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论文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组织规律 ——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

我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就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就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就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就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就是智慧与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就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与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与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与观景的建筑。建筑与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就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瞧来,国家的山河都就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就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与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关于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

关于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质量问题,这不仅体现在室外环境,如今更关注室内环境的绿化。因此室内植物景观设计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主题。本文主要就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卧室设计和室内庭园设计进行剖析,加深对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空间设计 室内植物景观的装饰在我国已经历史悠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方面需求也成几何式的增长。如何在居室中巧妙运用植物景观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室内植物景观设计是指在人为控制的室内环境中艺术而科学的将富于生命力的室内植物以及相关附件有机的组合起来,从而创造出具有美学感染力、功能完善,洋溢着自然风情的空间环境。[1] 一、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布局结构 室内景观设计的布局结构主要由点、线、和面三种。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三者的有机结合,综合应用。所谓的点状布置是指把盆栽植物或独立的、或成组的设置,使其具有较

强的观赏价值。其安排的原则是从形态、色彩和质地等方面用心挑选绿化的材料,并突出重点。现状布置主要意识到空间组织的重要性并且将构图的规律作为依据。它要求植物材料形体、色彩和大小的基本一致,以便使整体布局整体统一。然后将植物栽培在花槽内,或者连续的摆放成一排或者几盆植物。线状布局有时强调线条的方向性,有时注重均衡对称,用以划分室内空间。面状布置就是把植物群摆放在室内墙壁前面,用作背景。它选用的植物要求高矮相配,能够反映出植物的群体美,适用于较大的房间。它以突出其前景物为原则,使得室内气氛更加生机勃勃。 (二)生态环境 因为室内和室外的条件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为了保证室内植物的正常生长,必须改善室内的光照、湿度、通风性等条件。首先,室内植物生长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充足的阳光,阳光不足则会导致植物的衰弱,甚至死亡。当室内自然光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时,需要人工光照来补充,常见的是荧光灯,它光线分布均匀,蓝光较高而且光色多,有利于观叶植物的生长。其次,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生长,导致植物枯萎,这是可以设置恒温器来调节温度。再者,植物对室内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应控制在40%―60%为宜,还可以设置水池、喷泉等提高空气湿度,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设备,可以增加人为喷雾。最后,因为室内的空气流动性很差,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空间意境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空间意境分析 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中最重要的核心范畴,是东方艺术魅力的神奇所在。中国传统的“意与境浑、情--景交融”的意境理念,不仅推动了我国艺术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我国a-~建筑的审美发展。 关键词:古典园林建筑;空间构成;意境 1.楼阁建筑意境分析 楼阁是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是极为常见的园林建筑。楼阁作为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高峻宏敞是其重要的特征。同时,古人对楼阁的追求有两种倾向:“欲与南山齐”与“高处不胜寒”。 首先,楼阁的特点是壮美与优美。和其他艺术类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体现在了和谐与对抗中。中国自古以来推崇高大阳刚之美,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所在。登高远眺,会使人领略到平地上不能体会的感受,加深对人生以及世界的理解与体验。中国美学的传统表现在建筑方面是强调“大壮适形”的中和之美。楼阁之美在“高大”与“和谐”之中找到了平衡,展现其独特的风味。 其次,楼阁强调形与势。在楼阁建筑的设计中,风水形势说对其有深刻影响。风水形势说是中国古代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理论,它通过对建筑环境景观中空间构成的各个方

面的把握,诸如高下大小、远近离合、主从虚实、整体局部等视觉效果及内在规律的调和,使得建筑观感能够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引起审美愉悦。在单体建筑的尺度控制上,风水形势说尤为重要。 2.亭和塔的建筑意境分析 塔本为佛教中的墓塔,传人中国后逐渐演变成高层观景建筑和宗教标志建筑。“亭者,停也”,是供人驻足休息的一种小型建筑。亭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形式美之精华,有很高的观赏性与实用性。 亭和塔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体系中,既是观景建筑,也是点景建筑。亭和塔一般成为激发山水意境或建筑意境的点睛之处,它们作为主要空间因素,虽然是意境中、视觉上的“画框”的中心,但却与欧洲集中式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在环境中不能独立地构成景观,一般从属于既定的环境之中,联系植物山石和周围建筑共同构建景观,成为景观结构的枢纽――“点”。 亭和塔的空间意境从建筑本身结构到环境空间的结合都体现出“动静相映、虚实相生”的意境。首先是空间的虚实交错,由于亭和塔经常是空间的中心,甚至可以认为是空间中的“点”的垂直拉伸,因此常常被作为“实景”。但亭本身有着通透的视觉感受,空间分割感不强,使空间虚实变化丰富。其次是动静结合,作为在线性上和空间形态中的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早在周文王时期就有建宫苑活动,后经过春秋、战国及至秦汉时期的发展,完成了从商、周的园、囿向秦、汉宫苑和私家园林的转化。 营上,,充分 ,这追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在构园中常常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植物配置都以树木为主调,不讲究成行成列,但随意参差,运用少量树木概括表现出天然植被的 气象万千。此外,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 园林中的建筑为了适应主人居住、游憩等多方面的需要,不论其性质功能、

造型结构如何,都能与园内山水花木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在用料上,园内建筑物充分 利用木框架结构的内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在布局上化整为零,通过完全自由随意、因山就水、高低错落的变化,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把建筑物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达到造园者追求的天人谐和的境界。 ,带有 水体、 核心, 反映了 ,中国古典园林的“以景写情”,正是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画理。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与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这种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其创设和表达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其一是象征手法进行表达,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别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这种借比

拟而产生的联想,借助文学语言手法创造出的画面和意境,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从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另一种是靠楹联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在园林中,大量运用匾额、碑刻、对联、题咏等手法进行造景,对丰富园林景观起到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矛盾, ,古典 ,情, 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这一观念之上。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建造上完全是按自然布局,建筑物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点染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 3世俗风水学说 世俗风水说源于易学的阴阳学说,其核心就是强调整体环境模式。中国古典园林建造者对园林内外环境的重视远重于建筑物本身,依照风水说的总原则是为了

天津滨海新区特色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天津滨海新区特色植物景观营造初探摘要:本文分析影响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各个因素;提出了营造天津滨海特色植物景观应该遵循的五大原则;然后对符合条件的植物材料进行汇总;最后对天津滨海新区特色植物景观配置进行构想,为进一步开展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基本思路。 关键字:天津滨海新区;地域特色;植物景观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in tianjin binhai new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ut out five principles to create a the tianjin binhai specialty plant landscape; then aggregated the conditions of meet the plant material; final configuration ideas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features plant landscapeprovide basic idea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ianjin binhai new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keywords: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geographical features; plant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植物景观营造的影响因素 1.1自然因素 1.1.2气候因素 天津滨海新区虽为沿海城市,但大陆性气候强,同地球同纬度

植物景观调研

园林植物配植与造景课程 论文 题目:保定市涞水县滨河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 析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授课老师:

保定市涞水县滨河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摘要:通过对涞水县滨河公园的园林植物种类的现状调查, 分析了公园里园林植物的植物种类、配植形式、垂直结构、季相变化等特征, 并且对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 滨河公园的树木种类较少,地被植物应用缺乏,层次搭配、空间组织、色彩表现、季相变化等方面的设计布局较粗略, 因此, 在今后的园林树种的规划与设计中应当给予重视。 关键词:综合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The plant landscape status analysis of Bin he Park in Baoding city Laishui County Abstract: Through the plant species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f Bin he Park garden in the Laishui County, we analyze the park landscape plant species, plant form, vertical structur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ark plant landscap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es of the park has less spec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 cover plants lack level collocation, spatial organization, color, seasonal vari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sign of the layout of low, therefore, the future landscape tree species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be given attention to.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park, plant landscap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景观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统筹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我国小城镇的数量和人口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 涞水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北端,总面积1650.5平方公里。自涞水县划为“环首都经济圈”以来,涞水县城房地产开发势头不减,新建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伫立在涞水县城。随着经济的发展,涞水县的城镇居民人口逐渐增加,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居住环境的生态要求也逐渐提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涞水县滨河公园位于县城东部,东临拒马河,西临东环,面积约2.1公顷,属于城镇绿地系统中的综合性公园。作为城镇建设用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绿地,承担了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小城镇绿地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属性,包括物质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2]。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综合公园植物进行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和造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构建优美的绿地植物景观,满足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本研究以涞水滨河公园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景观现状,比较其景观效果,推荐一些景观效果较好的植物配置模式,同时提出关于综

中国园林的风格阅读答案

篇一:中国园林的风格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冯烨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统一的境界,逐渐形成了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含蓄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建筑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往往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北京颐和园就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又如苏州留园,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使游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妙趣横生。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二字。一般来说,园中山水虽是人造,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园林中必须建有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建筑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的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中国古代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也风格有异。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时搭建临时的建筑,花期一过皆被拆除。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多在清朝乾隆年间建造,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的巨商和官员。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园风格不同。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13-14题为选择题,(13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对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意境”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委婉曲折,变幻莫测,奇形怪状,出神入化。 b.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天成,景观应当回归自然,才有自然的理趣。c.中国古典园林要求突出山水这个主体,建筑隐于山水之中,不能喧宾夺主。 d.中国古典园林的廊、亭、堂、榭应当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自然和谐。 e.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整体形象完美雅致,巧夺天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f.中国古典园林都应当充满“山色空蒙雨亦奇”诗情画意,令人身心陶醉。下面的中国古典建筑形式与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多有可以登高观景高耸矗立的楼观亭阁。 b.中国古代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 c.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 d.中国古典建筑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很多中国园林门外设有荷花池、桥等美丽的景物,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游人看不到里面全景。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为什么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的话,他的个性是鲜明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所衍生的四大美学范畴——园林的自然美、建筑美、诗画美、意境美,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从根本上来说,这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以及重整体观照、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的启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1、自然美 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众所周知,中国的园林是以自然写意山水园的风格著称的。寄畅园之所以能这样吸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要从人性的本原来寻找原因。在社会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节奏与生存环境均受到了极大地破坏,因此在闲暇之余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就成了人们的一种追求与奢望。中国园林设计遵循的也正是“法天象地”的自然法则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园林是大自然的艺术,从大自然中摘取自然元素是造园的基本要求。寄畅园的造园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寄畅园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而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道”与“理”的追求。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园内。在营造建筑、山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并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的天成之美。因此,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姿态自然天成,不受人工约束。在寄畅园的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景物为实,倒影为虚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初探剖析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初探 □刘园①

圆明园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处于中关村科技园规划区内,其东、南面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面为西苑边缘集团,北面为城市非建设地带。圆明园遗址公园是市区中心大团与边缘集团之间隔离绿地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内重要的大绿化环境,对北京市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 。 历史上的圆明园继承了我国优秀的造园传统,通过亭台楼阁、山水泉石与树木花卉,创造出壶天佳景、林壑图画、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如今,圆明园的原有园林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目前的遗址公园,整体上缺乏美观的园林环境,这与圆明园这座历史名园的身份极不相符,也不符合遗址公园的环境要求。 要把它整修成一处别具特色的遗址公园,自然要“以木为本,以水为纲”。遗址公园的园林绿化、美化工作十分重要。 圆明园遗址公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绿化、美化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历史资料进行规划,所有的规划都要以保护遗址为前提,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绿化、美化工程。圆明园景观形式丰富多样,规划要保持圆明三园景观体系的完整性,遗址公园的绿化、美化对于景区划分,要保证整体协调一致的原则。 圆明园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尤其是野生植物资源优势突出,进行公园绿化、美化的同时,要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一、历史资料整理 圆明园的花木配景对主体建筑起着重要的烘托作用,是表达景观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园中的花木与园林建筑同期规划、培育,既吸收了传统园林的艺术手法,又突出了皇家园林独特的个性,体现了造园之初的设计思想,即美化环境、造景得景的艺术构思,同时,还表达了一定的寓意。 历史资料对于植物景观规划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目前可参考的关于圆明园植物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要将现有的史料进行整理,深度挖掘,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考虑到今后公园园林景观的营造及应用,将史料中记载的园林植物进行以下的分类。 1 、水景植物 在园林观赏植物这样一个庞大的植物分支里,水景植物一直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西方园林还是东方园林,水景,一直是造园中不可欠缺的景观要素。而水景的表现,也无一例外地常常和园林的另一景观要素——植物 - ——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动态水景,还是静态水景,都是通过花木来创造意境。圆明园是著名的水景园,其水面面积达全园面积的 1/3 ,因此,水景植物是圆明园造景中的重要植物材料。 表 1-1 水面植物列表 ③ 植物名称 历史记载 乔灌草 观赏部位 观赏期 荷花 茜园、多稼如云、思永斋、狮子林、映清斋、如园、敷春堂、鉴碧亭、凤麟洲、涵秋馆、春泽斋、生冬室、 含辉楼 、畅和堂、澄心堂、湛清轩、天然图画、藻园、濂溪乐处、翠扶楼、曲院风荷 挺水植物 花、叶、果均可欣赏。 夏秋两季 ( 5-10 月) 水葱 茜园 挺水植物 茎杆、花序。 春末至夏季

国外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国外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划时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1900年己达13.6%,而1925年时这个数字己上升到了21%。城市的快速发展繁荣了经济,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同时期,生物学、博物学等科学迅速掘起,大机器生产对传统手工业和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在问题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催生下,19世纪初开始出现了包括植物造景在内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方法,导致了传统植物造景的部分变革。 格特鲁德·杰基尔(Gertrude Jeky Ⅱ 1843~1932)在《花园的色彩》中指出:“我认为只是拥有一定数量的植物,无论植物本身有多好,数量多充足,都不能成为园林,充其量只是收集。有了植物后,最重要的是精心的选择和有明确的意图……对我来说,我们造园和改善园林所做的就是用植物创造美丽的图画。”安德森·杰克逊·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 1815~1850)是美国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研究者和植物学家。在景观设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即是雷普顿和劳顿风格的模仿者,又是美国景观风格的提倡者。1841年出版了其重要的学术著作《景观园林理论与实践》。对雷普顿的三项基本设计原则进行了新的阐述,他认为统一是建立设计的主导理念,多样是通过装饰和复杂激发的兴趣,协调是从属于整体布局需要的。1854年,奥姆斯特德主持修建了纽约中央公园,此后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园运动,并逐渐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地。这时期植物造景在形式上虽然主要是沿袭自然式风景园的外貌,但在设计思想和植物群落结构上明显己有了更多生态的意识和相应的措施。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植物造景在形式上有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如英国园林设计师鲁滨逊(William Robinson 1838~1935)主张简化烦琐的维多利亚花园,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任其自然生长。尽管因为社会的发展未到一定阶段或由于植物景观在当时还主要被看成是一种园艺或生态环境,这种变革在当时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但他们的努力为其后园林形式上的革新作了必要的准备。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丹.凯利(Dan Kiley)说:“恰当的植物造景能产生美感。例如:怎样选择植物材料的比例、尺度、质感、色彩,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搭配,都是设计人员应该精心考虑的。”风景园林师南希—A·莱斯辛斯基在《植

乌鲁木齐市冬季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乌鲁木齐市冬季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李芳, 王兵, 买买提江, 黄俊华(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 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 冬季植物景观是北方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营造季相景观及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 统计出乌鲁木齐市冬季景观植物有常绿树、观形树、观枝干树、观果树及其他观赏树5大类共计26科48属111种, 并对其配置形式进行了探讨; 同时结合乌鲁木齐市冬季植物景观的发展现状, 提出改善乌鲁木齐市冬季植物景观的建议, 推荐了4种冬季景观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以期为更好地营造乌鲁木齐冬季景观提供建议和基金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在自然界中植物景观是最富有变化的, 随着植物的生长, 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硕果累累, 冬季枝干苍劲的不同景象[1] 。它们在不同季节或色彩斑斓, 或婀娜多姿, 或挺拔, 或摇曳, 姿态纷呈, 芳香怡人。艺术心理学认为视觉最容易引起美感, 而眼睛最敏感的是色彩, 其次才是体形和线条等[ 2], 因此, 在植物的四季景观中, 冬季大部分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的枝干, 呈现出一片灰暗的景象, 使人感到冷清而单调, 这个季节也成为植物景观最难以营造的季节。而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来说, 冬季又是四季中最长一个季节, 如北京冬季可长达165 d, 大连约为173 d, 哈尔滨有200 d 左右[ 3] , 因此, 营造冬季景观在北方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中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乌鲁木齐市基本概况 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 地处天山北坡, 准噶尔盆地南缘,海拔680~ 920m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夏季炎热, 冬季酷寒、漫长,长达200 d左右,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 全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用美丽生动的城市景观来营造乌鲁木齐城市形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乌鲁木齐市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树木的生长及外来树种的引种驯化受到严重制约, 园林植物种类较贫乏, 加之冬季漫长、气温低, 造成乌鲁木齐市冬季景观效果不理想。因此, 充分挖掘现有园林树木的冬态美, 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 有效地提升乌鲁木齐市的冬季植物景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乌鲁木齐市冬季景观树种与配置形式 乌鲁木齐市园林树种共有43科79属268种, 其中乔木139种、灌木123种、藤本6种。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查阅文献资料, 统计出可作为冬季景观树种的共有26科48属111种, 按照观赏特点可划分为常绿树、观形树、观枝干树、观果树和其他观赏树5大类。 常绿树种 乌鲁木齐市常绿树种共计27种, 隶属于2科6属, 均为针叶树种, 无常绿阔叶树种。其中乔木23种, 灌木4种, 乔木树种比例远高于灌木。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一、植物景观内涵及其特质 1.景观 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辞海,1995);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如N a v e h,1984, F o r m a n,1995);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 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园林绿化和小品。 一、植物景观内涵及其特质 2.植物景观 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汪菊渊,1991)。 一、植物景观内涵及其特质 3.园林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景观即是一种人工植物景观类型,指在园林环境中通过人工栽培植物群落及园林植物个体的观赏特性而产生美的感受和联想的植物景观。受地区自然气候、土壤及其环境生态条件的制约,以及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习俗的影响,植物景观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朱均珍,2003)。 一、植物景观内涵及其特质 3.景观评价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景观评价"研究,也是主要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的.从客观的意义上讲,景观评价(风景评价)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 i s u a l q u a l i t y")的评价.从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 a n d s c a p e v a l u e")的认识,J a c q u e s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于个人的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 风景评价(景观评价),实际上是风景美学的研究中心,也是指导风景资源管理、合理地进行风景区规划的基本依据.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风景评价的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派,它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各具特色。 一、植物景观内涵及其特质

南京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初探

南京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初探 摘要: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实地走访考察了南京玄武湖公园、月牙湖、莫愁湖等滨水公园,调查分析了其中滨水植物的种类和景观特色,并对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营建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南京打造更多具有生态意义及独具绿城特色的滨水园林景观公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京;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 滨水植物作为滨水景观带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滨水景观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对滨水植物景观进行研究,对滨水带的景观营造和生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滨水植物分类及其配置 1.1滨水植物分类 滨水植物作为一个独立类群是生态学范畴上的类群,是不同分类群的植物通过长期适应滨水环境而形成的趋同性生态适应类型,按照其生活型可分为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沼生植物和中生植物4大类。按照空间构成,可以把滨水植物分为湿生植被、水缘过渡带植被和远水陆生植被。 1.2滨水植物配置方式 滨水植物配置方式可分为孤植、列植、片植、群植。孤植,一般是水旁的的孤立木,大多是为了遮荫、观景或者

构图的需要,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特殊的树种而设;列植是滨水植物造景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应用的树种主要有垂柳、白杨等,通常用于河堤、湖堤等较为规整的水岸;在应用不同的滨水植物种类时,采用片植的配置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片植需要从树种、种植密度2方面加以考虑;群植在滨水植物的配置中运用较多,需要从树种、树群的群体美以及树群体量与水面的比较3个方面加以考虑,才能创造出风格迥异的树群。 2.南京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的调查分析 2.1玄武湖公园内部滨水景观特色分析 玄武湖公园中观赏性较强的就是翠洲的环岛木栈道,临水的木栈道蜿蜒曲折,栈道两侧配以种类丰富的滨水植物,形成了优美的滨水景观风光带。应用的滨水植物有:荷花、睡莲、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水杉、八角金盘、红枫、二球悬铃木、桂花、毛杜鹃等。在滨水景观的营造上,种植了高大的水杉和悬铃木作为背景,配合密集的灌木,给人非常强烈的层次感。木栈道的大部分都是悬于水面之上,两侧都是水景,靠岸面配植了再力花、花菖蒲、梭鱼草、洒金桃叶珊瑚、八角金盘、垂柳、红枫等植物,在丰富了植物种类的同时,也有较多色彩上的变化,其间放置山石、石墙作为点缀,避免了纯植物的尴尬。另一侧水面则是遍植睡莲,在湖水微波的推动下上下起伏,为广阔的水面增添了一些活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还由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本书在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如果说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并且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有各具不同艺术风格的话。那么概括地讲有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这两种园林风格是: 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 前者的特点是: 整齐一律,均匀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放整整。总之,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联系中去;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一句话,就是强调人工美。后者的特点是: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上述两种造园风格的主要差异表现为: 一个着眼于几何美,另一个着眼于自然美。除了这两种园林外,还有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自特点,但就其对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态度来讲,非侧重于前者,即侧重于后者。 如果说西方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建筑所遵循的构图原则基本一致的话,那么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法则很不相同。传统建筑多采用中轴线对称和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是相当程式化的。园林建筑则变化无穷,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那么传统园林建筑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 情景交融: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分析 ——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是客观的生活、景物。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从一开始就与山水园、山水诗文不可分离,所以意境也成了传统园林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 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内容,颐和园又是通过什么来表达它的意境? 一以山水为主题。颐和园借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运用大量的山石和水体,化物象为意象,把物镜幻为意境。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成要素。颐和园对这些东西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园林的创作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于小中见大,也可大中见小。惟其如此,颐和园这样的大型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表现出来“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这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颐和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总之,借助自然山水,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主旨,牧笛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而又不失于自然生态的天成之趣。 二应用诗画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中国造园与诗、画之间关系之密切,历史悠久。“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早已形成。甚至不少园林作品直接以某个花架的币种、某种流派的画风引以为造园的粉本。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游动”,即在游动、进行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我这一特性,运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表达意境。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这种诗情画意除了用景观空间来表达以外。还常常依靠悬挂在建筑商的匾额或者是物镜破那个的刻石等文字来“点题”,用附在建筑上的诗词、书画来渲染,从而使园林意境更加富有情趣和发人遐思。匾额和对联是文人参与园林创作、表述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它们使得园林内的大多数景象无往而非“寓情于景,随处即可”触景生情”.因此,园林的重要建筑上一般都悬挂匾和联,它们的文字点出了景物的精粹所在。如颐和园内临湖坐东朝西的“夕佳楼”和南湖岛上的三座牌楼题额,东牌楼为“凌霄”、“映日”,南牌楼为“彩虹”、“澄霁”,西牌楼为“镜月”、“绮霞”。它们分别描绘了在祠前广场上所能见到的四时风景:晨间高耸的云雾与红日的映照;雨后彩色的霓虹和空澄的云霁;黄昏时满天的彩霞和夜晚时水静如镜的湖水中映出的明月。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 :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山水的

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