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MDS材料分类

IMDS材料分类

IMDS材料分类
IMDS材料分类

IMDS材料分类

0. 未定义:IMDS并不推荐采用这种标识。尝试查找下列最合适的分类。

1. 钢铁材料:通常是混合有多种其它元素的贴碳合金。

1.1 钢/铸钢烧结钢:烧结是通过把金属粉末加热到其熔点以下,使其成型的一种加工工艺。对于小金属件通常不通过铸造实现。通过化学或者机械过程,可产生一种金属细粉末。当该粉末被冲压到所需形状或者加热(烧结至3个小时),组成粉末的颗粒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固体物质。

1.1.1 非合金、低合金:主要为铁,不含或者含有少量的镍、铬、镁或者其它合金。

1.1.2 高合金:主要为铁,镍、铬、镁或者其它合金含量较高。

1.2 铸铁:铸铁是一种常用术语,用于表述多种铁材料。术语“铸铁”仅用于标识成品生产的方法,不用于描述材料本身。铸造是把熔化或者液态铁倾倒入模具中,定型为最终产品。铁有时按颜色或物理属性进行区分。最常用的为灰铸铁(冷却后铁的颜色)。铸铁污水管和管件就是采用这种形式的钢材进行生产的。铸铁管、排水管、大部分铁质阀体、消火栓、汽车发动机组、刹车鼓入孔盖和破碎球都是采用这种形式的钢材制造的。球墨铸铁是铸铁的一种,在熔化状态向灰口钢中添加镁,使石墨片(在灰口铁中形成的)重新成型为结节状。

1.2.1 片状石墨铸铁/蠕墨铸铁:片状石墨是由片状薄层、膜或者石墨(碳)层组成,与近似球形的结节状相反。

1.2.2 球墨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常用于球形铸铁部件。

1.2.3 高合金铸铁:一种工业合金钢,碳、硅含量较高,在模具中铸造成型,质硬,脆性,缺乏韧性,不能锻焊,但是比钢易熔。

2. 高合金、铸铁和可锻合金:通常是指汽车用钢材之外的其他金属材料。

2.1 铝和铝合金:铝是一种轻白色、韧性、可锻、质轻、三价金属元素,导热、导电、反射率好、耐氧化,是地球土壤中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通常以化合物方式存在。

2.1.1 铸铝合金:铝合金是把熔液倾倒到模具中成型的。

2.1.2 锻造铝合金:通过切割、锤击、刮削、压铸或者拉伸等系列工艺可把铝合金做成所需样式或者形状。

2.2 镁和镁合金:镁是一种银白色、量轻、韧性、可锻的金属元素,丰富储藏于自然界,用于冶金和化学加工,在照相、信号和烟花领域应用广泛,因为燃烧时产生刺眼白光,特别以轻合金的形式应用于建筑行业。

2.2.1 铸镁合金:镁合金是通过把熔液倾倒到模具中成型的。

2.2.2 铸造镁合金:通过切割、锤击、刮削、压铸或者拉伸等系列工艺可把镁合金做成所需样式或者形状。

2.3 钛和钛合金:钛为一种银灰色、高强度金属元素,储藏于钛铁矿和金红石中,常用于合金(例如钢铁),耐火材料和涂料。

3. 重金属、锻造以及锻造合金:重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较低位置(例如铅)。锻造材料是通过把液体物质倾倒到模具中固化后生成的,锻造金属是通过冲压金属坯料制成。

3.1 铜材(例如硬电缆中的铜含量):铜是一种常用红色金属元素,可锻、韧性好,是热和电的最佳导体之一。

3.2 铜合金:铜和其它少量金属的熔融物。

3.3 锌合金:锌是一种青白、晶体金属元素,硬度低,纯锌可锻,但是工业锌常温下质脆,稍稍加热后可锻,富藏于各种矿石,常用于钢铁的保护涂料。锌合金是锌元素和少量其它金属的熔融物。

3.4 镍合金:镍合金为银白色、质硬、韧性、可锻金属元素,可高度抛光,耐腐蚀,主要用于合金或者催化剂。镍合金是镍元素和少量其它金属元素的熔融物。

3.5 铅:铅是一种质重、软性、韧性可锻塑性材料,但是无弹性,青白色;多数以化合状态存在,用于管道、电缆护套、电池、焊料和放射屏蔽。

4. 特种金属:各种高性能合金和高温合金。

4.1 铂/铑(Pt/Rh):铂是一种质重、贵重、灰白色、耐腐蚀、韧性、可锻金属元素,不易熔化,常用于化工仪器以及催化化合用催化剂。铑是一种白色、韧性金属元素,耐酸,常见于常见于铂矿石中,和铂一起用于合金中。

4.2 其它特种金属:催化剂铂(Pt)和铑(Rh)之外的各种高性能合金和高温合金。

5. 聚合物材料:聚合物材料是通过重复结构单元形成的化学合成材料。

5.1 热塑性塑料:在熔化温度下,聚合物变得类似流体,形成新形状,在冷却后却不能变形。此步骤可以无限重复。热塑性塑料通常溶于某些溶剂。通常情况下,它们是软性或者管状;在转变温度(玻璃化温度)一下,它们质硬、脆性。热塑性聚合物为线性或者带有分支的单体,但不会交叉结合。

5.1.a 填充热塑性塑料:(塑料中)通常使用的导电填料/强化剂包括导电组织、碳粉和石墨纤维。在要求导电性更高的地方使用不锈钢纤维或者铝片。

5.1.b 非填充热塑性塑料:不含填料或者强化剂的部件。

5.2 热塑弹性材料:热塑弹性材料为专用合成橡胶材料,具有硫化橡胶特性,和常规热塑性材料的良好加工性能。

5.3 人造橡胶/人造橡胶化合物:人造橡胶由少量交叉链组成,因此可溶性差,但是在适当溶剂中容易膨胀。在使用温度下,类似于橡胶:弹性好,可延伸至初始尺寸的数倍。

5.4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含高交叉链,通常质硬、性脆。在最终化学结构生产之前必须定型,只能通过机械方式更改。不能熔解,但在高温下分解;完全不可溶,使用溶剂处理时也不膨胀。

5.4.1 聚氨酯:用两种不同化合物中烃基(OH)和NCO组聚合产生的任何一种合成橡胶聚合体。用于衬垫、绝缘和浇注成型产品。

5.4.2 不饱和聚酯:聚酯包含所有由重复酯单元形成的聚合物,常用于制造纤维和塑料。

5.4.3 其它工程塑料:上述目录未包含的其它热固性聚合物。

5.5 高分子化合物(例如不可分割的层压修边零件):对刮削、摩擦和表面磨损提供保护的保护膜、专用带、安全膜、膜带。

5.5.1 塑料(高分子化合物形式):在不损失强度的情况下可模压或挤压成型。

5.5.2 纺织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形式):织物制造所用纤维、布丝或者纱线。

6.工艺聚合物:凝胶体、蛋白质、纤维素和聚酯等合成聚合物。

6.1 漆:无色或彩色有机合成涂层,溶剂蒸发干化后形成一种薄膜,尤其是纤维素衍生物(如硝化纤维素)。

6.2 粘合剂、密封剂:丙烯酸、EV A、乳胶、氯丁橡胶、PV A、树脂以及聚氨酯。

6.3 底封:多数欧洲制造商使用的一种无机、网状合成橡胶化合物和一种聚氨酯面漆密封层。

7. 其它材料和材料化合物(混合范围):除上述所列金属和塑料之外、且未列于下列目录8、9项中的材料。

7.1 改性的有机天然材料(例如皮革、木材、硬纸板):物理或者化学改性有机物(在汽车循环工业中常常称为“毛絮”)。

7.2 陶瓷/玻璃:所有由非金属矿物(如粘土)高温烧制的相关产品(如陶瓷、瓷器或者砖)。

7.3 其它化合物(例如:摩擦衬垫):刹车鼓/块/垫板等等。

8. 电子/电气:电汽配线、线路、配线绝缘。

8.1 电子(例如:PC电路板、显示器):电磁装置通常为小型印刷电路板,安装于仪表盘或者其它地方。

8.2 电气:和点火系统或者其它电气部件相关的强电线路。

9. 燃油和辅助制剂:大部分液体归于本项目中。

9.1 燃料:例如:汽油、柴油或者其它燃料。

9.2 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其它油脂、蜡、合成物等等。

9.3 制动液:通常为乙二醇或者其它替换品。

9.4 冷却液或者其它醇糖:例如:乙二醇、一种专门用于防冻和制造聚酯纤维的高浓度乙醇。

9.5 制冷剂:碳氢化合替代物或者氟利昂等。

9.6 清洗液、电池酸:硫酸、硫化铅或者其它酸性液体。

9.7 防腐剂:防锈、防腐剂。

9.8 其它燃料和辅助制剂:其它液体、合成油。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本)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一条 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 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2—

意义的保护地。 第四条 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 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 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 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 本名录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同时废止。 —3—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版)》

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一条 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2—

第四条 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 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 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 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 本名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3—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7年6月29日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公布根据2018年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生态环境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9日公布的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同时废止。 说明:(1)名录中涉及规模的,均指新增规模。 (2)单纯混合为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物理混合过程;分装指由大包装变为小包装。

职称专业分类表

1.职称的含义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对技术人员专业岗位职务的称呼。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承认,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 2.专业划分 一、农牧业: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 二、医药工程:医学、药品、医疗器械、制药机械、药用包装 三、水产工程:加工、监测、营销、管理、开发、生产 四、建筑工程:建筑师、规划师(城乡规划、建筑、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概(预)算、环卫工程、堤坝护坡、施工安装、建筑装饰、岩土工程、工程测量、市政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土木建筑、土建结构、土建监理、土木 工程、岩石工程、岩土、土岩方、风景园林、园艺、园林、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绿化、古建筑园林、工民建、工民建安装、建筑、建筑管理、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建筑监理、装修装饰、装饰、测量、工程测量、电力、电子、电子信息、电子系统、电气、电气工程、电气设备、电气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制冷与空调维护、暖通、暖通空调安装、腐蚀与防护、热能动力、机电、机电工程、机电一体化、光电子技术、化工、化工机械、机械、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制造、机械机电、汽车维修、设备安装、水利、水利水电、水电、水暖、水电安装、水电工程、给排水、锅炉、窑炉、路桥、路桥施工、道路与桥梁、隧道工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及应用、市政、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建筑预决算、概预算、结构、结构设计、通信、安全、造价、统计师等 五、计算工程:计量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六、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交通工程 七、林业工程:土木加工、林产化工、园林绿化、林业区划、造林绿化、水土保持 八、轻工工程:食品发酵工业、造纸工业、日用化工工业、包装印刷业 九、冶金工程:热处理 十、石油化工工程:勘测(勘查)、深加工、化工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新旧对比)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 环保部令第33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一条 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2—

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第四条 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 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 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 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 本名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最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环境保护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9日公布的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同时废止。

最新中级职称专业分类对照表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新分类管理名录

附件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由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报送有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

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洪水调蓄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防风固沙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第四条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更改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4年××月××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8-05-02 (2017年6月29日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公布根据2018年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生态环境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新旧对照!20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新旧对照!20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0年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名录》)《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名录》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名录》修订后,共包括55个一级行业类别,180个二级项目类别。较上一版《名录》增加5个一级行业类别,减少12个二级项目类别。 1.进一步界定纳入环评管理范围细化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环评类别。引入“工业建筑”的概念,《名录》中标“*”号指在工业建筑中生产的建设项目,明确将家庭作坊和商铺门店等小微项目不纳入环评管理。对于部分改建工程内容与主体工程类别不一致的情况,《名录》修订后明确了不涉及主体工程的改建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照改建工程内容确定。《名录》条款第五条提出了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要求。 2.降低或取消部分行业项目的环评类别降低部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其中30多个小类由报告书降为报告表或由报告表降为登记表,10多个小类取消部分报告表,30多个小类取消登记表。 3.提高部分项目类别部分小类从报告表上升为报告书。 4.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部分项目位于已经高质量编制完成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审查的产业园区内,涉及喷漆工艺入园项目的选址合理性及喷漆工艺有关的污染防治可靠性等内容已在规划环评中作出合理分析并明确结论。明确可以由编制报告书

降级为编制报告表,同时报告表应就建设项目与所在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或跟踪评价的相符性开展重点分析,强化规划环评的同时,减轻企业负担。 名录新旧对比 以下名录综合了44号令、1号令和环综合〔2020〕13号。其中,底稿为2017年的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底纹为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修改部分,红色字为2020年环综合〔2020〕13号规定的告知承诺审批范围。

常见施工资质中工程师(中级职称)专业划分表

常见施工资质工程师(中级职称)专业划分 1.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结构专业:土木工程、工民建、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土建、房建工程、土木建筑。 给排水专业:给排水、建筑水电、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管道工程。 暖通专业:管道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暖通、供热通风与空调、制冷与空调、水暖、采暖通风、暖通空调、公用设备安装。 电气专业:名称中含有“电气”、“机电”或“电力”的,发电、输变电、供配电、工企自动化、自控、建筑环境与设备、计算机应用。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市政工程相关专业:道路与桥梁、给排水、结构、机电、燃气。

道路与桥梁专业:道路与桥梁、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工程、交通土建、公路与城市道路、道路与铁道工程、隧道、市政工程。 给排水专业:给排水、建筑水电、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管道工程。 结构专业:土木工程、工民建、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土建、房建工程、土木建筑。 机电专业:暖通、给排水、电气、机械设备、焊接、自动化控制,名称中含有“机电”、“电气”或“机械”的,建筑环境与设备。 燃气专业:燃气工程、燃气储配与应用、城市燃气输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石油天然气储运。 3.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电话交换、移动通信、卫星通

信、数据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计算机、电子信息、软件、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自动化、信号、计算机应用、数据及多媒体、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4.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机电工程相关专业:暖通、给排水、电气、机械设备、焊接、自动化控制,名称中含有“机电”、“电气”或“机械”的,建筑环境与设备。 暖通专业:管道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暖通、供热通风与空调、制冷与空调、水暖、采暖通风、暖通空调、公用设备安装。 给排水专业:给排水、建筑水电、建筑环境与设备、环境工程、管道工程。 电气专业:名称中含有“电气”、“机电”或“电力”的,发电、输变电、供配电、工企自动化、自控、建筑环境与设备、计算机应用。 机械设备:名称中含有“机械”或“机电”的,汽车拖拉机运用与修理、焊接工艺与设备、汽车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物流装备。

修订后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修订后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8-05-02 (2017年6月29日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公布根据2018年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 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生态环境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9日公布的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同时废止。 环评类别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 感区含义 一、畜牧业 1畜禽养 殖场、养 殖小区 年出栏生猪 5000头(其他畜 禽种类折合猪的 养殖规模)及以 上;涉及环境敏 感区的 /其他 第三条(一) 中的全部区 域;第三条 (三)中的全 部区域 二、农副食品加工业 2粮食及 饲料加 工 含发酵工艺的 年加工1 万吨及以 上的 其他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1实施)

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第四条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工程师职称专业分类表

工程师职称专业分类 建筑类基础建筑管理、建筑管理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全管理、建 筑施工管理、工程管理、施工管理、建筑设计、建设设计、工 民建、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物业 管理、建筑给排水。土木工程、土木建筑、土建结构工程、土 建工程、土建监理 结构结构、建筑结构、结构工程、结构设计、钢结构 装饰装修装饰装修、建筑安装、水电安装、消防水电、建筑水电安装 市政市政道路、市政工程、市政给排水、城市规划、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 园林景观园林绿化、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建筑、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古建筑园林 路桥道路与桥梁、市政桥梁 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建筑工程测量、测绘、测绘工程、规划测绘 地质勘测地质勘测、岩土工程、土石方、地下工程与隧道、地下工程 机械工程机械、机械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设备管理与维修、机械设计、建筑设备机械、机械加工、建筑机械、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及制造、化工 机械制造、纺织机械制造、轻工机械制造、农业机械制造、水利机械、热能动力 机械与装置、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汽车维修 机电机电设备、机电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机电一体化、机电安装 电子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科学、电子仪器与测量、电子仪表、电子材料、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维修、电子工程、电子信息 化工化工工艺、化工分析、化工机械、化工仪表、化学工程、无机化工、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化工设备机械 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环境艺术设计 暖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暖通空调、空调设备、暖通工程、制冷与空调维护 电气建筑电气、建筑电器、电气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电气技术、电气自动化 自动化自动化工程、自动化、自动化控制、数控技术 船舶船舶工程、船舶技术、船舶制造、船舶焊接、船舶建造、船体建造 通信通信工程、广播电视工程 材料建筑材料、材料学 概预算概算预算、建筑预算、工程预算、工程预概算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水文工程地质、水利水电、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水利水电工程机械、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水文、水资源和水电管理 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冶金机械、金属加工、采矿、采矿工程、热处理电力电力安装、电力工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汇编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年6月1日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第四条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