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一行干一行(辩论词)

爱一行干一行(辩论词)

爱一行干一行(辩论词)
爱一行干一行(辩论词)

一、开篇陈词

所谓“爱一行”也就是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深挚的感情,它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

“爱一行,干一行”的实质是就业前的择业取向;而“干一行,爱一行”的实质是就业后对工作态度的要求。

对方辩友的通篇立论,都是在说一个事实:当今社会,很多求职者无法选择他所爱的行业。但,这与我们提倡人们去努力追求,使自己能干所爱行业的价值观,并不矛盾。就如,在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难道这意味着,当了奴隶就不能追求自由么?正因为人们热爱自由、追求自由,才有了新中国啊!

因此,别无选择或迫于无奈,并不是阻挠我们提倡“爱一行干一行”的理由。恰恰相反,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可以让我们化现实的压力为追求的动力,而不是迫于现实压力甘当工作的奴隶。

第一,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不能不考虑人的幸福。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幸福。如果让社会进步以无数人处于别无选择和迫于无奈的状态来获得,那这进步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让人们做他所爱的工作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也更容易激发工作热情创造社会财富。贝多芬热爱音乐而当了音乐家,达尔文热爱生物学提出进化论,王进喜热爱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注:应场例]第三,提倡“爱一行干一行”也是对社会提出的要求。社会不能总是把人们置于一个别无选择的境地,“爱一行干一行”正是突出人的自由选择权,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而对方辩友除了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他方论证还存在以下几点错误[选用]:

1、正方辩题的实质是:入行后,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工作。但是,入行前,以什么样的态度选择工作,却是正方观点无法涵容的。

2、对方辩友的隐含逻辑是把“爱一行干一行”等同于“不爱一行就不干这行”。但,我们提倡先恋爱后结婚,不意味着不恋爱你就不能结婚。

3、他们把做好本职工作和爱上工作相等同,如做好打字员的工作不等于要你爱上打字工作。

4、他们说爱具有易变性,那是否也同意干一行,可以今天爱明天不爱呢?

5、对方辩友说能力,但“爱一行”,不是说“这一行”的工作就会砸到你的头上,而这是需要你积蓄力量去追求。如双耳失聪的邰丽华演绎了千手观音的奇迹,从听不到音乐到能够随乐起舞,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

二、攻辩环节

【攻辩环节1】

问1:有人从小喜欢语言学,迫于生活压力去当高中老师,那么我们是否鼓励他继续干下去?

问2:这个人当上高中教师后痛苦不堪,最后还是转入了他爱的语言学。对方辩友是否还鼓励在高中教师的岗位上继续干下去?

扫:这个人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他当高中教师时痛苦不堪,但转入了他热爱的语言学行业,就将他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由此可见,从事我们热爱的行业,更能激发热情、更能发挥才智、更能获得幸福感。

【攻辩环节2】

问1:日本员工的敬业精神备受世界称赞,您方是否认同他们这种敬业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的体现?

问2:抗战时期中国大量劳工被虏到日本三菱等企业,在“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指引”下努力工作、兢兢业业,请问您是否提倡这些中国劳工在日本“干一行爱一行”?

追问:请正面回答,是否提倡这些被虏的中国劳工在日本“干一行爱一行”?

扫:被俘虏的中国劳工就是被剥夺了他们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他们也不可能不顾国仇家恨去“爱一行”,对方辩友的“干一行”既无人权,“爱一行”不顾人性,请问您方的提倡从何谈起呢?

三、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1-爱的提倡】

问1:对方辩友说社会提倡“干一行爱一行”,看来您方的爱是社会提倡的。今日您方二辩风采的让我倾心,您方能否论证一下,您的社会提倡与我爱上你有何联系?

1)正:爱有时是很私人的情感,不是我越了解你我就会越爱你。

2)正:至少社会给予了我自由恋爱的权利,让我有可能勇敢追求所爱,而不是包办婚姻,非得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人绑定一生。

3)正:您直接就奔向交往了,进展实在神速,至少得有感情基础才能交往吧?

【自由辩论2-乞丐】

问1:有些孩子因生活落魄做了乞丐,您方不是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么?他们当了乞丐,是不是应该提倡他们爱当乞丐?

问2: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是否提倡乞丐也要“干一行爱一行”?

扫:看来对方辩友也承认,当了乞丐,不能提倡他们爱当乞丐。恰恰相反,社会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谁不爱做有尊严的工作呢?

【自由辩论3-富士康】

问1:某公司的员工除了每天工作8小时,还努力勤奋地加班,请问这是否干一行、爱一行的体现呢?

问2:这公司叫富士康,这行员工频频跳楼自杀,您提倡“干一行爱一行”,是否提倡这些员工死了都要爱?

问3:富士康的员工足够敬业了,请问他们爱富士康的岗么?

追问:看到这些以生命付出的代价,您方是否还要提倡富士康员工努力去爱富士康?请正面回答。

扫:如果对方辩友还要提倡爱,我想那些自杀员工只能一边跳楼一边唱“死了都要爱,不加班到死不痛快”。像富士康这种打着敬业的名头做着压榨的事,这样“干一行爱一行”的提倡能否获得就业者的共鸣?

【自由辩论4-爱因斯坦】

问1:有个人从小热爱物理课却经常连考试都不能通过,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提倡他继续研究物理学?

追问:应该不应该提倡他继续研究他热爱的物理学?

扫:如果爱因斯坦是咱中国人,他考试不及格又迫于现实,只能别无选择地做了小职员,然后“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奋斗,无奈放弃所爱的物理学,恐怕这个世界就不会有相对论了。

【自由辩论5-爱迪生】

问1:爱迪生在当铁路局报务员的时候,为了偷懒,发挥所长发明了自动定时发报机,结果他被因此炒了鱿鱼,请问此时是提倡他“爱一行干一行”转做发明家,还是“干一行爱一行”坚持奋斗在电报业呢?

问2: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爱迪生“做了电报员就应该爱电报业”,社会却更倾向于让他做发明家,这不是自相矛盾?

追问:爱迪生应该转入他爱的发明这行,还是坚持在电报业奋斗并爱上这行?

扫:可见,“干一行”是要看干哪行。让爱迪生去做他所爱做的发明家,远比他兢兢业业当报务员,不是更能创造社会财富和实现他的价值么?

【自由辩论-备用】

1、我爱吃苹果,但吃了橘子,是否就要提倡我爱吃橘子?

2、我爱吃苹果,但吃了橘子,是否意味着我不能争取下次吃到苹果?

3、我喜欢苹果,讨厌吃橘子,对方辩友是否认为,我要多吃橘子持续吃橘子,争取早日爱上吃橘子呢?

四、总结陈词[驳略]

?【拆分爱岗和敬业】反方把爱岗和敬业混为一谈。敬业是社会所提倡的职业道德,爱岗却不一定。富士康员工有责任干好工作、敬业于自己的岗位,却不一定要热爱富士康里几近残酷的高强度工作。如果这还要提倡爱,只能是越爱越痛苦,越爱越受剥削。企业老板是欢欣鼓舞着要提倡,员工却只能唱“死了都要爱”还能提倡么?

?【现实VS理想】反方用目前很多人无法从事他所爱行业这一现实,来否定提倡人们能够择其所爱的价值提倡,这本身就不合理。不能因为我们在现实的无奈下做了工作的奴隶,就不能让我们拥有一颗追求自由的心。社会也有很多人从事了自己所爱的行业,可见这个理想并不是水中月镜中花。那我们怀抱着一份希望去追求自己所爱的事业,而不是在现实的无奈中挥别所爱,这恰恰是现实和理想的最佳契合啊。

?【冲突】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对方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有些人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从而爱上这一行,我们并不否认这个事实。然而,这些事实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所干这行与他们内心需求并无冲突。

那么正方必须还能够论证,在发生了冲突的情况下,能否提倡“干一行爱一行”?正方在之前的辩论环节一直回避这个问题,请您方在总结陈词中正面回答吧。

(1)富士康的员工是自愿签署加班协议,社会是否提倡他们“死了都要爱”?也即:虽然他们自由选择了所从事的行业,但是其工作体验十分痛苦,是否提倡他们爱这行。

(2)应不应该对被日本俘虏的中国劳工提倡“干一行爱一行”、是否提倡不幸沦为乞丐的孩子当了乞丐就要爱乞丐这行?也即:被迫从事某行,是否提倡他们爱这行。

(3)是否提倡季羡林从痛苦的教师转为所爱的语言学研究者?也即:当干一行不爱这行时,是否提倡他转入所爱的行业,让他们争取“爱一行干一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