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在城乡发展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新型城镇化成为了很多国家的政策重点,包括我国。那么,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出发,探讨不同的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以期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启迪。

一、美国的城市扩张

美国一直被称为汽车国家,由于汽车交通的发达,城市规模呈现出逐年扩张的特征。美国城市的扩张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向外扩张,在城市之外新建住宅区,随着不断的扩张,城市范围得到了不断的延伸。第二种是城市的内部扩张,即所谓的城市再生。这一模式将旧城区的破败房屋和老旧设施拆除重建,改善旧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扩大城市的总体规模。

此外,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模式——城市圈模式。即在主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小城镇,利用主城市的经济和人口优势,实现小城镇和主城市的融合。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同时也可以改善交通状况。

二、日本的城市聚集

日本系统地推行的城市聚集政策,使其成为了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日本政府在制定城市聚集政策时,注重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建设了一系列的新城,以满足居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气候、环境、交通等问题,日本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了新城的建设。

日本政府还提出了实施中心进一步分化,城市功能特色化,强化城市内地区中心等一系列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具体而言,是把城市划分成一些交通节点,然后在这些节点周边进行开发,引导人口或企业逐步向周边转移,从而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分配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新加坡的有序规划

新加坡是个城市化率极高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小的国之一。在

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新加坡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解决之道。它在城市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有序规划”的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规划学、地产学、工程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运用,将土地有效地利用起来,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新加坡政府还注重建设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为此,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社区、文化等多个方面,以期为居民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而言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的方法、政策、措施各不相同。美国注重地区经济和人口聚集,日本则强调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城市的人口压力问题,而新加坡政府则注重城市空间体验和文化建设。这些城市化模式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而且往往在不同地区实行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在自己的城市化进程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在城乡发展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新型城镇化成为了很多国家的政策重点,包括我国。那么,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出发,探讨不同的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以期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启迪。 一、美国的城市扩张 美国一直被称为汽车国家,由于汽车交通的发达,城市规模呈现出逐年扩张的特征。美国城市的扩张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向外扩张,在城市之外新建住宅区,随着不断的扩张,城市范围得到了不断的延伸。第二种是城市的内部扩张,即所谓的城市再生。这一模式将旧城区的破败房屋和老旧设施拆除重建,改善旧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扩大城市的总体规模。 此外,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模式——城市圈模式。即在主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小城镇,利用主城市的经济和人口优势,实现小城镇和主城市的融合。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同时也可以改善交通状况。 二、日本的城市聚集 日本系统地推行的城市聚集政策,使其成为了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日本政府在制定城市聚集政策时,注重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建设了一系列的新城,以满足居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气候、环境、交通等问题,日本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了新城的建设。 日本政府还提出了实施中心进一步分化,城市功能特色化,强化城市内地区中心等一系列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具体而言,是把城市划分成一些交通节点,然后在这些节点周边进行开发,引导人口或企业逐步向周边转移,从而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分配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城镇化模式

发达国家城镇化模式 发达国家模式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模式与本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土地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相互关系,可以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模式概括为两种模式:即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为基础的城镇化,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表2)。 (1)政府调控下的城镇化。工业革命前,西欧国家的城镇化比例在3%左右,城镇化发展缓慢。工业革命后,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城镇化进程。1851年英国城镇化比例率先超过50%,德国、法国也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使城镇化比例上升到50%以上。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比例都达到70%以上。目前,这些国家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最为缓慢的地区之一,人口转移以城市间流动和移民

为主,没有明显的城乡界限。 英国、德国、法国3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以下特点:①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近代的工业化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城市发展,如英国的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制造业、金融业的兴盛吸引了大量人口,城市规模不断壮大。而人口聚集又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规模经济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集聚作用。②拥有配套的法律制度。针对人口集中引起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政府出台相关法律对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进行强制性的规划引导。如英国的《公共卫生法》、《环境卫生法》、《住宅与规划法》等,对城市建筑和环境卫生进行管制,缓解了城市过度拥挤造成的问题。③政府发挥调控职能。英国、德国、法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土地、住房、交通、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充分发挥了调控作用,引导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如英国的《绿带开发限制法案》,规定由政府收购土地建设绿化带,减少了城市扩张对环境的损害。德国明确提出城镇发展要“兼顾市场竞争和公共利益”的原则,出台《联邦建设法》和《联邦建设促进法》,协调城市的规划布局,并强调对生态环境和历史遗迹的保护。 (2)市场主导下的城镇化。美国工业革命开始较晚,但工业化水平提升很快,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美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镇化率在1920年突破50%,1970年达到73.5%。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已进入高度城镇化,1990年城镇化率达到75.2%[3]。

城镇化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探索

城镇化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探索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3年第8期 胡少维 近10年来,中国城镇化以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10年来,城镇化既增加了投资又推动了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城镇化依然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的潜在内需。加快城镇化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中国的城镇化究竟采取什么模式,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中“新”要体现在何处,值得深入思考。正确选择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生态文明的核心课题,而且也是确保中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之关键。 国外不同时期几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 ●英国:城市与农村变革同步推进 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近1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从20%提高到51%,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出现推进了农业技术革命,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并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由此加快。“圈地运动”则引发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大农场的建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了毛纺织工业对于原料和劳动力的双重需求。 ●美国:低密度蔓延式扩展 美国的城市化起步于19世纪30年代,到1920年时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2%。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许多城市人口移居到郊区,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型向多个中心分散型转变。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城市沿公路线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低密度的蔓延式扩展降低了人口密度,促进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发展差距的缩小。 低密度蔓延式城镇化也带来诸多问题,包括大量森林、农田、绿地被占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耗费通勤时间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能源消耗;居住区过于分散,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难以配套,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老城区破旧,设施得不到更新,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等。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城市规划者、学者和居民都开始意识到低密度城市空间布局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精明增长”( SmartGrowth)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强调空间紧凑,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加强土地利用的混合功能,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拉美: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市化 拉美地区的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战后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加快了重工业的发展,而且这些资本密集型的工业集中布局于几个大城市,国家的城市建设投入也集中于这些大城市。在农村,一方面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土地和资本

新型城镇化的国际经验借鉴

新型城镇化的国际经验借鉴 西方各国在历经几十年到上百年时间的发展后,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实现了城镇化。其中,有的城镇是自然形成和发展的,有的是由政府的主动推动和促进而形成和发展的。总体来看,政府主动干预发展的城镇,在城市布局、城市建设、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方面,普遍优于自然成长的城镇。 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主要起的作用体现在: 科学制定城镇规划,保证其执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处理好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关系; 多种方式保障城市建设资金; 以市场机制满足城市土地供应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注重生态环保。 (一) 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 综观世界各国.城镇化程度和城市发展质量较高的国家,都较为重视市镇建设规划。做到规划前对城市有详细的分析和定位,充分考虑到人文、地理、资源、建设投资等各方面的因素,对城市进行最合理的规划设计。 实践证明,城市规划的干预机制与市场机制联系越紧密.规划的引导作用发挥得越好。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1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

国外城镇规划已由政府行为逐渐转向市民参与,由理性、专业性和集中的权力转为感性的、具体的、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 美国公众可全过程参与城市规划,以保障民众的合理权益。 英国每一种类型的开发规划制定都有法定的公众参与程序,形式有公众评议、公众审查、公众讨论、公众审核、公众意见等。 2注重规划的前瞻性 制定规划时大都充分考虑城镇未来的发展潜力,为持续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美国城镇市区规划不仅强调功能个性、布局合理,而且注重规划的长期性。 对于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政府亦坚持长远性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对今后需要重建、扩建的项目,也纳入规划的内容之中。 3通过法律约束保障规划的稳定性 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法律手段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约束,防止人为原因或其他因素随意调整,从根本上保证规划执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澳大利亚的城镇规划一旦在议会上表决通过,就形成地方法律,由议会监督实施。 如果实施过程中需要调整,任何人无权擅自决定,需经由议会讨论通过后方能修改。美国的城镇规划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如需变动,除遵循一定的论证程序外,还必须经市民重新审议通过。 (二) 推动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 从各国的城镇化过程看,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转化和升级密切相关。一般是先有产业,后有城镇;城镇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1发达的农业是城镇化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

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

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建立在近代工业化基础上的约260年的世界城市化过程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到2008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50%,标志着人类城市化已经过半,并进入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 一、世界城市化的三大发展阶段 从城市的起源、发展动力和推进规模的角度,可以将人类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分为三大发展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人类城市化发展阶段,二是工业革命后建立在早期工业化基础上的世界局部城市化发展阶段,三是二战后建立在现代工业化基础上的世界全球城市化阶段。 (一)工业革命前人类城市化发展阶段 指工业革命前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人类城市化发展阶段,从城镇的起源(或人类文明的起源)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人类城市化进程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众所周知,人类是群居动物,人类的群居体被统称为人类聚落,城镇就起源于原始的人类聚落。如果纯粹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早期人类聚落主要是农村聚落,由于农业人口承载能力低下,农村聚落规模都很小。随着农业效率逐步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多,再

加上手工业和商业兴起,这些人类活动的人口承载能力较大,因此人类聚落随之不断扩大,当规模大到一定的程度,城镇就开始形成了(目前这仍然是城镇形成的模式之一)。

当然,由于工业革命之前,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难以支撑较大规模的城镇人口,因此在这个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时期,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如果从5500年前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也就是城镇文明,相继诞生开始算起,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在这525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城镇化水平仅增长了3个百分点,即从零增加到1750年的3%左右,世界城镇人口估计只有250万人。期间又经历了城镇起源及扩散阶段、中世纪商业城镇发展阶段和文艺复兴工业革命酝酿阶段,产生了古埃及都城、两河流域古城、印度古城邦、中国古都,还有中美洲的玛雅古城;出现了40万人口的雅典古城、100万人口的罗马古城、100万人口的西安古城和70万人口的北京元明都城等人类农业文明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二)世界局部城市化发展阶段 指工业革命后建立在早期工业化基础上的世界局部城市化发展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结束。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化推进人类城镇化的历程。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具有手段先进、土地占用少、周期短、效率高、产量大以及产品丰富等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归根到底,就是使得工业生产具有巨大人口承载能力,能使人类城市聚落发展得更大,空间分布得更广,让更多的人得以在城镇中生活和工作,从而真正开启了人类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进程。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智乾: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张智乾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1566 次 世界城镇化发轫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此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村时代向城市时代转变。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条件、政治体制差异等原因,世界各国发展出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大类。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模式。美国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主义传统深厚。各级政府长期对城市化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要借助市场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市的集聚与配置,并由此形成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城市群等。 该模式的优点: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配置较为高效,有利于打破区域间行政藩篱与人为的隔离封闭,加速城镇化进程。 该模式的弊端:由于政府调控手段比较薄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出现了放任自流的发展态势。初期城市问题相当严重,城市内部矛盾突出,城乡冲突剧烈;聚集之后又出现经济活动由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的“逆城市化”现象。由此带来的“过度郊区化”产生了土地资源浪费、资源过度消耗、贫富差距加剧等经济社会问题。 (二)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型城镇化模式。西欧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共干预政策,在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的同时,把政府规划与调整放在重要位置,力求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例如,英国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开发,通过设置绿带限制内城扩张,在绿带外围设立了8个距市中心32-50公里的卫星城,较好遏制了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70%的市民可以乘公交上下班,对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征收拥挤费,从规划源头减少出行距离和次数等。 该模式的优点:注重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总体呈协同共进关系,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亦得到较好处理。

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作者:李忠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32期 城市化起步于18世界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结束了工场手工业de1生产方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农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变。纵观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城市病,但是,总体发展趋势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城市化发展速度来看,呈现出慢—快—慢的特点,城市化初期发展缓慢,中期发展速度加快,后期发展速度又放慢,即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轨迹。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模式来看,既有欧美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完成城市化的模式,也有拉美、日韩等国家在三、五十年内完成城市化的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是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一、由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英国的工业化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18世纪早期,英国的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到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英国城市化是以发展轻工业为先导,进而带动能源、工矿、交通工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技术革新在棉纺织领域的展开,轻工城市率先异军突起;机器运转速度的加快、工厂制度的逐步建立,促进煤炭、冶金工业发展起来,产生了一批能源和重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变革,则促进了交通枢纽城市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则是英国城市化的基本前提,19世纪中期,随着“圈地运动”在全国大范围的开展,再加上农业技术的改进,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城市迅速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需要补充新的劳动力,在此背景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英国的城市化为世界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模式,但是,其中也有沉重的教训,那就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粮食自给有余,还可以出口,到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贵族通过著名的“圈地运动”,以暴力形式强制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停滞不前,国内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不得不依赖从国外进口,农业发展不足,反过来制约了城市化的推进。 二、由集中到分散再到集约的城市化——美国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城市化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在不断调整中前进。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美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工业向大中城市集中,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某些城市一跃成为较

新型城镇化发展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路径选择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之一。学术界研究城镇化的历史已有几十年, 但是, 各学科对城镇化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人类学研究城镇化注重社会规范, 城镇化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由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转为现代化的城镇生活方式。经济学认为, 城镇化是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过程, 是经济结构实现转换的过程, 特别强调生产要素的流动对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地理学主要研究区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区域上的分布情况。在城镇化各种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即为城镇化。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迁移的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 加上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 故这一城镇化定义为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综合上述, 城镇化一词有着广泛而丰富的内涵:城镇化是城镇经济、社会、文化等渗透到农村的过程, 是人口集中和产业聚集的过程;是人口结构改变的过程。相对城镇化而言, 新型城镇化突出以人为核心,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 实现人口向城镇的集中, 促进优势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农村与城镇的合理流动, 实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基层治理的调整以及文化与观念的转型, 推进城市与农村一体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城市的规模扩大、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在涵盖农村, 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 依据特色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产业;“新”在一二三产业的协调集聚发展, 农民就业可以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新”在农民身份的改变, 农民和市民享受 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

中外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中外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本文通过对中外典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传统城市化模式”、“美国城市化模式”和“英国城市化模式”的比较分析,尝试提出新型城市化模式并认证了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合理性。 标签: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城市化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化的方向、目标、战略、速度、实现途径及相关方针政策的总称。一般来讲,城市化发展模式受该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所处的地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并非只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简单定位问题,而是涉及到诸多条件的综合考虑。从本质上讲,这些因素或条件的不同就从最基本的层次上客观地、内在地决定了城市化发展道路具体模式的差异性,即不同国家或地区所具备的因素或条件的特质性决定了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概而言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既要参考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本国现阶段的国情国力,同时更要考虑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必须注重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本文欲通过对中外典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传统城市化模式”、“美国城市化模式”和“英国城市化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尝试提出新型城市化模式。 一、传统的城市化模式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传统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城市化的进程完全受指令性计划的控制。比如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居民实行粮食凭票供应,即使是住房也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不重视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此相伴随,政府倾向于发展大中城市而限制中小城市,特别是1958年之后,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三是在所有制方面,主要借助于国有经济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限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乏力,使得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四是人们把城市当作一个消费单位,而不是生产单位,从而限制了工业对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五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之不重视城市带、城市圈或城镇体系的建设,以至于中国根本就不可能产生国际大都市和大都市带;六是在经济增长方面,实行粗放式经营,不注意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七是城市规模由计划来确定,而不是由经济发展的规模来决定。也许是受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极其缓慢。统计显不,195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12.46%,1978年仅为17.92%.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2个百分点。可见,我国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一种滞后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内生出许多多负面影响,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操作,进而使得农业的现代化成为一句空话;忽视城市化的“推力”和“拉力”的作用,因而不仅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即使工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制约——比如,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制约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城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核心,注重人口居住、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城镇化形态。本文将从国外的经验和模式出发,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并探索中国的路径选择。 首先,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美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模式。美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注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追求人口的均衡分布和缓解都市圈拥堵问题。同时,美国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是另一个具有成功城镇化经验的国家。日本发展城镇化的关键是营造优质的城市环境,包括绿色空间的保护和城市设计的人性化。此外,日本注重通过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生活质量。 而欧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注重人口流动和城市的发展战略。欧洲国家鼓励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通过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城市规划方面,欧洲特别注重城市的环保和低碳发展,积极推动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等可持续发展措施。 针对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城镇化路径选择具有独特性。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中国需要构建适应当地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中国的城市规模差异较大,各地具有不同的地理、经济

和文化特点。因此,中国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保护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其次,中国需要注重人口流动和城市布局。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失衡和社会问题的产生。因此,中国需要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工的居住和社会保障待遇,避免城市贫困和人口失衡问题。 此外,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中国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推动低碳发展和绿色建筑。 最后,中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城市治理和参与机制的建设。城市治理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参与机制,促进政府、市民和企业的参与,实现城市建设的共治。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经验和模式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需要关注地方特色、人口流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治理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人口均衡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模式,中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城镇化发展路径,迈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化未来 综上所述,中国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需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解决人口流动和城市布局的问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治理和参与机制的建设。借鉴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经验和模式,中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人口均衡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浅谈中西方城市更新比较与启示

浅谈中西方城市更新比较与启示 摘要:城市更新是世界各国城市发展中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超50%,城市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对城市的旧城老化、功能落后、城中村等城市问题的更新改造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区的城市更新改造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面对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新形势,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城市更新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了中西方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回顾了中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中西方城市更新的差异,认为西方的城市更新有许多成功的理念和深刻的教训,对我国城市更新带来有益启示。 标签: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城市发展 1 引言 无论在我国或是国外,城市更新随处可见,然而人们对它的概念内涵、发展历史及相关理论了解还不深入。城市更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英、法三国,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其概念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更新理论。而我国的城市更新研究比欧美国家晚,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出现了有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在建筑及规划界、学术界开始提出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城市更新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但是此时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还不深入,对城市更新的概念、特点及模式等内容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城市更新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区的城市更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更新成为我国新一轮城市发展的热点与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城市更新理论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迫切任务。 2 中西方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 综观中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和演化历史,对城市更新的概念无论是我国或是西方国家,在不同阶段时期都有不同的定义和说法,中西方国家对城市更新的理解都有所不同。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的说法古已有之,它是城市新陈代谢的一个必然过程,是城市物质结构变迁的一种表现形态。在西方,城市更新概念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多次变革:50年代的城市重建(Urban Reconstruction),60年代的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70年代的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80年代的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和90年代的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术语之一,城市更新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政策环境不同,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定义和理解也有所不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对城市更新概念较早、较权威的界定是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市召开的城市更新第一次研究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以下的阐述:“生活于都市的人,对于自己所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游乐及其他的生活,有各种不同的希望与不满,对于自己所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街路、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的消除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尤其对于土地利用的形态或地域地区制的改善,大规模都市计划事业的实施,以便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

国内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与创新探索

国内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与创新探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区都在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以更 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模式也不断涌现。那么,国内外新型城镇化模式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何异同之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我国又有何创新之处? 国内新型城镇化模式 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探索新的城镇化路径。国内新型城镇化模式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 以产业带动城镇化 我国部分地区采取了这种模式,即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 产业,带动城市和乡村间的产业融合、人口流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典型的例子是浙江温州的“五乡联创”。 五乡联创最早于2004年在浙江温州建成,是由彩虹集团投资兴建,共涉及永 嘉县五个乡镇的规划和建设。项目旨在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和产业升级,发挥小城镇的优势,实现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通过建立集生产、居住、文化、教育、休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小城镇,提高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 以公共服务带动城镇化 当前,一些城市也在探索这种模式,即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吸引人口入城 落户。例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公共服务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让人们心动、留下来。 此外,一些省份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重庆为例,重庆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落户。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 国际上的城市化进程更加成熟,各国也在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下面,介绍几 种新型的城镇化模式。 1. 以文化为纽带的城镇化模式 以文化为纽带的城镇化模式,主要是通过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人口和资金向城市集聚。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莱万特。 在佛罗伦萨,城市经济主要依托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来发展旅 游业。如今,佛罗伦萨的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的经济支柱,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莱万特的文化旅游业也十分发达。莱万特的城墙、古城、教堂等都是旅游者必 去之地。同时,莱万特的城市空间设计既考虑到了游客需求,又保证了本土居民的利益,从而赢得了游客和居民的好评。 2.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模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和城市开始尝试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关注城市的环保、资源利用和社会问题,推广低碳、绿色和社会公正等理念。例如,挪威的奥斯陆和德国的弗莱堡。 奥斯陆是全球最具可持续发展城市之一,通过节能、减碳,使城市的碳排放量 降到了全球城市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同时,该市还投资兴建公共交通设施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少开车,更多使用公共交通。 弗莱堡也是全球最具环保城市之一。该市大力发展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鼓励居民少使用汽车。同时,弗莱堡注重社会公正,实行公共住房政策,为低收入居民提供适宜的住房条件。 国内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创新

国外新型城镇化案例

国外新型城镇化案例 篇一:国外新型城镇化案例 国外新型城镇化案例 英国:城市与农村变革同步推进 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近1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从20提高到51,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出现推进了农业技术革命,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并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由此加快。“圈地运动”则引发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大农场的建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了毛纺织工业对于原料和劳动力的双重需求。 英国城镇化在产业支撑方面创造了一种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乡村为依托,重点发展以农业为加工对象的乡村工业。乡村工业发展的逐步集中,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实现了农民的就地转化,同时又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保障。它一方面把农村改造成为宜居的小城镇,导致了新工商业城市的出现和成长,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过程;另一方面缓解了大城市沉重的压力。英国很多新城市的兴起是乡村工业发展的结果。如伯明翰成长于“黑乡”制铁工业区;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兴起于兰开夏棉纺工业区;利兹是西莱丁毛纺工业区的中心;谢菲尔德兴旺于约克郡西南部的“哈兰姆郡”制铁工业区。乡村工业发展和这些新城市兴起,促使英国西北地区经济走向繁荣,缩小了与东南部的地区差距。 新加坡:环境规划与土地开发一体化 放眼新加坡,整个城市就是一座花园。这得益于城市规划实施和城市建设组织上的系统推进。 一是循序推进花园城市建设。40多年来,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始终围绕建设“花园城市”来展开,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突出了不同的侧重点。60年代大力种

中国和南美洲在建立新型城镇化时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上有何不同?

中国和南美洲在建立新型城镇化时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上有何不同?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由城市带动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全球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建设一个现代城市的过程不仅涉及到建筑和技术,而且还涉及到国家政策、城市规划、社区发展、经济资源利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当中国和南美洲在建立新型城镇化时,他们在思路、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是中国和南美洲建立新型城镇化时采取的不同方式和方法: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 中国在实施自己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时,一直注重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完善。在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同时,也使城市成为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使得城市更安全、更便利、更美好。 1. 产业平衡发展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注重建立环状带式经济结构,以确保城市化产业化的平衡和均衡发展,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注重建立新型产业和服务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还注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开发战略,以内部 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为基础,以城市集群合作为支撑,加强城市和乡 村经济的对接,从而实现城市和农村空间双向联动,以创造可持续的 城市化模式。 3. 人口流动管理 在新型城镇化中,中国注重人口流动的管理问题。政府以及各地方政 府加强了对人口迁移的管理,确保了人口迁移的网络化和平稳。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补贴和优惠政策以吸引和留住人口。 二、南美洲:农村城市集群 南美洲的新型城镇化策略不同于中国,更着重于发展农村城市集群。 与中国相比,南美洲更加注重发掘农村优势和提高农村经济价值,以 解决城镇化冲击和农村留守人口失衡问题。 1. 农村城市集群 南美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更加注重发展农村城市集群,改善和提高 农村的生活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前景。集群模 式也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并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投资和就

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比较研究

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比较研究 近年来,特色小镇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城镇建设的热门话题。在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在国外,特色小镇也有着长足的发展,成为了许多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国内外特色小镇的现状和发展比较。 一、国内特色小镇的现状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始于2014年,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特色。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设了超过4000个特色小镇,其中有1400多个已经入选为国家级特色小镇。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特点是多元化和普遍性。各地方政府依据本土资源条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打造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涵盖了从自然风景到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通过整合本地资源,实现了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此外,特色小镇的建设还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产业升级。 然而,国内特色小镇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因为缺乏规划和管理,一些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变成了简单的重金属,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特色小镇的多

元化,许多特色小镇过分追求热闹和商业化,没有真正形成独特 的文化特色。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 二、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 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比国内要早得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民间经济发展形式。在美国,著名的“绿色城镇”、“时光小镇”等项目已经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 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特点是多元化和差异化。各地根据本土历 史和文化,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小镇形象和文化内涵。这些特色小 镇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还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三、国内外特色小镇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特色小镇的建设都依据本地历史和文化资源打造出具有 独特魅力的小镇形象。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国内特色小镇的发展侧重于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较为迅速,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也比较快。而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更侧重于保护历史、人文 和自然环境。 其次,国内特色小镇的发展重点是产业和商业化的价值。从规 模上来看,国内的特色小镇多以大型商业和旅游项目为主。而在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陈峰燕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6期 城镇化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城镇化不仅实现了人类由农村向城镇发展空间的转换,而且 更新着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着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原因不同,城 镇化的基本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研究美国、欧洲、日本、拉美国家的不同城镇化模式的 特征。 一、城镇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城镇化概念 从广义上讲城镇化等同于农村城镇化,从狭义上讲指的农业地域的城镇化过程,是指农村 地区的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生产活动由农业向着非农业的方向转移,从扩大农村地区数量与 规模,它更强调城市的扩散作用,注重由农村人向城镇流动的过程,强调改进提高人口流动的 有效性。 ( 二) 城镇化模式 城镇化模式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实现城镇化的基础特征的规模总结,主要包括人口、产业、空间与资源的分析与管理,着力在提高城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进 一步实现城镇化与各国资源禀赋的关系,从而提高城镇化有效性,解决城镇化规模发展的问题。 二、国外城镇化模式的进程及特点 ( 一) 美国城镇化的特点 美国城镇化有大都市区和人口郊区化的特征,美国的大都市区是一个大城市为核心,并且 在社会经济体的辅助下实现本区域或本单元的中型城市的发展建设。而且美国正在向着城镇群 的方向发展,美国强调将向个都市区连接为一个整体,要求提高功能的整合性。而且美国的城 镇化有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其面临着较小的案例威胁,美国还有充足的时间协调城市矛盾, 美国的城镇化是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完成的,虽然美国城镇化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问题,但是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这一个矛盾,从而有效的避免城市化危机对城镇带来的较大 影响。美国的城镇化是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是市场选择发展的结果,美国城镇化进程中政府 的干预较少,但是对地方市场的保护较强。在美国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美国的城镇 化奉行自由流动的模式,但是也存在着城镇内部矛盾,因此存在着逆城镇化的现象。 ( 二) 日本城镇化的特点 日本城镇化起源于二战后期的城市重建,发展于日本上世纪60 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日本城镇化主要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区域蔓延的城市同心圆,日本是卫星城模式的典型代表, 形成了日本城市的独特圈状结构。在上世纪90 年代日本经济放缓以来,日本城镇化向着郊区 化的方向发展。日本城镇化进一步促进了大中小型城镇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减少了城市对交 通能源的依赖,可以实现土地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日本城镇化也有独特的问题。首先,日本城镇化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日本经济的起步和城镇化有极强的国际背景。其次,日 本的城镇化是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政府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 日本的城镇化过程中有极大的社会力量渗透,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强调融入到地方的城镇化 发展进程当中。

1978—2019年中美城镇化比较

1978—2019年中美城镇化比较作者:*** 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22年第01期

摘要:1978—2019年美国人均GDP由10 565美元增长到65 298美元,实现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轉型,七国集团同样如此。在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国家工业化与西方的异同后,通过大数据分析1952—2019年三大产业的结构变化,提出我国工业化的阶段划分和生产力发展四个阶段,以此为依据,结合户籍制度设立与改革,首次提出中国新型城镇化四个阶段划分,指出城镇化是工业化产品的最主要消费方式和物质财富再创造过程;当前城镇化处于第三阶段的全面转型升级期(2013—2035年),GDP人均1万美元后是城市住房消费和城市中产阶级形成和快速扩大时期,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时期。 关键词:中美城镇化比较;人均GDP;城市中产阶级;新型城镇化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2.01.005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阶段,不少媒体在赞美我国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对当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态估计过于乐观,说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之列,中国经济已经走进下半场,经济增长要呈现“L”型轨迹,等等。 1978年,美国人均GDP约1万美元,到2019年人均6.53万美元,美国在此期间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经济的中高速发展。 同期中国人均GDP由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0 199美元。刚刚站到了美国1978年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起点上。 毫无疑问,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仍然有许多的艰难险阻等待克服。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复杂的充满挑战的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期,面临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公共服务和环境生态等问题,都需要加快发展增加供给,才能有效解决,而更多的是要靠加快创新、提高服务品质、提高整体质量来解决。 从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即转向逐步富裕的中产阶级形成和扩大阶段,这是国家现代化的起点,也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全面转型的开始。 二、GDP人均1万美元后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全面转型时期 (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1978年GDP人均1万美元后的发展态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