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爆施工
- 格式:docx
- 大小:47.39 KB
- 文档页数:19
隧道钻爆法掘进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范本1、一般规定1.1.施工场地应作出详细的部署和安置,出碴、进料及材料堆放场地应妥善布置,弃碴场地应设置在不堵塞河流、不污染环境、不毁坏农田的地段。
对风、水、电等设施作出统一安排,并在进洞前基本完成。
1.2.进洞前应先作好洞口工程,稳定好洞口的边坡和仰坡,作出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致危及隧道的施工安全。
1.3.隧道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1.4.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1.5.遇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___、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
如设计文件中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必要时应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2.开挖、凿孔及___2.1开挖及凿孔2.1.1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土块或裂缝应先予以清除或支护。
2.1.2人工开挖土质隧道时,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
2.1.3机械凿岩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
2.1.4站在碴堆上作业时,应注意碴堆的稳定,防止滑坍伤人。
2.1.5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干式凿岩机的捕尘设施是否良好。
不合要求者应予修理或更换。
2.1.6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
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2.1.7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电钻。
2.1.8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2.2___2.2.1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
2.2.2___器材加工房应设在洞口___m以外的安全地点。
钻爆法施工工序
钻爆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开挖方法,其主要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测量放线:在隧道掘进前,需要进行测量放线,以确保隧道的中线和水平位置的准确性。
2. 施作超前支护:在隧道开挖前,需要施作超前支护,以提高隧道开挖后的稳定性。
常见的超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中管鹏等。
3. 掌子面采用风枪钻孔并安放炸药:在施作超前支护后,需要进行掌子面钻孔和安放炸药。
钻孔需要采用风枪进行,以便于在炸药爆炸时形成足够的冲击力,使岩石崩裂。
4. 爆破后通风排烟,出碴:在爆破后,需要进行通风排烟,以便于排除爆破产生的烟雾和灰尘。
同时,需要出碴,以便于隧道的掘进。
5. 掌子面排险,并初喷,安设钢架,施作防水层:在隧道掘进后,需要进行掌子面排险,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
同时,需要进行初喷,以便于巩固岩石。
最后,需要安设钢架,以便于支撑隧道的结构,并进行防水层的施工,以便于保护隧道的壁面。
钻爆法施工工序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隧道规模、工期要求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隧道钻爆法掘进施工安全操作规程隧道钻爆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施工方法,而隧道钻爆法掘进施工又是隧道钻爆法的一项重要环节。
隧道的钻爆施工过程中,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关键,以下将详细介绍隧道钻爆法掘进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范:1. 工作人员要全面熟悉并严格遵守隧道钻爆法相关规程和操作安全规范,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的资质证书。
2. 工作面要进行必要的排水和通风,确保工作环境干燥且空气流通良好。
3. 施工现场应按规定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4. 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爆破设计和安全措施,并提前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5. 在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
6.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鞋、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二、钻爆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1. 钻机和钻具的选用和维护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的各项安全指标。
2. 钻机的设置和安装必须稳固可靠,与电源线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 钻机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严禁无证、无技能的人员擅自操作。
4. 钻机的启停和操作必须在严密控制下进行,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5. 爆破物质的存放、搬运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
三、施工现场安全操作规范:1.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有序,机具设备和杂物要摆放整齐,防止堆放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2. 施工现场必须划定合理的安全警戒线,并由专人进行看护,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
3. 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的视线清晰,避免发生操作失误。
4.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尘埃。
5.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钻孔位置和深度。
6. 施工现场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隧洞钻爆法施工工艺流程英文回答:Tunnel drilling and blasting is a commonly use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creating tunnels. It involves the use of drilling machines to create holes in the rock or soil, and then using explosives to break up the material and create the tunnel space. The process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 which I will outline below.1. Site preparation: Before starting the drilling and blasting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site needs to be prepared. This may involve clearing vegetation, removing any existing structures, and ensuring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2. Drilling: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is drilling holes into the rock or soil. This is typically done using a drilling machine, which can be operated manually or remotely. The size and spacing of the holes will depend onthe specific project requirements.3. Charging: Once the holes are drilled, they need tobe filled with explosives. The type and amount ofexplosives used will depend on the geology of the site and the desired tunnel dimen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carefully calculate the amount of explosives to ensure a controlled blast.4. Blasting: After the holes are charged with explosives, they are detonated to break up the rock or soil. The blast creates a shockwave that fractures the material and creates the tunnel space.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that the blast is controlled and that safety precautionsare followed to protect the worker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5. Clearing: After the blast, the debris and loose material need to be cleared from the tunnel space. This may involve the use of heavy machinery, such as excavators or loaders, to remove the material and create a clear passage.6. Support installation: Once the tunnel space is cleared, support structures need to be installe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This may involve the use of steel or concrete beams, rock bolts, or shotcrete to reinforce the tunnel walls and ceiling.7. Finishing touches: Finally, the tunnel may require additional finishing touches, such as waterproofing, lighting, ventil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These elements are important for the functionality and safety of the tunnel.In summary, the process of tunnel drilling and blasting involves site preparation, drilling, charging, blasting, clearing, support installation, and finishing touches. It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calculation, and adherence to safety measures.中文回答:隧洞钻爆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施工方法。
钻爆法施工方法一、隧洞出口钻爆段施工1 洞身开挖主洞39+823~40+823段洞身开挖施工采用“新奥法”进行施工,施工严格遵循“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勤观测、早衬砌”的原则,Ⅲ、Ⅳ类围岩洞段开挖采取全断面开挖,Ⅴ类围岩段,为保证围岩稳定,洞挖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Ⅲ类围岩开挖循环进尺3~3.5m,Ⅳ~Ⅴ类围岩开挖循环进尺5m。
开挖采用YT28风动凿岩机钻孔,人工钻爆台架装药爆破,采用扒渣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石渣至永久弃渣场。
2 支护遵循强支护、及时封闭、勤观测的方案进行施工,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
若采用台阶法施工,在上台阶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当上台阶的支护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下台阶的开挖施工。
支护采用系统锚杆联合网喷砼支护,支护滞后开挖掌子面20~30m,在上台阶开挖完成后,支护必须全部完成,才进行下台阶施工。
在施工中及时进行围岩量测,并根据量测反馈的围岩变形信息,调整支护参数。
锚杆钻孔采用YT28风动凿岩机钻孔,采用快硬水泥卷锚杆,人工安装锚杆并挂网。
喷射混凝土采用洞外安设完成的拌合楼拌合混凝土,采用湿喷机喷射混凝土,供风采用22m3/min电动空压机。
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及时清理工作面,避免延误下一道施工工序。
二、F7断层带施工2.1 开挖F7断层带开挖方案:TBM掘进至27+642.00后,后退60m,在刀盘左前方开挖高3m、宽3m施工通道。
首先在刀盘左前位置开挖一个高3m、宽3m、长3m的洞室,人工清渣,然后TBM向前推进、至该洞室位于连接桥左下方,将小型扒渣机等施工设备放置于此洞室内;TBM后退,将小型扒渣机等设备转运到刀盘前方,自该洞室开始施工通道开挖;开挖支护完成后,TBM向前推进使通道口分别位于刀盘前方和连接桥区位置,运输轨道从连接桥左侧延伸至刀盘前方,通过该通道进行F7断层开挖、出渣和支护。
F7断层采用台阶法开挖,扒渣机配合有轨运输出渣。
F7断层洞段开挖施工通道如图2-1所示。
钻爆法施工工艺流程图钻爆法是开挖大规模水利、交通、能源、矿山等工程中常用的爆破技术,其作用在于将岩石或土层炸开,以便于充分利用工程现场地质条件,加快工程施工。
本文将介绍钻爆法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旨在提供参考。
工艺流程1.前期准备1.确定爆破区域范围和炸药的爆破设计参数,编制爆破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2.按照安全标准设置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悬挂警戒牌和安全标志;3.单位与现场职工进行技术、安全教育和操作熟练化考试;4.对各种爆破工具(如钻机、电缆、炸药等)进行质量检验和修理保养工作;5.制定现场交通、消防预案及安全应急措施。
2.现场钻孔1.根据爆破设计要求,在爆破区域进行开挖并严格按照钻孔点分布的要求进行钻孔;2.钻孔过程中,注意选用正确的钻头和加油剂以优化钻孔速度和保证钻孔质量;3.钻孔过程中,根据炸药设计剂量及使用规范向各钻孔填充炸药,并插上引爆装置。
3.安装附着物1.安装一定数量的附着物或扣件,用于保证钻孔孔底及穿孔炸药的衔接牢固度;2.确认孔底、炸药充填及引爆装置的质量和穿插正确性;3.遵循工艺流程要求,将各穿孔之间的附着物贴合十分紧密。
4.爆破1.确认安全措施是否齐备,已完成清场、撤离、警戒等工作;2.启动爆破装置,进行爆破操作;3.安全事故发生时,负责完成现场初期急救和安排紧急事故处理措施。
5.清理现场1.在确认爆炸威力已消除的情况下,进行清理现场;2.将施工现场的爆炸材料进行拆除清理;3.对爆破孔内残留炮药、废弃管线及设备进行清理;总结钻爆法作为一种诱导破坏、实现大规模开挖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合理规划施工流程,配合科学的爆破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是保证钻爆法高效开挖的关键。
同时,施工人员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施工标准,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钻爆施工方案1、钻爆设计钻爆作业是隧道施工控制工期、保证开挖轮廓的关键。
为了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减轻对围岩的振动破坏,采用微振控制爆破技术,实施全断面光面爆破,并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形成整齐圆顺的开挖断面,减少超欠挖。
⑴、设计原则本隧道爆破设计遵守以下原则:A、炮孔布置要适合机械钻孔。
B、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以减少炸药用量。
C、减少对围岩的破坏,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好开挖轮廓。
对于Ⅲ类围岩,考虑开挖线内的预留量,爆破后,机械凿除至开挖轮廓线。
D、控制好起爆顺序,提高爆破效果。
E、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工期。
⑵、爆破器材选用采用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系统,毫秒雷管采用15段别毫秒雷管。
炸药采用2#岩石铵锑炸药或乳化炸药(有水地段),选用φ25、φ32、φ40三种规格,其中φ25为周边眼使用的光爆药卷,φ40为掏槽眼使用药卷,φ32为掘进眼使用药卷。
⑶、炮眼布置III类围岩全断面爆破采用双中空孔直眼掏槽,Ⅳ、V类围岩开挖采用斜眼楔形掏槽,详见围岩爆破炮眼布置图。
⑷、爆破参数为减轻爆破时对围岩的扰动,周边眼采用φ25小直径光爆药卷,并采用导爆索串装药结构,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
Ⅳ、Ⅴ类围岩周边眼间距E=65cm,最小抵抗线W=80cm,相对距离E/W=0.80,周边眼装药集中度0.30kg/m。
Ⅲ类围岩周边间距E=45cm,最小抵抗线W=56cm,相对距离E/W=0.80,周边眼装药集中度0.30kg/m。
钻爆作业时, 根据地质条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②、装药方法采用人工用木制炮棍装药,起爆体均在火工品加工房进行加工,起爆体必须专人加工,分段存放。
③、装药结构周边眼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装药结构为间隔装药;掏槽孔和掘进孔、底板孔采用连续装药结构。
④、炮孔堵塞:炮孔采用人工堵塞,堵塞材料为粘性土卷(需提前加工),用木制炮棍压紧。
钻爆法施工技术钻爆法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地下工程中的爆破施工方法,用于控制地层裂缝、地震活动以及坍塌等不利于工程安全的地质现象。
该技术能够提高工程进度,减少人力资源,并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1. 简介钻爆法施工技术是以钻孔为基础的爆破方法,通常应用于爆破拆除建筑物、开挖隧道、挖掘水沟等工程。
它通过钻探孔洞,将爆炸物注入孔洞,并进行相应的引爆操作,从而实现爆破目标。
2. 技术步骤钻爆法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土壤勘探和地质分析在施工前,进行土壤勘探和地质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对地下情况进行细致调查,包括土层结构、岩性、地下水位等,以便恰当地设计钻孔和爆破参数。
2.2. 钻孔设计和布置根据勘探和分析结果,确定钻孔的位置和深度,并进行合理布置。
钻孔的直径和间距将取决于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
2.3. 爆炸物的选择和装填根据地质特征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爆炸物。
通常使用的爆炸物包括炸药、炸药胶凝剂和爆炸装置等。
在施工现场,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爆炸物的装填和存放。
2.4. 引爆操作和安全措施在进行引爆操作前,需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爆破操作规程,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引爆操作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并保持与周围居民和建筑物的足够安全距离。
3. 优势与应用钻爆法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3.1. 提高施工效率钻爆法施工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岩石和土壤。
相比传统的人工破坏方式,它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资源的投入。
3.2. 减少施工成本通过钻爆法施工技术,可以节约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此外,钻爆法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大量的地下挖掘作业,减少后续处理工作的复杂性。
3.3. 提高工程安全性钻爆法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地层断裂以及其他地质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它能够实现精确控制爆破效果,减少振动和噪音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物的影响。
钻爆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钻爆法施工原理
钻爆法施工原理是指通过钻孔将爆破药物注入地下岩石中,用爆炸能量破坏岩石结构,从而实现地下工程开挖、拓宽、加固等目的的一种施工方法。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钻孔布设:根据地下岩石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在岩体中钻设一系列的孔洞。
钻孔的直径、深度和位置根据具体工程需求确定。
2. 药物充填:在钻孔中充填爆破药物,一般采用可控爆破剂,包括发火器、雷管、雷管系列、炸药、火药等。
不同的工程需要使用不同的炸药量和类型。
3. 初始化爆炸:在药物充填完成后,通过引爆导火索、雷管等装置发生初级爆炸,引起连锁反应,使炸药药物迅速爆炸释放大量能量。
4. 岩石破碎:爆炸释放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周围岩石施加巨大压力和挠变,导致岩体结构破坏、破碎。
高温和高压产生的瞬时气体和蒸汽冲击效应和碎片飞溅等,加速岩石破碎和破坏。
5. 清理碎石:在爆炸后,必须及时清理掉产生的碎石和炸毁物,以便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
钻爆法施工的优点是作业速度快、灵活性强,特别适用于岩石
较硬、局部厚度较大的地下工程,如隧道开挖、坑道开挖等。
它可以显著减少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环境保护措施。
第26 卷增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ol.26 Supp.22007 年12 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Dec.,2007收稿日期:2007–06–13;修回日期:2007–07–12作者简介:闫玉茹(1980–),女,2003 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现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yryan@大连湾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估研究闫玉茹1,黄宏伟1,胡群芳2,程勇 3(1.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2.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上海200092;3.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要:海底隧道具有复杂难以确定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因此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城市环境和安全的因素众多,使得海底隧道的投资风险较大,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在钻爆法海底隧道施工方面的应用还较为少见。
以拟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大连湾海底隧道为背景,在预工可阶段,针对推荐轴线的2 种方案的施工风险进行了辨识、分析,并采用基于信心指数的专家调查法对风险进行评价,风险评估主要从南岸陆域段隧道施工、海域段隧道施工、北岸隧道施工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推荐轴线的2 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预工可阶段推荐方案的风险较大。
最后结合大连湾海底隧道施工风险的特点,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为工程决策中选线方案的确定和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同时,把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到海底隧道建设中,为同类工程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底隧道;钻爆法;风险评估中图分类号:U 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7)增2–3616–09RISK ASSESSMENT ON DRILL AND BLASTING METHOD OF DALIANBAY SUBSEA TUNNELYAN Yuru1,HUANG Hongwei1,HU Qunfang2,CHENG Yong3(1. 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2. 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and Relief,Shanghai 200092,China;3. CCCC Second Highway Consultants Co.,Ltd.,Wuhan,Hubei 430056,China)Abstract:The subsea tunnel has complex geology conditions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so there are many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dvancing rate,cost,city environment and safety during the subsea tunnel construction andoperation. However,risk management theory has rarely been report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large-scale subseatunnel excavated by drill and blasting method.With the background of Dalian Bay subsea tunnel excavated by drilland blasting method,it will focus on the two schemes during the stage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identifyingand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risks,evaluating the risks by using the survey from specialists method based onconfidence index. The risk assessment is mainly carried on by the four aspects,i.e. the south shore land fieldtunnel construction,the subsea area tunnel construction,the north shore tunnel constru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the construction up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isk assessment,the risk ofrecommended scheme is large. Finall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sks,some measures to reduce orcontrol the risk loss are taken,and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also proposed. It gives some references tothe selection of scheme line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engineering decision. Simultaneity,the riskmanagement theo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bsea tunnel should be adopted,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第26 卷增2 闫玉茹,等. 大连湾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估研究• 3617 •risk assessment of other similar engineering cases.Key words:subsea tunnel;drill and blasting method;risk assessment1 引言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已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历史,且风险管理咨询已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美国企业界得到了应用。
但目前美国风险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风险分析方法以及其在企业管理和保险领域的应用方面,而风险分析在工程项目的应用研究相对进展缓慢,尤其在隧道工程领域方面。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隧道工程风险的理论研究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外学者在风险管理理念及其在隧道工程的应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
R. Sturk 等[1]将风险分析技术应用于斯德哥尔摩环形公路隧道。
B. Nilsen 等[2]对复杂底层条件地区的海底隧道的风险进行相对深入地研究。
国际隧道协会委员H.Duddeck[3]对穿越海峡和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进行了探讨。
S. D. Eskesen 等[4]为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参照标准和方法。
A. Odgård 等[5]对丹麦的两个主要岛屿Zealand 和Funen 之间建立的海峡隧道进行了详细的风险评估,并提出改善措施。
E. Grøv 和O. T. Blindheim[6]对隧道工程尤其是海底隧道工程的费用超支问题进行了风险分析。
近年来国内也大力推动和促进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
李永盛等[7]完成的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风险分析研究课题,是国内第一个对大型软土盾构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的项目。
黄宏伟等[8~11]进一步把风险分析理论应用到其他隧道工程的风险评估中。
胡群芳和黄宏伟[12]建立了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的风险接受准则模型。
王梦恕[13]对厦门海底隧道设计、施工、运营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
王学斌[14]对厦门翔安隧道五通端陆域全强风化层施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隧道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突出的特点,而跨海隧道显得更为突出。
海底隧道具有复杂的难以确定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以及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城市环境和安全的因素众多,使得海底隧道的投资风险较大,若决策时考虑不周,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然而,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在特大钻爆法海底隧道施工方面的应用还极其少见。
结合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本文将重点对预工可阶段所推荐轴线的2 种建设方案采用钻爆法施工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因而为工程决策中选线方案的确定和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 工程概况大连湾海底隧道跨越海域部分总长为3 000~3 500 m,设双向六车道。
预工可阶段选择了A,B,C 三个不同的轴线位(见图1),并在同一轴线位上对不同的建设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
其中A 轴线有2 个重点考虑的方案:(1) 方案一,北岸钻爆围堰填海高架跨越甘井子城区;(2) 方案二,北岸钻爆直穿甘井子城区。
预工可阶段将A 轴线的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图1 大连湾海底隧道轴线方案平面布置图Fig.1 Plane layout of axial scheme of Dalian Bay subseatunnel在拟建隧道陆地区域,浅部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岩体破碎,深部节理裂隙较发育~很发育,只有局部岩体较完整,大部分岩体较破碎。
在中山区临海一带隧道起始端,有辉绿岩脉侵入,形成辉绿岩带。
在海湾中间偏南,因是地层交界处,从目前的物探情况推断,可能存在一条软弱破碎带。
海湾段隧道穿越地层为灰岩,其为灰褐色~灰黑色,中厚层状构造,隐晶质结构,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质坚硬,但此区域的灰岩区为岩A 轴线C 轴线B 轴线N• 3618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 年溶发育区。
过了海湾,北岸陆域有几条明显的断层和褶皱存在。
3 风险辨识和分析根据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在此海底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
3.1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即找工程施工期所有的潜在风险因素,并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找出风险点。
针对大连湾海底隧道推荐轴线的2 种采用钻爆法施工的方案进行风险分析,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南岸陆域段隧道施工、海域段隧道施工、北岸隧道施工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针对具体工程,运用专家调查法、故障树法并结合以往工程资料,整理出每个方面的风险事故(如表1 所示),并生成调研表(如表2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