、时间 【解析】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个基本量与基本单位,即长度(m)、质量(kg)、时间(s)、电流(A)、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cd).国际单位制就是各国都要统一采用的通用单位制,故A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便于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中的交流,故B选项正确.为了物理运算的简捷、方便,才有了国际单位制的统一规定.只要运算过程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这是国际单位制的又一重要作用,故C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基本单位的物理量中没有“能量”,故D选项错误. 【答案】AB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 B.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 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 cm/s2 D.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 【解析】力学单位制中,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不包含力的单位,故A错误;根据F=ma,1 N=1 kg·m/s2,故B正确;在厘米、克、秒制中,g值不变,g=9.8 m/s2=980 cm/s2,故C错误;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正确. 【答案】BD 4.(2012·桂林高一检测)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2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B.使质量是0.5 kg的物体产生1.5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C.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D.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解析】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是1 N,即F=ma =1×1 N=1 N,C正确. 【答案】 C 5.关于功的单位,下列各式中能表示的是() A.J B.N·m C.kg·m2/s3D.kg·m2/s2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导出新的物理量的单位.根据功的定义式:W=Fs可知,它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位移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力和位移的单位分别是N和m,故1 J=1 N·m,A、B均正确.

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3:13.6 光的偏振

6 光的偏振 一、选择题(1题为单选题,2~4题为多选题) 1.一束光由真空入射到平面玻璃上,当其折射角为30°时,反射光和折射光恰好是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因此,可以推断出玻璃的折射率为() A.2B.3 C. 3 2D. 3 3 2.“假奶粉事件”曾经闹得沸沸扬扬,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糖量。偏振光通过糖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度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 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最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 3.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狭缝S形成细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轴线转动,使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恰好垂直。在入射光线的方向上加偏振片P,偏振片与入射光线垂直,其透振方向在纸面内,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A.反射光束1消失 B.透射光束2消失 C.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都消失

D.偏振片P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90°角,透射光束2消失 4.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温度敏感光纤测量物体温度的装置,一束偏振光射入光纤,由于温度的变化,光纤的长度、芯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度就会变化。关于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正确的说法是() A.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大 B.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小 C.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大,表示温度变化越小 D.到达检偏器的光的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大,表示温度变化越大 二、非选择题 5.一束光由真空入射到平面玻璃上,当其折射角为30°时,反射光恰好发生完全偏振(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由此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此时的入射角称为起偏角,也叫布儒斯特角,试求折射率为n的介质的布儒斯特角的通用表达式。

(新课标)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课时作业9(含解析)选修32

(新课标)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课时作业9(含解析)选修 32 课时作业(九)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对交变电流没有阻碍作用 B.电容器的电容越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C.电容的容抗越小,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 D.电容器具有“通直流、隔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 解析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但由于电容器对交流电也有阻碍作用,容抗即反应电容对交流电阻碍作用的物理量,故A项错误;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故B项错误;容抗越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C项正确;电容对电流的影响可概括为“隔直流、通交流、通高频,阻低频”,故D错误.故选C项. 答案 C 2.(2017·南沙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乙是规格相同的灯泡.当接线柱 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无论电源的正极与哪一个接线柱相连,甲灯 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均不亮;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交流电源时,甲 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关于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和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电感线圈,y可能是电容器 B.x可能是电容器,y可能是电感线圈 C.x可能是二极管,y可能是电容器 D.x可能是电感线圈,y可能是二极管 解析接线柱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甲灯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完全不亮,说明y为电容器;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交流电源时,甲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说明x为电感线圈,A项正确. 答案 A 3.用电压表检查如图中的故障,测量U ad=5.0 V,U ab=0,U bc=5.0 V,U cd =0.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R1断路B.电容器C被击穿

【最新】高中物理 53 光的衍射和偏振教案 教科版选修3 4

5.3 光的衍射和偏振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衍射现象,使学生对光的波动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2)了解光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及衍射图样与波长、缝宽的定性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表述物理现象,概括规律特征的能力,学生亲自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 (1)通过对“泊松亮斑”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都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实验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 教学重点:通过众多的光的衍射实验事实和衍射图片来认识光的波动性;光的衍射现象与干涉现象根本上讲都是光波的相干叠加。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教育学生重视实验,重视实践 1、常见的衍射现象有那些? 小孔衍射、小屏衍射、单缝衍射、边缘衍射。 例1: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日光灯管或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 ( ) A.黑白相间的直条纹 B.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 C.彩色的直条纹 D.彩色的弧形条纹 例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2、为什么平时很难见到光的衍射现象? (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因为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为:逢、孔、障碍物的尺度与波长接近时。由于光的波长很短,所以生活中很难看到光的衍射现象。 例1:如图4-2所示,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案.其中图A是光的_____(填“平行”或“衍射”)图象,由此可判断出图A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____(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3、什么是“泊松亮斑”? 谁提出了“泊松亮斑”?提出的目的是什么?谁证实了“泊松亮斑”的存在?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著名数学家泊松根据菲涅耳的波动理论推算出:把一各不透光的小圆盘放在光束中,在小圆盘后方的光屏上,圆盘阴影中央出现一个亮斑。后人称此亮斑为泊松亮斑。泊松指望这 用心爱心专心- 1 -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10固体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10 固体

基础巩固 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 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 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 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解析: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 答案:BC 2.(多选)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透明的水蓝色的“冰块”,透过它游泳池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做ET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 ) 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 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一定的熔点 D.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析: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同性的,故A正确;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 正确. 答案:AD 3.(多选)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 ) A.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 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 C.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 D.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 解析:晶体内部的微粒是有规则排列的,从而使它在不同方向上的物质微粒排列情况不同,引起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案:AD 4.把某薄片一面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接触它的反面,熔化了的石蜡呈椭

圆形,那么这个薄片是( ) A.非晶体B.多晶体 C.单晶体D.无法判定 解析:只有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答案:C 5.(多选)某固体物质,其热性能各向同性,则该固体物质( ) 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 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 解析:导热性能各向同性的物体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因此A选项不正确.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因此B选项正确.物体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因此选项C不正确.因为单晶体区别于多晶体和非晶体在于其物理性质上的各向异性,因此选项D正确. 答案:BD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各向同性的物体一定没有明显的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 C.通常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这些金属都是非晶体 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解析:多晶体显示各向同性,但具有确定的熔点,A错.晶体熔化时,其温度虽然不变,但其体积和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则内能就可能发生变化,故B错.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非晶体,可能是多晶体,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错,D对. 答案:D 7.(多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按空间点阵排列 B.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 C.非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 D.石墨的硬度比金刚石差得多,是由于它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分布

最新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含答案)

第4课时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导学目标 1.掌握光的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特别是双缝干涉中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及判断方法.2.掌握光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以及衍射与干涉现象的区别.3.掌握光的偏振现象,了解偏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光的干涉 [基础导引]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P到双缝S1、S2的路程差为7.5×10-7m,如果用频率 6.0×1014 Hz的黄光照射双缝,试通过计算分析P点出现的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2.描绘地势高低可以用等高线,描绘静电场可以用等势线,薄膜干涉条纹实际上是等厚线,同一干涉条纹上各个地方薄膜的厚度是相等的.利用光的干涉检查平整度时,观察到了干涉条纹的形状,就等于知道了等厚线的走向,因而不难判断被检测平面的凹下或凸出的位置.为什么薄膜干涉条纹是等厚线? [知识梳理] 1.双缝干涉: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双缝后形成两束振动情况总是________的相干光波.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是________________时出现亮条纹;路程差是半波长的________时出现暗条纹.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Δx与波长λ、双缝间距d及屏到双缝的距离l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2.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____________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的.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的薄膜厚度________. 特别提醒 1.只有相干光才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2.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白光形成彩色条纹. 二、光的衍射 [基础导引] 太阳光照着一块遮光板,遮光板上有一个较大的三角形孔.太阳光透过这个孔,在光屏上形成一个三角形光斑.请说明:遮光板上三角形孔的尺寸不断减小时,光屏上的图形将怎样变化?说出其中的道理. [知识梳理] 1.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光的衍射.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泊松亮斑:当光照到不透光的小圆板上时,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特别提醒 1.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的色散都可出现彩色条纹,但光学本质不同. 2.区分干涉和衍射,关键是理解其本质,实际应用中可从条纹宽度、条纹间距、亮度等方面加以区分. 三、光的偏振 [基础导引]

选修3-4第3章第6节光的偏振教案

选修3-4第十三章第6节《光的偏振》 一、教材分析 《光的颜色色散》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13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认识光的偏振现象以及偏振现象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振动中的偏振现象,知道只有横波有偏振现象 2、了解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区别,知道日常见到的光多是偏振光. 2、能力目标 1、知道偏振光的一些应用 2、通过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偏振现象应用的广泛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2、教学难点 发射和折射时,为什么会使光波形成偏振 四、学情分析(根据个人情况写) 五、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理论分析、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偏振片、立体眼镜、软绳且一端固定在墙上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复习提问1:电磁波是横波还是纵波?电磁波在转播时,电矢量E 、磁矢量B和传播方向x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问…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入: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电磁波是横波,而光波是电磁波,故光波肯定是横波. 而且,由于光波在传播时,引起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的主要是电矢量E ,我们在研究光波的传播时,就可以用E-x图象类比机械波的y-x图象. 本节课,我们将看一看光作为一种横波所显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现象——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偏振现象 启发:我们已经从理论上知道了横波和纵波的差别,那么,它们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有什么表象的不同呢?这里看一个演示—— 演示:(机械)横波和纵波在穿过狭缝时的差别 学生:观察… 现象解释…

光栅衍射和偏振光

光栅衍射和偏振光

12.7 衍射光栅和光栅光谱 一.光栅( grating ) 1. 光栅:由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广义讲,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 都可叫作光栅。 2.光栅分类:透射光栅 反射光栅 我们只讨论透射光栅。 3.光栅常量(grating constant) a :相邻两刻痕边缘间距(透光宽度) b :刻痕宽度(不透光宽度) 光栅常量 d = a + b (相邻两狭缝中心之间距) 是光栅的重要参数。 反射光栅 d d 透射光栅 光栅 (a) (b)

·实用光栅:刻痕数 几十条/mm ~ 几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刻痕数可达几万条/mm ?d ~ 数万?。 ·光栅是现代科技中常用的重要光学元件。 二.实验装置 1.光栅衍射装置 衍射角:θ o P f 缝平面透镜L λ θ d sinθ d θ

光栅常量:d,缝数为N,单色光垂直入射 2.光栅衍射(多缝衍射) (1)每条缝发的光都是单缝衍射光。 各条缝的衍射光在屏上的光强分布位置相同。 (2)多缝衍射是N束单缝衍射光的干涉。或N个单缝衍射图样的相干叠加 (3)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和多光束干涉的综合 三.条纹特点 1.主极大 (1)明纹条件: 光栅方程 d sinθ = ±kλ (k = 0,1,2,…) ·是主极大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还有缺级问题,见后)。 (2)位置: x=f(tgθ)=f(sinθ)=±f(kλ/d) (k = 0,1,2,…)

和缝数N 无关 (3)亮度:各条缝的光在主极大处引起的分振动同相。 主极大处的合振幅是同一方向(同 θ 角)单缝衍射光振幅A 单 的 N 倍。 主极大处的亮度是同一方向(同 θ 角)单缝衍射光强I 单 的N 2 倍。 (4)主极大的最高级次: 1sin 2 0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4.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1.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Δv越大,但若所用时间t也很大,则Δv t 就不一定大,故A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t 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可能反向运动,故C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时,速度达到最大,故D错.【答案】 B 2.一个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6 m/s2,关于这个6 m/s2理解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倍 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差6 m/s D.某1 s末的速度与前1 s初的速度总是相差6 m/s 【解析】某1 s末比该1 s初多了1 s的时间,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该段时间的初、末速度之差为6 m/s,A对,B错.某1 s初与前1 s末为同一时刻,速度为同一个值,C错.某1 s末比前1 s初多了2 s的时间,物体的速度增加了12 m/s,D错.

【答案】 A 3.如图1-4-5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5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甲乙 图1-4-5 A.8.0 m/s2 B.5.1 m/s2 C.2.2 m/s2D.1.6 m/s2 【解析】注意将速度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米/秒,然后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式a=v-v t 进行计算. 【答案】 C 4.(2012·河坝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C.加速度-3 m/s2比1 m/s2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 【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A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B正确.加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只表示方向,C错,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D正确. 【答案】BD 5.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转动

高中物理-光的偏振练习

高中物理-光的偏振练习 1.(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C ) 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 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解析: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故选C。 2.(多选)(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以下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B.太阳光是偏振光 C.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是多普勒效应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的某一位置会时而出现明条纹时而出现暗条纹 解析: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原理,A对;太阳光是自然光,B错;火车汽笛音调变化是多普勒效应,C正确;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一位置条纹亮暗不变,D错。 3.(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夜晚,汽车前灯发出的强光将迎面驶来的汽车司机照得睁不开眼,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如图)。若考虑将汽车前灯玻璃改用偏振玻璃,使射出的灯光变为偏振光;同时汽车前窗玻璃也采用偏振玻璃,其透振方向正好与灯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但还要能看清自己车灯发出的光所照亮的物体。假设所有的汽车前窗玻璃和前灯玻璃均按同一要求设置,如下措施中可行的是( D ) A.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水平的 B.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 C.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右上45°,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左上45° D.前窗玻璃和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 解析:此题要求自己车灯发出的光经对面车窗反射后仍能进入自己眼中,而对面车灯发出的光不能进入自己的眼中。若前窗的透振方向竖直、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水平,从车灯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回的光线将不能透过窗玻璃,司机面前将是一片漆黑,所以A错误;若前窗玻璃与车灯玻璃透振方向均竖直,则对面车灯的光仍能照射得司机睁不开眼,B错误;若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右上45°,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左上45°,则车灯发出的光经物体反射后无法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高中物理光的偏振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光的偏振知识点归纳 1、高中物理光的偏振发现说明 1808年,马吕斯在试验中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在进一步研究光的简单折射中的偏振时,他发现光在折射时是部分偏振的。因为惠更斯曾提出过光是一种纵波,而纵波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偏振,这一发现成为了反对波动说的有利证据。1811年,布吕斯特在研究光的偏振现象时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的经验定律。 2、高中物理光的偏振产生方法 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1、利用反射和折射。 2、利用二向色性。 3、利用晶体的双折射。 4、利用散射。 另外,线偏振光可以经过波晶片产生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3、高中物理光的偏振度 在部分偏振光的总强度中,完全偏振光所占的成分叫做偏振度。 特征:偏振度的数值愈接近1,光线的偏振化程度就愈纯

粹,一般偏振度都小于1。 4、高中物理光的偏振应用 页 1 第 电子表的液晶显示用到了偏振光 两块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当中插进一个液晶盒,盒内液晶层的上下是透明的电极板,它们刻成了数字笔画的形状。外界的自然光通过第一块偏振片后,成了偏振光。这束光在通过液晶时,如果上下两极板间没有电压,光的偏振方向会被液晶旋转90度(这种性质叫做液晶的旋光性),于是它能通过第二块偏振片。第二块偏振片的下面是反射镜,光线被反射回来,这时液晶盒看起来是透明的。但在上下两个电极间有一定大小的电压时,液晶的性质改变了,旋光性消失,于是光线通不过第二块偏振片,这个电极下的区域变暗,如果电极刻成了数字的笔画的形状,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显示数字。 在摄影镜头前加上偏振镜消除反光 在拍摄表面光滑的物体,如玻璃器皿、水面、陈列橱柜、油漆表面、塑料表面等,常常会出现耀斑或反光,这是由于光线的偏振而引起的。在拍摄时加用偏振镜,并适当地旋转偏振镜面,能够阻挡这些偏振光,借以消除或减弱这些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或亮斑。要通过取景器一边观察一边转动镜面,以便观察消除偏振光的效果。当观察到被摄物体的反光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篇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高中物理课时作业全套

课时作业1运动的描述 对应学生用书P300 1.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2011年6月16日发生的月全食从当天凌晨2时22分24秒开始初亏,整个月食过程持续时间为3时39分58秒.对此次月全食,我国西部、西南部分地区可见其全过程.这次月食的一个较大特点是月全食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达到1小时41分钟.对于可见月全食地区的公众而言,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则() A.2时22分24秒是时间间隔 B.3时39分58秒是时间间隔 C.在观测月全食时可将地球看成质点 D.月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这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解析]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所以2时22分24秒指的是时刻,3时39分58秒指的是时间;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

质点,所以在观测月全食时不可将地球看成质点,月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答案]BD 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D.甲的末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解析]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相同时间内加速度大的速度变化一定大,C正确;由于物体初速度未知,故无法判断某一段时间内的末速度、平均速度以及位移的大小,A、B、D 错误. [答案]C 3.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0 m/s2B.10 m/s2 C.5 m/s2D.无法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