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新县2012年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河南省新县2012年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

1.1.2 项目承担单位: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1.1.3 项目性质:改建

1.1.4 项目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油茶采穗圃集中提供大量优质穗条,满足豫南地区油茶生产对穗条的需求,实现油茶造林良种化目标,促进油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使油茶产业成为促进豫南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

产业,推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1.1.5项目内容及规模:高接换冠改造油茶低产园100亩。

1.1.6 项目布局:项目布局在新县的陡山河乡烂泥冲村。

1.1.7 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1年,即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18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34.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万元,占总投资的35%;建设单位自筹和劳务折资2

2.2万元,占65%。

1.2 编制依据

(1)《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国家林业局,2009年7月)。

(2)《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04年)。

(3)《国家林业局发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08]213号)。

(4)《新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

(5)《林木种苗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14072-1993)。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种子含油率20-40%,用油茶籽生产的茶油是一种绿色无公害产品,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是一种具保健作用的高级食用植物油,茶油也是生产高级天然化妆品、高档洗涤用品,机械润滑剂及医药油剂的原料;茶枯富含茶皂素,在工业、农业及医药卫生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作机床用高级抛光粉、日化用品、饲料、有机肥料、植物源农药等;油茶果壳可用于生产栲胶、糠醛、活性炭等化工产品,还可作食用菌栽培的原料;油茶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耐干旱瘠薄,是优良的荒山荒地绿化和园林美化及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树种。

2.1 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的迫切需要

新县是一个山区县,山多地少,食用植物油年需求产量500万公斤左右,人均13.7公斤,食用植物油缺口150万公斤以上。维持500万公斤食用植物油产量要求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9万亩以上,占耕

地总面积的1/4以上。新县现有油茶林15万亩,年产茶油仅75万公斤,如果对现有油茶低产林全部进行改造,再新造15万亩油茶丰产林,全县茶油产量有望达到1100万公斤,相当于臵换出22万亩耕地用来种植油料作物。因此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在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增加食用植物油供给能力、缓解粮油争地矛盾和促进国家粮油安全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2 是实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的需要

油茶是新县传统和最具特色的木本油料树种,该县发展油茶基础条件好、经济价值高,据测算,1亩油茶丰产林其产油量相当于1.2亩油菜,其产值相当于3亩油菜,1亩油茶林稳产期产值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达3000元以上,而其投入较油菜种植低得多。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山区群众致富、优化林种结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3 是优化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主要是菜籽油、豆油、花生油等低档油品,高档食用油消费比例极低。茶油具极高的保健作用,号称“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特产,发展茶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品质优良的茶油,满足国人对高档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国人食用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2.4 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传统产业的需要

由于新县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合油茶的生长,茶油以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而享誉海内外,有广泛的种植基础和传统,目前新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已成为县域支柱产业之一。建设油茶采穗圃

基地年产油茶良种接穗200万枝、1000万个接芽,完全能满足本县油茶新造林育苗和油茶低产林嫁接改造,是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满足了油茶发展良种苗木需求的需要,使当地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实现企业增效,财政脱困,全面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5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油茶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四季常青,花美期长,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生态效益显著。大力发展油茶,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而且可以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全面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发展油茶产业,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商品功能,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是实现我县林业生态产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 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油茶的生长发育

3.1.1 地形地貌

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大别山主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并把全县分为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两个部分,地理座标介于北纬31°28′12″-31°49′53″和东径114°32′30″~115°13′12″之间,北邻光山县,东连商城县,西界罗山县和湖北大悟县,南接湖北红安县和麻城市。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最高点黄毛尖海拔1011米,最低点潢河出境海拔60米,侵蚀性中山、浅山、丘陵和河谷交错分布,80%以上

山场海拔在150-700m之间,相对高差500米以下的面积近9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左右。境内中山、浅山区阳坡下部和丘陵区栽培普通油茶,完全可以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海拔、坡位、坡向、坡度等地形条件的要求。

3.1.2 土壤

新县土壤共有黄棕壤、水稻土、潮土3个土类,5个亚类,13个土属,51个土种。林业用地土壤绝大部分为黄棕壤,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上,坡度大都在15度以上,pH值6.25左右,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69%。速效磷28㎎/㎏,全氮含量0.0691%,速效钾72.75㎎/㎏,成土母岩主要有片麻岩、沙页岩等,岩石易风化,成土快,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质非常适合普通油茶的生长发育,油茶林经营过程中适时人工增施肥料可保障丰产、稳产。

3.1.3 气候

新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的季风型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4?,1月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17.3?,≥10?的积温4822?,持续227天,温度和热量条件完全能满足油茶生长发育的需要;年日照时数2008小时,无霜期222天,能够满足油茶对光照的要求;年均降水量1373.4毫米,四季降水很不均匀,降水集中在春、夏季(3-8月占70.7%),秋、冬季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分布与油茶生长发育期的需水规律吻合程度较高,自然降水基本可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

3.2 持续不断增强的县域经济实力和便利的交通有助于项目的实施

2011年新县国民生产总值66.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7元,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5821元;新县位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京九铁路、大广高速、106国道和省道S213线纵贯南北,312国道复线S339横穿东西,16个乡镇(区)及205个行政村(居委会)均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各级公路里程达1600km,公里网密度达1km/km2。持续不断增强的县域经济实力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的实施。

3.3 充足的土地资源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县总土地面积233.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80.3万亩,180.3万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39万亩、灌木林地32.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8万亩、无林地7.8万亩,无林地中宜林地和采伐基地7.2万亩。无林地中的宜林地和采伐基地、灌木林地中的杂灌丛地、有林地中老化板栗园及撂荒坡耕地均可作为项目造林地。

3.4 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2009年新县被确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100个试点县之一,为此新县县政府规划2009至2020年新造油茶林18万亩。新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紧紧抓住油茶产业全面发展这一难得的机遇,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统筹解决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和农民增收之间矛盾的突破口,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林业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协调发展。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为新县油茶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出台了资金扶持政策,县财政出资每新造1亩油茶林补助100元、每

改造1亩低产林补助50元。

3.5 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栽培经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新县林业局苗圃场是新县林业局下属的保障全县造林用苗为主要任务的专业苗木培育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5人,成功组织实施了国家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发展项目等重点油茶种苗繁育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同时油茶是新县原产乡土树种,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林农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在管理和技术上的要求。

3.6 劳动力资源充足

新县总人口36.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6万人,农村劳动力16.1万个;新县耕地面积17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0.6亩,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 1.06亩, 农村劳动力以务农和务林为主;新县油茶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悠久,林农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当地充足且具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3.7 种苗供应有保障

2010新县林业局苗圃场被省林业厅确定为油茶良种苗木生产、经营单位,已与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达成了引进长林系列国家级良种的穗条供应协议,再加上本地豫油茶省级良种的穗条供应,完全可以保障改建采穗圃的穗条需求。

3.8 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约2250万吨,茶油产量仅27.7万吨,占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的 1.23%;2011年新县茶油产量750

吨,其中400吨精制茶油均销往北京、上海、武汉、郑州、南京、合肥等大中城市,350吨粗茶油也大部分销往该县周边地区。总之,从全国及项目县市场分析茶油均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油茶采穗圃集中提供大量优质穗条,满足豫南地区油茶生产对穗条的需求,实现油茶造林良种化目标,促进油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使油茶产业成为促进豫南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产业,推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4.1.2 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2)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政策扶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3)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建设,逐步做到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4)实行生产、科教、管理部门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保证基地的建设质量。

4.2 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

本项目在新县的陡山河乡烂泥冲村,高接换冠改造油茶低产园100亩。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既在为该县大面积低产园改造提供示范,

同时可作为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及良种采穗需要,保证了油茶良种生产及为油茶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建设内容和标准

4.3.1 土壤垦复:砍除林地上杂灌并清运出基地,整成水平梯带式果树坪,坪面规格不少于50厘米见方。

4.3.2 抚育:6月份嫁接之前和8、9月份嫁接之后各锄地一次,深度在5-8厘米,可清除杂草并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4.3.3 嫁接:选用适合项目区自然条件的国家级或省级优良品种湘林、贛无、长林系列和豫油茶系列,采取撕皮嵌接方式嫁接,嫁接完成后,及时订立明显标志,标明品种,并及时绘好定植图,以便将来采穗能准确区分不同品种,接穗供应方必须有当地省级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油茶良种接穗生产、经营许可证,各项手续齐全。

4.3.4 施肥:以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每年秋冬季节环状施于果树坪外围,肥料养分合量折算的复合肥不少于每亩50公斤。

4.3.5 管护:嫁接成活后,要及时除荫、松绑、绑护、病虫害防治,确保成功率。

4.3.6 林木保护:包括人工管护和主要路口修建围栏,人工管护要明确专人看护,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责任与权利,确保基地苗木不受人畜危害,在基地主要路口和易进入基地地点修建木质围栏,防止人畜进入基地。

4.4 项目建设进度

4.4.1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1年,即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4.4.2 建设进度

2012年5月份前完成基地林地清理、整地任务,2012年7月前完成嫁接任务,2012年11月前完成松绑、捆护、除荫任务,12月前完成施肥任务。(以后每年要及时除萌、抚育、垦复)

第五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投资概算

(1)清灌、整地:每亩需投资800元,总投资8万元;

(2)嫁接:每亩需投资1600元,总投资16万元;

(3)抚育:每亩需投资600元,总投资6万元;

(4)人工管护:管护定员1人,总投资1万元;

(5)嫁接:需用良种接穗6万根,每根0.2元,总投资1.2万元;

(6)肥料:亩均施复合肥50公斤,每公斤3元,每亩投资150元,总投资1.5万元;

(7)围栏:亩均修建围栏1米,每米费用50元,总投资0.5万元。

共计总投资34.2万元。

5.2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投资、建设单位自筹两部分组成,其中: 中央预算内投资12万元,占总投资的35%,主要用于嫁接;建设单位自筹和劳务折资22.2万元,占65%,主要用于整地、管护和肥料、农药购买。

第六章项目组织管理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安排该县组建由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分

管局长为副组长,局相关股室负责人和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中的领导监督管理工作,建设单位抽调1名业务副场长任基地主任,专业负责项目建设,聘请县林技、种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项目技术支持组,负责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问题。

第七章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7.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后,在提供低产园改造经验和示范的基础上,年产油茶良种接穗200万枝,1000万个接芽,按每个芽0.1元计算,年均产值100万元,亩均产值1万元。

7.2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提供油茶良种接穗等经济产品,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7.3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可为当地农民提供1000个工作日劳动就业机会,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的良种接穗能完全满足本县现有油茶低产林改造和良种油茶苗木繁育的接穗需求,为油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4)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8)

第五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0)

第六章项目组织管理 (11)

第七章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1)

河南省新县2012年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低改实施方案

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新县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队

二0一二年一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