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及发展概况。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

3、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通过对传统道德的简要介绍与辩证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一)、教学过程

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借助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并提供网站课外延伸,使学生加深对历史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认识,使历史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方法

通过影片、图片、材料、辩论、多媒体等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批判的眼光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用赞赏的态度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解放思想方面的传承和发展价值,养育崇仰思想先驱的感恩情怀。

2、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3、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它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标实验版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中的第9课。虽然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中国社会越来越黑暗,革命者最初的理想并没有实现,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只有发动新文化运动。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对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还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因此,将“感知材料—探究”的学习程序应用于本课。而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电脑以及网络操作基础,为课堂网络探究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2、学生平时喜欢竞争,民主气氛比较浓,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教师在课堂上内,采用播放有关音像资料,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或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就有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小组为单位,竞争回答课堂提问,以积分的形式评出本课“最佳学习小组”,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北京大学的校徽(引导学生分析北大校徽及其含义,引起学生兴趣)教师概述:北大是我们每位同学梦寐以求的中国最高学府。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人文,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发源地,民主的堡垒。她引领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学术潮流,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变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而北大作为中国学术与思想文化的领头羊,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

二、讲授新课: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如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新的出路在于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只有发动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兴起的?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推行反动的文化政策。

3、提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投影展示《青年杂志》、《新青年》,并简单介绍。

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民主、科学。

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投影出示陈、李、胡、鲁四位人物。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这四位人物,大家鼓掌欢迎,先请四位做自我介绍。然后我们请这几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6、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过不过时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读新文化运动的主旨。(生齐读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8、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三提倡三反对)。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为实现民主政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9、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生回答。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第二,它启发着人

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10、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A、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B、新文化运动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你认为呢?(分两种观点讨论,每组代表发言。)

11、教师小结: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应尊重科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新文化运动,体会了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感动。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敬仰伟人,不仅因为他们斐然的成就,显著的攻击,更因为他们有着高贵的品质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精神力量。

教学反思

1、本课讲得较成功,我按照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显得较活跃,做到了主动思考。掌握情况也不错。

2、关于课堂活动课的设计。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些人物不够了解,因而一些问题不能准确回答,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3、本课的知识点较多,需要掌握的人物、时间不容易记住,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的将图片与表格、板书相结合,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的重点知识。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要突出新文化运动的“新”是表现在那些方面?这样学生才有更深的影响。

5、活动有点过多课堂安排过紧,时间有点不充裕。还要仔细研究,做适当的增减。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含反思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含反思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含反思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第1篇、小班健康活动小手真干净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洗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孩子在幼儿园必须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小班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有的幼儿不会洗手,有的幼儿把手淋湿就算洗完了,有的幼儿洗手时不会用毛巾擦,有的幼儿不会用肥皂……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之后,知道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针对我班幼儿存在的问题,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我设计了健康活动《小手真干净》,使孩子了解、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学会洗手的方法,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过学念儿歌、找图片,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学念儿歌、找图片,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活动难点: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自制苹果宝宝图片1个、洗手盆8个、肥皂若干、幼儿自己毛巾活动过程

一、歌曲《我是一个大苹果》引出主题 1.幼儿唱歌曲《我是一个大苹果》 教师:今天苹果宝宝来和你们一起玩了(出示苹果宝宝图片),引导幼儿和苹果宝宝打招呼。 2.老师提问刚才大苹果怎么说的?它喜欢什么样的宝宝?(小手干净的宝宝) 3.怎样让自己的小手变干净呢? 二、学习洗手、擦手的方法 1.根据孩子平时洗手经验,先和孩子讨论洗手的方法。 2.利用儿歌《洗手歌》学习洗手的步骤。 儿歌:卷卷袖,冲冲水,打打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手指缝搓一搓大拇哥转一转,小手腕也要洗冲冲干净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3.老师演示正确的洗手过程。 4.分组请幼儿练习洗手。 将幼儿分成三组(小猫组、小狗组、小兔组)要求: (1) 每个盆两个小朋友 (2) 甩手要将水甩在盆里 (3)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小结幼儿洗手过程,以大苹果的口吻对于洗手认真的幼儿给与鼓励。 活动反思 为了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组织了健康活动《小手真干净》。在活动开展前,我先和幼儿玩了手指游戏,以引起幼儿对小手的兴趣,让幼儿知道我们的小手很能干,可以做很多事,但手上也有很多的细菌,所以我们饭前便后都要洗手,逐步引出儿歌《小手真干净》。我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幼儿非常的感兴趣。 第2篇、小班健康活动打雪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微课教学设计(微教案)

微课教学设计(微教案) 授课教师名字陈雯学科英语微课名称My clothes B.Let’s learn. 微课基本信息 知识点来源新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学类型讲授型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10分钟以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对英语有了全新的认识;加上社会与家庭的渲染与影响,学生对这新的课程好奇心更大了,同时也更想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因此学习热情也更高了。在本单元第一二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衣服类的单词,如dress, hat, pants, skirt 等,也掌握了句型I like the +颜色+衣服单词。本单元主要是讲有关衣服的单词和句型I want to wear the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句型,教师可适当讲解What colour are the…./is the …?后面的单词复数形式和单数形式的不同用法,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句子,但不要过多讲解语法,让学生从反复练习入手,逐渐形成习惯,以此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用英语表述衣服名称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coat、shirt、jacket、sweater、shorts、socks,能听懂会说句型: I want to wear the .What colour are they/is it?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在本单元第一二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 握了一部分衣服类的单词,如dress, hat, pants, skirt等,也掌握了句型I like the +颜色+衣服单词。本课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衣服单词和在日 常生活中的运用展开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形式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听、说、认、读衣物类单词:coat、shirt、jacket、sweater、shorts、socks。 2.能够在情景中掌握运用举行句型: I want to wear the . What colour are they/is it? 过程与方法:通过两个熟悉的人物进行旅游前的购物买衣服这条思路引 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精彩的教学 环节层层相扣,并让同学们组成男女PK赛,让整节课的氛 围更激烈。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听说认读衣物单词coat、shirt、jacket、sweater、shorts、socks 2.会在情境中掌握运用句型:I want to wear the . What colour are they/is it? 难点:1.sweater、jacket、socks、shorts的发音、朗读。 2.shirt与T-shirt和skirt音形的区别。

优质课《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

优质课《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伤后,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 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课文共6 个自然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求治-- 术前-- 术中-- 术后”几个部分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写作方法可让学生在读中细心体会,逐步领悟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的13 个生字,认识3 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自渎、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

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 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准备查找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容易少横的字:龄醉容 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 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与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与反思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与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学会用各种方法让他人和白己保持高兴的心情。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大胆表述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动物头饰和动物脸谱若干。 3、用纸箱做的电视台,话筒一只,木偶一个,骰子一个(每面上画有一个小动物的心情图)。 4、各种玩具、乐器、图书等实物。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以孔雀老师带小动物们去参加森林电视台”举行的节目主持人选拔赛 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组织幼儿听〈〈快乐指南》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出活动内容。小青蛙告诉小动物,电视台通过过三关的选拔赛选出最会动脑筋,回答问题声音宏亮,表演大方的小动物参加节目主持人决赛。 2、第一关说心情”埋解他人的心情并帮助别人) a、请小动物听一段心情播报(请一名教师手拿木偶播报森林电视台的心情播报)。 b、组织讨论理解他人的心情:猴子今天的心情是雨天,说明猴子的心情怎么

样?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事让猴子的心情是雨天(播放课件--猴子躺有床上哭)。帮助他人心情快乐的方法:想一想我们用什么办法让猴子高兴起来呢?(幼儿说说白己想的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都想了什么办法,帮助猴子。(播放课 件)我们帮助了猴子,心里高兴吗?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舞吧!猴子的心情由雨天变成了什么天邀育幼儿别人不高兴时要想办法让他高兴! c、恭喜小动物们胜利地过了第一关。 3、第二关:播心情”说出心情并学会让白己快乐的方法)播报心情a、出示骰子,幼儿观察骰子上动物的表情图,说说该动物的心情是晴天还是雨天? b、教师讲解播报要点,请小动物扔骰子后,到电视台播报骰子最上面那面的小动物的心情。改变心情 c、我们的心情有时好,有时会不好,如果心情不好,我们会怎么样?怎样才能让白己的心情变成晴天呢?出示部分课件,引导幼儿想办法让白己高兴起来。 d、出示玩具、乐器、图书等实物,幼儿白由选择让白己高兴的方法,并进行表演。 e、播放课件,幼儿边看边说,还有什么办法让白己的心情高兴起来做育幼儿学会白己让白己快乐。 f、恭喜小动物们胜利地过了第二关。 4、第三关:画心情”画出白己快乐或不快乐的心情) a、出示蛋糕盘做的动物脸谱,请小动物画上心情图。(幼儿白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b、小动物互相说说画的是什么心情? c、恭喜小动物们胜利地过了第三关。结束部分:别人不高兴的时候要帮助 他,让他高兴启己不高兴的时候也要想办法让白己高兴。教育幼儿要保持高兴 的心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开心幸福。让我们一起回家去把我们今天开心的事都 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让他们和我们一起高兴吧!(听音乐 离

初中物理_《电功率》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功率》习题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熟练运用公式求解各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物理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对习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论证和实际应用等科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而让生活实际反过来验证理论,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他们领略到物理的魅力与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物理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节课要突破的重点是理解电功率,并会正确选择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难点: 综合应用学过的电学公式解答生活中的一些与电功率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准备采取启发诱导、点拨释疑、合作学习、兵教兵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学生主要利用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去寻找知识,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课件展示“220V 40W”的白炽灯,问题:根据上面所给的信息你可以设计哪些问题?再加上一个条件你又可以设计出多少个问题? (二)、小组竞赛,展示个性(必答题)

然后指着“220V 40W”的灯泡,提出一系列问题小组内指定人员回答。 1、“220V 40W”的含义? 2、该灯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少? 3、改装前,一盏路灯正常发光每晚需要消耗多少电能? 4、1千瓦时的电能可以使该灯泡正常发光几小时? 5、如果把该灯泡接在110V的电路中,该灯的实际功率是多少?(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三)学用结合,提高能力(抢答题) 1、决定灯炮亮度的因素是什么? 2、白炽灯炮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比新的时候要暗一些,是什么原因? 3、在用电高峰期灯光会变暗,是什么原因? 4、宿舍楼的路灯使用寿命较短的原因是什么? 5、家用白炽灯的灯丝是在开灯时烧断还是在灭灯的时候烧断? 6、白炽灯灯丝断了,常常把灯丝搭上应急,此时灯泡的亮度会怎样?灯丝的阻值怎样?其实际功率会怎样? (四)乘胜追击,拓展延伸(选答题) 1、“220V 40W”和“36V 40W”的两盏灯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哪一盏亮? 2、L1和L2串联,当开关闭合时,发现L1正常发光而L2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 3、L1和L2的额定电压相等,怎样判断它们的额定功率大小关系?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相等,规格相同的灯泡,比较a、b、d三盏灯的亮度及实际功率的大小。 5、楼道电灯经常会烧坏,电工师傅把一个电阻为1210欧和“220V 40W”的电灯串联,这盏灯的实际功率是多少?这样做的目的? 6、将“6V 3W”的灯L1和“6V 6W”的灯 L2串联在电路中,要使一盏灯能正常发光,另一盏灯不被损坏,电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总功率是多少?每一盏灯的实际功率又是多少?哪个亮些? 7、将“220V 100W”L1和“220V 60W”L2并联联在220V的电源上,实际功率、亮度怎样?如果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亮度又怎样?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 本文已发表于2014年第4期《广东教育》(综合版),转载请注明。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ICT)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进入到Web2.0的移动互联的“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访谈、微媒体、微文明、微学习等“微”概念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微课,是一个近几年来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并伴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 一、微课的内涵 1.微课是如何产生的? 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2011年,针对传统40或45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交互性差、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步发布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微型课例好评如潮。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领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2.微课的概念是什么? 微课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又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 3.微课的资源构成有哪些? 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集体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 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 怎么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 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 操场的长80 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 米 生1:用8 厘米表示80 米,用6 厘米表示60 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 上的距离(8 厘米和6 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

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

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1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己任。 所以,应该把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才可能把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育心育人 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

生关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要有别于其他课程。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有意义。 其次,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赏识。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发言。因此,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若一味板着脸,那么就等于“对牛谈情”。若和蔼、宽容、理解,可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学生是会有变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的赏识要有度。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 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

珠心算练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刘敏)

珠心算练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靖城镇柏木小学刘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清晰地进行三、四位数珠互译; 2、能熟练掌握10笔两位数加减珠算及5笔二、三位数加减珠算; 3、能较熟练地心算10笔一位数、3笔二位数的加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纸、现场出题纸。 教学过程: 一、基本功训练 1、儿歌《打算盘姿势》 谈话:小朋友们,这节课又是我们的珠算课,你们都准备好了吗?首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儿歌《打算盘姿势》。 2、打百子 谈话:打百子可是我们学习珠心算的基础哦!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练习一下吧! 20→ 60→ 100→-20→-40→-70 -100 二、珠算练习 1、听珠算练习(10笔两位数加减珠算) 师报题,生听算写答案。 校对答案,表扬全对的学生。 2、看珠算练习(5笔二、三位数加减珠算)

三分钟计时,比一比谁做对的题数多。 校对答案,表扬全对的学生。 三、课间休息(手指操) 四、心算练习 1、珠译数(三、四位数) 下面我们要进行心算练习了,首先进行珠译数。 2、数译珠(三、四位数) (1)听数布数记数写数 (2)看数布数记数写数 3、听心算 下面让你们的脑算盘动起来好吗? (1)10笔一位数加减心算 (2)3笔两位数加减心算 五、现场展示 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老师,他们也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那我们就来个比赛吧! 规则:每组选出一名选手来参加比赛,每对一题得一分,得分高的一组获胜。 (分两轮进行比赛,每轮现场出5道题。) 统计得分,为获奖者鼓掌。

教学反思: 珠心算,它是通过实际拨珠、模拟拨珠等训练,在脑中形成“算珠映象”,也就是形成一把虚拟的算盘,然后借助这把虚拟的算盘在脑中进行计算的方法。它是儿童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使得外在的、实际的运算过程高度“内化”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能正确清晰地进行三、四位数数珠互译; 2、能熟练掌握10笔两位数加减珠算及5笔二、三位数加减珠算; 3、能较熟练地心算10笔一位数、3笔二位数的加减。 这节珠心算练习课我主要设计了三大环节:第一大环节是珠算练习,第二大环节是心算练习,第三大环节是现场出题展示。在课的开始我以打《算盘姿势》的儿歌开始了这节课。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打算盘的规范动作。接着进行打百子的“热身运动”,而且打百子也是学习珠心算的基本功之一。然后进行第一大环节——珠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我又将练习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听珠算,一种限时练习看珠算。这样的安排就形成了听看结合的练习模式。在第二大环节——心算练习之前我先安排了数珠互译的基本功训练,然后进行10笔一位数以及3笔两位数的加减听心算。这一环节让孩子们的脑算盘动了起来。在这样的课上让孩子们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而且整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在课的最后安排了现场出题展示,请客人老师们出题考考我们的

微课教学设计及微反思知识交流

微课教学设计及微反思: 作文片段训练之人物外貌描写 陕西省绥德师范附属小学任盼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及方法,能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较准确、具体地描述人物的外貌。 2、能够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难点:通过外貌描写凸现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想让你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外貌描写。 2、读文段,猜猜他是谁?出示图片 3、思考这么快就能猜出他是谁的原因。 (二)学习概念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三)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1、第一小妙招:抓住人物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 (1)出示文段1: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可爱的我。 诊断:外貌描写模式化,没有突出特征。

建议:进行有特点的外貌描写。 (2)出示文段2:我呀,短头发圆脸像妈妈,浓眉大眼像爸爸。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 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 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点评:抓住相貌特征,较具体形象。 (3)技巧小结:人物外貌描写切记千人一面,脸谱化、格式化。 2、第二小妙招:透过外貌反映人物的内在情感。 (1)出示文段: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 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 淌着串串泪珠。 (2)技巧小结:三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位老人的外貌,却反映了 三种不同的心情。三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位老人的外貌,却反映了三 种不同的内心感情:例一表达了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例 二反映了老人为老伴儿生病而着急发愁的心态;例三写出了老人伤心、悲痛的思想感情。由此说明,描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注意反映 人物的内心感情。透过人物的外貌感知人物的内心活动。刚才的三 个语段都抓住了老人的皱纹来刻画,皱纹是老年人的特征,作者注 意到了这一年龄段人物的特征,并运用了比喻修辞使三段描写都非 常精彩,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第三小妙招:抓住人物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 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 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可见眼睛的描写对于外貌描写的重 要性。 出示文段:第二次丧夫,又没了孩子的依靠,她不得不再次到鲁 镇帮工。此时的祥林嫂“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

unit5_let's_eat公开课教案设计和反思.doc

Unit 5 Let's eat 教案背景 1、而向学生:小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三年级上册Unit 5 Lefs eat part A Lefs learn & Lefs do 第一课时 教材版本:PEP 教学课题 Unit 5 Let's eat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学材分析: 本课时为小学英语PEP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 Part B中的Lefs learn部分,主要围绕“food” 这一话题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喜爱的食物以及为别人提供或请别人吃东西时的表达语,尤其是能在一定的情境下会用Here you are. Have some ...和别人交流沟通。另外,Lefs play部分是在实物展示和识别过程中,鼓励学生反复说出I like删掉hot dogs 改为(some juice). I like 删掉hamburgers 改为(egg& eggs)原因用新PEP 教材.I like some milk. Hike bread.等以达到巩固本课学习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比较重要,和Lefs talk部分共同构成了本单元的主体。所以,我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的帮助下,能听懂、会说、会认读本课时有关食物的4个单词egg, bread, milk, juice,做到发音清晰、语音语调正确。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Part A Lefs learn和Lefs do为第一课时,本节课初步掌握了egg, milk, juice, bread的听、说、读、写以及初步了解了复数形式eggs,不可数名词juice milk bread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I like some juice ...”是单词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为了切实掌握学生的情况,我采取课前调查的方式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调查, [学生情况]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表现自我, 乐于表达。他们对直观、新颖、有趣的内容感兴趣,喜欢参与游戏、竞赛等趣味活动。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发现: 学生对于西方食物非常喜爱,对于本节课操练单词的句型I like???..,已经有75%的学生掌握,而Here you are的答语,己经有80%的学生掌握。 因此,I like...和Here you are,不能成为本节课的难点,据以往教学经验和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我将本节课的难点定为:egg, milk, bread和juice四个单词的发音;初步了解可数名词复数形式:eggs. 学习目标: 1、在多媒体课件、食物、图片的帮助下,能听懂、会说、会认读本课时有关食物的4个单词egg, milk, bread 和juice

高中物理_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通过课堂上同学们对相关习题的反应来看,整体掌握的还可以。但是也从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受力分析不规范,受力分析的时候力之间混淆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也存在一些小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引导梳理,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几个地方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牛顿第二定律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受力分析的学习学生对运动和力都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学习力学那部分的时候初步感受到了高中物理的难度。应该说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高中物理难度有点大,但也很神奇,方法很灵活。其实难就难在灵活上。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首先能给学生带来一些新奇感。原来运动和力也能联系到一起啊!对于这个问题是他们原先从来都没想过得。利用学生的这点好奇心,尽快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其次在练习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与运动和力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运动学和力学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课堂上同学们对相关习题的反应来看,整体掌握的还可以。但是也从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受力分析不规范,受力分析的时候力之间混淆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也存在一些小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引导梳理,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几个地方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牛顿第二定律教材分析 整个必修一与其说是学知识不如说是学方法。从知识结构上来说,大致分为三大部分,(1)运动、(2)力、(3)牛顿运动定律。因为这些都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这些都是研究后面物理问题工具。而牛顿第二定律更是这些工具中更重要、更好用的一个。 从教材层面来说,牛顿第二带来又像是对整个必修一的一个总结。因为它把前两部分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可以说牛顿第二定律是整个必修一定灵魂。 牛顿第二定律评测练习 1.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水平面上,若两物体的质量m A>m B,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x A与x B相比为()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老藤新园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网络 师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

大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含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含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充分运动自己的身体,进一步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初步了解关节的作用,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妙的兴趣,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妙的兴趣。 2、充分运动自己的身体,进一步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初步了解关节的作用。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一张人体结构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先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说哪儿动哪儿",老师说身体的一个地方,小 朋友们让它动起来,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讲出身体各部位名称及用途 师:刚才我们让我们的身体运动了一下,那小朋友,我们运动了身体的哪些器官呢? 师:哪些器官我们没有动呢? 师:刚才我们做游戏的时候,有的器官动了,有的没动,所以他们不高兴了。现在咱们让他们都动起来吧!(和幼儿一起舞蹈) 师:咱们先坐下休息一会儿,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跳舞时都用了哪些部位,怎样用的? (幼儿讨论) 师:现在谁来告诉大家? 师:你用到四肢了,你知道他们还有什么用处吗? 师:哦,原来脖子可以扭呀,他还可以干什么? 三、引出关节 师: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我们用眼睛能看见的,在身体里面还有许多看不见的,谁知道有哪些?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动?腿为什么会弯? 四、用木头人的游戏来初步了解关节的用处 师:木头人很喜欢我们的小朋友,想跟我们做游戏,你们愿意陪它玩吗?我们如果跟木头人一样没有关节会怎样呢?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面积练习课》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5单元面积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题目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习 【教学准备】 准备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和一块手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 4×90 60×3 300×9 4×50 20×4 6×500 22×13 15×11 15×17 70×4 37×5 8×53 2、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教师板书。 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由学生说明每个图形的含义,再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指导,并规范书写格式。 4、先估算黑板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 学生先估算黑板的面积,然后派两个代表到前面来测量长和宽。全体同学计算它的面积,再看一看,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相差多少,从而丰富自己估算的经验。 5、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手帕先估算面积,再测量它的边长,算出自己手帕的面积。 引导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加深对面积公式的理解清楚地知道求长 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两个条件,求正方形面积只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了。 二、探究新知 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解题,并口头分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读题并分析:从长方形中所剪下的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要以长方形的宽为张方形的边长。 指导学生在教材上画出要剪下的正方形,再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6×10=60(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60-36=24(平方厘米)

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公开课《三只猴子》教学设计

公开课《三只猴子》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借助图谱,图词结合,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并以游戏的形式始终贯穿教学,引导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情况下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还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让幼儿跳出不同的节奏。最后一段小猴子被送进了医院,让幼儿对小猴说些什么,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时不能像小猴子一样乱蹦乱跳,要注意安全,学会懂得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通过节奏游戏,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3、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 导入:小朋友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玩一玩,听听歌里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前三段音乐) 2、音乐听完后,个别幼儿把自己所听到讲出来,教师轻唱出示相应图片。 师:你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三只猴子在干嘛?后来怎么了? 二﹑基本过程: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小猴子为什么会在床上跳?怎样跳头上才不会起包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师:我们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大概头上就不会起包了。 1、播放音乐一遍,全体幼儿站在原地,跟着节奏尝试跳。 2、教师出示小卡片ⅹ,出示节奏︳ⅹⅹⅹⅹ︳要求幼儿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钢琴老师给出前奏,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约定前奏不动,音乐起才开始跳。 3、幼儿三人一组,扮演三只猴子,手拉手跳节奏︳ⅹⅹⅹⅹ。 (更换节奏观察XX这个一拍要跳两下,教师唱,幼儿用手拍出节奏。 幼儿三人一组跳出节奏︳ⅹⅹⅹⅹⅹ︳再次更改节奏型︳。 4、分组练习。幼儿三人一组,自己用节奏卡片编一个节奏,跟着音乐(三段)跳。教师每组进行指导。 5、分组练习后,教师把幼儿练习的节奏类型放到黑板上,进行集体练习。此时要求其他幼儿和老师一起进行伴唱。 6、合作练习。 7、教师小结:这样会比小猴子跳的更安全,头上不会摔包。 三﹑拓展延伸 师:提问:孩子们,猜猜猴子到哪去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第四段音乐) 师: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 师:回去把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 附教学反思:

复习课教案及反思

复习课教案及反思 一、导入 1、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过了很多,你对哪一篇印象最深,为什么? 二、概括内容 (一)概括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 1、是呀,每一篇都有不同的收获,里面的主人公更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这三个人物你还记得吗?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这些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吗?并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出示:丹尼尔 富兰克林 爱德华.葛利格 3、交流出示: 丹尼尔:用拥抱的方式向大树公开道歉 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雷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爱德华.葛利格:信守十年前的诺言,把一首乐曲送给了十八岁的达格妮

4、方法总结 仔细观察这三个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这三个故事概述中都出现了这三篇课文的题目。 题目就是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红色圈出课题中的字)所以当题目能高度概括内容时,只要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并加以完善,就能概括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了。这种方法我们称为“课题扩充法”(出示) (二)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1、“课题扩充法”不仅能概括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还能概括的主要内容。这篇的题目是《老师的腰围》,之前我们也都已读过,发现这个题目也能高度概括内容,于是有四位同学分别写下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我请四个人读一读,请你比一比,哪一句最合适,为什么? 出示:(1)数学课上,学生用各种方法测量老师的腰围。(没抓住主要人物) (2)数学课上,老师鼓励学生测量东西。(没把课题扩写成一句完整的话) (3)数学课上,老师鼓励学生测量腰围。

(4)数学课上,老师鼓励学生测量各种物品后又测量了她的腰围。(语言啰嗦) 2、指名读 3、交流、出示括号内点评 4、总结:在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时,首先要找准故事的主要人物,即故事叙述的中心人物。还要注意,语言要简洁精练,切忌啰嗦。(出示:找准主角 、语言精练) (三)回顾总结 在概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时,我们以前用的较多的是“六要素”综合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今天我们又学了一种新方法——(课题扩充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总结、归纳,是不难找出好办法的。 三、抓关键词提问 1、读文中划线句,抓关键词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出示句子及问题 2、交流 3、这里要看清题目要求,题目中给了我们两个小要求。一是要抓“关键词”,二是问题要有价值。做题时,因为不认真读题,许多同学从内容出发提了这个问题“笑容为什么仿佛要淌下来?”你能否不加减字数,只用上标点符号使这个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集体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 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 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 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 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 叫实际距离。(板书) 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 (自由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 (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 板书:8cm:80m=8cm:8000cm=1:1000 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 8、师:这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 少厘米(1000厘米) 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二)探索发现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课件播放) 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