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绩效管理》付维宁主编部分课后题答案

《绩效管理》付维宁主编部分课后题答案

《绩效管理》付维宁主编部分课后题答案
《绩效管理》付维宁主编部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绩效管理的内涵?它有哪些性质?

内涵:绩效管理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的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方式及结果,他反映了组织和员工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方式实现某种结果的过程。

性质:多因性----绩效优劣由组织内外部多种因素决定

多维性----绩效需要从多个维度或方面去分析和评价

动态性----绩效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2.影响绩效因素有哪些?

技能---员工工作技巧与能力水平

激励---通过提高员工积极性来发挥作用

环境---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机会能促进组织创新与变革

4.什么是绩效管理?他的特点?

绩效管理: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所期望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

特点:⑴绩效管理以组织战略为向导,是综合管理组织、团队和员工绩效的过程

⑵绩效管理是提高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

⑶绩效管理是促进员工能力开发的重要手段

⑷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过程,是一个包括若干环节的完整系统

5.绩效管理对组织、管理者、员工各有什么作用?

组织:⑴强化完成工作的动力,提高员工胜任能力

⑵增加管理者对下属的了解,使管理活动更加公平和适宜

⑶使组织目标更清楚,工作内容更易界定

⑷便于及时区分绩效优良与绩效不佳的员工

⑸使组织变革更易推动

管理者:⑴组织目标的传达

⑵组织目标的分解

⑶传达对员工工作期望及工作衡量标准

⑷了解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员工状况等

⑸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绩效偏差

员工:(1)明确自己绩效责任与目标

(2)参与目标、计划制定

(3)寻求上司支持及所需资源

(4)及时获取评价、指导、认同

(5)获取解释机会

6.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联系和区别?

联系:绩效管理是在绩效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是绩效评价的拓展。

区别:(1)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局部。

(2)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过程;绩效评价从属于绩效管理过程。

(3)绩效管理能前瞻性发现问题并规划未来;绩效评价主要回顾过去,未来考虑较少。(4)绩效管理借助计划、引导、监管、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手段;绩效评价对绩效进行监督。(5)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扮演指导者;绩效评价过程中,管理者扮演评判者。

(6)绩效管理注重过程和结果;绩效评价注重结果。

(7)绩效管理关注当前和未来绩效;绩效评价是对过去绩效总结。

(8)绩效管理注重组织和员工绩效提高;绩效评价关注评价结果。

第二章

5.绩效管理系统有哪些基本环节?如何实现这些环节的有效整合?

环节:绩效计划、绩效执行、绩效评价、绩效反馈。

有效整合:应重视每个环节,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一个绩效管理循环过程的结束,是另一个绩效管理循环过程的开始。应在本轮绩效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制定下一轮绩效管理工作计划,使得绩效管理能持续进行下去,达到组织绩效再上一个台阶的目的。

6.影响绩效管理系统的因素?

环境因素:外部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技术);

内部环境(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全面预算)

组织特征:指组织资源及配置方式的特性。(组织规模、技术条件、生产周期、劳动组织方式、资本密集程度)

个性特征:指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构进行管理的个体或单位的管理方式特点。(直觉管理、水平管理、复合管理、战略管理、适应性管理、逆向思维管理)

8.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模型?

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包括三个目的、四个环节、五项关键决策。

三个目的: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开发目的

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执行、绩效评价、绩效反馈

五项关键决策: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周期、评价方法、评价结果

第三章

4.什么是工作分析?他的作用?

工作分析:运用科学方法收集与岗位有关信息,对岗位做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该岗位工作需要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

作用:(1)为各项人事决策提供基础

(2)利于工作和组织设计,提高协同效应

(3)利于组织实现人职匹配

(4)利于科学评价绩效,有效激励员工

5.常用工作分析方法?他们的优缺点?

(1)观察法。优点:能深入了解状况

缺点:干扰工作、给员工带来心理压力

(2)访谈法。优点:态度与动机能详细了解、利于沟通,缓解压力。

缺点:时间长、成本高;技巧高,员工可能隐瞒或歪曲信息。

(3)关键事件法。优点:清楚揭示工作的动态性质

缺点:时间过程长、关键事件达到一定数量才能满足需要

(4)工作条件法。优点:

缺点:

(5)能力需求量表法。优点:简化了人员分析工作

缺点:忽略管理者在复杂决策中能力

(6)职位分析问卷法。优点:便于工作间比较,制定薪酬等级;

不需修改就可用于不同行组织,不同工作

缺点:时间成本高,阅读能力要求高,描述因素间界限不清晰

10.试比较排序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评分法四种职位评价方法的特点。

方法

定义

特点

排序法

根据岗位对组织的相对贡献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简单、成本低;

主观性大、熟悉度要求高、岗位差距难体现。

分类法

将岗位与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岗位相对价值

简单、易理解、避免明显判断失误;

划分类别数量难把握。

因素比较法

根据岗位中标尺性岗位的薪酬标准,将非标尺性岗位与之比较确定薪酬标准

直接得到各岗位薪酬水平;

灵活性差、成本高。

评分法

把岗位应达到的标准分解,按各个标准对该岗位重要程度赋予相应权重,然后按照事先设计的结构量化表对各岗位进行估值

可以量化、避免主观化、可常调整;

评价因素和点值设计复杂、管理水平要求高、

成本高、时间长。

第四章

2.怎样有效实施目标管理?

(1)制定目标

(2)分解目标

(3)实施目标

(4)信息反馈处理

(5)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

(6)注意事项:1.一切从管理计划开始

2.目标设定符合实际

3.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相辅相成

4.目标清晰简明合理

5.评价标准通俗易懂易执行

6.事先留有预算,事后兑现奖惩

4.标杆管理有哪些类型?怎样选择这些类型?

(1)内部标杆管理。优:组织内部信息共享,辨识内部最佳职能并推广到其他部门

缺:内向视野,思维封闭

(2)竞争标杆管理。优:直接面对竞争者

缺:竞争企业内部信息难获得

(3)职能标杆管理。优:相互分享技术与市场信息

缺:成本高,具体操作有难度

(4)操作性标杆管理。优:好方法能全公司推广

缺:流程操作熟悉度要求高,市场信息不确定

(5)战略性边干管理。优:指引企业发展方向

缺:对组织要求高,要求组织对未来定位清晰

5.什么是关键绩效指标(KPI)?它有哪些特点?

关键绩效指标:对组织及其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是衡量组织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是组织战略目标经过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是组织绩效管理的基础。特点:(1)KPI是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解

(2)KPI是对绩效构成中可控部分的衡量

(3)KPI是对重点经营活动的衡量

(4)KPI是上下级共同参与完成的指标体系

6.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途径和方法?并比较。

途径:(1)组织战略目标---根据总体目标制定部门目标,再由部门目标分解到岗位

(2)工作说明书---从工作说明书中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绩效标准中提取KPI

(3)平衡记分卡---从财务类指标、客户类指标、内部运营类指标、发展学习类指标中提取KPI

方法:(1)头脑风暴法

(2)鱼骨图分析法

(3)关键成功因素法

(4)KPI价值树模型

7.什么是平衡计分卡(BSC)?它在什么背景下提出?

平衡计分卡:以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组织绩效驱动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价的一种新型组织绩效评价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组织战略目标与组织绩效驱动因素相结合,动态实时组织战略的战略管理系统。

(将已形成的战略进行贯彻、实施、反馈、修正的系统)

背景:欧洲国家大部分企业都沿袭传统单一的财务指标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价,随着企业全球

化竞争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认识到,即使最好的财务体系也无法涵盖绩效的全部动态特点,人们开始对只依靠财务指标对绩效进行评价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也开始意识到传统的财务性评价存在缺陷。

10.企业管理中如何推行平衡计分卡?推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推行:(1)明确组织的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

(2)分解组织目标,设计战略地图

(3)构建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4)评价与反馈

注意问题:(1)树立管理工具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观点

(2)平衡计分卡的运用须获得高层管理支持

(3)平衡计分卡实施结果与激励制度相结合

(4)要加强组织内部交流与沟通

(5)提高企业管理信息质量要求

第五章

2.怎样制定绩效计划?结合实例说明制定绩效计划的关键点。

制定(1)全员绩效管理理念培训

(2)诠释组织发展目标

(3)组织目标分解为部门特定目标

(4)员工为自己制定绩效计划草案

(5)部门管理者审核员工绩效计划

(6)管理者与员工就绩效计划进行沟通

(7)管理者与员工就绩效计划达成共识

(8)明确界定评价指标与具体评价标准

(9)管理者协助员工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10)形成绩效协议书,双方签字认可

关键点(1)被评价者信息。(职位、工号)

(2)评价者信息。(便于了解被评者的直接负责人和部门)

(3)关键职责。(提供查阅、调整绩效计划的参照)

(4)绩效计划及评价内容。(包括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完成效果评价)

(5)权重。(体现工作可衡量性和对组织整体绩效影响)

(6)指标值的设定。(实现指标完成情况与绩效所得分值的评价)

(7)绩效评价周期。(年度、季度、月度)

(8)能力发展计划。(让员工了解实现绩效指标需要的能力,实现组织、员工共发展)4.什么是绩效评价指标?它由哪些要素构成?

定义:将工作业绩、能力、态度、品德用科学方法结合组织特性划分项目与标准,用以绩效评价

要素:(1)指标名称:评价指标的内容的总体概括(如销售收入、利润、合格品率)(2)指标定义:指标内容的操作性定义(如销售收入是指到账资金)

(3)标志:区别各级别的特征规定(如优秀、良好)

(4)标度:对标志所规定的级别包含范围作出决定(如95分以上为优秀)

9.请结合自己熟练的岗位编制一份绩效计划书。(略)

第六章

1.什么是绩效执行?管理者、员工在绩效执行阶段是怎么分工的?

定义:在绩效周期内对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内容的贯彻、执行过程

分工:(1)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给予支持和帮助,修正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间的偏差;记录员工工作中得关键事件,监督核实绩效信息,为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2)员工:承诺已确定的目标,主动向上级坦率沟通,及时汇报关于绩效目标的进展

4.什么是绩效辅导?它的方式有?各有什么特点?在绩效执行阶段的作用?

定义:管理者根据绩效计划,采取适当方法,对下属进行持续的指导,确保员工工作不偏离组织战略目标,并提高其绩效周期内的绩效水平一级长期胜任素质的过程。

方式:教学型。特点:侧重指导,直接告诉员工如何去做,往往具有某种专长。

作用:凭借自身经验向员工传授工作必需技能知识,对一线员工特别有帮助。

学习型。特点:侧重引导,以提问和倾听为主,不直接告诉员工怎么做。

作用:为员工提供广博的专业知识,让员工自主解决问题。

6.常见的绩效沟通方式有哪些?

正式沟通方式(书面报告、会议沟通、面谈沟通)

非正式沟通方式(走动式管理、开放式办公、工作间歇时的沟通、非正式的会议)

9.据表中绩效目标,指出绩效信息来源渠道,由谁提供?从哪获取?(略)

第七章

1.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把握哪些原则?

目标:为了改善员工的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以求更好达到组织目标。原则(1)客观真实

(2)明确公开

(3)差别化

(4)行为导向

(5)可行性和适用性

(6)定期化和制度化

(7)积极反馈

3.绩效评价的内容有?各自特点?

(1)工作业绩评价。员工通过工作行为取得的阶段性产出和结果,反映员工效率和效果。(质量、数量、时间、成本方面进行评价)

(2)工作能力评价。个体工作业绩的基础和潜在条件。(体能、知识、智能、技能)

(3)工作潜力评价。员工所具有的但在工作中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

(4)工作态度评价。影响员工工作能力发挥的个性因素。(纪律性、协作性、积极性、主动性、服从性、执行性、责任心、归属性、敬业精神、团队精神)

5.特征导向型、行为导向型、结果导向型评价方法有何特点?他们在什么情况适用?

特征---评价内容是抽象的、概化的个人基本品质。(如忠诚度、主动性、创造性、沟通技巧)适用:能力等个性指标的考核;以员工开发为目的的绩效考核,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

行为---评价对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行政管理员、服务性人员的工作态度、待人接物)适用:难以量化、主观的行为;适合事务管理、行政管理等行为态度影响绩效的考核

结果---评价对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一线生产人员、销售人员)

适用:可量化、具体的指标;适合工作结果易于比较的员工考核

第八章

1.什么是绩效反馈?他的重要性?

定义:用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就被评价者在评价周期内的绩效情况进行面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重要性:(1)绩效反馈是绩效评价公正的基础

(2)绩效反馈是提高绩效的保证

(3)绩效反馈可以排除目标冲突

6.如何制定、实施、评价绩效改进计划?

制定:(1)确定绩效改进要点

(2)选择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

(3)制定具体绩效改进计划或方案

实施:监督绩效改进计划能否按预期计划进行,根据被评者在绩效改进过程中的实际工作情况,及时修订和调整不合理改进计划,管理者主动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在绩效改进过程中的困难,并为员工克服这些困难提供帮助。

评价:绩效改进计划完成情况常反映在员工前后两次绩效评价结果的比较中,如果前后两次绩效评价结果有显著提高,说明绩效改进计划取得了一定程度成效。

7.绩效评价结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1)用于员工薪酬奖金分配及调整

(2)用于员工招募与甄选

(3)用于职务的晋升调配

(4)用于员工培训与开发决策

(5)用于员工发展计划的制定

第九章

3.什么是团队绩效?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试分析之。

定义:有团队成员共努力取得的业绩贡献,这种贡献包括团队成员对个人的业绩贡献(任务绩效)、对团队绩效做出的业绩贡献(周边业绩)、所有团员间相互协作为团队做出的业绩贡献(团队整体绩效)。团队绩效应以团队整体表现为主,个人表现为辅,综合考虑团队整体绩效与个人绩效。

因素:(1)团队模式---小群体完成任务速度比大群体快,且善于完成生产性任务

(2)能力---需三种不同技能类型人(技术专长者、解决决策问题者、解决人际关系者)(3)角色互补---9种潜在角色(革新者、倡导者、开发者、组织者、生产者、核查者、维护者、建议者、联络者)

(4)对目标认同---共同的目标能指引方向,提供动力

(5)管理者协调---解决谁做什么和保证所有成员承担同样工作负荷问题

(6)责任心---使成员在集体层次和个人层次上都承担责任

(7)公平的绩效评价---提供有效衡量手段,进行公平绩效评价、利润分享、奖酬等

(8)互相信任---团队成员间要高度信任

6.团队绩效测评方法有?试比较。

(1)客户关系图法---描述团队相关客户及说明团队能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清晰图示。适用于要求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团队

(2)组织绩效目标法---根据组织战略与经营计划确定的任务和努力方向。

适用于为帮助组织改进绩效目标而建立的团队

(3)业绩金字塔法---要明确业绩层次

适用于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密切联系的团队

(4)工作流程图法---贯穿交叉于各道工序间,向客户提供有价值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步骤适用于工作有清楚明确工作流程的团队

第十章

3.简述6σ管理的基本思想、原理、实施过程。

原理:6σ管理是一项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追求零缺陷率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通过一套以统计科学为依据的数据分析、测量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优化、控制效果,

使企业运作能力达到最大化。

思想:(1)关注顾客价值,由外及内,满足需求

(2)聚焦流程控制,追求完美,容忍失败

(3)提倡积极主动,强调责任,崇尚合作

实施过程:(1)辨别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

(2)定义顾客需求

(3)针对顾客需求评估当前绩效

(4)辨别优先次序,实施流程改进

(5)扩展、整合6σ管理系统

7.结合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实践,如何构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

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可以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又可以有花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自觉形成这种意识,企业仍处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初级阶段,造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滞后。应强调包括雇员、客户、债权人、社区、政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应以社会为主,以企业经济利润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的和谐、互动、统一为目的,使两者在相互约束和相互促进过程中,实现各自的最大化目标的动态均衡。

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既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又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但只有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在长远的发展中树立品牌,只有给予社会最优质的产品,社会才会对企业回报及认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企业自身才是最终受益者。

第十一章

什么是公共部门?有哪些特点?

定义:是以生产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非营利机构(政府、学校、医院等)

特点:(1)公共部门是非营利性的

(2)公共部门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责任

(3)公共部门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

(4)公共部门的活动须依法进行并受高度监督

(5)公共部门具有政治权威性和强制性

(6)公共部门的目标不易计量、责任多元化

5.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企业组织绩效管理有什么差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企业组织绩效管理

环境

公众态度、期望、社会稳定

市场竞争、顾客需求

目的

非盈利、社会认同

盈利

理念

官僚思想

人本思想、服务

功能

加强管理

绩效意识、服务质量、社会责任

9.谈谈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时间模式及其特点。

(1)社会服务承诺制(烟台)---向市民公开政府办事内容、标准、程序、时限,设立监督机制和举报电话,明确赔偿标准,未实现承诺的责人单位和责任人按规定给当事人赔偿。其核心在社会服务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和评估,根本目的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水平。

(2)目标绩效管理体系(青岛)---注重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注重目标分解层层落实;组建专门委员会跟踪督查进展;绩效考核与升迁挂钩。

(3)万人评议政府(珠海)---用无记名方式对测评单位做出满意和不满意调查,引入了公众评估和监督,评价采用定性指标。

(4)创建绩效型政府(厦门思明)---由任务式变为战略式;创新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学者参与;运用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技术。

(5)第三方评议模式(甘肃)---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第三方评议具有公正性;政府执政理念转变。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统计学原理 (第五版 )》计算题解答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 P404 2.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解得: 计划为上年的 % 105% 101.94% 103% 即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 1.94% 6. 见教材 P405 7. 见教 材 P405 8. 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但由于 甲村的平原地所占比重大,山地所占比重小,乙村则相反,由于权数的作用,使得甲村的总平均 单产高于乙村。 9. (%) 实际为上年的 % (%) 计划为上年的 % 1.85%完成 (%) 实际完成数 (%) (%) 计划完成数 (%) 90%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实际单位成本比计划规定数高 2.22% 实际为上年的 % 105% 5.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 103% 计划为上年的 % 计划为上年的 % 3.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110% 101.85% 108% 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 4. 计划完成程度指 标 92% 102.22% m 675000 18 20 23 25 70 122.86% X 甲 X 乙 xf f 625000 2500 250(千克 / 亩)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X x f 10. 见教材 P406 11. X G 3 0.9574 0.9222 0.963 94.74% 12. f 2 S m 1 M e X L 2 d L f m 600 256 275 2 25 133 275 8.25 283.3(千克/亩) 1 M 0 X L 1 d 0 L 1 2 133 84 275 25 (133 - 84) (133 -119) 275 19.45 294.5(千克 /亩 ) 103.9% f 600 300 22 275 300为中位数所在

《金属学及热处理》_崔忠圻编_机械工业出版社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 3.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a=b≠c, c=2/3a。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是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参数。 解:设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则Z方向截距为3c=3X2a/3=2a,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 1/5a,1/2a,1/2a 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 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 4.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解:(1 0 0)面间距为a/2,(1 1 0)面间距为√2a/2,(1 1 1)面

间距为√3a/3 三个晶面晶面中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 7.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格配位数为12,即晶胞上底面中心原子与其下面的3个位于晶胞内的原子相切,成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则OD=c/2,AB=BC=CA=CD=a 因△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有OC=2/3CE 由于(BC)2=(CE)2+(BE)2 则 有(CD)2=(OC)2+(1/2c)2,即 因此c/a=√8/3=1.633 8.试证明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半径为r=0.414R 解: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半径r=a/2-√2a/4=0.146a 面心立方原子半径R=√2a/4,则a=4R/√2,代入上式有

毛概五、八、十章课后题答案

第五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九大特征 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3.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4.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完成计划。 5. %85.011100%8% 110% 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 1.94%%94.101% 103% 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 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 -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个月零 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 -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 x

(完整版)金属学及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1-9章)

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2.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5.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6.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7.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8.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0.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1.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2.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是否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测试技术课后题部分答案

1.1简述测量仪器的组成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感受件、中间件和效用件。感受件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感知被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相应的信号;中间件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处理后传给效用件,放大、变换、运算;效用件的功能是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 1.2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答:精确度、恒定度、灵敏度、灵敏度阻滞、指示滞后时间等。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恒定度为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指示值的稳定程度;灵敏度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表示;灵敏度阻滞又称感量,是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做微小移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指示滞后时间为从被测参数发生改变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时间,或称时滞。 2.3试述常用的一、二阶测量仪器的传递函数及它的实例 答:一阶测量仪器如热电偶;二阶测量仪器如测振仪。 2.4试述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的含义、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答: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是用来评价系统正确传递和显示输入信号的指标。研究方法是对系统输入简单的瞬变信号研究动态特性或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研究频率响应。评价指标为时间常数τ(一阶)、稳定时间t s和最大过冲量A d(二阶)等。 2.6试说明二阶测量系统通常取阻尼比ξ=0.6~0.8范围的原因 答:二阶测量系统在ξ=0.6~0.8时可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此时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ωn会使响应速率变得更快。 3.1测量误差有哪几类?各类误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系统误差是规律性的,影响程度由确定的因素引起的,在测量结果中可以被修正;随机误差是由许多未知的或微小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出现与否和影响程度难以确定,无法在测量中加以控制和排除,但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其算术平均值逐渐接近零;过失误差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 3.2试述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答:仪器误差,安装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操作误差(人为误差),动态误差。消除方法:交换抵消法,替代消除法,预检法等。 3.3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曲线有何特点? 答:单峰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 4.1什么是电阻式传感器?它主要分成哪几种? 答:电阻式传感器将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敏感元件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电路处理之后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分为金属应变式、半导体压阻式、电位计式、气敏式、湿敏式。 4.2用应变片进行测量时为什么要进行温度补偿?常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哪几种? 答:在实际使用中,除了应变会导致应变片电阻变化之外,温度变化也会使应变片电阻发生误差,故需要采取温度补偿措施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桥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两种。 4.4什么是电感式传感器?简述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电感式传感器建立在电磁感应的基础上,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 4.5什么是电容式传感器?它的变换原理如何 答:电容式传感器是把物理量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对于电容器,改变ε ,d和A都会 r 影响到电容量C,电容式传感器根据这一定律变换信号。 4.8说明磁电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它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在使用中各用于测量什么物理量?

数据统计学原理第1章课后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威廉·配第是( B )的代表人物。 A、记述学派 B、政治算术学派 C、社会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 2、在1749年出版的《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论》中首先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词的是( B )。 A、约翰.格朗特 B、阿亨瓦尔 C、海门尔.康令 D、克尼斯 3、调查某一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是( B )。 A、这个企业 B、这个企业的所有的职工 C、每个职工 D、所有的职工的健康状况 4、数量指标表现为( C )。 A、相对数 B、平均数 C、绝对数 D、变异数 5、名义级数据可以用来( A )。 A、分类 B、比较大小 C、加减运算 D、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6、间距级数据之间不可以(D)。 A、比较是否相等 B、比较大小 C、进行加减运算 D、进行乘除运算 7、2个大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5厘米、172厘米,则165、172是(D)。 A、2个变量 B、2个标志 C、2个指标 D、2个数据 8、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确定(A)。

A、与研究目的有关 B、与研究目的无关 C、与总体范围大小有关 D、与研究方法有关 9、通过有限数量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来估计整批种子的发芽率,这 种统计方法是属于(A)。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数学 D、逻辑学 10、2010年11月1日,我国将举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A ) A.每一个人 B.每一个家庭 C.每一个地区 D.全国总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BCD ) A、统计设计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科学 E、统计图表 2、下面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内容的是(BCD ) A、数据收集 B、抽样调查 C、相关分析 D、假设检验 E、指数 3、下面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D) A、合格率 B、价格 C、产量 D、出勤率 E、星球个数 4、下面变量的答案属于比率级数据的有(BDE) A、温度 B、海拔高度 C、考试分数 D、日产量

热处理课后思考题答案资料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5)同种钢材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总是水冷的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的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2、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的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 3、说明共析碳钢C曲线各个区、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4、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钢制零件淬硬层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5、用20钢进行表面淬火和用45钢进行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 6、一批45钢零件进行热处理时,不慎将淬火件和调质件弄混,如何区分开?为什么? 7、将两个T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回答问题,并说明原因。 (1)哪个温度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3)哪个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 (4)哪个淬火后末溶碳化物量多? (5)哪个淬火适合?为什么? 8、分别用45钢和15钢制造机床齿轮,要求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安排工艺路线,热处理工序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5-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解: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错,马氏体是硬的相,渗碳体才是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错,马氏体硬度取决于含碳量,与冷却速度无关。 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碳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错,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大,但对硬度影响小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错,晶粒的大小与加

自动检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思考题答案 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 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R 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阻和电动势,凡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E1、R1和R 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然后,使稳压电源负载电阻R1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 L的值,负载变动所引起的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指示出来。根据U0=U+ΔU,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在各种负载下的值都可以准确地测量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 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 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 1

2 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 直方图(略) 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 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DE;3.ABDE;4.ABCE;5.ABDE;6.CE;7.BCE;8.BDE;9.ACE;10.ACE;11.BDE。 三.计算分析题 2.解:2008年甲产品计划成本160×96%=153.6 元 实际成本160×94%=150.4元 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150.4÷153.6=97.9%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 1、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物体叫,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体称为。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2、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排列的的直线,称为。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铬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 4、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主要有、、、、、和 等。晶体缺陷的存在都会造成,使增大,从而使金属的提高。 5、金属的结晶是指由原子排列的转变为原子排列的过程。 6、纯金属的冷却曲线是用法测定的。冷却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 7、与之差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与有关, 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也就越大。 8、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9、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及。 10、金属在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的现象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二、判断: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2、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3、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中心。() 4、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均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5、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6、一般说,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7、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8、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9、在任何情况下,铁及其合金都是体心立方晶格。() 10、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11、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要放出热量,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三、选择 1、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2、纯铁在1450℃时为()晶格,在1000℃时为()晶格,在600℃时为 ()晶格。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3、纯铁在700℃时称为(),在1000℃时称为(),在1500℃时称为()。

毛概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自动检测技术_马西秦_第三版_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解马西秦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1、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1、检测系统由:传感器、测量电路、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2、传感器部分的作用:是把被测量变换成另一种与之有确定的对 应关系,并且便于测量 的量的装置。 测量电路部分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显示记录装置部分的作用:是使人们了解检测数值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非电量的电测法有哪些优点? 答:P3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如何进行? 答:1)、采用微差式测量; 2)、微差式测量是综合零位式测量和偏差式测量的优点而提出的一种测量方法。 基本思路是:将被测量x的大部分作用先与已知标准量N的作用相抵消,剩余部分即两者差值 Δ=x-N。这个差值再用偏差法测量。 微差式测量中:总是设法使差值Δ很小,因此可选用高灵敏度的偏差式仪表测量之。即使差值的测量精度不高,但最终结果仍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例如: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输出电压U。 可表示为U0=U+ ΔU, 其中Δ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 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的要求,因此对Δ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当然,可以改用零位式测量,但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如图1-3所示的微差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 ⑴、微差式测量电路图中; ①、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 ②、R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 ③、RL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 ④、E1、R1和R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 ⑵、微差式测量过程 ①、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 ②、然后使稳压电压负载电阻RL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 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 压U。 ③、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L的值,负载变动 所引起的稳压电压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 指示出来。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修订版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 2. √3.×4.√ 5。× 6。×7.× 8.× 二、单选题 1.C 2.B 3.D 4.B 5.C 6。C 7.C8.A 9。B 10.C 11.A 三、多选题 1。ABCD(题目中的“五个”应去掉) 2.ABE 3。BDE 4。BE 5。AC 6.AC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判断题 1。× 2.×3.× 4。×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二、单选题 1.B 2。C 3.C 4。C 5。C 6.D 7.D 8.C 9.D 10。D 11.D 12。C 13.A 14.C 15。A 16.B 17.A 18.B 19.A 20.D 三、多选题 1.ABCDE 2.ABE 3。BDE 4.ABCD 5.ABCDE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判断题 1.× 2。× 3.×4.√5。√ 6.√ 7.× 8.×9.×10.× 11.√ 12.√ 二、单选题 1。B 2.B 3.B 4。A 5。A 6。C 7。D 8.C9。B 10。C11。D12.B 13。B 三、多选题 1.ADE 2.CDE 3.ABCD 4。CD 5.ACD 6.ABCD 7.CDE 8.BC 9.BCE

四、计算题 1.某班学生英语考试成绩频数分配表 2.某生产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频数分配表 第4章综合指标 一、判断题 1。√ 2. ×3。× 4. √ 5.√ 6.×7.×8。× 9。×10. ×

11. × 12。 √ 13. × 14. × 15。 × 三、单选题 1. B 2。 D 3. C 4。 D 5。 C 6。 D 7. C 8. D 9。 B 10。 A 11. D 12. B 四、多项选择题 1。 AC E 2. ABC 3.BD 4. BCD 5。 BC D 6. AB D 7。 BCDE 8。 ACE 五、计算题 1。⑴ 企业 2008年 2007年实际销售 额 2008年销售额为2007年的百分比(%) 计划 实际 完成计 划(%) 销售额 比重 (%) 销售额 比重(%) 甲 1200 30 1224 30.91 102 1100 111.27 乙 1 .91 102.6 900 114 丙 3.18 95 1640 104。27 合计 4 00 99 3640 108.79 ⑵ 略 2. ⑴ 计划完成程度= %108%100100 28 272726=?+++ ⑵ 设在第五年第二季度提前天X 完成,则: ()100919127759123=-?++X X (天)5.45=X 即提前两个季度(6个月)又45天半完成5年计划. 3。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 5%100% 9%100--=95.79% 计算结果表明,该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4.21%完成. 4。 设计划规定产值X ,去年产值Y 则:Y X %105%103=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 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二)判断题 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 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 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A.Accm+(30~50)℃ B.Accm-(30~50)℃ C.Ac1+(30~50)℃ D.Ac1-(30~50)℃ 4.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必须经 B 退火。 A.扩散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重结晶退火 5.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B 。A.重结晶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扩散退火 6.某钢的淬透性为J,其含义是 C 。 A.15钢的硬度为40HRC B.40钢的硬度为15HRC C.该钢离试样末端15mm处硬度为40HRC D.该钢离试样末端40mm处硬度为15HRC (四)指出下列钢件的热处理工艺,说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 ① 45钢的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好); 答: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25~35HRC。 ② 60钢簧; 答:淬火+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35~45HRC。 ③ T12钢锉刀。答:淬火+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渗碳体+残余奥氏体;58~62HRC。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1)统计学(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2)一个轴承的直径(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员工年龄(2)员工性别(3)员工体重(4)员工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1)连续变量(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 | (1)动态指标(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 9.()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 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2)及时性(3)总体性(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1)差异性(2)综合性(3)社会性(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1)威廉·配第(2)阿亨瓦尔(3)凯特勒(4)恩格尔 1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的量1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2)社会统计学派(3)国势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

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3)用某一时段污染物平均浓度乘以该时段废(污)水排放量即为该时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方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祖坟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14.说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测定流程 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原子化系统—分 光系统—检测系统

1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测定灵敏度高于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但基体干扰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严重。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低,石墨 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较低,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18.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 六价铬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用原子分光光度法。 19.试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测定对象的主要不同之处。 (1)分光光度法是建立在分子吸收光谱基础上的分析方法,吸收峰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这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称原子吸收法。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特征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故只要测得吸光度,就可以求出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2)分光光度法使用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基本组成有光源、分光系统、吸收池、检测器及放大装置以及指示、记录系统。 原子吸收光谱法使用的仪器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光谱仪,它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3)用分光光度法监测时,往往将被测物质转化成有色物质;原子吸收光谱法将含有待测元素的样品溶液通过原子化系统喷成细雾,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 23.怎样采集和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氧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可用采样容器直接采集,水样需充满采样容器,宜在现场测定,方法有碘量法和氧电极法。 (2)氧电极法利用产生的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来求出水样中的溶解氧。碘量法利用Na2S2O3滴定释放出的碘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3)碘量法测定DO准确,简便;水中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亚硝酸盐、Fe3﹢等会干扰溶解氧的测定。氧电极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盐水中DO的测定,不受色度。

2017华工网院秋统计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

2017华工网院秋统计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

第一章绪论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7-12-15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通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3.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推断统计学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定量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能够用数值来表现。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7.定性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8.统计指标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种形式。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9.产品产量是时期数。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股票价格是时点数。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1.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2.考试成绩用“百分制”度量,这是按定比尺度划分的。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3.将全部人口分为男女两部分,男性所占比重就是比率相对数。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4.动态数列就是将某同时期的各指标数值按照组别进行排序得到的数列。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5.“企业数”、“年龄”都是离散变量。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检测课后习题答案

1.1检测的概念是什么? 检测是人们借助于专门设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量概念的过程。它是一个比较过程,即将被检测对象与它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获得被检测量为标准量的若干倍的数量概念。 1.2检测有哪些分类方法? 1.按检测过程分类检测方法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组合法。 2.按检测方式分类根据获取数据的方式,检测可分为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 3.按接触关系分类根据检测敏感元件与被测介质的接触关系,检测方法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4.按被测量的变化快慢分类 根据被测量的变化的快慢,可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类。 5.按检测系统是否施加能量分类 根据检测系统是否需要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检测系统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 1.3什么是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是什么? 误差:检测结果偏离真值的大小称为误差。检测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检测结果的好坏,即检测精度的高低。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理论误差与方法误差;(2)仪器误差;(3)影响误差;(4)人为误差。 1.4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检测系统主要由敏感元件、信号的转换与处理电路、显示电路和信号传输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将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将代表被测量特征的信号变换成能进行显示或输出的信号; 显示电路:将被测对象以人能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 信号传输电路:将信号(数据)从一点(或一个地方)送另一点(或地方)。 2.1 什么叫温标?什么叫国际实用温标? 用来衡量温度的标准尺度,简称为温标。为了使用方便,国际上协商确定,建立一种既使用方便、容易实现,又能体现热力学温度(即具有较高准确度)的温标,这就是国际实用温标,又称国际温标。 3.1 测量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一般来说,对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增益高且稳定,共模抑制比高,失调与漂移小,频带宽,线性度好,转换速率高,阻抗匹配好,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 3.2 程控增益放大器的量程可由软件自动切换,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通过数字逻辑电路由给定的程序来控制。其内部有多对增益选择开关,任何时刻总有一对开关闭合。通过程序改变输入的数字量,从而改变闭合的开关以选择不同的反馈电阻,最终达到改变放大电路增益的目的。 3.3 传感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耦合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方式主要有:变压器耦合(亦称电磁耦合)、光电耦合等。变压器耦合的线性度高、隔离性好、共模抑制能力强,但其工作频带窄、体积大、成本高,应用起来不方便。光电耦合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转换速度快、工作频带宽,但其线性度不如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目前主要用于开关量控制电路。 3.4 信号传输过程中采用电压、电流和频率方式传输各有什么优缺优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1)采用电压信号传输,模拟电压信号从发送点通过长的电缆传输到接收点,那么信号可能很容易失真。原因是电压信号经过发送电路的输出阻抗,电缆的电阻以及接触电阻形成了电压降损失。由此造成的传输误差就是接收电路的输入偏置电流乘以上述各个电阻的和。如果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阻抗是高阻的,那么由上述的电阻引起的传输误差就足够小,这些电阻也就可以忽略不计。要求不增加信号发送方的费用又要所提及的电阻可忽略,就要求信号接收电路有一个高的输入阻抗。 (2)采用电流信号传输,电流源作为发送电路,它提供的电流信号始终是所希望的电流而与电缆的电阻以及接触电阻无关,也就是说,电流信号的传输是不受硬件设备配置的影响的。同电压信号传输的方法正相反,由于接收电路低的输入阻抗和对地悬浮的电流源(电流源的实际输出阻抗与接收电路的输入阻抗形成并联回路)使得电磁干扰对电流信号的传输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如果考虑到有电磁干扰比如电焊设备和其他信号发射设备,传输距离又必须很长,那么电流信号传输的方法是合适的。 (3)采用频率信号传输,可将电压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送,可以很好地提高其抗干扰能力。V/F转换电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