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深加工产品的五重巢式PCR技术检测

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深加工产品的五重巢式PCR技术检测

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深加工产品的五重巢式PCR技术检测
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深加工产品的五重巢式PCR技术检测

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深加工产品的五重巢式PCR技术检测

近年主要转基因粮食作物大豆、玉米和水稻加工产品已应用于食品制造业,为此,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国际贸易和各国食品工业等部门对转基因产品逐步实施IP(Identity Preservation)管理,加强检测监控。

深加工品经过若干道加工程序,理化性质变化、DNA断裂,转基因成分检测的难度大大增加。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针对转基因粮食作物深加工产品的检测标准,而我国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检测标准对市场上常见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水稻深加工产品中的主要外源CrylA (B)、BAR、CP4 EPSPS和PAT基因进行检测。

五重巢式PCR是近几年出现的检测技术,它结合了巢式PCR的高灵敏度和多重PCR的快速、简单和高特异性特点,可以减少假阳性,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片段,可以使检测灵敏度的下限提高几千倍…3]。五重巢式PCR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在人和动物疾病检测和病毒鉴定中应用较多。目前该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还较少,仅在转基因大豆深加工制品和转基因水稻种子的检测中有半巢式PCR应用的报道。但这些技术仅能对转基因大豆或水稻单一品种进行检测,在做不同品种或品系转基因成分检测时,需要分别试验,比较繁琐。迄今为止,还没有快速、高通量同时检测不同品种和不同品系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水稻外源基因的报道。本研究旨在建立五重巢式PCR体系,探索粮食深加工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实现不同品种和不同品系粮食作物转基因成分的高通量检测,为转基因深加工产品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试验材料

转基因RR大豆购自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玉米Bt11、Bt176由吉林农科院惠赠;转基因水稻由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提供;转基因玉米MON810、TC1507、T25和CBH-351购自香港基因芯片公司,作为阳性对照。非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水稻由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提供,作为阴性对照。待检深加工产品大豆蛋白质粉、巧克力饮品、婴儿米粉、大豆卵磷脂、大豆油、大豆色拉油、玉米油、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营养麦片(含有稻米成分)和玉米泥均购自超市,均未注明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1.1.2试验试剂

Wizard@试剂盒,Promega公司(Madison,USA);Taq DNA聚合酶、dNTP、10×PCR缓冲液(含MgC12)、DL DNA2000分子质量标准,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特异引物,上海英俊生物公司。

1.1.3仪器设备

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公司,TDL-40B型)、PCR仪(德国Biometra,Biometra Tgradient 型)、核酸电泳仪(杭州托普仪器有限公司,GE-100型)、紫外分光光度仪(美国BECKMAN,DU@ 640型)、凝胶成像系统(美国UVP,G8000型)。

1.2方法

1.2.1 DNA提取

将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和非转基因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分别按不同质量比混合成标准品,取标准品和待测样品(按操作说明要求的质量)分别根据Wizard@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DNA提取,并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将DNA溶液稀释至同一质量浓度(50 ng/uL)。

1.2.2 引物设计

利用Primer Premier V5.0软件进行五重巢式PCR的引物设计,用Oligo V6.22软件筛选出引物之间互相干扰最小的引物,引物所扩增目的片段及扩增产物大小见表1。

1.2.3 五重巢式PCR反应体系

1)第1轮五重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在第1轮五重PCR反应体系中,加DNA模板1uL(50 ng),dNTP各0.4 mmol/L,2×PCR缓冲液,引物混合液工(CP4 WF/ CP4 WR,0.8umol/L;Rbcl WF/Rbcl WR,0.3 umol/L;CryWF/Cry WR,0.25 umol/L;BAR WF/BAR WR,0.4umol/L; Pat WF/Pat WR,0.4 ptmol/L;)10 uL,DNA聚合酶4 U,补去离子水至50 uL。

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10 min; 95℃30 s,65℃60 s,72℃60 s,10个循环;95℃30 s,62℃60 s,72℃60 s,10个循环;95℃30 s,60℃60 s,72℃60 s,10个循环;95℃30 s,58℃60 s,72℃60 s,10个循环:72℃,10 min。

2)第2轮五重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取第1轮五重PCR产物1_uL作为模板,进行五重巢式PCR第2轮扩增。反应体系中加引物混合液Ⅱ(CP4 NF/ CP4 NR,0.6umol/L; Rbcl NF/Rbcl NR,0. 25 umol/L; CryNF/Cry NR,0.5umol/L; BAR NF/BAR NR,0.3 umol/L;Pat NF/Pat NR,0.6

umol/L;)10 uL,DNA聚合酶4U,其余步骤同前。

扩增条件同上。

3)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析。将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和非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分别按不同质量比混合,使样品转基因成分的含量分别达到5%、1%、5×10-1%、5×10_2%、5×10_3%、10-3%、5×10_4%和10-4%。用上述PCR方法对含混合DNA样品进行灵敏度测试。

4)扩增产物检测。

两轮多重PCR扩增产物用琼脂糖电泳检测,琼脂糖胶质量分数为3%,胶中溴化乙锭质量浓度为0.5ug/mL,电泳缓冲液为1× TAE,以DL-2000 DNA做分子质量标准,电泳条件为10 V/cm电压,电泳lh。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提取

本研究所选材料均是深加工制品,测量所提取DNA样品的OD260值小于0.1以及

OD260/OD280也小于1.5,进行电泳检测时也观察不到DNA条带(图1),说明所提取DNA样品浓度很低。用普通PCR扩增是检测不出结果的,但用随后的五重巢式PCR进行扩增却可以检测到清楚的目的带,说明使用Wizard@试剂盒提取的DNA可以满足五重巢式PCR扩增的需要。

2.2 五重巢式PCR样品检测

第1轮扩增结果见图2(a),该体系扩增出阳性对照的CP4-EPSPS基因、RBCL基因、CrylA (B)基因、BAR基因和PAT基因,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98、433、321、201和160 bp及阴性对照的RBCL 基因。阳性对照结果说明扩增体系正常,可以扩增出目的基因;阴性对照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无假阳性结果,排除转基因成分污染的可能;空白对照无扩增条带说明无污染。但其他泳道未看到扩增结果,表明深加工制品中DNA含量非常低,普通的PCR反应无法进行转基因检测。

第2轮扩增结果(图2(b))显示,卵磷脂、大豆蛋白质粉、巧克力饮品、婴儿米粉扩增出RBCL基因和CP4-EPSPS基因片段,即以上4种样品含有转CP4-EPSPS基因成分;玉米淀粉和玉米泥中扩增出RBCL基因、CrylA (B)基因和PAT基因片段,即以上2种样品含有转CrylA (B)基因和PAT基因成分;玉米蛋白粉扩增出RBCL基因、CrylA(B)基因和BAR基因片段,即含有转CrSA (B)基因和BAR 基因成分;营养麦片扩增出RBCL基因和CrylA (B)基因片段,即含有转CrylA (B)基因成分;大豆精炼油大豆色拉油和玉米油未检出任何条带,即未从这3种样品中提取出DNA。表明经过第2轮的巢式

PCR扩增,可以检测出除精炼油外的深加工制品的转基因成分。

2.3 五重巢式PCR灵敏度分析

在第1轮五重PCR灵敏度分析实验中,5× lO_1%的阳性混合标准品中利用5对外引物能够同时扩增出5个目的基因片段,在5×10-2G的阳性t昆合标准品中只能扩增出RBCL基因、CrylA (B)和PAT基因,说明第1轮五重PCR的灵敏度为0.5%(图3)。

在第2轮五重PCR灵敏度分析实验中,5×10-3%的阳样性混合标准品中能够同时扩增出较为清晰的5个目的基因,1×10-3%的阳性混合标准品

中只能扩增出RBCL基因、CP4-EPSPS基因和CrylA (B)基因,5×10_ 40的阳性混合标准品中只能扩增出RBCL基因和CrylA (B)基因,说明五重巢式PCR的灵敏度为5×10_3%(图4)。

3 结论与讨论

1)本试验针对转基因市场上常见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大豆、玉米和水稻的主要外源CrylA (B)基因、BAR基因、CP4EPSPS基因、PAT基因及共同的内标准基因RBCL基因的特点设计了10对引物,建立了五重巢式PCR体系,其检测灵敏度达到0.005%,对11个大豆、玉米和水稻深加工制品进行了五重巢式PCR检测,检测出除大豆精炼油、色拉油和玉米油以外的所有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外源CrylA(B)基因、BAR基因、CP4-EPSPS基因、PAT基因及共同的内标准基因RBCL基因,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五重巢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主要转基因粮食作物深加工产品的定性检测。

深加工转基因产品中DNA提取需要大量的样品材料才能得到足够的DNA进行分析。由于深加工食品中DNA模板含量少,需要利用高效的或特殊的DNA提取方法,以提取到其中微量的DNA。使用普通的DNA和其他试剂盒进行DNA提取,不能扩增得到PCR产物,说明DNA提取失败。利用Wizard@试剂盒,可有效提取到所选11种样品中8种样品的DNA模板。实验表明,豆油和玉米油中的DNA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已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和降解并且含量极低,对豆油和玉米油已无转基因检测的必要,而其他深加工产品均可使用此试剂盒进行DNA模板提取。

外源基因在转入植物中时,作了不同程度的修饰和改造,导致不同品种、品系的转基因植物中相同基因的DNA序列有很大差异。如CrylA (B)基因在抗虫水稻和抗虫玉米中就不相同,并且在玉米的不同品系如BTll、BT176和MON810中也不相同,这样就给检测这些基因造成了很大麻烦,对于不同品种甚至不同品系转基因植物的检测都需要设计不同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本试验对同一目的基因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品系中的序列进行分析,在保守区域设计多对引物,筛选出了可以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品系中通用的引物进行检测,所设计的CrylA(B)基因引物可以同时扩增转基因玉米BT11、BT176、MON810和转基因水稻中的CrylA(B)基因;PAT基因引物可以同时扩增转基因玉米BT11、T25和TC1507中的PAT基因;BAR基因引物可以同时扩增转基因玉米BT176和CBH351中的BAR基因,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2)此外,本研究将大豆、玉米和水稻中共同的内参照基因RBCL基因也同时放到PCR体系中进行扩增。内对照的设置对于植物转基因成分PC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植物体中肯定含有的基因成分为内参照对其进行扩增,如果内参照基因扩增成功,则表明模板DNA质量、数量符合检测需要。如果内参照基因扩增失败,则表明扩增体系中含有抑制成分,需对模板质量、数量进行优化以消除抑制因子。显然,内参照的设立是衡量模板DNA质量,从而排除由模板中杂质造成的假阴性结果的一个有力措施。自从权洁霞对23种植物进行分析,找到了转基因植物检测通用的内源参照基因-RBCL 基因后,RBCL基因作为内源参照基因广泛应用于番木瓜、番茄、水稻和草莓的转基因检测中,表明RBCL 基因可以作为植物内源参照基因进行转基因检测,改变了现行的“一种植物一种检测内对照”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本研究中也对RBCL基因在大豆、玉米和水稻的扩增进行了分析,发现RBCL基因在大豆、玉米和水稻中都得到稳定扩增。因此,本试验选用了大豆、玉米和水稻中通用的内参照基因RBCL基因,不但可有效地防止假阴性结果的出现,而且还可以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

周期。

在五重巢式PCR体系的建立中,影响复合PCR反应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引物浓度。通常根据扩增条带质量调整不同引物的浓度,降低过亮条带的引物浓度,增加条带过暗的引物浓度,直至最佳扩增结果。有研究表明,扩增片段较大的,所用引物浓度应该大一些,而扩增片段小的引物浓度可以相对小一些,有时几乎成正比例。而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有所差别,因此,各种引物扩增所需的浓度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必须通过实验反复验证才能确定。

3)扩增片段的长度也是深加工制品转基因检测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技术处理使得DNA 断裂或降解,从而导致假阴性结果。因此,在设计引物时尽量将扩增片段大小控制在较小范围内,避免扩增片段大导致假阴性结果和扩增片段小降低反应特异性的缺点。本实验设计的内、外两组特异性引物(每组5对引物),扩增片段大小都在100~500 bp,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同时设立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可有效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4)五重巢式PCR检测体系最终灵敏度应以第二轮五重PCR反应的灵敏度(0.005%)为准,即五重巢式PCR检测体系可检出转CP4-EPSPS基因、CrylA(B)基因、BAR基因和PAT基因的量达0.005%以上的样品。此检测体系灵敏度稍高于Zimmermann等人用巢式PCR方法对转基因玉米进行检测所得灵敏度(0.01%);而远远高于利用多重PCR方法进行转基因检测的灵敏度,Roberta等应用五重巢式PCR对Alphaviruse病毒进行检测和鉴定,将灵敏度提高1 000倍;而本试验将灵敏度提高100倍,这可能是多重PCR中各引物之间的干扰使扩增效率下降导致的,但o.005%的灵敏度已经能够满足深加工产品检测需要。试验数据表明,本五重巢式PCR的灵敏度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全适用于大豆、玉米和水稻深加工产品的检测,并且可以将此技术试用于其他产品或其他研究领域。

2017年玉米深加工与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玉米深加工与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一、玉米淀粉的生产流程 (5) 1、农业供给侧改革是调结构,不同于工业去产能 (5) 2、种植效益平均化将是大趋势 (6) 3、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8) 4、农业刺激政策有望加码 (9) 第二节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10) 一、玉米库存压力大、需要深加工行业消化 (10) 二、玉米深加工行业所处政策环境改善 (15) 三、政策性库存消化将影响玉米价格走向 (17) 四、玉米淀粉和燃料乙醇 (19) 第三节饲料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26) 一、盈利期扩展、补栏动力积蓄 (26) 二、“南猪北养”趋势明显 (30) 三、政策支持偏重于规模企业 (32) 第四节服务商体系 (35) 第五节投资建议 (36) 一、玉米产业链 (36) 二、饲料 (36) 三、农业服务商 (36)

图表1: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攀升(千公顷) (5) 图表2:玉米产量迅速攀升(万吨) (6) 图表3:玉米种植效益(元/每亩) (7) 图表4:大豆种植效益(元/每亩) (7) 图表5:东北地区玉米价格(黑龙江佳木斯) (8) 图表6: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河北邯郸) (8) 图表7:稻谷库存消费比(%) (10) 图表8:小麦库存消费比(%) (10) 图表9:玉米库存消费比(%) (11) 图表10:棉花库存消费比(%) (11) 图表11:稻谷产量/消费量(%) (12) 图表12:小麦产量/消费量(%) (13) 图表13:玉米产量/消费量(%) (13) 图表14:棉花产量/消费量(%) (14) 图表15:淀粉行业开工率(%) (18) 图表16:玉米淀粉产量(万吨) (19) 图表17:加工玉米产品品类和占比 (20) 图表18:我国各种淀粉占比 (20) 图表19: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21) 图表20: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21) 图表21:我国玉米淀粉需求系数 (22) 图表22: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万吨) (22) 图表23:我国燃料乙醇产量 (24) 图表24:我国燃料乙醇推广率有待提高 (24) 图表25:能繁母猪存栏数 (26) 图表26:生猪存栏数 (26) 图表27:生猪价格变化 (27) 图表28:自繁自育养殖盈利 (27) 图表29:仔猪价格 (28) 图表30:规模屠宰 (28) 图表31:金新农饲料板块毛利率 (33) 图表32:唐人神饲料板块毛利率 (33)

6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省******县 200万吨/年玉米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 6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工程 1.1.2主办单位 项目主办单位:***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法定地址:英属维尔京群岛洛德镇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a)200万吨/年玉米产业园项目项目投资意向书、正式投资合同。b)***县人民政府会议纪要(2006年11月19日)。 c)***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2006年9月24日) d)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有关玉米淀粉装置生产及设计资料 e) 其它文件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a)从项目层次分析 ***有限公司是根据国际商业公司法规定,经英国政府批准,于2004年在维尔京群岛的洛德镇注册的一家国际商业公司,主要从事国际项目投融资及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日益加强,为更直接、更全面地与中国政府及企业沟通和联系,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加大对中国境内的投资,主要投资的对象是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目前在中国境内已经投资了五家企业,所投资的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冰醋酸、巴豆醛、变性淀粉等以玉米为原料的产品。截至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人民币,利润近2亿元人民币。

***有限公司为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经过多方调察研究选中***省******县作为投资伙伴,拟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加工200万吨的玉米深加工项目。 b)从国民经济全局分析 ***省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821.6万公顷,粮食产量3135万吨,其中玉米产量达1050万吨,占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长期以来为解决我国13亿的吃粮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其他产粮大省比较,玉米加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山东省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而玉米加工量占全国46%,吉林省玉米产量占全国13.89%,玉米加工量占21%,而***省玉米产量占全国7.21%。而加工量只占5%。因此玉米不能層值,“三农”问题突出。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农业为我国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经济实力。建设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对玉米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使玉米增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在玉米产区落实国家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省玉米资源丰富,常年玉米产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而且增产的潜力还很大,因此发展玉米深加工工业,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振兴***省经济增加新的亮点。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拟建地点 本项目拟建于***省******县新站粮食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县城的西北隅地经场的南侧,林肇路北面,预计占地面积约100公顷,场内地势低洼平坦,是一片草地,地上无咐着物,适宜建厂。

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06-12-13;修订日期:2007-04-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41)资助。 作者简介:王 红(1968-),女,安徽灵壁县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循环经济、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E -m ai:l wang -hong6080@126.co m 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王 红,汤 洁,王 筠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玉米深加工具有典型的替代能源及循环经济特征。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制约。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结合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及环境治理现状,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行了探索。通过对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上下游原料产业链的延伸、各环节废物的资源化分析、能源与水资源回收利用的设计和生态产业园区外围企业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延长产业链,构建闭合循环的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链条,可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和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具有相应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同时可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模式对吉林省及同类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关 键 词: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中图分类号:X 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7)05-0661-05 玉米不仅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更是大宗谷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中国的玉米年总产量约1.2亿,t 占世界总产量的22%,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50%左右用作饲料,10%左 右用作食用,只有40%左右用作工业原料[1] ;而与之相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深加工国的美国,其90%以上的玉米均经不同程度的加工 和深加工开发,用作工业原料和饲料[2] 。在世界范围内,玉米深加工业已经受到普遍重视,并形成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产业。而中国的玉米深加工起步至今不到20年,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随着中国农业结构从/平面式0的适应性调整向/立体式0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关联农业和工业的玉米加工业其地位作用日趋凸现,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3] 。 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显示:玉米加工业产业空间大,产业链条长,是具有联动效应、集聚相应和增值效应的/黄金产业0。作为整个玉米产业体系的中间环节,其发展不仅对玉米产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对实现玉米多层次开发、多品种加工、多方面综合利用,实现玉米增值,合理利用资 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随着当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及能源短缺状况的日益加剧,玉米因其丰富的产出、广泛的用途和可再生资源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以玉米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化工原料,具 有典型替代能源的概念,已经成为目前的一种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终端产品深加工转化的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在其产品附加值随转化的次数增多而大幅跃升的同时,其生产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在中国,由于玉米的深加工利用的关键工艺、主要设备和整体技术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十分落后。整个行业小型分散加工企业占据主要地位,规模化企业所占比例低。从而导致目前国内玉米深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级加工产品多,产业链较短;技术经济指标落后,清洁生产程度较低,资源利用率低,资源依赖严重(高能耗、水耗),副产品回收及综合利用途径有限;环境治理费用较高,综合经济效益较差。通过对吉林省几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统计估算,以淀粉生产计算吨产品耗新鲜水约6.0m 3 /t 产品、耗蒸汽4.0t/t 产品、耗煤0.8t/t 产品、排水4.0m 3 /t 产品,热能回收效率低,同时,随着高温干燥尾气 第27卷第5期2007年10月 地 理 科 学SCIENT IA GEOGRA P H IC A S I N ICA V o l .27 N o .5 O ct .,2007

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指导性意见

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 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年9月

目 录 前言 (1) 一、我国玉米加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2) (一)发展现状 (2) (二)存在问题 (3) (三)面临的形势 (5)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 (二)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总体目标 (8) 四、行业准入 (9) (一)建设项目的核准 (9) (二)产品结构调整方向 (10) (三)企业资格 (10) (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10) 五、区域布局 (11) (一)饲料加工业布局 (11) (二)深加工业布局 (12) 六、政策措施 (12) (一)加强对新建、扩建项目宏观调控,全面清理在建、拟建项目 (13) (二)科学规划,加强政策指导 (13)

(三)保持玉米食用消费、饲料和深加工的协调发展13(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4) (五)适当调整玉米及加工产品进出口政策 (14) (六)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15) (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15) (八)大力开发饲料资源,提高保障能力 (16) (九)增强扶持力度,鼓励玉米生产 (16) (十)鼓励玉米加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资源.16(十一)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16相关术语注释 (18)

前言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用途广、产业链长,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还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深加工业等三个方面,其中玉米深加工业是指以玉米初加工产品为原料或直接以玉米为原料,利用生物酶制剂催化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并辅以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加工转化的工业。 “十五”以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业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对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经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玉米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加工能力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严重的情况,一些主产区上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积极性高涨,新建、扩建或拟建项目合计产能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玉米产量增长幅度,导致了外调原粮数量减少,并影响到饲料加工、禽畜养殖等相关行业的正常发展。如果玉米深加工产业不考虑国内的资源情况而盲目发展,将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为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建设和投资浪费,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过快增长,实现饲料加工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的协调发展,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特制定《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

西王集团打造西王特色玉米深加工产业

西王集团打造西王特色玉米深加工产业 西王集团始建于1986年,是以玉米深加工和特钢生产为主业,兼项投资运动营养食品、物流、金融、国际贸易等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拥有西王食品(深圳000639)、西王特钢(香港01266)、西王置业(香港02088)三家上市公司。位居2016中国企业500强第404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99位,总资产500亿元,职工16000余人。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340亿元,利税14.6亿元,上交税金7.3亿元。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玉米加工全?a业链生产模式 西王集团立足当地玉米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了玉米从种植到收储、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由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覆盖。一粒玉米进入车间,经过了上百道工序,以食用葡萄糖、药用葡萄糖、果糖、玉米油、果葡糖浆等健康产品推向市场,改善人民健康生活。通过对玉米产品梯次开发,原料循环利用,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西王实现了玉米精深加工再到高附加值加工的再增值,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工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转变。 玉米精深加工过程中通过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实施了

水、能源、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特别在能源热量、水资源方面,实现了与特钢产业板块的互补利用,特钢板块的余热经过回收,用于玉米深加工板块的蒸发、烘干,玉米深加工板块的中水用于特钢生产的冷却水,构建了大的循环体系,实现了轻、重工业的综合发展、协调发展。 二、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驱动,引领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集团广泛吸纳100余名中外博士、硕士,分职于研发中心、实验室、智能控制、规划设计、企业管理、财会运营等关键岗位,发挥着智慧开发、前沿引导、领军攻关、科学管理、趋势研判、质量控制、产品升级、资金运转等关键作用,有效保障了西王集团科技领先、管理领先、产品领先、质量领先、市场领先、效率领先,强力推动西王产业持续平稳向好发展。企业技术中心,配备了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拥有国内淀粉糖、食用油行业领先的科研开发能力及分析检测能力。 三、实施创新发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通过运作玉米期货、加强资本运作、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全球战略,不断转变盈利模式,增强发展新优势。建立了全省最大的30万吨玉米交割库,运作玉米期货,实施套期保值,促进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合。加大资本运营,西王食品2011年在深圳A股主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 一、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现状 (一)国内玉米消费结构的总体情况 1、玉米生产情况。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占全球的20%,仅次于美国。(最近年份的生产情况) 2、玉米消费结构变化情况。2000年之后,随着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逐步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消费量快速增加,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不断扩大,虽然饲料消费数量总体增长,但所占比例出现下降。 3、国内深加工玉米消费量的变化情况。进入21世纪,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从增长阶段来看,2006年以前是增加最快的时期,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限制与引导,开始相对稳定,增幅出现明显下降。 4、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延伸情况。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已达到200余种,是我国粮食作物加工中加工链条最长、产品最多的品种。总体来看,淀粉类产品(含淀粉糖)和酒精类产品仍是玉米深加工业的主要产品。 (二)我国玉米深加工业主要产品 从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加工状况看,主要是对玉米淀粉的再加工过程,我国生产的玉米淀粉占国内淀粉生产总量的85%左右。

1、玉米淀粉。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基础。 2、玉米乙醇。目前我国是仅次于巴西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3、变性淀粉。用途较广,发展前景广阔。 4、淀粉糖。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属于玉米深加工业潜力较大的产品,预计未来产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5、氨基酸。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国,其中,柠檬酸依然产能过大。 6、化工醇。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助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三)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地域分布情况 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主要省份介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实际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所占比例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 山东省是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山东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转化能力已超过1500万t,实际转化玉米1000万t左右。山东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大、数量多。山东是我国玉米酒精、玉米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玉米味精、

2016年山东省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6年山东省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玉米去库存,不仅在生产上要调结构,更要提振玉米深加工业,加快存粮转化消化。农业部已经提出,要把“粮仓”变成“粮仓+肉库+奶瓶+糖罐+燃料箱”。 2016年以来,玉米加工能力有明显增长。特别是玉米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2015年加工总量约378万吨,2016年前4个月加工总量已近170万吨,全年有望突破480万吨。据山东省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传府介绍,山东是玉米加工规模最大的省份,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大、数量多,是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转化能力已超过1500万吨,玉米淀粉、淀粉糖、玉米味精及赖氨酸的生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一、现状:淀粉加工产能过剩,开工率较低 发酵有机酸是玉米深加工领域的高端产品之一。位于潍坊市昌乐县的英轩实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发酵有机酸生产企业。2015年下半年玉米价格下降,企业原料采购成本降低,所以2016年是行业比较好的时候,现在基本满产,2015年同期也就80%多。而且,公司的产品科技含量高,多数用于出口,市场和效益都比较稳定。” 据了解,有机酸、变性淀粉、功能糖、酒精及生物医药加工等因为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现阶段形势较好。但是,饲料行业和淀粉加工行业问题就较多。饲料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下游市场低迷,出现产能过剩,整体行业开工率较低。淀粉加工行业玉米生产环节和加工企业脱节,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受粮食临储收购政策、木薯淀粉北进等影响,目前行业开工率较低。 在临沂市,因玉米加工产品以淀粉及淀粉糖、蛋白饲料等初加工产品为主,存在加工链条短、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普遍不到八成。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玉米淀粉行业的龙头,是全国玉米加工量最大的企业,在山东省内外共有7个加工厂。据该公司一位经理介绍,近年来,受玉米价格以及下游工厂不景气、国际低价格产品挤占国内市场等影响,企业连年亏损。兴贸公司目前山东省内工厂勉强达产,省外工厂处在限产状态。2015年全公司玉米淀粉产量仅占产能的75%。 二、趋势:差异化发展,打品牌是王道 玉米的种皮做纤维饲料,里面的玉米肉(胚乳)加工成淀粉乳,通过分离加工,一部分做高蛋白饲料,另一部分加工成淀粉糖,再分别制成注射糖、葡萄糖不同的产品……西王集团年可加工玉米30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淀粉糖生产基地、麦芽糊精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注射葡萄糖生产基地。“集团明确了多品种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原料总利用率高达99%以上。其中,玉米油为中国玉米油第一品牌,无水葡萄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7%,食用葡萄糖等主导产品出口亚、欧、非、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诸城兴贸公司近年来也在着力推进转型发展,产品由以玉米淀粉为主向下游延伸,变性淀粉、高麦芽糖浆、葡萄糖、麦芽糊精等产品和产量逐年增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山东众多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一

玉米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编写 玉米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规划》 核心提示:玉米深加工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玉米深加工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玉米深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玉米深加工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玉米深加工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乙、丙)级资质 中投信德——专业编写各类商务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贷款融资、环评、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 【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批地、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行业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或法改委大纲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乙丙)级资质 专业编写: 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议书 玉米深加工项目申请报告 玉米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 玉米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玉米深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玉米深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玉米深加工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玉米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2019年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及市场走向研究报告

2018-2019年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及市场走向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 2018-2019年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及市场走向研究报告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或EMS特快专递 【报告页数】:约150页 【交付时间】: 2018年12月底 导读: 在国家临储政策退市,调整为市场化+补贴的背景下,2016年玉米价格是大幅跳水,在玉米市场化的背景下,下游企业从中寻得希望,开始扭亏为盈,深加工企业信心得到提振,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深加工企业产能及开工率快速增长,2017年及2018年全年大部分时间淀粉企业开工率基本维持在70%以上,甚至有的时候达到80%以上。 随着原料玉米托市政策结束后,玉米市场化收购,改善了企业利润,再加上,为了消耗庞大的国储玉米库存,国家政策对深加工市场的大力扶持(政策主要针对东北市场) 。因此,2017年开始,深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东北市场新建,复产,扩产的企业层出不穷。直至2018年9月底,复产、扩产或新建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全国深加工企业(包括酒精、淀粉、添加剂)产增增至9990万吨,相对比,2017年9月份产能为7941万吨,据本网调查,未来一年的,还将有近3000万吨的玉米深加工产能投入市场。 近两年国家大力度削减临储玉米库存,截止2018年10月底,临储玉米剩余量近7900万吨左右,玉米供应市场或将轻装上阵,2018年新玉米产量仅平年略增。而下游深加工企业却迎来黄金期,据Cofeed统计,目前玉米深加工产能已非常接近1亿吨,再加上未来1-2年的新增产能,很快将突破1.3亿吨大关,饲用需求量也处于增长态势,预计2018/19年度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未来玉米价格震荡上行的大趋势不变,亦给下游深加工产品价格带来利好,或紧随玉米价格而行。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玉米将首当其冲。玉米的行业供给侧改革主要通过去产能和去库存两条途径。在去库存方面,国家积极鼓励深加工以及玉米出口来消化,其中,对东北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政策。另外,自2016年9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因此近几年玉米淀粉企业整体出口也是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18年全年整体淀粉出口量或将创历史高峰。 2019年新的一年,玉米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未来玉米深加工产业链该如何发展?玉米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行的基础上,玉米供需逐步趋紧,而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还在逐步扩大,玉米深加工企业副产品价格走势如何?市场预测2018/19年年度深加工企业补贴政策取消,

玉米深加工成本分析

玉米深加工成本分析

玉米加工酒精成本及利润分析 玉米籽粒成分: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其中胚占玉米颗粒总重的10%-15%,胚乳占80%-85%,种皮和果皮占总重的6%-8%。玉米的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玉米胚乳部分含有整个种粒的70%的淀粉。 玉81%胚 12% 7%的主成分 37%脂 18%蛋 70%淀 11%蛋白和脂肪

玉米的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玉米胚部含有较高的脂肪。玉米加 工酒精主要应用的是玉米较高淀粉的胚乳部分,玉米榨油主要是应用脂肪含量较高的胚部,而剩下的部分则含有较多的能量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饲料。 以玉米为原料制造酒精大致有三种工艺 1.全粒法 即玉米不经处理,直接经除杂、粉碎就投料,我们称之为全粒法玉米制酒,其副产品为DDG 、DDS 、DDGS 。 即 全粒法是玉米不经处理粉碎之后,直接发酵制酒,经过滤蒸馏之后得到酒精和副产品DDGS ,制酒过程只消耗了大部分的淀粉,副产品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大量的脂肪、大量的纤维素、和未消耗掉的淀粉和添加的酵母菌等营养成分。这种工艺效益不高,但是制作工艺简单,投资较少,门槛较低,副产品DDGS 的营养成分最好,是理想的饲料原料。中小型加工厂一般才用这种工艺。 玉米 酒精 DDGS

2.湿法 先经浸泡,像玉米生产淀粉一样,先破碎除皮,分离胚芽,蛋白 获得粗淀粉浆再生产酒精,则可获得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蛋白饲料以及DDG 、DDS 、DDGS. 湿法加工工艺加工深度最深,效益最好,但是加工投资大,门槛较高,工艺复杂,用水量较大,这种加工工艺的最终产品DDGS 脂肪含量和蛋白含量较低。一般大型的国有企业采用这种工艺流程。 3.干法 即玉米预先湿润一下,不用大量的温水浸泡,然后破碎筛粉, 玉米 种皮 胚乳 胚 纤维淀粉 蛋白玉米 胚芽 酒精 DDGS

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行业调研及投资分析

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行业调研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章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章重点企业调研分析 第四章重点投资项目分析 第五章总结及展望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一、产业背景分析 工业玉米消费属于玉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是玉米总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玉米加工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很多应用,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需求前景看好。随着中国玉米加工业程度不断深化,产品链不断拓展和延伸,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 中国玉米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几十万吨消费量到90 年代以每年 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开发了上百个产品,2005 年工业消费达 1100 万吨,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亦从 0.5%增长到了 13.4%。虽然玉米深加工产品众多,但主要集中于乙醇、淀粉及化工醇等相关领域。 随着中国淀粉工业的发展,对淀粉的需求正在增长,而淀粉加工业中玉米淀粉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行业高层人士估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玉米淀粉产量料平均年增 5-10%,因食品添加剂需求增加。 淀粉糖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人们日常消费食糖的有益补充。进入 2000 年以来,淀粉糖发展形势看好,攀升很快。1999 年蔗糖产量 880 万吨,而淀粉糖仅 60 多万吨。市场放开后,蔗糖连年亏损局面越来越重,全国糖业连续 4 年亏损累计人民币 100 亿元。

变性淀粉是在淀粉具有的固有特性基础上,为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酶法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性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衍生物。 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 3000 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 50 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 近几年,国家重点组织了多项玉米变性淀粉技术产业化开发,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逐步解决中国变性淀粉品种少、系列化程度低,部分产品还需进口的状况。部分产品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2004 年,中国变性淀粉实际产量在 50 万吨左右。中国各业变性淀粉需求量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7%,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玉米变性淀粉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使玉米生产变性淀粉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高,是玉米原值的几十倍,发展变性淀粉产业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变性淀粉是淀粉深加工的必然趋势。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而且燃料酒精绝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的不良反应,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国,汽车喝“酒”——玉米替代石油的时代已来临。 由于机动车增多造成的碳氧化合物污染严重,乙醇汽油担负环保之责。所谓乙醇汽油,是用 90%的普通汽油与 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一种新燃

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环评报告

1.总则 1.1. 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年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产业[2002]1135号,国家计委关于实施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专项工程第二批粮油加工项目立项的批复。 3.大连盛大集团全盛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文件国环评估纲[2002]296号关于大连盛大集团全盛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评估意见。 5.大连盛大集团全盛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 6.大连盛大集团全盛业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7.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8.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9.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2.4-1995。 10.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4-1995。 11.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局《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12.碧海蓝天计划 1.2. 评价标准 1.2.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三类标准。 4.《海水水质标准》(GB3097-97)中的二类和四类标准。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三类区标准。 具体标准值见表1-2-1~表1-2-5。 表1-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注:①非甲烷总烃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最高浓度;②HCl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标准。

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总结报告

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总结报告 一、玉米加工宏观环境分析 二、2018 年度经营情况总结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2019 主要经营目标 五、重点工作安排 六、总结及展望

尊敬的 xxx 集团领导: 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行业领先标杆。 初步统计,2018 年 xxx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18458.12 万元,同比增长 20.30%。其中,主营业业务玉米加工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16475.26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9.26%。 一、玉米加工宏观环境分析 (一)产业背景分析 工业玉米消费属于玉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是玉米总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玉米加工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很多应用,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需求前景看好。随着中国玉米加工业程度不断深化,产品链不断拓展和延伸,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 中国玉米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几十万吨消费量到90 年代以每年 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开发了上百个产品,2005 年工业消费达 1100 万吨,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亦从 0.5%增长到了 13.4%。虽然玉米深加工产品众多,但主要集中于乙醇、淀粉及化工醇等相关领域。

随着中国淀粉工业的发展,对淀粉的需求正在增长,而淀粉加工业中玉米淀粉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行业高层人士估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玉米淀粉产量料平均年增 5-10%,因食品添加剂需求增加。 淀粉糖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人们日常消费食糖的有益补充。进入 2000 年以来,淀粉糖发展形势看好,攀升很快。1999 年蔗糖产量 880 万吨,而淀粉糖仅 60 多万吨。市场放开后,蔗糖连年亏损局面越来越重,全国糖业连续 4 年亏损累计人民币 100 亿元。 变性淀粉是在淀粉具有的固有特性基础上,为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酶法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性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衍生物。 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 3000 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 50 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 近几年,国家重点组织了多项玉米变性淀粉技术产业化开发,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逐步解决中国变性淀粉品种少、系列化程度低,部分产品还需进口的状况。部分产品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2004 年,中国变性淀粉实际产量在 50 万吨左右。中国各业变性淀粉需求量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7%,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玉米变性淀粉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使玉米生产变性淀粉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高,是玉米原值的几十倍,发展变性

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

1、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产量和深加工大国,玉米是美国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淀粉深加工上,主要以玉米为原料,其产品伴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由过去单纯的淀粉产品发展到淀粉糖、各种发酵产品、变性淀粉、玉米油和蛋白饲料等多门类的产品体系。2003年深加工消耗玉米总量为5143万吨。美国玉米深加工的产品,由19世纪的淀粉、葡萄糖、饲料、玉米油,到20世纪的变性淀粉、淀粉糖和燃料酒精,尤其是目前作为玉米深加工的两大主导产品淀粉糖和燃料酒精,成为推动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美国,较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有6家,从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其规模将继续扩大,技术更加先进,产品更加多样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促成新的玉米深加工领域。呈现出稳步增长,竞争激烈,生产趋于集中,逐步形成大企业集团化经营的趋势。 2、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 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二生产大国,近年来,玉米产量已在1.2亿吨以上,占世界玉米产量的20%左右。这1亿多吨的玉米大体消费领域是:饲料约9000万吨;口粮约1500万吨;种子约120万吨;工业消耗约1100万吨;储运消耗约500万吨。目前,淀粉的产量已经超过600万吨。以淀粉为原料进一步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味精和酶制剂等。燃料乙醇都是国家投资兴建的项目,目前,全国有黑龙江华润、吉林燃料乙醇、安徽丰原、河南天冠四个工厂,年转化玉米332万吨。目前全国已经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和河南五个省在推广乙醇汽油,未来几年,北京、河北、山东等省有可能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对玉米的需求量将继续扩大。 一、玉米深加工的发展 1、淀粉应用多样,导致国内玉米深加工业发展 近年,国内玉米淀粉业发展较快,主要归功于淀粉应用的多样性。利用淀粉可以生产淀粉糖甜味剂、柠檬酸、味精、肌苷酸、葡萄糖、VC、VE及其他药物使用的青霉素和抗菌素等。2005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为900万吨,消耗玉米14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费淀粉只有7.2公斤,仅仅是美国人均消费淀粉的8%,欧盟的32%。预计2006年我国年产玉米淀粉量大约1050万吨,消耗玉米1600万吨,增幅在16%以上。其中变性淀粉及淀粉糖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淀粉深加工产业,主要体现在我国淀粉糖产量由2000年67万吨,已经发展到2005年的450万吨以上,增长6.7倍。据农业部预计.2006年淀粉糖产量将超过520万吨,同比涨幅高达15.5%。 因此,国内玉米淀粉加工业仍将保持较高增长趋势。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一、行业简介 1、玉米深加工的概念 玉米深加工是以玉米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发酵工程等工艺技术对玉米进行深度的加工。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以淀粉及淀粉糖、酒精、赖氨酸、谷氨酸、柠檬酸等为主。此外,原来 被认为是副产品的DDGS、玉米油、蛋白饲料、麸质饲料、玉米粕等产品也受到人们关注。 随着国内玉米深加工在不断创新、不断向精深加工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比如向化工、医药方面延伸。 2、玉米深加工的产业链和单耗 据统计2010年饲料所用玉米占玉米总量的62%,食用占9%,淀粉占14%,酒精占9%,其他占6%。 加工产品玉米单耗(由于工艺不同,各生产厂家的单耗会有差异) 3、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 4、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层次

二、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的概述 1、玉米产量的分布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主产国和消费国。以 2009和2010 年度产量计算,美国的玉米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1%,位居首位;中国占20%,排名第二;之后是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合计约占12%的份额。中国的玉米消费量约占世界的 20%,与产量基本匹配,美国的玉米消费量约占全球消费量的34%,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和出口国。 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最新版玉米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 玉米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7.5万吨玉米/年综合加工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3 项目法人代表: 1.1.4 项目拟建地点: 1.2项目的发起和缘由 1.2.1 项目发起单位简介 1.2.2 项目发起缘由 **省是我国四大玉米主产区之一,年产玉米700万吨以上,具有丰富的玉米资源。因此,开发玉米深加工项目,把玉米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使多年来出现的玉米储存、运输、销售困难的局面得以改观,并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因而公司决定进入玉米深加工行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农业产业化政策。对目前国内外玉米深加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走访了许多厂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济发展中心和情报部门。最后,在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的指导帮助下,确定了玉米深加工产品方案。同时,公司又与无

锡轻工大学合作,对产品方案中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方案是:从生产玉米淀粉开始,进而利用玉米淀粉乳生产高麦芽糖浆等一系列产品;同时对副产品玉米胚芽和玉米皮进行深层次加工,利用玉米胚芽浸油,浸油胚芽饼生产分离蛋白;利用玉米皮生产颗粒纤维饲料;利用玉米蛋白渣添加到配合饲料中。 1.3 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3.1 本项目以商品玉米为原料,采用高新技术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使玉米增值,属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符合《国债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的重点》中第五项“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程”的各项条件。在山东省又属资源利用发展延伸工业项目。 1.3.2 本项目以玉米为原料采用闭环法等生产工艺生产玉米淀粉,虽然工艺难度大,但是与以其他原料生产同类产品相比,降低了原料成本,使得产品价格得以降低,有利于玉米淀粉的推广和应用。 1.3.3 本项目生产的精制玉米油,是食用油中的佳品,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玉米胚芽分离蛋白、清蛋白是良好的食品添加剂。本项目的玉米胚芽深加工系列产品和颗粒纤维饲料,在国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项目建成后,将会促进当地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畜牧业的发展将为农业提供大量的优质肥料。这样,可以形成以副养农、

玉米深加工成本分析

玉米加工酒精成本及利润分析 玉米籽粒成分: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其中胚占玉米颗粒总重的10%-15%,胚乳占80%-85%,种皮和果皮占总重的6%-8%。玉米的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玉米胚乳部分含有整个种粒的70%的淀粉。 玉米的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玉米胚部含有较高的脂肪。玉米加工 酒精主要应用的是玉米较高淀粉的胚乳部分,玉米榨油主要是应用 脂肪含量较高的胚部,而剩下的部分则含有较多的能量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饲料。 以玉米为原料制造酒精大致有三种工艺 1. 全粒法

即玉米不经处理,直接经除杂、粉碎就投料,我们称之为全粒法玉米制酒,其副产品为DDG 、DDS 、DDGS 。 即 全粒法是玉米不经处理粉碎之后,直接发酵制酒,经过滤蒸馏之后得到酒精和副产品DDGS ,制酒过程只消耗了大部分的淀粉,副产品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大量的脂肪、大量的纤维素、和未消耗掉的淀粉和添加的酵母菌等营养成分。这种工艺效益不高,但是制作工艺简单,投资较少,门槛较低,副产品DDGS 的营养成分最好,是理想的饲料原料。中小型加工厂一般才用这种工艺。 2.湿法 先经浸泡,像玉米生产淀粉一样,先破碎除皮,分离胚芽,蛋白获得粗淀粉浆再生产酒精,则可获得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蛋白饲料以及DDG 、DDS 、DDG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