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天长宋古城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部晋冀交界处,东距石家庄50公里,西距太原市135公里,北距西柏坡65公里,南距苍岩山35公里,境内石太铁路,石太高速,307国道等纵横交错,为石家庄到太原必经之路,素有燕晋通衢之称。天长镇名起于汉,兴于唐,唐为天长镇,置天长军。宋为天威军,熙宁八年也就是1075县治从天护村迁至于此,历宋,金,元,明,清,民国至1958年为历代县治之所,历经883年。

古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古瓷窑,古驿道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两处,

古城墙,王家大院,文庙,城隍庙,大石桥,皆山书院等省级文保单位9处。旧县衙,都堂府,蔡家大院等县级文保单位12处。未定级有重要历史价值遗存40余处。

目前我们所处的的宋古城的开发是2000年开始的,2002年7月1日镇政府迁出王家大院标志着古城开发的正式起步,2007年河北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把天长镇列为第一位,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古城开发取得丰硕的成果。

基础设施的完善,道路硬化,绿化,王家大院,大石桥等景点的修复,吸引了大量游客。

现在我们所处的就是宋古城大南门的外门会源门,现有的古城墙是在宋代旧城的之上修建的,初时以土为之,夯土成墙,隆庆三年六月大雨,为防水患改砌石壁,后又在东西南三门各增加瓮城一座,我们现在所处就是南瓮城,大家可以看下整个瓮城的城墙非常有特点是河卵石所筑,这是聪明的井陉人因地制宜为防水患便打捞绵河里面的石头来修筑城墙,我们的左手边为龙王庙,右手边为宁河门走水之用,大家可以体会到在古代人力不足于抵抗天灾只得修建庙宇借助神力之无奈。

这是南门的内门名为文明门,现在我们穿过文明门可以从左侧登上城墙看看。

大家往后看周围残存的土墙便是旧城遗迹,扩建之后的古城周长三里五十步,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二尺。古城地势北高南低形若簸箕,固有簸箕城之称,整个古城背靠雪花山,前临绵蔓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开始就设兵镇,历经战乱,古有北宋名将种师闵英勇抗击金兵,今有晋奉之战抗日先烈血染雪花山。

此为览秀楼,原为迭檐圆顶建筑物后被战火摧毁,后来镇政府投资重修览秀楼,有登高远眺苍翠雪花山,俯瞰碧绿绵蔓河,一览秀色之意。

大家也可以这样俯瞰一下瓮城全貌,前后两道门,可以在敌军来犯之际保护城池,也可以在大水上涨之时减缓水情,龙王庙和城墙大部分为后来修葺。

现有的古城墙是在唐代天长镇旧墙的基础上修建的,宋熙宁八年也就是1075年,县治移至于此,初时以土为之,夯土为墙。明隆庆三年六月大雨后为防水患全部城墙改石壁,如大家所看城墙为聪明的井陉人用绵河道内的鹅卵石所建,开设东西南三个城门,后又各增设瓮城一座,南瓮城是陉城正门,外门名为会源门,内门名为文明门,东南角门名为宁河门,走水之用故为宁河之意。周长三里,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二尺。由于年久失修,又经战争破坏古城墙只剩残垣断壁。2008年五月镇政府投资70万元,历时六个月对南门瓮城进行了维修。龙王庙修葺一新,览秀楼重建于会源门之上。

古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唐代开始便设军镇,从古至今战乱不断,屡经战火,古为金兵南下攻打北宋之地,现为晋奉之战的主战场,抗日时期国军与日军在此浴血奋战两天一夜,血染雪花山。

王家大院

综述

始建于明朝末年为井陉人氏明万历年间山东青州博兴知县王涟的宅邸,后多有修建。其十一世孙王景岳在上世纪抗战时期曾任井陉县伪县长,在任期间又对该院进行了扩建。整体布局为双喜字结构,占地15亩,房间162间,是座中西合璧的大型庭院建筑群。据说这个宅院是由段祺瑞修建,时人称段执政,民国初曾六次主政,三次出任国务院总理。1924年11月至1926年4月任临时执政期间,其弟段祺勋成立“正丰公司”在古城对面的南关火车站修井开矿大兴土

木,占地30亩,建“段公馆”,即现在井陉矿区的段家楼。当时王家已成井陉县巨豪,王家为了巴结权贵便经常出没于段公馆,段家也为了交好本地土绅,名曰教化民风介绍西方文化,便答应以段祺瑞的名号为王家修建宅院,王家圈宅买地,由段家设计施工修建了王家大院这处中西合璧的宅院,王家便落得段执政赐宅的好名声。大家可看这四根大理石支柱充满西式风情而这硬山式灰瓦覆顶屋脊也正是典型四合院特点。

1947年4月17日、井陉城解放后王家大院曾为井陉县委的办公所在地,由于房屋紧张,花园逐步废弃改拆它用。2002年天长镇政府从此迁出,这里的建筑被拆除,准备恢复王家花园。

此为王家下人的居住宅院,原为灰瓦覆顶的旧式建筑,因年久失修,解放之后改作平顶建筑,这次的大修我们又恢复了清末明初的庭院建筑。

从这里进入庭院的主院,大门坐西向东,门前为遮屏式直柱畅檐大门楼,门前照壁正中为百寿字砖雕,两边拓有左宗棠手书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为王氏祖上家训。此对联原刻于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这个宅院为传统四合院建筑,始建于明末,后来几经修复,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格。院内南北厢房各3间,正房5间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院子方砖墁地,留有四个石洞,主要是为了方便红白喜事的棚架搭建,或者夏天搭棚种上藤蔓植物纳凉。正反为过

厅式,整个院落为穿堂院,因为老人和家眷在后院居住,也作高堂院。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的客人只在过厅接待即可,只有尊贵的客人或者有升堂拜母之情才穿堂而过,正房落座而谈。

前后两房间之间的甬道是为了前后相通,左右相连。

后院门楼居中,两侧为花墙,门楼为砖木结构,向里一面出廊庑,以明柱布瓦顶为简式垂花门,左为砖雕丹凤朝阳,右为砖雕蜂猴挂印。此院南北厢房各3间,正房五间硬山式顶,前檐出廊下,为典型明清四合院。

此为福禄寿星浮雕,寄托本家族富贵,功名利禄,长寿得以齐全的祝愿。

此为北院,始建于明国初,为二进式院落,重门叠院。大门为一字砖砌门楼,两侧为松鹤鸟图,意为延年益寿。门内两侧为吉祥如意砖雕,门楼是廊式屏风们,平时正中屏门遮掩,两侧入前院,只有婚丧嫁娶才可以开屏门走正门。前院为东西三间硬山式建筑,正房为一过厅式硬山式建筑,左右庭房各各两间。穿过过厅为正院,左右厢房各三间,上房高大,石阶七级,抱厦敞廊,两侧左右卷棚顶建筑,耳房各一间,所谓一佛二菩萨结构。

院内地窖暗道相连,暗道可通往县衙和城外,当时修建这套宅院是正值战乱时期,主人又时常往来于宅邸与县衙之间,可谓用心良苦。房屋有夹墙和后门,一为储存之用,二为藏身之所。

院落面积不大,但是布局合理,结构工整,庭中套院,青砖灰瓦,古朴典雅,体现了天长镇居民追求简朴典雅的特点。

这座新式的小礼堂建筑于1953年县委,县政府拆除两套院落,筹集资金修建,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最新式的县委礼堂,1958年11月柑橘上级精神,为了适应井陉、获鹿合并需要,井陉县县委、县政府移至现在的微水镇。现在我们已经把这座建筑物做为文物保护下来,王家大院开放后做为一处古香古色,明清浓郁风情,集餐饮、茶艺、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

皆山书院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坐落在古城东门北侧,占地面积20亩,这座小小的书院为明清时期井陉县的最高学府。讲起来虽然略有寒酸,也就是现在县城重点中学。简单的朱漆木门,乌色金字匾,在古香古色的街道里很是显眼。也正是在这里曾经在明清时期一共出了9位进士、63位举人、255位贡生,大门两旁为倒座式街房五间,再进为屏门,砖木结构,青瓦屋顶,前门后柱平分遮掩。正房为正谊堂,东西配房各四楹,东为山长寓居,西为教授寓居。中院为二层硬山式小楼,正房面阔五间,楼下为诸生自修之所,楼上储存书籍。正对院门的是第一人校长付汝风的坐像。

书院为五进院落,四进院落原为书院的考棚,两侧全部为廊柱前檐,尖顶歇山式建筑物,灰瓦覆顶,后年久失修改为仿古式教室。高原建筑最为精致,因为地势之高而得名。此院砖砌门楼,构置精

巧,顶部筒瓦,中置花脊,正房建于石台基上,面阔五间,硬山布瓦花脊顶,为书院讲堂,左右建硬山式厢房各四间,为士子寝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知县欧阳绣之奉命将皆山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初更名为“井陉县立高级小学堂”现为天长寄宿式小学校舍,仍存旧貌,为一处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

城隍起源于古人对水庸神的祭祀,水即隍,庸就是城,城和隍就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所以早在西周人们每年就要祭祀城隍,后来在道教的演绎下城隍就成为了城池的保护神。

据传公元23年,王莽篡位追击刘秀时,刘秀逃到太行山路过井陉留宿于城隍庙,晚上城隍托梦于他说让他往北走,有好运,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之后给这里的城隍提了一级,所以城隍神的塑像比其他地方的更加高大。

迎面就是素有“华北第一戏楼”美称的城隍庙古戏楼。这座古戏楼为砖木结构,上下分为三层,为单檐歇山卷棚亭阁式建筑,型制特别,在歇山顶正中出一四角亭子。

古戏楼坐南朝北,与北侧的城隍庙主殿相对而建。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主殿,虽然近年经过了维修,但主殿内粗大的立柱都是原件。从外面看,主殿斗拱飞檐,悬山瓦顶,很有一番气魄。古时候,东西两侧还有两个大月门,左边有鼓楼,右边有钟楼,现已不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