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文忠的中国画

刘文忠的中国画

刘文忠的中国画
刘文忠的中国画

清澄静逸南山气韵刘文忠的中国画

刘文忠,1969年生,陕西西安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中国画院画家、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画家。曾就读西安美术学院附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龙瑞高研班.现居北京.代表作品《南山晓春图》,在山水画方面尤为擅长。

刘文忠的艺术创作,充分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水墨历史固有的美学品质,将心境的表达融入笔墨语言的锤炼过程中。

但凡创作型的作品必定是要有所表达的,倘若只是围绕在图式或语言的推敲上,我们只能称其为画画,而非创作。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创作主体的精神表达与笔墨语言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的极为玄妙。

《南山晓春图》

主体精神的抒发,从来占据着中国画艺术的核心地位,这一点与西方绘画中极度重视艺术的本体价值有所区别。不难发现,西方绘画的流派更迭往往伴随着对前者的革新与挣脱去进行自我的价值重建,前后风格之间通常表现为裂解和悖离关系,体现了审美活动的否定性方面。这种嬗变特征在中国画风格形态的流变中也存在,只是并不鲜明,往往也不够成主要的推动性因素。中国画艺术在语言上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不能不说与它侧重精神的表

达具有必然的关系,中国画流派风格的递变,表现得相当缓慢含蓄,以至于我们常常是可以根据历史朝代的区分来进行考察,这其中当然不排除研究方法的制约,但是其风格形态的继承性和稳定性特征是显著的。

《轻舟过山家》

中国画创作强调精神传达在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中国绘画美学思想所具有的“重道轻技”的形而上特征互相关联。为了追求形式技巧的创新而创新,是与“道”的思想宗旨相背离的,绘画创作只是体道、悟道的途径与方式,绘画中的语言技巧也是主体情感抒发的手段。而精神性因素的主导地位,为中国画创作活动和创作形态,制定了内在的规律性条件,

决定了中国画具有强大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特征,也决定了中国画每一种范式的笔墨语言技法的内在精神指向和文化寓意特征。因此,中国画创作中,情感的传达借助着一套严密的笔墨语言系统——一个开放的系统;而形式技巧、语言符号的生成,则以其内在的精神表达为至高的审美境界。从这一逻辑来分析,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画在风格面貌的传承递变中所呈现出的渐变性和温和性特征,同样,我们也不妨从这一角度来观照和把握,在刘文忠的中国画艺术中所蕴涵的思想理路。

《不识庐山真面目》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摘要] 从艺术最终的目的来说,艺术本来就是人类自由心灵、人类创造力最完整、最伟大的表现。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受书法的影响较大,其绘画技法延用了书法的书写形式。众多画家都在探索以书法入画的各种可能。为此从“书画同源”的角度可以很好地理解中国画与书法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及书画的当代性何以创新、发展。 [关键词] 书画同源字的造型线条性笔墨 在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国绘画和书法应认真加以呵护和继承,并使其成熟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得以创新发展,以民族性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千百年来,说者甚多,但大都语焉未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论题是一个因时而异的概念,在书画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外延和内涵。若执着已见,作出结论,就难免以偏概全,从而也就无法理清其间的关系和头绪了。 中国艺术审美形式,延续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中国山水画是我们的先民们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发展了自然美,并给予艺术表现的结果,是文明的进步发展。中国绘画其特殊材料和欣赏习惯,在用笔和表意上,同中国的书法和字的造型有很多相通之处,有“书画同源”之说。 一、早期的汉字与绘画的关系 我们知道,绘画的前提是“应物象形”,也就是对具体物象的模拟;书法的前提则是可供书写的汉字,而汉字的结构原则乃是“六书”。“六书”以象形为首,次为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转注、假借其实是用字的方法并不是构字的原则,而指事、形声、会意,实在也带来某种象形的成分。因此,论书法的起源,实际上就是文字的起源与绘画的关系密切,自无可怀疑。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古代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之中,每有象形的符号,既是文字,又是图画,我们可以看一些象形文字是怎样组成的: 例如: 日,像已升起的太阳。 月,像上弦月形。 雨,像雨滴自天空而降之形。 山,像山峦起伏之形。 目,像眼睛之形。 口,像人口之形。 羊,像羊头、弯角、两目或耳形。 人,人的侧视形,像头臂身腿之形。 这些象形文字,足以说明画的结构跟书法是很有渊源的。而上古图画,如彩陶、岩画、青铜纹饰等等中,每有近乎符号的形象,即是图画,又是字。 二、中国画与书法用线性 前面说到字的组成是由大自然的一切物象形成的,那么推到魏晋以后,“书画同源”的命题将进入到画法等同于书法。 因为,这一段时期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不仅仅需要通过书写的诗文内容来说明问题而更需要通过点画的使转如轻重、疾徐、顿挫、提按等所谓“用笔”的节奏

水彩画的中西结合

中国水彩画的中西结合 前言:中国水彩画是中西绘画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中西绘画不同要素重新组合而产生的具有艺术新特质的一个画类。水彩画的中国精神是伴随着时代脚步、国际文化交流、画家的创作技艺和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而发展进步的。在对中外水彩画作品构成要素探讨的基础上,比照东西方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以及创作理念,探求差异,追求共识,从中确定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前进方向,亦即切磋东西方绘画技艺,融合东西方艺术理念——“对比异同,调和中西”,使中国水彩画能够健康成长。 中国水彩画的成长是中西绘画理念有机融合的历史,也是异域文化逐步发展成本土新文化的历史。水彩画的美学价值和美学地位的形成是有自身规律可以寻找的,水彩画的色彩美是通过工具、材料并结合技艺手法实现的:掌握颜料特性和用水调和的技艺,以及对色彩关系的料理,实现作者的构思就能产生不朽的作品。例如用淡彩加素描,炭描加水彩或趁颜色未干之时轻揩画面使之产生一种柔和感,点彩和浆彩,薄与厚,或者在颜料上用橡皮擦拭,求取油画感,等等——所有的技法都在于作者合理运用、巧妙操作,并在色彩美方面努力创新,就能够逐步完善,从而使水彩画愈发系统,成为独具特色的绘画体系。早在水彩画问世之初人们就有这样的见解:“今日我们所谓的水彩画,不单单指用水调色这点而言,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一套完整的技巧和方法。它充分利用水的作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水在现代水彩画中的重要性,甚至有支配画面的主宰地位。这特点,在古代用水调色的各种水彩绘画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现代水彩画受古代水彩画的启发、影响,但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继承与发展。水彩画的发展伴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出现变化。现今的水彩画不仅是以水为溶液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且还包括完整的技艺和特殊的韵味。18 世纪前的水彩画问世之后,为欧洲现代水彩画奠定了基础。水彩画成为独立画种是18 世纪至19 世纪英国艺术家努力的结果。另外,在水彩画的发展中出现了用粉与不用粉两派的对立:一派主张白色,应在纸地上留出空白;另外一派则以博宁顿(1801-1828)为代表,主张可以将白色添加在水色之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对立可以证明水彩画的色彩美在问世之初就受到了画家们的重视,因此水彩画就一直处于发展的进程之中。 水彩画就是以颜料与水调配而图绘画面,这就需要画家充分发挥水彩颜料的作用,娴熟运用水、颜料与画纸高度结合的技法,展示其特定的色彩功能。在中国,水彩画被认为是舶来画种,大约19 世纪末从英国传入,时间虽然只有一百多年,但因水彩画在使用水色和工具方面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在表现技法上也有着较多内在的联系——中国传统绘画的水、色、笔、墨等拥有极为丰富的技艺。在色彩功能方面,水彩画与彩墨国画有着相同和相异之点,即以水调和彩墨作画,这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早已有之。翻开中国绘画史,映入眼帘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就有了“彩绘”的影子,而壮观的敦煌壁画更是让人惊叹古代画家高超的彩绘技艺:这里有墨与色的完美组合,即把最富于艺术表现力的色彩融于墨线、墨色之中,绘制成绮丽的画面,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中国绘画史表明,宋元以来基本是以水墨为主导的一部崇尚笔墨的历史,绘画的其他因素被放置到从属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地位,中国画几乎成了清一色的黑白世界。文人画家创造了文人画的艺术高峰,却没有给彩墨艺术应有的重视。明清之后文人画开始走向衰落,20 世纪中叶一批勇于变革的画家一心要复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2010/10/10 10:22:30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之中,人物画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作为一种纹饰绘制在彩陶等生活用品上,如《人面鱼纹》、《舞蹈纹》等。在《人面鱼纹》中,人面为圆形,眼、鼻、口都用直线表示,口角两边各画一条鱼,表示对渔猎收获丰收的希望。而出土于青海大通县的舞蹈纹彩陶盆,是最早的具有情节的人物画。画中五人一组,手拉着手,排成一线,人头南向左侧,发辫摆向右边,表现出舞蹈的动势,反映了原始人类朴素的欢乐。这一画面不再是那些只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或只具有一般装饰作用的动物纹样,而是直接表现了人类的现实生活。它说明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物画造型虽然极其简单质朴,但已开始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并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概括力和想象力。 当我国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据史书记载,商朝初年的宰相伊尹曾画了九个君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在所能看到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帛画,如《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无不充满着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的倾向,也同时说明了线描在当时已成为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 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人物画在汉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更加深远。同时有系统、有规模的绘画活动被统治者广泛利用,如西汉甘露三年,皇帝为了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东汉永平二年明帝双命人画中兴名臣二十八人像于洛阳云台,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政教的作用。然而当时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的还是汉墓帛画,如《软候妻墓帛画》、《软候子墓帛画》等,无论是线描技法、想象力、还是复杂画面的构图能力,都远远超过前代。可以看出汉代人物画虽仍处于稚拙阶段,表现手法还欠精致,但它对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的人物画发展,已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展成熟期,开始注重系统的绘画技法,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出现了许多以人物画驰誉后世的大师。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当时的画家有百人以上,而且都有一定成就,如三国时期吴国画家曹不兴作巨幅佛像,心敏手运,须臾即成;东晋画家戴逵图圣贤人物,情韵连绵,风趣巧拔;东晋画家顾恺之写《女史箴图》、《洛神

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 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沌而至清晰。 自仰韶文化起,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具有了象征性。在几何装饰的手法中,对称、运动等构成概念己明显地运用于时空的表现之中。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画。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到了秦汉时期,描绘劳动生活的场面,由乡土而至皇权,殿堂宫室的壁画成为时代的主流。这种以宫室喻家室的认信取向,使中国美术摆脱了原始形态。 统治阶级士大夫文化开始占主导地位。士者文化实现了与乡土文化的分离。对于山水画而言,这一分离是深刻的。若我们认真研究一下曲阜石刻的《庭院图》,就会被其视错觉创意震撼。这是两种视觉冲突的艺术:在满足正面的平视前题下,建筑物的平移重叠与倾斜重叠构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种不同透视法则所致生的力的碰撞,使画面具有了超现实的立体感。有趣的是,先贤的艺术家一开始便使用了纵横平移重叠、视线具有深度却不消失的重叠透视法则,而且在复合视域中能将正面与倾斜两种透视法则艺术的冲突起来。应该说这一法则较之当今的西方立体派早了近两千年。正如本书一再所讲的,祖先的聪慧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白,只要我们认真地凭藉科学的双眼走入先贤的思想,我们一定会发现经学方式能告知我们的更多更多。

中国画与西画的比较和区别

中国画与西画的比较和区别 玉林师范学院学院 摘要:绘画鉴赏实际上是一个审美接受的问题。其间表达了我们这一代人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理解。在现代科学、哲学、心理学、思维学发展的当代,必然把绘画鉴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必然把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关键词:中西绘画鉴赏比较区别 中西绘画不仅有一个形式上的区别(包括绘画形态、形式及其工具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审美视角与思维方式的区别,因此,切忌把西方人的观念移植过来理解中国画,反之,当然也切忌用中国画的观念来否定西方绘画。 绘画是一种文化形态和艺术门类,它必然显现出文化特征和旁类艺术的思维方法,它必然渗透当时人的审美观念和对宇宙人生的理解。因此,要达到对绘画作品的较完全的理解和鉴赏,不把握文化特征及其文化门类是不可能的。 中国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兼以道释为补的文化思想体系,中国古代画家必然渗透这一文化思想与思维特征,因此他们必然把这一思想文化有意无意地渗进绘画绘画形式之中。绘画思想与观念形式的发展都是文化发展的影响。当然,绘画也可能对文化有影响与促进,并丰富之。 比如,中国画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即魏晋与宋元时期,正是通过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才逐步形成中国画形态与特征的。魏晋玄学兴起与佛学东进,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绘画的发展。魏晋时著名画家都是佛学家,可见佛教对中国画的影响与发展之巨大。中国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则是宋元文人画的形式。文人画的形成实得力于禅宗思维方式的出现与理学价值之道德人品即“士气”的倡导。在宋代,绘画不再仅是宫廷与庙宇的装饰,不再是职业画工画家的独享,它也应该是文人舒泄倾闷与表现心志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坛领袖欧阳修提出应该把诗的特征带进画中,从而使绘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西方文化显然与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西方文化的构成是科学哲学与人文哲学,不像中国哲学那样始终关心社会伦理价值与精神的逆向的审美追求。赫拉克星将的哲学显然是解剖物质,表达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人不可能站在同一河流之中。”由此导致了帕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艺术”理论。 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后来成为文艺复兴意大利绘画的理想模式,他们藉此进一步使绘画科学化与世俗化。所谓科学化,即使绘画雕刻化写实化,使之在平面纸上的图像想圆雕一样拥有立体感,拥有三度空间。于是他们建立一套科学的绘画理论

水彩画创作过程与分析

第三章、艺术创作的过程/第一节、创作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一、通过速写搜集素材

速写。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速写是中国原创词汇,属于素描的一种。速写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 立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立形式的确立,是欧洲18 世纪以后的事情,在这以前,速写只是画家创作的 准备阶段和记录手段。在中国素描和中国白描结合 产生独特的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造型方法。 速写对绘画工具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来说 能在材料表面留下痕迹的工具都可以用来画速写, 比如我们常用的铅笔、钢笔、圆珠、碳铅笔、木炭 条、毛笔等等。 速写的作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写是一项训练造型综合能 力的方法,是我们在素描中所提倡的整体意识的应 用和发展。速写的这种综合性,主要受限于速写作 画时间的短暂,这种短暂又受限于速写对象的活动 特点。因为速写是以运动中的物体为主要描写对 象,画者在没有 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情况下,必然以一种简约的 综合方式来表现。 ★速写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使我们善于捕 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速写能培养我们的绘画概括能力,使我们能在短 暂的时间内画出对象的特征。 ★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好的速写本身就是 一幅完美的艺术品。 ★速写能提高我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 ★速写能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写是一种学习用简化形式综 合表现运动物体造型的绘画基础课程。 速写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速写是感受生活、记录感

受的方式。速写使这些感受和想象形象化、具体化。速写是由造型训练走向造型创作的必然途径。经常练习速写,能使我们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态和神态,对创作构图安排和情节内容的组织会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速写是感受生活、记录感受的方式。速写使这些感受和想象形象化、具体化。速写是由造型训练走向造型创作的必然途径。 动态速写技术是画家成熟的标志。人体的动态速写要求画者不但要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体意识,还要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熟练运用解剖知识的经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说,动态速写的学习要放在基础训练完成以后,相反我们应该在基础素描训练的同时进行动态速写练习。在欧洲,人物速写被当作主要的造型训练手段,现在国内有些地方从儿童阶段就开始培养人物速写的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动态速写与静态速写有很大不同,在随时变化的对象中,你无法用反复观察的方法捕捉对象,也无法用事先准备好的方法表现对象,动态速写依靠的是对对象动作变化过程中动态 的“选定”和对选定动作的感受和记忆。“选定”是动态速写特 有的技术。选定是指画者对活动的对象瞬间动作的特定选 择,也就是速写者面对自由活动的对象人物,在对象一系 列动作中选择最有造型意义的瞬间动态。动态速写动作的 选定该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选定的动作要有“造型性”; 另一个是动态要具有美感,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比方说, 我们在选定一个人跑步动作时,要选定最能体现速度、力 量和矫健意味的动态,也就是腿部跨度最大、手臂摆动幅 度最大的动态,假如我们选择了手脚重叠时的动态,画出 后的效果就会像是走路而不是跑步了。对选定动态的感受 和记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个一次性过程,而不像素描 那样可以多次反复地进行。这种一次性记忆必须是感受性 的,如果失去了感受性的记忆,我们所画出的动作可能会 流于公式化、概念化。只有凭借对特定动作感受的特殊性,再辅之以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我们才有可能画出诸如疯狂的跑或悠闲的跑等等避免雷同的作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仅靠瞬间的观察来完成一幅特定动态速写作品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必须依靠对这个特定动作的一般性经验和相关知识记忆补充,才能完整地完成作品。 二、通过写生搜集素材

中国画的历史发展简述

中国画的历史发展简述 国画,也叫中国画,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美术界自成一家,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人物画像,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型壁画。秦汉时期的绘画作品题材多样,种类不一,造型生动,笔法简括,善于以动态传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变革时代。佛教艺术的传入,从内容到形式给我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佛教壁画空前兴盛,其中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也最精彩。专业画家在这时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带来了新的绘画艺术,这标志着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隋唐画坛更是名家辈出,人物、山水、花鸟画都趋于成熟,为后世所仰慕。阎立本是当时画界的领军人物,他的《步辇图》等作品一直为后人所推崇。中唐是中国绘画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人物画达到了一个新高潮,注重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代表人物有吴道子、张萱等。牛马题材开始盛行,以韩滉的《五牛图》为代表,给绘画注入了清新的田园气息。晚唐的绘画又有了新的发展,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画达到完美的境界,疏淡简洁的花鸟画也开始形成。中国画在唐代呈现出五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局面。 五代两宋时期的绘画达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顶峰。文人画家的大量出现,使绘画从诗歌中汲取营养,以诗入画的风气更加明显,同时注意写生和技法的探索。文人画在这时大量涌现,主要有苏轼、黄庭坚、米芾等。

(接昨日上文,感谢您的持续关注) 到了元代,崇尚以书入画,强调笔墨情趣的形式感,出现了赵孟頫、黄公望这样的一代宗师。明清两代山水花鸟画成为大宗,宗教、人物画衰落。明代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和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派,以董其昌、赵左为代表的松江派等。清代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对近现代的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与民间工匠美术家关系更为密切的壁画、版画与年画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状况。壁画由盛转衰,版画、年画则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壁画的功用大多已为卷轴画所替代,所以壁画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自唐代就已经出现的木刻版画,作为插图在宋元时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经、史及讲解技术生产的书籍。到了明代,由于市民文化和民俗文学的兴盛,版画在戏曲小说插图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吸引了一些著名画家参与绘稿,佳作叠出。五代北宋时期的年画多以手绘的形式出现,在明中期以前,也开始有刻制的形式问世,但数量较少。随着版画的兴起,木板年画也勃兴起来,至清代已巍为大观。作为最为普及的美术形式,年画在民间曾经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在西方印刷术冲击中国之前,曾出现了万紫千红的繁盛局面。

中国画以形写神

教学目标: 1、通过“马”的线索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主要特点有所了解、产生兴趣。通过对“美”的追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中国美术作品中的以形写神,及象征意义的表达。教学难点: 中国画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长河漫步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欣赏视屏资料,引出话题 1、马与人类的关系,马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武力的象征——秦始皇兵马俑(特点,价值) 2、马在战争中的作用——名将与名马(项羽、关羽、秦琼等人的坐骑,学生回答) 霍去病(可以让学生结合历史叙述故事)---引出作品《马踏匈奴》(地位、艺术特点、风格、)第一次提到形与神3、由《马踏匈奴》引出《马踏飞燕》重点讲述优美的

造型、独特的想象力——中国旅游标志。与外国作品的比较——想象力 4、(设置问题)中国古代专门考察画家想象力的题目1踏花归来马蹄香,马蹄的“香”如何体现?2野渡无人舟自横,舟的“ 横”如何体现?3深山无人藏古寺,古寺的“藏”如何体现?——含蓄的美。——想象力 5、小结汉代以前的艺术特点,存在形式。 社会的进步使中国绘画进入了新阶段。(纸的发明,理论的完善等) 6、唐朝绘画的“马”体现了中国绘画的以线造型,同时传达了时代的风貌——盛世的肥美、宽大 (设置问题)唐朝的盛世景象如何通过美术作品来体现? 7、宋代绘画的“马”对比例,神态线描、墨染这说明在技法上除继承传统之外,又精研马的比例,神态,而使画马艺术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以线造型与外国绘画的光影块面的对比) 8、(设置问题重点讨论)文人画家介入画马使画的内容寄托了人文情怀,人文情思。结合课本提示独立欣赏元代任仁发的《二马图》 9、明代画马有成就的不多。大多是摹拟宋,元笔法,缺少新意,缺乏独创性。画马有意大利人郎士宁他的特

国画与书法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e5686312.html, 国画与书法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作者:胡定义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中国国画与中国书法承载着华夏数千年文明的原始基因与古老的辉煌,当它从古老的中华文化源头走向现代的时候,与中华民族重新构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叙述不期而遇。文章对国画与书法对现代生活的意义和影响方面做相关讨论,供文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关键词:国画书法;现代生活;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4.1;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14-01 一、前言 中国的绘画与书法做为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中国早已渊远流长,两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因它们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和民族性,所以使之矗立于世界之林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处处彰显着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用笔同出一源,书法于以绘画特别的基础,当中蕴含的绘意修养对于书法也十分重要。书法水平的高低通常也可以在笔墨的文化含量方面反应出来。而反过来说,好的书法又得益于绘画当中美的意念的助力。 二、中国早期绘画与书法的关系 中国的绘画和书法同为中国的民族文化,根植于华夏文明古老的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不是单纯的拘于形似,而是更注重和强调神似。通常以毛笔、宣纸和水墨为材料,自由而大胆地构建了独特的思维想象力,不拘于时空的限制,创造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高度概括力的作品。这种巧妙的手段与高深的技巧,使得中国传统的绘画与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时而传神,时而行云流水,两者的精髓来自于一种意境的体现,几千年来被人们视为向往和追求的境界。意境是一直客观存在的,但对它的描述一直也不能很具体,笼统的说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中国的绘画与书法当中的文化元素对现代的设计方面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大多数的中国设计师都追随以意境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这是传统文与现代的文化碰撞,为处于现代的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颖的成果和欣喜的结果,这些现代艺术品无不具有深厚的东方底蕴和特色。 三、国画与书法对现代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1.绘画与书法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今,社会生活可谓物欲横流。在利欲熏心的情形面前,人们极为迫切地在探索一种宁静的、淡雅的生活及休闲方式,使自己沉静下来。因此,绘画和书法这种蕴含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艺术元素的表现形式成为众人的首选,使人们感受到其中乐趣的同时也起到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

中国画“形神论”的审美意蕴探微

中国画“形神论”的审美意蕴探微 摘要:形与神是中国画论最主要的范畴之一,由于“形神论”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哲 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对形神的探讨,人们往往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神”这一概念上,从而忽略绘画作为造型艺术,“形”也应当是我们关注的概念。“画,形也。” (《尔雅》),“形”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在中国画论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绘画反映生活离不开具体的形,它是用形象来说话的,因此没有形象就没有 绘画。特别是在人物画中,“形”塑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创作对象的“神”的传达, 而“形”的塑造又涉及“骨法用笔”,即用线造型的问题。线条成为形与传神之间的 立足点。而“意”的提出又为“以形写神”创造了条件。因此,从形、神、意三者的 关系来看也就是“以形写神,意得神传”的关系。 关键词:形神;以形写神;意线 第一节、形神的本质内涵 在韩林德先生的《境生象外》一书中,他指出古代哲学中的形神概念包涵三 个层次方面的含义:“其一,形指宇宙天地间一切有形之物,神指万物之本根、宇宙之造化功能,如《荀子?天论》云:‘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淮南子?原道训》云:‘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宇宙之总。’其二,形指生物机体,神指 生物的生命活动于生理机制,如《淮南子?原道训》云:‘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 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其三,形指人的身体,神指人的精神意识,如葛洪 《抱朴子?至理》云:‘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嵇康《养生论》云:‘形恃神而立,神须形以存。’”由于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至大,因此,那种在形神统 一的基础上强调神主宰地位的观点始终居于支配位置。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美学家开始自觉地将哲学领域 中的形神观引入到绘画艺术领域,其标志则是东晋顾恺之在人物画领域提出传神论。在顾恺之之后,围绕“形神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使“神”的观念变得 十分复杂。在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曾多次提及神的概念,一是圣人的“以神法道,法道的结果是嵩华有秀,玄牝有灵,万趣融其神思”,也就是说客观物象中含有“神”;二是“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讲的是神和理进入画面形象。 因为神是无形之物,所以须依赖于有形的事物,这就是说画面形象上也可以含有神;三是“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这就是说我可畅神, 主观中也会有神。按宗炳的论述,神存在于客观的山水、主观的我和画面形象三 者之中。而按照我们现在普遍的理解认为:神是创作对象所呈现出来的性格、表情、心理活动、精神气质等比形更为内在的、本质的东西。画家在写生或创作时,不仅要抓住对象的形,还要抓住对象的内在气质,以对象的五官、形体、动势, 甚至手指的小动作,抓住表现人物内心的细节,以达到“神似”。这是以人物画方 面来讲的。其实草木未必无情,山水中也有灵秀,万趣融其神思,一切事物都有 超越事物本身的精神性的东西存在,无论这种精神性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 还是通过移情所产生的,岂只人物中才可有神的存在?这符合中国画的思维方式,但这也无法准确地描述形和神的关系,神和形毕竟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那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绘画是造型艺术,形象是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 我们就从造型的角度来探讨神的含义。画家进行创作,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现 实生活,感染和启发观众的。从造型的角度上看,造型的结果是形成画面形象,

关于论中国画与水彩画表现技法上的融合

关于论中国画与水彩画表现技法上的融合 关字:中国画;水彩;融 一、用水方 水在中国画西方水彩域中都具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水墨画是水彩画,都是用水作媒介来完成绘画的。水在水彩画尤为重要,水是水彩画灵魂。水在水彩画中不仅起着调和彩颜料的作用,还可以接画面,使画面顺畅自然,水生动。水彩颜色随着水的流在水彩纸上产生的斑水迹,亦能使画面产生肌理的果,利用水渍及水的流动产生然效果是水彩画的一大特点中国画同样也善于用水,国画讲究墨法即水法,用水的多少和用笔的急缓轻重来决定墨的变化。中国画中常会有水墨的晕、泼溅,都是用水来促成的。清代张式在《画谭》中写道:墨法在于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行,形乃活矣古人水墨并称,实有至理。”代国画大师黄宾虹说:“夫善者,筑基于笔,建勋于,而能使笔墨变化无穷者,蘸水耳。”都可以看出中国画对水的讲究。 水的灵动往往给画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水墨画与水彩画的共融之处就在于的运用方面。中国泼墨泼彩画与水彩画的用水颇相似,即用水带动或墨在纸面上渗透、游荡。中国画刘海栗、谢稚柳、张大干都是墨泼彩画的集大成者。大千融汇了东西方艺术写实和写意,摆脱了统思想的束缚,靠水媒介的泼墨泼彩画很有水彩的道。张大干的代表《爱痕湖》就是泼墨泼彩画的典型表作,画面水渍所营造出的气息,是油画等其他的种不能比拟的。 二、用笔方面

国画的基本技法在笔墨,浓淡不同的色与笔相结合构成湿笔干笔、枯笔、润笔等结合各种法画出长短不同的来表现画家眼中的世界。各种的笔还会构成不同皴法,各种皴法再笔力用墨相结合,会产生奇妙的术效果。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中写道:“笔要转束,不可信笔,盖信则顿挫皆无力矣,善于笔这,一转一束皆有易。”清代的《芥子园画谱》上讲: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人多不晓,画岂无笔畏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笔。有皴法而无轻,向背,云影明晦,即谓之无墨。无不强调用笔在中国画中重要性。 水彩画的笔虽然没有中国画么讲究,但中国画的用笔用同水彩画用笔用色的技法也一定的共通之处。水彩有圆头也有扁头,无论哪种彩笔,在刻画画面物的时候都讲究一定的技巧,样才会使画面生动。如,在表现草木的纹理,可以利用扁平的排笔顺势上画,就可以表现出草木随风摆动态贽。 水彩笔和画的毛笔一样,都讲究笔的性和柔软度,过硬的笔不吸水,不利于作画。中国画讲意在笔先,画家在作画之前构好画面的构图及绘画的各种步骤顺势抓住灵感,控好画面,从而一气呵成。清代的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写道:“筋骨皮肉者,气之也。物有死活,笔也死活。物有气谓之活物,无气谓死物:笔有气谓之笔,无气谓之死笔峰峦葱翠,林麓蓊郁,气使然。”这种作画的态度与水画也很相似。水彩画以明轻盈为自身的特点,反复修改的彩画必定不易保持自身艳颜色和透明的水性特点,所以水作画也不可犹豫不定,在用方面也是讲究笔与的。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的起源和发展 简介: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被誉为“姊妹艺术”。通过分析从殷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的五个典型的阶段两者的兴衰的历史和相互作用,总结出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共通之处以及前者对后者 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发展 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着亲近自然、追逐山水的欲望。“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是古代人们所追逐的,便出现的山水诗;古人描绘山水,便出现了山水画;古人创造山水,便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的创作一脉相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 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 1.起源(石器时代、殷、周、秦汉)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特有的画种之一,说到中国山水画起源得先从中国绘画说起。早在旧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出现使得绘画在陶器的装饰上得以表现;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装饰图案代表新石器时代绘画的最高水平;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原始岩画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本性,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朴素理想、信仰和生活;而到了秦汉,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宫殿壁画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这时虽未出现山水画,但出现了表现山水的图画,如东汉时期的山系平陆早园汉墓壁画《山水图》。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在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台主要是满足上层社会阶级,他们用囿台狩猎、游玩、观察天象和气候以及祭祀。而在秦汉园林则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山水环境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房宫”,它首先在苑囿中建立朝宫,实现了皇家园林里的游赏、居住、朝政等活动的兼容,促使了具有宫苑式的“园”的形成。中国园林从汉起称“苑”。其中以上林苑最为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同时在汉文帝时期还出现了私家园林,《西京杂记》就记述了这个时期茂陵富人袁广汉所筑私园情况:“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以山水为建筑要素亦在私家园林中建设。 综上所述,中国绘画起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原始画和原始囿台都是先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秦汉时期的统一促进了园林和中国绘画的发展,山水宫苑的出现也说明园林已经有意识的与自然山水结合,私家园林的出现说明当时园林 已开始普及。 2.发展 2.1转折(魏晋南北朝)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联系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联系 国画和书法包含着中国悠久的文化,现在都可以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学习,但二者之间仍是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皆是我国文化文明传播传承的重要载体。两者既有互补性,又有相对独立性,互相辅助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本文試图以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为基点,对书法和中国画的关系进行简要讨论。 标签:国画;书法;联系 一、国画和书法的起源 说起国画和书法的起源,各有不同,但两者在时间的迁移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着彼此的发展。“国画”一词,最早应该追溯到汉朝,汉朝时人们认为中国的位置是在世界的中间的,所以称之为“中国”,因此汉朝时起将中国的画称之为“国画”。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后演变成金文、篆体、隶书、楷书等,差不多楷书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行书。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风格,以不同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传承着古老的文化。说起书法和国画的起源,不得不承认唐代张彦远提出的“书画同源”,中国画和书法的关系密切微妙,两者的起源和发展,都有着莫大的联系。中国汉字是图画、符号演变而来的,随着文化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文字也随之发展,久而久之随着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慢慢地文字不再仅限于信息的记录、传播,形成了书法文化。 二、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中国画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出现为国画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来源根基。书与画在当初本就无歧义,本就是用作记录的符号。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是最早“书画同源”的说法,也得到了广大艺术家的认可和传扬。国画和书法都源于一处,都源于最古老的文明,是我国艺术文化上的瑰宝。我国一直以来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还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开创了书画的发展先河。故而本文主要根据以下几种关系进行简要论述。 (一)材料工具相同 国画和书法的表现都采取同样的工具,传统的笔墨纸砚作为书法和国画的主要工具,相同的工具创作出的作品自然有相通性。毛笔的质感不同于其他材质的笔,表现出独树一帜的韵味。配以宣纸的晕染,更显生趣。书法是通过笔墨表现汉字符号,国画是通过笔墨表现图形景象,虽表现内容不同,却运用共同的工具和相通的笔法,在构图留白考虑时也都同时融入了作者的内涵修养,品行气息。 (二)用笔用墨相通

第6课《中国画的形式美》新版教材

教案检查签名: 第6课《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课题: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型: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实际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材分析 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如同一切文化遗产一样,中国画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和提高审美视知觉的能力。 中国画在其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对于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的极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尤其是表现形式上,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有机结合,形成中国的独特的形式美观。本课的版面内容,由数字、图片范例、学习建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文字部分是对中国画形成美中的形象美、笔墨美、章法美的概述,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从形式语言的角度获得审美体验。而大量的图片范例也展示了中国形式美的丰富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

②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③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尝试体验中国画的形式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体验笔墨情趣。 五、教学难点: 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及相互关系。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讨论、自主探究 七、教学手段: 教具:课件(包括丰富、典型的各种风格的名作)。

中国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

“书法入画”之我见 新疆第四师七十一团中学张影 中国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一是因为两者在使用得工具和材料上相同,特别是毛笔这一工具,其执笔、运笔的方法也是大致相同,另一方面是用笔的要求,中锋为上是书法和中国画书写规则。唐代张彦远说“书画异名而同体”。书画自古就是相通,古人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画家作书多将其绘画之笔墨意趣之于书,故书有画意;书家作画,擅长将书法的笔法气韵用之以画,故画有书味。无论是画家之书还是书家之画,其法与理都是相通的。 我们强调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主要着重于书法用笔对中国画的影响。从我们的分析来看,书法用笔是一种融形式和内容为一体的兼有时空两维特性的情感表现体系。因此,我们重新整理“书法入画”历史的时候,看到的是形式自身的表现和自然物象在现之间的冲突在中国画发展历史中所激起的波澜。我们的视点将集中在宋、元、明、清这一段代上。 严格地讲,“书法入画”现象不仅仅限于宋、元、明、清这四个时代,即使上溯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可以看到书画之间的渗透迹象。战国帛画,西汉帛画已具有用笔勾取的意味。而西汉、东汉魏晋时期的木板画、木案画、砖画、纸画,就更具有书写的意味了。至于晋、隋、唐、五代时期诸名画家,用笔的书法意趣就越来越强烈了。 但是,宋代之前,书法本身尚处在一个发展是过程中,书法中的表现意识尚在萌醒,因此,中国画从书法中得到的好处,仅仅属于一种技术借鉴,而在艺术观念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从宋代开始,各种书体都已健全,特别是行草的盛行意味着书法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成熟是纯形式艺术,书法线条已经蕴育着强烈的表现意识。因此,在宋代以后,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关系,而是一种原有“精神”意味是“入侵“了。于是,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具有绘画观念的动摇,对”形“的鄙视,对”全对象之形骨“的怀疑。 在宋代,苏东坡提出著名是论点:“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然在此之前,欧阳修也声称“古画画意不画形”,但是,把“轻形”的思想推到极致的却是苏东坡。苏东坡作为一位有相当书法造诣的人,自然对书法纯形式的情感表现有精深的体悟,他自己所具有的表现意识使作品《树石图》中物象的形体作出让步。 到了元代,便有赵孟頫那首无人不晓的“书法入画“的宣言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在赵孟頫眼中,自然对象的形体无处不存在着书法用笔的迹象。这种书法意识向自然界是自觉投射,使整个自然都有可能进入一个艺术表现的世界。然而,事实上,一旦用一个有书法意味的形式框架去理解自然的时候那么外界物象就有一个经过解体,并以书法用笔的形式特征重新构合的可能,这种重新构合的形式,就是一个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 此外,元人钱舜举把隶书入画作为有无士气的标准,而倪高士大呼“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在整个元代花坛,书法用笔意识基本和具象表现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但是,观念是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书法致使中国画艺术观念的根本改变起码以宋元两代作为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在批评“以形论画”的同时,却赞扬吴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旁见侧出,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而赵孟頫一边大呼书法入画,一边又说“然观之王维、李成、徐熙、李伯时,皆士夫之高尚,所画善与物传神,尽其妙也。近世作士夫画者,其缪甚亦。”或许在赵子昂看来,士夫画之妙在于“与物传神”,而“近世”的士夫画其缪甚者,是由于绘画承受了过大的书法集大成者,书法意识十分强烈,然而在表现和“物传神”二者的关系上却保持了中和态度。这一切,如果放在整个“书法入画”的渐次过程中,是可以理解的。 进入明代,书法的表现意识对中国画坛的冲击日盛一日,在戴进、吴小仙、林良、吕纪、陈白阳诸名家的某些作品中,激荡是笔触已咄咄逼人。当发展到徐渭手里,强烈的表现心理

浅论中国画的形与神

浅论中国画的形与神 【摘要】:传统中国画一直以来就将”形”与”神”作为描绘的重点,了解中国画是”重神轻形”还是注重”形神兼备”不仅仅对品评古人的绘画作品有着重要的价值,对我国现代的中国画发展也能起到深远的指导意义。首先,文章解释了”形”与”神”的确切涵义,然后具体阐述了”形”与”神”在中国各时代的主题地位,最后论证了要想追求艺术的自由王国就必须做到”形”与”神”的统一。 【关键词】:”形”与”神”主题地位;统一 “形”与“神”是中国画论中两个基本的概念。自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后,这一理论便成为后世中国画创作的原则之一。后历代书画理论家,各有己见。直至今日,有关中国画“重神轻形”还是追求“形神兼备”都是画家和理论家常讨论的话题。要想融合百家意见最终形成自己深刻而又精髓的理论见解就必须先探究“形”与“神”的具体涵义。 中国画论中的“形”与“神”源于中国哲学。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形”这一概念引伸到绘画中,是指画中客观事物的外在视觉形象,不仅仅是单个视觉形象,更应包括画面中所有视觉要素及之间的关系。画论中“形”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中:“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与前,故易之也。”“形”在这里虽然指的是单个犬马鬼魅,但不能将“形”这一概念仅仅理解为视觉形象。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到山水画的两种毛病,一种是无形病,指的是画面气韵不足,另一种是有形病,在谈到有形病时,他说:“有形病者,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或树高于山,桥不登于岸。”这里讨论的就是画面中的全部视觉要素的组合关系,可见“形”应该包括全部视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形”是相对事物外部而言的,“神”则是相对事物内部而言的。“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内涵,但总的来说,“神”是指事物内部的一种状态。《芥舟学画编》中有一段关于“神”的论述:“今有一人焉,前肥而后瘦,前白而后苍,前无须髭而后多髯。乍见之,或不能相识,即而视之,必恍然曰:‘此即某某也’。盖形虽变而神不变也。”这里的“神”是指人的神态、精神气质,也就是人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神”这一概念在山水画中也多有涉及。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山水画中的“神”是指主体对客观事物状态的拟人化的表达。总之“神”之于人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引伸于物则是拟人化表达的事物的客观状态。 了解清楚“形”与“神”的具体涵义后让我们研究一下“形”与“神”在历代所处的地位。关于“形、神”论的争议自春秋至明清以来已经形成了三种偏向。大致来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