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湖南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合集(6套含答案解析)

2019年湖南省各地市中考化学试卷合集(6套含答案解析)

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在化学反应2HCl+BaCO3=BaCl2+CO2↑+H2O 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2.小麦粉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A. 淀粉

B. 蛋白质

C. 油脂

D. 维生素

3.下列事实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 钢铁生锈

B. 木炭燃烧

C. 食物变质

D. 石蜡熔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大气污染物

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C. 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D. 为保护空气,应积极植树造林

5.绿色碘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 NaCl由NaCl分子构成

D. 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7.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 NaCl溶液

C. 稀硫酸

D. 溶液

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行为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 废旧电池掩埋处理

B. 化石燃料直接燃烧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 燃放烟花爆竹

9.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A. 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 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 产生大量气泡

D. 溶液质量增加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物质

C. 自来水是纯水

D.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

12.

13.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

B.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 缺锌会引起贫血

D. 炒菜铁锅的手柄是用热固性塑料制作而成的

14.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A. CaO

B. NaOH

C. 浓

D.

15.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 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C.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 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B.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浇灭

D. 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先开灯检查情况

17.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

NaOH与稀硫酸 B. 与稀盐酸

C. 与KOH

D. 与NaCl

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 医用酒精是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19.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 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 NaCl 溶液蒸发适量水

D.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20.一定质量的 CaCO3样品高温煅烧,若样品分解了75.0%,则剩余固体中含 Ca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21. 用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1)2 个臭氧分子______, (2)硫酸根离子______, (3)小苏打的化学式______,

(4)写出锰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所示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

(3)②所示元素与③所示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4)含上述______元素的化肥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填名称)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2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35℃时,KNO 3 的溶解度______NH 4Cl 的溶解度。(填“>”或“=”或“<”) (2)若 KNO 3 固体中含有少量 NH 4Cl 固体,可采用______获得 KNO 3 晶体。(填“蒸 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25℃时,将 15 克 KNO 3

固体溶解在 50 克水中,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20℃时,饱和 NH 4Cl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 0.1%)

24.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可能是镁、CuSO 4溶液、NaOH 溶液和 Ba (NO 3)2 溶液,甲与乙反应生成白色

沉淀,甲与丙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甲与丁混合有红色固体 产生,请回答: (1)丁是______,甲与丁反应类型为______。 (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丁与 CO 2 在点燃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和甲与丁反应的类型相同,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5. 生活中某种有特殊香味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 x H 4O 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请计算:

(1)该有机物化学式中 x=______。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该有机物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6. 往 80g 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加入的镁粉的质量与

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

(1)a→b 段表示镁粉与混合溶液中的______反应。(填化学式)

(2)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

27. 2019 年 5 月 18 日电,国内首台 80 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天鹊”发动机

(TQ-12)日前试车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民营航天力量首次掌握了百吨级液体火箭发 动机关键技术并具备发动机研制所需的保障能力。试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氧”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Na 2O 2 作供氧剂发生如下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Na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CaO 2与水发生类似反应,请填写下列方程式空白处物质 的化学式:CaO 2+H 2O→______+O 2↑(未配平) (4)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此方法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氧气的用途很广,请说出一例氧气的用途______。

28.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如图,在 a、b 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 c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a 处是放有浸泡过______的棉花。(已知:①NH3与 HCl 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NH4Cl;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可用NH4Cl 与Ca(OH)2 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 NH3,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 NH3可用向______ 排空气法。

29.2019 年 5 月湖南省第七届矿博会在郴州市隆重举行,展厅上展出了各种矿物,其中有一枚黑色的陨石引起了大

家的兴趣。查阅资料获知,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铁的化合物。

(1)通常情况下碳粉和铁粉都是黑色,检验碳粉中是否含有铁粉既可用物理方法又可用化学方法:

①物理方法是______;

②化学方法是______。

(2)常见铁的氧化物有 FeO、Fe2O3、______。(填化学式)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请举出一例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

实验员小明取一小块陨石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如图所示:

(4)图中操作 2的名称是______。

(5)溶液2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6)陨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3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盘。(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 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g。

3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一瓶实验室久置的 NaOH 溶液变质程度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2~3 滴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他认为该溶液未变质。

(2)乙同学查阅资料获知,Na2CO3溶液遇指示剂变色与NaOH 溶液相同,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不正确。乙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他认为已完全变质。写出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他的猜想是______。他用如下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______。(填化学式)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______。

(填化学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HCl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BaCO3、BaCl2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CO2、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碱。

故选:B。

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与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

解:小麦粉中主要富含淀粉。

故选:A。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

解:A、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食物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答案】D

【解析】

解:A、CO2是大气污染物错误,因为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氧气错误;故选项错误;

C、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故选项错误;

D、为保护空气,应积极植树造林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空气的污染、物质的分类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C

【解析】

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

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6.【答案】D

【解析】

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错误;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D、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正确;

故选:D。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答案】A

【解析】

解:A、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C、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据此结合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石蕊溶液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

解:A、废旧电池掩埋处理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错误;

B、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会产生污染物,错误;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能保护环境,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

故选:C。

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答案】B

【解析】

解:A、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

10.【答案】C

【解析】

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滴加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

解:A、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通过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不正确;

C、自来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等,不是纯水,说法不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说法不正确。

故选:A。

A、根据蒸馏的原理分析;

B、根据水的构成和组成分析;

C、根据自来水的组成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的基础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题。

12.【答案】C

【解析】

解:A、铁、铜高温加热,均能与氧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OH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

解:A.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正确;

B.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正确;

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错误;

D.炒菜铁锅的塑料手柄受热也不熔化,属于热固性塑料,正确。

故选:C。

A.根据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来分析;

B.根据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塑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本题属于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14.【答案】A

【解析】

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5.【答案】B

【解析】

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酸钙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

解:A.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能降低,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可燃物质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故错误;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以防气体不纯而发生爆炸,故正确;

C.电路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以防发生触电,故错误;

D.天然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以防发生爆炸,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防范爆炸的措施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措施来分析;

D.根据防范爆炸的措施来分析。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学好化学知识,解决好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7.【答案】D

【解析】

解:A、NaOH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没有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C、CuSO4与K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生成了蓝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D、AgNO3与Na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选择的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此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选择的条件、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A

【解析】

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错误;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

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的水溶液,水作溶剂,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溶液特点考虑。

B、根据溶液与纯净物的特点分析;

C、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分析;

D、根据溶液的组成分析。

熟记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无色。

19.【答案】D

【解析】

解: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升高到7,更不能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 NaCl 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稀释酸性溶液,溶液pH升高;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温度不变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C

【解析】

解:假设样品的质量为100g,则样品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00g××100%=40g,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0g×75.0%=75.0g,

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75.0g x

x=33.0g

则剩余固体中含 Ca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9.7%。

故选:C。

假设样品的质量为100g,根据分解情况可以求解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剩余固体中含 Ca 元素的质量分数。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与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

21.【答案】2O3SO42-NaHCO3K2O4

【解析】

解:(1)2 个臭氧分子可以表示为2O3;

(2)硫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SO42-;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NaHCO3;

(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6,可以表示为K2O4。

故填:2O3;SO42-;NaHCO3;K2O4。

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22.【答案】8 Na2S 氮三

【解析】

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①所示原子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3)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②所示元素是钠元素,③所示元素是硫元素,二者构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化学式是:Na2S。

(4)含氮元素的化肥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故答为:(1)见上图;(2)8;(3)Na2S;(4)氮;(5)三。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①的元素,作出原子可够示意图;

(2)根据氯离子的结构分析;

(3)根据元素及化合价分析形成的化合物写出化学式;

(4)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分析回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3.【答案】>降温结晶不饱和溶液27.1%

【解析】

解:(1)NH4Cl、KNO3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NH4Cl、KNO3的溶解度在30-40℃时溶解度大小,则在35℃时,KNO3的溶解度>NH4Cl 的溶解度。

(2)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NH4Cl 受温度影响较小,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H4Cl 固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KNO3晶体。

(3)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在31.6g-45.8g之间,5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5.8g-22.9g,25℃时,将15 克KNO3固体溶解在50 克水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20℃时,饱和NH4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7.1%。

故答案为:

(1)>;

(2)降温结晶;

(3)不饱和溶液;

(4)27.1%。

(1)根据NH4Cl、KNO3的溶解度在30-40℃时溶解度大小,进行分析解答。

(2)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NH4Cl 受温度影响较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在31.6g-45.8g之间,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结晶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镁置换反应CuSO4+Ba(NO3)2=BaSO4↓+Cu(NO3)22Mg+CO2C+2MgO

【解析】

解:(1)甲是CuSO4溶液,丁是镁,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镁,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镁;置换反应;

(2)甲是CuSO4溶液,乙是 Ba(NO3)2 溶液,硫酸铜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铜,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SO4+Ba(NO3)2=BaSO4↓+Cu(NO3)2;

(3)丁是镁,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碳和氧化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2Mg+CO2C+2MgO;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可能是镁、CuSO4溶液、NaOH 溶液和 Ba(NO3)2 溶液,甲与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甲与丙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甲与丁混合有红色固体产生,因此甲是CuSO4溶液,乙是 Ba(NO3)2 溶液,丙是NaOH 溶液,丁是镁。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25.【答案】2 60 6:1:8

【解析】

解:(1)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0%

x=2

所以分子式为:C2H4O2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

(3)该有机物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

故填:(1)2;(2)60;(3)6:1:8。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26.【答案】AgNO3

【解析】

解:(1)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铜>银,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铜,所以a→b段表示镁粉与混合溶液中的AgNO3反应。

(2)设硝酸铜的质量为x

Mg+Cu(NO3)2=Mg(NO3)2+Cu 溶液减量

24 250 64 64-24=40

x 60.8g-56.8g=4g

解得x=25g

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是:=31.3%。

故答为:(1)AgNO3;(2)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是31.3%。

由题意“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铜>银,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铜;根据图象分析差量,根据差量关系计算出硝酸铜的质量,再计算出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

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根据方程式找出差量关系是计算的关键。

27.【答案】纯净物CH4+2O2CO2+2H2O -1 Ca(OH)2物理变化帮助呼吸或支持燃烧

【解析】

解:(1)“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3)在Na2O2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0,解得x=-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则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4)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氧气可用于帮助呼吸或支持燃烧等。

故填:(1)纯净物;(2)CH4+2O2CO2+2H2O;(3)-1;Ca(OH)2;(4)帮助呼吸或支持燃烧。

(1)根据物质的分类分析;

(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根据Na2O2中Na元素的化合价来计算氧元素的化合价;根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特点分析;

(4)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

(5)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

本题注重了化学的实际应用性,学生可利用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结合化合价原则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28.【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出现白雾产生白烟浓氨水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向

【解析】

解:(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是因为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在瓶口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小液滴,因此在瓶口处观察到出现白雾。

故填:出现白雾。

(3)过一会在 c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a 处是放有浸泡过浓氨水的棉花,这是因为氨分子运动的速率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

故填:产生白烟;浓氨水。

(4)NH4Cl 与Ca(OH)2 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NH3可用向向下排空气法。

故填: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向下。

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盐酸和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

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9.【答案】用磁铁吸引取样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Fe3O4水刷漆过滤Na2SO4、NaOH

【解析】

解:(1)①铁能被磁铁吸引而碳粉不能,故物理方法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故填:用磁铁吸引;

②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碳粉不能,故化学方法是取样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故填:取样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2)常见铁的氧化物有 FeO、Fe2O3、和Fe3O4,故填:Fe3O4。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要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采用刷漆的方法,故填:水;刷漆。

(4)图中操作 2得到的是固体和溶液,故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

(5)陨石粉中的铁以及铁的化合物与硫酸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1中含有剩余的硫酸和铁的盐,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与溶液1中的溶质反应生成硫酸钠,还有生成的氢氧化钠存在于溶液2中,故溶质是Na2SO4、NaOH,故填:Na2SO4、NaOH。

(6)陨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

根据铁的性质、铁的氧化物的种类、铁锈蚀的因素、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流程进行分析解

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有关性质以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0.【答案】量筒7.5 42.5 左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AB 100

【解析】

解:(1)由图示可知,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量筒。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50g×15%=7.5g,水:50g-7.5g=42.5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称取食盐的质量偏少,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

(6)设需要水的质量是x

50g×15%=(50g+x)×5% 解得:x=100g

故答为:(1)量筒;(2)7.5g,42.5g;(3)左;(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5)AB;(6)100。

(1)根据常用仪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

(3)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回答;

(4)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回答。

(5)根据操作的过程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判断。

(6)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原理计算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答案】溶液变红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Na2CO3NaOH

【解析】

解:(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2~3 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他认为是氢氧化钠,于是认为该溶液未变质,故填:溶液变红。

(2)乙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由于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已完全变质,出现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有

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故提出新的猜想是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故填: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碳酸钠,故填:Na2CO3。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故填:NaOH。

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碳酸钠的性质以及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变质成分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

3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测溶液的p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