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89?

□王

哲,郭长侠,董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摘要]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它有助

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课程中所学的实践技能,也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色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计必须要实现实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衔接。[关键词]课程设计;模式;步骤[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06)04-0089-03

[收稿日期]2005—12—15

[作者简介]王哲(1981—),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

网络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思路、专业结构、管理方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坚持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培养社会所欢迎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基本特征之一。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部分,而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起到关键的纽带作用。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模糊了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实验应具有时间要求,即与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同步进行,还应按统一的格式要求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课程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环节。课程实验的考核一般是对课程实验项目及实验操作水平的考核;课程设计是围绕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内容所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它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实现由知识向智能的初步转化,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检查过程。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具有适当水准、适当内容和结构优化的教学实践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设计、开发、总结的能力以及协作和创新意识。课程设计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专业性质的不同,理工类各专业至少应安排三至四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是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停课1至2周去完成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课程设计不够重视,课程设计的要求不够规范,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对课程设计的课时及实施步骤的叙述不明确,甚至遗漏。为规范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认为: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设计题目、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形成市场意识。在课程设

第20卷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 ol.20No.42006年8月Journal of Jilin Province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August 2006

?90

?

计中以贴近实际的、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作为设计题目,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热情,并以真实的过程和设计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鼓励和引导学生沿着探索、研究的道路进行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模式规范中应采用阶梯式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网页制作与网络建设》课程为例,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

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完成两项任务:课程设计的选题和制定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选题

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原则上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便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正确合理地选题是做好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课程设计的题目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课程设计题目应符合所选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所学课程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二是选题需要提交教研室集体讨论以确保课程设计题目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和题目结果的可预测性;三是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允许学生自选或自拟题目,并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同意。为了遵循以上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选题:一是从实践教学中选题。实验室有许多设备、仪器仪表,生产厂家在设计时有考虑不周的因素,需要局部改进设计;例如,直流电源输出无保护等。二是从生产实践中选题。某种产品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工艺的改进、设备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建设;只要深入下去,就可以找到“真题真做”的题目;例如,鼓励学生为所在系(学院)制作网页、搭建BBS 论坛等。三是从市场需求中选题。从一些市场发布信息中,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产品设计等;教师可以将需求接过来,结合所选课程内容,带学生一起搞,使学生受到锻炼。

当然,在课程设计选题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避免所选题目过于简单、内容太少,导致设计任务不够饱满,造成时间过于充分,设计者无事可做的现象发生;也不应该出现题目太难,导致脱离设计者实际能力的现象;更不能让“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现象发生。

(二)制定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在确定课程设计的选题之后,应及时制定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任务书由任课教师编写,任务书应包括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及设计成果要求等内容。课程设计指导书由学生编写,它包括设计进度安排、主要技术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参考性解决方案以及参考资料等内容。同时,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应各一式三份,一份交给学

校封存,一份交给指导教师保存,一份与学生设计成

品合订。以下是作者所在学校《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课程的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阶段

经过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后,就进入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设计题目提出设计方案并加以论证,细化设计方案,方案的试验和调试以及提交课程设计指导书和设计成果。

(一)方案论证

无论是开发某个工程项目,还是设计一种产品,其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对于设计者来说,完成设计的标准就是尽可能去满足和实现这些需要。因此,在方案论证过程中,学生应该搜集汇总现有同类功能产品的文献和资料,初步形成能够满足设计任务的各种方案,并从技术角度、经济角度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论证,从中选出既满足技术指标和设计需求、又有最大可能实现的方案。同时,确定方案的结构形式,完成总体布局草图,并认真填写课程设计指导书中相关内容,例如,设计进度安排、参考性解决方案以及参考资料等。

(二)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方案论证基础上建立产品模型,确定设计对象的主要参数、明确各部件的设计任务、部件之间的接口参数、协调关系、并保证有足够的精确度,以便做出完善、精细的设计。为达到这个的目标,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全面了解设计产品的规格,并确定其是否能符合实际要求;例如,在以建设学院BBS 论坛为题目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应细致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明确论坛应具备的功能。二是要对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深入细致的探索;例如,在以学院网站为题目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深入的了解学院每个部分的职责以及它们各自的需求。三是要在分析和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做出明智的假设和决定。四是要引导学生采用创造性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方案的可靠性。五是要求设计者认真填写课程设计指导书中关于主要技术重点和难点分析的相关内容。

(三)方案试验及调试

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设计方案,任何一个设计方案都会存在瑕疵和缺陷。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

中必须对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和调试。也就是要按照总体方案的参数和性能指标,精确地对每一个部件、零件进行制作及调试。例如,针对学院BBS论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调试等。同时,学生应该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指导书中的相关内容。

实际上,方案设计过程和方案试验及调试过程是相互交错进行的。这是由于人们受到经验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理论设计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因而导致对总体方案的某些修改。另一方面,有些部件尚须在产品总体试验后才能定型。

(四)提交课程设计指导书和设计成果

这是课程设计具体实施阶段中的最后一步,设计者应归纳和总结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指导书,整理设计成果以及设计论文。保证设计指导书和设计论文叙述简洁、语言通顺、内容完整、书写规范。并反映出设计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设计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及评定阶段

阶梯式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课程设计的考核及评定阶段。在这个阶段,指导教师对本组内每名设计者进行设计成果的考核和成绩评定。原则上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反对照抄照搬或依赖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达到教学基本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一般地,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下述三个方面的标准对课程设计进行考核和评定:一是设计者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工作表现、设计和动手能力、设计与制作质量;二是设计方案的正确性,说明书和图样的质量;三是设计者的课程设计答辩水平。最后,课程设计的成绩一般由指导教师和课程设计答辩小组两部分评分组成。其权重由课程设计自身的性质决定。成绩分布要求合理,优秀者一般不超过答辩人数的20%。以下是作者所在学校《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课程的课程设计评分等级及对应的百分制分数:

综上所述,课程设计始终要围绕着学生这一核心要素来进行,要以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认知为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认知特点,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认知技能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知识内容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学校教育相对于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世界范围的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科思维品质与思维素质的培养,注重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学。因此,贯彻执行实践教学的培养原则,搞好课程设计教学工作,对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海波,孟凡丽.课程设计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走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2]李卫平,余宁.探寻高职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的办法[J].职教论坛,2004,(11下).

[3]王朝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10).

[4]王俊峰,薛鸿德.理工科学生怎么搞毕业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On Course Design Mode

Wang Zhe,Guo Changxia,Dong Guang

(JilinProvinceEconomicManagementCadreCollege,Changchun,Jilin130012)Abstract:Cours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section in instruction procedure,it is a useful method to complete instruction plan and reach instruction goal.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in class,and raising student's quality for various aspects.In order to nourish higher vocational applied personnel,every major's course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ust realize practicalness and theoreticalness.

Key words:course design;mode;step

[责任编辑:张强]

?91?

课程设计定义

课程定义一. 课程定义: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二.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优点:第一,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第二,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第三,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缺陷:第一,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地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和肤浅的;第二,学习单元可能被

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第三,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国家课程也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二者关系:首先,从课程价值观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之关系的层面;其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再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 三.课程设计的层次:1.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主要解决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主要结构等等。),2.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以宏观的课程设计为前提和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宏观的课程设计具体化为各门课程的大纲或标准,并且以教科书或其它形式的教材为物质载体表现出来。),3.微观层面的课程设

软件课程设计需求分析

普通话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系统 需求分析 项目名称:普通话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系统撰写人: 专业: 指导老师: 2012年3月19日

摘要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无时无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在教育体系中,网络的应用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网络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校园网建设逐步成熟,基于Web的也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它即简化了传统的考试模式,节约人力物力,也可以有效利用校园网资源,辅助教学. 该系统采用了目前流行的B/S模式,即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体系结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客户端采用IE浏览器和服务器连接,最终形成了基于 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该系统具备了以下功能:学生信息管理、成绩查询等功能. 论文以基于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用UML来构建在线考试系统模,后台采用数据库相结合. 际需求出发,论述了开发普通话等级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系统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讨论了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并通过UML分析对系统设计及实现。 设计思路和方法采用瀑布模型开发,用统一建模语言 UML进行描述,经历了文献检索,需求分析,分析模型设计,数据模型设计,构建级设计,系统部署,系统测试六个个环节。。实现了用户登录、注册功能,出题组卷功能,考试评卷功能以及用户信息查询功能。 关键词:普通话等级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系统; SQL SERVER2005

目录 一.摘要 (2) 二.背景 (5) 三.简介 (5) 1.设计目的 (5) 2.开发环境 (5) 3.程序功能 (6) 4.系统实际需求特点 (6) 四.整体规划思路 (6) 五.整体性需求分析 (6) 六.功能需求 (9) 1.业务规则 (9) 2.普通话等级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系统登录 (10) 七.数据库设计 (12) 1.概念模型设计 (12) 2.数据表结构 (12) 八.系统结构设计 (14) 九.对性能的规定 (15) 1.灵活性 (15)

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89? □王 哲,郭长侠,董 光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摘要]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它有助 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课程中所学的实践技能,也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色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计必须要实现实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衔接。[关键词]课程设计;模式;步骤[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06)04-0089-03 [收稿日期]2005—12—15 [作者简介]王哲(1981—),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 网络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思路、专业结构、管理方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坚持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培养社会所欢迎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基本特征之一。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部分,而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起到关键的纽带作用。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模糊了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实验应具有时间要求,即与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同步进行,还应按统一的格式要求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课程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环节。课程实验的考核一般是对课程实验项目及实验操作水平的考核;课程设计是围绕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内容所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它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浅谈课程设计模式 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实现由知识向智能的初步转化,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检查过程。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具有适当水准、适当内容和结构优化的教学实践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设计、开发、总结的能力以及协作和创新意识。课程设计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专业性质的不同,理工类各专业至少应安排三至四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是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停课1至2周去完成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课程设计不够重视,课程设计的要求不够规范,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对课程设计的课时及实施步骤的叙述不明确,甚至遗漏。为规范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认为: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设计题目、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形成市场意识。在课程设 第20卷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 ol.20No.42006年8月Journal of Jilin Province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August 2006

设计模式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模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模式 课程代码:10011210 课程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 课程学分: 2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 一、验证性实验【课程教学中验证原理、算法、技术、效果等】 实验一:面向对象基础实验(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目的】 掌握OOP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基本概念进行应用设计。 【实验要求】 基于JA V A开发环境,综合运用主要的OOP概念,比如类、接口、继承、多态,并将这些概念融合到一个特定的应用场景中。 【实验内容】 基于JA V A开发环境设计一个简易的学生信息管理的控制台应用,要求在该实验项目中需要融合使用类、接口、继承、多态等主要OOP概念。

实验二:创建型模式单项实验(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6学时)【实验类型】设计性 【实验目的】 1.了解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的主要作用 2.理解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的角色及作用 3.掌握利用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进行代码设计并绘制相关UML类图 4.理解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实验要求】 基于JA V A开发环境,设计案例,体会原型模式的应用方式。所设计的实验程序要满足以下两点:1)体现原型模式的工作原理;2)符合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实验内容】 Prototype模式其实就是常说的"虚拟构造函数",其主要思想就是:基于现有的对象克隆一个新的对象出来,一般是有对象的内部提供克隆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返回一个对象的副本。举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模式的作用,假设有一家店铺是配钥匙的,他对外提供配制钥匙的服务(提供Clone 接口函数),你需要配什么钥匙它不知道只是提供这种服务,具体需要配什么钥匙只有到了真正看到钥匙的原型才能配好。也就是说,需要一个提供这个服务的对象,同时还需要一个原型(Prototype),不然不知道该配什么样的钥匙。 原型模式的UML图如下:

课程设计定义

课程定义 一. 课程定义: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 二.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优点:第一,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第二,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第三,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缺陷:第一,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地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和肤浅的;第二,学习单元可能被

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第三,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国家课程也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二者关系:首先,从课程价值观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之关系的层面;其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再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 三.课程设计的层次:1.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主要解决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主要结构等等。),2.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以宏观的课程设计为前提和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宏观的课程设计具体化为各门课程的大纲或标准,并且以教科书或其它形式的教材为物质载体表现出来。),3.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

《设计模式课程设计》指导书08版

《设计模式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设计模式的认识,识别一些经典应用(如构件、框架)对设计模式的应用,运用设计模式改造或设计一个具体的应用。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通过两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设计模式理论、概念的感知和认识:一种是分析经典应用中的设计模式,一种是基于设计模式开发一个有具体意义的应用。 对分析型的题目,要求做到:(1)分析所选定构件或框架的结构。(2)以UML为建模工具,分析构件或框架对设计模式的应用。重点分析模式的应用背景、参与角色、角色职责和代码实现方法。(3)举例说明该构件或框架的使用方法。 对设计型题目,要求做到:(1)需求分析。(2)系统设计。其中模式应用部分以UML 为建模工具进行设计,要求至少应用3个模式。(3)系统实现与调试。 在课程设计提交的设计报告中,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写出项目的分析、设计文档。 (2)对模式、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等概念加以介绍。 (3)结合具体项目,对用到的设计模式加以详细介绍,体会其中的好处。 (4)在报告中附上完整的代码。 三、设计参考题目 选题说明:一般1人一组;带☆的题目也可以2-3人一组,自由组合(须明确分工或所做工作,在报告中要加以说明)。自备题目要在征得老师同意并备案。程设计期间按要求完成设计任务,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设计报告和已调通的应用系统程序。 1、设计模式在Fileupload组件中的应用分析(注:Fileupload是基于J2EE平台的文件上传组件,下载网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0b17525621.html,/fileupload,该组件是一个jar压缩包commons-fileupload-1.2.1.jar,运行该包需要https://www.doczj.com/doc/0b17525621.html,/io:commons-io-1.4.jar 的支持)。 2、设计模式在Servlet过滤器实行机制中的应用分析。 3、Struts框架设计模式应用分析。 4、Y azd论坛设计模式应用分析。 5、网站内容管理系统设计模式应用分析。 6、信息订阅系统设计模式应用分析。 7、安全管理系统设计模式应用分析。 (4-7题参考彭晨阳《Java实用系统开发指南》) 8、基于.net平台的文件上传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9、检验码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注:要求生成的检验码可以是数字、英文字符、汉字或者是它们的混合体,还可以加入干扰信息)。 10、基于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聊天系统。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

模式识别 课程设计 关于黄绿树叶的分类问题 成员:李家伟2015020907010 黄哲2015020907006 老师:程建 学生签字:

一、小组分工 黄哲:数据采集以及特征提取。 李家伟:算法编写设计,完成测试编写报告。 二、特征提取 选取黄、绿树叶各15片,用老师给出的识别算法进行特征提取 %Extract the feature of the leaf clear, close all I = imread('/Users/DrLee/Desktop/kmeans/1.jpg'); I = im2double(I); figure, imshow(I) n = input('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he sample regions n:'); h = input('Please input the width of the sample region h:'); [Pos] = ginput(n); SamNum = size(Pos,1); Region = []; RegionFeatureCum = zeros((2*h+1)*(2*h+1)*3,1); RegionFeature = zeros((2*h+1)*(2*h+1)*3,1); for i = 1:SamNum P = round(Pos(i,:)); rectangle('Position', [P(1) P(2) 2*h+1 2*h+1]); hold on Region{i} = I(P(2)-h:P(2)+h,P(1)-h:P(1)+h,:); RegionFeatureCum = RegionFeatureCum + reshape(Region{i},[(2*h+1)*(2*h+1)*3,1]); end hold off RegionFeature = RegionFeatureCum / SamNum 1~15为绿色树叶特征,16~30为黄色树叶特征,取n=3;h=1,表示每片叶子取三个区域,每个区域的特征为3*3*3维的向量,然后变为27*1的列向量,表格如下。

软件设计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软件体系结构》大作业(1) 学院:软件学院 课程名称:软件体系结构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评分表 1、叙述各小组成员完成本题目的分工协作情况。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先理解题目要求及涉及的设计模式,并一起完成代码编写。另外,组长负责文档制作。 2、评分表 序号姓名评分是否组长 1 2 作业正文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作业题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2、完成本题目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名称及画出相应的类图,或者是所采用的 软件体系结构名称及画出相应的体系结构图。

3、画出完成本题目所设计程序的设计类图;如还有其他图,也一并画出。 4、完成本题目所设计的程序代码。 5、程序运行的典型界面截图

1、作业题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作业2.1-1】例2.3为使用工厂方法模式设计的汽车保险管理应用程序实例。现在需要 扩展例2.3的设计图,添加一个名为LuxuryCarInsurance的类,并且需要编写此类和其他需要添加的类的代码,详细要求参见光盘的相应作业部分。 【作业2.1-1】在例2.4中,设计并且实现了豪华(Super)和中等(Medium)别墅(House)与公寓(Condo)的查询。要求在该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类SemiDetacher(半独立式楼宇),并且编写代码,实现相应的查询功能,详细要求参见光盘的相应作业部分。 2、完成本题目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名称及画出相应的类图,或者是所采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名称及画出相应的体系结构图。 【作业2.1-1】采用的是工厂方法模式 【作业2.1-2】采用的是抽象方法模式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 新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日新月异。作为培养建筑专业人才的专业学校,土木工程是其中重点专业之一,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又是土木工程各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因此研究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U-4 前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的重大国策,只有发展好了教育,才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支援国家的建设,土木工程专业是建筑类专业学校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从事土木工作的人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实际教学中仍多采用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很有必要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上

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 1.在课程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倡使用现代化、科学的教育体制来教导学生,在新的体制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重视,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因此各个学校当前的目标就是如何更加了解学生、如何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围绕这些目的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因此,建筑学校要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授课教师必须要抛弃以老师为主体的旧模式,深刻地认同把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时把学生这个主体因素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在课程设计时更有针对性,课程设计的效果才更好。其次,授课教师一定要在课程设计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把学生为主体这个教育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服务学生为最终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2.重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案例的多样化,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学案例是相关教学内容的生动展现,教学案例选择的是否成功,与最终的教学质量优劣密切相关。所有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注意科学性、合理性,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性,

《软件设计模式》教学大纲

《软件设计模式》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中/英文):软件设计模式/Software Design Patterns 3、课程类别:专业课/限选 4、学时/学分:32/2.0 5、先修课程: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6、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7、教材、教学参考书: [1]刘伟.Java设计模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刘伟.设计模式实验及习题解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3]ErichGamma,RichardHelm,RalphJohnson,JohnVlissides.DesignPatte rns:ElementsofReusableObject-OrientedSoftware.Addison-Wesley,199 5. [4]结城浩.图解设计模式.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5]秦小波.设计模式之禅(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陈臣,王斌.研磨设计模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软件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类课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软件设计模式基础知识、UML类图、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常用的创建型设计模式、结构型设计模式和行为型设计模式。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软件设计模式的动机、定义、结构、实现、使用效果以及应用实例,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首先学习软件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和UML类图;接着介绍常见的七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然后重点介绍使用频率较高的软件设计模式,包括五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六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和七种行为型设计模式(职责链模式、命令模式、迭代器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设置了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具体问题合理选择设计模式,绘制相应的模式结构图并使用代码实现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演示教学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企业指导、参与课程的开发。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如下教学理念: ①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②工学交替的实施; 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 ④教、学、做一体化的场地; 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⑥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融入到课堂等教学理念,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 1、以就业为导向 本课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环境的建设。根据本专业特点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以应用为目标 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与传统学科型课程不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设计采用的是倒推法,即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 3、以实践为主线 简化不必要的理论,坚持实践为重、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中首先遵循理论来自于实践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插入大量的案例教学,把真实的情境搬进课堂,教学举例选用外贸单位的实例,以增强知识点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能力为中心 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在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确立能力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突破原课程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边干边学,工学交替,在干中学,学中干。 5、以任务驱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学习。 6、注重现代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教学内容先进与实用。教学技术上将“平面教学”与“立体化教学”技术有效应用,即教师课堂上“平面”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短片、图片和难点演示等“立体化”教学手段将生产现场逼真地播放给学生观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软件设计模式大作业样例

设计模式大作业 课程名称:软件设计模式 设计题目:公司经费申请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3-1 指导教师:高原 2016年6月

软件设计模式任务书

目录 一、系统目标 (1) 1. 设计目的 (1) 2. 需求描述 (1) 二、系统模块选择 (1) 1. 需求分析 (1) 2. 选用设计模式 (2) (1)模板方法模式 (2) (2)职责链模式 (2) (3)观察者模式 (3) 三、系统设计 (4) 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 四、系统实现 (5) 1.模板方法模块及其实现类 (5) 2.职责链模块及其实现类 (6) 3.观察者模块及其实现类 (9) 4.事件处理程序 (10) 五、系统设计总结 (11) 1. 实现的功能和优点 (11) 2. 不足之处 (12) 3. 完成心得 (12) 六、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2)

一、系统目标 1.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对软件设计课程的理解,熟练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各种设计模式,培养自我动手、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通过运用设计模式来解决实际系统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具备利用计算机编程分析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2.需求描述 本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与应用设计模式解决公司经费申请问题,可以了解申请经费的具体流程为申请人先填写申请单,然后交给领导审批,如果申请批准下来,领导会通知申请人审批通过,然后申请人去财务领取费用,财务部给于其拨款,如果没有批准下来,领导会通知申请人审批未通过。不同级别的领导,对于审批的额度是不一样的,比如,项目经理只能审批500元以内的申请;部门经理能审批1000元以内的申请;而总经理可以审核3000元以内的申请,否则不通过。系统中总共用到三种设计模式,分别是模板方法模式,职责链模式,观察者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了一个操作中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申请经费的具体流程是固定的,写申请单,审核,得到通知这三个过程,只是审核过程不同。职责链模式鉴于不同级别的领导,对于审批的额度是不一样,使其各自的职责权限更加清晰明了。观察者模式是一种一对多依赖关系,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相应依赖对象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二、系统模块选择 1. 需求分析 根据问题的描述,可以确定系统的大致业务逻辑。如下:需要申请活动费用,按照固定工作流程进行申请,给出申请金额,由领导根据各自的职责权限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告知申请人,财务部根据结果给予拨款。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呈现给用户。

设计模式心得体会

设计模式心得体会 7月初的一个周末,准确的说应该是7月1号周六,在网上看到一本《大话设计模式》的书,而且看到很多很好的评论,于是乎,下载了电子书看看,一下子看了几章之后,对设计模式有了个了解,于是继续上网搜些其他资料,进一步了解设计模式。。。最终结论:设计模式是个好东西,具体怎么好,一两句话是无法概括的,也是从那天起,我就决定学习设计模式,于是就看《大话设计模式》,至七月十多号,大概看了一百多页后,感觉有点难,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于是上网找其他的好方法,无意间发现了李建忠老师的《c#设计模式纵横谈》系列讲座,微软的web cast课程,主要讲解gof的23个设计模式,每个一讲,加上一头一尾,共25讲,试听了一节课后,感觉很有用,于是就抽时间去边听课边看书,并在我的博客里写下笔记,依赖加深印象,二来可以督促我的进度。。。 三个月以来,总算把设计模式学完一遍了,原计划是两个月学完(一星期三个模式),由于。。。计划两个月学完实际花了三个月,感触多多,收获多多——对c#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oo的思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下一步在设计模式方面的计划:巩固并运用设计模式,巩固:把《大话设计模式》,《设计模式》,《设计模式——可

复用的面向对象基础》,《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这些书再结合起来系统的看一看,当然还会去买一些我手头上没有的关于设计模式的书;运用:部门前几天也提倡用c#来改版vb程序,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正好有机会把理论的东西在实际中应用,理论加实际——唯一的学习方法。。。 下面对各个模式再简单总结一下: 1、创建型模式: singleton:解决的是实例化对象的个数的问题,比如抽象工厂中的工厂、对象池等,除了singleton之外,其他创建型模式解决的都是 new 所带来的耦合关系。 abstract factory:创建一系列相互依赖对象,并能在运行时改变系列。 factory method:创建单个对象,在abstract factory 有使用到。 prototype:通过拷贝原型来创建新的对象。 factory method,abstract factory, builder都需要一个额外的工厂类来负责实例化“一边对象”,而prototype 则是通过原型(一个特殊的工厂类)来克隆“易变对象”。 如果遇到“易变类”,起初的设计通常从factory method 开始,当遇到更多的复杂变化时,再考虑重构为其他三种工

课程设计与评价 模拟试题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是(内在评价)。 2、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特定行为的观察方法是(时间取样法)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是(实践性) 4、为提高国定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属于(课程补充) 5、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比姆及其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提出(CIPP)课程评价模式。 6、教师在学校的真实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工作方式是(教师行动研究 )。 二、单项选择 1、课程设计的思路包括目标中心思路、过程中心思路和整体设计思路,其中最早论述目标模式的是美国学者( B) A. 泰勒 B. 博比特 C. 查特斯 D. 塔巴 2、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是( B ) A. 必修课程 B. 选修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校本课程 3、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的课程评价方法属于( B)

A. 量化评价 B. 质性评价 C. 档案袋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4、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C ) A. 地方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国家课程 D. 综合课程 5、课程实施取得实质性效果的重要标志是( D) A. 教材的改变 B. 组织方式的改变 C. 知识与理解的改变 D. 角色或行为的改变 6、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 A. 社区服务 B. 劳动实践 C. 技术实践 D. 信息实践 7、根据社会调查和统计,决定生活的需要,从而编制教育目标的课程设计法是(B) A. 活动分析法 B.社会调查法 C. 经验法 D. 客观法 三、多项选择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理念有(ABCD ) A. 发展性 B. 整体观 C. 多元化 D. 过程性 2、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包括( ABCD ) A. 漫长性 B. 生长性 C. 阶段性 D. 多面性 3、下列整理资料与处理评价信息的方法中,属于定性处理方法的是(CD ) A. 普通综合评价法 B. 模糊综合评判法 C. 哲学分析法 D. 系统分析法 4、课程设计的基本策略包括(ABCD ) A. 课程选择 B. 课程改编 C. 课程整合 D. 课程补充

软件设计模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软件设计 设计题目: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1-1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系统目标 (1) 1. 设计目的 (1) 2. 需求描述 (1) 二、系统模式选择 (1) 1.需求分析 (1) 2.选用设计模式 (1) 2.1 工厂模式 (2) 2.2建造者模式 (2) 2.3原型模式 (3) 2.4策略模式 (4) 三、系统设计 (4)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 2.系统模块类图 (5) 3.系统控制函数 (5) 四、系统实现 (6) 1.工厂模式 (6) 2.原型模式 (8) 3.建造者模式 (9) 4.策略模式 (12) 五、系统设计总结 (13) 1. 实现的功能和优点 (13) 2. 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14) 3. 完成心得 (14) 六、参考文献 (14)

一、系统目标 1.设计目的 设计模式的提出,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演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设计模式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简单和方便地去复用成功的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从而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快更好地完成系统设计。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更加了解设计模式的概念、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素、设计模式的原则和设计模式的类型,以及各种设计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形,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去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加深对软件设计课程的理解。通过运用设计模式来解决实际系统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程序设计能力,从而具备利用计算机编程分析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2.需求描述 周末的时候大家一般出去玩,然后吃点好的东西,这样,可以分为好几个步骤,首先,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然后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出行方式,最后选择吃什么样的东西。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能用设计模式的思想将这个简单的问题抽象化,这样会对我们了解设计模式非常有帮助。本次课程设计选择了“旅游策略”,应用所学到的四种设计模式来解决问题,将设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实际的问题相结合,实现系统的相应功能。系统中总共用到四种设计模式,分别是工厂模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和策略模式。 二、系统模式选择 1.需求分析 工厂模式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将所创建的具体对象的创建工作延迟到了子类,较好的解决了紧耦合的关系,工厂模式用来解决怎么很快的生产出来顾客要求的食品。 原型模式对客户隐藏了具体的产品类,减少了客户知道的名字数目,原型模式用来解决再点一份食品的问题。建造者模式实现代码和表示代码的分开,主要解决选择什么样的衣服搭配方式,而不必考虑怎么搭配衣服。策略模式是算法的动态选择,策略模式主要解决了选择什么样的出行方式,而不必关心方式到底有什么变化。 2.选用设计模式 根据需求分析,该旅游策略可以采用了四种设计模式,分别是工厂模式、原型模式、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 聚类图像分割 一.图像分割概述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分析技术。在对图像的研究和应用中,人们往往仅对图像中的某些部分感兴趣。这些部分常称为目标或前景(其他部分称为背景)。它们一般对应图像中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为了辨识和分析图像中的目标,需要将它们从图像中分离提取出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对目标进行测量,对图像进行利用。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分成各具特性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类: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等。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原有的图像分割方法并把其它学科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用于图像分割,提出了不少新的分割方法。 图象分割是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又十分困难的问题,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中首要的、重要的关键步骤。图象分割应用在许多方面,例如在汽车车型自动识别系统中,从CCD摄像头获取的图象中除了汽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物体和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取汽车特征,辨识车型,图象分割是必须的。因此其应用从小到检查癌细胞、精密零件表面缺陷检测,大到处理卫星拍摄的地形地貌照片等。在所有这些应用领域中,最终结

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象分割的结果。因此为了对物体进行特征的提取和识别,首先需要把待处理的物体(目标)从背景中划分出来,即图象分割。但是,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中,例如金属材料内部结构特征的分割和识别,虽然图象分割方法已有上百种,但是现有的分割技术都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原因在于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是对人类视觉的模拟,而人类的视觉系统是一种神奇的、高度自动化的生物图象处理系统。目前,人类对于视觉系统生物物理过程的认识还很肤浅,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要完全实现人类视觉系统,形成计算机视觉,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从原理、应用和应用效果的评估上深入研究图象分割技术,对于提高计算机的视觉能力和理解人类的视觉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 1.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包括全局阈值、自适应阈值、最佳阈值等等。阈值分割算法的关键是确定阈值,如果能确定一个合适的阈值就可准确地将图像分割开来。阈值确定后,将阈值与像素点的灰度值比较和像素分割可对各像素并行地进行,分割的结果直接给出图像区域。全局阈值是指整幅图像使用同一个阈值做分割处理,适用于背景和前景有明显对比的图像。它是根据整幅图像确定的:T=T(f)。但是这种方法只考虑像素本身的灰度值,一般不考虑空间特征,因而对噪声很敏感。常用的全局阈值选取方法有利用图像灰度直方图的峰谷法、最小误差法、最大类间方差法、最大熵自动阈值法以及其它一些方法。

软件工程_系统设计与设计模式课程提纲

系统设计与设计模式课程提纲 第一章 软件工程导论 一、工程的概念: ?工程简而言之就是多人参与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一项任务的活动 ?工程强调:目的 / 计划 / 步骤 二、软件发展与软件工程起源 ?软件的发展四个阶段: –1950年前后到1960年前后,程序设计阶段; –1960年前后到1970年前后,软件系统阶段; –1970年前后到1980年前后互联网络兴起,软件工程阶段; –1980年前后到现在,分布式软件工程阶段; ?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召开国际会议,第一次提出软件危机的概念,产生了应对软件危机的对策---软件工程。 三、工程策略 ?任何工程都有如下的策略:分而治之 / 复用 / 折衷优化 / 检验并保证质量 ?软件工程也会充分利用这些策略 四、软件工程的目标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的质量与生产率,最终实现合格的软件。 质量是软件需求方最关心的问题 / 生产率是软件供应方最关心的问题。 五、软件工程的准则 生命周期计划 / 阶段评审 / 变更控制 / 改进程序设计技术 / 控制人员规模 / 定义评审 / 不断改进软件工程 六、软件工程的组成 ?人员管理 / 项目管理 / 过程管理 七、三种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 / 演化模型 / 迭代模型 ?过程模型中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描述: –可行性分析:做还是不做 –需求分析:都有什么功能 –概要设计:供有多少子功能 –详细设计:子功能怎么实现 –编码:子功能实现了吗 –测试:功能是否完备 –部署:需要多少设备和软件的支持 –维护:软件运行是否正常 第二章 软件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的定义 ?项目管理分三个阶段:制定项目计划 / 管理和跟踪项目 / 结束项目 ?项目管理的时间、范围、费用 ?项目的轮廓定义:目标 / 前提 / 限制 / 范围

《软件设计模式》教学设计2018(模板)

教 学 设 计 (理论版) 课程名称:软件设计模式 开课单位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授课教师:韩丞(讲师) 授课班级:16计科1班 授课学年学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填表说明 1.该教学设计模板为理论课教学设计模板。“课程教学设计总概”是对该门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主题(章、节)教学设计”指具体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根据首页的“教学安排”整体情况,并视一次授课内容量,选择以主题或章或节作为设计单元;“课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本人在该门课程教学实施结束后的整体评价和反思。总概页、教学反思页内容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只需填写1次。所有表格均可添加页面。 2.封面内容 (1)“授课教师”内容包括授课教师的姓名和职称,以“张三(教授)”形式填写。 (2)“授课班级”内容分两种情况填写,“授课班级”是行政班的教学班应填写“年级、专业、班”信息,非行政班的教学班填写“混合教学班”。 3.总概内容 (1)“课程性质”参照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性质分类。 (2)“课程目标”指该门课程“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 (3)“学情分析”指对学生的性别构成、原有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习惯、时间投入、资源获取方式等有效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4)“课程资源”指纸质资源(如教材、参考资料、习题集、辅助资料等)、电子资源(如网站、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PPT、电子学术论文、专著、会议报告等)、硬件资源(场馆、器材、设备、实验室等)、社会资源(如基地、平台、厂、所等)。 (5)“学时安排”采用“X学时”格式填写。 4.主题(章、节)教学设计内容 (1)“学习目标”描述学生完成学习后的行为表现,应用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学习行为表现要有成果物。采用“学生能够……”的方式进行表述。如:“学生能够根据案例给出的背景,综合分析案例中的外汇风险类型,并选择正确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能撰写分析报告并上交。”上述学习目标中的“分析”“选择”“撰写”“上交”等行为动词均可检测,忌用“知道”“掌握”“了解”等在“学习目标评价”中不能检测的行为动词,否则学习目标无法评价是否达到。 (2)“教学分析”中,“教学内容分析”指教师对讲解内容的分析,鼓励教师把教学内容系统化,用结构化图表或思维导图呈现;“教学重点”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核心的内容;“教学难点”指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技能。 (3)“学习效果评价”指为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对“学习目标”进行评价的设计活动。如上述“学习目标”中,教师组织学生“分析”“选择”“撰写”等活动。评价设计活动实施时,根据不同学习目标要求,可在课中评价,如“说出……”“分析……”“选择……”;也可在课后完成,比如“撰写……”“课后作业”等。 5.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内容”指教师完成该门课程所有教学设计后,对“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资源”的时代性、“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各“主题(章、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等内容进行再认识、再思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