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病危险因素清单

职业病危险因素清单

职业病危险因素清单
职业病危险因素清单

中铁四局集团西安新筑物流基地站后工程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

调查及评价人员:日期:批准人:日期: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 副本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序号工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 素 可能引起的职业病主要防护措施 1 ●土 石 方 ●施 工 人 ●员凿岩石粉尘、噪声、高温、 局部振动、 电离辐射 尘肺、噪声聋、中 暑、手臂振动病、 放射性疾 病 防尘口罩、扩耳 器、热辐射防护 服、防振手套、 放射防护 爆破工噪声、粉尘、高温、 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三硝基甲苯 噪声聋、尘肺、中 暑、氮氧化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三 硝甲苯中毒、三硝 甲苯白内障 扩耳器、防尘防 毒口罩、 热辐射防护服 挖掘机 铲车运 机驶员 噪声、粉尘、高温、 全身振动 声聋、尘肺、中暑设置空调、减驾 驶室密闭设置空 调、减振处理; 护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振处理; 护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 打桩工粉尘、噪声、高温尘肺、噪声聋、中 暑 防尘口罩、护耳 器、热辐射防护 服 2 ●砌 筑 人 ●员砌筑工高温、高处作业中暑热辐射防护服 石工粉尘、高温尘肺、中暑防尘口罩、 热辐射防护服 3 ●混 凝 土 ●配 制 及 ●制 品 加 ●工 人 员混凝土 制品 粉尘、噪声、高温尘肺、噪声聋、中 暑 防尘口罩、护耳 器、热辐射防护 服 混凝土 搅拌机 械操作 工 噪声、高温、粉尘、 沥青烟 噪声聋、中暑、尘 肺、接触性皮炎、 痤疮 护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防尘防 毒口罩 混凝土 工 噪声、局部振动、高 温 噪声聋、手臂振动 病、中暑 护耳器、扩振手 套、热辐射防护 服

序号工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 素 可能引起的职业病主要防护措施 4 ●钢 筋 加 ●工 人 员钢筋工噪声、金属粉尘、高 温、高处作业 噪声聋、尘肺、中 暑 护耳器、 防尘口罩、 热辐 射防护服 5 ●装 饰 装 ●修 人 员抹灰工粉尘、高温、高处作 业 尘肺、中暑防尘口罩、 热辐射防护服金属门 窗工 噪声、金属粉尘、高 温、高处作业 噪声聋、尘肺、中 暑 护耳器、防尘口 罩、热辐射防护 服 油漆工有机溶剂、铅、汞、 镉、铬、甲醛、甲苯 二异氰酸酯、粉尘、 高温 苯中毒、甲苯中毒、 二甲苯中毒、铅及 其化合物中毒、汞 及其化合物中毒、 镉及其化合物中 毒、四醛中毒、苯 致白血病、接触性 皮炎、尘肺、中暑 通风、防毒防尘 口罩、 防护手套、防护 作服 室内成 套设施 装饰工 噪声、高温噪声聋、中暑防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 6 施工架 子搭设 人员 架子工高温、高处作业中暑热辐射防肪服 7 ●工 程 防 ●水 人 员防水工高温、沥青烟、煤焦 油、甲苯、二甲苯、 汽油等有机溶剂、石 棉 甲苯中毒、二甲苯 中毒、接触性皮炎、 痤疮、中暑 防毒口罩、防护 手套、防护工作 服 防渗墙 工 噪声、高温、局部振 动 护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防振手

2017年度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禾鑫工厂2017年度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确保本厂2017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促进我厂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和有关部门的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步骤 (一)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 为切实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落实各项卫生防护措施,建立由我厂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车间负责人分工负责和岗位人员各负其责的工作责任制。 (二)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本厂拨出1万元作为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列支,并列入年度开支预算。 (三)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工厂物控部应根据工种的需要选用手套、防尘口罩、防毒口罩、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每季度由工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织一次对各部门/车间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职业卫生培训 由工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上岗前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要做好有关培训记录。此外,充分利用工厂的宣传栏,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由工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联系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委托其对本厂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和评价,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六)职业健康检查 由工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按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确定今年体检时间和人数,建立和完善健康监护档案。 (七)确保员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我厂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账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使在本厂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或职业病患者能够获得社会保障。 二进度安排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表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代码检索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代码范围生产性粉尘FC1~FC14 化学毒物金属及其化合物HX1~HX16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HX17~HX21 刺激性气体HX22~HX30 窒息性气体HX31~HX35 酸、碱HX36~HX40 有机溶剂HX41~HX53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HX54~HX65 酚、醇、醚类化合物HX66~HX73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HX74~HX82 油类、合成树脂HX83~HX93 农药及药物HX94~HX103 其他HX104~HX113 物理性因素WL1~WL9 生物性因素SW1~SW5 表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代码粉尘 FC1 矽尘FC2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FC3 石墨尘FC4 炭黑尘 FC5 石棉尘FC6 滑石尘 FC7 水泥尘(游离SiO2含量<10%)FC8 云母尘 FC9 陶瓷尘FC10 铝尘(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FC11 电焊烟尘FC12 铸造粉尘 FC13 棉尘FC14 其他粉尘 代码化学毒物 HX1 铅及其化合物(不含四乙基铅)HX2 汞及其化合物 HX3 锰及其化合物HX4 镉及其化合物 HX5 铍及其化合物HX6 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HX7 钡及其化合物HX8 钒及其化合物 HX9 铀及其化合物HX10 铬及其化合物 HX11 镍及其化物(不含羰基镍)HX12 四乙基铅 HX13 羰基镍HX14 氧化锌

HX15 有机锡HX16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除外) HX17 磷化锌HX18 磷化铝 HX19 氰化钠、氰化钾HX20 砷及其化合物(不含砷化氢)HX21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HX22 甲醛 HX23 氮氧化合物HX24 碳酰氯(光气) HX25 二氧化硫HX26 氨气 HX27 氯气HX28 硫酸二甲酯 HX29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HX30 一甲胺 HX31 硫化氢HX32 磷化氢(膦) HX33 一氧化碳HX34 砷化三氢(胂) HX35 氰化氢HX36 氟化氢 HX37 硫酸HX38 硝酸 HX39 盐酸HX40 氢氧化钠 HX41 苯HX42 甲苯 HX43 二甲苯HX44 正己烷 HX45 汽油HX46 二硫化碳 HX47 二氯乙烷HX48 三氯甲烷(氯仿) HX49 氯乙烯HX50 氯丙烯 HX51 三氯乙烯HX52 氯丁二烯 HX53 四氯化碳HX54 苯胺 HX55 N-甲基苯胺HX56 N-异丙基苯胺 HX57 对硝基苯胺HX58 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 HX59 二苯胺HX60 二甲基苯胺 HX61 联苯胺HX62 硝基苯 HX63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HX64 二硝基甲苯 HX65 三硝基甲苯HX66 苯酚 HX67 对苯二酚HX68 多氯酚(含五氯酚) HX69 硫氯酚HX70 甲醇 HX71 乙醇HX72 醚类化合物 HX73 氯甲醚HX74 多氯联苯 HX75 氯化萘HX76 多氯萘 HX77 醌HX78 蒽醌 HX79 吖啶HX80 菲 HX81 荧光素HX82 荧光增白剂 HX83 油彩HX84 柴油 HX85 煤油HX86 蒽油

职业病防治计划方案

编号:SM-ZD-99941 职业病防治计划方案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病防治计划方案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与评价,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与评价报告,经过卫生审查批准。 (二)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存在或者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实向所在地县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申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危害的防护、应急救援设施。 (三)规范用工管理 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

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以及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四)严格材料和设备管理 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不隐瞒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中的职业危害;当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或有毒有害材料时,要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 (五)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六)切实履行危害告知义务 劳动合同上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危害后果以及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按规定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如实告知劳动者作业场所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 (七)加强作业职业防护 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应合理、有效。 按标准为劳动者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体防护

职业病预防措施方案

关于职业病预防措施的管理制度 一、目的 1、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规职业健康监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2、本制度规定了对生产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治理的要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及职业病诊断治疗的管理要点、方法和容。 二、要求 1、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总经理对公司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各生产单位行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级领导在任职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产生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治理,使其达到国家劳动卫生标准。 2、技术部和各生产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规定;在推广新技术、采用新工艺、购置新设备和使用新材料(简称“四新”)时,保证劳动卫生条件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三、职责 1、安监部是职业病预防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计划;负责委托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按规定做出报告;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2、人力资源部是负责组织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到职业病防治医院进行就业定期体检,负责建立全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各生产部门配合完成本部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负责本部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劳动卫生培训,指导正确使用、维护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四、职业病危害告知与教育 1、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公司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2、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处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告知产生有害因素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容。 3、人力资源部在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 4、各职能部门及生产部门应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培训。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治理 各部门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应本着投资小见效快的原则,尽可能采用成熟、先进的智力技术和方法;对于投资较大的治理项目,各部门主要领导应召集有关部门对项目的可行性认真分析研究,设计方案确定后,于每年11月底前列入下一年度的安措计划,并上报安监部。 六、作业环境管理 1、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监代表点由安监部配合政府职业病防治部门共同确定或定期修订。安监部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监测定点清单》,各生产部门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监测代表点处明示该点的名称、浓度标准、浓度实测值等容。

职业病危险因素的识别及现场调查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 试学习、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下载 职业病危险因素的识别及现场调查 王耀祖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基本任务之一。把建设项目或工作场所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来的过程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其目的在于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存在浓度(强度)危害程度等,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劳动者健康监护以及研究应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控制措施等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识别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灵魂”,是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前提。 下面就通过机械制造、焊接工艺、表面处理三大行业的现场调查,以提高对这三大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能力。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是各种工业的基础,机械制造水平是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机械制造工业涉及范围广泛,飞机、轮船、机车、汽车、各种类型机床、纺织机械、发动机以及五金机械等等的制造统称为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的基本生产过程概括为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生产工序,见图1: 图1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从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图可看出表面处理和焊接工艺也属于其中,由于这两个行业的特殊性,下面将另行阐述,在此不再复述。 一.铸造 (一)铸造基本工艺。见图2.

图2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用砂(型砂)品种很多,常用的是石英砂、黄砂,其次为长石以及少量的云母、铁的氧化物、硫化物和碱金属氧化物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三)几种特种铸造工艺 1.压力铸造,是将液态金属在一定压力下快速注入铸型,并在压力下冷却凝固获得铸件的方法基本工艺流程如图3 图3压力铸造工艺流程 2.离心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作用下成型,凝固的铸造方法。基本工艺流程见图4

职业病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职业病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病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目的 1、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规范职业健康监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特制订本 制度。 2、本制度规定了对生产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预防治理的要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健康监 护及职业病诊断治疗的管理要点、方法和内容。 二、要求 1、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总经理对公司劳动卫 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各生产单位行政主 要领导对本单位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 责任;各级领导在任职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产生作业

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治理,使其达到国家劳动卫生标准。 2、技术部和各生产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规定;在推广新技术、采用新工艺、购置新设备和使用新材料(简称“四新”)时,保证劳动卫生条件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三、职责 1、安监部是职业病预防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计划;负责委托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按规定做出报告;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2、人力资源部是负责组织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到职业病防治医院进行就业定期体检,负责建立全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完整版)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常见的 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较长时间飘在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如滑石粉、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2.物理性因素:包括各种异常气象条件:如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进行高温作业等;低温:如石蜡 成型的冷酷;生产性机械声:如球磨机、粉碎机等发出机械噪声;振动:如锻锤,风锤等;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电磁场、电焊等产生的紫外线;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 3.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能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的生物性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如劳动时间过长。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生产不正常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身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头部受长时间太阳辐射而发生中暑。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有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 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 3.环境污染因素:如氯碱厂泄露氯气,处于下风侧的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入了氯气等。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粉尘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视粉尘为异 物将其吞噬,导致一系列复杂的肌体反映,促使肺组织纤维化,使受影响的肺泡逐渐失去换气功能而“死亡”,当有大量肺泡“死亡”时,最终导致尘肺病,人将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二氧化硅能引起严重的尘肺。 2.工业防尘有两套方法,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方法和以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除 尘措施办法。 3.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性防尘措施,入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同时接触粉尘的工人必须配用防尘口罩。 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性毒物主要经过吸入,由呼吸道进入肺循环;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经口腔进入血液循环。 2.毒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腹泻、头晕、流涎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 困难、心动过缓、昏迷等严重症状。 3.工业防毒主要通过工艺改革,密闭通风净化系统;局部排气罩;以及排除的气体需要净化达到降低毒 物的危害。 4.个人防毒主要有:穿防护服、防护鞋、戴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基本防护措施,同时可以配 戴防毒面具、防护口罩。

(完整版)职业病防治方案

重庆市璧山区正则中学教学楼新建工程 职 业 病 防 方 案 编制单位:重庆市富翔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一五年二月_________ 建筑工程职业病防治方案 该工程为重庆市璧山区正则中学教学楼新建工程。建设单位为重庆市璧山区正则中学,设

计单位为重庆市瑞丰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为重庆市建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重庆市富翔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847.06 m2,总建筑面积4212.44川,建筑高度22.05m,包括20间普通教室、 1 间科劳室、 1 间荣誉室、 1 间图书阅览室、 6 间教师办公室。工程结构形式为地上6 层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柱基,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防烈度为6 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耐火等级为U级,使用年限50年。根据本工程 的实际情况,职业病防治方案如下: 1 、水泥除尘措施 水泥除尘,并不是水泥生产的除尘,而是建筑工地和水泥制品厂使用水泥的除尘。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当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作到装、拆方便。 流动搅拌机上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1~2 台搅拌机的施工现场,适用于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字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为了防止所排气体中仍有粉尘,在旋风虑尘器出气口设置二道防线——水慕隔尘措施,既可达到除尘之目的,又可将蓄集的水、水泥再次回收使用。 2、木屑除尘措施 在木才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以下。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 国家标准规定车间内空气铅的最高允许浓度为:铅烟0.03mg/m3,铅尘.05mg/m3。凡 超标均应取措施。 (1) 充电的防毒措施进行电瓶充电工作、经常都要溶铅、制铅板、除铅锈,在进行铅焊、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编号:SM-ZD-75228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化学性因素 (1)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铅、汞等金属类毒物,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2)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如矽尘、滑石尘、电焊烟尘、石棉尘、聚氯乙烯粉尘、玻璃纤维尘,腈纶纤维尘等。 2. 物理性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高温,如热油泵房、催化剂生产的焙烧岗位、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内操作、夏天进人油罐车或油槽车内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 (2)噪声如来自机械力(固体或液体表面的振动),气体

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治计划 一、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防治资源 1、由专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安环科为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在其内设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体检每年5、6月份安排年度体检一次,对新入厂员工、离岗、退休员工都要进行体检。 4、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5、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定期组织内部学习和培训,加强员工职业病自我保护意识。 三、不同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办法

1、办公室 保持员工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保持空气顺畅、垃圾分类存放、防止辐射、注意室内物品摆放等; 2、食堂 严格控制餐具卫生、防止交叉污染、建议员工使用自己的餐具、保证饭菜质量等; 3、生产区域 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每月两次对作业环境进行要求员工按 照规定使用劳保用品及操作、部门备有足够的劳保用品、药 品等; 四、本公司常见职业病种类 1、化学性烧伤 2、生产性粉尘产生的职业病 3、生产性毒物产生的职业病 4、窒息性气体产生的职业病 五、本公司例行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1、要求进行入职前及离职前体检; 2、每年5、6月安排员工进行年度体检; 3、每月组织职业病卫生防护的相关知识学习;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doc

烟台世缘橡胶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二〇一八年六月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 1.1分级管控目的 (1) 1.2分级管控依据 (1) 1.3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2) 1.4分级管控程序 (2) 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 2.1作业岗位单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4) 2.1.1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4) 2.1.2 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 (6) 2.1.3 接触噪声作业分级 (9) 2.1.4 接触高温作业分级 (9) 2.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 (10) 2.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 (12) 2.4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 (12) 2.5公司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R)判定 (13) 3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5) 3.1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5) 3.1.1 粉尘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5) 3.1.2 有毒化学物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5) 3.1.3 噪声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6) 3.1.4 高温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7) 3.2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8) 3.2.1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原则 (18) 3.2.2 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8) 3.2.3作业岗位职业病风险清单 (20)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1 分级管控目的 在委托烟台海汇检测中心对我公司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对我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2 分级管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安监发〔2013〕76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 鲁安发﹝2016﹞16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完整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完整版) 【颁布单位】卫生部 【发文号】卫法监发[2002]63号 【颁布日期】2002-03-11 【实施日期】2002-03-11 【标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1、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 2、行业举例: (1)煤炭采选业:岩巷凿岩、岩巷爆破、岩巷装载、出矸推车、喷浆砌碹、岩巷掘进、煤巷打眼、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运输、井下通风 (2)石油天然气采选业:泥浆配置、地质磨片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矿穿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选矿辅助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电选、选矿辅助 (5)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土砂石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研磨、转运、开采辅助;河砂吸采、河砂手采、河砂筛选、河砂转运、河砂运输、河砂开采辅助、化学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选矿辅助、非金属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选、选矿辅助(6)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石质工艺品雕刻 (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水电施工 (8)碱产品制造业:泡化碱制取 (9)无机盐制造业:硅酸钾制取、氟化钠制取 (10)化学肥料制造业:电炉制磷 (11)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搪瓷色素备料、玻璃色素溶制、玻璃色素成品 (12)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两步共胶 (13)橡胶制品业:胶辊辊芯处理 (14)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砂石装卸、筛选、转运、堆垛、运输、辅助、装卸、筛选、转运、投料、拌和、浇注、辅助、石材切割、雕凿、研磨、整修、辅助、荒料锯切、板材研磨、板材切割(15)玻璃及玻璃制品业:玻璃备料、光学玻璃配料、玻璃喷砂、玻壳备料(灯具、荧屏)、玻璃纤维配料 (16)陶瓷制品业:釉料选择、粉碎、陶瓷烘筛、灌砂 (17)耐火材料制品业:耐材破碎、筛分、配料、混合、成型、耐火砖干燥、耐材烧成、物料输送、耐火材料磨制 (18)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玻纤备料 (19)磨具磨料制造业:磨料备料 (20)炼铁业:矿石装卸、转运、堆场、整粒、泥炮制作 (21)炼钢业:炼钢铸模、炼钢砌炉 (22)铁合金冶炼业:硅铁冶炼、铬铁冶炼、钛铁冶炼 (23)重有色金属冶炼:铅锌配布料、铅电解液制备、矿石破碎 (24)金属制品业:金属喷砂、模具喷砂、搪瓷喷花、焊药制备、焊条配粉

2018年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2018年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职工健康为根本目的,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加护管理办法》等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管理,立足公司实际,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维护公司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员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全员普及职业病防治法有关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职业危害场所作业人员的责任和权益意识,逐步提高职工职业卫生素质。 3、加强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要求,完善职业卫生资料,落实职业卫生各项工作: (1)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真实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完善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确保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身体健康。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对从事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岗前、岗中、岗后健康体检,体检率达到100%。 (3)对存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改造,并及时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4、完善公司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按照现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上级公司要求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及相应应急救援

预案。 5、完善公司职业危害因素辨识与作业危害场所相应警示标志的制作与挂设。 三、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1、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按照现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完善公司涉及职业危害的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完善公司职业病应急救援体系; 2、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 根据上级公司要求落实职业健康管理目标: 0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为零; 1 —职业病发病率0、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100%、职业病危害告知率达到100%、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100%、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率达100%; 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100%以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100%以上。 3、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落实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取证相关要求。 针对公司职业危害特点,立足“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将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纳入公司2018年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现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上级公司要求及公司相关制度、职业危害岗位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4、检测职业危害因素、挂设警示标识 定期聘请具有监测资质的检测部门来公司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每月对各站点及工程进行一次设备、安全、职业卫生方面的检查。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主要防范措施

编号:AQ-JS-0734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主 要防范措施 List of major hazard sources on construction site and main preventive measures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主要防 范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的事故 主要防范措施 环境及机械、工器具使用措施 个人防护或工作要求 1 起重机械安装、拆除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人员伤亡 1、拆装作业区设置安全警戒区,布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 2、现场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 3、所使用的机械、工器具检测合格并取证; 4、作业所用的施工通道、脚手架平台搭设完成、验收合格并挂牌; 1、高处作业体检合格; 2、作业时严格按交底程序进行、按现场指挥要求进行; 3、工器具存放在工具包内,大件工具设置保险绳; 4、每次登高作业前对所要使用的脚手架进行认真检查和确认。 坍塌 机械倒塌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1、所使用的机械检测合格并取证; 2、作业过程中专人进行机械使用监护(电力供应、刹车); 3、现场指挥熟悉作业程序并按程序指挥作业; 4、现场所使用的钢丝绳等起重工器具经检查并确认合格; 5、临时固定措施(抛锚钢丝绳)已到位并检查合格;拆除时确认待吊构件已伸钩受力; 1、严格按所交底的程序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2、作业过程中严禁擅自松、紧缆风绳; 3、现场作业位置选择时应避开起重物可能晃动的方向上; 4、起重物下严禁站立或行走; 5、垫道木等物时,人、手均应远离起重物; 3 脚手架搭、拆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职业病预防方案

职业病预防方案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的危害, 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2.适用范围、编制依据适用于本项目部与职业病防治有关的员工。 -- 编制依据 --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项目部管理作业文件》; -- 《项目部管理记录文件规定》; --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国务院352号令《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 1987 年卫生部60号令《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 2002 年卫生部24号令《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3. 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 a)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b)贯彻落实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工程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管理办法或提出要求并监督实施。 c)在组织项目部业务承包、聘用业务人员时,必须本着安全工作只能加强的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对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考核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d)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续,录用外包队伍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严格用工制度,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外包队伍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e)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

f)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对上级提出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人、定时、定措施予以解决。 g)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现场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2)项目工程师 a)对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负技术责任。 b)贯彻、落实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技术交底。 c)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d)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e)项目工程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及时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技术措施与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化学物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的可能造成的事故。 f)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备、设施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g)参加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h)参加、配合因工伤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3)施工员 a)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规定,对所管辖班组的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b)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 纠正违章作业。 c)经常检查所辖班组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及各种设备设施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

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2016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 序号名称CAS号 含量≥10%)14808-60-7 1矽尘(游离SiO 2 2煤尘 3石墨粉尘7782-42-5 4炭黑粉尘1333-86-4 5石棉粉尘1332-21-4 6滑石粉尘14807-96-6 7水泥粉尘 8云母粉尘12001-26-2 9陶土粉尘 10铝尘7429-90-5 11电焊烟尘 12铸造粉尘 13白炭黑粉尘112926-00-8 14白云石粉尘 15玻璃钢粉尘 16玻璃棉粉尘65997-17-3 17茶尘 18大理石粉尘1317-65-3 19二氧化钛粉尘13463-67-7 20沸石粉尘 含量<10%) 21谷物粉尘(游离SiO 2 22硅灰石粉尘13983-17-0 含量<10%)61790-53-2 23硅藻土粉尘(游离SiO 2 24活性炭粉尘64365-11-3 25聚丙烯粉尘9003-07-0 26聚丙烯腈纤维粉尘 27聚氯乙烯粉尘9002-86-2

序号名称CAS号28聚乙烯粉尘9002-88-4 29矿渣棉粉尘 30麻尘(亚麻、黄麻和苎麻)(游离SiO 2含量<10%) 31棉尘 32木粉尘 33膨润土粉尘1302-78-9 34皮毛粉尘 35桑蚕丝尘 36砂轮磨尘 37石膏粉尘(硫酸钙)10101-41-4 38石灰石粉尘1317-65-3 39碳化硅粉尘409-21-2 40碳纤维粉尘 41稀土粉尘(游离SiO 2 含量<10%) 42烟草尘 43岩棉粉尘 44萤石混合性粉尘 45珍珠岩粉尘93763-70-3 46蛭石粉尘 47重晶石粉尘(硫酸钡)7727-43-7 48锡及其化合物粉尘7440-31-5(锡)49铁及其化合物粉尘7439-89-6(铁)50锑及其化合物粉尘7440-36-0(锑)51硬质合金粉尘 52以上未提及的可导致职业病的其他粉尘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细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生部 2002年5月1日) 一、粉尘类 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其他粉尘 二、放射性物质类 三、化学物质类 铅;汞;锰;镉;铍;铊;钡;钒;磷;砷;铀;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偏二甲基肼;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氟;氰及腈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有机锡;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一甲胺;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酯;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酯类;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物质;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四、物理因素 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 五、生物因素 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 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牙酸蚀病的危害因素 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焦炉烟气;铬酸盐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嗜热性放线菌;棉尘;不良作业条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