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的思考

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的思考

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的思考

关于文化的思考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带来了漫长的屈辱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带来了新鲜的文化。虽然保守的中国人最先是以不屑的目光看待西方的文化,但“师夷长技以制夷”无疑是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重要一步。尽管中国没能在洋务运动中再次崛起,但源源不断的西方先进思想给中国的文化带来了一次次碰撞,走上革命的道路。

这一段历史不禁让我们反思:固守成规,闭关锁国只会夜郎自大,只有勇敢的接纳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才能开拓视野,拥有崭新的时代。

但是,一味地接纳新的事物或是一味地摈弃传统也有其弊端。众所周知,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由学生发起的,工人阶级为主力的运动向来被我们所称赞。但是,不少的文学作品中确是对其褒贬不一。因为就如文革时期一般,学生们在狂热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怂恿下,放火等暴力的游行示威活动成为常见的形势。大量的儒学经典以及珍贵文物被付之一炬,很多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无法得到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现代社会与古代思想文化的一种断层。

综上所述,既不固步自封,又不崇洋媚外,要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文化才是正确的做法。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基本意义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基本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1949年10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毛泽东思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胜利。 其次,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个政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自己,并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正确的斗争纲领、方针、政策;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领导人民进行胜利的斗争;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勇于坚持真理并修正错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这样的政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 再次,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武装斗争。这支军队,必须有正确的建军原则和战略战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相结合,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路线。 第四,必须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强大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势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对资产阶级同盟者执行又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坚持发展进步势力,孤立右翼势力,不断地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虽历尽千辛万苦,却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第五,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无产阶级革命从来都是国际性的。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必须尽力争取一切可能的国际援助。但是,任何国家的革命,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决不可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任何别国身上。无产阶级只有依靠对本国情况的深刻了解,制定正确的政策,紧紧地依靠本国人民,把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经验是极其丰富的,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他们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提出并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论联合政府》(1945年)明确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第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第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但又在一定历史时期必须采取的国家形式。 第三,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第四,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革命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内容。

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我们又把它称之为中国革命新道路。这条革命道路之所以“新”,它“新”在哪里呢?那就是它“新”在不是走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而是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中国革命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是照抄照搬俄国经验继续坚持“城市中心论”呢,还是应该根据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这是一个关系革命是否成功的重大问题。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1)从在城市开展工人运动到在农村创建根据地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2)从长征胜利到抗战兴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论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论述 发布日期:2013-10-17 浏览次数: 3039 来源: 中共中央文 献研究室 字号:[ 大 中 小 ] 政府中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如客饭,办公费,灯油杂费,都须尽量减少,尤其纸张信套,更可以节省使用。这一切节省,虽在各部分为数甚少,但积少成多,并可以养成苏区中更加刻苦更加节省的苏维埃工作作风——这是万分必要的。对苏维埃中贪污腐化的分子,各级政府一经查出,必须给以严厉的纪律上的制裁。谁要隐瞒、庇护和放松对这种分子的检查与揭发,谁也要同样受到革命的斥责。同时要注意到经费节省,决不是工作减少,相反的,在刻苦的精神之下,还要使工作的效能更加增大起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四》(1932年7月7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9页 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 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38年4月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2133页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变过来。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1939年5月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3页 为了整个革命的利益,我们不应该姑息那些官僚主义者及贪污浪费者。这在全党全军中必须进行深入解释和动员,为革命的胜利、我们的光明前途与新中国的创造而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物质资财。对民力、对物质资财的不爱惜,无异于对党对革命不负责任,无异于犯罪。 刘少奇:《克服困难,准备反攻,为战后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1942年7月20日),《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页 有个别的干部是被物质所诱惑,因而不愿忠实于共产主义的神圣事业,完全腐化了;另有若干干部则起了霉,要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才能恢复健康。所有这些坏事,所有这些弊端,在一部分军队与一部分机关学校的干部中,都是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的,今后所有军队与机关学校的一切上级领导机关,必须着重于照顾全局,掌握政策,对所属各单位的生产活动一定要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检查,绝对不容许再有各自为政,闹独立性,破坏政策,破坏法令,侵害人民利益,各单位互相斗争,互相妨碍,以及干部中贪污浪费赌博等现象再行发生。如再有这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启示有以下四点: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三)、坚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四)、坚持实行人民民主。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促使共产党以更加独立的姿态,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探讨中国革命的实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其基本内容有:⑴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毛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从客观上来讲,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为它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特殊性质的社会具有过渡性,它的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毛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同样,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条件也不具备,只能建立一个全国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国家制度,即使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①在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有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②在经济上,要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于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友谊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以此消灭旧的经济制度,建立以国营经济为龙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③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他在《再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3、新民主主义的领导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历史的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关于中国革人民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的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取得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理论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先进文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印证价值功能。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仅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记载,为革命牺牲的江西籍烈士就达25万之多。一部红色文化史忠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这是其一。其二,红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三是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文明传承价值功能。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功能表现在:一是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就是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 自己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四”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化,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毛泽东思想之后,又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无疑,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传承性。二是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体现。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 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一是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二是红色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近年来兴起的红色旅游之火暴是始料未及的,除了人们对那段红色年代充满向往之外,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敬仰那些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人们在红色旅游中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山河是美的,红色热土承载的红色文化也是美的。革命老区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古朴淳厚的民俗民风,使旅游者在愉悦中感受山河之美,体验华夏民族的博大精深,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及答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C)。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3.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4.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5.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C) A.《民众的大联合》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6.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之一的论著是(B)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联合政府》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8.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B) A.对军队的领导 B.对农民的领导 C.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B)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10.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B)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1.中国革命阵营实现壮大自己、孤立和瓦解敌人而采取的政策是(C) A.加强地方政权建设 B.实行军队内部民主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1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B)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中共一大纲领 D.中共二大纲领 1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A) A.对待农民问题上 B.对待小资产阶级问题上 C.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 D.对待地主问题上 14.抗战初期中共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复习指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复习指要 一、考向标――解读新课标:新课标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新课标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要分层次要求安排学习,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理解难点,依据新课标的提示把握复习方向。 二、知识线索和阶段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这段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后,在艰难的探索中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断的走向胜利。 这段历史被划分成三个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阶段特征:是中共开始领导中国革命,并成功的找到了一条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知识精要: 1.五四运动:⑴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⑵口号以及由此可以看出的五四运动的性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帝爱国运动。⑶进程:6月5日前,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⑷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初步胜利的原因: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5)意义: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共的成立:⑴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⑵意义:从此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革命政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3.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4.国民大革命运动:⑴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是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⑵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⑶意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北伐――国民大革命的高潮:胜利进军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胜利进军的原因:⑴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⑵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⑶北伐军的英勇善战;⑷正确的作战方针等。 5.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开辟了中共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6.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转向农村进军,开辟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部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7. 长征:起止时间和标志:1934年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意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8. 遵议会议: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主要内容: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伟大的抗日战争: 阶段特征: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深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知识精要:九一八事变:经过:1931年,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结果: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沦陷。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西安事变: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新局面的到来。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卢沟桥,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抗日战场的重大胜利:血战台儿庄的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斗志。百团大战:特点: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影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们抗战的信心。 中共七大:背景:世界人民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都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内容;意义: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最终结束。 (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阶段特征: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中日民族矛盾的消失,国共合作关系再次破裂,为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以及支持他的美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并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简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简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大学期末考试要点毛百度文库 简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劳动队伍 以农业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给农民,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 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即民族科学、大众文化。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给农民,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给新民主主义国家,保护民族工商业。无产阶级反民主的大众文化纲领,就是反无产阶级的文化纲领。 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基本程序概要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如下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一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给农民;二是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给新民主主义国家;三是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即民族文化、科学文化和大众文化。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总结了党领导革命斗争近20年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在党的七大上,他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阐述,正式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引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总结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2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继承,但反对一 切落后的糟粕的文化内容,充分考虑人民的感受和时代发展。其主要 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作风和气派,又充 分考虑到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整体文化素养比较低的现实,为了劳苦大 众都能理解和享受,采取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扭秧歌、戏剧、说唱画报、腰鼓等,都既能够彰显民族特色 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扭秧歌,腰鼓起源于陕北、延安一带地区,扭 起秧歌打起鼓,它是一种表现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的艺术形式,人民群 众将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态度转化为一种精神享受,以此来表达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扭秧歌、腰鼓等文艺活 动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这些文化形式不但成为庆祝节 日的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而且已经成为社区、乡村广场文化的主要 形式之一。同时,这些带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活动也被广大国际友人所 喜爱,他们竞相模仿,不亦乐乎。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 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使其具有 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民族性。民族性是指文化的民族形式。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内容上,要求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与封建文化的 侵蚀;在形式上,要求不与帝国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奴化文化等落后 的文化为伍,具有自己的特色。新民主主义文化要充分显示其独立性,把争取民族独立和文化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与封 建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体现着鲜明的民 族精神和民族内涵,在表达方式上使用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也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封建礼教、破除陈规陋俗,采用丰 富多彩的形式向农民灌输新的文化思想。在新文化的指引下,千百年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岳麓版学案) 【课程标准】 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课标解读】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应掌握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标志、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应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阶段:中共成立初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每一个阶段中重点掌握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展的典型事例和影响。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国共第一次合作、井冈山道路建立的原因、过程、影响。红军长征原因、会议、影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敌后战场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 3.抗日战争:应掌握日军侵华的史实(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主要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配合作用,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注意比较抗日战争与列强侵华的其它战争结果的不同及结果不同的原因。 【考试大纲】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新民主主义革命 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知识梳理】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背景: 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 4.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的帮助。 (二)标志:中共一大 1.召开:1921年上海,后移至。 2.内容:通过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建立,废除,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选举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 (三)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将现阶段的目标修改为。 (四)意义: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二、工人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一)工人运动首次高潮:(1922年-1923年) 1.主要原因:领导工运是党中心任务;1921年8月成立最高领导机构。 2.主要内容:以为起点,为终点。 3.历史影响(教训):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识记;易考选择题)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1)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考点: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回答的疑问】(3)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进行了系统而又完整的概括。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要性【考点: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 (2)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现实可能性【考点: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中国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节食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发展道路。从革命实际出发,是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它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劳动人民成为主人实现了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方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过程:a.1953年以前,国家对私营工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对私营商业采取经销、代销的形式,将其逐步纳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从1954年起,有计划地发展公私合营企业,即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发展。c.1955年11月确定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阶段。d.1956年底,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的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4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答: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解决。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

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统一战线的建立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

(完整版)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区别与历史关联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区别与历史关联 (1)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并用来指导革命和建设的两大思想理论。 (2)两者的区别: 第一,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并直接服务于民主革命,以革命为中心,并以毛泽东的思想创造为其主要标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史实践之中,以邓小平的理论贡献为其关键,以建设为主旨。 第二,社会主义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标,要废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而新民主主义革命锋芒不是指向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中国当是的社会背景制定的救中国的路线方针,其目的是怎样救中国;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其目标不仅是救中国,而且是怎样发展中国,怎样使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三)两者的关联:新民主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造了理论的和实践的前提和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则是前者的历史和逻辑的发展。 第一,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两个历史巨人为核心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 第二,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赖以形成的思想方法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基本原理。 第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其实践基础都是中国的国情。 第四,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实质上和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比如,在政治建设方面,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强调要突出“人民主权”,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体,“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的政体;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则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经济建设方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则允许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存在,强调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和利用外资。 在文化建设方面,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整个国民文化还是新民主主义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全面继承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并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