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729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04729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04729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04729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

1、抑扬兼施:(1)第一个层次:抑: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扬:指出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和根本措施(2)第二个层次:抑:用杀人怪兵器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推卸责任,扬:告诉他应该持有的态度

2、实行王道的措施:(1)初步措施:不违农时(农业)、数罟不入池(渔业)、斧斤以时入山林(林业)(2)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

3、修辞手法:A、比喻,(1)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2)用拿到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讽刺梁惠王不顾百姓死活,把“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述得非常形象、生动,具体深刻

B、排比:(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材木不可胜用也”(2)“五亩之宅….无饥也”;

4、演绎论证方法: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养生丧死无憾”,而梁惠王“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因此认为梁惠王没有实行王道,是运用了演绎的论证方法

第二篇《秋水》

1、庄子的介绍:

(1)庄子,战国人

(2)庄子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批判黑暗现实,蔑视富贵

(3)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词藻瑰丽,多采用寓言形式

2、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空间,受教条件的限制。

3、以寓言的方式说理,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的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

4、中心主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即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现实意义:其实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持续开阔视野,不断进步

5、景物描写的作用:(1)秋水时至....不辩牛马。写河水的景(2)顺流而东行...不见水端写海水的景,用河景和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渲染了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6、修辞手法:(1)反诘句(有问无答):吾在天地...又奚以自多?(2)比喻句(3)排比句;营造气势

7、又奚以自多:奚以是何以,怎么的意思

第三篇《谏逐客书》

1、李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代表作《谏逐客书》《秦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文》

2、“谏.....书”:谏是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书是古代臣向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3、臣闻史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下,自谦之词过:错误

4、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危害时,没在逐客这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境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厉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本文的艺术特点:(1)善用比喻,从而增强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有的态度,和不应该抱有的态度,如“夫击翁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的说明了秦王想要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贤能之德(2)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张和排比,对偶句以及选用华美词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到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沛,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取得成功,就用了“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

第四篇《过秦论》

1、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2、过秦论:过是过失的意思,是动词,指出...的过失,论是一种文体,它包括论证、论史等

3、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第五篇《五代史伶官传序》

1、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1)事例上的对比论证:A盛-继承父志-灭燕-灭梁(意气风发)B衰-泣下沾襟(2)短语上的对比论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满招损,谦受益;祸患...

2、本文使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方式来进行论证本文论点:(1)事实论据:文章第二段,庄宗由盛及衰的历史事实;(2)理论论据:文章第三段,论点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中论据就有典型的理论论据“满招损,谦得益”

第六篇《论毅力》

1、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即只有具备坚韧毅力去战胜逆境,才能

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2、层递性修辞手法:(1)薄弱者,次弱者,稍强者,更强者,至强者,按毅力按弱到强的顺序排列,说明只有至强者才能取得成功(2)一二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按照实际由短至长的次序排列,反面说明没有至强毅力的人不可能获得成功

3、正反对比论证方法(1)有毅力者与反是者对比(2)顺境与逆境相对比(3)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4)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

第七篇《容忍与自由》

1、本文的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容忍,每个人的行为、言论才不会受到限制,才会有自由,自由是需要以容忍为前提的,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2、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作者在第一部分中论述“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观点时,引用《王制》里的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作者;十年之后,当胡适反传统时,一些“卫道”的正人君子,也引用《王制》中的话要杀胡适和他的朋友们(2)第二方面作者在第二部分中论述“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是容忍难以实现的心理根源,举了西方宗教改革之后,原先向罗马教庭争自由要宽容的新教徒,又反过来摧残异己的例子(3)作者在论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是根本不存在的观点,举了提倡白话文时的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例子

3、本文具有大家风范:(1)从自身经验谈起,坦诚的进行反思和批判(2)不着重从理论层面进行剖析,而是从具体实例出发,将理论的阐述融汇于平易的白话之中,易于读者接受(3)“言之有物,明白清楚”这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的境界,具有大家风范

4、本篇文章的现实意义:胡适先生提出的容忍的理念、态度、度量、有一个核心就是:和而不同。当今社会趋向于多极并存,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更需要我们具备“容忍”和“和而不同”的雅量和气度

第八篇《咬文嚼字》

1、本文的中心论点:“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作者主要是从两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1)分析斟酌文字与表达情感的关系:作者通过王若虚更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原文,来说明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通过贾岛推敲一例来说明,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都是相随而变的(2)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的意义,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及到联想的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

2、论证方法:多采用归纳论证方法,往往先说结论再广征博引,列举小说、诗歌、喜剧方面的大量实例进行论证,不仅有理有据,而且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讲的如日常生活经验那般浅显易懂

3、作家作品:文学、哲学、心理学融为一炉,代表作品《谈文学》《谈美书简》

第九篇《如何避免愚蠢的认识》

1、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主观臆断“自认为知道而实际上不知道”(2)自我中心主义:一听到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3)狂妄自大:自尊心却使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一点

2、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1)科学的认知态度:对于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2)听取不同的意见: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层意思,作者提出了“理想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己自以为是(3)认知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谨慎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方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3、本文采用例证法来进行论证:用亚里士多德认为妇女牙齿比男人数目多等例子证明

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的类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3、论证方法(1)归纳法(2)演绎法(3)比较法

第十篇《秦晋xiáo

崤之战》

1、课文中主要写了以下几个矛盾:(1)秦与郑的矛盾(2)秦国内部又有主张出师的反对出师的矛盾(3)秦与晋的矛盾(4)晋国内部又有主张伐秦师和反对伐秦师、同意纵秦囚的矛盾

2、从原轸反对“纵囚”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忠值刚烈、鲁莽粗暴的性格

3、本文描写的场面:蹇叔进谏、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逐客、先轸论战、晋释三帅、秦伯乡师

第十一篇《冯谖客孟尝君》

1、《冯xuān

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又称《国策》、《国事》、《事语》、《短长》,全书按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组成

2、能够显示孟尝君礼贤下士的品格的事例是:弹铗三歌,体现文本思想的是:尽烧债券

3、文章艺术手法(1)欲扬先抑:抑-弹铗三歌:弹铗一歌,食无鱼;弹铗二歌,出无车;弹铗三歌,无以为家。扬-狡兔三窟:矫命焚券,为君市义;游说梁王,谋复相位;请之宗庙,使君固位

(2)对照手法

第十二篇《垓下之围》

1、司马迁是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皇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历史,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一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二本纪)

2、项羽“羞见江东父老”的直接原因:八千人渡江而西,而无一人上还

3、项羽的性格特征,从文章内容(三件事)可体现:

垓下之围:霸王别姬表现了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何奈何的心境,四面楚(1)ɡāi

歌同时又暗示出项羽不善于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2)东城快战:连斩数将,说到做到,也揭示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

(3)乌江自刎:宁死不屈,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揭示出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

4、描写手法:巧妙的使用场面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以及举止描写(有大有小,有说有动);文中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大场面,以及项羽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小事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达到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有机统一

第十三篇《张中丞传后序》

1、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他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苏轼对韩愈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二道极天下之溺;忠犯主人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2、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始,自原所分,以此诟远:“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绝之,其绝必有处”

3、人物性格:(1)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性格(2)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识的性格(3)南霁云嫉恶如仇、中正刚烈

4、本文是是议论与叙事合体,前部分是议论文,属于驳论,(主要是驳斥了对许远、张巡的污蔑,赞扬了他们捍卫天下的事迹)后部分是记叙文

5、文章介绍(写作意图)第一层:一心抗战、反正法、视死如归;第二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绝之,其绝必有处”;第三层:驳斥错误议论;第四层:南霁云求救贺兰进明、壮烈就义;第五层:补充轶事

第十四篇《种树郭橐驼传》

1、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写作的一些讽刺语言,篇幅虽小,寓意深刻,也为后人广泛传诵,他的诗歌风格幽峭洁净,自成一家

2、本文说理,总体上采用(1)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性”;用种树要“其shí莳也若子”类比

做官要爱护老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说清楚了(2)对比手法:(1)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2)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

第十五篇《前赤壁赋》

1、苏轼,字子瞻,号东波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元丰二年,因被污蔑作诗“诽谤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他的散文自然畅达,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2、文章以作者感情的变化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乐-悲-乐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里的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窈窕之章指《月出》篇中“月出皎兮”一章

4、本文是一篇文赋,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第十六篇《先妣事略》

1、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人,是明代优秀散文家,他的散文长于记叙抒情,他的代表作《震川先生集》

2、先妣事略:妣指逝去的母亲,事-一种文体,记述人或事的梗概,有别于正式传记,意思是指人和事的事迹大略

3、这是一篇作者追忆亡母的记叙文,追忆母亲短暂而又艰辛的一生,歌颂了其崇高的品德。

4、文章用白描手法对亡母的形象进行了刻画,选取的事例也是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繁琐的细微之事,也可以说是细节描写,例如,母亲尽管受子女拖累,还是“手中纫缀不辍”,善待童仆等

5、母亲的性格特征:勤俭、勤劳、待人厚道,严以教子

第十七篇《西湖七月半》

1、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人,《湖心亭》是张岱流传最广的一则小品文,也是一篇追忆,他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他的书,名字都落在一个“梦”上,他说“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2、本文的中心主旨:本文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以简练的文笔,重新了当时的西湖景色和世风民情,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刻画,嘲讽达宜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

3、写作特色:(1)语言生动传神:写人入“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装假醉,唱无腔曲”;写场面如“止见篱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师”;“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2)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写第一类人“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写杭人游湖,“避月如仇”;写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魔如呓,如聋如哑”(3)善于用不同的情景对比:如杭人游湖与“吾辈”游湖,场景不同,氛围不同,情趣各异,通过对比,情景更为生动逼真

4、本文描写是采用的是对比手法,文中共描写了五类人,前四类人游西湖与“吾辈”游西湖,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描写杭人游西湖情景与“吾辈”游西湖形成对比

第十八篇《马伶传》

1、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的诗文作家,是明末清初的散文三大家之一,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

2、马伶在先败后胜的原因是“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这是一句具有讽刺意味的语句,讽刺顾秉谦和大奸臣严嵩是一丘之貉

3、作者采用了(1)倒叙的方式,将第二次的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来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印读者探究原委(2)场面描写:文中写第一次文艺较量马伶大胜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在这大败与大胜的反照中凸现出来(3)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详-第一次较量+第二次较量胜利的原因;略-略生平、家世、性格、略第二次较量

第十九篇《秋夜》

1、鲁迅,字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仿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且介亭杂文》;记忆诀窍:小呐小仿和小故,手牵手心连心,一起去看散文里的花花草草

2、本文采用(1)象征手法描写景物:夜空代表的是黑暗势力,小粉红花是被压迫者的弱者,枣树是与黑暗势力抗争的勇士,恶鸟是破坏黑暗统治秩序的孤独斗士,小青虫是奔向光明却无谓牺牲的幼稚人群;象征的意义表现在本文通过象征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同情了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祭奠了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战士,不“制他死命”决不罢休的坚韧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2)拟人化的手法:写夜空,星星眨着冷眼等等

3、本文的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通过象征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描写秋夜一些有特征,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作者的孤独、苦闷、激愤的心境,体现了作者与恶势力进行不妥协斗争的精神

第二十篇《香市》

1、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县人,长篇小说《蚀》《腐蚀》《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散文集《风景谈》《白杨礼赞》(记忆诀窍:长篇小说的时时子夜里,等中篇小说里的林家春蚕,散文集里的迷离风景,看白杨礼赞,我的茅先生,自顾自的走了,不曾回首,望一眼)

2、(1)对比手法:这篇文章并不着意介绍故乡的习俗,而是以香市的变化,以小见大,提示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乡镇日益凋蔽的现实,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出如此大的主题,得益于对比手法的应用,香市昔盛今衰,包括气氛、场面等的对比,就形象的表现了主题内容(2)反衬手法:作者在写重兴香市的冷落萧条时运用反衬手法,一方面作者着意描述重兴香市武术班技艺高超,“表演卖力”,票价便宜;另一方面又强调眼下看客很少,特别是“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从过去三流演出,吸引了大量的看客,到现在艺高价低的演出却无人看,反衬出乡村的冷落

第二十一篇《爱尔克的灯光》

1、巴金,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解析“长宜子孙”:原意是封建家庭的家训,意思是封建家长要创办家业,长久的宜于子孙后代舒适的生活,要保证“长宜子孙”既有足够的财富,还要维护封建家庭,继承和恪守封建礼教

3、本文中,灯光有象征意蕴,三种灯光分别是(1)故居大门内的灯光,代表着作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2)哈利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了姐弟之情,又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苦难与希望的破灭(3)“我心灵的灯光”,象征着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4、三位一体,本文具有熔叙事、抒情、议论一炉的写作特色,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的推移来记事,由景及情,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插叙了对姐姐的回忆,抒发了姐弟之情,进而引发了作者深邃的思考,这种思考以议论说理的方式出现第二十二篇《纪念傅雷》

1、施蛰存,原名施德谱,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上海大学、震旦大学

2、墨猪:比喻书画的点划痴肥而无骨

3、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正好适逢傅雷逝世20周年的时候

4、本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写描写傅雷去世20周年纪念他的情况,然后追叙傅雷的一生

第二十三篇《哭小弟》

1、宗璞,原名冯钟璞,生于北京,当代著名女作家,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第六届茅盾文学获奖者,著名小说有《红豆》《三生石》,散文集有《丁香集》

2、本文是抒情、记事和写人三位一体

3、描写手法(1)细节描写:小弟用冷水洗脸,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疮,敢于用

冷水洗脸,寥寥几笔就显示出他活泼而又可爱憨实的性格(2)侧面描写:别人对小弟的爱戴,小弟周围的同事随时准吧,为小弟献血。还通过侧面烘托来表现小弟忘我的工作精神,如写小弟的一个同志写给我的信,这种侧面描写都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第二十四篇《都江堰》

1、余秋雨,我国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主要著作《文化苦旅》

2、(1)对比手法:将长城与都江堰对比,将海水与都江堰对比,将秦始皇的指令与李冰的指令对比,将有所执持而无所专政的官僚与因官位而称为实践科学家的李冰对比,尤其是第三组对比,通过秦始皇的“雄壮、残忍”颂扬了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

3、文章艺术:(1)象征手法: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集中体现了在第三节,用“李冰父子”、用“李冰的政治纲领”象征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实干家,用“秦始皇筑长城”象征愚蠢、残忍、阴暗、蛮横的政治行为,用“金杖玉玺”、“铁戟钢锤”象征穷兵黩武、蛮横霸道的统治权利(2)夹叙夹议:深化主题,本文除了第二节以外,其余三节都是夹叙夹议,既写了都江堰的雄姿、李冰父子的事迹、二王庙的景致,又同时以雄辩的笔调议论了都江堰的历史地位、李冰父子的伟大精神和它们的现实意义,两者交融生发,给人以强劲的人文启迪,深化了主题(3)思辨色差:本文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当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及较强的象征意味,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的启迪

4、传神描写:作者传神描写都江堰水流壮观,作者在第二节描绘都江堰水流层次是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受,然后写水流翻腾咆哮的壮观,最后展现水被驯服的景象,此处既使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又饱含着“壮丽的驯服”的深刻寓意,发人深思。

第二十五篇《牡丹的拒绝》

1、

第二十三篇《我与地坛》

1、(1)双重排比:“春天是祭坛上空....啄木声”,以时间对应四季,以园子中的声响对应四季(2)多重类比:对与四季相对应的事物的排比铺陈,又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种类比,最后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象征着作者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3)整体象征:作者运用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落地笔坛,却是写母爱,因为对我来说,地坛与母爱都是抚平我的创伤,使我焕发新生的源泉

2、本文具有观察细致,体会深微的特色:作为一个游者,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景物-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风秋雨的观察和体会,认识到生命的意义;通过对园中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秋风中“yù熨tiē帖而微苦的的味道”的观察和体味,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3、本文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我与地坛结下不解之缘,诉说了母亲对我无限的爱,表达了自己对自身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种种感受,渗透了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反复思索,方能领略到对自然、对人生、对母爱的深切体验,表现出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4、三种描写方式:(1)行为描写:每天送行伫望,但从不问我为什么、为寻找“我”,不知道在园子里走过多少路(2)心理描写: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惊恐”并不断的自我安慰(3)侧面烘托: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

第二十三篇《蚂蚁大战》

1、亨利.梭罗,最有名的作品《瓦尔登湖》

2、类比写法: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

3、场面描写:先写到了大的整体场景,又采用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写了红黑三只蚂蚁之间的战斗,使人们从典型局部二通览全局。这样的场面描写与典型形象相结合,从而形象生动的展现了复制场面

4、人类社会象征意义:主要描写了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此外作者通过这场激烈的蚂蚁大战中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得出“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他们与人类并无两样”的结论。梭罗的蚂蚁大战描写中,处处“微言”着社会和人生的大义

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

1、(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3)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4)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

2、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1)把...比喻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情感(2)拟人:把...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情感(3)设问: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过渡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楚(4)反问:突出强调了...,语气强烈,(5)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3、人物描写的作用:运用了...描写,体现...特点,表现了...品质,表达了...感情

4、阅读后的见解、启示?答: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可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和文章主题的句子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材料加以距离说明,阐明理由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第二十四篇《蒹葭》

1、本文出自《诗经.秦风》,即“风”“雅”“颂”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

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的张望,寻求。

3、从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变化:(1)蒹葭变了:苍苍-凄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到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2)白露变了:“为霜”“未晞”“未已”;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形状与过程,形象的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亮就来到了河滨,直待到太阳东升。(3)伊人跑了: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把伊人在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的描绘出来,这种描写,大大的拓宽了诗的意境

4、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就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惆怅,乃至前程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

5、追寻的两种境况:(1)一种,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2)另一种,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两种结果都是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十五篇《湘夫人》

1、屈原是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留存下来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和《九章》等

2、本文描写的是湘君约湘夫人见面,而最终也没能相见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秋景的名句,渲染了当时悲凉的气氛,衬托了湘君失落的心情

3、层次总结:第一小节,描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来到水北的小洲,但是期约未遇,心中忧伤;第二小节,描写湘君对湘夫人焦灼的的期待和反复追寻,表达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第三小节,描写湘君筑室水中迎接湘夫人的情景,表现了对理想爱情的无比向往(属于铺陈手法);第四小节,描写了湘夫人没有到来,湘君遗憾的将衣物投入水中,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

4、多种抒情方法:(1)直接抒情,如:目渺渺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直接表达了湘君心中的感情(2)借外在举止抒情,如登白薠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通过描写举止神态表现了湘君的内心活动(3)融情于景,如: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通过描写周围秋色,营造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环境,来渲染湘君心中浓郁的愁情(4)因情造景,如: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等句就是以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湘君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第二十六篇《陌上桑》

1、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2、侧面描写方法:诗中描写罗敷之美,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先渲染环境氛围的绚丽,日出东方,朝霞映照;再写她的采桑用具和服饰,篮子精美芳洁,服饰鲜明华丽;最后写旁观者为之倾倒,“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美貌所吸引,均有所失态,忘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这种民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不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而且增强了诗歌的幽默风格

3、夸夫时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描写:如“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2)行为描写: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2)侧面描写: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第二十七篇《归园田居》

1、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

2、(1)“心远地自偏”是直接抒情,表明了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心远是本诗的诗眼(2)“采菊东篱下”属于借动作举止抒情,前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无比闲适,诗人陶醉于自然景物,惬意的心情,返璞归真的心境;后两句,写出了山间的暮景与飞鸟结伴归来的景象

3、本诗主旨:本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陶醉自然的心态,既反映了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心志,忘我、忘世,忘言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4、心远地自偏”的含义: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嚣的尘世,所以,即使身在人世间,也能像偏僻之处,不受世俗干扰,表明了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

5、心远是本诗的诗眼,有三层含义:忘世(开始四句),忘我(中间四句)、忘言(最后两句)

6、三位一体:说理、抒情、写景融为一体,情景自然天成是超功利的适意自然心态的产物,本诗前四句主要是说理,但是作者把抒情与写景融入其中。在一派并非有意欣赏的天然本色景物中,潜藏一种忘我的物化心态,把作者归隐田园后的“心远”程度不动声色的显现出来,景与情浑然天成

第二十八篇《行路难》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

2、《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3、闲来催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传说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前夕,梦见自己乘舟经过日月之旁,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4、全文主旨: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表示他对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可,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他有对前途充满希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能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踌躇满志,相信自己终会长风破浪之时,显示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5、写作特色:(1)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象的揭示了英雄失意、

抑郁悲愤的愁怀(2)比兴,象征的手法“冰塞川”“雪满山”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以路途艰险比说仕途艰难(2)用典,吕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了对前景的希望与壮士的形象,南朝宗悫的典故,铸造出一个雄姿英发、勇往直前的壮士形象

第二十九篇《登高》

1、杜甫,字子美,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作的诗歌被人誉为“诗史”,艺术上形成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诗圣”,

1、这首诗的总体感受: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

2、诗中四个意象:猿鸣-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古人用猿鸣代表悲伤之情;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落木-落木飘零,已是晚秋,暗喻诗人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句含有八意,即八可悲: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之愁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迟暮也;多病--哀疾也;登台--倍思亲也;独--孑然孤“独”也

4、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有借酒消悲到倍增伤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悲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

第三十篇《长恨歌》

2、本诗是一首叙事长诗,诗人依据史实和传说,铺叙了唐玄宗李隆基宠幸贵妃杨玉环以及他们之间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一出美丽的宫廷爱情悲剧,本诗情节曲折生动,细致的描写了人物的情感活动,歌颂了李、杨之间忠贞不渝的深情,情致缠绵细腻,对抒情手法运用娴熟圆美,抒情色彩及其浓郁

3、李、杨的性格特点(1)李隆基:突出描写他的先是宠幸杨贵妃,以致娱乐误国,后写他对杨贵妃苦苦相思,情深似海(2)杨玉环:先描写她的美丽,再描写她对李隆基的生死不渝的感情

4、从三方面写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念:(1)从举动:“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2)从景物描写:“归来池宛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2)从心理描写:“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5、对比、象征的表现手法:“(1)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是对比手法;“春风”象征过去的美好;“秋雨”象征今日的孤独。(2)“孤灯挑尽未成眠”借举止抒情,描写李隆基晚年的孤独寂寞

6、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中用:(1)“芙蓉如面柳如眉”比喻杨贵妃的美貌,写唐玄宗睹物思人,十分贴切(2)用“梨花一枝春带雨”来比喻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的情态,既活画出容颜如花,泪流纵横的外形形貌,又显现出惊喜与幽怨交织的内在心情,形神兼备,堪称神来之笔(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翼鸟是雌雄相并而飞的鸟,连理枝是干或支连生在一起,好像一棵树一样的两棵树,这里用“比翼鸟”和“连理枝”来比喻李、杨二人希望爱情生死不渝、天长地久、托物寄心,十分贴切

7、多种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此恨绵绵无绝期(2)移情于景:行宫见月

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3)借比喻抒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3)借举止抒情:“孤灯挑尽未成眠”

第三十一篇《早雁》

1、本诗著名晚唐诗人杜牧写的是一首咏物诗,中心旨意是关心难民,诗歌的特点是托物言志,本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具有“言在此、意在彼”的诗性特点,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关心时事与逃难的人民,具有关心民生疾苦的普遍意义,(以早雁比喻南逃的难民)

2、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一语双关,(1)挽弓射猎(2)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3、比兴手法:用大雁惊飞四散,凄厉哀鸣比兴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难的痛苦生活

4、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两句是说南飞的大雁经过长安宫殿的上空,运用典故抒情,“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暗示朝廷对百姓漠不关心;(典故抒情:鲜掌原指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内所建掌托“承露盘”的铜铸仙人,这里指代长安,长门原指汉武帝幽禁其失宠的陈皇后的冷宫,这里指代长安的宫殿。)这两句是融情入景,是对偶句

5、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由南雁遥想到它的北归,如今胡人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代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春风”反映敌人猖狂,朝廷无能,以致百姓有家难回。这两句是直接抒情,是对偶句

6、全诗情感:全诗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名为描写大雁,实在比兴老百姓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诗中用汉武帝为了求得长生不老建承露仙人和陈皇后失宠后居住在长门宫,指代宫廷,加上月夜冷寂的气氛,隐含对君王腐败堕落,与百姓苦难麻木不仁的斥责,对朝廷无能的愤慨

第三十二篇《虞美人》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以良辰美景的乐景写痛苦愁思的哀情,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本该吹拉弹唱的景,在此刻只是徒增一个“阶下囚”思念故国的无限哀情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比喻抒情,把亡国的忧愁与悔恨比喻成一江春水,化抽象为具体,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形象可感,表达出了诗人的忧愁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双重寓意,表面上是说往日的“雕栏玉砌”还在,而他的主人早已憔悴不堪;实际上是比喻江山易主,国土更姓,物是人非的感伤,表现了李煜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伤痛

4、本诗情感:本词写于李煜亡国之后,身为囚徒之时,抒发了他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思想情感

第三十三篇《八声甘州》

1、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能够变旧声为新声,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尤善于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

2、这首词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词人倾吐了萍踪漂泊的苦衷,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

3、借“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内涵抒发了诗人青春不在,人生如寄的感伤。长江无语,全不顾游子的秋思,反衬作者的愁苦之情,作者自叹事业无成,年华虚度,江水流入东海,而自己却无法回家,人生好像寄宿一般。上片是借景抒情

4、“红衰翠减”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红”代指花,“翠”代指绿叶,属于借代中的以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瑟,词人以之自喻,寄托了自己青春不再的感伤

5、下片抒情,抒发思乡愁情,借事抒情,苒苒物华休(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6、“不忍登高临远”,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既呼应了上片的登高望远,又启引了下片临远思归之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登高临远”是贯穿全篇的关键词,起首“对”字已经隐含作者登高望远,上片的景物描写都是写登高望远所见;下片直接点明“登高临远”,而下片的种种感受都是“登高临远”时产生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正是通过“登高临远”四字把前后文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十五篇《江城子》

1、这首词一“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上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情感真挚,充满易中凄婉哀伤的调子。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2、艺术特色:(1)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抒发悼亡之情(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抒发对亡妻的悼念和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2)虚实结合,以虚衬实,抒发悼亡之情

3、“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几句是虚写还是实写?(本词为记梦之作,有明确的日期,所以说应该有其梦。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是实写。可是梦本来就是虚幻的,所以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词中作者写自己悼念亡妻,却料想对方为怀念自己而柔肠寸断,这是什么手法?(是对写,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5、词人是如何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A.梦是不真实的,它往往是做梦者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就记梦这类作品来说,毋宁说更是作者郁塞沉积的思想感情的勃然兴发。本诗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抒发凄婉诚挚之情B.起笔彼、我合写,“两茫茫”状幽明相隔,惘然无尽,而“自难忘”愈见自然真挚。“无处话”一句,既承难忘,又点阻隔之遥。“纵使”以下三句,由假设转出相逢,融入自我身世之感B.下片“夜来”以下四句记梦,意幻情真,虚中带实。“料得”以下三句,从梦境中回到现实,写梦后设想念己,“年年断肠”柔情绵绵无尽,令人酸楚)

第三十六篇《声声慢.秋情》

1、李清照,“中国古今第一才女”

2、寻寻觅觅:写行为;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行为举止、景物、心情三者横向循环、纵向延伸,统领全词整体建构

3、“雁过也”是引发思念的景物;“旧时相识”是一个错觉意象。是在伤心中发生的错觉,这错觉有引发了对夫妻两地传书、诗词赠答美好生活的回想,并勾起对丈夫新丧的无限痛楚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与我共摘”由“菊花”自喻,感慨自己的身世,菊花是一个自喻的意象。

5、本诗情感:表达两种情感,一是孤苦寂寞,一种是由此而生的愁苦心情;其情感是低沉悲痛

6、借景抒情:“晚来风急”渲染愁情;“黄花堆积”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叹,突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旧时相识”是对往昔夫妻伉俪生活的追怀;“梧桐细雨”是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

第三十七篇《摸鱼儿》

1、辛弃疾,有过横戈立马的的戎马生涯,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是词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也有不少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之作,。因为两宋豪放词派是有苏轼开创,而又辛弃疾继承、发展,故后人往往以“苏辛”并称

2、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是将无知的的蛛网无意沾絮,比作有目的,有感情的行为。是作者的自喻,希望留住这些春意,也就是抗金的形势不要完全失掉。“画檐蛛网”正是词人的自喻写照,是借比喻抒情,词人虽积极为朝廷筹划抗金大事,一心忠心报国,但却始终不被重用,其中淤积着长期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怨

3、上片借物起兴(借景抒情)以江南暮春的衰残景象象征南宋微弱的抗金形势,借美人之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了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上片的中心意象是春又归去(落红)

4、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陈皇后入冷宫的典故比喻贤臣遭到冷遇

5、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象征南宋岌岌可危的局势

6、下片托古喻今(借典故抒情),用汉武帝是陈皇后的宫闱旧事比兴,以美人之失宠、见妒、闲愁、苦思,暗示自己南渡以来,长期遭受朝廷冷落、排挤、猜忌的际遇,抒发了年华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下片的中心意象是:佳期又误

7、中心思想:本词借宫中美人的春愁闺怨,抒发了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微的焦虑担心和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豪放于婉约中,风格刚柔并济第三十八篇《再别康桥》

1、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别名:南湖,云中鹤,主要作品有诗集:《猛

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夜》,追求“爱,自由和美”,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惆怅、难舍

3、“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诗人以物自喻

4、“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以“别离的笙箫”喻“悄悄”,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5、如何理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主人公心中的康桥如梦似幻,美好易碎)

6、本诗具有飘逸,清新的艺术风格,写情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华美,言简意深,音调柔美

7、多种抒情方式:(1)借景抒情:“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2)借比喻抒情:“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3)借象征抒情:“西天的云彩”是象征,暗示西方文明;“彩虹似的梦”是象征,隐喻美好的理想;

8、本诗的诗性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诗情画意的意象美,诗人的情感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渲染的,所以诗意含蓄而蕴藉。(2)抒情手法精彩多样,第三十九篇《一句话》

1、闻一多,原名家骅,诗集《红烛》《新月》(与他人创作)《死水》《闻一多全集》

2、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还能点得着火:“火”象征荡涤黑暗势力的民众革命;“祸”是暗示黑暗势力对民众的惧怕与镇压。提出“一句话”的中心,以及重大影响

3、“霹雳”象征革命爆发时雷霆万钧的声威和力量

4、“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和“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主题,增强作品的激情和感人力量

5、隐喻的象征手法:“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说出就是祸”暗示黑暗势力对民众的惧怕与镇压,“能点的着火”

第四十篇《雨巷》

1、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雨巷》是他的成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

2、这首诗通篇采取象征手法:“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巷”是人生漫长、狭窄天地的象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默默彳亍”是等待、希望、追求的象征;“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破落与环境低潮的象征;“雨的哀曲”是环境凄苦,遭受不幸的象征

3、这首诗最富有象征意味的是“丁香姑娘”,她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和情感寄托的偶像,是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即的一切美好的化身

4、三个层面:一、从日常生活层面来看,“她”是“恋人”;二、从现实斗争层面看,“她”可以理解为“革命”;三、从哲学层面看,“她”还可以理解为

“美”与“理想”的象征

第四十一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舒婷,当代著名诗人,注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本诗是诗

人1979年在《诗刊》上发表的处女作

2、“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沙滩上

的驳船”等意象象征了陈旧、衰败、贫瘠的祖国整体现象。精取五组意象,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五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阳喷薄而起

3、诗中四个章节是将“蜗行”“希望”“黎明”“沸腾”的祖国形象逐层推进

4、诗歌情感: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组合,抒发了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

饱受风霜、深受灾难而今正在重新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

5、艺术特点:(1)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2)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第四十二篇《我愿是一条急流》

1、裴多菲,匈牙利诗人、革命家,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

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他的《自由.爱情》一诗被白莽以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我国流传甚广。

2、《我愿是一条急流》是一首爱情诗,本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比

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

3、作者用(1)急流与小鱼(喻体),喻义“我”与“爱人”相依的关系;

(2)荒林与小鸟(喻体),喻义是“我”要用作战保护“我的爱人”的幸福;

(3)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喻体)喻义是“我”要用生命维护“我的

爱人”的爱情

(4)草棚与烈火(喻体),喻义是“我”和“我的爱人”的爱情天长

地久;

(5)云朵与太阳(喻体),喻义是“我的爱人”给“我”精神和力量;

五组比喻,形象的抒发了作者对其爱人的炽热的爱情,比喻抒情,前

者是作者自喻

诗歌的抒情方法:

1、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事物,。比:是用比喻的

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2、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衬托(烘托)

第四十三篇《枕中记》

1、写作手法:首尾呼应

第四十四篇《婴宁》

2、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史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制作

3、双层结构:一、表层结构:王生遇美-思美-寻美-娶美;二、内层结构: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这表面上重重偶然结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了完成托养狐女义务而有意的安排,是她精心策划的一部戏剧

4、婴宁笑的两层意义:表层意义:无时无地的笑,千姿百态的笑;深层意义:表现了主人公痴憨,不解人情,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自然天性是婴宁的主要性格特征。在婴宁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人间真情的赞颂与向往

5、花的类比象征意义:描写花实际上是为了写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她爱花象征着她的心灵美,同时“花”还映衬着她的美貌

6、中心思想:本文通过与婴宁初见,相思,寻找,重见,成婚,结局留个环节表现中心思想,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小说名写狐仙,实写人间,反映了人类永远需要协调,并为之付出代价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冲突,这就是本篇小说体现出来的社会人生意义

7、生俟其笑歇:俟是等待的意思

第四十五篇《宝黛吵架》

1、曹雪芹,清代伟大现实主义作家

2、宝黛吵架的直接原因是张道士为宝玉提亲

3、吵架的实质:两人的吵架不是真吵,而是相互试探,加以试探,反复试探。由于是试探,因此越发敏感,经常节外生枝,越吵误会越大,越不放心,越要试探,于是两人相爱的过程就成了吵吵闹闹的过程

4、吵架的普遍意义: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内心与言行不符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爱到深处,反而容易发生争吵;爱的越深,争吵越烈。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秘。从这意义来说,有情人弄假成真弄巧成拙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今天在我们周围还时有发生

5、吵架的两个原因:(1)浅层次:相互试探,加以试探,反复试探(2)深层次:爱的越深,求之愈苛,吵得愈凶,反映两人爱的愈深

6、中心思想:本文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恋爱中的情人吵架的起因,到愈演愈烈,到最后后悔的过程,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

7、画龙点睛:(1)“两假相逢,终有一真”是作者在宝黛二人吵架刚开始是以叙述人的身份直接议论的,点名了二人吵架的原因和实质,起到了的作用;(2)

“不是冤家不聚头”(3)“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第四十六篇《断魂枪》

1、老舍,原名舒庆春,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2、《断魂枪》写于1935年,老舍以其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个性气质,及其顽强的承担命运的精神,通过沙子龙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来反映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社会风貌

8、环境的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意义重大,,展示了时代背景,有三层意思:(1)时代发生了急剧变化(2)传统文明正逐渐被西方文明缩替代(3)落后的封建文化无力抵御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侵入

3、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1)沙子龙—身怀绝技的国术大师,内心复杂压抑,深藏不露,老练深沉,落伍孤寂,保守固执(2)王三胜—是江湖艺人劣根性的投影,内心自私自利粗浅鄙俗,性格张狂外露,争强好胜(3)孙老者—是江湖传统中优良品格的折射,内心嗜艺如命,孜孜以求,性格豪放,乐观积极,具有进取精神。沙子龙的醒悟与孙老者、王三胜的执迷不悟形成了鲜明而意味深长的对照,尽管作者对主要人物沙子龙着墨不多,但由于有孙老者、王三胜的多面侧面对比烘托,他的性格内涵和心态容量却显得更为深沉,丰满。

4、白描手法: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白描手法

第四十七篇《哦,香雪》

1、火车开进台儿沟具有时代特点和象征意义:火车象征现代文明,台儿沟象征

中国古老的大地,代表现代文明的火车开进贫穷、落后、封闭的台儿沟,象征整个中国正在发生现代化的转折

2、小说所写的事件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

3、小说包含了四方面的思想感情内涵:(1)对贫穷落后的怜悯(2)对现代文

明的召唤(3)对质朴心灵的赞美(4)对质朴心灵可能被现代文明所吞没的担忧

4、香雪的性格特征:(1)心地善良,“洁净如水晶的眼睛”能使“计较的人

也变得慷慨”(2)性格执着,为了得到一个小小的铅笔盒,不顾一切的冲上火车(3)生性胆怯,但也有一种人性和勇敢,(3)追求知识,追求文明5、想得到一个铅笔盒的象征意义:铅笔盒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

象征。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强烈显示时代意义

6、拟人加双关:“被感动得颤栗”它既拟人有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

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

7、突出中心画面的整体构思特点:小说抓住火车进站这个特殊景象进行多层次

的全景描写,铺写了姑娘们在火车站前的好奇和热情期待,重彩濡染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的新奇情节,中心画面鲜明突出,整体构思颇具匠心

《大学语文》25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25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尔:如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赤壁赋》【苏轼】 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知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流逝的事物就象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

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尽挹西江(夸张),细斟西江(比喻),万象为宾客。 《长恨歌》【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沈园二首》【陆游】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沁园柳老不吹绵。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04729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 1、抑扬兼施:(1)第一个层次:抑: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扬:指出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和根本措施(2)第二个层次:抑:用杀人怪兵器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推卸责任,扬:告诉他应该持有的态度 2、实行王道的措施:(1)初步措施:不违农时(农业)、数罟不入池(渔业)、斧斤以时入山林(林业)(2)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 3、修辞手法:A、比喻,(1)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2)用拿到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讽刺梁惠王不顾百姓死活,把“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述得非常形象、生动,具体深刻 B、排比:(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材木不可胜用也”(2)“五亩之宅….无饥也”; 4、演绎论证方法: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养生丧死无憾”,而梁惠王“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因此认为梁惠王没有实行王道,是运用了演绎的论证方法 第二篇《秋水》 1、庄子的介绍: (1)庄子,战国人 (2)庄子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批判黑暗现实,蔑视富贵 (3)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词藻瑰丽,多采用寓言形式 2、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空间,受教条件的限制。 3、以寓言的方式说理,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的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 4、中心主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即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现实意义:其实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持续开阔视野,不断进步 5、景物描写的作用:(1)秋水时至....不辩牛马。写河水的景(2)顺流而东行...不见水端写海水的景,用河景和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渲染了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6、修辞手法:(1)反诘句(有问无答):吾在天地...又奚以自多?(2)比喻句(3)排比句;营造气势 7、又奚以自多:奚以是何以,怎么的意思

2017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04729)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秋水》(节选)语句中,被用作例证而非比喻的是 A.礨空之在大泽 B.中国之在海内 C.梯米之在大仓 D.毫末之在于马体 2.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 A.顺与逆 B.成与败 C.强与弱 D.幸与蹇 3.《吃饭》提及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早已明白”“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的是 A.伊尹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 A.出有车 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 C.食有鱼 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细节中,展现了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 A.背诵《汉书》 B.记百姓名姓 C.拔刀断一指 D.操纸笔立书 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而“国人皆不欲”的原因是 A.胡服过于窄小 B.公子成极力反对 C.胡服便于骑射 D.夷夏有别的观念 7.《前赤壁赋》中描写洞箫的语句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体现了笔调诙谐特点的是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

2018年专转本大学语文试题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巧分。请将答题卡上 代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A.哀.兵必胜(悲哀) 察颜.观色(颜色) 讳.莫如深(隐瞒) B.繁文.褥节(文章) 当.机立断(应当) 却.之不恭(拒绝) C.审时度.势(估计) 短兵相接.(交战) 分崩.离析(倒塌) D.寒花晚节.(节操) 众口烁.金(熔化)因.循守旧(因为) 2、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汉语拼音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文化▲。 在上面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范畴 B、范围 C、领域 D、视域 3.父母让自己丰富、充实和有趣,不仅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更是对孩子价值观、生活观的▲的引导。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足够多的共同话题,沟通、关怀和爱,一切都▲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潜移默化顺理成章 B.耳濡目染顺理成章 C.潜移默化理所当然 D.耳濡目染理所当然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种植物并不多见,主要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的北部。 B.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他看见女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C.我们到达地铁站的时候,他巳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D.这部历经十年编订而成的书稿,是集团智慧的结晶。 5.“方言孤岛”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存在,这是被大多数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认可的。但是个现象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则使研究者将信将疑,许多从事文化史和语言史研究的,对这个问题也感到疑惑。上面这段话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A.大多数研究者并不承认“方言孤岛”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 B.语言学家与文化史研究者在“方言孤岛”研究上观点不同。 C.研究者对“方言孤岛”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态度谨慎。 D.研究者对于“方言孤岛”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不存在分歧。

2018年4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大学语文---2018年4月 1.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 B、僧推月下门 C、烟光凝而暮山紫 D、惟陈言之务去 正确答案:D 解析: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C、对偶 D、借代 正确答案:C 解析: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 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 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 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 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 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 正确答案:C 解析:课文原文: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论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论据。 4.下列《垓下之围》的人物语言中,表现项羽对自己失败原因至死不悟的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我何面目见之 C、时不利兮骓不逝 D、是何楚人之多也 正确答案:A

大学语文重点

1.以子衿为例,简述赋、比、兴的含义 2.结合哈姆雷特,简述你的生命价值观 3.简述《春江花夜月》在诗歌创造方面取得的成就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4.论述题:试问婴宁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答: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1)《婴宁》主要内容:莒县秀才王子服,上元节出游时,遇一位笑容可掬、美丽至极的女子婴宁,相思而病。表兄怕他由痴而亡,哄说该女子家住三十里外的山中,王生欣然寻找。果然找到婴宁一家,养母鬼妈妈说王子服与婴宁还是表亲,答应让婴宁随王生探亲。原来婴宁为其父与狐所生,活泼开朗,聪慧美丽,经常笑声不断,邻居妇女都愿与她为友。王生与婴宁完婚后,种花嘻笑,甚至变成朽木捉弄对她不怀好意的男子。又为婴宁死去的母亲和鬼妈妈迁坟合葬答谢养育之恩。年后生一子,与婴宁一样爱笑。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今天就让我们来简要分析婴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点如下: 一、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月,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 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作者十分巧妙的应用虚实相衬的手法。虽写的是王子服、老媪、婆婆、西邻之子和自然环境,但实际上却处处落笔在婴宁身上。王子服是小说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塑造婴宁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个性特征,反复渲染爱花、爱笑的特点,使婴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 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她爱花着象征着她的心灵美。 三、亦憨亦黠,写狐写人,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婴宁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作者写狐目的是为了写人。婴宁是人和狐的和身。在她的身上既有人性,也有狐性,因为她与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感情丰富:时而大笑,时而哀哭,时而憨语,时而伤感,时而任性。她比谁都勤劳,她比谁都孝顺。作者这样对美的构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美的渴望、美的向往和颂歌。 (2)《婴宁》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妇女形象婴宁,她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篇目(2018)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doc资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 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

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大学语文期末重点梳理

大学语文 文学常识: 1、蒹葭: 《诗经》(共305篇)又称“诗三百”、“三百篇”,分《风》、《雅》、《颂》三部分,艺术手法多用赋、比、兴,以四言为主,间以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 2、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也强调了封建伦理、等级秩序等观念。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老子》三章: 老子,姓李名耳。《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全书共分81章。文约意丰,论题广博,充满智慧。无为而治,崇尚自然。 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有「亚圣」之称。名轲,字子舆。战国人。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政治上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保民而王”;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 5、垓下之围: 司马迁,在五十五岁时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纪传体史学。 5、登楼赋(王粲) 《登楼赋》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被誉为“魏晋赋首”,为王粲在荆州依刘表时登麦城(今湖北丹阳县)城楼所赋作,主要抒写作者因久留客地、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苦闷情绪。 6、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为“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之宗。 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州》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8、《从军行》王昌龄。他的七绝与李白的七绝并提,称之为“七绝圣手”。边塞诗人。 9、《终南别业》王维(字摩诘)山水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0、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对后世颇有影响。著有《白氏长庆集》。 11、无题(李商隐) 李商隐和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大李杜”:李白杜甫) 12、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代表作有《漱玉词》

2018年专转本大学语文试题267

江苏省2018 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 页。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 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巧分。请将答题卡上 代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A.哀.兵必胜(悲哀) 察颜.观色(颜色) 讳.莫如深(隐瞒) B.繁文.褥节(文章) 当.机立断(应当) 却.之不恭(拒绝) C.审时度.势(估计) 短兵相接.(交战) 分崩.离析(倒塌) D.寒花晚节.(节操) 众口烁.金(熔化)因.循守旧(因为) 2、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汉语拼音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文化▲。 在上面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范畴 B、范围 C、领域 D、视域 3.父母让自己丰富、充实和有趣,不仅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更是对孩子价值观、生活观的▲的引导。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足够多的共同话题,沟通、关怀和爱,一切都▲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潜移默化顺理成章 B.耳濡目染顺理成章 C.潜移默化理所当然 D.耳濡目染理所当然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种植物并不多见,主要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的北部。 B.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他看见女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C.我们到达地铁站的时候,他巳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D.这部历经十年编订而成的书稿,是集团智慧的结晶。 5.“方言孤岛”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存在,这是被大多数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认可的。但是 个现象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则使研究者将信将疑,许多从事文化史和语言史研究的,对这个问题也感到疑惑。上面这段话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A.大多数研究者并不承认“方言孤岛”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 B.语言学家与文化史研究者在“方言孤岛”研究上观点不同。 C.研究者对“方言孤岛”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态度谨慎。 D.研究者对于“方言孤岛”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不存在分歧。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201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试卷【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为什么“王好战” B.如何使“民加多” C.不可以“违农时” D.必须要“谨庠序” 2.下列《咬文嚼字》所提到的戏剧、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从而“表现着强烈的情感”。这个人物形象是 A.婵娟 B.石秀 C.杨雄 D.茗烟 3.下列《吃饭》语句中,作者据以生发议论,进而押击和嘲讽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是 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B.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 C.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D.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4.《冯援客孟尝君》中,冯援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却尽烧其券,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勇于变革 B.不甘屈居人下 C.无为而治 D.注重民心向背 5.《张中丞传后叙》写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夸张 B.铺垫 C.衬托 D.对比 6.柳宗元写作《种树郭囊驼传》的根本目的是 A.批评长人者政令繁苛 B.阐发养民治国思想 C.说明种树的正确方法 D.赞叹郭囊驼的技艺 7.下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武灵王的言语中,表达了他坚持变革的勇气和决心的是 A.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B.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C.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D.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8.下列《秋夜》意象中,表现出色厉内荏特征的是

A.天空 B.恶鸟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 9.《爱尔克的灯光》的主要写作特点是 A.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 B.熔叙事、写景、记人、抒情于一体,善于铺陈,物象层出 C.笔墨客观冷静,写人鲜明生动,剪裁得当,层次井然(面部音项 D.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助 10.下列《纪念傅雷》提到的事件中,让作者“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的是 A.谈翻译技术 B.傅雷夫妇的逝世 C.论绘画艺术 D.傅雷家书集出版 11.《哭小弟》中引用了小弟的诗:“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这两句所体现的小弟的美德是 A.不怨天尤人 B.不急功近利 C.严于律己 D.乐于奉献 12.《都江堰》:“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这段文字中,“人类学的思考”指的是 A.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 B.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 C.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D.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13.《蒹葭》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是 A.全用四言 B.重章叠句 C.多用对偶 D.一韵到底 14.《陌上桑》一诗中,“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是 A.行者与少年 B.耕者与锄者 C.使君与吏 D.坐中人与夫婚 15.《长恨歌》所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七夕誓言是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B.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C.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D.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6.南唐后主李煜的别号是

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课程代码 04729)
B.地点统一性 C.相似性 D.对比性
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 教感情”,指的是(A )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
1、《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 福的是(C )
A.金杖
着追求 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
以忍受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
B.长锸
帝存在
C.铁戟 D.钢锤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 续活着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 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C )
A.古老中国负重前行 B.祖祖辈辈希望失落 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 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 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
A.背诵《汉书》 B.为国让贤 C.拔刀断指 D.抽矢射塔
3、《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 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C)
6、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 (A )
A.时间统一性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10、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
D.杜甫
A.逐层递进
7、
《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 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
B.逐层减退 C.起伏跌宕 D.平缓舒展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 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 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 衰败”的园子 8、《诗经? 秦风? 蒹葭》是一首(D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9、《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 方法是(B )
A.正面刻画 B.侧面烘托 C.对比反衬 D.类比彰显
11、《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 下,已易衣遁矣。”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是(C )
A.语言描写 B.细节描写 C.行为描写 D.肖像描写
12、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 式的是( D)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 之,环坐露台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 丝,竹肉相发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 饱,呼群三五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 呓,如聋如哑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 第一课天之道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 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背诵、默写全文 5.主题思想 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 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 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 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 二、论证方法: 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 三、修辞手法: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 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 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 四、成语演化: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开柙出虎 5.季孙之忧 6.大动干戈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五、重点字词 1.过:动词,责备 2.与:语助词 六、通假字 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 七、特殊句式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 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2018年4月《大学语文》自考真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8年4月《大学语文》自考真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 B.僧推月下门 C.烟光凝而暮山紫 D.惟陈言之务去 [答案]D [解析]课文原文: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参见教材P31.(2018年4月真题) [知识点]《咬文嚼字》 [章节]第一章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C.对偶 D.借代 [答案]C [解析]“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参见教材P17.(2018年4月真题) [知识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章节]第一章

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 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 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 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 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 [答案]C [解析]课文原文: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论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论据。参见教材P46.(2018年4月真题)[知识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章节]第一章 4.下列《垓下之围》的人物语言中,表现项羽对自己失败原因至死不悟的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我何面目见之 C.时不利兮骓不逝 D.是何楚人之多也 [答案]A [解析]课文原文: 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04729大学语文(作业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4729)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B 3. C 4. B 5. A 6.D 7. B 8. C 9. B 10. A 11.D 12. B 13. C 14. C 15. A 16.D 17. B 18. C 19. B 20. A 21.D 22. A 23. C 24. C 25. A 26.D 27. D 28. C 29. B 30. A 31.B 32. A 33. C 34. D 35. A 36.B 37. D 38. C 39. B 40. A 41.A 42.D 43.B 44. C 45. B 46.A 47. B 二、多项选择题 1. A C D 2. A B C D 3. A C E 4. B D E 5.A C 6. B E 7. A B D 8.C E 9. B D 10.A B 11. A C 12. ABCD 13. ACE 14. ABC 15.B E 三、词语解释题 1. 喜欢 2.与 3.尽 4.天数(规律) 5.约束 6.治理 7.引导 8.决心 9.武术技艺 10.招请 11.好像 12.降临 13.短袄 14.忧虑 15.终结 16.怎 17.干 18.忧伤的样子 19.落花 20. 一周年21. 尽 22.满 23.积累 24.概括地推究25.请求 26.生存 27.估计 28.假使 29.规律30.依仗 31.慢慢地 32.请 33.大约 34.催促 35.因为 36.分开 37.长期停留 38.调养 39.门 40.悲伤的样子 41. 更 42.按季节 43.等到 44.区别45.套话 46.给人吃 47.奔驰 48.辱骂 49.根 50.享用51.像 52.希望 53.先前 54.夫妻 55.迂回曲折 56.多得 57.筷子 58.幼弱的子女 59.半步 60. 不顺心 四、简答题 1.答:原因是: (1)自以为是;(1分)(2)自高自大;(1分)避免途径是: (1)要有科学的认知态度;(1分)(2)要听取不同意见;(1分)(3)承认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分) 2.答:三个人物的性感特点十分鲜明互相对比烘托:沙子龙武艺高强,个性孤傲内向:孙老者嗜艺如命, 个性豪爽固执;王三胜庸俗自私,个性争强好胜。

大学语文(04729)古文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孟轲)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秋水(庄周)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 答案及评分参考 点击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C 3.C 4.A 5.C 6.D 7.D 8.A 9.C 10.C 11.B 12.A 13.B 14.C 15.D 16.A 17.B 18.C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21. BDE 22. ABCD 23. BD 24. ABDE 25. CD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灾凶,此指饥荒 27.于此(于万物之中) 28.同“披”,遭受 29.欺骗

30.抽引茧丝 31.端正地坐着 32.和蔼可亲 33.刻意,特别用心 34.一片,水深,这里作量词用 35.立誓,决心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A.因为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2分) B.例证法(2分) C.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颇具亲和力(2分) 37.A.四川成都(1分) B.不是意外(1分);这是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必然结果(2分) C.插叙(2分) 38.A.体现了时间的推移(1分),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着(1分)

B.体现了空间的转移(1分),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 忽难觅(1分) C.重章叠句(2分) 39.A.羁旅行役之苦(2分) B.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典故抒情(答对一点 给1分,最多2分) C.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2分) 40.A沙子龙不为孙老着的要求所动,执意不传断 魂枪(2分) B.语言描写,行为描写(2分) C.嗜艺如命,个性好爽固执(2分) 五、作文题:30分。 41.一类卷(26-30分) A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 B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 C篇章:结构谨言、层次明晰 【评分参考】:以2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