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汉卿(节选)_教案2

关汉卿(节选)_教案2

关汉卿(节选)_教案2
关汉卿(节选)_教案2

关汉卿(节选)教案2

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

1.了解剧作家田汉、关汉卿生平,以及有关话剧的知识

2.熟读剧本文,了解剧情并能复述该剧内容

3.掌握本剧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法

4.明确本文选材的特点

内容概要

1.剧作主旨。剧本以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戏剧《窦娥冤》的过程为中心线索,突出地表现了关汉卿"以杂剧为武器,为斗争而创作"的战斗精神,塑造了关汉卿的艺术形象。并表现了歌妓珠帘秀(即朱簾秀)"以演剧为武器,用生命来斗争"的崇高品格。

2.创作背景:一九五八年,当时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举行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十三世纪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七百周年的纪念活动,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就是为此而创作的。

3.剧作特色:

(1)本剧是一部新编历史剧。作者既忠实于历史,又追求艺术真实;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形成了独特的,带有浪漫主义激情史剧风格。

(2)剧作在戏剧结构上,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全剧以关汉卿酝酿、准备、创作、修改、排演《窦娥冤》的全过程来结构戏剧情节,展开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3)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采取了"人中人"的艺术手法。关汉卿的形象与其所写戏中窦娥的形象,一实一虚,虚实相融,又交相辉映。

(4)剧作写的是历史悲剧,却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重难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本名田寿昌。现代剧作家、现代戏剧运动的组织

者和领导者。1916年留学日本。11921年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后与欧阳予倩等创办南国剧社,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从事话剧创作,演出和教学活动。1930年他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被选为执行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与聂耳、冼星海、张曙等合作创作了大量歌曲,如《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都曾广泛流传。《义勇军进行曲》于1982年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中国剧协主席和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创作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整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

2.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最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中国古代戏曲创作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钟嗣成《录鬼簿》贾仲明吊关汉卿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3.话剧: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的戏剧。话剧一般有四要素:剧本(脚本)、演员、舞台、布景道具。话剧的剧本属于戏剧作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以及舞台指示组成。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剧本创作是第一要素。

二、简答题

⒈《关汉卿》在戏剧情节结构上有何特点?

提示:

作品没有写关汉卿的一生,而是抓住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事迹,即酝酿、准备、创作、修改、排演《窦娥冤》的过程,作为全剧的主线来编织情节。剧作在戏剧结构上,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全剧紧扣《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并以此展开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

2.简析《双飞蝶》对塑造人物、推进情节发展的关系。

提示:

《双飞蝶》出现在本剧的第八场,是全剧关汉卿于朱帘秀爱情线索发展的高峰。

在本剧的前七场,作者已经塑造出一个具有叛逆精神,抗争意识,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坚忍不拔又极富于浪漫气息的人物。元末熊自得《析津志》曾评价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而与关汉卿形象相映成辉的朱帘秀的形象也得

到了很好塑造。她是一个美丽善良、豪爽尚义、富有牺牲精神而又十分感人的女艺人形象。

到第八场,在狱中,关汉卿与朱帘秀互诉衷肠,以至于一曲浪漫主义的绝唱《双飞蝶》,将整出戏推向了高峰。这首曲子集中表达了二人深挚不渝、生死相依的爱情,揭示了人物"作厉鬼、除逆贼"满怀正义的斗争精神,再现了他们"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高尚情操。同时,优美动人的唱词,又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也为本剧的悲剧结尾--诀别和终曲《沉醉东风》作了铺垫。

3.剧中朱帘秀、叶和甫形象的设置,与关汉卿形象塑造的有何关系?

提示:

关汉卿的形象特点是在矛盾斗争中塑造的。这种斗争就包括与阿合马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也包括了与文痞叶和甫为代表的帮凶、帮闲的斗争。叶和甫是关汉卿是矛盾的另一面,没有叶和甫这个人物,也就没有了矛盾冲突;设置了叶和甫就有了斗争的对立面,事实上,剧作者是用叶和甫来反衬关汉卿的。在与杂剧界的败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叶和甫的尖锐冲突中,则鲜明反衬出了关汉卿的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勇气和节操;

朱帘秀是一个美丽善良、豪爽尚义、富有牺牲精神的女艺人形象。她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出现的。剧作者用她的形象来正面烘托关汉卿。在关汉卿与朱帘秀的交往中,显示了关汉卿矢志不渝、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的形象。使得关汉卿、朱帘秀两个人物如两峰峙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三、分析

结合《关汉卿》第八场分析关汉卿"铜碗豆"的性格特征。

提示:

在剧本中表现人物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或唱词以及舞台人物行为表情指示来实现的。

本剧第八场,历来被评论家认为是全剧的高潮,表现的是关汉卿在狱中斗争的情景。而关汉卿的"铜豌豆"性格特征,也主要是在与杂剧界的败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叶和甫的直

接冲突中展示的。

剧中叶和甫先是向关汉卿讨好、买好:"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接着就是陷害:"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然后就是威逼、利诱:"你的案情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6.11《呼兰河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6.11《呼兰河传》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 小说欣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课前准备】 课前板书(左):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负担是重的 而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 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 我虽然想高高飞翔 但我总觉得是要掉下来一样 ------ 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 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 生平受尽白眼冷遇 身先死 不甘 !不甘! ——萧红 课前板书(右): 她的文字有时有点啰嗦,像个喜欢说话以引起别人注意,又常常表达不清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二、关于作者及其作品 1、作者萧红 板书设计: 萧红,1911年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一 一、回忆往事,激趣导入 记得我们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童年趣事》,同学们写得妙趣横生,再现了童年的欢乐那我们再想一想,除了趣事,有没有冒险的经历 还留在我们脑海中呢?回忆一下,一分钟后将你的经历与大家分享 (学生回答时可追问父母当时的表现)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情况又会是怎样的?美国作家莫顿 &8226;亨特与我们分享了一次童年的冒险经历,也许能给大家带来 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迈开脚步,走近课文 (一)勇闯词语关 出示重点词语,找学生读并纠错 (二)速读课文 掌握了重点词语,我们再向前走一步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快速读完全文,阅读时留意并圈点出有关环境、人物及情节的语句为下面 的“闯关”做好准备!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生速读课文 1、看谁抢得快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57年前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当时 我几岁?(8岁)

(3)故事中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他 们的名字是什么?和“我”关系如何? (一共有六个孩子,有名字的有2个,他们的名字是内德、杰利 后者与“我”的关系比较前者更加亲密因为杰利是“我的朋友”) 2、我要来帮忙 同学们的闯关又快又顺利,可现在有一个同学却遇到了麻烦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本文取的小标题,可是他忘记把具体段落标上了哪位同学能来帮帮他呢? 决心爬崖() 陷入险境() 脱离险境() 脱险有感() 三、质疑激趣,再走一步 师:咱们同学还真是和这位同学英雄所见略同啊!可是,有人认 为前6自然段占篇幅太多,建议大刀阔斧地砍去,将其提炼成“费 城7月的一天,我和我的5个小伙伴一起决定爬悬崖”然后就进入 第二部分,大家看可以吗? 参考答案: 不可以原文开头的巧妙和功效是修改后的“一句话”所不具备的,理由有二:首先是“呼应内容,作好铺垫”比如,“闷热”的天气 要素的交代,不光是引发后面爬悬崖情节的要素之一——天气的异常,让人更加烦躁,也预兆着其后事态的发展其次是“引发悬念, 激发兴趣”比如,身体方面自小的孱弱及母亲训诫的内容交代,会 引起读者关于作者遭遇内容的_和好奇心一系列的问题,会如同“钩子”一样,将读者阅读的欲念牵引向后续的阅读 四、仔细思考,走近人物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学习目标: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2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记录。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1.回忆了哪些人和物?他们分别有些什么特点?2.作者是用怎样的感情去回忆和描写这些人和物的?3.读完唤起了你哪些联

想?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 人物:“我”和爷爷(特点:“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爷爷勤劳、慈爱、通达。)事物:大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蚂蚱花、果、树……(特点:自由而充满活力,充满童趣,洋溢着诗意。)2.作者感情:喜爱、怀念、向往。3.羡慕?向往?讨论、交流三、反复诵读,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引入:大家都还没有忘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吧!作者把它描绘得如此令人神往,可很多人到了真正的百草园却很失望,觉得事实上百草园没有那么诱人,是鲁迅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同样的,平常的大花园在萧红笔下的也充满生机与活力,请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段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语言艺术的独特之处。在老师引导下反复诵读相关片段,揣摩语言特色。例:第27.28节,1.文字充满对自由的向往。2.文字充满生命的活力。3.文字里有儿童对生命的敬畏4.文字里充满着诗意。2教师小结:本文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灵气,很好地体现了天真烂漫的童趣。课后学习:模仿作者的语言特色,描绘一下你儿时生活过的园子或到过的菜地,来表现你的童趣。第二课时课堂学习:一、深入探究分析,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1.请2-3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字,让同学当评

大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论语·学而篇》 教学内容: (1)识记《论语》的基本知识——熟记课文前言部分。 (2)能够准确翻译字词句。 (3)能就文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语录根据现实写作文。 第二课《老子》(节选)(1)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 (2)谈谈“曲则全”章的内涵。(3)能就文中具有启示意义的语句写文章。 (4)背诵或熟读本文。 详细内容:

(1)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 哲学方面:尊道有无,师法自然。 修身方面:返璞归真,虚静守柔。 治国方面:无为不争,小国寡民。(2)谈谈“曲则全”章的内涵。 老子通过讲述曲与全等六个方面的对立转化关系,宣扬了他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和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其中包含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课《大学之道》 (1)识记《大学》的基本知识。 (2)能够准确翻译字词句。 (3)识记《大学》中的“三纲目”“八条目”。(4)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涵义。

详细内容: (3)识记《大学》中的“三纲目”“八条目”。 “三纲目”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涵义。 所谓“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大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

第四课《采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3)分析本诗以“采薇”起兴的艺术技巧; (4)理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表达效果。 (5)熟读本诗。 教学内容: (2)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参考“学习导读”第1—3段:)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篇抒写士卒远征守边情景的著名诗篇。前三章都以采薇起兴,反复表达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远离家园,久戍不归,深切思念故乡、亲人;二是战争频仍,转徙不定,生活艰苦得难以忍受。同时也揭示了造成这些痛苦的

《呼兰河传》阅读启蒙教案)

目录 《呼兰河传》 教学思路: 《呼兰河传》,语言非常的富有特色,景物描绘的仿佛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讲述使人身临其境。我在阅读推荐课上让学生再一次欣赏那里的火烧云,感受祖父的园子给我带来的自由与快乐,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认识书中的一些人物,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这本书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篇文学名著我们如何来阅读,从而可以使我们增加文学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呢?《呼兰河传》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小说的后三章又可做为三个短篇,各自独立,作者仿佛在面前叙述一些遥远而又真实的故事,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为它和起美丽抑或忧郁的调子。根据这一特点,我指导学生采取了根据阅读主题读相关章节的阅读方法。 (一)读。分四周读完,每一周根据阅读主题读相关章节。 (二)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分类摘抄,有利于学生日积月累。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评人物。 (四)读书笔记。每一次读书笔记都有专题。这样做读书笔记可以让书中的内容更清晰。 开展两次班级读书会,让同学们交流读书的收获,让大家在交流中学会阅读。最后自编了一套阅读检测题,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阅读收获,同时也督促那些不太爱阅读的同学更深入地阅读。 教学目标: 1.阅读推荐课从《祖父的园子》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萧红童年生活的自由与快乐,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萧红和她生活过的地方——呼兰河小镇。 2. 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学会阅读,并有所收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以亲切朴实的语言描写花园景物,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我”眼中的祖父的形象 3、感悟文中所描绘的轻松、欢乐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1、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2、通过读小说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挖掘对文本解读的深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需搜集有关《呼兰河传》、萧红等相关资料,对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意图、作者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家笔下的有关童年生活的作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等相信都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也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二、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三、初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若给课文起个标题,你起什么名字,请说说理由。 预设《祖父和我》:叙事的主角(快七十岁的祖父和四五岁的女孩);《我家的大花园》:描写的对象;《我的故事》……起什么标题要视内容而定。 四、精读,探究人物形象 1、完成下面的填充:“我”是一个孩子,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天真烂漫、充满童真等等。理由:“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改句:我和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和祖父各戴一个草帽。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四、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1、再读把握情感。 过渡:是啊,在这一段无忧的时光里,人和景物都是自由的,我就在这充满爱和自由的大花园里“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童年的画卷就此合上,她走出园子,走进了另外一种人生。 导语:写下彩色童年的萧红,她的世界是黑白的;写下温暖童年的萧红,她的世界是冰冷的;写下自由童年的萧红,她一生不断逃离,直到无处可逃。(出示PPT7) 链接材料:萧红的一生是一直被冷落被忽略的一生,是一直寻找“爱”和“温暖”的一生。20岁的时候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萧红离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漂泊流浪,极不安宁的生活。国难之际亡命香港,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缠身,最后孤独一人客死在孤岛香港,年仅31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就在去世前一年完成。 师:那个时候,她最渴望什么? ——活力、自由、快乐 2、分析祖父形象,探究主旨。 过渡:冰冷的现实我们读到的确是温暖的笔触,这丝温暖来源于什么呢?(出示PPT9-10)——来源于祖父。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祖父? 齐读: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思考:有评论家认为:整个《呼兰河传》只写了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什么不说“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小城里”?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细数我和祖父之间的年龄的变化呢? 五、借助评论,领悟情感。(出示PPT11) 文学家矛盾曾这样评论《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请你谈谈对这个评论的看法。 六、拟写标题,升华感情。 祖父、后园、呼兰河小城……对于漂泊困顿中的萧红意味着什么?请带着新的感悟为课文拟写一个题目。(出示PPT12) 师:祖父、后园、呼兰河小城,尽管萧红再也回不到童年,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然而在她的心底深处,这个院子始终存在,它是萧红生命的精神家园。 板书:精神的家园(温暖的) (出示PPT13)结束语:萧红,在悲惨的现实中,用她温暖的文字告诉我们,“人间可以有不幸,但爱永不缺少”。萧红的生命在她给我们的文字中永存!我们一样忘却不了她美丽的文字,难以忘却她——一代才女萧红! 下课。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出示PPT14) 1.阅读萧红《呼兰和传》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 2.回忆你童年生活片段,写一段充满情趣的文字。(200字左右)

九年级语文:《呼兰河传》(节选)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呼兰河传》(节选)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2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记录。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呼兰河传(节选)》教学设计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节选的文字是写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蝶飞舞的后花园的一段生活,是一篇独立完整的文章。教学应主要抓住文中的童真童趣、祖父的为人来理解课文,要注意对文中那些充满感情色彩语句的理解和品析,特别是文中表现作者童年美好生活的语句体悟,并且透过文本要能够进一步挖掘、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品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童年时的自由快乐生活,体会作者精彩的语言描写。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疑难问题展开自主探究的能力。 3.让学生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感悟真善美,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童年时的自由快乐生活,体会作者精彩的语言描写。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疑难问题展开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会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探究阅读、赏析品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播放歌曲《那些花儿》。 1.同学们,舒缓的音乐流淌在记忆的角角落落,曼妙的歌声使我们又回到了祖父的后花园,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祖父后花园的魅力,欣赏了一幅幅生机勃勃、旺盛灿烂的生命画面,祖父的后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萧红去细细地看一看后园的景致,用心聆听那美妙的生命之音。 二、进入新课,研读文本。 板块一:我为课文重命名 《呼兰河传》是为整个呼兰城的人情风俗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所以单看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题目定为《呼兰河传》是不妥当的。如果请你给课文重新取个名字,你觉得取怎样的合适?能说说你这样取的理由吗? 1.我思故我在 教师点拨:快速浏览文本,力争有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在笔记本上,为小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2.集体我最好 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尝试着修改并整理出本组最好的一个或几个题目,并且要附上推荐理由,以备在全班交流时使用。 播放背景音乐: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蜒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像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树。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于是果树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

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瞎闹。 小白菜长得非常快,没有几天就冒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只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完整版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十二课《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呼兰河传》是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文,是萧红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的节选,节选的文字是写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飞蝶舞的后花园的一段生活。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三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目标: (1)积累、正音“狗尾巴草”、“倭瓜”“谎花”“蚌壳”、“蚂蚱”等词。(2)感悟作品清新活泼、鲜活灵动的语言。 能力目标: (1)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感受作者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 情感目标: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当人们回头去看自己的童年时,对新鲜的、活泼的生活的认识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并有了更清楚的界定。体会这种感情。 4、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仔细品味清新活泼,鲜活灵动的语言,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纯真、幸福的童年生活。 二、【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研结合合作讨论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音频朗读导学案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课,是我院面向全校各类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专业除外)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体要求体现在: 1、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要在高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2、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一书。 本教材所选课文时间上涵盖了自《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到现当代文学三千多年;就文体而言包括诗、词、曲、赋、戏剧、小说、散文等各类文体;并按文章内容分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爱情婚姻、人物风神等十二个单元,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各种题材,这些内容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 教学时数分配: 由于各系开设本课程所需的课时数、学期数不一样,下面按学时数来分配教学内容。表一:开课一学期,每周4节课,共68个学时: 章节讲授内容课时 第一单元以民为本《民贵君轻》、《冯谖客孟尝君》、《羌村三首》、 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 第二单元心怀天下《水龙吟》 1 《北征》、《少年中国说》 4 第三单元和而不同《召公谏厉王弭谤》 1 《容忍与自由》 2 第四单元品格修养《孔子论修身》、《以修身为本》、《好学力行知耻》 2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登快阁》、《念奴娇》 4 第五单元社会人生《采薇》、《秦晋殽之战》、《燕歌行》、《婴宁》、《苦恼》10 第六单元人情世态《贫女》、《兰陵王》 2 第七单元乡思亲情《别赋》、《雨巷》 4 《听听那冷雨》、《哭小弟》 4 第八单元爱情婚姻《长恨歌》 2 《鹧鸪天》、《沈园二首》 2 第九单元人物风神《张中丞传后叙》、《左忠毅公逸事》、《纪念傅雷》 6 《徐文长传》 2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 分)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 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 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B、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B)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 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 A、男人 B、女人 C、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 B )为多。 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 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B、牛C、猪D、马 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 A、桃树B、梨树C、李子树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 A、字画 B、挂钟 C、匾 11、( 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

呼兰河传公开课教案

呼兰河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作者写景状物的特点 2、能力目标:训练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内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2、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2、教学方法:质疑、讨论、交流结合点拨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有关有效信息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2-2-4)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二、自读感知 三、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

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 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 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 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 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 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 的快乐时光。 四、再读思考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又如:“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一下子就忘记 得一干二净了。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可以从以下语句体会祖父的形象: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 头的头’来铲。”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

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简要介绍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课时。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 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板书标题、作者二、指导自读。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 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 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 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 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 '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 的?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四检查自读效果。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提示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 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可以从以下语句体会祖父的形象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者:刘淑霞审核者:邓晓成 课程代码:LB001A/LX028A 适用专业:非中文专业 参考学时:40学时 先修课程:无 参考书目:《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版。 一、说明 大学语文是理、工、文、管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健康情感、完美人格、审美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已经具备高中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习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现代人文意识,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准确地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编写。 2.内容多,课时少,突出关键和有代表性的内容,做到少而精。 (四)建议 1.鉴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可根据个人擅长或学生需要灵活、适当选择、安排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 2.在更多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无 二、课时计划

注:1.机动内容是指,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赋予授课教师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同时结合学生接受实际可以灵活调整该次课程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2.电教欣赏是指针对一些较长较新、教材囿于篇幅和时限未能选录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电教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次数和时间安排,最多不超过2次,4学时。 3.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诗词部分,而吟诵是诗词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吟诵中把握思想、感受情感、得到审美的陶冶,基于此,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2 个学时的配乐诗词朗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诗经》

《呼兰河传》教案设计复习过程

《呼兰河传》教案设 计

《呼兰河传》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萧红生平和创作。 2、了解《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阅读节选部分《小团圆媳妇之死》,并赏析其场景描写、叙事风格、表现主题及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温暖和悲凉两极叙述中所体现的悲悯情怀与国民批判。 一、导入新课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有人把张爱玲和萧红称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她们同为女性,温婉细腻,但在温婉之中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怀。 萧红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她一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描摹,但是,她更投入,情感灌注、融入对于故乡邻人的描绘中,尽管语言偏冷,但处处可见她的悲悯情怀。 二、关于作者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

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而且是多么讨厌啊,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萧红 三、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呼兰河传节选》阅读答案

《呼兰河传(节选)》阅读答案 《呼兰河传(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我家是荒凉的。 天还未明,鸡先叫了;后边磨房里那梆子声还没有 停止,天就发白了。天一发白,乌鸦群就来了。 我睡在祖父旁边,祖父一醒,我就让祖父念诗,祖 父就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地就睡醒了,醒了一听,处处 有鸟叫着,回想昨夜的风雨,可不知道今早花落了多少。” 是每念必讲的,这是我的约请。 祖父正在讲着诗,我家的老厨子就起来了。 他咳嗽着,听得出来,他担着水桶到井边去挑水去了。 井口离得我家的住房很远,他摇着井绳哗拉拉地响,日里是听不见的,可是在清晨,就听得分外地清明。 老厨子挑完了水,家里还没有人起来。

听得见老厨子刷锅的声音刷拉拉地响。老厨子刷完了锅,烧了一锅洗脸水了,家里还没有人起来。 我和祖父念诗,一直念到太阳出来。祖父说: “起来吧。” “再念一首。” 祖父说: “再念一首可得起来了。” 于是再念一首,一念完了,我又赖起来不算了,说再念一首。 每天早晨都是这样纠缠不清地闹。等一开了门,到院子去。院子里边已经是万道金光了,大太阳晒在头上都滚热的了。太阳两丈高了。 祖父到鸡架那里去放鸡,我也跟在那里,祖父到鸭架那里去放鸭,我也跟在后边。 我跟着祖父,大黄狗在后边跟着我。我跳着,大黄狗摇着尾巴。 大黄狗的头像盆那么大,又胖又圆,我总想要当一匹小马来骑它。祖父说骑不得。 但是大黄狗是喜欢我的,我是爱大黄狗的。 鸡从架里出来了,鸭子从架里出来了,它们抖擞着毛,一出来就连跑带叫的,吵的声音很大。 祖父撒着通红的高粱粒在地上,又撒了金黄的谷粒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有关大学语文教案优秀范文,希望你们能喜欢, 一、回忆往事,激趣导入 记得我们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童年趣事》,同学们写得妙趣横生,再现了童年的欢乐那我们再想一想,除了趣事,有没有冒险的经历还留在我们脑海中呢?回忆一下,一分钟后将你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学生回答时可追问父母当时的表现)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情况又会是怎样的?美国作家莫顿&8226;亨特与我们分享了一次童年的冒险经历,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迈开脚步,走近课文 (一)勇闯词语关 出示重点词语,找学生读并纠错

(二)速读课文 掌握了重点词语,我们再向前走一步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快速读完全文,阅读时留意并圈点出有关环境、人物及情节的语句为下面的“闯关”做好准备!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生速读课文 1、看谁抢得快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57年前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当时我几岁?(8岁) (3)故事中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和“我”关系如何? (一共有六个孩子,有名字的有2个,他们的名字是内德、杰利后者与“我”的关系比较前者更加亲密因为杰利是“我的朋友”) 2、我要来帮忙

同学们的闯关又快又顺利,可现在有一个同学却遇到了麻烦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本文取的小标题,可是他忘记把具体段落标上了哪位同学能来帮帮他呢? 决心爬崖( ) 陷入险境( ) 脱离险境( ) 脱险有感( ) 三、质疑激趣,再走一步 师:咱们同学还真是和这位同学英雄所见略同啊!可是,有人认为前6自然段占篇幅太多,建议大刀阔斧地砍去,将其提炼成“费城7月的一天,我和我的5个小伙伴一起决定爬悬崖”然后就进入第二部分,大家看可以吗? 参考答案:

呼兰河传教学案

灌云县光裕中学八年级语文科教学案 备课时间: 2、6 审核人: 上课时间: 班级: 姓名: 主备人侍从亮课型新授课时1/2 课题二十呼兰河传 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了解“我”及“我”眼里的祖父形象.3.鉴赏语言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4.体会文中天真烂漫的童趣。 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作品,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了解“我”及“我”眼里的祖父形象。 二、难点:1.鉴赏语言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2.体会文中天真烂漫的童趣。 学习流程教案设计 一、走进文本课前先学 1.你认为文中有哪些重难点字词说给大家默一默。 2.你认为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由表及里地说说。 3.在预习过程中还有那些疑问,请说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二、感悟文本课堂探究 1.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找出来说说表现在那里。 2.在“我”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3.找出文中充满情趣的景物描写。画出来进行赏析。

三、拓展应用,回归生活 总结本文特点,并写一段回忆童年的文字,要注意用儿童的口吻表现生活。 ●作品链接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