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空间项目编制技术策略思考

地下空间项目编制技术策略思考

地下空间项目编制技术策略思考
地下空间项目编制技术策略思考

地下空间项目编制技术策略思考

发布人:陈卫国 | 发布时间:2009-10-10 | 来源:200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收录论文 | 字体大小:大中小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是城市现代化的一种趋势,国内各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利用规划工作非常重视,但是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缺乏有效的规范指导,编制内容也深浅不一,不利城市管理,本文从地下空间编制目前存在的问题谈起,结合工作实践与体会就地下空间项目编制技术策略、以及不同地区的编制重点进行思考与探讨,旨在推动地下空间的科学开发。

关键词:地下空间;编制技术;编制重点

前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已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并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那么如何缓解城市发展中的空间资源难题,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和规划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而地下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宝贵资源,其巨大的开发潜力成为各大城市缓解“城市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地下空间的利用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日本、欧美发达国家仍在探索地下空间利用的各种技术可能,另一方面地下空间开发研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到修规阶段,包括基础调研、政策研究、规划研究、技术研究,体系复杂,涉及内容较多,这就决定了目前为止地下空间的系统规划仍然没有成熟的编制体例,往往是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双重结合,笔者就地下空间编制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策略以及不同地区的编制重点进行思考与探讨,以期对相关的实践工作能有所帮助。

1 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编制存在问题

我国近几年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对于提高防震救灾能力、发展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环境、方便市民生活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下空间历史永久的城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1.1 地下空间编制缺乏有效的规范指导

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的编制规范是引导规范地下空间合理利用的基本保障措施。然而,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工作,尚无正式法律、法规,只有1997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规定》,法律效力有限。其他与地下空间有关的规范内容也分散在《城市规范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人民防空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建筑法》等诸多法律中,不能形成完整的立法体系。如建设部门1997年颁布的《城市地下空间发利用管理规定》中,包括地下空间的规划、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及相关罚则等内容,文中主要是原则性阐述、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2006年4月开始实施的新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对地下空间编制也是没有系统的要求与规定,只提出在总体规划阶段“提出地下空间利用的原则与建设方针,明确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原则”,并把地下空间开发布局作为强制性内容进行考虑,在控制性规划阶段,应“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除此之外,没有对地下空间的编制提出更详尽的要求;2006年7月开题,由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编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法》,至今仍在热议中。

1.2 地下空间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建设、电信、电力、公用、民防、公安消防、抗震、水利防洪、绿化、环保、水电、国防、文物保护等各行政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分别代表国家对地下空间相关的开发利用行使管理职权。如《深圳市地下空间管理规定》部门职责界定为: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市国土和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地下空间的使用权出让和产权登记管理;市民防管理部门负责用于民防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市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应工作。这种多头管理、缺乏专门的机构来统一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监督规划的实施的操作模式已成为阻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不利于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和建设。

1.3 地下空间项目编制缺乏科学预测与中观层面的控制环节

地下空间编制主要表现在缺乏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调查、分析与评估,缺乏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预测,缺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中长期规划。

从规划体系上来看,地下空间的规划未能与地面规划编制体系一致,存在地上地下“两层皮”现象,特别缺失地上地下结合的中观(详细规划)层面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未能纳入详细规划的编制体系,地下空间项目建设未能统筹安排,造成开发活动零散,使用效率低。另一方面,局部详细规划过于简单,规划方案未能很好地考虑到施工设计及交通疏散等要求,方案深度远远不足,规划留于形式。

1.4 项目编制方法与深度需要规范,提高规划严肃性

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地下空间一旦开发利用,地层结构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已建的地下建筑物的存在将影响到邻近地区的使用,这要求我们在项目编制中需要规范的编制方法和内容深度,提高规划的严肃性,才能够减少对地下空间资源、环境和设施的破坏和浪费,保证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有序使用。

2 项目编制技术策略

2.1 项目编制的可行性评价

地下空间利用具有不可逆性,开发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网络形成的持续时间长,涉及工程技术复杂的特性,另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条件受地理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情况、城市环境、城市面临的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地下空间的开发应该坚持慎重开发,逐步开发的原则,除了上层次规划有清晰的边界条件外,也应该对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前提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后而行。

2.1.1 下位地下空间规划需要上位总体规划稳定

为保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序和合理性,地下规划编制体系如地面规划编制体系一样,应具有完整的层次结构,在不同的层次,重点关注的问题不同,上位地下空间规划是下位各层次规划以及制定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解决的问题集中在梳理和评估全市地下空间资源、对现有地下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和总结,探索空间规划编制、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开发模式、空间使用管理等方面,从规划编制的技术层面以及规划管理公共政策层面提出相应对策。下位规划应在上位规划稳定的基础上开展,上位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为下位规划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保障。

2.1.2 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前提条件评价

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片区是否具有开发的条件,需要全面评价片区的基础要素,包括片区定位、规划结构、现状建设情况摸底、开发强度、地面用地功能、公共空间分布、旧改机会、新城开发时机、交通条件(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步行系统等)等,综合权衡这些因素后,评估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行性。

2.2 项目编制内容

2.2.1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地下空间开发首先需要判断哪里需要开发的问题,这需要对片区地下空间资源摸清家底,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其方法是对地下空间质量与需求中各个要素逐一进行评价,然后叠加质量与需求评估,进行分类,价值等级越高的区域,地下空间越适宜开发。这种科学的评估结论,作为指导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

2.2.2 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

目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规范与量化标准尚未完善,因此,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

公认的规模测算方式。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在工作项目中试探讨运用三种方式进行规模预测,然后相互校核,相对准确的推测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第一种是经验值预测法,通过对国内类似城市类似地区的已建或已规划地下空间的规模比例统计,得出一个经验值,用于指导本规划的规模预测。第二种是城市建设动态平衡法,按照地上地下整体协调发展建设立体城市的理念,强调地下空间开发是地面建设的合理衍生,根据城市用地分类,细分各种用地衍生的地下空间功能,根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和规划的意图分别测算各类用地内合理的地下开发量。第三种是方案分项统计法,根据具体方案,分项统计各类用地的地下空间开法量,并根据前两种测算值进行校正。

2.2.3 地下空间布局规划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大块,包括功能布局、分层利用、地下公共空间设计。

2.2.

3.1 功能布局

包括单一功能和综合功能。

(1)单一功能。地下空间功能相对单一,相互之间的连通性不做强制性要求。

(2)综合功能。多种功能的混合,是多种因素叠加后的需求的结果,如地面业态需求、地铁车站、交通枢纽的引入、主要吸引点之间的联系,该功能区重点考虑相互连通,整合周边空间资源,规划规模化地下空间。

2.2.

3.2 分层利用

根据国内外经验,地下空间开发分为三个层次:浅层地下空间0—10m;次浅层地下空间10—30m;次深层和深层地下空间30—100m。一般开发以浅层与次浅层地下空间为主,而深层作为保护性资源为以后重大基础设施地下化开发留有余地,因此,本次讨论的是以0—20m地下空间开发为主。我们分为道路、绿地广场、建筑地下空间三类分层利用规划。

(1)道路地下空间

城市道路用地多属于政府可支配资源,便于政府统一开发,另一方面道路地上属于障碍物较少的连续性空间,其地下开发主要考虑以政府开发为主导,安排公共性的线型功能空间,如市政管线、地铁、共同沟、地下道路、地下过街设施等。

(2)绿地广场

这类用地一般多为政府可以调控的资源,其地上也具有较少障碍物的优势,绿地广场的地下开发具有较好的条件。绿地广场地下可开发停车、商业、公共配套、仓储设施、防灾设施等设施空间。其地下空间的开发,一方面不影响绿地广场的地面景观、另一方面增加的城市空间容量。

(3)建筑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作为地面建筑功能和配套功能的补充,地下空间的分层利用遵照衍生的原则,根据地面建筑的业态特点,合理分层利用。地上是商业、文化娱乐用地的,地下一层可考虑相同功能的空间,地下两层以下主要考虑仓储、停车、设备、人防功能;地上是住宅的地下空间主要考虑停车、设备、人防功能。

2.2.

3.3 地下公共空间设计

地下公共空间是一个由各种建筑要素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与城市地面的公共空间一样,一并具有双重意义的公共性,是中介空间和可驻留的场所。按照地下公共空间的功能特点分为以下三类类型。一是地下步行主次通道转换处或主通道与站点、吸引点的转换处,地下公共空间主要是满足方向转换、休憩、缓冲需求。二是地面公共空间处,设置对应的地下公共空间,便于人流的立体转换。三是采光、消防救援要求,一定长度内设有地下公共空间,并设直通地面的出入口。

2.2.4 专项规划

根据地下空间的使用分类,主要有地下交通系统规划、地下公共设施系统规划、地下市政系统规划、地下防灾系统规划。

2.2.4.1 地下交通系统规划

(1)地下轨道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的主要骨架,引导着地下空间的有序开发与合理利用,是地下空间网络形成的基础和依托,发挥着“龙头”作用,所以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是直接催化地下空间开发的动因,需要在轨道沿线重点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在枢纽、车站地区重点规划规模地下综合体的开发。

(2)地下道路系统

地下道路系统规划目的是为了缓解地面拥堵的交通问题,提高商业区的交通效率,提升商务区活力、改善地面环境。为了这一目的,一方面是建立地下道路,打破权属界限,对于地上业态为大型电子批发市场、大型规模商业片区,利用地下道路疏散货物型车辆,减少与地面车辆的交叉;另一方面,利用地下道路整合地下停车系统,在地面交通超饱、地下静态交通分布集中的区域,考虑设置地下道路系统,与地下各个地块内的停车场地“柔性”连接,从地下疏散至外围主干道路,减轻对地面的交通压力。

(3)地下步行系统

舒适、高效的地下空间必须实现连通整合,形成网络与体系。在规划中需充分考虑地下主要公共空间、主要公共吸引点以及地铁车站之间的相互连通。按照地下步行通道等级分为地下步行主通道、地下步行次通道,地下内部联系通道,其各自定义与规划策略有所区别。

2.2.4.2 地下市政系统规划

包括给排水、电力、电讯、煤气、供热、垃圾处理等。在建设用地紧张,地面环境要求很高的区域,在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可行的条件下,市政设施尽量规划为地下。另外为减少重复开发次数、降低对地面城市环境的影响,建议在有条件的区域(如轨道交通建设、道路开挖建设、道路新建)规划地下市政综合管廊。

2.2.4.3 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地下防空空间包括人防工程、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普通地下空间,这三个是结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连通的地下防空体系,另外由于人防规划属于机密规划,建议对规划的地下空间留有足够的弹性,预留人防使用,纳入新一轮人防规划中考虑人防设施具体布局。

3 不同类型地区地下空间编制的重点

3.1 城市新区的地下空间编制侧重规划引导

城市新中心区现状多为“生地”,地面空间形态尚未完全形成,建筑物少、权属关系简单,规律性的认识相对易于找寻和把握,地上、地下适宜同步进行规划,真正实现地上、地下协调发展。项目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设计师、建筑师的智慧,规划“理想型”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成果经过各方充分论证后,将编制成果纳入行政主管部门数据

信息系统,指导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考成果要求作为行政许可纳入规划审批要点。在编制成果的引导下,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网络性、系统性的地下空间。

3.2 城市更新地区地下空间编制侧重市场导向

城市更新地区的由于受原有空间限制,地面权属关系复杂、整体改造难度大,其地下空间形态布局应充分考虑地面空间布局和形态,所以城市更新地区的地下空间的实现主要是基于地面建筑的改造行为,而改造行为往往是由业主决定,其地下空间规划研究需要搜集业主改造意愿,业态空间缺口,统计市政设施、公共设施、人防设施缺口,而后同步开展地面城市更新研究。所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侧重市场导向,其规划重点一是改善交通环境,二是整合、优化地下空间,完善片区功能。

改善交通环境方面重点研究一是步行网络的建立,依托地铁网络、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吸引点,建立城市公共设施地下空间与地铁交通集散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步行联系,二是地下道路的研究,根据业态特征、地面拥堵区域,地下停车分布特征建立地下汽车道路系统,快速疏散地下小汽车或货运物流车辆。

整合、优化地下空间,完善片区功能方面重点研究整体开发,竖向上地下空间是地面空间的扩展与衍生,弥补地上功能空间的不足,注重立体混合开发,平面上预留各个地块之间的联系接口,最大发挥地下空间效用。

3.3 城市公共绿地的地下空间开发侧重政府主导

对于片区既不是新区,也不面临大量的更新改造,但片区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紧缺、土地资源匮乏、地面交通压力不堪重负等困境,尤其是社会停车场和公共配套设施难以安排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片区内公共绿地的地下开发,这类用地具有较少障碍物的优势,并且用地权属多为政府所有,属于政府可以调控的优质资源,其地下开发侧重政府主导。其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3.3.1 地下空间权属关系转换的尝试

公共绿地由于存在地役权不同,开发其地下空间会涉及利益的纷争,对于未出让的公共绿地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议政府加强地下空间的储备,主要用于政府主导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如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大型公共设施等。而对于不属于政府所有的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开发,建议在产权管理方面采用空间转换方式,政府与权属单位进行协商谈判,将地面开发权与地下开发权进行置换,采取企业与政府联合开发模式,政府负责地面以上部分建设,权属单位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开发功能应包含地下商业或地下停车等一些可营利性设施,既保障用地单位的利益,又保证了

地面的景观性。

3.3.2 综合评估,推出试点

地下空间利用具有不可逆性、开发成本高、开发难度大、对城市周边影响大、涉及工程技术复杂的特性,同时受地理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情况、城市环境、雨水渗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地下空间的开发应该坚持慎重开发、逐步开发的原则。采取多要素综合评判,主要是对于片区内公共绿地是否开发地下空间的市民需求、基地条件、建设契机三大要素中的各个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权重平衡,分优先开发、适合开发、不建议开发三种类型。优先开发是根据评价因素,近期最具有开发地下空间的迫切需求;适合开发是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一定的条件,但是近期内可以不开发,选择时机开发;不建议开发是近期开发时机不成熟,或者开发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困难的地块。评估出的优先开发区作为试点先行推出建设,对试点地块,从用地性质、开发功能、开发规模、权属单位、与周边地块衔接关系、投资建设方式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与研究,为下一步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体现项目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图2)。

3.3.3 “自下而上”机制的建立,细化操作流程

公共绿地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发其地下空间,意味着用地功能的转变,建议采取以人为本,充分争取市民意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定酌其内的地下空间开发。另外现行相关规范中也缺乏公共绿地的地下空间开发指导细则,对于其地下空间需要细化操作流程,使地下空间的审批程序更合理。

3.3.4 相关技术规范有待完善

开发利用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可能产生雨水无法下渗、雨水无法收集、破坏绿化植被、消防安全隐患、自然通风采光有碍等问题,当下建议将地下空间规划纳入各个层次的规划中,特别强调法定图则层面对地下开发的控制

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将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消防、舒适要求等形成统一的规划标准,作为一种有效的指导意见。

4 结语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倾注大量研究人员的精力,笔者把地下空间编制过程中的技术策略与体会拿来分享,目的是希望城市地下空间研究能快速进入规范化、系统化历程。“众人拾柴火焰高”,相

信不久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令第58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S].发布时间1997-12-01.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篇[R].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151-156).

[3]李春等.城市地下竖向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J].现代隧道技术2006年增刊(28-32)。

[4]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华强北片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R].2007

[5]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福田区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R].2008

[6]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宝安宝安中心区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R].2007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前景】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收入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前景】城市地下空间 工程收入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前景】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收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班级 学生 完成学号:姓名:时间:专业导论作业073411112 *** xx年12月25日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发展前景 在选专业之前我就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专业介绍,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要求,主干课程等做了深刻的学习,认识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前景非常广阔。 1、我国地下空间工程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愈来愈拥挤,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亦越发严重……有限的土地资源已难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建设、开发活动,于是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成为当前和今后众多城市发

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防工程建设。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地下空间利用已涉及:地下商业设施、地下停车场站、地下水库、仓库、地铁、地下街、地下通道、共同沟,等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已开始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被视作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城市的相关规划、建设活动必须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通过对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及其各种功能的整合,地下空间的建设每平方米都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开发地下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在我国利用地下空间较为典型的是地铁、隧道、地下商业街等地下建筑。我国的第一条地铁始建于1965年。目前,已建成地铁的城市有: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武汉、长春、沈阳、大连、青岛、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都在积极建设地铁。北京地铁已经开通了1号线、2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13号线、八通线、奥运支线和机场专线,运营线路总里程200 km,共有123座运营车站。广州地铁已建成开通四条线路,总里程116 km,运营日均客运量超100万人次。在建线路包括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北延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等。到xx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400 km,客流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40%左

6种提高建筑基础和地下空间施工效率的施工技术【最新版】

6种提高建筑基础和地下空间施工效率的施工技术 一、深基坑土方开挖用贝雷梁式钢栈桥施工技术 1.概述 随着建筑朝着深、高、难多向发展的今天,地下深基坑施工占用施工工期长,尤其是土方开挖阶段,如何加快深基坑土方出土速度是需要解决的施工难题。 土方开挖工期,一般占地下施工阶段的1/3 工期,提高土方出土效率,减少土方施工时间是降低地下施工造价的简易方法。在深基坑施工中采用贝雷梁组装式的钢栈桥可有效解决土方运输问题,提升出土效率,贝雷梁组装式的钢栈桥可重复周转利用,是一种绿色节能的施工技术。 本快速建造技术成功地运用于福建省泉州市和昌贸易中心项目,该项目土方开挖需结合内支撑进行施工,总工期为100 日历天,钢栈桥需配合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历时85 天,节约工期15 天。 2.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3.操作要点 3.1 栈桥立柱桩基施工 栈桥立柱的桩基成孔按照设计的桩型选用对应的桩基施工机械进行成孔,常见的栈桥桩基有旋挖桩、冲(钻)孔桩及锤击桩等。桩基施工中应按照各类设计桩型进行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桩基施工质量。其中桩基施工阶段的栈桥钢管立柱预埋进入桩身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在桩基施工过程保证钢管立柱不上浮、不下沉、不倾斜、不偏移,同时桩基允许偏差应符合各桩基施工相应的规范规定要求。 3.2 土方开挖 为提供栈桥施工工作面,一般在土方开挖中进行超前开挖栈桥施工工作作业面。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开挖边线及深度控制,根据

土层选择合理的放坡系数,按照栈桥允许分段施工的原则,土方开挖范围及深度亦可以按照分段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安排,超前开挖的土方开挖深度宜控制在3m 内,特殊地质等条件允许时则可以适当调整。 除保证土方开挖安全外,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钢管立柱不被机械所伤,同时应开挖出立柱施工面要求,详见图 1.6.2。常见栈桥设计坡度为8%~12%,在土方开挖中应按照坡度进行开挖,控制开挖深度,提供合理的栈桥钢管立柱施工作业面。 开挖作业面示意图 (1-立柱;2-挖土面;h1-挖土面至柱顶最大高度,一般不大于2m ;h2-挖土面至柱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50cm) ) 3.3 标高引测,钢管立柱处理 根据设计图纸,在已开挖出的钢管立柱上进行钢管顶标高引测,标高点应醒目,每根钢管立柱上应有对称的 2 点。超长部分钢管立柱宜采用气焊切除,同时根据设计图纸中主梁的尺寸放样于钢管立柱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及规划策略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及规划策略分析 本文立足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实际状况,分析了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划策略。 标签: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益;规划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被高度关注。在发达国家,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十分重视,将其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土地资源的制约,在城市化建设中,要实现地下与地下的合理规划与开发,实现集约式发展的道路,因此,要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形成有效的规划与策略。 1、对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1缺乏深刻的认识,宣传工作不到位 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没有形成端正的认识,宣传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在开发模式方面,注重地上,轻视地下。针对地下建设,构造存在简单化的情况,规模不大,资金不充足,没有及时抓住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开发机会,鉴于地下地质的复杂性以及施工的风险性,很多人不愿意涉入这一领域。还有的认为,地下空间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销售不顺畅,利润较低,长久以来,没有对地下空间的建设给予恰当与合理的宣传,也没有将地下空间视为国土资源的一部分,没有认识到地下空间的价值,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水平不高。另外,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深度不够,构造过于简单,功能不全面。在很多城市中,没有进行地下停车场的开发,地下道路规划不合理,甚至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对于地下商场,也仅仅是地下一层。这些地下空间都很难实现与地上的有效贯通,没有形成长远的规划,缺乏对地下深层次开发的设想,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在融资方式上不先进,规模不大。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中,需要大量的资源配合,目前,尚缺乏完整、系统的统筹规划,加之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地下规划发展不尽如人意。对于地下空间的建筑,在产权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致使资金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融资渠道十分有限, 1.2缺乏完善和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为了形成一个良好、规范的模式,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保障。这项工作国外做得相对较好,在日本,针对地下空间资源,出台了全面、严谨的规范,涉及地下资源的方方面面,十分全面和细致,但是,在我国,这方面的法规却十分有限,甚至根本没有进行专门制定。 1.3缺乏顺畅的管理制度,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 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涉及的智能部门较多,但是,在管理体制上以及运行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首先,管理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精编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试卷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是()。 A .美国 B.德国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 [A] 得分: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 A .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D] 得分: 3.综合案例分析,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于()。 A.政策驱动力和商业理念 B.统一规划 C.合理开发 D.综合管理 E.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一体化 用户答案:[BCDE] 得分: 4.国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应用在()。 A.地下研究,试验 B.轨道交通 C.地下街、地下商场 D.应急给水池,贮水池

单建掘开式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兼顾人防需要设计导则(试行)

单建掘开式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兼顾人防需要设计导则(试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2011年11月

前言 本导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等编制。 本导则共分八章,其主要技术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建筑设计;5 结构设计;6 通风设计;7 给排水设计;8 电气设计。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管理和解释。 本导则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工程管理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宝石一路4号,邮政编码:310007),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的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杭州市地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王宏祥赵志强王丹宁陈国庆吴旭辉麻永锋孟祥锋 李志飚费新民姚国梁杨彤陈国祥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3) 3 基本规定 (4) 4 建筑设计 (5) 4.1 主体 (5) 4.2 出入口 (5) 4.3 孔口 (5) 4.4 辅助房间 (5) 4.5 平战功能转换 (6) 5 结构设计 (7) 5.1 材料 (7) 5.2 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 (7) 5.3 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等效静荷载 (8) 5.4 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计 (10) 5.5 构造规定 (12) 6 通风设计 (15) 7 给排水设计 (17) 8 电气设计 (18) 9 本导则用词说明 (19) 10 引用规范名录 (19)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应用概况 在主厂房区域-3.05m、-1.55m处,地基基础处理过程中采纳了土工合成材料技术来防止水分的渗透,本工程土工布用量约为39600m2。 1.2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及创新点 1.2.1土工布铺设时应沿一定方向铺设,同时不要拉的太紧,应留有一定伸缩量,以适应基体的变形。 1.2.2土工布两边均预留一定宽度,铺设时要调整好每个单元土工布走向,以便于两个单元土工布的焊接。 1.2.3土工布铺设好后,要用沙袋压住,防止移位,阻碍土工布边缘的焊接。 1.2.4土工布的接缝处理是施工的关键程序,直截了当阻碍着使用寿命,按照质量检测,采纳热焊接方法比较理想。热焊接法是土工布相接的表面加热处理,使之表面熔化,然后通过压力使之熔合成一体。 1.3保证质量的措施 1.3.1施工时,应有专人负责,幸免石块、重物直截了当砸在土工布上,最好边施工,边覆盖爱护层。 1.3.2使用时须采纳埋入式,覆盖厚度不小于30cm。 1.3.3整个防渗系统应有垫层、防渗层、爱护层组成。 1.3.4土体要坚实,幸免不平均沉陷、裂纹、防渗范畴内的草皮、树根要清除。与土工布接触面铺设粒径小的砂土作防护层。 1.3.5施工时遇到混凝土基础时应沿基础向上翻边50cm,将基础整体包住,边缘与基础焊接。 1.4直截了当社会效益 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具有隔离、防护和防渗功能,对防止建筑物地面沉降等有良好成效,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1应用概况

本工程在汽轮发电机基础、锅炉基础和主厂房基础等部位打算采纳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提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使用该技术应用混凝土量约为13890 m3。 主厂房上部结构、汽机大平台、汽动给水泵、A列外防火墙等部位应用了清水混凝土技术。 2.2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及创新点 2.2.1混凝土工程 (1)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经试配在混凝土中加入YF-3型多功能复合型膨胀剂,拌水后生成膨胀结晶水化物,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在钢筋和邻位的约束下,在结构中建立预压力,这一应力大致抵消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防止和减少收缩开裂,提升混凝土密实性,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采纳预拌混凝土时,必须在浇筑现场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如果需要调整,由试验员重新确定调整,不能让操作工人随意加水。 (3)浇捣工作: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按照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把握振捣时刻,幸免过振或漏振,应采纳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幸免混凝土裂缝产生。 (4)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养护时刻一样为14~28天。 (5)混凝土测温、控温工作: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咨询题。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幸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显现,降低峰值。浇捣成型后,采取蓄水保温措施,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养护,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2.2.2模板工程 (1)粘贴PVC板树脂胶调配一定要注意掺兑配合比,稀料掺多不仅粘结力低,而且易损坏PVC板。 (2)表面粘贴好PVC板的大块模板在运输、就位、拆除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以免损坏。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规划 CONSTRUCTION 引言: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口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空间与资源越来越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城市发展向地下延伸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解决我国城市发展矛盾的一种新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于城市化的发展、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寻找良好的应对策略,是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的重点。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随着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我国各大城市已经开始了地下空间开发的进程。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事业已经逐渐重视起来。相应国家的号召,在国家整体策略方针的指导下,出台了符合本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鼓励各方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随着城市地下体系的建设,城市各类公共市政管线逐步下移。消除了城市街道空间的各种线路,节约了土地资源,美化了城市的环境。并且城市地下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交通系统,休闲娱乐、购物、医疗等各方面的设施也逐渐建设起来,使人们的生活更为方便。 (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虽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已经开始,但是在这个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作用不够。地下空间规划滞后,指导作用不够强劲,连续性不强,地下建设中不断出现各类问题,阻碍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另外,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不到位,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效与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在开发的过程中严重影响来市民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缺乏有力的法律政策,民事权利难以保障,开发利用者难以取得相关产权,导致了一些人的权益受到侵犯,影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整的信息来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相关部门都局限在自己的范围之内,信息难以流动与共享,导致了城市地下建设进度慢、效率低。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策略(一)交通功能设施地下化 为了综合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进一步加速推进城市部分交通功能设施的地下化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第一需求。城市部分交通功能设施地下化的重点领域有:轨道交通设施、静态停车设施、结合地铁车站及城市(建筑)综合体规划建设的公共人行步道及道路交叉口的人行过街步道、城市交通瓶颈地区的道路地下化以及地下快速路系统。(二)地下空间开发深层化、复合化、规模化 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将持续引导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一步大规模、深层化、复合化、网络化的开发利用。远期随着线路的不断增加,地铁建设需要从现有建成网络的地下穿行,需要与现有的地铁车站衔接,必然会促进车站地区地下空间的深层化、复合化、规模化,必将进一步促进车站周边临近土地和房产的再开发、再建设,促进地铁车站与临近周边建筑地下空间的连接与互通,形成规模更大、体系更完整的地下公共步道系统、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以及静态停车设施系统,进一步推进地铁车站地区的城区立体化、建筑综合(体)化、地下复杂化、规模化和深层化。(三)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人性化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结合交通设施和人防工程设施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地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趋势。国内外成功实践证明,城市地铁车站地区是引发周边土地和房产大规模开发的发动机, 这个区域最易发展成为城市(建筑)综合体,是地下空间最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域。这个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显著特点,即在开发功能上,应重点考虑与临近建筑的联系,满足步行交通、商业服务、停车服务等需求,要充分突出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规划与建设;在开发形态上,应重点考虑与车站的整合和临近建筑的连通,同时应考虑防空防灾的特殊需要,在兼顾设防和平战(灾)结合上进行统筹规划。(四)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化、集约化 中心城区的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扩展。伴随着资源节约环境生态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主干电网、信息网、能源网的地下化和管廊化,垃圾收集转运、中小型污水处理场、雨水(中水)收集处理供给设施、区域性能源供给设施、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地下化发展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一需求将会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道路地下深层空间,以及公共绿地及道路广场地下空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一步推进这些市政公用型功能设施与静态停车设施、文化体育娱乐、应急避难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整合建设、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复合开发利用。 (五)能源设施地下化和地下空间信息化 伴随着生态与低碳、数字与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心城区的能源设施地下化和地下空间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平台建设,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能源设施的地下化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地下存储、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输送设施、区域集中能源供给设施等。地下空间信息化设施主要包括:地下空间资源与设施的信息化、信息化的传输设施、大型信息化处理设施等的地下化等。这些新型领域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进一步科学经济、安全有效地促进城市实现“生态、低碳、数字、智慧”的重要保障。 (六)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制体系 从现有的法律来讲,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法律体系,然而,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的法律可以借鉴地表城市建设的相关法律。而对于地下建设与地表建设中的不同之处,要进行具体的、单独的立法。让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完善的法律依据。立法要涉及到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等各项资源的归属,开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开发建设资金流动等各方面都要涉及到,以明确到每一位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人员及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让每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责任,享有应有的权利。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短缺。城市基础设施老化,以及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得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已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措施,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郑怀德.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规划师,2012,03:69-73. [3]段勇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4]陈恒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郑怀德,李秋霞.从“专业管理”走向“综合管理”——新时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02:85-8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 冲1 王 铮2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地下空间开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思考,寻找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基于此,本文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第4卷 第31期2014年11月 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 此文章编码:2014N 1121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

渝规发〔2008〕22号 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发布《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处室、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各区县建委(规划局),各规划设计单位: 《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已经审查通过,现予以发布,请参照执行,并请将执行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市局总规处。

(注:本导则已同时在局内网和外网上发布,请自行下载。) 特此通知 附件1:《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 二OO八年一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城乡规划规划导则通知 重庆市规划局办公室 2008年1月31日印发 (共印100份)

重庆市城乡规划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 (试行) 重庆市规划局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重庆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编制组分别与重庆市公安消防局、重庆市轨道公司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并收集到相关的基础资料。通过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照借鉴了日本、香港、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同类技术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各有关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院所等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地下空间利用的一般规定;3、地下街; 4、地下交通设施; 5、地下管线综合管沟; 6、人防平战结合工程; 7、地下空间防灾; 8、地下空间的环境建设; 9、地下空间的地面附属设施;10、名词解释。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罗江帆、蒋航、于林金、谢宗阳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近20年以来,上海地下空间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平面布局 B.分层利用的竖向布局 C.人性化的构建形式 D.相互衔接的功能体系 用户答案:[C]得分:6.00 2.标志着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建成并通车的。 A.巴黎 B.伦敦 C.东京 D.莫斯科 用户答案:[B]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得分:6.00

4.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得分:6.00 5.下面关于地下空间火灾防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防火分区设计面积必须超过500平方米 B.建立监测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 C.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至少要两个 D.提高自救能力 用户答案:[A]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CD]得分:0.00 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的是()。

城市地下空间

简述土木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的联系 大二上学期我有幸选修选到了城市地下空间这门课程,主讲的是一位业务繁忙的教授(猜测),但是他讲的每一节课都是十分生动的, 也主动让我们结合实际环境去认识城市地下空间。比如前几个星期布置的课外作业就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认识到了何为城市地下空间。 那么何为城市地下空间?首先当仁不让的是地铁!现如今虽然中央叫停了几个市的地铁修建,但是修建地铁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减弱。第二是地下商业街,它都有一个入口设计,消除了地下空间对人们心理的影响。第三,地下停车场。随着地上空间的开发完全,将停车场移动到地下就很好的解决了土地紧张的问题。第四,地下公路、地下隧道、海底隧道。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架起了地域的联系。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地下空间,当然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如:军事基地、用于储存石油、食物的地下超大洞室等等。所有的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城市地下空间。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根据我国国情: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资源少。人口密集度大,形成地表空间有限问题。在这些有限条件下,就造成我们得向地下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现代,人口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口密集、城市功能恶化,为了保持功能及交通所需的空间,各国除了利用综合的政治、经济措施外,也开启求助于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就培养出了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

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察、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机械基础及工程机械、电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的人才同时也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超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有了他们才使得我们的城市地下空间有了保障。再来看一下土木工程专业。它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可以发现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包含了地下建筑这一领域,就让我们来看下它,他们有何不同。 土木工程涵盖的个个方面十分广泛,是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了不同种类的工程需要不同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一诞生了土木工程中的各个方向。在大的土木工程方向中又可以将城市地下空间设置为一个与路桥、房屋建筑等相提并论的方向。但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既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又是多个学科的结合点,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的特征。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注重地面建筑、桥梁、交通、岩土等工程,没有真正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为主轴的系统的专业建制。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涉及到城市规划、地下建筑学、地下结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力学、岩土力学、环境科学、地下通风以及其它相关的市政工程如城市交通等多领域、多学科。现有的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以及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没有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全面和系统的教育,缺乏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认识和从事城市地下空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研究

23 2005(6)现代城市研究 1北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背景 近十年来,北京城市规模持续增长,城镇人口从1990年代初期的520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830万人,用地从422km2扩展到2002年的630km2。中心城功能过度聚集,建筑布局集中,规划地面空间容量趋于饱和,为控制城市的过度蔓延,城市向地下发展成为必然。近些年北京全市的地下空间平均每年增加的建筑面积约300万m2,占总建筑面积的约10%。北京城市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可集约化开发建设城市,节省土地资源,缓解城市发展对土地的占用,而北京市中心地区的高度控制使建筑向空中发展受到制约,向地下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图1)。 目前,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恶化,地面交通道路的发展滞后于交通量的增长。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下,利用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轨道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水平,并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停车问题,成为解决北京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图2)。 北京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城市生态环境、地面开敞空间的要求提高,部分城市功能转入地下,有利于改善地面环境品质;同时,北京是历史文化名 城,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范围很大,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满足城市容量扩大的需求,更好地维护地面环境,保护历史风貌。 2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优势 与制约 2.1 北京经济发展达到地下空间大规模发展阶段 国际上人均GDP 1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是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初始阶段,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这一发展阶段。 根据对日本的统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300美元之间,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期间日本建设了首批地下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0~2000美元之间,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大规模开发,在此期间日本建设了100多条地下街和地下公共车库等设施,现有地下公共空间的80%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时,地下公共空间的建设量趋于缓和,城市浅层地下公共空间利用饱和,开始研究大深度地下公共空间的利用。 自1990年以来,北京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处于工业化趋向成熟时期,到2002年人均GDP达3300美元,从经济发展阶段来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就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就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与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就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就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概念发展前景

地下工程导论报告 姓名:马敏超学号:***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而21世纪应该是地下洞室开发利用的世纪。 在当今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时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二十一世纪是地下空间的发展世纪,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渡开发,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交通拥挤和水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因此人们不得不向地下要生存空间,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而带来的压力。 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这决非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它如晨钟暮鼓,告诫人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研究对策 “可持续发展”被作为国策提出来了,摆在每个学科、每个产业的面前,土木工程界也应顺潮流而检讨自己。大量的土建工程拔地而起,每天都看到大片良田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并且无法再生,居住、交通、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把地面活土多留点给农业和环境,使地下空间成为人类在地球上安全舒适的第二个空间,是土木建筑工作者的紧迫课题。国际上已提出把“廿一世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年代”,日本提出要利用地下空间,把国土扩大数倍。中国也开始重视地下空间利用的立法工作,各地区已开始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但由于技术立法不够,在这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花费了许多不该花的工程费。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致命的瓶颈,人们在拥堵中等待、愤怒、绝望,也开始因为渴望速度而寻找方向。当一个名字叫地铁的尤物可以让交通烦恼消却、速度诱惑满足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爱上了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之旅。地铁的另类空间激发着人们的国际化大都会想象力和商业想象力,地铁天文数字般的投资令城市人痛并快乐着,地铁承载着所有都市人内心的柔软和抒情,令那些对城市失望的人可能重新爱上城市。 1、概述 城市地下工程师从事研究和建造城市各种地下工程规划、勘察、施工和维护的一门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分支。 城市地下工程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地下铁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及各种穿越障碍的地下通道;工业与民用方面的各种地下制作车间、电站、各种车房及商店;人防市政地下工程,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与生活等方面的联合体育建筑等。 城市地下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应反映出各个不同年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与水平。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总复习知识点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首先通过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介绍了全世界城市经过四个阶段实现了城市化,丰富和发展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全世界城市化的过程中按照发展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阶段。城市初期吸纳劳动力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容量外延扩大,完成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城市通过再开发市中心,内涵式扩展完成了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发展了,外延式和内涵式并存过程完成了城市化第三阶段。目前的泛城市化现象,使世界进入城市化过程的第四阶段。 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都面临“城市化病”现象。但是不同的发展历史呈现不同的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面临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泛城市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滞后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出现城市群;后者表现为城市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展动力;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技术、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容量又称城市空间容量或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理论容量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和经济地位、发展远景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实际容量是一个城市某个阶段实际存在的城市空间容量。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一般以人口密度衡量;土地容量,表现为各种用地指标。城市容量的计算方法。 理论容量与实际容量间的关系:理论容量大于实际容量,城市发展不充分、有发展潜力或空间。理论容量等于实际容量,城市处于发挥其机能的最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发展活力。理论容量小于实际容量,城市出现恶性膨胀,城市病出现。 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的四大功能布局和协调: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数。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产值推算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统计分析递推法,数理统计法,城市性质类比法。一般都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校核,再根据城市环境、最佳经济效益规模决定。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物质要素在某一时段的空间分布效应、外在形态和演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层次上分为内部空间(城市各功能区)、外部空间(卫星城、郊区、飞地)、群体空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空间结构内涵用密度、布局和形态评价。 城市密度表现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强度,反映城市不同地段经济活动聚集程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报告及对策建议

专题报告 2012年第16期(总第25期) 市规划委研究室2012年9月1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行土地综合利用,已成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选择。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规划制定与实施方面 1.缺乏综合利用的战略规划 地下空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一方面,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对城市关键性资源的战略部署,涉及国土、规划、城建、市政、环卫、民防等多个城市行政管理部门,综合性很强。另一方面,地下空间规划具有系统性,需要考虑在地面条件的制约下,科学规划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促进地上、地下两大系统以及地下空间各功能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地下空间资源供给的稀缺性、开发结果

的不可逆性和利用效果的外部性等自然和经济属性,要求政府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 目前,从各地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市都缺乏超前的、整体的地下空间规划,更没有对未来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的安排,造成城市地面的大规模建设对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如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对地铁的规划、选线、建设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各个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亟需制定涵盖地下交通系统、市政设施系统、防灾系统、物资储备系统、资源再循环系统等综合的城市地下空间战略规划。 2.规划的先行性和强制性难以落实 一方面,前瞻性是城市规划的固有属性,但与地面建设不同,地下空间的开发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建成很难改造和拆除,同时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较高,而地下空间的环境、防灾及社会等间接效益体现较慢,这些都决定着地下空间规划需要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立足全局。 另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有关发展战略、规模、功能、布局等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以保证规划的强制性与实施。然而我国在地下空间规划方面的专门立法还没有,只是

地下空间施工方案

地下空间施工方案 第1章总说明 1、1方案编制说明 1、1、1编制原则 1、响应业主要求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任务书文件的规定,对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到简洁、全面不漏项。对业主提出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以及文明施工方面的要求明确说明。 2、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按照一切为业主服务的思想,施工组织设计要有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按现行国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优良,让业主满意。 3、坚持“技术领先、安全可靠”的原则 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基坑开挖较深,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很多、施工难度较大,基坑支护是本工程的重点。为解决本工程的施工难题,必须认真执行“短开挖、强支撑、快衬砌、工序紧跟”的原则。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控制项目投资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施工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

5、坚持施工组织设计指导实际施工的原则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细化到能指导实际施工。 1、1、2编制依据 1、抚顺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 2、抚顺市站前地下商业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抚顺市中央大街地下商业工程现场考察、调查资料; 4、我公司在基坑支护、地下室逆作法等其它类似工程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开发、推广、吸收运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5、现行设计规范、技术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技术标准、规程及相关法规、条例等。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7)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8)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94 (9)建筑机械安全使用技术规程:JGJ33-2001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