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案例Ⅰ沃尔玛:“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年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分别在2006、2007、2008、2010年4度跃居世界500强榜首。

一、沃尔玛的信息化理念和战略

沃尔玛创始人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别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公司开始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率先在行业内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沃尔玛的信息化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信息化管理不应仅是一个系统,而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正如沃尔顿所坚持的:“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将信息化提到战略高度正是沃尔玛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沃尔玛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使得产品进价比竞争对手降低10%之多;

另一方面,沃尔玛还通过卫星监控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对商品进行及时的进货管理和库存分配。当凯玛特(美国第三大折扣零售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效仿前者开始起步时,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个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

二、沃尔玛公司信息化过程的一些关键事件

购买第一台计算机用于支持日常业务(1969);

存货管理系统(1969);

电子收款机(Point of Sells,POS)系统(1973);

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1979),?初期投入1600万及60万/年通信费?占当年利润总额超过55%节省电话费1000万/年;

统一产品标识码(1980);

1983年,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与供应商建立电子数据交换(1985);

通过Retail 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测方法等(1991,1993),总投入成本是当年利润的3倍;

启动电子商务网(1996);

店内的广告采用沃尔玛的视频网络(2000);

第二次启动电子商务网(1999);

在Sam’s Club测试RFID系统(2001);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2001);

实施高级销售规划系统部件和财务报告系统(2001);

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因特网数据标准(2002)。

三.沃尔玛的信息化亮点

1、1小时——全球商品全盘点

沃尔玛在全球的4000多家门店通过它的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

整个公司的计算机网络配置在1977年完成,可处理工资发放、顾客信息和订货——发货——送货,并达成了公司总部与各分店及配送中心之间的快速直接通信。1979年,位于本顿威尔总部的第一个数据处理和通信中心建成,虽然面积只有1500平方米,但在整个公司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和24小时连续通信。

先进的电子通信系统也让沃尔玛占尽了先机。曾有一个说法是,沃尔玛的电子信息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沃尔玛本顿威尔总部的信息中心,1.2万平方米的空间装满了电脑,仅服务器就有200多个。在公司的卫星通信室里看上一两分钟,就可以了解一天的销售情况,可以查到当天信用卡入账的总金额,可以查到任何区域或任何商店、任何商品的销售数量,并为每一商品保存长达65周的库存记录。

1981年,沃尔玛开始试验利用商品条码和电子扫描器实现存货自动控制。在利用商品条码上,沃尔玛凭借自己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又走在了其他零售商前面。采用商品条码可代替大量手工劳动,不仅缩短了顾客结账时间,更便于利用计算机跟踪商品从进货到库存、配货、送货、上架、售出的全过程。据沃尔玛方面说,在对商品的整个处置过程中总计节约了60%的人工。

20世纪80年代,沃尔玛还开始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与供应商建立自动订货系统。到1990年,沃尔玛已与它

的5000余家供应商中的1800家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成为EDI技术的全美国最大用户。

2、7亿美元——“用卫星卖鸡蛋”

到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在电脑和卫星通信系统上就已经投资了7亿美元,而它不过是一家纯利润只有2%-3%的折扣百货零售公司。

1983年,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这次卫星升空可谓零售业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里程碑。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沃尔玛配送中心的运行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每个配送中心约10万平方米面积。每种商品都有条码,由十几公里长的传送带传送商品,由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到90年代,整个公司销售8万种商品,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竞争对手只有大约50%-65%的商品集中配送。

沃尔玛的送货车队也可能是美国最大的,沃尔玛通常为每家分店的送货频率是每天一次,而凯玛特平均5天一次。沃尔玛的5000辆运输卡车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消费需求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从而要求零售方式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当代零售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种趋势:新的零售业态层出不穷、零售生命周期缩短、零售技术日益重要、各业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营向两极化方向发展、垂直营销系统进一步发展、无店铺销售迅速成长、零售界的全球化趋势。这些复杂多变的形式都要求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战略,才能满足当今零售业销售的需

求。而沃尔玛正是凭借着对零售业不同阶段的认识,使用不同的阶段的信息技术才能得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从而铸造沃尔玛帝国的传奇。

案例Ⅱ联想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念

一、透明鱼缸

企业大了,运营环节自然不断增多,下放到各环节关键岗位上的资源支配权也不断地增加,虽然有大量的纸面制度,但实际上还是要靠关键岗位上的人来把持和掌控,这就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跑冒漏油。如何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控制,这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道难题。联想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用透明流程重构了联想的权力,使采购过程变得透明化,避免了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

职能部门做事,财务部运转资金,而所有的事和钱均需一一对应。这就使得联想本身成了一只透明的鱼缸。联想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用透明流程重构了联想的权力。在联想的流水线中,总经理和部门总经理的权利更多体现为监管范围的大小。简单说,总裁杨元庆有权监察从采购到销售整个流程中联想上上下下8000人的行为——所有联想人在杨元庆那里都是这只透明鱼缸中一只透明鱼;同理,所有采购人员在它的上级——供应经理那里都是透明鱼,除了”沐浴”在上级的目光中外,所有人的开支都要经得过财务监管备案的“阳光”。对于部门经理,上级可以对他进行360度考评,即部门经理周围所有的人都可以对他评头论足,唯独部门经理看不到。在这样的系统体制下,哪里不透明,就意味着那里有问题,发现有不透明的鱼,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它捞出鱼缸。所有的透明化,大大简化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难度。

二、别让“鲜果”烂在手里

所周知,以CPU为代表的IT业产品核心部件几乎一直保持着每半年推出换代产品的速度发展,因此IT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比常规行业产品要快得多。由此,联想把IT产品比作是刚刚采摘的“鲜果”,在生产运送到售卖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造成积压,就会烂在手里。

联想集团的信息化改造已经覆盖了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通过梳理、重组业务流程,使业务信息准确、实时、集成化采集和记录,实现了业务过程的实时、全程监控。也就是说,在一个透明的数据平台上,联想可以看到每一颗“鲜果”的位置与状态,并可以加以合理控制。联想把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缩短到5.7天,应收账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订单周期由75小时缩减到58小时,结账天数由20天降到1天,加班人次从70人削减为7人,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0.5天(此为2007年数据),大大减少了“鲜果”烂在库里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联想内部加深了对企业管理流程的认识,使所有参与者了解每个流程环节的目的和价值,逐步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从历程上看,联想的成长与联想信息化改造工程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信息化促进了联想的成长,联想的成长反过来也促进了信息化改造的深入。

三、信息化需要“革命”

信息化是企业权利的重新分配。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在推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协调权限、消除对抗的作用。联想从1998年11月开始实施ERP,投入上千万、项目进行了4个月后却没有什么成效。在1999年4月18日

联想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柳传志面对联想所有高层职员、各子公司的总经理发了火:“联想花几千万上ERP不是做表面文章,必须做好,做不成,我会受很大影响,但我会把李勤(当时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给杀掉。”李勤立刻站起来表态:“做不好,我下台,不过下台前我要先把杨元庆和郭为干掉。”柳传志下令:ERP做成了,项目组有奖,做不成,所有联想干部奖励都受影响,董事的年终奖扣罚20%。自此,联想的ERP项目进入了快速通道,2000年1月成功并行上线,2000年8月ERP完全投入正常使用,联想的信息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实际上,一把手并不需要真正亲自来解决信息化系统的技术问题,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协调好各个层次权限的分配,并且消解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企业内部必然产生的对抗情绪。

案例Ⅲ海尔:从“企业的信息化”到“信息化的企业”

一、“企业的信息化”:以用户为中心

早在2000年3月海尔公司就开始与SAP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企业自身的ERP改造,随后便着手搭建BBP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量来讲,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来采购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实现三个JIT(just in time 即时),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现在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要求做信息化,其实是做不到的。而海尔在做信息化流程时提出了“零

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的信息化:我没有库存,但是用户要的话可以马上送到,用户不要就不会形成库存,实际上就是全流程的再造。而对于研发,今天研发的产品必须是六个月后用户的需要。

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家电企业库存周转天数是64天,海尔在2008年初库存周转天数是32天,经过流程再造2008年底已经降到3天。

海尔的零库存到现在已做到了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出来后不是放在仓库里去,而是哪个商场、哪个用户已经定了,所以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就是用户要的产品,而不是像很多企业为仓库采购、为仓库销售,海尔企业信息化从这里切入——以用户为中心。

二、“信息化的企业”:企业也是需求链的一环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企业的信息化”相当于以企业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信息化的企业”相当于把企业放到全球用户需求的链条中去,企业只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应该更快地在这个链条中进行运转。海尔要做的是怎样从制造型的企业转化为服务型的企业。

安德森在《长尾理论》里有两句话,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企业应该是低成本提供所有产品,高质量地

帮助用户找到它”。张瑞敏认为,所谓的低成本提供所有的产品,就不是中国企业现在大规模制造,而应该是大规模定制。因为大规模制造一定可以做到低成本。而大规模定制时,虽然是大规模,但是要定制很多型号的产品,还要实现低成本,这对中国企业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向“信息化企业”的转型,海尔在流程和系统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应用重点转向客户需求的获取,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实现动态的预测、订单、库存的高效协同;以用户,客户的需求,来驱动3大应用领域GTM(贸易管理平台)、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实现端到端可视化。例如“人单酬”的系统,围绕销售代表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把销售目标、预测计划、订单、销售速度,产品赢利能力等都全部按人按单来进行索引,销售代表可以看到自己每天的业绩。这个业绩不再是过去的一个简单的销量、销额的数字,员工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了解到:哪些产品组合能更有利润?与客户的预测准确率是否提高?销售的速

度是否符合周单周销?这个系统如同一个销售代表的平衡记分卡,能否提供客户、流程、财务指标、提高的价值以及个人最终获得的报酬等信息。

张瑞敏认为,现在用户面对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全球很多企业,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他需要的产品,要求企业的产品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海尔在这方面的具体探索的就是“虚实网结合”,所谓“虚网”就是互联网,所谓“实网”就是“最后一公里”,也就是鼠标加及时服务。用户在互联网上点鼠标之后,应该是第一时间送达,这就需要跟“最后一公里”的实网—物流网、营销网、服务网等结合。这些要和“虚网”—互联网结合起来,即用户点了鼠

标后企业怎么样送达。现在国家在推进“家电下乡”,海尔在“家电下乡”所占份额最大,就是因为海尔建设了庞大的网络。另外,很多外国品牌和海尔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现在把农村的销售委托给海尔。

三、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商业模式,推进组织重构

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海尔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一条:能不能创造客户价值。海尔所做的是怎样使大家的目标都集中到创造客户价值上,怎样能够协同起来。

在这方面,海尔所做第一步就是改变企业组织结构。按照职能管理原则,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是一个正三角形:企业最高负责人在顶端,然后是一级级负责人下来,到最下边是员工。但是,员工面对的就是客户,客户所反映的问题员工要逐级反映上去,负责人再做决策传达下来,这里面除了内部的消耗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够非常好地直面市场、快速做出决策。现在海尔就把这个三角形倒过来,变成“倒三角形”:客户在顶端,然后是一线经理、员工直面客户,最后一级级下来,企业最高负责人成了最下面的了。这样企业的最高负责人从原来的发号施令变成在最下端为一线经理提供资源。所有的部门在这当中都为一线经理和客户提供资源,从发号施令者变成提供资源者。

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可能很大,但是再大的企业就是三张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海尔把损益表做到一个团队,在倒“三角形”最尖端的企业负责人个人损益表,是要关注这个企业在市场上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企业新的机会就是他损益表的任务。为了防止一线经理和客户承诺后还担心背后的资源没有共

享,所有背后的这些人,比如说人力、财务等都有各自的损益表,这个损益表和这个团队对客户的承诺内部要形成一个契约。过去员工到企业里来干,企业根据员工的职务、能力、所做的工作给员工发工资或奖金;现在完全变成了员工到公司来干,拿到的是公司的资产,拿到的资产必须要增值。员工拿到资产后,企业事先划定做到多少是保本,挣到多少是公司利润,把企业利润留下后,再把所用的费用拿掉,剩下的由员工进行分成。

这样做了之后有三个好处:

第一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

第二,解决内部博弈的问题,建立人单合一的文化。“人”就是员工,“单”不是狭义上的订单,而是有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人单合一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目标,要和市场目标协同起来变成双赢。员工可以给用户创造价值,也可以从这个价值中得到新的价值。

第三,对于管理会计进行新的探索。作为管理会计,说到底就是管理未来、规划未来的会计。一个企业对未来规划得很好,也就是说企业的战略很好,但是员工不能协同,不能直接反映到市场上也是白搭。如果把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变成每个人都来规划未来,并且让每个人规划未来时和自己的未来连在一起,这样管理会计一定会充满活力。

而在传统的IT基础架构领域,海尔也转向“买服务不买服务器”的模式,比如搭建企业内部的云,通过虚拟化平台,实现快速资源调配,获得动态发展和低成本运营的能力;通过SLA服务模式,逐步外包如数据中心、基础运维、应用运维等环节,从而能有

更多的精力投入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EAI(企业应用集成)的建设中。

案例Ⅳ亚马逊:无心插柳,像卖书一样卖云计算

一、云计算的领头羊

IT咨询公司BTC Logic2010年发表报告称,亚马逊和IBM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领头羊,而微软、谷歌、RedHat和VMware只算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亚马逊因Elastic Compute Cloud 在基础设施领域排名第一,亚马逊还在平台领域排名第一,在网络服务领域排名第二,因S3 Simple Storage Service在管理领域排名第三。

Caris&Co分析师桑迪普?阿加瓦尔表示,尽管目前的规模还很小,但亚马逊网络服务的增长率已经超过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并且利润率更高。他表示,亚马逊网络服务2011年的营收最多将为9亿美元,而运营性利润率将达到23%。这高于亚马逊核心业务的5%。他指出:“很少有公司附加业务的利润率高于核心业务。”

二、信息化的无心插柳:云计算概念的产生

作为一家超大型零售企业,亚马逊在公司信息化和规划自身电子商务系统IT架构的时候,不得不为了应对销售峰值去购买更多的IT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平时却处于空闲状态,这在零售企业看来相当不划算。于是亚马逊发现,假如可以运用自身在网站优化上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亚马逊就可以将这些设备、技术和经验作为一种打包产品去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那么闲置的IT设备就会创造价值。这就是亚马逊推出云计算服务的初衷。

亚马逊在云计算方面走在其他IT专业企业之前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看似有些“无心插柳”,但任何技术都源于需求——亚马

逊自身就是云计算的最早用户。在网络互联的需求之上,直接就是亚马逊的最底层的IT基础架构AWS(Amazon Web Services),这包括计算、存储、内容分发等等。正是通过企业信息化变革,亚马逊

三、象卖书一样卖云服务

为了解决这些租用服务中的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等问题,亚马逊不断优化其技术。通过这些研发与优化,亚马逊在云计算技术上持续保持领先。从2004年开始,亚马逊陆续推出了简单队列服务、Mechanical Turk等云计算服务雏形。云计算服务成熟的标志是亚马逊在2006年推出的简单存储服务(S3)和弹性计算云(EC2)。之后,数据和服务都已被放在亚马逊的“云端”了。亚马逊2011年1月推出了一款名为ElasticBeanstalk的服务,该服务帮助不懂计算机代码的新手使用亚马逊的计算资源。亚马逊副总裁哈蒙德表示:“亚马逊继续进行创新,而这是传统公司,例如IBM、甲骨文和微软没有去做的。”2010年,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为SpotInstances的服务。该服务以非传统的方式管理使用率不高的服务器。许多企业会将所有任务集中到某些服务器上去做,同时关闭一些多余的服务器,而亚马逊则拍卖多余的计算资源。最终结果是,亚马逊获得了营收,而不是无用的服务器,客户则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计算资源。

此外,亚马逊的角色非常特殊——它不是操作系统开发商,也不是服务器或存储设备制造商,也就是说它是应用者而非IT系统制定者。因此亚马逊的平台是开放的。但是专业IT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多多少少会限制在自己提供的系统之上,限制了灵活性。此外,正因为亚马逊自己是应用者,因此它卖给企业用户的不仅是云计算

技术,还有自身的经验教训,这些都能够帮助企业用户更好地应用云计算服务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优势,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增长显着。目前亚马逊云计算的注册开发人员数量在去年已经超过49万(2009年数据)。它目前推出的最主要的云计算服务产品,不仅服务分类灵活、收费方式多样,而且定价方式还体现了零售企业一贯的做法。

案例Ⅴ雅戈尔:信息平台——组合式信息化之路

一、数字化工程的十年战略

作为国内服装行业的代表,雅戈尔能够从1979年的一个由2万元资产构成,十多名知青起家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当今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单的第30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第一位,信息化的助力可谓功不可没。从2000年起,雅戈尔凭借十年持续不断的信息化建设,行进在了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前列。同时,十年的投入与积累,也使其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2001年,雅戈尔提出了“决战在终端”的战略,在全国设立了162家分公司、投资了十几亿元,开设了400余家自营专卖店、2000多个商业网点,构成了庞大的终端销售网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行这个网络,雅戈尔与中科院合作,启动并实施“雅戈尔数字化工程”,于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由此诞生。

在这项战略中,雅戈尔希望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此同时,规划雅戈尔集团总体应用需求,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环节,建立沟通雅戈尔集团上下、内外联系的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最终提高雅戈尔集团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及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具体战术上,雅戈尔的信息化体系走的是设计总体框架,即贯彻和执行将单一系统单元外包给IT厂商的思路,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IO韩永生称之为“组合式信息化之路”。

历经十年建设后,雅戈尔信息化已经具备了以采购、生产、配送、零售于一身的集成信息系统,已然成为了业内的典范。

二、立竿见影的信息化效果

在实施2001年~2006年第一阶段规划时,由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就已经非常显着的体现出来了。雅戈尔当时在信息化上投资1.2亿元,而产品库存量比实施前下降了逾30%,节省了2.5亿元的库存成本;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全面提升;繁复的订单处理及采购管理变得自动化;资金的运转效率提高;部门及海外间的沟通得到彻底改善;因人为错误所引起的损失减少了约20%;公司对订单的反应能力增强,生产周期也从过去的90天缩短至45天;量身定制系统实现了零库存生产,仅2003年就给雅戈尔新增加2亿元的收入。显然,如此巨大的变化,隐藏在雅戈尔信息化体系背后的各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组合”,可以说功不可没。

2010年是雅戈尔“信息化十年战略”的收官之年。经过10年的时间,雅戈尔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已经踏上了服装产业的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集成化、快速反应化、控制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良性发展之路。“未来十年,雅戈尔将根据产业趋势和自己的需求,充分展开与263等厂商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雅戈尔集团信息中心应经理说。

案例Ⅵ雀巢的ERP风险之旅

1997年10月,雀巢美国分公司召开ERP项目誓师大会,由50名高层业务经理和10名高级IT专家组成实施小组,目标是制定一套对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都适用的通用工作程序,所有部门的功能──制造、采购、会计、销售等,都必须抛弃过去的旧方式,接受新的“泛雀巢”思维。1998年7月,其中四个模块(三个SAP 模块和Manugistics模块)要求在2000年之前完成。虽然事先制定了进度表,但由于一些代码修改及千年虫问题,在匆忙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反叛心理在不同阶层中开始滋生。员工的抵制情绪源于项目启动时犯下的一个重要错误:主要利益相关者小组中没有来自那些受到新系统和业务流程直接影响的团体的代表。所以,结果就如同雀巢美国分公司副总裁兼CIO杰丽·杜恩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总是令销售部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带给他们的东西与他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关系。”杜恩称之为她犯下的近乎致命的错误。

2000年初,项目实施陷入混乱,工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新系统,甚至连新的工作流程都不明白,没有人想学习业务运作的新方式,公司士气低落,预测产品需求的员工流动率高达77%,部门主管和他们手下人一样迷茫。抱怨增多的时候,ERP实施出现停滞甚至撤退。2000年6月,项目搁浅。

2000年6月,雀巢暂停了项目的实施,从头做起,抛弃了预先设定结束日期的做法,定期调查用户对变革的反应,当有反馈信息表明需要进一步的培训适应时,推迟实施。CIO杜恩说从中得到了很多惨痛的教训:

1 不要采用工程化的做法为项目实施过程预先设定期限。应该先分析项目需求,然后确定需要多长时间实现这些需求,定期调查用户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暂停实施,学习适应,再继续推进。

2 定期更新预算估计。在项目实施的漫长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能在某一时间段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预算可以将棘手的问题降至最少。

3 信息化不是软件的事。将一个新系统安装就绪是很容易的,真正难的是改变那些将要使用该系统的人们,使他们能适应新的业务流程。

4 没有人喜欢流程变革,尤其当他们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那些因流程变革而受到影响的人需要特别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多进行交流沟通,在实施前、中、后衡量人们的接受认可度。

5 不要忘记整合。单单安装新系统是不够的,要确保各个部分能相互协同工作。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信息人才不足。 4.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5. 企业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 6. 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 7. 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 8. 环境问题。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 (2)低成本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可持续原则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 (4)企业的应用基础。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8)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信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占我国 注册企业99%以上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

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报告 1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的必然过程,信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是研究和推进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IT企业制定发展策略和政 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提。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启动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项目,并于底公布了调查结果。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分布于各个行业的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838家企业。本次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 1.硬件装备状况 (1)硬件平均拥有量 PC机的平均拥有量为265.2台,最多拥有2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拥有量为33.5台,最多拥有台;服务器的平均拥有量为33.5台,最多拥有2万台;集线器的平均拥有量为18.8台,最多拥有900台;各项设备的最低拥有量都是0台。 2

硬件的平均拥有量与企业规模相关。规模较大的企业硬件的拥有量较多。但服务器的情况有些特殊,大型企业的平均拥有量高于特大型企业。 硬件平均拥有量与行业的交叉分析显示:采矿企业PC拥有量遥遥领先,可能与此类企业的较大规模有关。交通运输邮政企业的笔记本电脑拥有量略高,可能与其工作移动性较高有关。(见表1) (2)PC百人拥有量 每百人PC平均拥有量为7.79台。分行业每百人PC拥有量,制造业中的电子和其它行业超过了平均值,分别为13.48台和8.97台,其中电子行业百人PC拥有量在所有行业中最高。拥有量超过了平均水平的还有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采矿业的拥有量最低,只有3.7台,这可能与采矿业的职工结构有关。低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还有机械、化工、医药、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还有,随着企业规模的减小每百人PC拥有量随之减少。 3

ERP学习心得

erp学习心得体会 会计1202班 121101081 张政 经过一个学期对erp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及其应用软件的知识,对erp的原理及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使我受益匪浅。erp原理与应用是前沿的学科,它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处理订单过程以及处理订单成本,erp体现了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并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所以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将来要在企业中大展身手的我们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erp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很大的用处和好处。它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信息和时间等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的各项业务。erp可以帮助制造企业或者其他类型的企业管理主要的业务,包括产品计划、零件采购、库存维护、与供应商交流沟通、提供客户服务和跟踪客户订单等。它通过自动化方式及时采集各种原始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质量,从而降低了财务记账和财务记录保存的成本。erp的优点还不仅仅如此,它使得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确定生产批量和调度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由于无法及时协调而出现的差错率,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可以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 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目前erp还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一点,由于它是依托于计算机的软件所以一旦企业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遭到威胁或者病毒入侵等,会给企业带来相当严重的危害,不仅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会带来严重危害,并且还会使企业信息系统的丢失或外流。此外它实施成本高昂,大多数erp系统的实施都超过了预期的成本和项目期限。还有就是由于组织流程和结构的变化,造成企业内部员工的消极抵触,经常与企业的战略冲突等问题的出现。 经过老师这一个学期的对erp介绍和教学之后很遗憾我们不能真正的在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但却也多多少少在模拟应用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并得到了实践。对于一家要持续经营的企业,如何去经营这家企业,是否要变卖厂房,投多少广告费,如何选择定单,下多少定单,生产某种产品,开发某种产品和市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要事先规划好,每个环节都需要提前计划清楚。我们所学的 知识很多通过到实践中去后,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知识,想得更透彻。 通过erp的学习,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团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每个角色都以企业的总利益为出发点,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才能赢的目标。erp的成功力量来源于企业管理层,项目团队,软件供应商,企业员工,企业现状及企业文化,以及团队所有人之间的良好沟通。erp课程的学习强化了我们的管理知识,训练了管理技能,并且练习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体会到了企业管理的严密性和严谨性。从这门学科中我学习到了团队,合作,共赢是企业市场生存规则,始终贯穿整个企业生存。还有,做事一定要有规划,不能盲目地凭着自己的意向。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非常的重要。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是我们都能予以队友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只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不会对他的工作指手画脚,决定依然由他自己定。当发生了失误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埋怨与指责,相反大家会更振作,会鼓掌互相打气。在课程中也深深得体会到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广告的预算和现有资金的关系、原料的采购和下期生产的关系、原料的采购和现有资金的关系等,这都要求各个部门要进行及时的沟通,提供并获取有效的信息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 这些是我对本次学习和实践erp的最重要的体会。很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学习的机会,让大家建立起了很强的团队意识,并且学会了将来在真正的企业中也需要保持这种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为我们将来毕业走入社会积累了实践经验。

企业信息化发展地现状

企业信息化系列现状篇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十年代进行铺垫,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 意识上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许多大中型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与此同时,网络化发展为中小企业利用信息,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并不逊色。 2. 需求上 1)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

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2)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 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3. 应用深度上 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 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

企业信息化状况

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当低,只有极少的企业会用到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是打电话,发传真,进行联系沟通,也只有极少的会用到Email来进行沟通传递,只有少数的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递,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往往流于形式,往往只能在部分领域实现信息系统的部分职能,甚至成为形象工程,成功案例不多。近两年来,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迫切需要生产企业将信息化提升到长远规划、战略发展的层次上来。 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总的来说,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也确实从中受益,如一汽大众、长安、柳州五菱等,ERP、CRM系统得到普遍使用。企业的信息化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例如东风汽车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由“传统流程信息化”→“IT 为主的信息化”→ “业务流程再造和IT促进的信息化”思路上的变迁。 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同,尤其在SARS爆发的特殊时期,许多准购车者纷纷借助网络查询信息,企业之间也通过网络联系,使得电子商务空前火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尤其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个特殊事件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开发了“网上公告申报系统”,这对促进企业、行业信息化进程大有益处。 而一些企业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这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主要障碍。这些都是在企业高层介入下才能完成的,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重视并参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因为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资源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如何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此外信息资源规划涉及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只有高层领导才能决定这些重大的事情。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一项战略工程,从决策决定到组织实施,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组织好队伍,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的密切合作,搞好计划控制。 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总结与展望

企业信息化总结与展望 企业信息化,这个范围挺大,不是上个ERP上个CRM这么简单。 我也不分类了,说说能想到的直觉。往往脑子里第一反应出来的,就是记忆最深刻的。 1当然就是SAP画皮门。这个门想想也是必然要发生的。就像暴雪魔兽在中国网游迷心中的位置一样,如神般捧着,不容一点质疑,日本游戏业的创新和进展一点不看,还在拿着韩国的老套引擎换点策划和美工就大肆营销想搞白花花的银子。走下神坛,是必然的。过去中国人老说美国制度怎么好怎么好,这不,美国的麦道夫,美国的连环即溶陷阱把美国政府都拖进去了。走出去的中国人,已经平和的看待世界和我们自己。 2振兴计划。看了看,都是和液晶面板、LED照明、太阳能、风能、通信有关。好似要互联网、通信网、电视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今年也兴起,和振兴计划也挂钩,也是电子产业,传感器、通信、自动化控制。3G和这个也是关联的。而IBM 宣讲的智慧地球,其实也是和这个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我都把这些热门词都放在一个话题里。这些虽然都在2009年没有在企业信息化行当发挥出来,但这个基础已经在铺垫。未来的企业信息化要在这个基础上来看来思考来创新来做,大家一定要好好开沙龙探讨探讨这个问题。如果这个环境有了,我们能比现在多做些什么,能多解决些什么现在无法很好很优化很降成本的事情? 3YESPPG。虽然PPG去年崩了,但是它留下的模式非常令人深刻。携程已经用电子化+资本化+职业经理化,成功的整合了传统资源。但毕竟携程只是一个电子机票分销商而已。而PPG更是深刻影响传统企业,因为从设计、品牌、营销、生产、

物流、配送、销售、支付、客服,是深度的整合的,而且是职业化管理、资本运作、高度依赖信息化联网协作。我特别也想了解温州协作生产模式,也想了解深圳山寨生产模式,也想了解目前深圳、东莞的代工大厂如今状况如何,也想了解温州宁波内销创品牌做渠道的一年来的酸甜苦辣,谁能和我一起交流交流。 4行业今年一直没有大动静。但其实各行各业都挺猛,但信息化就是不温不火,说明有问题。否则信息化更要发挥大价值,现在却没有这样结果。问题在哪里呢?看着这些行业,大家能想到些什么?电信、银行、保险、金融、证券、医疗、教育、交通、公路、铁路、民航、港口、政府、航天、电力、汽车、钢铁、制造、仓储、物流、零售、石化、烟草、旅游、酒店、家电、煤炭、服装纺织、房地产、船舶、建材。这些涵盖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大头份额,信息化为何不温不火?大家再做个主题交流交流,点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5今年年初喊金融危机,中国企业死亡多少多少,外贸堵死、原材料价格飞涨、资金链紧张,怎么办,怎么办?于是用友喊出来的是企业加速升级、加速转型,发布中国百位CEO调查报告。而到了年中,中国又说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影响开始触底反弹了,就连美国都在反思中国的政府管理模式,美国也有国企了。在这个节骨眼,金蝶发布了中国管理模式。全球还在挣扎,中国却一枝独秀,为什么,一定是中国企业做对了一些什么。这就是中国管理模式。用友的U9今年宣传态势挺猛,多组织、第一款SOA。金蝶当然不甘示弱,发布EAS7.0,号称最符合SOA。因为金蝶就参加了开放组织的应用架构推广,缩写TOGAF。大家都在说SOA,但都说不清SOA。我就简单说一句,从技术人员角度看,就是we bservice、接口interface、以业务思路设计接口。管它微软SOA对还是IBM的SOA对。 6SAAS今年挺惋惜,特别怀疑SAAS又会像当年ASP一样陨落。因为当年ASP未

我们国家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大三的我来说,其实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和一些专业的书籍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信息化这方面的知识,下面就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这方面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要谈论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包括产品设计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我们也都知道,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经济政治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飞速普及,使企业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并且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企业来说都渴望自身快速发展。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利用其得到行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信息等,同时也可以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作出积极的市场反应,达到了企业迅速发展的目标。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和针对性、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不到位等诸多制约因素,所以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 其实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现在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据统计,欧美几乎100%的企业装备有部门级的信息系统,超过6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而协同商务模式的应用也不是一件新鲜事;我国虽有60%的企业已经装备有部门级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但只有不到3.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至于涉及协同商务模式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其应用率还不到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一些小企业信息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与企业管理变革要求相差甚远。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03-22 14:54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6.5%;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69.4%。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 中,85.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

信息化心得体会

信息化心得体会 信息化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听了专家的讲座和培训老师的指导后,我感触最深的是微课的认识与制作方法。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微课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在程教授和孟校长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

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如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微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 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例如:在这次培训中,我根据本学科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我选择了“习作”指导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让学生在短暂的10分钟内对习作审题、习作方法等内容进行微课的设计。这节微课在前一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微课的设计,突破了本节习作课中帮助学生审题和习作方法教学的两个重难点。 三、培训模式微课化 在这些培训微课中,老师讲解非常明了、清晰,只要培训者发时间去观看,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即使一下了看不明白,可以反复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

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

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報告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治理软件分会副秘书 长李岩 前言信息化无疑是当前企业治理中最时髦的概念之一,作为一家现代化企业而言,不开展信息化建设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然后,企业关于信息化的认识却是千差万别,企业关于信息化的要求,更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为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对信息化的需求,2002年10月-12月,21CN网站(21cn )与支点网(topoint .cn)通过网络联合开展了一项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活动。截至12月15日,共获得3943个有效样本,调 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样本构 成 本项调查吸引了大批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的参加,依照受访者填写的个人身份,在样本中,企业总经理、CEO约占6%,CIO 或其他IT相关人员占14%,CFO及其他财务人员占5%,营销及销售人员(MARKET/SALES)占11%,业务人员占14%。从

样本的这一构成情形来看,本次调查差不多反映了企业中与信息 化相关的各类人员的综合意见。 运算机数量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受访者企业中,运算机的数量从10台以下到100台以上不等,其中有28%的企业拥有100台以上的运算机,代表了一部分信息化要求较高的企业的情形,同时,也有约一半左右的企业运算机数量在20台以下,反映了一部分小型企业的状况。

单位中使用运算机的人员数量是企业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97%的受访者企业有需要使用运算机进行工作的人员,其中运算机使用人员在20人以上的,占51%。一样说来,运算机系统的复杂程度是随着用户数的增长而呈几何级数增长的,20个用户以上的运算机系统,差不多属于复杂的系统,需要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开发,才能够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因此,从调查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运算机应用差不多达到需要专业化开发的程度,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专业化服务的市场空间十 分庞大。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一: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关于信息化能力建设的远程继续教育课程,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学习之后有了一些心得,现将心得体会如下: 1、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 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 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3、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 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4、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短些,但我通过学习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还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 【篇二: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参加了2015年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班,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

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

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

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容。调查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xx年,我公司信息化工作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信息化建设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化工作开展顺利。 一、企业基本情况 ㈠公司的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公司成立于1958年3月,为当时承建西北核武器某研制基地而建,初建时名称为“建工部直属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隶属于建设工程部。1959年公司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更名为“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1965年,为西南三线建设,公司迁至四川绵阳,公司名称为”国营西南第二四建筑工程公司”。1982年二机部更名为“核工业部”,公司名称为:“核工业部二四建筑工程公司”。1988年撤销核工业部,成立“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公司名称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二四建设公司”。199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公司注册名称为“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公司。”1999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大军工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成立,我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 组织机构: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独立核算生产单位9个,非主营业务独立核算经营单位4个,主要分布在四川绵阳、河北燕郊、上海江桥、浙江海盐、福建厦门等省市区。总部管理机构设置为:人劳处、财务处、规划发展处、经营管理

处、质量安全处、核电管理部、经理办、政工处等13个管理工作部门。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三级核算模式。 人员结构:截止xx年8月31日,公司现有在册职工3345人,其中:管理人员1501人,工人2044人;大专以上文化的712人,研究生3人;高级职称的63人,中级职称的329人,初级职称的655人,工人技师35人;共有离退休职工6328人。 ㈡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核心业务为核电工程、核工程、国防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工业与民用建筑市场主要经营房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工程、起重设备安装、消防设施安装施工、建筑设备租赁服务和新工艺研究与开发等。具有房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公路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等10余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以及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1000MW民用核承压设备安装资许可证和四川省建筑安装企业安全许可证、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证、施工企业试化验室壹级资质证书、国防计量标准证书等。于1999年3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xx年12月通过ISO14001:1996及OHSAS18001:199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 系统中。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

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